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1998年6月長江流域發生連續暴雨,干流連續6次出現了大洪峰和高水位。造成長江流域洪水災害的人為原因是(
)。①流域內普降暴雨
②上游亂砍濫伐,植被覆蓋率下降③下游圍湖造田,行洪區被農田和建筑占據④下游入海口處挖沙、采沙現象嚴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雷電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B.在地勢較高的地方躲避洪水C.在狹小空間躲避地震D.在室內躲避暴風雪3.減少秸稈焚燒,是為了減少(
)。A.空氣污染B.噪音污染C.浪費糧食4.當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應該(
)。A.事不關已,高高掛起B.眾志成城,抗險救災C.佇立觀望,見機行事D.遠遠逃離,絕不插手5.(
)為人類生存提供了所需的空間、環境和資源等。A.地球B.太陽C.月亮6.為了減災,我國建立了氣象、海洋、地質即及生物等災害的(
)系統。A.監測、預警B.防災C.法律約束D.領導問責7.下列不屬于清潔能源的是(
)。A.水能B.風能C.石油8.“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
)隨處可見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橋流水人家。A.四川瀘州B.廣西桂林C.浙江烏鎮D.云南麗江9.以下僅占地球表面的29%的是(
)。A.陸地B.海洋C.高山D.盆地10.當泥石流發生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A.站在泥石流下方不動B.向泥石流流的方向跑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二.填空題(共10題,共34分)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個孕育生命的藍色星球是(
)。2.自然災害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活,人類也一直在與(
)進行著斗爭。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形成了(
)、團結互助的抗災精神。3.2007年6月11日,中國氣象局公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對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進行了規定。預警信號的級別依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分為: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依次用(
)、(
)、(
)和(
)表示,同時以中英文標識。4.如果人類不能尊重自然,對默默奉獻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隨意破壞,必然會受到(
)。5.地球出現了(
)、(
)和生態破壞等問題。6.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國重新修訂了(
)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7.地球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
),環境和(
)等。8.(
)是“世界地球日”。9.地球是人類美好的(
),大自然是我們的(
)。10.氣象災害嚴重的預警信號是(
)色。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地球孕育了人類,提供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2.山區山洪高發期,在山區露營,應該選擇在山谷扎營。(
)3.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
)4.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造成洪澇災害和山體滑坡。(
)5.臺風多發于夏秋之間。(
)6.里約奧運會的獎牌是歷屆奧運會中最環保的獎牌。(
)7.認真對待垃圾分類,可以有效地延緩地球生態的惡化。(
)8.假如離開地球,我們人類就不能生存。(
)9.循環經濟只包括產品的清潔生產,不包括資源的循環利用。(
)10.當泥石流發生時,向平行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
)四.連線題(共1題,共4分)1.連線。地質災害
雪災氣象災害
蝗蟲災害生態環境災害
地震海洋災害
海嘯五.簡答題(共6題,共44分)1.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哪些?自然災害會帶來哪些影響?2.從哪些角度思考建筑與當地自然環境,地方文化的關系呢?3.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我們應該怎么做?4.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但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的不合理行為,使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誘發或加重了自然災害的發生。要留住綠水青山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5.我國2003年暴發了非典型肺炎,17年后的今年又暴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據傳世界上很多流行性傳染病都與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有關。對此,你有何看法?你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解決由食用野生動物引發疫情的問題嗎?寫下來吧!6.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出現了哪些問題?六.材料題(共1題,共9分)1.2020年春節是一個難忘的春節,也是我們最長的寒假。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斗,從一月份全國人民開始打響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人民人人都是戰斗員。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下列問題:(1)你所在的家鄉在哪個省哪個市或縣?你關注家鄉的疫情報告了嗎?(2)在抗擊疫情戰爭中,你是如何為抗擊疫情作貢獻的?(3)寫兩條抗擊疫情的宣傳標語。七.綜合題(共2題,共24分)1.地球孕育了人類,提供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自古以來,人類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你知道的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例子有哪些?(至少列舉2例)2.讀“中國自然災害分布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率(
)(高或低)。(2)從圖中總結出我國自然災害分布的特點?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2.A3.A4.B5.A6.A7.C8.C9.A10.C二.填空題1.地球2.自然災害;不屈不撓3.藍色;黃色;橙色;紅色4.大自然的懲罰5.資源短缺;環境污染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7.空間;資源8.4月229.家園;母親10.橙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地質災害——地震;氣象災害——雪災;生態環境災害——蝗蟲災害;海洋災害——海嘯五.簡答題1.(1)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臺鳳、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蟲害等。(2)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2.建筑作為一種文化,與各地自然環境相適應,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也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3.珍惜水資源、煤電資源,做到不浪費;自覺宣傳環保知識,傳遞環保信息;減少垃圾丟棄,進行可回收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廢棄物的再利用,拒絕使用一次餐具,提倡重復利用;使用綠色環保產品;積極參加校園美化綠化活動;保護環境,善待萬物,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留意生活中的細節,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等。4.①植樹造林。②節約用水。③不隨地吐痰。④主動把垃圾分類投放。⑤愛護野生動物。⑥向相關部門反映環境問題。5.我的看法我們不應該食用野生動物,防范的總體原則是不食用、不虐待、少接觸野生動物。6.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六.材料題1.(1)我的家鄉在湖北省武漢市。疫情被確定為高風險。(言之有理即可)(2)響應政府號召,我堅持居家隔離。支持爸媽到社區值班值守,我在家自覺上網課,認真做筆記,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同時堅持課間鍛煉,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3)我宅家,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七.綜合題1.(1)青藏高原鐵路下,人們專門為藏羚羊開了一條遷徙的道路,并禁止人類捕殺。(2)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類與大自然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最好標志。瞻國秦昭王時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創建的都江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無錫市錫東片2024-2025學年初三化學試題第一次統練(一模)試題含解析
- 道路鋪設工程施工合同
- 天津市寧河縣蘆臺五中重點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英語試題文試題含答案
- 服務合同委托協議
- 2024-2025學年度遼寧省大連普蘭店區三十八中學高一第二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 版工程人員勞務分包合同
- 貨物采購合同中英文對照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三單元 綠色生活真美好 第7課《清清家鄉水》教學設計 粵教版
- 1 尊重他人 表格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
- 維吾爾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
- GB/T 13007-2011離心泵效率
- 2022年物流倉儲行業REITs研究
- 小豬佩奇Peppa-Pig第一季1-2集英文臺詞
- 民法表格理解記憶版
- 美國西屋Ovation35培訓(一)Ovation系統介紹及
- 土方清運施工組織設計
-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工程驗收記
- 鉆孔灌注樁工程結算關于充盈系數的爭議處理及分析(蘇亞金愛國)
-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霓虹燈PLC控制與監控組態設計
- 揚塵防治教育培訓記錄(共11頁)
- 2020年TDLTE無線網絡主設備功能測試規范基本功能分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