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市朝鮮族中學2024年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1頁
吉林省蛟河市朝鮮族中學2024年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2頁
吉林省蛟河市朝鮮族中學2024年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3頁
吉林省蛟河市朝鮮族中學2024年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4頁
吉林省蛟河市朝鮮族中學2024年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省蛟河市朝鮮族中學2024年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在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英國通過了《權利法案》,法國頒布了《人權宣言》,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這說明A.以立法形式鞏固革命成果是這些國家的相同手段B.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權是這些國家革命的同共措施C.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普遍確立D.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獨掌政權的法律的地位2.電視劇《漢武大帝》向觀眾全景式地展示了漢武帝劉徹縱橫跌宕的一生和那個風云變幻、英雄輩出的時代。以下場景不可能在該劇中出現的是A.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半兩錢B.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國勢力C.煮鹽、冶鐵等經營權收歸國有D.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2019年是西藏百萬翻身農奴得解放60周年,西藏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為正式的行政區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4.下列圖表中左圖(清朝初期)至右圖(清朝中期)代表清朝與某西方國家貿易關系的變化。據此分析圖中的某國應是A.法國B.荷蘭C.英國D.美國5.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從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如立春、立夏、立秋、冬至等是用來反映季節的變化;小暑、小寒等反映氣溫的變化,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谷雨、大雪等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季節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亡種、清明等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收成情況和自然物候現象。據此判斷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處暑、大寒是()A.反映季節的變化 B.反映氣溫的變化,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C.反映了降水現象 D.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6.《十二銅表法》沉重地打擊了古代羅馬奴隸主貴族,具有“一定程度上維護平民利益的特點”可以稱之為“平民的勝利”。這主要是因為《十二銅表法》()A.使羅馬的司法審判有法可依 B.剝奪了貴族解釋法律的權力C.使平民成為解釋法律的主體 D.解除貴族與平民的隸屬關系7.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國占中國對外貿易總值的百分比。年份英國日本其他國家189469.496.2624.25190062.9911.2025.81190555.7114.0430.25191050.8916.1432.97191448.3120.3931.30對表中數據解讀正確的是A.《馬關條約》簽訂后,日本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B.對英貿易比重降低,表示英國的國際地位明顯下降C.這一時期,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侵略以商品傾銷為主D.對其他國家貿易比重變化,折射出中國國際地位提高8.圖片承載了歷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三幅圖片共同承載的歷史是A.我國雕刻和冶煉技術精湛B.我國醫學成就領先世界C.我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卓越D.我國天文學研究成就突出9.圖片是歷史學習的重要資料。某同學在自主學習中搜集到以下一組圖片,他要為這組圖片擬定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應是()A.抵抗侵略 B.祖國統一 C.中外交往 D.民族團結10.“英國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現代民主政治創制試驗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政體”,下列說法與材料中的“全新政體”無關的是A.議會權力至上,國王統而不治B.為其他國家限制王權樹立典范C.英國成為聯邦制共和國D.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道路1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王朝更替,種族遷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區也得到開發。發生在如下圖中①②所示朝代中的事件有①赤壁之戰②孫權派衛溫到達夷洲③八王之亂④淝水之戰A.①②④B.②③C.②④D.②③④12.推翻清朝政府,結束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13.中國文學藝術逐漸從少數文人士大夫開始向大眾普及,從吟誦的詩、吟唱的詞,到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婦孺皆宜的小說,其傳播范圍越來越廣,表現方式越來越白由。下列對應正確的是()A.唐詩——“三吏”、“三別”——白居易 B.宋詞——《如夢令·尋尋覓覓》——蘇軾C.元曲——《竇娥冤》——關漢卿 D.明清小說——《三國演義》——曹雪芹14.當地時間2018年3月5日,俄羅斯莫斯科,民眾聚集在莫斯科紅場,向斯大林墓獻花,紀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以下史實與斯大林無關的是()A.新經濟政策 B.完成兩個五年計劃C.實現農業集體化 D.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15.杰出歷史人物對歷史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下列歷史人物與其事跡及作用搭配正確的是A.隋文帝﹣﹣開鑿大運河,溝通南北B.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寫成《大唐西域記》D.趙匡胤﹣﹣統一全國,重文輕武16.“拿破侖戰爭是大革命的繼續,拿破侖帝國是法國革命的最后階段。”這主要反映了拿破侖A.掃蕩了歐洲封建勢力 B.占領了歐洲大片領土C.擊退了反法聯盟多次進攻 D.鞏固了法國大革命成果17.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英國、荷蘭、西班牙、普魯士和奧地利等國結成反法聯盟進攻法國,主要是因為A.它們認為法國孤軍無援B.它們害怕法國革命傳播C.法國人民處死了路易十六D.拿破侖的軍隊侵犯了它們18.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當年搞合作化時,他曾懷著多么熱烈的感情把左鄰右舍攏合在一起,做夢也沒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說中描述的“攏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別是指A.農業合作化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B.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C.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請給下列圖片命名一個最為恰當的展覽主題()A.新中國國防建設成就展B.社會主義科技成就展C.“兩彈一星”成就展D.空軍現代化建設成就展20.近年來,美國與中國周邊國家日本、菲律賓頻繁軍演,插手中國東海、南海事務,其狼子野心與上世紀初的行為如出一轍。上世紀初,美國為爭奪亞太地區的霸權()A.參加了巴黎和會 B.簽署了《九國公約》 C.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D.加人了國際聯盟21.在蘇聯的歷史上,1932-1933年發生了一次相當嚴重的大饑荒,1932年蘇聯主要農業區烏克蘭地區谷物產量僅是1930的36.8%,據估計饑荒死亡人數的在600—800萬之間,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決策錯誤B.蘇聯的經濟困難顯現周期性特征C.經濟建設模式模糊導致社會混亂D.農業集體化目的與客觀效果相悖22.下面圖片中的歷史文物上均有文字,這些文字A.完整呈現了漢字的演變過程B.有印證歷史史實的作用C.都體現了封建中央集權制度D.均以隸書字體進行呈現23.錢穆曾說:“中國歷史之無上成績能創建優良的政治制度來完成其大一統之局面,且能維持此大一統之局面歷數千年之久而不敗?!辈牧现小皟灹嫉恼沃贫取眲摻ㄓ贏.西周時期 B.戰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魏晉時期24.下表為我國20世紀70年代末至21世紀初市場化指數的變化統計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2003指數24.9%30%40%50%60%63.2%73.8%關于這些變化發生原因的準確表述是A.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B.國有企業改革增強了企業活力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元朝設置________,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________,監督西藏地方政務。26.法國和德國是歐洲兩個重要的國家,兩國歷史上都曾產生過影響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的偉大理論成果。法國是________,受此影響的歷史事件有(只舉一例)________;德國是________,受此影響的歷史事件有(只舉一例)________。27.提出“原子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哲學家德謨克里特。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的下面,并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1949年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這是中華民族的一次華麗轉身。材料一中“華麗轉身”的標志是什么?“華麗轉身”有什么歷史意義?“華麗轉身”70年,我們的祖國走過了70年的風雨歷程,留下了70年的光輝足跡。追尋足跡,完成下表。足跡制度篇會議篇人物篇統一篇典型事例三大改造②鄧小平③理由①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祖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依據材料二,概括新中國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原因。29.(6分)科技引領時代發展潮流,科技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科技發展折射出社會前進的步伐,并在人類文明中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發明和重大科學成就大約300項,其中中國大約175項,占總數的58%以上。明朝中后期涌現出一些在傳統科技領成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學巨匠,但這一黃金時期稍縱即逝,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經取得的成果也被棄置遺忘?!幾栽缆窗嫫胀ǜ咧姓n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文化發展歷程》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出明朝以前中國領先于世界的科技發明一例,并說出導致明清時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材料二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闡述了其后被視作真理的物體運動三大定律等物理學成就,總結了他的力學體系。這一體系構成了近代力學體系的基礎,從而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18世紀中期,牛頓的理論體系在歐洲各國得到廣泛認可,對整個歐洲和世界的科學與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摘編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頓傳》依據材料二,指出牛頓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并說明為英國哪一事件的進行提供了科學理論基礎?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后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它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據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結合所學知識舉出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開始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的一項成就。材料四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不斷縮短,整個世界緊縮成一個“村落”,但是科技發展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重大課題。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科技的高速發展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全球性問題的挑戰?綜上所述,談談你對科技革命的認識。30.(7分)中國共產黨成立98年,執政7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絕非偶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無可置疑地證明了滿族無力應對時代的挑戰,自強運動那種表面的近代化,無法使江河日下的統治獲得新生。中國思想界認識到,只有進行一場激進的改革或革命,才能拯救中國。當一部分進步人士倡導效法彼得大帝與明治天皇,進行體制重組時,另一部分人則宣傳革命,主張以中華民國代替清王朝。——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1)材料一中的自強運動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請列舉甲午中日戰爭后,主張改革和革命的進步人士各一人。材料二(2)依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共產黨取得的巨大成就。結合材料一,談談你的感想。材料三大會(中國共產黨“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綱》規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廢除私有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在192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二大”上,黨在現階段的奮斗目標修改為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軍閥,建立民主共和國?!缆窗妗稓v史》必修(I)政治文明歷程(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回答,中國共產黨成立時中國是何社會性質?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追求是什么?材料四劉伯承對軍事指揮的不民主,個人說了算,特別是顧問的獨斷專行很有意見。他考慮了一下,操著一口四川話說:“第五次反‘圍剿’戰爭,誠如毛澤東分析,我們在軍事上犯了嚴重錯誤,我同意大家意見,不再重復了。”——孟慶春:《毛澤東的輝煌人生和未了心愿》材料五全會開始全面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4)材料四描述的是劉伯承在哪次會議上發言的情景?材料五中的“全會”指的是哪次會議?依據材料說明這兩次會議有何共同點?材料六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依據材料六結合所學回答,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由此形成了哪些理論成果?(6)有人說“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巨大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因為她有一系列優秀特質”。請依據以上材料說說中國共產黨有哪些優秀特質?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后,為了限制國王權利,頒布了《權利法案》,法國大革命的過程中,為了鞏固革命成果,頒布了《人權宣言》;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后,為了鞏固大革命的勝利果實,頒布了《1787年憲法》,由此可知這三部法律的頒布都是以立法形式鞏固革命成果,故A正確?!度藱嘈浴?、《1787年憲法》沒有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權,故排除B項。當時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沒有普遍建立,故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涉及工業資產階級獲得獨掌政權的法律地位,故排除D項。故選A。2、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故A不可能在該劇中出現,符合題意;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國勢力,把煮鹽、冶鐵等經營權收歸國有,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故BCD可能在該劇中出現,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3、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設宣政院直接統轄西藏,標志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選項C符合題意;唐朝是西藏稱吐蕃,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棉織物銷售到清朝”,印度將鴉片買到清朝;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前期,中國是個龐大的市場,于是,英國在印度創辦的東印度公司決定用鴉片,打開中國市場。借助工業革命,英國將棉織物銷售到清朝。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5、B【解析】

從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如立春、立夏、立秋、冬至等是用來反映季節的變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季節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芒種、清明等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收成情況和自然物候現象。故B項符合題意。ACD說法均錯誤,故選B。6、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十二銅表法)的頒布表明,羅馬法從習慣法發展到成文法,打破了貴族對法律的壟斷局面,限制了貴族在司法上的專橫,這使得在審判中可以按律量刑,有法可依,所以A項符合題意;貴族仍然可以解釋法律,但不可濫用法律,故B項錯誤;平民不可能成為解釋法律的主體,故C項明顯錯誤;法律并沒有解除貴族與平民的隸屬關系,故D項錯誤。故選A。7、A【解析】

A.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從1894年到1914年,日本占中國對外貿易總值的百分比逐年加大,表明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加強;A項正確;B.對英貿易比重降低與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加強有關,并不能說明英國國際地位的明顯下降,B項錯誤;C.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C項錯誤;D.對其他國家貿易比重的變化說明列強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斷加深,D項錯誤。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8、C【解析】

根據圖片“司母戊鼎”、“農政全書”、“道德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學說集中在《老子》又稱《道德經》一書中,這部書成為道家經典;明朝末年徐光啟編著的《農政全書》是一部實用性很強的農業百科全書。因此三幅圖片共同承載的歷史是我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卓越。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C。9、C【解析】

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張騫通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的經濟文化的交流,鑒真東渡證明了中日的友好往來,玄奘西行證明了中印的友好往來,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明朝時期的中外的友好交往,由此可知,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的內容與題干的四幅圖片無關,排除;故選C?!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正確理解題干圖片描述的內容,結合事件的影響解答問題,張騫通西域、鑒真東渡、玄奘西行、鄭和下西洋都體現了中外的友好交往,所選答案要符合四幅圖片的內容,找到他們的共同點。10、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英國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現代民主政治創制試驗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政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1689年,為了限制王權,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標志君主立憲制確立;英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選項ABD說法與材料中的“全新政體”相關,不符合題意;英國成為聯邦制共和國,不符合史實,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11、C【解析】

據圖片可知,①三國時期的吳國,②是東晉。赤壁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派衛溫到達夷洲;八王之亂發生在西晉時期;383年在淝水之戰中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所以②④符合題意,①③不符合題意,即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2、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此題注意掌握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13、C【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掌握情況。【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唐詩的作品“三吏”、“三別”的作者是杜甫;宋詞的作品《如夢令·尋尋覓覓》的作者是李清照;明清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蛘咛圃姷淖髌贰肚刂幸鳌返淖髡呤前拙右祝凰卧~的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的作者是蘇軾;明清小說《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故ABD項對應不正確應排除;元朝劇作家關漢卿的代表作是《竇娥冤》,故C項對應正確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14、A【解析】

新經濟政策是在列寧領導下實行的,與斯大林無關。A符合題意;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B與斯大林有關,不符合題意;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C與斯大林有關,不符合題意;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又稱斯大林模式。D與斯大林有關,不符合題意。故選A。15、B【解析】

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B符合題意;開鑿大運河的是隋煬帝,不是隋文帝;玄奘西游天竺,寫成《大唐西域記》是事跡,不是作用;趙匡胤沒有統一全國。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6、D【解析】

據“拿破侖戰爭是大革命的繼續,拿破侖帝國是法國革命的最后階段”可知,拿破侖戰爭是法國大革命的組成部分,拿破侖多次發動對外戰爭,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對外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的基礎,具有積極意義,D符合題意;AB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故選擇D?!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對拿破侖的評價的相關史實。17、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使歐洲各國君主深受震動,他們害怕革命傳播到本國會危及他們的封建統治,決定絞殺法國的革命,因此多次組織反法同盟干涉法國,所以B項正確;反法聯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不是為了幫助法國軍隊,而是怕革命思想傳到本國會危及自己的封建統治,排除A項;法國人民處死路易十六不是反法聯盟進攻法國的原因,排除C項;拿破侖發動對外戰爭之前,歐洲國家已經結成反法聯盟干涉法國,因此結成反法聯盟進攻法國的原因不是拿破侖的軍隊侵犯了它們,排除D項。故選B。18、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中國農村政策的認識。1953年——1956年的農村合作化運動中,農民紛紛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左鄰右舍攏合在一起;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包產到戶,因此說大家都散伙了。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此題選擇答案D。【考點定位】人教版八年級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八年級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19、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國防建設成就的內容。材料展示的是我國東方五號戰略導彈、待命出航的潛艇和國慶五十周年閱兵的圖片,充分顯示了新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故答案選:A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鋼鐵長城20、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巴黎和會上重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治新秩序,并未就亞太地區霸權分配做出規定;二戰期間,美國、英國、蘇聯等國家為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走向聯合,1942年簽署的《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這是正義的組織,并非霸權主義產物;巴黎和會上,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建立國際聯盟,1920年1月國聯成立,但由于無法從中撈取利益,最終美國沒有加入國聯,故ACD選項均排除。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召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是美國爭奪亞太地區霸權的表現。B符合題意,故選B。21、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2~1933年蘇聯在經濟建設方面采用斯大林模式,盲目擴大集體農莊的規模,忽視了經濟建設應遵循的客觀規律,導致糧食產量嚴重減少,造成大饑荒。故D項正確。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確實對農業生產有影響,但是在其他時間段內并沒有爆發大饑荒,說明優先發展重工業不是這次大饑荒發生的主要原因,A不符合題意;材料只是說蘇聯曾經發生過三次大的饑荒,無法得出蘇聯經濟困難呈現周期性的特點,B不符合題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聯當時的經濟建設模式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斯大林模式,沒有模糊,也沒有導致社會動亂,C不符合題意。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22、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委奴國王”金印是漢朝與日本友好交往的見證,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題干三幅圖片和甲骨文無關,故完整呈現了漢字的演變過程的說法錯誤,故A不符合題意;司母戊鼎能印證商朝青銅器的高超技術?!皾h并天下”瓦當為紀念劉邦戰勝項羽,統一天下,建立漢朝而作,能印證西漢的建立和統一?!皾h委奴國王”金印是漢朝與日本友好交往的見證。故題干三幅圖片有印證歷史史實的作用。故B符合題意;司母戊鼎出現在商朝,那時還未創立封建中央集權制度。故C不符合題意;司母戊鼎上的字是金文,不是隸書。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是根據圖片信息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首先因漢字演變順序的不完整排除A,然后根據司母戊鼎的所處朝代排除C,根據司母戊鼎的文字排除D。23、C【解析】

分析題干材料,依據“優良的政治制度”來完成大一統,并維持大一統的局面千年之久而不敗??芍侵醒爰瘷嘀贫取V醒爰瘷嘀贫葎摿⒂谇爻?,西漢得到了鞏固。所以上述“優良的政治制度”創建于秦漢時期,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24、A【解析】

依據題干的時間標志“20世紀70年代末至21世紀初市場化指數的變化”可知反映了經濟的發展,表格中數據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濟領域內實行的改革以及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結合課本所學可知,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從農村到城市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在城市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發展。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表述不全面,不合題意,故選擇A。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澎湖巡檢司駐藏大臣【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在澎湖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清朝前期,雍正帝時(1727年)開始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駐西藏,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26、啟蒙思想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拉美獨立戰爭、日本明治維新(一例即可)馬克思主義俄國十月革命、新中國成立(一例即可)【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產生過的影響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的偉大理論成果是啟蒙運動;受啟蒙運動影響的歷史事件有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拉丁美洲民族獨立解放運動等等;德國曾產生過的影響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的偉大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歷史事件有俄國十月革命、新中國成立等。27、古希臘;【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哲學成就突出。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因此填寫古希臘。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2)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起來或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十一屆三中全會③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或港澳回歸(3)原因: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答兩點即可,其它答案不得分)【解析】

(1)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1949年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這是中華民族的一次華麗轉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指1949年開國大典,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2)①結合所學知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由生產資料私有制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從此,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結合所學知識,十一屆三中全會于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揭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③結合所學知識,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標志祖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3)依據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得出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29、(1)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八股取土(答八股文不給分);(2)牛頓力學、萬有引力定律;工業革命;(3)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東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或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4)戰爭問題、環境問題、人口問題、資源問題、毒品問題、恐怖主義等(5)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要正確利用科技,減少負面影響;科技引領時代發展潮流;科技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科技發展折射出社會前進的步伐,并在人類文明中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等(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得分)。【解析】

(1)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唐朝末年開始用于軍事,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火藥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擊,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益衰落,推動了歐洲社會的進步;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明朝為加強思想控制,實行了八股取士,讀書人為了獲取功名,死讀書,讀死書,不再研究學問,八股取士是在為專制皇權訓練忠順奴仆。八股取土是導致明清時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2)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牛頓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牛頓力學。牛頓開創了物理學的一個新時代,對后來人類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牛頓力學、萬有引力定律為工業革命的進行提供了科學理論基礎。(3)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后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它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標志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開始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4)依據所學可知,科技的高速發展給人類帶來了戰爭問題、環境問題、人口問題、資源問題、毒品問題、恐怖主義等挑戰。(5)本題開放性題目,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要正確利用科技,減少負面影響;科技引領時代發展潮流;科技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科技發展折射出社會前進的步伐,并在人類文明中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等。30、(1)洋務運動。康有為、梁啟超、嚴復、譚嗣同、光緒帝等(其中一個維新派即可);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其中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派即可)。(2)成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進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可以)。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對外貿易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回答點即可得分)。感想:答題方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熱愛共產黨,堅持黨的領導(感想由材料一、材料二而來,方向正確,表達清晰即可)。(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民主共和國(或實現民族獨立):消滅階級差別(或實現共同富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