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4年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1頁
天津市2024年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2頁
天津市2024年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3頁
天津市2024年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4頁
天津市2024年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津市2024年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人說,“五四”的演員是在中國,劇本和導演卻是在外國。下面關于五四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A.在中國處于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爆發 B.是十月革命在中國的翻版C.青年學生是運動前期的主力軍 D.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2.下面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后各國出現的科技成果表(部分),從表格可以看出時間國家科技成果時間國家科技成果1945年美國原子彈爆炸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1946年美國電子計算機誕生1972年美國重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1954年蘇聯第一座核電站建成1974年中國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化21960年美國激光器出現1997年英國利用體細胞培養克隆羊“多利”成功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99年美國美國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A.二戰后美國成為世界科技的中心 B.科技革命導致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C.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越來越短 D.科技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飛3.基辛格曾評論說,“任何研究軍事的人都不會想到,剛打完內戰,瑞息未定,主要靠繳獲國民黨的武器來裝備自己的人民解放軍居然敢和一支有核武器的現代化軍隊作戰。…盡管戰爭打完后中國已是筋疲力盡,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換了嶄新的面貌。”基辛格評論的“戰爭”是A.北伐戰爭B.抗日戰爭C.解放戰爭D.抗美援朝4.20世紀上半期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以下關于兩次世界大戰共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都在客觀上促進了科技的發展 B.都是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C.都在戰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D.都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假如孟子能夠穿越歷史,來到今天的電視臺找工作,他完全可以勝任下列哪一欄目做主持人()A.《人與自然》 B.《愛心世界》 C.《法律縱橫》 D.《軍事天地》6.1862年,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這一宣言被馬克思稱贊為“在聯邦成立以來的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A.導致了美國內戰 B.廢除了黑奴制度C.建立了世界霸權 D.贏得了國家的獨立7.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正在成為國際舞臺上最亮的明星。“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發展注人了“強心劑”。獨特的中華文化讓許多外國朋友迷上了中國;海外學漢語的人數已超過1億;對中國公民免簽、落地簽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5個。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②中華文化具有獨特的魅力③中國正走進世界舞臺中央,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④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加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下列哪一表述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時代主題A.外爭主權,內除國賊B.打倒列強,除軍閥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D.眾志成城,共赴國難9.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理查德?邁爾斯(R1chardM1les)在《古代世界》一書中“追尋西方文明之源”,他認為,貿易是文明傳播和社會進步的引擎。下列史實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A.阿拉伯數字的傳播 B.亞歷山大東征 C.鑒真東渡 D.玄奘西行10.“圖說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活動中,李紅展示了如下圖片。她要介紹的是哪一段光輝歷程生死攸關轉折點A.國民革命時期B.長征C.抗日戰爭時期D.解放戰爭時期11.制作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對下列年代標尺提供的時間,解讀最準確的是

A.兩次世界大戰B.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C.20世紀世界格局的演變D.多極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12.“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A.《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B.《瑗琿條約》割占了中國大片領土C.《馬關條約》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D.《辛丑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六集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是中央電視臺第一部全面、系統梳理中國近現代史的系列節目。本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揭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辛之路,每個時期都有其特定的歷史節點。(1)“千年局變”驚醒國人,為救國圖強,中國社會各階層進行了各種探索。請舉出其中兩位不同階層的代表人物,并說明其有何歷史事跡。(2)“中國新生”后,一改舊中國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獨立自主的姿態,展開了和平外交事業,中國的國際影響與日俱增。請舉出20世紀70年代取得的兩例重大外交成就。(3)“偉大轉折”里,中國最重要的轉折是確立了什么思想路線?我國從此進入一個什么新時期?(4)回顧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你有什么感悟?14.人類文明具有多樣性,中世紀各主要文明實現封建化的過程中具有各自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封建等級制度是通過哪一改革在西歐逐漸確立起來的?后來,誰成為了歐洲最大的封建主?日本的大化改新是效仿哪個國家的制度?改革對日本有何重大影響?公元8世紀中葉,阿拉伯帝國已發展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公元750年之后,帝國帝都在哪個城市?為什么說它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15.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請分別列舉出英國、法國為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在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十月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而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故B符合題意;1919年5月4號,內有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外有帝國主義強占中國山東權益,在中國處于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五四運動爆發了,故A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前期,中心在北京,青年學生是的主力軍,故C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中,由于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以五四運動為切入點,考查它的性質。掌握,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2、A【解析】

根據題目表格時間是在1945-1999年,可知是二戰后,根據表格內容可知,1945-1999年的科技成果中超過一半都是美國的,反映美國科技成果突出,成為世界科技中心,A符合題意,BCD項不能從表格內容中體現,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3、D【解析】

根據題干“人民解放軍”“剛打完內戰”“盡管戰爭打完后中國已是筋疲力盡,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換了嶄新的面貌”結合所學可知是人民解放后的國際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維護了中國也亞洲的和平,故基辛格評價的“戰爭”內戰后的抗美援朝,D符合題意;北伐戰爭是國共合作,為了討伐北洋軍閥的戰爭,是人民解放戰爭前的戰爭,A不符合題意;抗日戰爭是國共兩黨共同抗擊敵人的戰爭,是在人民解放戰爭前,B不符合題意;題干信息反映是人民解放戰爭后的國際戰爭,C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題意,故選D。4、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反法西斯的戰爭,ACD說法都是二者的相同點,B說法不是二者的相同點,所以答案選擇B。5、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張“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他認為“人性本善”,所以,他應該主持的節目是《愛心世界》。《人與自然》更適合道家學說;《法律縱橫》更適合法家學說;《軍事天地》適合兵家,因此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要求學生掌握諸子百家中主要派別:儒、墨、道、法、兵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張,能夠對比區分。6、B【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可知,1862年,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定:從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一律獲得人身自由。這一措施調動了廣大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扭轉了戰局,使南方徹底陷入了絕境;美國內戰在1865年以北方的勝利宣告結束,廢除黑人奴隸制,美國的統一最終得到維護。1862年,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這一宣言被馬克思稱贊為“在聯邦成立以來的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廢除黑人奴隸制。B項符合題意;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戰爭,美國內戰爆發。A項不合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憑借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建立了世界霸權。C項不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的獨立。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7、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這是因為,從文化角度來說,這源于中華文化具有的獨特魅力,從國家發展戰略來說,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從外交思想來說,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加強,故①②④符合題意;中國是多極中的一極,致力于推進世界和平事業,故③不符合題意。故D符合題意,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8、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點。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的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盧溝橋事變后,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A是五四運動的口號,B是北伐戰爭的口號,C是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口號,因此D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血肉筑長城9、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能證明貿易是文明傳播和社會進步的引擎這一觀點的是阿拉伯數字的傳播。阿拉伯人在東西方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被稱為“東西方交流的使者”,古代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字,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學會了這一計數法,并對它加以改造。12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法由阿拉伯人傳到了歐洲,因此稱之為“阿拉伯數字”,所以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均與貿易無關,排除。故選A。10、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征途中,1935年1月遵義會議對中央領導機構進行了改組,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一次重要會議,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共黨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因此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中生死攸關轉折點,是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選項B符合題意;而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觀察圖片,獲取信息是解題的關鍵。觀察“生死攸關轉折點”,聯系所學可以獲取,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中生死攸關轉折點,是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11、C【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9年的一戰后,戰勝國的協約國集團為了締結和約,對戰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分別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從而確立了帝國主義在世界統治的新秩序,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1945年二戰結束后,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稱霸世界野心日益膨脹,但美國又不得不正視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美國針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冷戰政策,形成了美蘇對峙的兩極世界格局。1991年底蘇聯解體,東西方冷戰結束,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C項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12、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因此,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符合題意;B項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簽訂的條約;C項《馬關條約》是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的條約;D項《辛丑條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簽訂的條約。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鴉片戰爭的影響,屬理解層面的要求,有相當難度。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洋務派,李鴻章,興建北洋海軍;維新派,康有為,進行戊戌變法;革命派,孫中山,進行辛亥革命;激進派,陳獨秀,進行新文化運動。(2)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中日關系正常化;中美建交。(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4)愛國主義;堅忍不拔;越是艱難越向前等。【解析】

(1)根據所學可知,為救國圖強,中國社會各階層進行了各種探索。這些代表有,洋務派,李鴻章,興建北洋海軍;維新派,康有為,進行戊戌變法;革命派,孫中山,進行辛亥革命;激進派,陳獨秀,進行新文化運動。(2)根據所學可知,20世紀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中日關系正常化;中美建交。(3)根據所學可知,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4)此問相對開放,回答符合下列要點即可,例如,愛國主義;堅忍不拔;越是艱難越向前等。14、(1)查理.馬特改革教會(2)效法中國的制度。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3)都城:巴格達原因:①哈里發掌握國家軍政大權,也是伊斯蘭教的最高領袖;②《古蘭經》既是宗教經典,也是國民必須遵守的法律(答對其中一點就給分)【解析】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