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甘肅省定西安定區七校聯考中考歷史模擬精編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唐朝時,新科進士們在長安大雁塔上題寫自己的姓名以作長久的紀念,此舉被稱為“雁塔題名”。產生這些“新科進士”的選官制度是A.世襲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舉制2.1917年11月7日,晚9點40分,伴隨著“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大炮發出的一聲怒吼,起義者攻打冬宮的戰斗開始了!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俄國十月革命特點的是A.采用暴力手段奪取政權B.走城市革命的道路C.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D.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會主義革命3.北京和南京都是中國著名的古都,在1853年的中國有兩個對峙的政權,除了以北京為都城的清王朝,還有一個以南京為都城的()A.黃巢起義 B.太平天國 C.中華民國 D.黃巾起義4.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中共“八大”成為良好的開端。下列選項中能夠說明這一良好開端的是A.正確分析國內主要矛盾,確定主要任務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B.決定實施“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C.決定發動“文化大革命”D.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5.1912年,孫中山在給上海中華國貨維持會的復函中說:“禮服在所必更,常聽民自便……去辮之后,亟于易服,于是爭購呢絨,競從西制,致使外貨暢銷,內貨阻滯?!庇纱丝梢娦梁ジ锩麬.傳播民主科學觀念,促進了人們思想解放B.促進中國服飾近代化,沖擊傳統生活習俗C.傳入西方思想觀念,中國服飾開始近代化D.開始機器化生產服裝,加劇崇洋媚外現象6.趙英在《技術演進與全球化》中指出:“技術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憑借全球性技術而形成的經濟、軍事力量,無疑會為掌握這些力量的國家帶來巨大的利益。準確地說,全球化將處在掌握全球性技術力量的國家指導之下。”材料認為推動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主要因素是A.大量國際性和區域性組織的建立B.經濟軍事強國的引領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D.市場經濟體制的普遍認可7.如圖是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國工業發工業發展速度展速度示意圖,對此表述不正確的是A.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發展不平衡B.日本工業高速發展,發展最快C.日本工業位于資本主義國家第一D.英、法兩國發展相對緩慢8.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評價我國古代某制度寫道:“沒有操縱的提名,沒有偽君子卑鄙的爭奪,沒有兩黨可恥的爭霸,沒有混戰或腐化的選舉,沒有僅憑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現象……”這主要是指該制度A.保證了官吏的廉明清正B.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C.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D.保障了專制集權統治9.《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已無法繼續保持下去。第二,還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列能夠反映20世紀中國面臨著兩種形勢的史實是()A.《馬關條約》的簽訂和公車上書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C.《辛丑條約》的簽訂和戊戌變法D.《辛丑條約》的簽訂和辛亥革命10.國家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下列結束長期分裂局面、實現國家統一的四個封建王朝,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晉④元朝。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11.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國成立后的某個歷史事件,其歷史意義敘述正確是()252-255年國民收入結構表年份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公私合營經濟個體經濟資本主義經濟252年2.22.53.882.85.9255年6.28.48.38.2趨于零A.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B.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C.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D.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2.在歐美步入近代社會的歷程中曾出現多部體現資產階級民主進步的綱領性文獻,其中突出闡明了權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而不可侵犯等原則的歷史文獻是()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民憲章》 D.《人權宣言》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在實現祖國統一的道路上,“一國兩制”構想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1)請簡述“一國兩制”的含義。(2)創造性的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是誰?(3)在“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門分別于何時回歸祖國?14.根據提示寫出相對應的事件。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一一宣告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一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一一15.請根據下列提示信息寫出相對應的內容。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一一中共七大確立的黨的指導思想一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一一中共十九大上確立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一一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進士是科舉考試的重要科目,所以唐朝時期“新科進士”的選官制度是科舉制度。A項是繼承制度;B項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C項三省六部制是古代的中央官制。故選D。2、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是二月革命的結果,不是十月革命的。所以答案選C。3、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永安封王之后,1852年春,太平軍從永安北上,圍困桂林、長沙,攻克武昌。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故B符合題意;黃巢起義最后失敗了,沒有以南京為都城建立政權,故A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建立了中華民國,故C不符合題意;黃巾起義發生在184年,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A【解析】
中共“八大”在1956年,中共“八大”是正確的探索,而“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錯誤的決定,“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內亂,BC排除,改革開放是1978年,排除D,故答案選A。5、B【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去辮之后,亟于易服,于是爭購呢絨,競從西制,致使外貨暢銷,內貨阻滯”可知,辛亥革命沖擊了中國人民傳統的生活習俗,開始在服飾上發生變化。A項指的是新文化運動的影響;C項材料內容沒有體現關于傳入西方思想觀念的內容;D項材料內容沒有涉及,表述也不正確。故選B。6、C【解析】
據所學知,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普遍得到了較快發展,其最有力的推動因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各資本主義國家都大力引進技術,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從而推動了經濟的迅速增長。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是單一因素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經濟發展共同推動了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7、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國工業發工業發展速度示意圖”,可知1874——189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發展不平衡;日本工業高速發展,發展最快;英、法兩國發展相對緩慢;選項ABC表述是正確的,但是不符合題意;日本工業位于資本主義國家第一的說法錯誤,題干內容也沒有反映,C符合題意,故選C。8、B【解析】依據題干“沒有操縱的提名,沒有偽君子卑鄙的爭奪,沒有兩黨可恥的爭霸,沒有混戰或腐化的選舉,沒有僅憑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現象……”的信息,結合課本所學可知,材料中提到的制度是科舉制度,這是我國古代憑借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材料中的“五個沒有”充分體現了科舉制度的公平和公正性,B項符合題意;科舉制度是人們憑借真才實學做官的制度,但不能保證為官后官吏的廉明清正,A項不符合題意;科舉制度確實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但這一點內容與題干的材料內容無關,C項不符合題意;保障了專制集權統治是科舉制度的意義,在題干材料中也不能體現,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9、D【解析】
依據題干時間“20世紀”這一關鍵詞。根據課本所學,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孫中山等人領導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人人心,《辛丑條約》的簽訂和辛亥革命都發生在20世紀,D符合題意;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1895年公車上書,A項的時間是在19世紀末,不合題意;甲午中日戰爭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出現在19世紀末;1898年義和團運動在山東興起。B項的時間是在19世紀末,不合題意;戊戌變法發生在19世紀末,C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題意,選擇答案D。10、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秦朝是公元前221年建立的,②隋朝是581年建立的,③西晉是266年建立的,④元朝是1271年建立的。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排列應該是①③②④,所以答案選C11、D【解析】依據題干的時間是252——255年,分析題干的表格內容可知,這一事件使資本主義經濟趨于零,個體經濟變少,國營經濟增多,由此可知這是三大改造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行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D項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A項不符合題意;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是土地改革的意義,B項不符合題意;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是一五計劃的意義,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表格的有效信息,國營經濟和合作社經濟的數字增長很多,這屬于公有制經濟,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變得很少,近乎于零,這是私有制經濟,根據這些內容可以判斷是三大改造的內容,只有D項是三大改造的意義。12、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法國資產階級掌握政權后頒布《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體現了反對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的思想,這是法國最早明確規定“財產權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的法律文獻,所以D項符合題意;《權利法案》是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力,《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人民憲章》是英國工人要求獲得選舉權。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含義:(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2)鄧小平(3)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解決問題,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3)在“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指引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14、(1)鴉片戰爭(2)辛亥革命(3)五四運動【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鴉片戰爭。英國政府為保護鴉片走私,借口中國禁煙,1840年6月,英國艦隊侵入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鴉片戰爭簽訂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資本主義的漩渦。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改變,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宣告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展現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考核試卷
- 電氣機械工程中的機器視覺與圖像處理考核試卷
- 紡織業企業創新發展考核試卷
- 母愛讓我感動初二語文作文
- 紡織品企業品牌形象設計考核試卷
- 紙張與紙板的功能性測試與評價考核試卷
- 礦產勘查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與利用考核試卷
- 篷布制造過程中的節能減排技術考核試卷
- 水產罐頭市場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畜禽產品市場分析與預測考核試卷
- 微通道內納米流體傳熱流動特性
- 衛生院鄉村醫保培訓課件
- 微陣列技術在腫瘤標志物研究-洞察分析
- 2024至2030年中國氣力輸送系統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初中數學52個經典母題
- 幼兒園課件之大班科學《有趣的廣告》
- 建設工程消防驗收現場評定工作報告(第三方機構模板)
- 《智能建造技術與裝備》 課件 第十章 智能施工與智慧工地
- 建筑工程三級安全教育內容(同名15503)
- 免疫學檢驗技術-熒光免疫技術
- 2023年上半年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試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