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第2課時)_第1頁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第2課時)_第2頁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第2課時)_第3頁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第2課時)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第2課時)

《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章節名稱《古詩三首》課時2

課標要求1.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2.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內容與學情分析內容分析本課有三首關于傳統節日的古詩組成,這三首詩都描述了人們過節時的情景。這三首詩因為都是有關傳統節日的,所以學習方法可以遷移,教學時要由扶到放。重點指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和上下文來閱讀理解古詩的基本方法,然后按照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方法學習《元日》和《清明》。

學習重點能借助注釋、聯系實際生活和上下文了解詩句的意思。

學習難點借助注釋了解詩句意思,描述詩中的節日情景,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學生們因有古詩的不斷學習和練習,在心理接受上已經開始樂于學習,甚至是善于學習古詩了,但在古詩詞的分析和理解上仍有一些短項存在,這要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加強,尤其是訓練學生們借助注釋的習慣以及聯系過往學習的積累運用。

學習目標第二課時:1.會寫“符、魂"2個生字。學習《元日》和《清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2.通過學習這兩首詩了解詩中所含的節日習俗,明確“屠蘇”“桃符"欲斷魂”的意思。理解“暖"字所表達的不同含義。

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結合綜合性學習查找古代節日的詩句。

學習策略朗讀法體會法小組交流法

第二學時

學習環節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自主學習、小組活動、課堂展示)設計意圖落實目標個性設計

導入新課讓學生知道要到哪里去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那么在傳統節日中,我們最重視的一個節日,是什么?2.導入:今天我們就去看看王安石筆下的春節又是什么樣子的?(板書:元日)學生匯報春節并交流結合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學習要求,以“了解中華傳統節日中的一些習俗,了解人們是怎樣過這些傳統節日的"為任務驅動,將課文學習與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認識到課文也是開展本次活動的資源,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

活動一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1.朗讀古詩,找一找古人過春節有什么習俗?預設:放爆竹喝屠蘇酒換桃符2.借助書中的注釋,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試著弄懂詩句的意思。(1)學習前兩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①你知道什么是爆竹嗎?(鞭炮)為什么春節要放爆竹呢?(驅趕年、保平安)②過年了,我們的年齡有什么變化呢?(長了一歲)“一歲”也有一年的意思,在歡鬧的鞭炮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那第一句詩中哪個字有“過去"的意思?(除)③在古代,春節時人們除了放爆竹,還會喝屠蘇酒,據說可以驅邪和躲避瘟疫。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當時王安石待得地方的天氣已經(預設學生:變暖了。)引導:春節這一天,氣候變暖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喝屠蘇酒,外面放起了爆竹,人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板書:喜悅)指名朗讀,試著讀出人們喜悅的心情。(2)學習后兩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你又看到有什么習俗?用什么方法知道的習俗?①學生預設:通過注釋,知道習俗是換桃符。(出示桃符圖片,桃符演變到現在就變成了春聯,通過注釋我們可以知道這里的“換”是用新桃符“換下"舊桃符)②老師:那什么時間換?從哪一句找到線索?預設:千家萬戶曈曈日③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里省略了主語(人們)。古代人們過春節的時候會掛桃符,希望可以除舊迎新,驅邪避禍。后來這種習俗慢慢演變成現在的貼春聯。讀時要讀出春節時的喜慶氛圍。④王安石為什么會為這么愉快的心情寫這首詩呢?(出示創作元日時社會背景資料)王安石推行新政是為了國家,我們的國家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示圖片)3.指導朗讀,體會作者的心情。教師指名讀,相機指導。學生齊讀。學生認真聽老師讀的字音、語調,一邊聽一邊想:古詩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象?當時的人們過春節時都有哪些活動?借助注釋理解詩句___④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___試著說說這兩句詩的意見。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詩。試著說說這兩句詩的意見。學生齊背在多次有感情朗讀中感受作者筆下節日的氛圍。運用填空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落實目標(2)____________落實目標(3)

活動二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1.識記字形,規范書寫。(1)書寫“符”字(2)觀察結構、字形;教師范寫、學生書空學生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為什么是梯形,單人旁的撇和寸的橫要托起上面的竹字頭)落實目標1

活動三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1.如果說,元日這個節日里大家的心情是“喜悅"的話,那么,《清明》這首詩中又會帶個我們什么樣的感受那?讀完這首詩,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覺得這首詩中哪些詞語最能讓你感受這樣悲傷難過的心情學生匯報:欲斷魂。(板書:欲斷魂)(1)老師:“斷魂”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嗎?預設:就是丟了魂兒似的。預設:就是心情不好。(2)老師:這里“行人"可能都會是誰呢?預測:掃墓的人(3)老師:此時杜牧“獨在異鄉為異客”,他也是——“行人”,(4)你覺得作者杜牧此時的心情怎么樣?預測:心情不好。老師:為什么心情不好?(5)預測:他思念自己家鄉的親人。老師:(出示課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4.除了從“欲斷魂”,我們感受到了“行人"的傷感,在這兩句詩中,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傷感?預設:清明時節雨紛紛或“雨紛紛”。這說明因為天氣不好。老師:這細雨蒙蒙的天氣,讓“行人"更加傷感,杜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這細雨綿綿的天氣,更加突出來行人凄冷低落的心情。指導朗讀:(課件出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你能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這兩句是嗎?5.老師:是啊,多么孤獨,多么無助,又多么傷感。在這樣的情況下,詩人最想做什么?——學生:喝酒。6.老師:這個酒和喝屠蘇酒心情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預設:喜悅、悲傷(板書:悲傷)老師:是啊,如果有個“酒家”,他就可以借酒消愁了!于是,他就去問——學生:牧童。老師:我們一起讀——學生: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自由讀古詩學生匯報寫出了清明時節的天氣狀況和路上行人哀痛的心情。④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詩。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當時的場景同桌合作,想象說話。指名再讀、教師范讀、全班齊讀。指名背誦、師生齊背。指導朗讀:這首詩學到這里,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感受,再讀一讀這首詩,誰愿意給大家朗讀這首詩?學生帶動作朗讀古詩落實目標1_________落實目標4_________落實目標5

活動四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1.識記字形,規范書寫。(1)出示字:“魂”,左窄右寬。(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自由讀根據注釋說說你對詩題的理解。

作業布置作業:1.搜集其他傳統節日及其習俗。2.選一個傳統節日,寫一寫自己家過節的過程。

板書設計元日清明放爆竹欲斷魂飲屠蘇雨紛紛換桃符悲傷喜悅

教學反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