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a培訓教程 特征建模_第1頁
catia培訓教程 特征建模_第2頁
catia培訓教程 特征建模_第3頁
catia培訓教程 特征建模_第4頁
catia培訓教程 特征建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零件設計-實體建模實體設計零件設計模塊基于草圖和特征設計,也可以在裝配環境中作關聯設計,并且可以在設計過程中或設計完成以后進行參數化處理。利用參數化處理用戶可以更方便的了解設計過程,并對特征進行操作管理,提高設計修改能力。以特征為根底的工具集與布爾運算方法結合起來,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允許多種設計方法。CATIAV5的零件設計模塊主要由以下三類菜單組成:根本特征創立,特征修飾與操作,特征分析與輔助工具實體設計術語介紹:根底特征:由草圖輪廓通過拉伸或旋轉而生成的第一個特征。特征:是由基于草圖/曲面或已存在的特征〔裝飾特征,轉換特征〕而創立。零件體:通過布爾運算可將之裝配到零件中的特征組合。實體設計實體設計實體設計草圖的特征-根底特征CATIA的根本實體生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類:拉伸肋旋轉體凹坑加強筋旋轉槽打孔開槽多截面實體移除多截面實體創立拉伸體〔pad〕點取此命令后,根據對話框中提示,分別定義拉伸范圍的定義方式、拉伸高度或者參考元素,選擇欲拉伸的輪廓線。拉伸時,以輪廓線為基準,可以單側拉伸,也可以雙側拉伸,點取more按鈕,可以展開對話窗口,定義另一側的拉伸范圍。默認拉伸方向與輪廓線垂直,也可以選擇參考元素,自定義拉伸方向選擇輪廓線,點取鼠標右鍵,進入輪廓線選擇對話框,可選擇草繪圖內多個輪廓線中的一個或幾個拉什范圍的定義方式創立拉伸體〔pad〕一個草圖中有多條封閉輪廓線時,如果輪廓線有交疊,在拉伸時將產生錯誤。拉伸范圍的定義有五種方式:尺寸定義、利用已有實體特征的下一個外表限制、利用已有實體特征的最后一個外表限制、利用平面限制、利用曲面特征或指定實體外表來限制。到下一個表面到最后一個表面到指定平面到指定曲面創立拉伸體〔pad〕創立拉伸體的幾個特殊情況:1)當已有零件體特征存在,做拉伸實體有時可選擇不封閉曲線作為輪廓線,利用已有實體外表自動封閉新創立實體不閉合局部2)輪廓線允許為多條封閉曲線,但要求多條輪廓線間不能有相交情況預覽結果創立帶拔模倒圓的拉伸體〔draftedfilletedpad〕此命令結合了拉伸、拔模、倒圓三種功能,在創立拉伸實體的時候一次完成拔模和棱邊倒圓的操作,簡化了操作步驟。此特征不能作為第一個特征存在,因為在定義參數時需要選擇實體的端面作為限制面

拔模角度豎直邊圓角半徑選擇實體表面作為限制面上下端面楞邊圓角半徑創立多輪廓拉伸體〔Multi-Pad〕利用此功能可以同時拉伸屬于一個草繪圖的多個輪廓,并且賦給不同的輪廓以不同的高度值。中選擇此命令和草繪圖以后,在對話窗口中會自動顯示草繪圖中包含封閉輪廓的數量,用鼠標選中后,可以賦給該輪廓一個相應的高度值創立凹坑〔pocket〕此功能也是創立拉伸體的一種,它是在原有實體的根底上去除材料的一種拉伸。1〕在已有實體上作減材料拉伸,參數與“拉伸體〞對話窗口相同。點取該命令后,選擇欲拉伸的草繪圖,再根據設計的實際情況選擇拉伸高度的定義方式〔尺寸定義或利用條件限制〕,鍵入數值或選擇參考元素,ok確認,即可在以有實體特征上減去該局部拉伸體創立凹坑〔pocket〕2〕點取箭頭,反轉方向,可以改變保存材料的區域創立凹坑〔pocket〕3〕幾個要注意的情況ⅰ輪廓線可以是不封閉的,他會自動延長兩端,切割原有實體ⅱ一個草繪圖中可以包含多條不相交的輪廓線,同時拉伸,但拉伸高度相同創立帶拔模倒圓的凹坑〔draftedfilletedpocket〕此命令與創立帶拔模倒圓的拉伸體操作類似,它是在創立凹坑的時候一次完成拔模和棱邊倒圓的操作。拉伸高度選擇實體表面作為限制元素拔模角度側棱圓角

頂面圓角

底面圓角反轉方向創立多輪廓凹坑〔Multi-pocket〕此功能與創立多輪廓拉伸體相似,也同時拉伸一個草繪圖中多個輪廓,并且賦給不同的輪廓以不同的高度值。選擇草繪圖和該功能以后,在對話窗口中會自動顯示草繪圖封閉的輪廓數量,選中其中任意一個可以賦給相應的高度值創立軸〔shaft〕此功能用來創立回轉體A.輪廓線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不封閉圖形,回轉軸線可以在輪廓線的草繪圖中直接繪制,也可以在三維空間中單獨選取。在草繪圖中繪制中心線在三維中定義旋轉軸創立軸〔shaft〕

B.輪廓線可以是不封閉的平面曲線,不封閉的區域需要用已有特征予之封閉創立軸〔shaft〕

C.一個草繪面上允許有多條輪廓線同時回轉,但它們之間不得相交D.回轉輪廓及中心線的要求

回轉軸線與輪廓線不能相交當輪廓線不封閉時,軸線要使之封閉創立回轉槽〔grove〕此功能也是用于創立回轉體,不過是在原有實體特征根底上減材料的一種回轉。參數的選擇設定與軸〔shaft〕操作完全相同。創立孔(hole)1.Extension選項卡〔見圖4-7〕〔1〕Blind:盲孔,選此項時Depth為可用狀態。該下拉列表中的Dimension、UptoNext、UptoLast、UptoPlane和UptoSurface的含義。 〔2〕Diameter:孔直徑; 〔3〕Depth:在界限為Blind時需要輸入此項,為孔的深度; 〔4〕Axis:孔的軸線方向,Reverse改變成相反方向; 〔5〕PositioningSketch:進入草圖設計,確定孔心位置; 〔6〕Bottom:孔底部形狀,包括Flat平底和V-Bottom錐底兩種; 〔7〕Angle:底錐角度。創立孔(hole)A.定位孔心與原有特征同心1〕選擇命令-孔〔hole〕2〕選擇圓弧邊界和上外表3〕定義孔的類型及尺寸4〕ok確認創立孔(hole)B.定位孔心到直邊的距離1)同時選中實體兩條棱邊,再選中上外表2)點取打孔〔hole〕命令3)調整各參數,確認。4)孔創立完成后,欲再修改孔心位置須在歷史樹中雙擊孔下面的草繪特征,進入草繪修改中心點位置尺寸。創立孔(hole)C.在孔上參加螺紋信息,當將此零件投影生成二維圖時,會自動產生螺紋線定義螺紋標準螺紋尺寸創立孔(hole)D.孔的類型

簡單孔、錐孔、沉孔、和埋頭孔等。創立肋〔rib〕把一條或多條平面輪廓線沿一條空間曲線掃描,通過參數或參考元素控制掃描過程中角度的變化,得到的特征即為肋創立肋〔rib〕A.掃描過程中方向的控制1〕保持角度〔keepangle〕:在掃描過程中輪廓線與中心線的夾角始終保持恒值2〕保持方向〔pullingdirection〕:在掃描過程中輪廓線與坐標系的夾角始終保持恒值,即在掃描過程中輪廓線以平行關系掃描3〕以參考曲面定義角度〔referencesurface〕:在掃描過過程中輪廓線以中心線為旋轉軸,旋轉角度以曲面為參考創立肋〔rib〕B.肋的兩端自動與原有實體合并。選中“mergeend〞參數以后,超出原有實體端面的局部能夠自動被裁減。創立溝〔slot〕溝的創立方式與肋〔rib〕根本相同,可以看作是減材料的一種“肋〞創立加強筋〔Stiffener〕此功能用來快速創立筋類特征,輪廓線可以封閉也可以不封閉。不封閉時,兩端的切向延長線應與已有實體相交對稱延長厚度放樣體(loft)

通過此功能可以創立多截面的掃描體,截面形狀要求是平面的封閉輪廓,掃描過程中形狀的變化由引導線和脊線控制A.只有截面線(Section)時,中間的形狀由光滑曲線〔曲面〕過渡放樣體(loft)

B.應用引導線〔Guide〕后,中間的過渡形狀由引導線控制。引導線要與每個截面線都有交點。引導線放樣體(loft)

C.脊線〔Spine〕用來控制掃描體中間的變化趨勢,并且可以限制掃描體生成的長度。此線不需要和截面線相交,但要求一定要光順——切矢連續、有規那么的曲率屬性,并且它的形狀要和欲生成的放樣體相近。不定義此參數時系統會自動計算出一條脊線自動計算脊線放樣體(loft)

D.在選取兩端截面線后馬上選取相鄰曲面,那么加上相切條件,保證生成的放樣體與原有曲面切矢連續沒有切矢約束有切矢約束放樣體(loft)

E.輪廓線的匹配方式

根據斷面線的周長按比例分配相鄰兩截面線切矢不連續點一一對應,如果兩個截面線上斷點數量不同,則不能用此選項根據曲率不連續點相匹配相鄰兩截面線上的線段端點一一對應,如果端點數量不一致,則不能用此選項5)手動設置截面線的匹配(見下圖)放樣體(loft)

F.引導線在端面的限制作用。當引導線端點超出端面輪廓線時,可使放樣體沿引導線自動延長

以斷面線限制放樣體端面起始端沿引導線延長末端沿引導線延長放樣體(loft)

G.提示中選擇截面線時,注意各條截面線上的起始點和箭頭方向的一致性移走放樣體〔removedloft〕移走放樣體是去除材料的放樣體創立方式,操作與“放樣體〞相同例子例子切割(Split)

利用曲面特征切割實體。如果某些特征無法直接用實體造型功能完成,可以先利用曲面設計平臺的工具創立出來,再利用曲面切割實體的功能得到所需的實體外外表。選中曲面以后會有一個箭頭出現,此為曲面的默認法向,箭頭指向實體保存局部曲面增厚(ThickSurface)

將曲面沿法向單向或雙向增厚,即可獲得有厚度的實體特征。曲面法向指向第一個增厚方向;增厚的厚度不得大于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徑封閉曲面(CloseSurface)

此功能可以將封閉或者不封閉曲面生成實體,對于不封閉的曲面,要求端面必須是簡單的幾何特征,例如:平面輪廓

用曲面補綴(SewSurface)將曲面補綴到實體上,即通過求曲面和實體的交線,裁剪多余的材料,補足中空的局部。曲面和實體的交線應為一條封閉的輪廓線,即要求填充材料的空間應為一封閉的區域。曲面的法向指向實體保存和填充實體局部特征修飾與操作棱邊倒圓(EdgeFillet)

實體棱邊常值半徑倒圓,一次可以倒一條或者多條棱邊,各棱邊半徑相同。

倒圓半徑值倒圓棱邊,一到多條切矢連續的棱邊自動找到并選中只對選中的棱邊操作,不考慮其他邊界棱邊倒圓(EdgeFillet)倒圓結果與其他邊界發生關系時的處理1〕當倒圓曲面超出原有特征邊界時,需在保存邊界選項〔Edgetokeep〕中指明此邊界。例如以下圖中當倒圓半徑大于圓柱高度時,需要選取圓柱棱邊作為保存邊界棱邊倒圓(EdgeFillet)2〕下面例子中,選中豎直棱邊作為保存邊界后,兩個倒圓曲面間以圓弧過渡棱邊倒圓(EdgeFillet)“Trimribbons〞選項用來處理倒圓交疊局部,自動裁剪重疊局部棱邊倒圓(EdgeFillet)用平面或曲面限制倒圓范圍。激活“Limitingelement〞選項,選擇作為限制元素的曲面,在曲面上會顯示一法線箭頭,箭頭指向為倒圓生成區域。Ok確認后,倒圓特征只在局部區域創立

改變箭頭方向,指向生成倒圓部分

變半徑倒圓(VariableRadiusFillet)

此功能用來對實體棱邊作變半徑的倒圓A.選中實體棱邊后,在棱邊的各節點處會顯示該處的倒圓半徑值,雙擊半徑值可對其編輯,兩節點間的過渡方式分為線性和曲線兩種變化方式。變半徑倒圓(VariableRadiusFillet)B.增加半徑變化的節點數量可以通過鼠標左鍵直接點取棱邊創立節點,也可以先在棱邊上創立一些點,增加半徑變化點時直接選取,或者選擇事先做好的平面,系統會自動求出平面和棱線的交點,并以此為半徑變化點。變半徑倒圓(VariableRadiusFillet)C.應用脊線〔spine〕對倒圓結果的影響。脊線主要是用來控制倒圓圓弧所處的平面位置,即每個圓弧都是在脊線的法平面內創立。脊線的形狀將會影響倒圓區域的外表質量。脊線可以是空間曲線,也可以通過草繪功能繪制。應用脊線時的結果:不應用脊線時的結果:面-面倒圓(Face-FaceFillet)

該功能用于在兩個有相同底座的凸臺間創立一個圓弧過渡的特征,圓弧半徑的大小和兩凸臺間的距離相適應。應用限制元素〔平面、曲面〕時,可以限制倒圓特征生成的區域。曲面〔平面〕法向指向三面切圓(TritangentFillet )

依次選擇相對兩面和頂面,即可創立一個與原有三個曲面都相切的圓弧面,并把原有頂面移走。如果選中限制元素,還可以只在局部區域創立該圓弧面。倒角(Chamfer)

該功能用于對棱邊倒角,一次可以選擇多個棱邊同時倒角。倒角的參數定義有兩種方式:邊長/夾角;邊長/邊長。創立拔模角〔draftangle〕利用此功能可以創立拔模角,使設計鑄造或鍛造零件更加方便。A.創立拔模角時所需的元素及參數包括:拔模方向、拔模角度、分模面、拔模面:常值角度拔模拔模角度需要做拔模角的表面分模面擴展方式:不自動擴展;按切矢連續條件擴展拔模方向創立拔模角〔draftangle〕

B.作為分模面的元素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并且可以用多個曲面作為分模面

C.分模面可與拔模曲面不相交創立拔模角〔draftangle〕D.局部區域拔模。在“PartingElement〞中激活“Definepartingelement〞選項,選擇一個曲面或平面作為限制元素,那么拔模結果只在限制面一側創立,另一側不發生改變。創立拔模角〔draftangle〕E.雙向拔模。如需要對零件雙向拔模,在“PartingElement〞局部選中“parting=Neutral〞和“Draftbothsides〞,拔模結果那么以分模面為界,上下兩側同時拔模創立拔模角〔draftangle〕

F.當拔模角度值超出拔模面與相鄰面夾角時,需要激活Square選項變角度拔模(VariableDraft)

此功能與創立拔模角〔draftangle〕操作根本相同,只是拔模角度可以變化,變角度的節點位置和數量都可以自己定義,利用此功能可以創立出更復雜的拔模面。節點添加可通過直接用鼠標左鍵選擇棱線、選擇平面、選擇棱線上已知點等幾種方法獲得根據反射線拔模(DraftReflectLines)

A.用此功能對實體拔模,不需要定義分模面,系統會根據所選特征及拔模角度計算出分模線的位置,補足缺少材料的區域。

如果原有實體沒有特征限制拔模面的端面,就需要手工選擇一個面特征(平面、曲面)以封閉拔模區域根據反射線拔模(DraftReflectLines)B.用此功能可以對倒圓處理后的外表繼續作拔模選擇此面,系統會自動根據拔模角計算出分模線,補足側面材料不足區域高級拔模

(AdvancedDraft)

此功能包括自定義分模面拔模和根據反射線拔模兩種方式,對于雙向拔模,可以定義兩側有不同的拔模角,并且可以保證在分模面處不發生錯位的現象。系統計算分模線的單側拔模自定義分模面的雙向拔模自定義分模面的單側拔模系統計算分模線的雙向拔模高級拔模

(AdvancedDraft)在雙向拔模時,定義兩側的拔模角度是獨立的還是相關的第一部分第一側的拔模角度選擇需拔模的表面選擇分模面(自定義分模面拔模類型)選擇倒圓面(根據反射線拔模類型)定義拔模方向自定義分模面拔模根據反射線拔模高級拔模

(AdvancedDraft)定義部分拔模時的分界面雙向拔模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拔模角選擇分模面(自定義分模面拔模類型)選擇倒圓面(根據反射線拔模類型)第二部分的拔模方向抽殼(Shell)

殼體類零件的創立可以通過先生成一個實心零件,再用抽殼的方式把它變為空心零件。在生成殼體時,可以移走不需要的外表,壁厚在原有外外表的根底上可以向內或〔和〕向外增加,并且可以賦給不同的壁不同的壁厚值。向內增加壁厚值向外增加壁厚值欲移走的表面特殊壁厚的表面長厚度(Thickness)

此功能用來增加或減小實體外表的厚度。選擇實體外表后,輸入正值,那么該外表沿法向增厚;負值那么減薄選擇其他表面,賦予不同的厚度值螺紋Thread/Tap

此功能可以在圓柱面上創立內螺紋或外螺紋,但在三維圖形中并不顯示。在歷史樹中可以看到螺紋的特征,將此零件投影生成二維圖時,螺紋線會自動生成。生成螺紋的圓柱面螺紋頂面應用標準螺紋直徑支持直徑螺紋長度支持長度節距右旋、左旋螺紋Thread/Tap外螺紋在歷史樹中的圖標: 內螺紋在歷史樹中的圖標: 二維投影圖:對零件體操作插入新的零件體〔body〕點取此按鈕或點取Insert>body,就會在當前文件中創立一個新的零件體,名稱按順序自動生成:body.2、body.3……,如果不滿意可以對其改名。在一個文件中可以創立多個零件體,零件體之間可以沒有任何關系,也可以互相利用其他零件體中的特征作為設計的參考元素。創立零件體的主要目的是便于管理零件的特征,對于一個復雜的零件,把相似的特征或者相對獨立的一組特征放到一個零件體內,最后通過布爾運算把多個零件體組合到一起,這樣可使設計思路更清晰,修改的時候更方便。插入新的零件體〔body〕新插入的零件體特征三個獨立的零件體零件體組合(Assemble)

此操作是將一個文件中的兩個零件體組合到一起,如果兩個零件體都是通過增加材料方式創立的話,組合的結果會將兩個零件體加到一起;如果其中一個零件體是利用減材料的特征創立方式〔pocket、slot、removedloft等〕創立的話,組合的結果是在兩個零件體間作減運算;如果兩個零件體都是利用減材料的特征創立方式〔pocket、slot、removedloft等〕創立的話,組合的結果是在兩個零件體間作加運算。零件體組合(Assemble)A.兩零件體都是通過增加材料的方式創立時,兩個體特征加到一起,從圖形上看沒有變化,但歷史樹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零件體變為一個零件體組合(Assemble)B.其中一個零件體是利用減材料的方式〔pocket〕創立時,結果是從另一個零件體上減掉該特征。圓柱體消失零件體相加(add)

用此功能可將兩個零件體特征相加到一起,變為一個零件體相加后兩個零件體合并到一起零件體相減(Remove)

應用此功能可使一個零件體從另外一個零件體中移走相應的材料,使兩個零件體關聯到一起。

Body1的特征從PartBody中減掉零件體求交(Intersect)

此功能用于獲得兩個零件體的公共局部。兩個零件體的交集零件體聯合加減 〔UnionTrim〕此功能允許零件體間在作加運算的時候,保存需要的局部,移走不需要的局部。A.只有選擇的局部被移走,其他局部保存B.只有選擇的局部被保存,其他局部移走移走保留零件體聯合加減 〔UnionTrim〕C.當指明了保存區域,移走區域不用指明D.實例紅色外表代表不可選區域;粉色外表代表移走區域;藍色外表代表保存區域等同結果移走獨立塊(RemoveLump)

當一個零件體內包含兩個斷開的特征時,可應用此功能移走不需要的局部。在模具設計時應用此功能使上下模的設計更加方便。有互不相連的兩個獨立特征的零件體粉色表面代表移走區域指明保留區域,使表達更明確

特征移動操作沿直線移動零件體特征

(Translation)

此功能將以直線方式移動整個零件體

移動距離選擇直線、實體棱邊或平面定義移動方向旋轉零件體(Rotation)

此功能將以旋轉方式移動整個零件體

選擇直線或實體棱邊定義旋轉軸線旋轉角度鏡像零件體〔Symmetry〕此功能以鏡像方式移動整個零件體,參考元素可以是點、直線、平面

點對稱軸對稱面對稱參考元素特征對稱復制(Mirror)

對稱復制操作可以復制整個零件體,也可以復制零件體內某個特征

對零件體內某個特征作對稱復制整個零件體特征同時對稱復制矩形圖樣(RectangularPattern)

此功能用于把一個特征沿直線或者平行四邊形方式快速復制多個

第一個方向參數輸入方式復制的數量兩個特征間距離首尾特征間總長度參考方向欲復制的特征第二個方向矩形圖樣(RectangularPattern)沿第一個方向移動一行沿第二個方向移動一列以初始特征為圓心旋轉當復制的特征眾多時,用以簡化計算和顯示當原始特征創建時應用了Uptosurface等限制條件時,應用此選項,可使復制的新特征也保持此限制條件環形圖樣(CircularPattern)

此功能用于把一個特征以環形快速復制多個數量及總角度數量及兩者夾角夾角及總角度整周總數量兩者夾角總角度定義旋轉中心的參考元素復制對象,一次可復制多個特征當原始特征創建時應用了Uptosurface等限制條件時,應用此選項,可使復制的新特征也保持此限制條件環形圖樣(CircularPattern)徑向復制數量及間距定義該組圖樣旋轉的單位角度定義在半徑方向移動幾個單位長度定義旋轉角度(任意值)特征是否同時旋轉用戶自定義圖樣(UserPattern)

此功能用于把一個〔組〕特征以自定義方式快速復制多個選擇包含多個定位點的草繪圖,定義位置點在點取命令前選擇或多重選擇欲復制的特征,默認特征為當前整個零件體選擇特征點,改變圖樣默認的安放位置如果不希望在某些點上復制特征,在確認前選擇這些點即可比例縮放(Scaling)

以一點為中心將零件體按比例整體縮放,參數大于1那么放大實體,小于那么縮小實體以平面為參考元素,單向縮放實體

分析與輔助工具更新(Update)操作

當零件有參數改變時,此按鈕會自動高亮顯示,點取之,系統會按照最新參數重新計算。用戶坐標系(Axissystem)

當所設計零件與系統坐標系相距較遠或有一個夾角時,為了設計方便,可用此命令創立多個用戶坐標系。創立的方式有兩種:選擇已有幾何特征;鍵入坐標值。中間尺寸(MeanDimensions)

如果尺寸有公差的話,應用功能可以根據上下偏差計算出中間值,并且應用到零件上。點取按鈕,零件會根據新的尺寸重新計算。應用中間尺寸后,更新所得結果建立基準(CreatingDatum)

點取命令后,再創立的一些參考元素〔點、線、平面、曲面等〕將沒有歷史,為不可編輯元素。點擊此命令一次,只對接下來一步操作有效;雙擊此命令,可使此功能永久有效,即此后所創立的所有元素都不帶歷史;如果想恢復歷史紀錄功能,再點擊此按鈕一次即可。翻開目錄(Opencatalog)應用此功能可以翻開標準件庫,調用標準件。測量兩個元素間相對尺寸(MeasureBetween)

此命令用于測量兩個元素(曲面、棱線、端點等)間的距離或夾角退出分析窗口后,分析結果繼續顯示測量單一元素尺寸(MeasureItem)

此命令用于測量單個元素的幾何信息,例如:點坐標、線段長度、外表積等測量慣量(MeasureInertia)

此工具用來測量實體或曲面的面積、體積、質量、重心等物理屬性。

拔模角分析(DraftAnalysis)

通過拔模角分析工具,可以分析出零件的拔模工藝性,分析的結果通過不同顏色表示。拔模方向通過羅盤的W軸定義。與拔模方向相反的區域

小于拔模角的區域

滿足拔模角的區域綠箭頭表示曲面在該點的法線方向法線方向與拔模方向夾角紅箭頭表示拔模方向圓環表示曲面在該點的切平面曲率分析(CurvatureAnalysis)

應用此工具可在零件上通過彩色云圖顯示零件的曲率分布情況。如果云圖分布的均勻那么說明曲率分布比較均勻,即可認為零件外表質量比較好。螺紋分析(Tap/ThreadAnalysis)

此工具用于分析顯示當前文件中所有的螺紋信息。應用此工具后,當前零件中的所有內外螺紋信息都會顯示出來。

外螺紋內螺紋顯示指定值的螺紋帶指引線的注釋(Textwithleader)

此工具用于在零件上添加注釋文本。當需要在三維中參加注釋說明時,可使用此工具注釋旗(flagnote)

此工具用于與零件某個特征創立超鏈接,應用超鏈接可以快速的翻開其他文件。例如,與一個WORD文件創立關聯后,可以快速翻開此文件。通過對話框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