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二中學2024年中考歷史四模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46年,美國前總統胡佛說:“目前,只有美國能夠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說:“美國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度傾聽西歐伙伴的聲音。”美國前后態度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鮮戰爭爆發B.美蘇冷戰爆發C.歐洲經濟的崛起D.中美關系的改善2.對下圖解讀正確的是A.各種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B.正面戰場的正規軍是日本進攻的唯一目標C.日本侵略者從未侵入過中國內地D.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宣告徹底失敗3.下面是合肥育英學校的小偉同學在讀書活動中一段關于“羅馬帝國”的筆記,筆記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A.帝國的擴張給被征服地區帶來了災難B.帝國實行奴隸主民主政治C.帝國的擴張客觀上促進人類文明傳播D.帝國起源于愛琴海區域4.1930年,滕代遠在報告中稱,“紅軍每次作戰均有(群眾)熱烈的參加……少有二三千,多者一二萬,爬城時同我們扛樓梯、燒城門”,因此“每次都能以少數槍支匯合群眾力量可以戰勝較多槍械之敵人”。群眾積極性如此之高,主要是因為A.國共合作后大革命進入高潮B.革命根據地開展了土地革命C.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正式成立D.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左”傾軍事錯誤5.從紅軍被迫長征到取得長征的勝利,這一歷程說明了()①中國革命需要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②中國革命的中心從城市轉移到了農村③中國革命的道路艱難④中國革命需要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6.1492年哥倫布從歐洲到美洲歷時37天,1838年人們乘船從歐洲到美洲僅需19天。這一巨大變化得益于A.工業革命瓦特富爾頓 B.第二次工業革命萊特兄弟卡爾·本茨C.工業革命瓦特史蒂芬孫 D.第二次工業革命萊特兄弟愛迪生7.它是人類歷史上有色人種的首屆洲際大會,在本次大會上,周恩來提出了一項重要的外交方針與原則,從而推動了會議的圓滿結束,該會議召開于A.印度B.埃及C.印度尼西亞D.古巴8.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新中國的成立A.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C.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D.結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9.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隨后安理會687號決議授權同科威特合作的所有成員國在1991年1月15號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從中可以看到聯合國的作用是()A.主張和平解決國際事端B.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C.努力維持國際均勢D.重建戰后國際秩序10.下列關于三次科技革命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在重工業部門,科學與技術真正結合B.第一次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其他國家相對緩慢C.第二次科技革命同時發生在幾個資本主義國家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11.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茅于軾先生在北大講學時說:“不能借口少數服從多數而剝奪少數人的基本權利,因為少數人的基本權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終可能連的基本權利也得不到保障。”“文革”中,基本權利被肆意踐踏,被迫害致死的是A.彭德懷B.劉少奇C.賀龍D.朱德12.《新全球史》指出,支持新的全球經濟的是通信技術的進展:半導體、纖維光學和衛星實際上已經消滅了地理上的距離,引起市場經濟的日益一體化。這段話表明()A.全球已經實現市場經濟的一體化B.第三次科技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動力C.經濟全球化推動了通信技術發展D.光纖和衛星的運用加速了通信技術的發展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一個多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為追求人類解放的無產階級提供了精神指引和科學指導,精神的力量歷時愈久,經歷的實踐考驗愈多,其中蘊含的真理光輝愈是熠熠生輝、璀璨奪目。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工業革命促進資本主義飛速發展,而無產階級卻相對貧困。歐洲三大工人運動興起有何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中國的無產階級從19世紀中葉產生到1914年只有100萬左右,而從1914年到1919年快速增加到200多萬。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并取得初步勝利給中國帶來什么影響?中國無產階級政黨領導在對外交往的探索中,展示了中國人的政治智慧是無與倫比和無限美妙的。如有人說:“周恩來教會人類怎樣為人處世”,請列舉一例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在外交方面的史實并加以說明。14.指出英、法兩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與英、法兩國相比較,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15.上圖的飛行器是哪一次工業革命中發明的?它的發明者是?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根據題干相關時間1946年和1972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前后態度的變化主要取決國家實力對比的變化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戰后的美國是實力最強的國家,為控制西歐,對付蘇聯,出臺了幫助西歐復興經濟的“馬歇爾計劃”,這是美國在強加他的政策給世界;戰后20多年發展,國際形勢發生巨大變化,西歐和日本崛起,美國對西歐態度發生變化。朝鮮戰爭50年代已結束;美蘇冷戰爆發于50年代;中美關系改善是美國調整對外政策的作用;故正確答案為C。2、A【解析】
根據圖片信息“正規軍”,“游擊隊”,由此判斷與抗日戰爭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中國勝利的原因,是建立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堅持敵后抗戰,對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抗戰;世界人民和愛國華僑的支持。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A。3、C【解析】
依據帝國筆記“基督教得以廣泛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拉丁文也隨之不斷向外傳播”“東羅馬帝國保存了大量古希臘、羅馬文化”由此可以看出羅馬帝國時期的基督教傳到世界各地,羅馬帝國征戰時,把拉丁文傳到了被征服的地區,成為官方語言。結合課本所學,羅馬帝國的征戰,客觀上把先進的文化帶到落后地區,促進人類文明傳播。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材料沒有體現,不合題意,故選擇C。【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解讀材料,由材料“1世紀,在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誕生了基管教;后來被定為國教,得以廣泛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ー”、“羅馬帝國成為地陪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拉丁文也隨之不斷向外傳播,逐斷成為被征服地區的官方語言”和“東羅馬帝國保存了大量古希臘、羅馬文化,曾繁榮一時”強調了羅馬帝國的擴張,傳播了基督教,拉丁文、希臘、羅馬文化。由此得出羅馬帝國的擴張客觀上促進人美文明傳播。4、B【解析】
根據“1930年”、“紅軍”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了農民積極生產支援紅軍打勝仗的情景。1930年屬于土地革命時期,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地主、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所以群眾積極性如此之高,主要是因為在革命根據地開展了土地革命。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5、A【解析】
由于黨內左傾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于1934年開始長征。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召開了遵義會議,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路線方針,糾正了黨內左傾錯誤,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最終于1936年取得長征的勝利,這一歷程說明了中國革命的道路艱難,中國革命需要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③④正確;1927年南昌起義標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①排除;1927年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即井岡山根據地,中國革命的重心已經逐步由城市轉移到農村,②排除。故選A。6、A【解析】
據所學知,歐洲與美洲之間隔著廣闊的大西洋,所以選擇的交通工具應是輪船,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人富爾頓利用瓦特的改良蒸汽機作為動力,發明了輪船,使人們乘船從歐洲到美洲的時間大為縮短,A符合題意;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卡爾本茨發明汽車,B排除;史蒂芬孫發明火車,C排除;愛迪生發明電燈,D排除。故選擇A。7、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會議是萬隆會議。1955年,來自亞洲和非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在印度尼西亞召開萬隆會議,本次大會上,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從而推動了會議的圓滿結束,C符合題干;ABD都不是萬隆會議召開地點,故本題選C.8、D【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記憶能力。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A選項說的是新中國成立的國際意義,A選項不符合題意;新中國的成立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B選項說的是新中國成立的國際意義,B選項不符合題意;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C選項不符合題意;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所以正確答案是D。9、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沖突方面,在協調國際經濟關系,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科學、文化的合作與交流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依據題干關鍵詞“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A被排除;C、D明顯不對,只有B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10、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是發展輕工業,主要任務是在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部門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確立資本主義工廠制度,由此可知A項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熟練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有關情況,對比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時間、發明成果和影響。11、B【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文革、”,結合所學可知,文革時期,大批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學者,慘遭批斗、抄家和殘酷的人身迫害。劉少奇被加上“叛徒、內奸、工賊”的罪名,被迫害致死,成為了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反映了我國民主政治被肆意踐踏,故B符合題意;彭德懷、賀龍、朱德不是,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12、B【解析】根據題干的“支持新的全球經濟的是通信技術的進展”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動力。ACD說法都不符合題干內容,所以答案選擇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2)帝國主義忙于一戰,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短暫春天”;為中共的成立奠定階級基礎。(3)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開拓中國外交的新局面,成為中國對外政策的基石。【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洲三大工人運動興起標志著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2)根據課本所學,從1914年到1919年無產階級人數不斷增長,產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民族工業進入“黃金時代”。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并取得初步勝利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階級基礎。(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共項原則。其內容為:“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后,獲得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贊同,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開拓中國外交的新局面,成為中國對外政策的基石。這是“周恩來教會人類怎樣為人處世”的體現。14、封建專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專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北美獨立戰爭是由于英國的殖民統治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樓頂蓋瓦合同6篇
- 用氣協議和用氣合同
- 玻璃訂單詳細合同協議
- 電梯產權轉移合同協議
- 生產貨期交貨合同協議
- 理發項目承包合同協議
- 公司集裝箱租賃合同5篇
- 2025年新勞動合同范本5篇
- 外教聘請中介合同范文10篇
- 預制構件制作合同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 歷史試卷A卷(含答案)
- 麻醉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華能四川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屬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 鋼結構高處作業安全管理
- JJF 2221-2025導熱系數瞬態測定儀校準規范
- 華為手機協議合同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第六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數學試卷(無答案)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MOOC】數學建模精講-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