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建蘭中學2024屆中考試題猜想歷史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某課外小組展開歷史競猜活動,有一謎語的謎面是“北京大學”、“巴黎和會”、“新民主主義革命”,它的謎底應是A.五四運動B.中國共產黨成立C.黃埔軍校成立D.新文化運動2.如下圖是中國古代主要朝代(時期)沿革示意圖的一部分,相應空格內應填入()A.三國五代B.隋五代C.隋元D.三國元3.右框內提綱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英國工業革命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C.馬克思主義的誕生D.美國獨立戰爭4.伴隨新中國誕生,共產黨提出了方針,使文學藝術出現了嶄新的局面A.共同繁榮B.百花齊放、百家爭鳴C.一枝獨秀D.獨立自主5.1883年年末,這個信奉“唯有最好”的人終于迎來了一生中最開心的時刻。在他的面前,他親自設計和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臺立式四沖程汽油發動機正飛快地轉動著。他是A.卡爾·本茨 B.亨利·福特 C.戴姆勒 D.史蒂芬遜6.如下圖是載于1949年蘇聯報紙上的一幅漫畫。一個因戰爭而奄奄一息的傷者,躺在星條旗鋪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醫生正在緊張施救,但僅僅是把一張一張的美元貼到傷者身上而已。這幅漫畫是在譏諷()A.羅斯福新政 B.綏靖政策 C.鐵幕演說 D.馬歇爾計劃7.《馬關條約》第六款中規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據此條款,日本獲得的權益是A.開設工廠B.割占土地C.增辟通商口岸D.獲得賠款8.有人這樣評價當今世界:“當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國是萎縮的巨人,日本是獨腳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如果說這一評論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概括性,說明當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A.當今世界是美、日、歐、俄、中共同主導的多極世界B.眾多“巨人”的出現標志世界多極化格局的最終形成C.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開始呈現多極化趨勢D.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正在發展之中,而且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9.下圖是一副名為《他們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的漫畫,該漫畫反映的場景最有可能發生在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 B.法國大革命時期C.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 D.美國南北戰爭時期10.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結論。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C.“一五計劃”完成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下圖所示是德國領土版圖的變動情況。其變動的依據是A.雅爾塔會議的決定B.波茨坦會議的決定C.《北大西洋公約》的規定D.《華沙條約》的規定12.2018年12月1日,中美兩國元首舉行會晤達成重要共識,停止加征新的關稅,并指示兩國貿易團隊加緊磋商,推動雙邊經貿關系盡快回到正常軌道。關于新中國成立后中美關系的發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曾經對新中國采取封鎖、敵視的政策B.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建交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C.中美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D.中美關系健康發展,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13.“如果此軍事行動成功,就可切斷國民黨軍津浦、平漢和隴海三條交通線,還能東懾南京,西逼武漢,瞰制中原,直接成助敵人長江防線以及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統治,迫使敵人的主力從山東、陜北回援,從根本上改變戰局”,此軍事行動指的是A.轉戰陜北B.挺進大別山C.淮海戰役D.渡江戰役14.二戰時期蘇聯與美國是重要的反法西斯盟友,而在戰后卻轉瞬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已經不再視對方為力量伙伴,而更多的是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待對方。這說明美蘇關系發生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美蘇失去了合作的基礎 B.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沖突C.世界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 D.蘇聯的壯大影響了美國爭霸15.改革是推動俄國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亞歷山大二世、列寧、戈爾巴喬夫都是俄國改革史上的重要人物。下列對他們所領導的改革評價準確的是A.三次改革都使國家性質發生了變化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C.列寧的改革,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D.戈爾巴喬夫改革,加強了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16.坐落于英國倫敦海格特公墓的馬克思墓碑,碑頂為馬克思頭像雕塑,碑身上方鐫刻著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該名言出自()A.《人民憲章》 B.《國際歌》C.《共產黨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7.近些年來,湖北武漢、荊門等地借鑒美國舊金山“硅谷”經驗、做法,紛紛出臺政策,打造“光谷”“農谷”等產業特色。促進這些概念、政策出臺的主要背景是A.經濟全球化的推動B.科技在經濟發展中作用提高C.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升D.國家發展工業的要求18.100年前的“五四”愛國運動掀起了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潮,青年學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青年揭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一個時代”是A.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B.民主科學時代C.民主主義革命時代D.資產階級革命時代19.下列敘述在研究性學習中可作為最可靠史料的一項是A.“女媧造人”的傳說B.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骨耜”C.電影《荊軻刺秦王》D.小說《封神榜》20.解放戰爭時期,一國民黨高級將領在被俘后說:“這一著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來的,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著東北,一頭挑著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這位高級將領由衷贊嘆的是人民解放軍哪一戰役高超的指揮藝術()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21.文學藝術是社會經濟、政治的反映,是一個時代最容易植入人們心靈的文化成果。下列文化成果屬于被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的文化巨匠的是①《戰爭與和平》②《復活》③《英雄交響曲》④《安娜·卡列尼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下列史實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絲綢之路開辟②實行“閉關鎖國”③鄭和下西洋④玄奘西游天竺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23.同志指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可見西藏地理位置的重要。西藏自古就與中央政府關系密切,西藏正式成為中央政府管轉下的地方行政區域,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唐朝B.明朝C.元朝D.清朝24.“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詩句反映的現象與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關A.分封制B.行省制C.科舉制D.郡縣制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孫中山在《申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主”“民權”“民生”合稱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判斷對錯)26.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世界各國優秀文化一道造福人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朝大文學家的經典之作。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巨匠。27.近代中國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近代中國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是這一特點的集中體現。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戰爭名稱發動國家條約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影響①戰爭英國《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割讓②給英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日本《③》清政府割遼東半島,,澎湖列島給日本……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④等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英,法,德,日,俄、美、奧等《⑤》…請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有世界“史庫”之稱的美國《時代》周刊創辦于1923年。該雜志辟有“封面人物(或專題)特寫”,并配有一篇重磅文章。進入《時代》的視野,往往意味著在“時代”留下痕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在稍后的3月6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封面上,設計者將畫面切割成五塊——尼克松與毛澤東、周恩來的會面,參觀長城以及觀看歌舞演出順次羅列其上。——1972年3月6日《時代》周刊材料二1979年1月1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被赫然印在《時代》周刊封面上,標題寫著:《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周刊說,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年度風云人物”是因為他把中國的大門向世界打開了,讓中國走向世界,同時讓世界了解中國。——1979年1月1日《時代》周刊材料三2006年,《時代》周刊(亞洲版)刊登了一份“亞洲英雄榜”,評出過去60年里56位亞洲英雄人物,鄧小平上榜。鄧小平入選的理由是:他改革了國家,也改變了世界。他的名字總與中國令人稱奇的經濟發展聯系在一起,他給中國帶來了全新的經濟發展思路。他推行的種種舉措幫助數億中國人在幾十年里擺脫了貧困,推動中國走向繁榮和現代化,走向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的未來。世界1/4人口生活的改善,有助于保持世界局勢的平穩。中國經濟政策的徹底轉變,如果確實有效,將意味著對蘇聯模式的共產主義提出了另一種選擇。這個轉變,無論是在正面還是反面,都將影響世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2006年《時代》“亞洲英雄榜”材料四2015年4月16日,入選2015年《時代》百大人物榜,周刊稱:在政治管理上具有豐富的經驗……雖然前方阻礙重重,但同樣擁有強大的自信和民族使命感。的成功關乎中國以及世界的命運。中國將成為亞洲的主導經濟體,同時中國正尋求通過其積極的外交政策將這種經濟實力轉變成地緣政治影響力和新的全球秩序。——2015年《時代》百大人物榜請回答:材料一中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對中美國關系產生了什么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促使尼克松訪華的原因有哪些?根據材料二,打開“中國的大門”指的是哪一重大決策?該決策的政治前提是什么?根據材料三歸納《時代》周刊認為鄧小平“改變了世界”的理由。根據材料四并結合知識,列舉一例中國成為“亞洲的主導經濟體”的具體表現。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國領導人屢次登上《時代》周刊的主要因素。29.(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時間歷史事件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開始1953年底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7年底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1971年10月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1972年9月中日建交材料二進入新時期,中國更加積極地活躍在國際舞臺上。1981年以來,我國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成功召開。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到2011年,中國已同171個國家建交。到2012年,中國已在105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50多所孔子學院。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將對21世紀的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請從材料一中任意選取三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通過設計示意圖的形式將其關系展示出來,并說明設計理由。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時期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作用。綜上所述,你得到了哪些關于國家發展對外關系的認識?30.(7分)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俄國(蘇聯)既有過耀眼的崛起騰飛,也有過出人意料的失勢隕落,這些都深刻影響著世界現代史的進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閱讀下列相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很多人認為這種制度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國家生存的障礙……為了保持俄羅斯的大國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著手開始了一項改革計劃……社會改革為政府發起的工業化進程鋪平了道路,使俄羅斯社會在十九世紀最后十年發生轉型。材料二列寧說:“在戰爭(指1919—1920年蘇俄粉碎國內外敵人的武裝干涉)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個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是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材料三1932—1937年蘇聯工業產值及重要工業品在歐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項目1932年1937年世界歐洲世界歐洲工業生產總值3221機器制造業2121拖拉機2121電力7432石油2121銅5432材料四20世紀80年代,蘇聯出現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煙荒”和“藥品荒”,人們搶購成風,通貨膨脹嚴重,群眾極為不滿。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并沒有力挽狂瀾,蘇聯的鐮刀錘子紅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宮的上空降下。材料一中“這種制度”指的是當時俄國盛行的什么制度?依據材料分析這一“社會改革”所起的歷史作用?材料二中俄國“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實施?依據材料說出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依據材料四指出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俄國(蘇聯)的發展歷程對我國社會現代化建設有著怎樣的深刻啟迪?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A【解析】
根據題干“北京大學”、“巴黎和會”、“"新民主主義革命”可知是五四愛國運動。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引發了北京大學學生在1919年5月4日舉行游行示威,隨后全國各地的學生紛紛響應了北京學生的反帝愛國斗爭,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2、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朝發展到東漢后期,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進入三國時代;宋朝發展到南宋后期,被元朝所滅,進入元朝時期,因此漢朝之后是三國;宋朝之后是元朝。這樣在相應空格內應填入三國、元。所以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3、A【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君主立憲制、瓦特、城市化”,可知與英國工業革命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是工業革命的政治前提,隨著瓦特改良“萬能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標志,推動工業革命步伐,開辟“蒸汽時代”,工業革命導致了機器化大生產時代的到來,需要工人做基礎的,需要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因此工業革命是促進城市化發展的最大動力。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A。4、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文學藝術創作出現了嶄新的局面。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文學藝術也步入新的時代,許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現實生活、題材新穎、風格各異的作品,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5、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83年的時候戴姆勒和邁巴赫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臺立式四沖程汽油發動機,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6、D【解析】
根據漫畫時間“1949年”“一個因戰爭而奄奄一息的傷者,躺在星條旗鋪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醫生正在緊張施救,但僅僅是把一張一張的美元貼到傷者身上而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結束后,由于戰爭的嚴重破壞,歐洲經濟凋敝。為了幫助西歐各國克服經濟的困難,美國于1947年提出了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一方面促進了西歐各國經濟的恢復,另一方面美國通過援助,打開了西歐的門戶,控制了西歐。題干中的漫畫反映的正是馬歇爾計劃的有關歷史,選項D符合題意;羅斯福新政實施是在二戰前,排除A;綏靖政策是二戰前英法等大國采取姑息縱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排除B;1946年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拉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排除C。故選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時間二戰后,星條旗即美國,把一張一張的美元貼到傷者身上,即美國的經濟援助。由此可以鏈接知識點馬歇爾計劃。7、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馬關條約》的內容。根據題干材料“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可知日本獲得的權益是可以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8、D【解析】根據題干信息“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從兩極格局向多極化格局轉變,但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強”成為格局過渡時期國際關系的基本框架,因此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正在發展之中,而且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不符合史實,選項C不對,因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西歐、日本的崛起,中國改革開放后國際地位的提高,已經開始呈現多極化趨勢;所以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抓住題眼“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解題的關鍵;20世紀50年代后期起,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相對穩定;中國日益振興,國際地位的提高;在國際事務中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逐漸表現出由兩極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目前,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強”成為格局過渡時期國際關系的基本框架,世界政治格局正向著多極化曲折發展。9、A【解析】
依據漫畫《他們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中的關鍵信息“國王”“議會”并結合所學分析可知,該漫畫反映的場景最有可能發生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1640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召開議會,會議期間,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力,議會與國王展開了斗爭。內戰爆發后,經過反復斗爭,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打敗了國王軍隊。1689年,為限制國王的權力,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保留統而不治的君主,國會擁有國家最高權力的政治體制。《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是1789—1794年,不是曠日持久的戰爭,C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D項是1861—1865年。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0、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11、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2月蘇(斯大林)、美(羅斯福)、英(丘吉爾)三個大國在蘇聯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的一次關于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最后勝利,解決戰后問題的國際會議。雅爾塔會議內容之一,徹底打敗德國,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二戰后在分區占領基礎上,英法美三國控制的區域和蘇聯控制的區域形成了兩個獨立的國家。因此德國領土版圖的變動情況。其變動的依據是雅爾塔會議的決定。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不錯的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A。12、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發表《建交公報》,中美正式建交,故B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曾經對新中國采取封鎖、敵視的政策,中美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中美關系健康發展,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故ACD表述正確,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13、B【解析】
依據材料“如果此軍事行動成功,就可切斷國民黨軍津浦、平漢和隴海三條交通線,還能東懾南京,西逼武漢,瞰制中原,直接威脅敵人長江防線以及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統治”,結合課本所學,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向國民黨統治區發動大規模進攻,直插敵人兵力空虛的大別山地區,劉鄧大軍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地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B項符合題意;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轉戰陜北一帶,對抗國民黨的重點進攻。A項不合題意;淮海戰役屬于三大戰役,人民解放戰爭開始轉入戰略決戰。C項不合題意;渡江戰役是人民解放戰爭的最后戰役,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14、B【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更多的是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待對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霸主,力圖稱霸世界,并將社會主義蘇聯等力量視為稱霸的主要障礙對社會主義國家發動了冷戰因此美蘇從盟友變為對手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利益、意識形態的沖突,選項B符合題意;美蘇失去了合作的基礎不是主要原因,A排除;美蘇關系發生轉變導致兩極格局形成,C排除;D從屬于A項。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題意信息對選項進行分析,題意涉及的是關于美蘇意識形態的不同,使美蘇兩國利益發生沖突。15、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亞歷山大二世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B項符合題意;亞歷山大二世、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使國家性質發生了變化;列寧的改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戈爾巴喬夫改革,削弱了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由此分析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16、C【解析】
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共產黨宣言》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同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C正確;《人民憲章》是19世紀30年代英國憲章運動中的綱領文件;《國際歌》是1871年巴黎公社失敗后歐仁·鮑狄埃作詞、皮埃爾·狄蓋特譜曲而成的歌曲;《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美國南北戰爭或美國內戰時期林肯政府頒布的文獻,ABD排除。故選C。17、B【解析】
A、根據題干材料中“武漢、荊門等地借鑒“硅谷”的做法,打造“農谷”等特色產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高,材料中并未涉及經濟全球化的推動。所以,選項A錯誤;B、材料中“武漢、荊門等地借鑒“硅谷”的做法,打造“農谷”等特色產業”,說明: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高。所以,選項B正確;C、材料中并未涉及政府是如何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的,材料中講的是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高。所以,選項C錯誤;D、材料中并未涉及國家發展工業的要求,如:發展重工業、國防工業等,只是講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高。所以,選項D錯誤;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8、A【解析】
依據題干“五四愛國運動”“1919年”,結合所學知識,1919年“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中國工人正式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展現了偉大的力量,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A符合題意。民主科學時代開始于1915年新文化運動興起,故B不符合題意。民主主義革命時代開始于1840年鴉片戰爭后,故C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之前的辛亥革命已經開啟了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本題的關鍵在于理解五四愛國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表現了偉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愛國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后,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推動作用。19、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考古挖掘是研究遠古人類的第一手資料,是研究遠古人類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沒有經過人為加工,最能真切地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狀況。第一手資料也叫原始資料,是指自己直接經過搜集整理和直接經驗所得,第一手資料指文獻資料、實物資料、口述資料。本題的傳說、電影和小說都不是第一手資料。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屬于第一手資料,最可靠,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20、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48年9月,林彪、羅榮桓指揮東北野戰軍,發起了遼沈戰役,解放軍以部分兵力圍困長春,主力南下圍攻錦州,10月,解放軍攻克錦州,封閉了國民黨進出東北的大門,形成了“攻占錦州,關門打狗”的居面,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此題選A。【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著東北,一頭挑著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是解題的關鍵,1948年10月,解放軍攻克錦州,封閉了國民黨進出東北的大門,形成了“攻占錦州,關門打狗”的居面。21、B【解析】
根據題干給出的被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的信息,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此人物是列夫?托爾斯泰,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等,①②④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③《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的作品,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2、A【解析】試題解析:本題考查了古代對外交往的基本史實,①是在漢代,②是在清代,③是在明代,④是在唐代。故選A。23、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元朝設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區軍政要務,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將這一地區劃為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在當地設置地方機構,征收賦稅,屯駐軍隊,實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西藏正式成為中央政府管轄下的地方行政機構的是元朝,故C符合題意;唐朝、明朝、清朝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24、C【解析】
試題分析:結合所學可知,隋朝創立了科舉制,隋煬帝時設立進士科,用分科考試選拔官吏,到唐朝時經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又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題干的“金榜、寒窗、一舉成名”都和科舉制有關,所以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考點定位】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繁榮開放的社會·科舉制度的創立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錯誤【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把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作為革命目標。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故題干表述錯誤,應是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26、(1)《論語》(2)蘇軾(3)《蘭亭集序》
(4)列夫·托爾斯泰【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論語》。(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朝大文學家蘇軾的經典之作。(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他的字被贊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集書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爭與和平》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巨匠。27、①鴉片;②香港島;③馬關條約;④工廠;⑤辛丑條約。【解析】
據表格并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甲午中日戰爭以后,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清政府割遼東半島,,澎湖列島給日本……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影響:中美關系由逐漸緩和(或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原因: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軍事實力大為增強;中國綜合國力(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越來越大;美國在美蘇爭霸中處于不利地位;中美關系正常化符合雙方的國家利益等等(2)重大決策:改革開放(對外開放)政治前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3)依據:①他推動了中國的繁榮,中國將成為未來的世界強國;②他使中國擺脫了貧困,人民得到生活改善,維護了世界局勢的平穩;③他提出的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其他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4)具體表現:倡導“一帶一路”、倡導籌建亞投行等等(5)主要因素: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國家領人導杰出的才華與魄力等等。【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標志著中美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促使尼克松訪華的原因有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軍事實力大為增強;中國綜合國力(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越來越大;美國在美蘇爭霸中處于不利地位;中美關系正常化符合雙方的國家利益等等。(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所以打開“中國的大門”指的是改革開放(對外開放)。改革開放政策的政治前提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3)根據“他推行的種種舉措幫助數億中國人在幾十年里擺脫了貧困,推動中國走向繁榮和現代化,走向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的未來。”可知,理由一是鄧小平的種種舉措推動了中國的繁榮,中國將成為未來的世界強國;根據“世界1/4人口生活的改善,有助于保持世界局勢的平穩。”可知理由二是鄧小平使中國擺脫了貧困,人民得到生活改善,維護了世界局勢的平穩;根據“中國經濟政策的徹底轉變,如果確實有效,將意味著對蘇聯模式的共產主義提出了另一種選擇。這個轉變,無論是在正面還是反面,都將影響世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可知,理由三是鄧小平提出的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其他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知識,中國成為“亞洲的主導經濟體”的具體表現有倡導“一帶一路”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共贏發展的有效形式,推進新型全球化、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籌建亞投行,亞投行屬于多邊開發銀行,因而有利于于推動資本全球化,有利于加強亞洲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深化區域經濟交流與合作,為促進亞洲和世界的發展作出新貢獻等等。(5)開放題,結合材料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國家領導杰出的才華與魄力等等。29、(1)事例:抗美援朝戰爭→尼克松訪華→中日建交。理由:中美關系由對抗走向緩和,從而推動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作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世界經濟發展;致力于科技、文化交流;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3)認識:獨立是外交發展的前提;富強是國家擔當的基礎;和平交往是長久之策。(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解析】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的外交成就。1953年底,我國政府同印度就兩國在西藏地區的關系問題進行談判時,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糖果與巧克力行業市場調研方法與數據分析技巧考核試卷
- 四川省德陽中學江縣2025屆初三5月第一次聯考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松原職業技術學院《家具設計與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職業大學《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六枝特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駕駛員安全責任協議書
- 房產產權轉讓協議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融資及管理服務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房子抵押合同
- 種植業年度盤點
- 辦公用品供貨服務計劃方案
- GB/T 43220-2023固體生物質燃料中砷的測定方法
- 人防工程巡查檢測投標方案
- 云貴高原(擴展課)-課件
- 高中校本課程-徑向切槽復合循環指令G75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高等數學-函數的概念課件
- 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產能替代項目環評報告
- 了不起的我課件完整版
- 油藏工程重點知識點
- 國家安全教育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臨沂職業學院
- 金屬波紋管的焊接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