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可靠性試驗方法_第1頁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可靠性試驗方法_第2頁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可靠性試驗方法_第3頁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可靠性試驗方法_第4頁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可靠性試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T5374—20××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試驗條件............................................................................2

5試驗步驟............................................................................3

6試驗數據處理........................................................................7

7試驗報告...........................................................................10

附錄A(規范性)例行操作........................................................11

附錄B(規范性)故障分類原則....................................................12

附錄C(資料性)用戶關聯試驗場道路行駛可靠性試驗規范設計........................13

附錄D(規范性)車輛日常操作檢查項目及可靠性行駛記錄............................15

附錄E(資料性)試驗記錄表......................................................17

I

GB/T5374—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GB/T5374-2008《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可靠性試驗方法》。與GB/T5374-2008相比,除

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一一更改了標準的范圍(見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一一更改了標準的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2章);

一一增加了標準的術語和定義(見第3章);

一一更改了“試驗條件”的要求(見第4章,2008版第3章);

一一更改了“試驗步驟”的要求,本文規定的行駛里程、分配比例等,為推薦性;增加了電動摩托

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的檢驗要求(見第5章,2008版第4章);

一一增加了“強化可靠性試驗”的要求(見5.3.2);

一一增加了“故障的發現、判斷和處理”的要求(見5.4);

一一增加了“維修”的要求(見5.5);

一一更改了“試驗記錄”的要求(見5.6,2008版4.5);

一一增加了“試驗統計”、“故障統計”、“可靠性統計”的要求(見6.1、6.2、6.3);

一一更改了“試驗報告”的要求(見第7章,2008版第5章);

一一增加了“用戶關聯試驗場道路行駛可靠性試驗規范設計”的要求(見附錄C);

——增加了“車輛日常操作檢查項目及可靠性行駛記錄”的要求(見附錄D);

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14)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天津內燃機研究所(天津摩托車技術中心)、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

有限公司、金城集團有限公司、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大洲本田摩托(蘇州)有限公司、浙

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江門市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五羊-本田摩托(廣州)有限公司、江蘇愛瑪車業

科技有限公司、宗申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隆鑫機車有限公司、浙江錢江摩

托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

——1985年發布為GB/T5374-85;

——1995年第一次修訂;

——2008年第二次修訂;

——本次為第三次修訂。

II

GB/T5374—20××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可靠性試驗方法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可靠性試驗的試驗條件、試驗步驟、試驗數據處理和試驗報告。

本文件適用于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除有特殊說明,以下簡稱“摩托車”)的可靠性試驗。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4569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定置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

GB/T5359.1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術語第1部分:車輛類型

GB/T5359.2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術語第2部分:車輛性能

GB/T5373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尺寸和質量參數的測定方法

GB/T5378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道路試驗方法

GB/T7031機械振動道路路面譜測量數據報告

GB7258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

GB14622摩托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四階段)

GB15742機動車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GB15744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燃油消耗量限值及測量方法

GB16169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加速行駛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

GB18176輕便摩托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四階段)

GB/T18387電動車輛的電磁場發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GB20073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制動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GB24155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安全要求

GB/T24156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動力性能試驗方法

GB/T24157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續駛里程及殘電指示試驗方法

GB34660道路車輛電磁兼容性要求和試驗方法

JTGB0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QC/T903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故障模式

3術語和定義

GB/T5359.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可靠性reliability

摩托車在規定使用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保證規定功能和技術經濟指標的能力。

1

GB/T5374—20××

3.2

用戶關聯customerusagecorrelation

將目標用戶的使用載荷在試驗場或試驗臺架進行復現。

3.3

常規可靠性試驗generalreliabilitytest

在常規道路上,按一定規范進行的可靠性試驗。

3.4

強化可靠性試驗acceleratedreliabilitytest

根據用戶關聯,在試驗場道路或試驗臺架上進行的具有一定強化系數的可靠性試驗。

注:強化系數指實際用戶道路的可靠性里程與對應同等載荷的試驗場或試驗臺架里程的比值。

3.5

故障failure

摩托車喪失規定功能的現象。

3.6

維護/保養maintenance

為維持摩托車完好技術狀況或工作能力而進行的作業。

3.7

修理repair

為恢復摩托車完好技術狀況(或工作能力)和壽命而進行的作業。

3.8

維修maintenanceandrepair

對摩托車進行的維護和修理。

3.9

當量故障數equivalentnumberoffailures

故障按等級以一定系數折算成一般故障的數目。

4試驗條件

4.1試驗環境

一般應選擇多種氣象條件進行試驗,特殊地區使用的摩托車或特殊用途的摩托車應在相應的特殊

氣象條件下(如:嚴寒、濕熱等)進行試驗。

4.2試驗車輛

4.2.1試驗前制造商應提供產品技術文件。試驗車輛應符合該車產品技術條件及GB7258的規定。

4.2.2試驗車輛數量不少于3輛,或由制造商自行確定。

4.2.3車型配置,如無特殊規定,應選擇有代表性的車型配置。車輛的裝載質量應符合GB/T5378的

2

GB/T5374—20××

規定。

4.2.4性能試驗前受試車輛應按使用說明書或制造商產品技術文件進行走合,并進行維護保養。試驗

時不得隨意調整、更換零部件,并應做好詳細的行駛檢查記錄。

4.2.5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以下簡稱“電動摩托車”)續駛里程過短(<30km),可以更

換電池組進行測試,并記錄。

4.3終止試驗條件

在試驗過程中發現下述情況之一者,應終止試驗或由制造商改進后再繼續試驗。

a)轉向、制動等系統不能確保行駛安全。

b)車架或其焊接處出現斷裂、脫焊等損壞使試驗無法繼續進行。

c)試驗中應考核的總成嚴重損壞需要更換。

4.4試驗道路

4.4.1可靠性試驗行駛道路一般應包括:

a)城市公路:路面平整度滿足JTGB01規定的C級以上的城市交通干線街道;

b)高速公路:滿足JTGB01規定的,專供機動車分向行駛、分車道行駛,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

公路。可在試驗場內進行;

c)一般公路:符合國家一、二級公路要求,路面寬闊平直,視野良好;

d)山區公路:平均坡度大于4%,路面平整度為C級以上。

4.4.2可靠性試驗可在試車場內封閉道路上進行,也可選擇交通流量小,便于發揮車速和有利于試驗

安全的路段進行,條件允許時也可利用可靠性試驗的路面進行強化可靠試驗以縮短試驗周期。

5試驗步驟

5.1整車參數測量及調整

5.1.1整車尺寸和質量參數測量

按照GB/T5373確定的方法進行整車尺寸和質量參數測量。

5.1.2關鍵力矩測量及調整

根據產品技術文件要求,測量并調整關鍵部位緊固件力矩。

5.1.3磨合

5.1.3.1磨合前,按GB/T5378中規定進行車速里程表指示值的校核。

5.1.3.2受試車輛應按產品技術文件的規定在平坦的路面上磨合行駛,摩托車磨合里程不大于1000km;

輕便摩托車磨合里程不大于250km。也可根據制造商根據產品技術文件要求,磨合至規定的里程。

5.1.3.3磨合期間應經常檢查車輛各部分的緊固情況和工作狀況,發現故障應及時排除,并計入故障

統計。

5.2整車性能試驗

5.2.1性能試驗前檢查

磨合行駛結束后按產品技術文件進行維護保養,并進行不大于50km的檢查行駛,使受試車輛處于

良好的機械狀態。

5.2.2整車性能試驗內容

3

GB/T5374—20××

5.2.2.1燃油摩托車的整車性能試驗內容如下:

a)起動性能試驗,按GB/T5378進行;

b)最高車速試驗,按GB/T5378進行;

c)最低穩定車速試驗,按GB/T5378進行;

d)加速性能試驗,按GB/T5378進行;

e)滑行試驗,按GB/T5378進行;

f)爬坡性能試驗,按GB/T5378進行;

g)定置噪聲,按GB4569進行;

h)加速行駛噪聲測量,按GB16169進行;

i)喇叭聲級試驗,按GB7258和GB15742進行;

j)前照燈性能試驗,按GB7258進行;

k)雙怠速污染物測量,按GB14622或GB18176進行;

l)燃油消耗試驗,按GB15744進行;

m)制動性能試驗,按GB20073進行;

n)電磁兼容、無線電騷擾試驗,按GB34660進行。

5.2.2.2電動摩托車的整車性能試驗內容如下:

a)最高車速試驗,按GB/T24156進行(僅進行最高車速V200試驗);

b)最低穩定車速試驗,按GB/T5378進行(適用于帶手/腳動變速箱電動車輛);

c)加速性能試驗,按GB/T24156進行;

d)爬坡性能試驗,按GB/T24156進行;

e)喇叭聲級試驗,按GB7258和GB15742進行;

f)前照燈性能試驗,按GB7258進行;

g)制動性能試驗,按GB20073進行;

h)能量消耗率試驗,按GB/T24157進行;

i)安全要求試驗,按GB24155進行;(絕緣性能/破壞性試驗,應在可靠性試驗完成后進行)。

j)電磁兼容、無線電騷擾、電磁場發射強度試驗,按GB34660和GB/T18387進行。

5.2.3整車性能試驗次數

整車性能試驗進行2次,初次試驗在磨合后進行,復試在可靠性行駛試驗結束后進行,用于評定整

車性能的衰減程度。

5.3可靠性試驗

5.3.1常規可靠性試驗

5.3.1.1試驗里程及里程分配

可靠性試驗總里程包括磨合里程、檢查行駛里程、性能試驗里程和行駛試驗里程四部分。試驗總里

程為6000km,各類路面上行駛里程分配見表1規定。制造商也可以根據用戶調查或車載記錄數據,確定

試驗車輛在城市公路、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山區公路、非鋪裝路上(特殊用途)的行駛里程及分配比

例。試驗前檢測機構或制造商可以編制可靠性試驗大綱。

表1摩托車試驗道路里程分配及配載

路面類型配載

車輛類別城市高速一般山區

空載滿載

公路公路公路公路

摩托車兩輪<130km/h40%-30%30%50%50%

4

GB/T5374—20××

≥130km/h30%10%30%30%60%40%

邊三輪50%-30%20%50%50%

載貨30%-50%20%50%50%

正三輪

載客40%-30%30%50%50%

兩輪60%-10%30%-100%

輕便摩托車

正三輪60%-10%30%50%50%

注1:檢測機構或制造商可自行調整上述比例。

注2:越野摩托車可以增加10%的非鋪裝路。

5.3.1.2駕駛操作

5.3.1.2.1擋位

手(腳)動變速器車輛,整個試驗過程中要正確選用擋位,不得脫擋滑行。每100km熄火停車10

min,至少有兩次原地起步連續換擋,至少一次倒擋行駛200m(若裝有)。

5.3.1.2.2車速

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試驗設定方案的工況車速行駛。

5.3.1.2.3制動

每行駛50km或1h至少制動至停車2次。

5.3.1.2.4山區公路行駛

山路行駛時,每行駛100km至少做一次上坡停車和起步,在不小于7%的坡道上用行車制動停車,

變速器置于空擋,再用駐車制動停穩(若裝有),然后按正常操作進行坡道起步。

5.3.1.2.5夜間行駛

夜間行駛里程比例應不少于試驗總行駛里程的10%。允許以白天開燈行駛代替。

5.3.1.3行駛規范

5.3.1.3.1可靠性試驗包括例行操作和在各種道路上的可靠性行駛試驗。

5.3.1.3.2例行操作項目及要求見附錄A。具體試驗時可根據不同車型、試驗目的做適當調整。

5.3.1.3.3各種道路盡可能按比例組成循環,混合行駛。

5.3.1.3.4行駛試驗中,允許按產品技術條件或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對受試車輛進行檢查、調整和保養,

各類故障和換件(隨車技術文件或使用說明書規定以外的)均應計入故障統計。故障分類原則見附錄B1。

故障模式及分類見記錄表B2。

5.3.2強化可靠性試驗

5.3.2.1試驗里程分配

根據用戶關聯(見附錄C)或試驗場規范確定試驗車輛在試驗場不同類型道路的行駛里程和工況分

配。

5.3.2.2駕駛操作

根據用戶關聯,確定試驗場不同道路的駕駛操作,復現不同道路的駕駛工況。

5.3.3車輛日常操作

5

GB/T5374—20××

根據車輛配置,進行日常操作檢查(見附錄D),具體試驗時可根據不同車型、試驗目的做適當調

整。按摩托車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保證車輛可正常運行。針對配置中特殊功能,如駕駛模式(如運動

模式、經濟模式或雪地模式),需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要求在行駛試驗中進行相應操作。

5.4故障的發現、判斷和處理

5.4.1基本原則

故障一般憑感官判斷,對于不易判斷的故障,也可通過其他輔助手段(如標記、無損檢測等)確定。

5.4.2故障發現

故障發現的途徑包括:

——接車檢查:按照5.3.3車輛日常操作進行檢查;

——停車檢查:應定期開展停車檢查,主要檢查各部位的松脫、滲漏、損壞等;

——行駛中檢查:應注意摩托車工作狀況,如有異常,需停車排查;

——定期保養檢查:在保養作業中,除按規定逐項保養外,還要注意檢查有無異常現象,如零部件

的磨損、裂紋、變形等;

——性能測試與拆車檢查。

5.4.3故障判斷

根據附錄B的故障分類原則,可按照QC/T903描述的方法進行故障分級和故障模式的判斷。

5.4.4故障處理

5.4.4.1樣車發生故障應立即停車檢查,原則上要及時排除故障。

5.4.4.2如發生的故障不影響行駛安全及基本功能,且不會引起誘發其他故障,可以繼續試驗觀察,

直至需要修理時為止,故障級別和里程按最嚴重時計。

5.5維修

5.5.1維護

5.5.1.1維護包括緊固、調整、潤滑、清洗及更換易損件等。

5.5.1.2進行維護時,如發現非維護項目出現故障,應按5.4規定的程序處理,按照6.2的規定進行故

障記錄。

5.5.2修理

5.5.2.1修理范圍:僅限于與故障有直接關系部分。

5.5.2.2修理方式: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最快、最經濟的修理方法,包括更換零部件,但所更換的零

部件應是同一批合格品。

5.5.2.3修理時間:包括故障診斷時間、準備時間、實際修理時間、調試及清理場地時間。

5.6試驗記錄

5.6.1概述

試驗過程中和試驗結束后,應進行摩托車可靠性行駛試驗記錄、統計,相關示例見附錄E。

5.6.2接車記錄

接車時,應記錄車輛信息并填寫日常操作檢查記錄表(見表D.1)。

6

GB/T5374—20××

5.6.3行駛記錄

試驗過程中,應記錄車輛行駛信息并填寫行駛記錄表(見表D.2)。

5.6.4故障記錄

試驗過程中,發生故障后,應填寫車輛故障、修理和保養記錄,記錄內容包括:

a)總成名稱:發生故障的零部件所屬的上一級總成;

b)故障里程:發現故障時里程表讀數和抽樣時里程表讀數之差乘以里程表校正系數;

c)故障描述:用簡單而明確的語言敘述故障現象,凡可能定量描寫的均要寫出具體數值,必要時

還應畫出示意圖或拍照、標明故障位置形狀及尺寸等;

d)故障原因分析:通過對故障現象的觀察分析、尺寸測量等,確定產生故障的原因。故障原因包

括車輛因素和人為因素,車輛因素還可以進一步分為設計問題和制造問題等;

e)故障后果:停車、性能下降、造成交通事故等;

f)處理措施:具體故障修理方式;

g)故障停車時間:包括等候時間、診斷時間、修理時間、調試時間等。

5.6.5維護保養記錄

試驗過程中,進行維護保養時,應填寫記錄車輛信息以及維護保養記錄卡(見表E.4)。

5.6.6車輛更換記錄

車輛因修理、保養或其他原因需要更換零件或更新軟件的,應在行駛記錄中注明。

5.6.7車輛拆檢記錄

5.6.7.1摩托車試驗過程中和結束后,為檢查各總成內部結構的磨損及其他異常現象,應按相應試驗

規程的規定對主要總成(包括車身、動力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等)進行部分或全部拆檢并進

行記錄。

5.6.7.2具體項目內容和要求按產品維修手冊。對部分總成拆檢有特殊人員資質要求的,應安排專業人

員拆檢,并在拆檢記錄中簽字。

5.6.7.3檢測方法一般為感官評價,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有關測量。

5.6.7.4拆檢中發現的故障,應計入指標統計,拆檢時間計入修理時間。

6試驗數據處理

6.1試驗統計

試驗結束后,應進行故障統計和可靠性統計,相關示例見附錄E。

6.2故障統計

6.2.1所有故障均按照單車,依發現故障的里程順序填寫故障統計表(見表E.5)。

6.2.2未通過改進措施排除的故障,只統計一次,故障類別按最嚴重情況劃分,其對應里程數為該故

障里程。

6.2.3同一里程不同零件發生故障應分別統計。同一零件出現不同模式故障也應分別統計;如果同一

個零件發生幾處模式相同的故障,則只統計一次,故障類別按最嚴重的劃分。

6.3可靠性統計

6.3.1評價指標

7

GB/T5374—20××

根據評價指標計算需要,按單車分別統計各類故障頻次和首次故障里程、當量故障數、實際行駛里

程、平均技術車速、故障修理時間和綜合評定分數等(見表E.6)。

6.3.2評價指標計算

6.3.2.1當量故障數

4

??=∑?=1????………………(1)

式中:

??——當量故障數;

??——第i類故障系數,其值分別為致命故障?1=100,嚴重故障?2=10,一般故障?3=1,輕微故障?4=0.2;

??——第i類故障數。

6.3.2.2平均首次故障里程(MTTFF)

平均首次故障里程按下式估算:

?′

??????=

?

′?′′′

?=∑?=1??+(???)×??……(2)

式中:

??????——平均首次故障里程點估計值,單位為千米(km);

?′——發生首次故障車輛數;

?′——無故障行駛總里程,單位為千米(km);

??——第j輛車首次故障里程,只統計第1、2、3類故障,單位為千米(km);

?——試驗車輛數;

??——定時截尾里程,單位為千米(km)。

6.3.2.3平均故障間隔里程(MTBF)

按指數分布進行計算,其點估計值為:

?

?????=

?

?

?=∑??+(???)×??

?=1

2×?

(????)=……(3)

??2[2(?+1),?]

式中:

MTBF?——平均故障間隔里程點估計值;

S——總試驗里程,單位為千米(km);

r——里程內發生的1、2、3類故障總數;

Sj——第j輛車中止試驗里程,單位為千米(km);

n——試驗車輛數;

k——中止試驗車輛數;

Se——定時截尾里程,單位為千米(km);

(MTBF)L——平均故障間隔里程置信下限值,單位為千米(km);

x2[2(γ+1),α]——自由度為2(γ+1),置信水平為α的分布值x2;α建議取0.1或0.3。

6.3.2.4當量故障率

8

GB/T5374—20××

?

∑?=1??

?=1000?…………(4)

??

式中:

λD——當量故障率,單位為次每千公里(次/1000km);

——第輛車當量故障數;

rDjj

S——總試驗里程,單位為千米(km)。

6.4可靠性單項評定指標

6.4.1首次故障里程Tf

6.4.2平均故障間隔里程Tb由式(5)計算

t

T…………(5)

br

式中:

r——檢驗子樣發生故障的總數;

當r=0時,按r=1計;

t——檢驗截止里程,km。

6.4.3當量故障率D由式(6)計算

10004

………(6)

Djrj

tj1

式中:

rj——檢驗子樣發生第j類故障數;

j——第j類故障的當量故障系數,其值為:致命故障1=100;嚴重故障2=20;一般故障3=2;

輕微故障4=0.2;其它符號意義同式(5)。

6.4.4靠性評定分數(Qf)

用單項指標加權評分的方法評定摩托車可靠性水平,由式(7)計算

1

QTT80e0.174D………(7)

i325fb

式中:

Qi——摩托車單子樣可靠性評定分數,由式(8)計算

Tf——首次故障里程當Tf>2500km時,令Tf=2500km;

Tb——平均故障里程當Tb>4000km時,令Tb=4000km。

i

Qi

Qi1…………(8)

fi

式中:

Qf——摩托車可靠性評定分數;

9

GB/T5374—20××

Qi——摩托車單子樣可靠性評定分數;

i——受試樣車數量。

7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該用文字和圖表簡明地編寫,一般應按以下順序和內容:

a)試驗依據;

b)試驗目的;

c)試驗對象(寫明抽樣方法、地點及抽樣基數,列表說明試驗車型號、生產單位、出廠日期、

初駛里程等);

d)試驗條件(包括車輛、載荷、道路、氣象等條件及所用油料、里程分配等);

e)試驗儀器、設備;

f)試驗日期及程序;

g)試驗結果(包括行駛試驗統計、故障統計、可靠性評價指標計算結果、拆檢結果等);

h)可靠性試驗結果分析;

i)結論與建議;

j)試驗組織(包括試驗人員的姓名、職稱、單位及分工等)。

10

GB/T5374—20××

附錄A

(規范性)

例行操作

A.1可靠性試驗期間每行駛100km或2h應進行下述操作:

a)兩輪摩托車停車架和撐桿停車各10次;

b)開關各車門10次(有駕駛室的);

c)駕駛員側窗玻璃啟閉10次(有駕駛室的);

d)刮水器連續工作2min(可根據需要噴射清洗劑或對擋風玻璃灑水);

e)照明開關、變光開關、轉向開關、喇叭開關、超車開關、電機開關各操作20次。

A.2行駛試驗中,每行駛1000km至少進行淋水洗車一次。

11

GB/T5374—20××

附錄B

(規范性)

故障分類原則

B.1故障分類原則見表B.1。

表B.1故障分類原則

故障類別名稱分類原則

涉及車輛行駛安全,可能導致人身傷亡或引起主要總成報廢,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1致命故障

達不到法規要求

2嚴重故障導致主要總成、零部件損壞或性能下降,且不能用隨車工具和易損備件在短時間內修復

造成停駛或性能下降,但一般不會導致主要總成、零部件損壞,并能用隨車工具和易損備

3一般故障

件在短時間內修復

4輕微故障一般不會導致性能下降,不需要更換零件,用隨車工具在短時間內能輕易排除

注:制造商可以根據考核目的制定具體的分類情況。

B.2故障模式及分類記錄表見表B.2。

表B.2故障模式及分類

故障類型

序號零部件名稱故障模式情況說明

致命故障嚴重故障一般故障輕微故障

12

GB/T5374—20××

附錄C

(資料性)

用戶關聯試驗場道路行駛可靠性試驗規范設計

C.1用戶關聯試驗場道路行駛可靠性試驗目的意義

應用疲勞損傷、摩擦損耗等理論,通過進行典型用戶關聯研究,制定代表百分位值90以上目標車

型典型用戶使用工況的試驗場可靠性試驗方案,使在設計開發階段能夠得到與典型用戶相對一致的行

駛工況,進而優化設計避免出現“過設計”和“設計不足”的情況,提高設計開發效率,縮短設計開

發周期,降低設計開發成本。

C.2用戶關聯試驗場道路行駛可靠性試驗規范設計流程

C.2.1根據用戶關聯進行試驗場道路行駛可靠性試驗規范設計,應包含以下內容:

a)根據設計開發目標,確定車型的目標里程;

b)識別整車可靠性影響因素,通過用戶調查、用戶車輛數據采集等形式,獲取道路類型及其里程

占比、配載情況和駕駛操作等用戶特征信息;

c)根據用戶關聯特征,進行實車社會道路載荷譜數據采集并確定基準載荷;

d)進行試驗場道路載荷譜數據采集,用于試驗場特征道路、車速、配載及駕駛操作的編排、組合

和優化;

e)根據試驗場實際情況,進行試驗場道路行駛試驗規范設計。

C.2.2用戶關聯試驗場道路行駛可靠性試驗規范設計流程見圖C.1。試驗場強化可靠性試驗工況分配

示例參見表C.1,試驗場綜合可靠性試驗里程和工況分配示例參見表C.2。

注:表C.1、表C.2以某摩托車試驗場等效用戶1萬公里為例。

圖C.1用戶關聯試驗場道路行駛可靠性試驗規范設計流程

13

GB/T5374—20××

表C.1試驗場強化可靠性試驗工況分配(示例)

工況試驗設施循環次數

工況1卵石路500

工況2坑洼路500

工況3比利時路1000

工況4石塊路1000

工況5爬坡路1000

工況6沙土路1000

工況7搓板路1000

工況8波形路1000

工況9涉水路500

表C.2試驗場綜合可靠性試驗里程和工況分配(示例)

工況試驗設施行駛里程(km)比例(%)

工況1比利時路1742.90%

工況2石塊路5298.82%

工況3爬坡路3335.55%

工況4沙土路3786.30%

工況5搓板路1512.52%

工況6波形路1212.02%

工況7涉水路1131.89%

工況8城市公路180030.00%

工況9高速公路60010.00%

工況10一般公路平坦路180030.00%

14

GB/T5374—20××

附錄D

(規范性)

車輛日常操作檢查項目及可靠性行駛記錄

D.1車輛日常操作檢查

車輛日常試驗操作檢查項目見表D.1。

表D.1車輛日常試驗操作檢查項目表

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操作頻次備注

1空擋燈空擋時亮

2轉向燈開關正常、閃爍正常

3喇叭開關正常、音量正常、音質良好

4制動燈制動時正常點亮

5前照燈開關正常、點亮正常

6轉向機構轉向靈活,無過緊、過松現象,無干涉

7后視鏡視野清晰、無松動

8制動系統自由行程正常、制動效果良好,液壓系統無泄漏

9傳動鏈松緊度正常

10前后輪胎氣壓正常、無劃痕和過度磨損

11緊固件無松動

12潤滑油充足、潤滑性能良好

13泄漏現象發動機、油箱、化油器、減震器和蓄電池等無泄漏

14各部干涉各部位無過度磨損、異響和干涉

儀表上各信號裝置工作正常,顯示的車輛狀態應正常

儀表、操縱

15(若具備自檢功能);

各操縱件可正常操縱、功能正常。

16電量顯示剩余電量充足

15

GB/T5374—20××

17其他根據需要進行檢查

D.2可靠性行駛記錄

車輛可靠性行駛記錄見表D.2。

表D.2可靠性行駛記錄表

企業名稱:車輛型號:

試驗載荷kg

記錄日期:駕駛員:

乘員數量人

天氣狀況上午下午起始里程km次數里程加油量

溫度℃終止里程km燃油1

補給

當天行駛里程km2

濕度%量L

氣壓kpa平均車速km/h3

風速m/s路面狀況燃油型號

平均燃料消耗量燃料添加總量L總行駛時間h

L/100km

平均能量消耗率充電量kWh夜間行駛時間h

W·h/100km

行駛記錄

進出場時間行駛時間停車時間

地點/路面停車原因備注

進場出場min時: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