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全國版) 第9單元 第9課時 生態環境的保護_第1頁
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全國版) 第9單元 第9課時 生態環境的保護_第2頁
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全國版) 第9單元 第9課時 生態環境的保護_第3頁
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全國版) 第9單元 第9課時 生態環境的保護_第4頁
2023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全國版) 第9單元 第9課時 生態環境的保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時生態環境的保護目標要求1.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2.全球性的環境問題。3.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措施。考點一人口增長與全球性環境問題1.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源于必修3P118“資料分析”:(1)我國人口近百年來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①生育率較高和逐漸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從而使人口增長加快;②人口基數過大也是原因之一。(2)生物種群消長的規律不完全(填“完全”或“不完全”)適用于人口增長的情況。原因:人具有特別發達和善于思維的大腦;具有制造工具和主動地調控人口增長以及主動地改造和保護自然的本領等。例如實行計劃生育。2.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延伸應用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個“人口膨脹→自然資源耗竭→環境污染”模型(如圖)。根據模型分析:(1)隨著人口增長,糧食產量先增加后下降的原因是人口增長初期,勞動力增加,開墾土壤,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增加;人口繼續增加,土地資源利用過度,耕地退化,導致糧食產量下降。(2)人口數量最終急劇下降的原因有自然資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發生嚴重枯竭,環境污染嚴重,人口大量死亡。3.水體富營養化分析(1)水體富營養化產生的原因,如圖所示:(2)引發的后果:產生“水華”(發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和“赤潮”(發生在海洋中)??枷蛞蝗丝谠鲩L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1.下列敘述不屬于人口增長引發的環境問題的是()A.無節制使用水造成的水資源緊張B.外來物種的入侵導致本地物種的瀕危和滅絕C.過度開墾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D.亂排工業廢氣造成的空氣污染答案B解析外來物種的入侵可導致本地物種的瀕危和滅絕,是因為入侵的外來物種在與本地物種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2.下圖是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環境容納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B.環境容納量可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C.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從而使人口數量超越環境容納量D.生物圈的穩態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環境容納量是指生態系統在平衡、協調發展的情況下所能供養的最大人口數,即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A項正確;綜合三個圖可知,人口數量總是低于環境容納量,即使暫時高于環境容納量(圖Ⅱ、Ⅲ),最終還是會降下來,C項錯誤;人類活動要以生態系統的穩態為基礎,D項正確。考向二環境問題及治理的實例分析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主要目標是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并為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20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才能降低氣候變化給地球帶來的生態風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生存危機。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大力植樹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態環境,也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溫室效應問題B.溫室效應是生物圈碳循環的平衡狀態被破壞導致的,這是個全球性問題C.島國受溫室效應的影響相對較大,因為島國的CO2排放量更大D.為了盡快降低溫室效應對氣候的影響,應立即實現CO2的凈零排放答案B解析解決溫室效應的根本措施是減少CO2的排放,而不是大力植樹造林,A錯誤;島國的CO2排放量一般要低于內陸國,島國受溫室效應影響更大的原因是島國被海洋所環抱,溫室效應最終會導致海平面升高,C錯誤;由于要考慮到生產和生活的現狀,實現CO2的凈零排放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D錯誤。4.如圖表示某河流隨著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a地有機物濃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對無機物(N、P)的濃度變化無影響C.在a、b兩地間,DO值的增加是因為水體的稀釋使植物數量增加的結果D.湖水中藻類等浮游植物將大量繁殖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a地的有機物濃度較高,隨著有機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機物濃度較低,A項錯誤;生活污水的排放會導致無機物(N、P)的濃度增加,B項錯誤;在a、b兩地間隨著無機物(N、P)的增加,植物的數量也隨之逐漸增加,使得DO值不斷增加,C項錯誤;隨著大量無機物(N、P)進入湖泊,會使湖水中的藻類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D項正確。歸納總結以成因與危害為突破口,正確區分水體污染的類型水體污染類型成因危害無機污染水體中富含N、P等礦質元素藻類大量繁殖、水體渾濁度增加,進一步加劇水質惡化,水體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有機污染水體中富含有機物異養型生物繁殖,水體缺氧,魚、蝦等水生生物死亡,進而使河水變黑、發臭重金屬、農藥污染重金屬、農藥進入食物鏈較高營養級生物體內的重金屬等濃度較高考點二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1.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延伸應用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相關活動主題為“我們的解決方案在自然中”,強調通過各層面共同努力建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未來生活的重要性。圖1表示生物多樣性的三個不同層次,圖2中甲、乙、丙是關于地雀的進化、發展過程示意圖,圖2中地雀A與地雀B可以交配產生可育后代,地雀C與地雀A、B之間不能互相交配。(1)圖1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樣性的哪些層面?提示Ⅰ反映了同一物種中的差異,應為“基因多樣性”;Ⅱ反映了不同物種間的差異,應為“物種多樣性”;Ⅲ反映了生物與無機環境間的關系,應為“生態系統多樣性”。(2)在“蒲公英→麻雀→蛇”這條食物鏈中,蒲公英可以作為工業原料,蛇可以作為制藥原料。以上可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什么價值?提示直接價值。(3)圖2中哪些地雀間的差異能體現基因多樣性?哪些地雀間的差異能體現物種多樣性?請說明判斷依據。提示由A與B可以交配產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產生生殖隔離,應屬于同一物種,二者的差異能體現基因多樣性;由C與A、B間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與A、B間已產生生殖隔離,故C為新物種,則C與A、B間的差異反映的是物種多樣性。易錯提醒分析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內在關系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喪失的原因及保護措施易錯提醒辨析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的三個易誤點(1)保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開發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2)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兩種方法中保護的對象不同:就地保護除了保護區域內的物種,還保護相應的生態環境,而在物種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不再適于物種生存后,就只能實行易地保護。(3)外來物種的入侵不一定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種對當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則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銳減。3.可持續發展——人類的必然選擇考向一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分析5.為了防止大熊貓棲息地碎片化程度加深,我國設立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將川、陜、甘三省的野生大熊貓種群高密度區、主要棲息地、局域種群遺傳交流廊道等80多個保護區有機整合,形成一片基本相互連接起來的國家公園。2021年7月7日,生態環境部將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苯禐椤耙孜!薄O铝姓f法錯誤的是()A.大熊貓在多個保護區的不同分布表明了其水平結構的差異B.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設立是對其進行保護的最有效措施C.科學家對大熊貓進行的科學研究主要體現其直接價值D.棲息地的碎片化會阻止大熊貓之間的基因交流從而降低基因多樣性答案A解析大熊貓在多個保護區的不同分布表明了其種群空間特征的差異,水平結構是群落的特征,A錯誤;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就地保護,就地保護是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B正確;棲息地碎片化造成小種群,會減小個體間交配繁殖的機會,可能導致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減小,D正確。6.從泰山景區管委會獲悉,隨著新發現了北短翅蝗鶯、高原巖鷚等珍稀野生鳥類,目前泰山野生鳥類記錄已達342種。泰山已經成功申報成為“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項目鳥類示范觀測樣區”。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鳥類)項目最終目標是構建布局合理、覆蓋所有動物地理單元的鳥類觀測網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泰山鳥類資源豐富,其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B.北短翅蝗鶯棲息于泰山上形成了北短翅蝗鶯群落C.高原巖鷚等珍稀野生鳥類可能是從其他地區遷徙來的D.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項目鳥類示范觀測樣區可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支撐答案B解析北短翅蝗鶯棲息于泰山上形成了北短翅蝗鶯種群,B錯誤??枷蚨锒鄻有詥适У脑蚣氨Wo7.白鱘、白鰭豚、長江鰣魚等長江特有魚類已宣布功能性滅絕(數量非常少,自然情況下難以維持繁殖),為保護和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相關部門制定了10年內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的方案。下列關于長江生物多樣性及保護的敘述,錯誤的是()A.長江魚種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魚種與無機環境共同進化的結果B.長江魚種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過度捕撈、水域污染等人類活動的干擾破壞C.長江禁漁方案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D.單純禁漁難以避免長江某些特有物種徹底滅絕的風險答案A解析長江魚種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A錯誤;長江長期以來受過度捕撈、水域污染等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B正確;單純禁漁難以避免長江某些特有物種徹底滅絕的風險,還應積極對瀕危魚類進行人工繁育并減少污染物的排放,D正確。8.解決水質污染是當今重要話題之一,研究發現,浮萍(一種被子植物)其根系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凈化水質,浮萍還能分泌某些物質促進水中藻類葉綠素的分解,并覆蓋在水體表面,使藻類處于遮光狀態,從而降低水華的發生。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浮萍和藻類屬于競爭關系,主要通過競爭水和無機鹽抑制藻類生長B.浮萍能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屬于分解者C.浮萍通過影響藍藻的葉綠體的生理功能抑制其生長D.浮萍凈化水質,提高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降低水華的發生,體現了其在生態系統中的間接價值答案D解析浮萍和藻類雖然屬于競爭關系,競爭水和無機鹽,但是浮萍主要通過分泌某些物質促進藻類葉綠素的分解來抑制藻類生長,A項錯誤;浮萍是一種被子植物,屬于生產者,根系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微生物屬于分解者,浮萍不是分解者,B項錯誤;藍藻屬于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C項錯誤;浮萍降低水華的發生,體現了浮萍在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方面的作用,該作用屬于間接價值,D項正確。重溫高考真題演練1.(2021·浙江6月選考,1)下列關于大氣層中臭氧的敘述,錯誤的是()A.臭氧能吸收紫外線和X射線B.臭氧減少會導致人類皮膚癌患者增加C.臭氧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燒D.避免臭氧層破壞需要全球各國的共同努力答案C解析平流層中的臭氧每減少1%,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照射強度就會增加2%,這必將會導致人類皮膚癌患者增加,B正確;臭氧層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氟利昂等物質的大量使用,C錯誤。2.(2021·廣東,3)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環境也持續改善,研究人員對該地區的水鳥進行研究,記錄到146種水鳥,隸屬9目21科,其中有國家級保護鳥類14種,近海與海岸帶濕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鳥的主要棲息地。該調查結果直接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A.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B.種群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D.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答案C解析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題干中描述了146種水鳥,體現了物種多樣性,而近海與海岸帶濕地、城市水域等生態系統,體現了生態系統多樣性,綜上所述,C正確。3.(2020·海南,9)海洋污染已成為全球重大環境問題之一。海南管轄的海域面積大,保護好海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海洋污染主要來自陸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動和直接向海洋傾倒廢物B.赤潮和水華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C.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D.紅樹林生態修復是保護沿海海洋環境的重要舉措答案B解析赤潮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而水華的發生與淡水富營養化有關,B錯誤。4.(2020·山東,10)為加大對瀕危物種綠孔雀的保護,我國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將割裂的棲息地連接起來,促進了綠孔雀種群數量的增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將割裂的棲息地連接,促進了綠孔雀間的基因交流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綠孔雀種群數量的重要途徑C.綠孔雀成年雄鳥在繁殖期為驅趕其他雄鳥發出的鳴叫聲,屬于物理信息D.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易地保護,是保護綠孔雀的有效措施答案D解析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就地保護,D項錯誤。5.(2019·浙江4月選考,1)下列關于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敘述,錯誤的是()A.臭氧層能降低太空紫外線對生物的傷害B.人類活動對大量野生生物的滅絕沒有影響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嚴重干擾答案B解析臭氧能吸收紫外線,可以降低太空紫外線對生物的傷害,A項正確;人類活動對大量野生生物的滅絕會產生影響,B項錯誤。6.(2019·天津,7)在北方農牧交錯帶的中溫帶半干旱區,當農田連續耕作六年后,農作物產量往往下降,棄耕后土地易沙化。對三片棄耕土地分別采取圍封禁牧、人工種植灌木或喬木等恢復措施,灌木、喬木成活后該地自然恢復。十五年后進行調查,結果見表。指標樣地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g·kg-1)草本植物種數(種)節肢動物個體數(只·樣本-1)節肢動物多樣性指數*棄耕地(對照)0.260.091.13.10.6禁牧草地0.660.362.69.41.7人工灌木林0.770.422.87.40.8人工喬木林1.370.271.610.01.1*多樣性指數綜合反映豐富度和均勻度。據表回答:(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顯的是______________樣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顯的是______________樣地,這是該樣地內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結果,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_____。(2)三種恢復措施均可改良土壤,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3)在半干旱地區,節肢動物是物種最豐富和數量最多的類群,在食物網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多樣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從生物多樣性角度分析,三種恢復措施中更適宜于中溫帶半干旱區的是____________。(4)在中溫帶半干旱區,草原生態系統比農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更________。答案(1)人工喬木林人工灌木林互利共生(2)間接(3)圍封禁牧(4)強解析(3)多樣性指數綜合反映豐富度和均勻度。據表可知,禁牧草地的節肢動物多樣性指數最高??芍敛莸厣鷳B系統的物種多樣性最高,故三種恢復措施中更適宜于中溫帶半干旱區的是圍封禁牧。(4)在中溫帶半干旱地區,草原生態系統比農田生態系統的組分多,食物網更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更強。一、易錯辨析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及水泥的生產等是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2.基因多樣性較低的種群適應環境能力強(×)3.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與自然選擇無關(×)4.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其間接價值(√)5.盲魚作為進化研究的材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二、填空默寫1.(必修3P123)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包括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等。2.(必修3P124)生物多樣性的內容是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3.(必修3P125)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有潛在價值、間接價值和直接價值三個方面。4.(必修3P125)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主要體現在對生態系統起到重要調節功能的作用。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明顯大于它的直接價值。5.(必修3P126)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可以概括為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其中,就地保護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6.(必修3P127)保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地開發利用,而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人類與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引入外來物種,增加物種多樣性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B.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下降,是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C.酸雨是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所產生的硫和碳的氧化物D.大氣的平流層中臭氧可以保護人類和其他生物免受長波輻射的傷害答案B解析盲目引入外來物種,有可能引起生物入侵,破壞環境,A錯誤;酸雨是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所產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造成的,C錯誤;大氣的平流層中臭氧可以保護人類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輻射的傷害,D錯誤。2.(2022·郴州高三質檢)下列有關生態環境的說法,錯誤的是()A.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是要協調好人與生態環境的關系B.可持續發展觀念追求的是自然、經濟、社會的持久而協調的發展C.生物多樣性銳減是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之一D.人口眾多對于我國的生態環境雖未產生沉重的壓力,但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造成了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答案D解析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樣性銳減等,C正確;人口眾多對于我國的生態環境已經產生沉重的壓力,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造成了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D錯誤。3.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導致藍藻大量繁殖、水華頻發。治理水華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撈和投放大量化學殺藻劑。近年來,研究人員采用種植大型挺水植物構建生物修復系統的方法,獲得較好治理效果。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A.污水中的有機物可供藍藻利用B.河流中動植物之間進行著物質和能量循環C.投放大量化學殺藻劑不會引起水體污染D.大型挺水植物與藍藻競爭資源能減少水華發生答案D解析藍藻不能直接吸收有機物,污水中的有機物需要通過水體中的分解者的分解形成無機物,才能被藍藻吸收,A錯誤;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能量不能循環利用,B錯誤。4.為治理城市某區域被污染的水體,科研人員通過引進河水、設計濕地景觀、優化植物種植等,建成了城市濕地景觀公園(如圖),其中箭頭代表水流方向,折水澗為階梯式進水道。一段時間后,污染的水體環境明顯改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出水口水樣中溶氧量比進水口低B.該濕地景觀公園未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C.該系統的維持需要外界能源的持續輸入D.污水中的有機物可以為A、B、C區域植物的生長提供物質和能量答案C解析該濕地公園對引進的河水有凈化作用,且A、B、C三個區域的綠色植物可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故出水口的溶氧量會增加,A錯誤;該濕地景觀公園發揮著改善水質、凈化空氣等生態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B錯誤;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因此需要外界持續輸入能量,C正確;污水中的有機物需要經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產生無機物,才能被A、B、C區域的綠色植物(生產者)利用,但其中的能量不能被綠色植物利用,D錯誤。5.(2022·寧波市鎮海中學高三測試)下列關于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敘述,錯誤的是()A.水體中放射性物質屬于水體污染物B.全球氣候變暖會使我國北方干燥地區進一步變干C.人類活動可能會破壞大氣圈上層臭氧的自然平衡D.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氣層中會直接導致酸雨形成答案D解析造成水體水質、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體底泥質量惡化的各種有害物質(或能量)都可叫做水體污染物,A正確;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北半球亞熱帶地區因副熱帶高壓增強,可能降水減少,干旱加重,因此全球氣候變暖會使我國北方干燥地區進一步變干,B正確;氟利昂會使大氣圈上層的臭氧量減少,使臭氧層遭到破壞;酸雨的形成與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氮、硫氧化物有關,D錯誤。6.在生態環境的研究、保護過程中,下列方法與目的不相符的是()A.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有害昆蟲,可降低有害昆蟲種群密度B.建立高危動物精子庫,有利于保護瀕危動物的遺傳多樣性C.建立某沿海丹頂鶴自然保護區,主要是防止灘涂被破壞D.沼氣池中的沼液、沼渣作為肥料還田,可加速物質的循環利用答案C解析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有害昆蟲,可破壞其性別比例,降低種群的出生率,進而降低有害昆蟲種群密度,A正確;建立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的主要目的是對丹頂鶴和它們的生存環境就地保護,C錯誤。7.(2022·衢州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下列有關溫室效應的說法,錯誤的是()A.溫室效應是CO2分子將地球反射熱釋放出來,使地球升溫B.溫室效應會影響地球上的一些物種的生長、繁殖和分布C.溫室效應會導致地球溫度升高,使極地的冰蓋開始融化D.溫室效應會使全球的氣候發生大規模變化,影響農業生產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分子能吸收地球的反射熱,減少熱逸散,使地球升溫,A錯誤;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氣候異常,災難性氣候增加,影響地球上的一些物種的生長、繁殖和分布,B正確;地球變暖引起大氣環流氣團向兩極推移,改變全球降雨格局,使農業生產能力下降,D正確。8.下列關于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熱帶任何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一定高于溫帶B.外來物種一定會導致本地物種多樣性降低C.共同進化既存在于食植動物和食肉動物之間,也存在于植物和食植動物之間D.生物多樣性會隨群落演替的進程而逐漸增加,但該群落中不會發生生物進化答案C解析生物的多樣性除了與環境溫度有關外,還取決于其他環境條件,A錯誤;引入的外來物種,若不適應引入地的環境條件,而且還有天敵制約其生長,則一般不會導致本地物種多樣性銳減,B錯誤;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互相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因此食植動物和食肉動物之間,植物和食植動物之間都存在共同進化,C正確;演替過程中,群落的生物多樣性不一定增加,該過程中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發生改變,導致生物發生進化,D錯誤。9.地球生態超載日是指地球當天進入了本年度生態赤字狀態,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總量。從該日開始人類都在過著“生態透支”的生活。這筆超支的成本包括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糧食危機、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更多的碳排放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人類的所有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都是不利的B.提倡光盤行動只是節約了個人的糧食,對解決全球糧食危機意義不大C.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強對珍稀、瀕危物種的人工繁育D.化石燃料的過度使用是造成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有時是有利的,如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A錯誤;提倡光盤行動節約了糧食,減少了糧食的浪費,對解決全球糧食危機有重要的意義,B錯誤;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即就地保護,C錯誤;化石燃料的過度使用導致大氣中的CO2增多,是造成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D正確。10.據統計,某項公益活動在荒漠化地區種植了約1億棵樹,包括胡楊、紅柳、梭梭樹等,這些樹種都是防風固沙的好品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隨著該項活動的持續開展,相應荒漠化地區將很快演替成真正的森林B.隨著植被的改善,相應荒漠化地區以正反饋調節為基礎的自我調節能力將不斷增強C.“低碳”生活能減少碳排放,緩解全球氣候變暖,但不利于碳循環平衡D.胡楊、紅柳、梭梭樹等具有防風固沙的功能,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答案D解析該項公益活動說明人類活動可以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但是由于荒漠化地區氣候惡劣,很難快速演替成森林,A錯誤;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B錯誤;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被大量燃燒、大氣中CO2含量迅速增加的背景下,“低碳”生活可以減少碳排放,有利于碳循環平衡,C錯誤。過新增造林17萬畝、改造提升5230畝,讓“城市綠毯”愈加濃厚,讓“綠色項鏈”更加精致。下列有關這一舉措的分析評價,不合理的是()A.使城市的自凈能力顯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結構更為復雜C.使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提高D.使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提高答案C解析改造后,生物種類增加,營養結構更加復雜,自我調節能力提高,城市的自凈能力顯著提高,A正確;改造后,生物種類增加,生物群落的結構更為復雜,B正確;改造后,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增加,營養結構更加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增強,恢復力穩定性減弱,C錯誤;改造后,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增加,營養結構更加復雜,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提高,D正確。12.為保護鳥類多樣性,某地依據下列示意圖將荒草地改建為濕地公園,以作為鳥類的棲息地。擬從“草本植物”“低矮灌木”“高大喬木”中選擇適宜樹種種植在水岸高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鳥類在生態系統中一般作為消費者,能夠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B.為適合不同鳥類筑巢,水岸高地宜選擇種植低矮灌木和高大喬木C.圖中由深水區到水岸高地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這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D.該濕地建成公園后作為旅游景點,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答案C解析鳥類在生態系統中一般作為消費者,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有助于植物傳粉和種子的傳播,A正確;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故為適合不同鳥類筑巢,水岸高地的植物應選擇高大喬木和低矮灌木,B正確。二、非選擇題13.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排入湖泊,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時可引起藍藻迅速繁殖,發生水華。采用生態浮島(如圖所示)可治理水體營養化,防止水華發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