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七校聯考2024屆中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歷史學家陳旭麓曾說過“它打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傳統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其中的“它”指的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建立起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從根本上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勞動人民真正成了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材料強調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A.使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B.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C.使廣大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D.使人民社會政治地位發生根本變化3.“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股市突然打一個噴嚏,這個噴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了。”材料中“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了”指的是A.巴黎公社成立B.第一次世界大戰C.經濟大危機D.慕尼黑陰謀4.有人說:“洋務運動因戰爭而興起,又因戰爭而宣告失敗。”此處的“戰爭”分別指A.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B.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C.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D.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5.“圖像是可視的歷史。”,課本中的圖像應當足夠重視,特別是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如下圖九年級下冊封面人物,他的主要事跡是()A.領導南北戰爭,廢除黑人奴隸制B.領導十月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C.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D.領導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6.資產階級和新貴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與1688年迎立威廉的相同目的是()A.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B.向封建舊勢力妥協C.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D.恢復君主專制統治7.圖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識系統化,直觀地呈現整個知識骨架,下列―組秦始皇措施圖示體現的中心主題是()A.加強文化控制 B.加強經濟管理C.加速國家統一進程 D.鞏固國家統一8.改革開放后,我國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并出現了小長假;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從少到多。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包括(1)政府注重民生(2)全國脫貧任務完成(3)民眾休閑需求增加(4)法治體系健全A.(1)(2)B.(2)(3)C.(2)(4)D.(1)(3)9.“這一事件本身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不過,它摧毀了平民心目中壓迫的象征,掀開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壓迫的象征”是指A.路易十六B.法蘭西第一帝國C.巴士底監獄D.歐洲反法聯軍10.瞿秋白曾作為記者于1920年8月訪問蘇俄,其后他在《赤都心史》中寫道:“實際上‘糧食均配法’,收取農民出產物之全量,為近時西伯利亞以及其余各處農民反抗的真因——這種風潮,我們到莫斯科時已經很甚。”為解決這一問題,蘇俄推行的政策是A.改收糧食稅B.農業集體化C.余糧收集制D.大規模墾荒11.誰被孫中山譽為“再造民國的第一人”?A.譚嗣同B.蔡鍔C.宋教仁D.黃興12.19世紀中期,日本上層人物崇尚的行頭普遍是: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傘。這一情景說明當時日本A.實行中央集權制度 B.提倡社會文明開化C.鼓勵“殖產興業” D.十分重視教育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儒家思想學派是由誰在什么時候創立的?它在其發展過程中遭到的第一個沉重打擊是什么?后來又是怎樣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的?14.觀察下圖,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15.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技術的發展突出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其特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打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開啟了民主共和時代,故C符合題意;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故A不合題意;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故B不合題意;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2、D【解析】
依據材料內容可知,材料體現了人民民主專政是新型的民主和專政,“新型”是指人民民主專政對廣大勞動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人民民主專政與資產階級專政有根本的區別,人民民主專政在人類歷史上真正實現了大多數人的統治,使人民社會政治地位發生根本變化,D項符合題意;ABC項的內容是不符合題意;故選D。3、C【解析】
根據題干中的時間1929年結合題中的國家“美國”可以判斷材料中所指的事件是1929年從美國率先爆發的經濟危機,C選項符合題意。巴黎公社成立是在法國,A選項不符合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于1914年,B選項不符合題意。慕尼黑協定于1938年,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點睛】本題解題關鍵在于熟悉經濟大危機的產生,1929年10月下旬,美國股票突然暴跌,一場空前的經濟大危機迅速席卷了美國以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4、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清朝內外交困,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一些官員在中央以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1895年北洋艦隊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威海衛戰役中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由此可知題中“洋務運動因戰爭而興起,又因戰爭而宣告失敗”的“戰爭”分別指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因此,ABD均不符合題意,C正確,故選C。5、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中人物是甘地,領導南北戰爭,廢除黑人奴隸制的是美國總統林肯,故A不符合題意。領導十月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的是俄國列寧,故B不符合題意。一戰后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故C符合題意。領導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的是凱末爾,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6、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資產階級和新貴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是為了防止社會動蕩影響他們的利益,結果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反攻倒算,嚴重威脅他們的利益,因此1688年迎立威廉同樣是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專題復習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背景、經過及影響。對比法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點。7、D【解析】
上面兩幅圖分別反映了秦始皇統一文字和貨幣的措施,其中統一文字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文化控制,統一貨幣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經濟管理,綜合起來,其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國家統一,此時秦已經統一全國,也就無所謂加速國家統一進程的問題了,因此這兩項措施體現的中心主題是鞏固國家統一。故答案選D。8、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改革開放后,我國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并出現了小長假;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從少到多。這一現象出現反映了政府注重民生、民眾休閑需求增加,仔細審查D(1)(3)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涉及全國脫貧任務完成、法治體系健全,故含有(2)(4)的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9、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發動武裝起義,攻占了象征封建專制王權的堡壘——巴士底監獄,法國大革命開始。結合這一事件本身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不過,它摧毀了平民心目中壓迫的象征,掀開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的序幕。”可知,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壓迫的象征”是指巴士底監獄,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與題干“平民心目中壓迫的象征”無關。故選C。10、A【解析】
根據題干“1920年”、“收取農民出產物之全量”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反映的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農民需把所有糧食上交引起各處農民反抗的問題,蘇俄推行新經濟政策解決。對農業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實行改收糧食稅,農民納稅后的余糧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1、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袁世凱稱帝后,蔡鍔發動反袁護國戰爭,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因功勛卓著,孫中山贊譽其為“再造民國第一人”,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抓住題干關鍵詞“再造民國第一人”,結合辛亥跟后袁世凱復辟帝制時期的護國戰爭解答問題,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12、B【解析】
依據題干“19世紀中期,日本上層人物崇尚的行頭普遍是: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傘”,反映了日本社會生活、習俗的變遷,中央集權制度指的是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與此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19世紀中期正值日本開展明治維新,其中提倡社會文明開化,即學習歐美生活方式等,故B符合題意。鼓勵“殖產興業”是指發展工商業,與此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題干反映了日本社會生活、習俗的變遷,沒有直接反映教育的信息,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①儒家學派是在春秋時期由孔子創立的。②它所遭受的第一個打擊是,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③西漢時期,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仁”的思想。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發展了儒家學說,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秦朝建立后,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儒家思想遭受沉重的打擊。漢武帝時期,為加強中央集權,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14、鄭和下西洋。【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共計七次,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知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15、主要表現在新能源的發現和應用、新機器和新產品的創制、新交通運輸工具的出現,以及遠距離傳遞信息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發明與應用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以“電”為核心的革命,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能源領域的巨變史實的識記。第(1)問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7課電氣時代的來臨,第二子目能源領域的巨變中的內容:“在已經取得的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和科學技術領域出現了研究、探索和發明創造的新熱潮,其中主要包括新能源的發現和應用、新機器和新產品的創制、新交通運輸工具的出現,以及遠距離傳遞信息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發明與應用等。”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技術的發展突出表現在新能源的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技術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注冊會計師考試2025年審計證據獲得與分析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審計報告分析技巧試題及答案
- 海底油氣管道監測新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2025年會計組合題分析試題及答案
- 圍墻基層清理施工方案
- 金融市場的定價機制與考察試題及答案
- 識別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的核心定義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行政管理師考試焦點的試題及答案
- 護欄網圍墻施工方案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自動蓋章機
- 長螺旋鉆樁施工記錄
-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指南-肺動脈高壓
- 三氯化硼-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常用的飼料加工設備圖形符號
- GB∕T 28575-2020 YE3系列(IP55)三相異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63~355)
- 《通過感官來發現》PPT
- 施工臨時便橋、便道安全要求內容
- 40篇短文搞定高考英語3500詞(共42頁)
- 輪式挖掘機的驅動橋殼工藝設計1
-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審批表--實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