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 第十一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 挺進大別山_第1頁
中國歷史 第十一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 挺進大別山_第2頁
中國歷史 第十一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 挺進大別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第十一單元人民解放戰爭挺進大別山一、學習目標1.了解挺進大別山的背景及意圖。2.掌握挺進大別山的概況。3.知道挺進大別山對解放戰爭勝利的重要影響。二、情境導入人民解放戰爭初期大事記(部分)時間事件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1947年1月國民黨的全面進攻計劃被粉碎1947年春國民黨開始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在解放戰爭爆發后的半年時間里,戰爭雙方出現了如下變化:1.國民黨總兵力大大下降,人民解放軍數量大幅上升2.隨著國民黨的重點進攻,中共的山東根據地和陜北根據地遭受著巨大的破壞和壓力3.中共解放區的土地改革,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擴充了實力,也鞏固了后方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緩解解放區的壓力,徹底打破國民黨軍隊的進攻,這是中共領導人考慮的重要問題。三、講解新知(一)解放戰爭第二年的作戰任務出示材料: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我軍第二年作戰的部分任務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隊,繼續在內線作戰,殲滅內線敵人,收復失地。——《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請同學們思考思考如下問題:1.解放戰爭第二年是哪一年?1947年2.外線和內線分別指的是什么?外線:國統區;內線:解放區。3.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和部分任務分別是什么?基本任務:將主力打到國統區;部分任務:留一部分主力繼續在解放區作戰思考了上述問題后,我們結合課本內容,將下面這段文字中的空缺部分補全:中共中央的戰略意圖:以主力打到外線,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迫使敵人轉入戰略防御,改變敵我攻防形勢,將中國革命推向新高潮。(二)挺進大別山那么,中國共產黨決定把主力打到哪個地方呢?中共最終將大別山地區作為戰略反攻的突破口。大別山,位于湖北省、河南省和安徽省三省的交匯處。中共中央為何選定大別山作為突破口呢?從國民黨方面講:內戰爆發后,由于戰線過長、兵力不足等矛盾,國民黨軍集中兵力對陜北、山東發動重點進攻。從中共方面講,毛澤東說:“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向同學們呈現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和劉伯承登上大別山三角峰圖片當然,解放軍沖出重圍、無根據地作戰是非常危險的。為確保劉鄧大軍順利挺進大別山,并能在大別山扎下根,中共中央實施了進一步的部署與策略。為了配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陳賡、謝富治的太岳兵團挺進豫陜鄂地區,陳毅、粟裕的華東解放軍主力挺進豫皖蘇地區,三支部隊以“品”字形態勢,像三把尖刀插入敵人的心臟地帶。(三)挺進大別山的意義隨著我軍三路大軍實施品字形進攻,國民黨方面被迫作出的反應,從陜北和山東抽調兵力回防,國民黨的重點進攻因此被粉碎,整個戰局形勢大變。結合課本,我們來完成下列填空:挺進大別山,標志著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從而改變了戰爭形勢,并成為人民解放戰爭的轉折點。當然,挺進大別山還有更宏大的意義,毛澤東曾評價說:“這(挺進大別山)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20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100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個偉大的事變。這個事變一經發生,就必然的走向全國的勝利。”四、拓展小結1947年,國民黨軍隊陜北、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根據形勢的變化,中共中央決定將戰爭引向外線(國民黨區域)。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同時陳賡、謝富治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