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學校2023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浩瀚的海洋,擁有數不勝數的寶藏,驅動著人類孜孜不倦地探索,其中,深邃的海底世界更是充滿了神秘與未知。15世紀,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家們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人類探索海洋的大幕,也由此影響了之后數百年的世界格局。如今,海洋再度成為世界大國關注乃至爭奪的焦點,而從大洋表面深入到海底,成為關注與競爭的新特征、新趨勢。如果問深海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就是黑,一片漆黑。我們坐進一個深潛器,潛到海里去,在進入水層的時候,會發現上面是有光的,下面就逐漸暗下來,暗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整個就黑了。在不到200米深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見了,全靠深潛器的燈光照亮。直到今天,人類對深海的了解也十分有限。以前都以為“泥牛入海無消息”,什么東西到海洋就是終點。人類到了20世紀末期才明白海底是漏的。海底有東西下去,有東西上來,這是人類從前不認識的一個地方。“深部生物圈”的科學發現,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雖然科學界對于深海海底來自地球內部核裂變產生能量的過程十分陌生,更不清楚這類過程在人類社會里的應用前景,但是,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不斷改變著我們對海洋的認知,圍繞海洋資源利用形成的經濟模式更是不斷拓展、深化。究竟還有多少未知的寶藏深藏在大洋之中?為什么說深海產業既有巨大的潛力,又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中,海洋油氣業是居第一位的,這就是進入21世紀以后一個巨大的變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氣,差不多1/3是來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經濟都跟石油、天然氣有關。1947年人類開始在海里勘探石油,到了20世紀70年代能夠采300米、500米水深的石油,到了1980年以后可以開采超過1000米水深的石油,現在最高可以開采3000多米水深的石油。伴隨技術進步,60%新發現的油氣都在海底,其中最重要的是深水油氣,這個改變是非常重要的。有專家認為,世界上現在剩下的石油的25%在北冰洋底下,所以現在一些國家對北冰洋的爭奪是非常厲害的。油氣能夠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因為現在在海上開采石油、天然氣,不可能靠一個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產業都被帶動起來了。人類對深海的認識已今非昔比,然而深海資源的開發,實際上還處于準備階段。深海的資源寶藏琳瑯滿目,但究竟該如何開發深海,人類知之甚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深海資源的開發將會帶來驚人的消息和光明的前景。21世紀人類在垂向上深入海洋,主要依靠高科技,如果沒有下海深潛的能力,即便是坐擁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興嘆,而擁有高科技的國家才有資格參與開發深海的國際競爭。深海技術從探索來講就三條——深潛、深鉆、深網。我們國家已經發展了深潛技術,“蛟龍”號之后是“深海勇士”號,它們都是我們國家的深潛器。深潛器有載人的,也有不載人的。關于深鉆,有一個大洋鉆探計劃,這是一個國際計劃,進行了50多年,中國參加大洋鉆探是在1999年,我們在南海進行了第一個大洋鉆探。大洋鉆探在全世界打了3000多口井,取了40多萬米的巖芯,引領了深鉆技術的發展。2004年三條破冰船在北冰洋打鉆,打到了5000萬年前的地層,發現5000萬年前這里不是北冰洋,而是一個溫帶的湖,里面有“滿江紅”。“滿江紅”是一種水藻,在當時生長很茂盛,今天在湖泊和稻田里也有生長。北冰洋深處出現大量的“滿江紅”,讓我們對此處發現石油寄予希望,因為這里曾經是一個富含營養的湖泊,里面堆積了很多有機物質。這種發現,不用大洋鉆探是沒有辦法的。還有一個是深網,深網就是海底觀測網。從前海洋研究是在船上測,一個一個點去測,后來發現這種方式是錯誤的,海水不斷地在變化,這個地方測了,過一會兒不是這個數據了,現在的辦法是要在一個點上長期觀測。人類對于地球的觀測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地面上、海面上;第二個階段到空中去,就是遙感;第三個階段到海底去,就是海底觀測網。現在我們要做的海底觀測網,相當于把氣象站放到海底去,在陸地上的實驗室,可以收到洋底的信息。而長期觀測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厄爾尼諾”暖流這種反常的自然現象現在能夠預報了,原因就是在太平洋放了70個多個錨系來進行長期觀測,后來發現,“厄爾尼諾”的根源不是在美洲邊上,而是在西太平洋,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發現。海洋與地球的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息息相關,氣象預報和生態環境保護離不開我們對海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深潛也好,深鉆也好,都是在20世紀產生的,唯獨深網到了21世紀才真正地開展,加拿大、日本、美國先行一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日本在2011年東北大地震之后,在2015年就建了一個世界上最長的海底觀測網,這條纜線長5700公里。中國也有了類似的國家計劃,2019年,由同濟大學牽頭的國家大科學工程——海底科學觀測網正式動工,現在正在建造兩個部分,一個在東海,一個在南海,計劃5年要建起來,建起來以后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底觀測網之一。這是很難辦的事情,技術上還不夠成熟,挑戰很多,困難很多。但是我們還是要堅持自主發展。中國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現在我們已經完全具備了開展深海探索和開發的能力,在人類向深海進軍當中,我們需要大力發展海洋裝備,推動深海科技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深海力量。(摘編自汪品先《我們為什么要挺進深海》)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深部生物圈”的發現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才改變了我們對海洋的認知。B.“深海勇士”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載人深潛器,可用于我國對深海的探索。C.“滿江紅”是一種水藻,今天還有生長,海洋深處有“滿江紅”的地方就有石油。D.“厄爾尼諾”暖流是一種過去較長時間內氣象部門難以預報的反常的自然現象。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海洋中蘊含的無數寶藏,驅動著人類不斷地探索海洋。人類對海洋的探索曾影響了世界格局,直到今天,海洋仍是世界大國爭奪的焦點。B.海洋油氣業居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之首,接近一半的海洋經濟都與油氣有關,油氣產業的發展還能帶動其他三大海洋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C.深海探索有深潛、深鉆、深網這三種技術,在深鉆方面,在全世界打了3000多口井、取了40多萬米巖芯的大洋鉆探引領了發展。D.深網是在21世紀才真正開展的,加拿大、日本、美國先行一步,我國直到2019年才由同濟大學牽頭建設海底科學觀測網。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深海最大的特點是黑,在深度不到200米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見,人類對深海的了解和認識在不斷地深入。B.雖然人類對深海的認識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豐富的資源,應該如何進行開發,人類還知之甚少。C.現在一些國家對北冰洋的爭奪非常厲害,因為有專家認為北冰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北冰洋鉆探還發現了地質的變化。D.深網就是海底觀測網,建設深網將推動人類對地球的深入觀測。現在我們要做的海底觀測網,相當于把氣象站放到海底去。4.我國自主研發并建造了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并正式投產,標志著中國從裝備技術到勘探開發能力全面實現從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跨越。請結合材料對此進行簡要點評。5.人類為什么要不斷深入地對海洋進行探索和研究呢?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答案〗1.D2.B3.B4.①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中,海洋油氣業是第一位的,并且大量油氣都在海底,我國自主研發建造“深海一號”平臺,能助力我國海洋油氣業的發展,還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②這是踐行海洋強國戰略的具體體現,將推動我國深海科技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深海力量。5.①歷史上,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影響了世界格局;而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不斷改變著我們對海洋的認知。②海洋擁有許多寶藏,現在已經形成了海洋油氣業等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人類繼續對海洋進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相關技術,提升開發能力,帶動產業發展。③對海洋不斷深入地進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為氣象預報和生態環境保護服務。〖解析〗【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發現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才改變了我們對海洋的認知”錯。原文是“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把“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說成“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不斷改變著”表述成“才改變了”曲解。B.“‘深海勇士’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載人深潛器”于文無據。原文說的是“‘蛟龍’號之后是‘深海勇士’號,它們都是我們國家的深潛器。深潛器有載人的,也有不載人的”,選項表述無中生有。C.“海洋深處有‘滿江紅’的地方就有石油”說法絕對。原文是“北冰洋深處出現大量的‘滿江紅’,讓我們對此處發現石油寄予希望,因為這里曾經是一個富含營養的湖泊,里面堆積了很多有機物質”。故選D。【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油氣產業的發展還能帶動其他三大海洋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錯。依據原文“油氣能夠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因為現在在海上開采石油、天然氣,不可能靠一個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產業都被帶動起來了”可知,油氣產業能帶動的是與海上開采油氣有關的產業,沒有明確能否帶動其他三大海洋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故選B。【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B.“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豐富的資源,應該如何進行開發,人類還知之甚少”擴大范圍,依據原文“深海的資源寶藏琳瑯滿目,但究竟該如何開發深海,人類知之甚少”可知,人類還知之甚少的是“應該如何進行開發”,不包括“深海到底是否有豐富的資源”。故選B。【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由原文“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中,海洋油氣業是居第一位的,這就是進入21世紀以后一個巨大的變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氣,差不多1/3是來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經濟都跟石油、天然氣有關”“伴隨技術進步,60%新發現的油氣都在海底,其中最重要的是深水油氣,這個改變是非常重要的”“油氣能夠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因為現在在海上開采石油、天然氣,不可能靠一個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產業都被帶動起來了”可知,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中,海洋油氣業是第一位的,并且大量油氣都在海底,我國自主研發建造“深海一號”平臺,能助力我國海洋油氣業的發展,還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由原文“中國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現在我們已經完全具備了開展深海探索和開發的能力,在人類向深海進軍當中,我們需要大力發展海洋裝備,推動深海科技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深海力量”可知,這是踐行海洋強國戰略的具體體現,將推動我國深海科技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深海力量。【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由原文“15世紀,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家們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人類探索海洋的大幕,也由此影響了之后數百年的世界格局。如今,海洋再度成為世界大國關注乃至爭奪的焦點,而從大洋表面深入到海底,成為關注與競爭的新特征、新趨勢”“‘深部生物圈’的科學發現,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雖然科學界對于深海海底來自地球內部核裂變產生能量的過程十分陌生,更不清楚這類過程在人類社會里的應用前景,但是,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不斷改變著我們對海洋的認知,圍繞海洋資源利用形成的經濟模式更是不斷拓展、深化”可知,歷史上,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影響了世界格局;而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不斷改變著我們對海洋的認知。②由原文“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中,海洋油氣業是居第一位的,這就是進入21世紀以后一個巨大的變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氣,差不多1/3是來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經濟都跟石油、天然氣有關”“油氣能夠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因為現在在海上開采石油、天然氣,不可能靠一個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產業都被帶動起來了”“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深海資源的開發將會帶來驚人的消息和光明的前景。21世紀人類在垂向上深入海洋,主要依靠高科技,如果沒有下海深潛的能力,即便是坐擁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興嘆,而擁有高科技的國家才有資格參與開發深海的國際競爭”可知,海洋擁有許多寶藏,現在已經形成了海洋油氣業等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人類繼續對海洋進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相關技術,提升開發能力,帶動產業發展。③由原文“海洋與地球的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息息相關,氣象預報和生態環境保護離不開我們對海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可知,對海洋不斷深入地進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為氣象預報和生態環境保護服務。(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寫于悲痛中茅盾十九日下午三時接到我妻由上海拍給我的急電,報告魯迅先生逝世,促我速回上海,真如晴天霹靂!我不能相信!十月十日下午,我到上海大戲院去看蘇聯名片《杜勃洛斯基》,恰好遇著魯迅先生和他夫人、孩子,我們坐在一處,談了好多話。十日離十九日不過八天,我怎么能夠相信會出了這樣大的亂子!然而電文上明明寫著“周已故”,這“周”不是“大先生”還有哪個?不是他還有哪一個“周”能使我妻發急電來促我速歸?然而我卻因為痔瘡發作,臥在床上動不得。我恨極了這一次忙里偷閑的旅行!我發了個回電。仍舊希望第二天早上能夠勉強就道,夜里我躺在床上,回憶著十日和魯迅先生在上海大戲院里的談話,又回憶著十月二日(或三日)我和G君到魯迅先生家里給他拍照那一個下午的談話,又痛苦地猜想這“晴天霹靂”的來由。憑那兩次最后的晤面,我不能相信魯迅先生會突然于十九日逝世,雖然和G君去訪他那一次回來時,G君在車中對我說:“今天看見魯迅的面色和精神比我意想中好些,可是他若不趕緊轉地療養,總是危險。”我又記起史沫特菜女士在八月初離上海去避暑時,也對我說:“他此時雖然好得多了,可是靠不住,一定要轉地療養!他自己總說不要緊,可是患肺病的人自己常常是樂觀的啊!”八月中旬,魯迅先生揀定了轉地療養的地點是日本鐮倉。可是后來又不果行。夏天卻已過去了。九月中我晤見他,他說暑天已過,索性再過幾時,或者到香港去換換空氣。誰知道十月中旬忽然這晴天霹靂!現在回想起來,我們若能把轉地療養這問題很早布置得妥當,則魯迅先生不至于因有事實上的一些困難而遷延了這三個月的工夫,我們太不負責,我們這罪不能寬饒!我們太不中用了!十九日一夜,在這樣悲痛回憶中過去。二十日清晨,我跳起來決定乘早班船再轉火車,可是疼痛如割,剛走得一步便蹲下了!我太不中用!我沒有法子瞻仰先生最后的遺容了!“中國只有一個魯迅,世界文化界也只有幾個魯迅,魯迅是太可寶貴了!”這是G君在十月二日和我去訪魯迅先生后回來時的話。但是,但是我們太不寶貴魯迅了,我們沒有用盡方法去和魯迅的病魔斗爭,我們只讓他獨自和病魔掙扎,我們甚至還添了他病中精神上的不快!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愧對那幾位珍愛魯迅先生的外國朋友!(有刪改)文本二:為了紀念魯迅的六十生辰茅盾第一次見魯迅先生,是一九二七年十月,那時我由武漢回上海,而魯迅亦適由廣州來。他租的屋,正和我同在一個弄堂。那時我行動不自由,他和老三到我寓中坐了一回,我卻沒有到他寓里去,因為知道他那邊客多。這以后,我長住上海,不再走動,所以和他見面的時候也多了。不過我所知道的關于他的私生活,亦不多。現在追憶起來,覺得有些事雖然未經人道及,但是大都牽涉到過去十年間文壇上的“故事”,此刻暫時不提起也好。此外,好像大家都已聽說過,我如果再來寫,亦殊嫌蛇足。無已,從他治病這方面說一件事吧。今年是魯迅先生的六十冥壽,如果我們是在替他做生日,該多么好!他五十歲生日那天,上海文藝界同仁曾在一個荷蘭餐館里為他祝壽。記得那天到會的外賓只有二三人。那時誰也不會想到(或感覺到)魯迅先生活不過六十歲!不但那時,在一九三五年如果有人說魯迅不久于人世,那一定會被認為是“黑老鴉”。魯迅自己從未說他身體不好,人家看他也認為好;他精神抖擻地戰斗著。但在這一年十一月,有人“發見”了魯迅身體實在不好。記得是十一月七日(蘇聯“偉大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節”)的前一天或后一天,上海蘇聯領事館招待少數文化人到領事館去看電影。中國人去的只有五六個,其中有魯迅和他的夫人、公子。那晚上看了《夏伯陽》,魯迅精神很好,喝了一兩杯“伏特加”。史沫特萊喝得很多,幾乎有點醉了;但在電影映完休息時,史沫特萊嚴肅地對魯迅說:“我覺得你的身體很不好,你應該好好休養一下,到國外去休養。”“我直覺到。我說不上你有什么病;可是我直覺,知道你的身體很不行!”魯迅以為她醉了,打算撇開這個話題,然而史沫特萊很堅持,似乎馬上要決定:何時開始治病,到何處去,等等。她立刻要得一個確定,并且再三說:“你到了外國,一樣做文章,而且對于國際的影響更大!”那晚上沒有結論。但在回去的汽車中,史沫特萊又請魯迅考慮她的建議,魯迅也答應了。過了一天,史沫特萊找我專談這問題。總結她的意見:她認為魯迅如不及時出國休養,則能否再活多少年,很成問題。魯迅后來也同意了——雖然他說起史沫特萊的“直覺”時,總幽默地笑著。并且也談到,在休養時間他有機會完成《中國文學史》的著作了。但在不再反對之中,魯迅也表示了如果當真出國,問題卻還多得很,終究還是不出去為好。到那年年底,史沫特萊說是接洽已妥,具體地來談怎樣走、何時走的時候,魯迅早已決定還是暫時不出去。有過幾次的爭論,但魯迅之意不能回。魯迅的意見:自己不覺得一定有致命之病,倘說是衰弱,則一二年的休養也未必有效,因為是年齡關系;再者即使在國外吃胖了,回來后一定立即要瘦,而且也許比沒有出去時更瘦些;而且一旦出了國便做啞巴,也太氣悶。據我猜想,那時文壇上的糾紛,恐怕也是魯迅不愿出國的一個原因;那時期有人在傳播他要出國的消息,魯迅聽了很不高興,曾經幽默地說:他們料我要走,我豈不走,使他們多些不舒服。出國問題爭論的最后結果:過了夏天再說。因為即使要出國,也得有準備,而他經手的事倘要結束一下,也不是一二個月可以完成的。不幸一九三六年二月尾,魯迅先生就臥病,這病遷延到了秋季,終于不救。(有刪改)6.下列對兩則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得知魯迅先生逝世的消息,“我”因痔瘡發作,躺在床上動彈不得,但仍然希望第二天能趕回上海,表達了對魯迅先生的無限敬仰。B.“我”因不相信魯迅先生會突然逝世,就回憶起最近與先生交往的幾件事,從這幾件事來看,魯迅先生的突然逝世完全沒有任何征兆。C.“瞻仰”“冥壽”等詞語的使用,不僅使得文章的語言典雅,也使文章顯得莊重,從而有助于作者表達對魯迅先生無盡的哀思。D.魯迅先生說起史沫特萊的“直覺”時總“幽默地笑著”,聽了“很不高興”的話也“幽默”地回復,體現了魯迅先生幽默的性格。7.關于文本二中寫魯迅先生“治病”的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1935年,魯迅先生從未說他身體不好,G君看他也認為好,他仍精神抖擻地戰斗著。B.史沫特萊酒后建議魯迅先生到國外休養,魯迅先生認為她醉了,對其建議不屑一顧。C.魯迅先生后來對出國休養不再反對,但他表示出國還有很多問題,還是不出去為好。D.魯迅先生最終沒出國休養,主要因為他認為一旦出了國自己便做啞巴,也太氣悶。8.《寫于悲痛中》一文情真意切,魯迅先生逝世給“我”帶來的“晴天霹靂”之感一再出現。“晴天霹靂”之感蘊含著“我”怎樣的心理?請結合文本一簡要分析。9.文本二題為“為了紀念魯迅的六十生辰”,作者卻不惜筆墨詳寫魯迅先生治病之事,這是否矛盾呢?請簡要說明。〖答案〗6.B7.C8.①震驚。“我”收到妻子說魯迅先生逝世的急電,感到震驚而不相信,因為八天前,“我”和先生一起看了電影,他還是好好的。②悲痛。“我”恨自己旅行在外而痔瘡發作,臥床而不能速歸,不能瞻仰先生的遺容;又痛苦地猜想這“晴天霹靂”的來由。③自責。史沫特萊女士在八月初就要求先生“轉地療養”,先生和我們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致鑄成大錯,“我”非常自責,覺得“我們太不負責”“我們這罪不能寬饒”。9.不矛盾。①詳寫魯迅先生治病的事,體現了大家對先生的關心愛護,從側面表現了先生的人格魅力;也表達了“我”對先生的突然逝世難以釋懷,卻又不得不面對事實。②詳寫魯迅先生最終沒有出國治病,因為他要結束經手的事“也不是一二個月可以完成的”,體現了他忘我工作的精神。③先生說起史沫特萊的“直覺”時總幽默地笑著,先生“曾經幽默地說:他們料我要走,我豈不走,使他們多些不舒服”,體現了先生幽默的性格和敢于斗爭的精神。〖解析〗【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魯迅先生的突然逝世完全沒有任何征兆”不合文意。根據原文G君說的話“今天看見魯迅的面色和精神比我意想中好些,可是他若不趕緊轉地療養,總是危險”和史沫特萊女士說的話“他此時雖然好得多了,可是靠不住,一定要轉地療養”,可知魯迅先生的突然逝世是有征兆的。故選B。【7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G君看他也認為好”張冠李戴,原文是“不但那時,在一九三五年如果有人說魯迅不久于人世,那一定會被認為是‘黑老鴉’。魯迅自己從未說他身體不好,人家看他也認為好;他精神抖擻地戰斗著”,此處“人家”并不指“G君”。B.“魯迅先生認為她醉了,對其建議不屑一顧”不合文意,根據原文“魯迅以為她醉了,打算撇開這個話題……但在回去的汽車中,史沫特萊又請魯迅考慮她的建議,魯迅也答應了”可知,魯迅采納了史沫特萊的建議。D.“主要是因為他認為一旦出了國自己便做啞巴,也太氣悶”分析不當,魯迅先生最終沒出國休養,有多方面的原因,原文沒有明確主要原因是什么。故選C。【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的能力。“晴天霹靂”,比喻突然發生的、意外的、令人震驚的事件。作者此處用“晴天霹靂”一詞,非常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受到魯迅先生去世消息后的震驚。從文本一可知,“十月十日下午,我到上海大戲院去看蘇聯名片《杜勃洛斯基》,恰好遇著魯迅先生和他夫人、孩子,我們坐在一處,談了好多話”,可見八天前,“我”和先生一起看了電影,他還是好好的。所以,在收到妻子的電報后,我非常震驚。其次,“我”與魯迅先生是親密的朋友,在聽到他去世消息后想著盡快回到上海,但自己因為旅行在外而痔瘡發作,臥床而不能速歸,不能瞻仰先生的遺容,所以內心感到悲痛異常。同時,因為一時不能接受魯迅先生去世的事實,“我”痛苦猜想這“晴天霹靂”的來由。最后,“晴天霹靂”一詞也蘊含著作者深深的自責之情。史沫特萊女士在八月初就要求先生“轉地療養”,先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立即行動,“我”也沒有引起重視,造成了魯迅先生病情的惡化以致最后不治。所以“我”非常自責,覺得“我們太不負責”“我們這罪不能寬饒”。【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作者在《為了紀念魯迅的六十生辰》一文中,并沒有詳細魯迅的生平,而是詳寫了魯迅先生治病的事。魯迅先生作為名人,對他生平的記述已經很多,而作者作為魯迅的親密朋友和戰友,對魯迅先生的去世充滿悲痛和惋惜,還有對沒有照顧好魯迅先生的深深自責。作者寫魯迅先生治病的事,體現了大家對先生的關心愛護,從側面表現了先生的人格魅力。其次,作者通過詳寫魯迅先生治病的過程,點明了魯迅先生沒有出國的原因,“魯迅也表示了如果當真出國,問題卻還多得很,終究還是不出去為好”“而且一旦出了國便做啞巴,也太氣悶”“因為即使要出國,也得有準備,而他經手的事倘要結束一下,也不是一二個月可以完成的”,魯迅先生沒有出國治病,主要是放不下工作,這些描寫體現了他忘我工作的精神。最后,在記述魯迅先生不出國的理由時,寫到魯迅先生與史沫特萊的對話,“恐怕也是魯迅不愿出國的一個原因;那時期有人在傳播他要出國的消息,魯迅聽了很不高興,曾經幽默地說:他們料我要走,我豈不走,使他們多些不舒服”,魯迅先生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說出自己不出國治病的理由,體現了先生幽默的性格和敢于斗爭的精神。綜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卻不惜筆墨詳寫魯迅先生治病之事之間是不矛盾的。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子昂上言①:陛下方興大化,而太學久廢,堂皇埃蕪,《詩》《書》不聞,明詔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太學者,政教之地也,君臣上下之取則也,俎豆揖讓之所興也,天子于此得賢臣焉。今委而不論,雖欲睦人倫興治綱失之本而求之末不可得也。“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奈何為天下而輕禮樂哉?愿引胄子使歸太學,國家之大務不可廢已。(選自《新唐書·陳子昂傳》,有刪改)文本二:庚子秋,同被詔校《唐書》新本,見史策伯玉與傅弈、呂才同傳,謂伯玉以王者之術說武瞾,故《贊》貶之曰:“子昂之于言,其聾瞽歟!”嗚呼,甚哉!其不探伯玉之為《政理書》之深意也。明堂大學②,在昔帝王所以恢大教化之地,自非右文好治之主,為之猶愧無以稱其舉,豈淫艷荒惑、險刻殘設婦人之所宜與乎?緣事警奸,立文矯僭,伯玉之言有味乎其中矣。彼傅、呂者,本好歷數才技之書,但能領略大體,顓務記覽,以濟其末學,詎可引伯玉而為之等夷耶?杜子美、韓退之,唐之偉人也。杜云:“終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篇。”韓云:“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其推尚伯玉之功也如此。后人或以己見而遽抑之,人之才識,信夫有相絕者矣。同當時嘗欲具疏于朝廷,以辨伯玉之不然,會除外官,不果。癸卯春,伯玉縣人、金華道士喻拱之過門,言其邑令龐君子明于本觀陳公讀書臺舊基,構大屋四楹,題之曰“拾遺亭”。棟宇宏豁,軒楹虛顯,步倚眺聽,依然風尚,將記其實,愿煩執事。同曰:“伯玉,同之郡人也。昔不幸而死于賊簡之手,心常悼之矣。今不幸而不得列于佳傳,是故懇懇欲為之伸地下之枉耳。記此何敢妄!”遂述前事,使揭于亭上,聊以闡獨坐之幽。其山川之勝,登臨之美,今古不易,有子美之詩在焉。(選自文同《拾遺亭記》,有刪改)〖備注〗①子昂,陳子昂,字伯玉,曾任右拾遺。這里陳子昂向武后(武則天,武瞾)上書進言。②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大學,古稱太學,中國古代最高學府。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雖A欲B睦C人D倫E興F治G綱H失I之J本K而L求M之N末O不P可Q得R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詩經》,也稱《詩三百》,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孔子評《詩經》“思無邪”。B.“委而不論”與“俯首系頸,委命下吏”(《過秦論》)兩句中的“委”字含義相同。C.“濟”意為“補益”,與“朝濟而夕設版焉”(《燭之武退秦師》)中的“濟”字含義不同。D.癸卯,干支名稱,可用來紀年,也可用來紀月、紀日,這里是紀年,其后一年是甲辰年。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陳子昂認為太學是實行政治教化的地方,治理國家要重視禮樂,他希望武后讓學子回到太學讀書,并認為這是國家的大事。B.文同對《新唐書》把陳子昂和傅弈、呂才放在同一傳記心有不平,他認為陳子昂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勸說武后,功績更大。C.杜甫認為陳子昂的忠心和義氣能流傳千古,韓愈認為唐朝詩文的繁榮興旺是從陳子昂開始的,他們都推崇陳子昂的功績。D.文同曾打算向朝廷上奏來為陳子昂辯解,正逢改任新的地方官職而作罷。射洪縣令龐子明建“拾遺亭”,文同追述了往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后人或以己見而遽抑之,人之才識,信夫有相絕者矣。(2)今不幸而不得列于佳傳,是故懇懇欲為之伸地下之枉耳。14.文同寫《拾遺亭記》有何意圖?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答案〗10.EHO11.B12.B13.(1)后來人中有的憑個人的見解而倉促貶低他,人的才華見識,的確相差極大。(2)而今陳子昂不幸,沒有被列入宣揚功德的傳記,因此(我)誠摯地想為陳子昂昭雪他在黃泉之下的冤屈。14.①表達對陳子昂(伯玉)當年不幸被迫害致死的哀悼;②追述陳子昂(伯玉)過去的事情,為其沒有被列入宣揚功德的傳記而鳴冤;③讓陳子昂(伯玉)的事跡顯露在拾遺亭上,流傳后世。〖解析〗【1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雖然想和睦人倫,興治綱紀,但因舍本而求末,終究不可得到。“睦人倫”與“興治綱”內容并列,都是動賓結構,句式對稱,應在中間斷開,故應在E、H處斷句。“失之本而求之末”是表假設條件的句子,“不可得也”是結果,應在中間斷開,故應在O處斷句。故應在EHO處斷句。【1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識的理解和識記能力。A.正確。
B.“含義相同”錯誤,含義是不同的。“今委而不論”中的“委”,放棄。句意:現在棄而不論。“俯首系頸,委命下吏”(《過秦論》)中的“委”,交付,交給。句意:頸上捆著繩子,將自己的性命交給秦的下級官吏(處理)。C.“以濟其末學”的“濟”,補益。句意:來對膚淺無本的學問(有點)補益(罷了)。“朝濟而夕設版焉”(《燭之武退秦師》)中的“濟”,渡河。句意: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在那兒修筑城墻。D.正確。故選B。【1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他認為陳子昂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勸說武后,功績更大”說法錯誤。從文本二中“緣事警奸,立文矯僭,伯玉之言有味乎其中矣”可知,文同認為伯玉的言論大有深意,他是遵照事理告誡狡詐的人,寫文矯正僭越之事;由文本二“同被詔校《唐書》新本,見史策伯玉與傅弈、呂才同傳,謂伯玉以王者之術說武瞾”可知,“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勸說武后”是《新唐書》史冊中的說法。故選B。【1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遽”,倉促,匆忙;“抑”,貶斥,貶低;“信”,的確,確實。(2)“佳傳”,美好的傳記,這里指宣揚功德的傳記;“懇懇”,至誠,誠摯;“枉”,冤屈,冤枉。【1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原文“昔不幸而死于賊簡之手,心常悼之矣”可概括為:表達對陳子昂(伯玉)當年不幸被迫害致死的哀悼;依據“今不幸而不得列于佳傳,是故懇懇欲為之伸地下之枉耳”可概括為:追述陳子昂(伯玉)過去的事情,為其沒有被列入宣揚功德的傳記而鳴冤;依據“遂述前事,使揭于亭上”可概括為:讓陳子昂(伯玉)的事跡顯露在拾遺亭上,流傳后世。
參考譯文:文本一:陳子昂上書說:陛下正在大興教化,然而太學久已荒廢,學校荒蕪,聽不到誦讀《詩經》《尚書》的聲音,英明的詔令還沒有提及這件事,所以愚臣稱下感到遺憾。太學,是施行政治教化的地方,君臣上下從這里獲得治國方略,仁孝禮儀從這里興起,天子可以在這里得到賢臣。現在棄而不論,雖然想和睦人倫,興治綱紀,但因舍本而求末,終究不可得到。“君子三年不講禮儀,禮儀必然墮壞;三年不習樂,樂必然崩毀”,為什么既要治理國家而又輕視禮樂呢?希望陛下(武后)引導學子并使他們回到太學讀書,這是國家的大事,千萬不可廢棄。文本二:庚子年秋天,文同(我)受詔命校對《新唐書》,發現史冊中伯玉和傅弈、呂才被安排在同一傳記中,說伯玉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勸說武瞾,因此《新唐書·陳子昂傳》“贊語”中貶低他:“陳子昂的言論,難道是對耳聾眼瞎(的人)說的嗎!”唉,太過分了!他們沒有深入探究伯玉在《政理書》中的深刻用意吧。明堂與太學,在過去是帝王用來恢宏博大教育感化的場所,倘若不是崇尚文治、追求美政的人主,(即使)建了明堂和太學,尚且認為他的行為沒有(達到文治)而感到愧疚,難道是奢華荒淫惑亂、陰險忌刻不正的女人(武后)所適合做的嗎?遵照事理告誡狡詐的人,寫文矯正僭越之事,伯玉的言論大有深意啊。那傅弈、呂才,本來擅長歷法才智本領的書籍,只能理解大體意思,專心致力記誦閱覽,來對膚淺無本的學問(有點)補益(罷了),豈可把伯玉和他們當作同等的人看待呢?杜甫、韓愈,是唐代(文學中的)偉大人物。杜甫稱贊:“(陳子昂的)忠心和義氣能流傳千古,《感遇》詩篇尚留三十八首。”韓愈贊嘆:“唐朝詩文繁榮興旺,是從陳子昂開始的。”他們推崇伯玉的功績大抵如此。后來人中有的憑個人的見解而倉促貶低他,人的才華見識,的確相差極大。文同(我)曾經打算向朝廷上奏分條陳述,來辨析陳伯玉不是這樣的,正逢我被任命為新的地方官職,就沒有結果了。癸卯年春天,陳伯玉的同鄉、金華山道士喻拱之登門拜訪,告訴我射洪縣令龐子明在金華道觀陳子昂讀書臺舊址,建造四間高大的屋宇,并為這屋宇題寫名字叫“拾遺亭”。屋宇高大開闊,廊間空曠明亮,緩步(走過)又斜靠(廊柱),眺望(遠景)聆聽(亭外的聲音),(眼前的)風景和習俗依舊,(我)打算如實記載下來,恭請當地官員(收下)。文同(我)坦言:“伯玉,是我的同郡人。當年不幸被壞人段簡迫害致死,心中常常哀悼他。而今陳子昂不幸,沒有被列入宣揚功德的傳記,因此(我)誠摯地想為陳子昂昭雪他在黃泉之下的冤屈。記下這個想法又怎么敢隨便說呢!”于是追述(伯玉)過去的事情,讓(伯玉的事跡)顯露在拾遺亭上,借以用來表明(自己)獨坐時(內心深處的)想法。這里的山河景致優美,(感受)登上此地的美妙,從古至今都沒有改變,還有杜甫的詩篇(保存)在這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觀放白鷹兩首(其二)李白寒冬十二月,蒼腐八九毛①。寄言燕雀莫相啅②,自有云霄萬里高。鷹羅隱越海霜天暮,辭韜野草干。俊通③司隸職,嚴奉武夫官。眼惡藏鋒在,心粗逐物殫。近來脂膩足,驅遣不妨難。〖備注〗①八九毛,始獲之鷹,剪其勁羽。②啅,鳥鳴,這里有聒噪之意。③俊通,精通。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詩寫剛被捕獲的鷹被獵人剪掉了強勁的羽毛,鷹不能展翅騰飛而去。B.聒噪的燕雀不理解鷹的飛上云霄之志,“莫相哼”表達了詩人對燕雀的態度。C.羅詩寫鷹近來脂肪增多,習慣了養尊處優而不肯盡職,驅遣它也就不容易了。D.李白以鷹自況,而羅詩中鷹的形象讓人聯想到那些一直不忠于職守的武將。16.李白和羅隱對鷹的態度有什么不同之處?請結合兩首詩簡要分析。〖答案〗15.D16.①李白對鷹持惺惺相惜和欣賞、贊美的態度。他同情鷹的遭遇,與鷹惺惺相惜;他欣賞、贊美鷹飛上萬里云霄的志向和才能。②羅隱對鷹持鄙夷和批評的態度。他看不起鷹的養尊處優,表達了對鷹不盡職守而難以驅遣的批評。〖解析〗【1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D.“讓人聯想到那些一直不忠于職守的武將”分析不當,羅詩中鷹的形象是變化的,鷹曾如那些武將一樣,精通職務,忠于職守。故選D。【1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觀點態度的能力。①李白對鷹持惺惺相惜和欣賞、贊美的態度。“寒冬十二月,蒼腐八九毛”意思是在寒冷的十二月份,剛剛被捕的老鷹被獵人剪掉了強勁的羽毛。鷹被剪掉羽毛,不能再高飛,平實的敘述中隱含李白對鷹的遭遇的同情;“寄言燕雀莫相啅”,何況還有燕雀嘲笑這鷹,這就更增加了李白對鷹的同情,他與鷹惺惺相惜;“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萬里高”,小燕子小麻雀你們莫要嘲笑今天落難的我!我遲早還要飛上萬里云霄。詩句借鷹的口氣回擊嘲笑它的燕雀,說明鷹的志氣并未因處境的困難而被消磨,這正是李白所欣賞的,他欣賞、贊美鷹飛上萬里云霄的志向和才能。②羅隱對鷹持鄙夷和批評的態度。“近來脂膩足,驅遣不妨難”,鷹近來脂肪增多,習慣了養尊處優而不肯盡職,驅遣它也就不容易了。他看不起鷹的養尊處優,表達了對鷹不盡職守而難以驅遣的批評。(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二十八星宿在古詩文中經常出現,如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一句寫月亮升起后,在星宿之間徘徊;如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一句寫伸手就可摸到星星,極言蜀道之高。(2)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表意上有相似之處。(3)古詩詞常常運用修辭手法來描摹事物和表情達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答案〗(1)徘徊于斗牛之間捫參歷井仰脅息(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3)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燃氣灶等常規的灶具一般通過熱量來加熱食物,但微波爐比較特殊,它本身并不產生熱量。微波爐利用磁控管的方法將電能轉換為微波,然后分子以大約每秒24.5億多次的頻率使振蕩,在這個過程中食物的溫度就會升高。因此,用微波爐來加熱食物,只要按照說明正確使用,就可以確保人們①,不會受到傷害。微波本身是一種電磁波,在使用過程中確實會產生一定量的電磁輻射,但是電磁輻射本身對于人體的損害②,像咱們平時用的手機、電視、電腦、電燈都會產生電磁輻射,用了這么久,也沒見有啥危害。其實,真正對人體有害而讓人③的輻射是“電離輻射”,也就是傳說的“核輻射”,它會損害人體的DNA,進而誘發癌癥等。相比之下,合格的微波爐產品,其外殼可以隔絕大部分輻射,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并沒有那么大,屬于人體可以接受的范圍。人們只要購買合格的微波爐產品,就不用擔心輻射問題。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20.請簡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50個字。〖答案〗18.①安然無恙②微乎其微(微不足道)③談虎色變(心有余悸)19.示例:微波爐通過利用磁控管的方法(或利用磁控管)將電能轉換為微波,然后使分子以大約每秒24.5億次(或以每秒24.5億多次)的頻率振蕩,在這個過程中食物的溫度就會升高。20.人們不用擔心合格微波爐的輻射問題,因為其產生的電磁輻射屬于人體可以接受的范圍。〖解析〗【1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依據“按照說明正確使用”“不會受到傷害”,這里可用“安然無恙”。安然無恙: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經過動亂或災害而平安無事;沒有受到損害。依據后文“像咱們平時用的手機、電視、電腦、電燈都會產生電磁輻射,用了這么久,也沒見有啥危害”可知,這里是說電磁輻射本身對于人體的損害很小。可用“微乎其微”“微不足道”。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不足道:非常藐小或少,不值得一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依據“對人體有害”“它會損害人體的DNA,進而誘發癌癥等”可知,這里是說“電離輻射”令人害怕,可用“談虎色變”“心有余悸”。談虎色變:原義是曾經被老虎傷過的人,一談到老虎,就嚇得變了臉色;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心有余悸: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還感到害怕。【1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三處語病:①搭配不當,將“利用磁控管的方法”改為“通過利用磁控管的方法”或“利用磁控管”;②語序不當,將“使”移至“分子”前面;③不合邏輯,刪除“大約”或“多”。【2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段要點及選用句式的能力。第三自然段共兩句話,第一句是說“合格的微波爐產品產生的電磁輻射屬于人體可以接受的范圍”,第二句是說“人們不用擔心合格微波爐的輻射問題”。很明顯第一句是第二句話的原因,所以可用因果關系的句子表達為:人們不用擔心合格微波爐的輻射問題,因為其產生的電磁輻射屬于人體可以接受的范圍。(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19thAslanGamesHangzhou2022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TheMascotsofthe19thAslanGamesHangzhou2022錢塘江穿杭州城,東流入海,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杭州第19屆亞運會會徽“潮涌”的主體圖形由19條正負形線條組成扇面,極具中國文化辨識度,互聯網符號的意向契合杭州特色城市,色彩來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杭州第19屆亞運會會徽,①不僅表達了浙江兒女勇立潮頭的精神氣質,還象征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大潮的涌動。杭州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以擬人手法塑造了智能機器人組合“江南憶”,②——京杭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和西湖。“宸宸”代表京杭大運河,頭頂舉世罕見的錢塘江潮,額頭嵌以拱宸橋的圖案,展現了海納百川的時代精神;“琮琮”代表良渚古城遺址,頭部裝飾的紋樣取自良渚文化的標志性符號“神人獸面紋”,寄寓著不畏艱險、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質;“蓮蓮”代表西湖,源于西湖接天蓮葉,蓮葉頂端裝飾著“三潭印月”的形象,周圍以互聯網的元素為徑,蘊含著精致和諧、大氣開放的人文精神。杭州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抒體育運動之歡暢,點亮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也為經濟發展樹立了標桿,底蘊深厚,充滿著時代活力。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它與上下文語意連貫、內容貼切,整段文字結構完整、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文中畫波浪線處是散句,請改成整句。可以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答案〗21.①以錢塘江“潮涌”為形象核心②融合了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遺產22.示例:杭州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抒體育運動之歡暢,亮中華文化之燦爛,樹經濟發展之標桿,承載著深厚底蘊,充滿著時代活力。〖解析〗【2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能力。第①句:依據后文“僅表達了浙江兒女勇立潮頭精神氣質,還象征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大潮的涌動”可知,這是在闡釋杭州第19屆亞運會會徽以錢塘江“潮涌”為形象核心的原因,所以可填:以錢塘江“潮涌”為形象核心。第②句:依據后文“——京杭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和西湖……”可知,所填句子是說杭州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代表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遺產,所以可填:融合了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遺產。【2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變換句式的能力。散句變整句,首先要找好基準句,再仿照基準句改寫其它句子,注意結構一致,句式整齊,構成排比或對偶。本題可以“抒體育運動之歡暢”為基準句,將“點亮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也為經濟發展樹立了標桿”改為“亮中華文化之燦爛,樹經濟發展之標桿”;以“充滿著時代活力”為基準句,將“底蘊深厚”改為“承載著深厚底蘊”。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篳路藍縷,攻堅克難,創造奇跡,但始終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百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越來越好。廣大青年懷有美好初心與遠大夢想,在時代大潮中經受淘洗,在人生之路上跋涉前行。無論是面對風雨和荊棘,還是面對鮮花和掌聲,都不要忘了初心,不要放棄夢想;都要牢記我們為什么出發,牢記自身肩負的使命。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以“堅守初心與夢想”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李白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言,杜甫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語,高遠的人生目標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堅定的初心是我們心中的燈塔。人生路漫漫,我們只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才能撥開云霧,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堅守初心,是守望夢想;堅守初心,是堅定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我們做事的最初動力,初心給我們前行的力量。大學生村官楊寧畢業后毅然返回廣西苗族老家,她把帶領家鄉人擺脫貧困、走向美好生活作為自己的夢想。致富的路崎嶇坎坷,是她不變的初心給予她面對一次次失敗的勇氣,是堅定的信念,使她沒有停下追尋夢想的腳步,對初心的堅守,終讓她走出陰霾,帶領村民摘下貧困的帽子,使生活面貌煥然一新。真可謂初心不忘,方得始終。不忘初心,源于對所做的事的一腔熱愛。在諸侯紛爭,戰亂四起的春秋時期,五十五歲的孔子決定周游列國,他的夢想是推行儒家的“仁政德治”,他的初心是天下大同。他堅守初心,承受一路的艱難;他為了傳道,笑對世人的非難;回到魯國他依然不改初心,教導學生,白發蒼蒼卻仍嘔心瀝血。這種堅守初心的守望,讓孔子成為中國歷史上歷代人敬仰的“圣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周恩來總理青年時立下的豪言壯志,是他經歷戰火依然守望的夢想。一路風塵仆仆,他的初心卻一塵不染,光亮如新,他帶領中國人民走出戰火,建立新中國,創立偉業,成為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他們的一生,秉承所愛,無時無刻不在履行自己青年時的諾言。不忘初心,終得世代的愛戴和敬仰。不忘初心,勇創佳績。堅守初心力量能使人堅強,堅守初心的堅定,能讓人不迷失。北京冬奧會前,徐夢桃已經有了三屆冬奧會經歷。溫哥華,初出茅廬的她名列第六;索契,落地時稍有失誤,抱憾摘銀;平昌,世界排名第一的她在大風中挑戰三周跳失利……身受重傷的她始終沒有放棄對奧運金牌沖擊的夢想,大傷初愈就毅然走向訓練場,經過艱苦的訓練,終實現了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冬奧獎牌零的突破。試想,她如果沒有堅守初心的堅定,怎能有走出困境的勇氣?沒有守望夢想的執著,怎會有堅定向前沖的力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新時代青年不能迷失,不能做躺平青年,不能做廢青年,不能一生碌碌無為。我們應有美好的夢想,應堅守初心,努力奮斗,砥礪前行,走出新時代青年人堅定的步伐,創造新時代中國的新輝煌。〖解析〗審題:這是一道引語式的材料作文題。材料第一段闡述###人始終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百年來黨、國家和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變越好。第二段闡述廣大青年懷有美好初心與遠大夢想,在時代大潮中經受淘洗,在人生之路上跋涉前行,并指出無論面對什么境遇,都不要改變初心,都不要放棄夢想,都要牢記使命。材料引導廣大青年正確面對自身境遇,堅守初心與夢想,肩負起自身責任和時代使命,為個人夢想而不懈努力,為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而接續奮斗。關于堅守初心,如果從個人的成長過程來看,就是指在奮斗的過程中可以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挫折,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畏懼或退縮,更不能放棄自己的初心和夢想。如果把個人與國家、社會聯系起來也是這樣,當青年人肩負民族復興的責任和時代使命時,也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說,堅守初心和夢想是重要的。寫作任務是結合材料,以“堅守初心與夢想”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要體現自己的感悟與思考。寫作的時候,可以先從自身成長寫起,很多人因為堅守初心,遭遇過很多失敗,但最終戰勝自我,實現最初的夢想。比如徐夢桃等人;再寫,為什么要堅守初心,也就是說堅守初心有什么好處;最后寫如何堅守初心,就是具體怎么做。立意:1.堅守初心,逐夢前行。2.坦然面對人生境遇,不忘初心與夢想。3.心懷夢想,肩負使命。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學校2023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浩瀚的海洋,擁有數不勝數的寶藏,驅動著人類孜孜不倦地探索,其中,深邃的海底世界更是充滿了神秘與未知。15世紀,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家們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人類探索海洋的大幕,也由此影響了之后數百年的世界格局。如今,海洋再度成為世界大國關注乃至爭奪的焦點,而從大洋表面深入到海底,成為關注與競爭的新特征、新趨勢。如果問深海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就是黑,一片漆黑。我們坐進一個深潛器,潛到海里去,在進入水層的時候,會發現上面是有光的,下面就逐漸暗下來,暗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整個就黑了。在不到200米深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見了,全靠深潛器的燈光照亮。直到今天,人類對深海的了解也十分有限。以前都以為“泥牛入海無消息”,什么東西到海洋就是終點。人類到了20世紀末期才明白海底是漏的。海底有東西下去,有東西上來,這是人類從前不認識的一個地方。“深部生物圈”的科學發現,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雖然科學界對于深海海底來自地球內部核裂變產生能量的過程十分陌生,更不清楚這類過程在人類社會里的應用前景,但是,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不斷改變著我們對海洋的認知,圍繞海洋資源利用形成的經濟模式更是不斷拓展、深化。究竟還有多少未知的寶藏深藏在大洋之中?為什么說深海產業既有巨大的潛力,又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中,海洋油氣業是居第一位的,這就是進入21世紀以后一個巨大的變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氣,差不多1/3是來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經濟都跟石油、天然氣有關。1947年人類開始在海里勘探石油,到了20世紀70年代能夠采300米、500米水深的石油,到了1980年以后可以開采超過1000米水深的石油,現在最高可以開采3000多米水深的石油。伴隨技術進步,60%新發現的油氣都在海底,其中最重要的是深水油氣,這個改變是非常重要的。有專家認為,世界上現在剩下的石油的25%在北冰洋底下,所以現在一些國家對北冰洋的爭奪是非常厲害的。油氣能夠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因為現在在海上開采石油、天然氣,不可能靠一個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產業都被帶動起來了。人類對深海的認識已今非昔比,然而深海資源的開發,實際上還處于準備階段。深海的資源寶藏琳瑯滿目,但究竟該如何開發深海,人類知之甚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深海資源的開發將會帶來驚人的消息和光明的前景。21世紀人類在垂向上深入海洋,主要依靠高科技,如果沒有下海深潛的能力,即便是坐擁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興嘆,而擁有高科技的國家才有資格參與開發深海的國際競爭。深海技術從探索來講就三條——深潛、深鉆、深網。我們國家已經發展了深潛技術,“蛟龍”號之后是“深海勇士”號,它們都是我們國家的深潛器。深潛器有載人的,也有不載人的。關于深鉆,有一個大洋鉆探計劃,這是一個國際計劃,進行了50多年,中國參加大洋鉆探是在1999年,我們在南海進行了第一個大洋鉆探。大洋鉆探在全世界打了3000多口井,取了40多萬米的巖芯,引領了深鉆技術的發展。2004年三條破冰船在北冰洋打鉆,打到了5000萬年前的地層,發現5000萬年前這里不是北冰洋,而是一個溫帶的湖,里面有“滿江紅”。“滿江紅”是一種水藻,在當時生長很茂盛,今天在湖泊和稻田里也有生長。北冰洋深處出現大量的“滿江紅”,讓我們對此處發現石油寄予希望,因為這里曾經是一個富含營養的湖泊,里面堆積了很多有機物質。這種發現,不用大洋鉆探是沒有辦法的。還有一個是深網,深網就是海底觀測網。從前海洋研究是在船上測,一個一個點去測,后來發現這種方式是錯誤的,海水不斷地在變化,這個地方測了,過一會兒不是這個數據了,現在的辦法是要在一個點上長期觀測。人類對于地球的觀測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地面上、海面上;第二個階段到空中去,就是遙感;第三個階段到海底去,就是海底觀測網。現在我們要做的海底觀測網,相當于把氣象站放到海底去,在陸地上的實驗室,可以收到洋底的信息。而長期觀測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厄爾尼諾”暖流這種反常的自然現象現在能夠預報了,原因就是在太平洋放了70個多個錨系來進行長期觀測,后來發現,“厄爾尼諾”的根源不是在美洲邊上,而是在西太平洋,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發現。海洋與地球的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息息相關,氣象預報和生態環境保護離不開我們對海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深潛也好,深鉆也好,都是在20世紀產生的,唯獨深網到了21世紀才真正地開展,加拿大、日本、美國先行一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日本在2011年東北大地震之后,在2015年就建了一個世界上最長的海底觀測網,這條纜線長5700公里。中國也有了類似的國家計劃,2019年,由同濟大學牽頭的國家大科學工程——海底科學觀測網正式動工,現在正在建造兩個部分,一個在東海,一個在南海,計劃5年要建起來,建起來以后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底觀測網之一。這是很難辦的事情,技術上還不夠成熟,挑戰很多,困難很多。但是我們還是要堅持自主發展。中國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現在我們已經完全具備了開展深海探索和開發的能力,在人類向深海進軍當中,我們需要大力發展海洋裝備,推動深海科技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深海力量。(摘編自汪品先《我們為什么要挺進深海》)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深部生物圈”的發現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才改變了我們對海洋的認知。B.“深海勇士”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載人深潛器,可用于我國對深海的探索。C.“滿江紅”是一種水藻,今天還有生長,海洋深處有“滿江紅”的地方就有石油。D.“厄爾尼諾”暖流是一種過去較長時間內氣象部門難以預報的反常的自然現象。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海洋中蘊含的無數寶藏,驅動著人類不斷地探索海洋。人類對海洋的探索曾影響了世界格局,直到今天,海洋仍是世界大國爭奪的焦點。B.海洋油氣業居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之首,接近一半的海洋經濟都與油氣有關,油氣產業的發展還能帶動其他三大海洋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C.深海探索有深潛、深鉆、深網這三種技術,在深鉆方面,在全世界打了3000多口井、取了40多萬米巖芯的大洋鉆探引領了發展。D.深網是在21世紀才真正開展的,加拿大、日本、美國先行一步,我國直到2019年才由同濟大學牽頭建設海底科學觀測網。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深海最大的特點是黑,在深度不到200米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見,人類對深海的了解和認識在不斷地深入。B.雖然人類對深海的認識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豐富的資源,應該如何進行開發,人類還知之甚少。C.現在一些國家對北冰洋的爭奪非常厲害,因為有專家認為北冰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北冰洋鉆探還發現了地質的變化。D.深網就是海底觀測網,建設深網將推動人類對地球的深入觀測。現在我們要做的海底觀測網,相當于把氣象站放到海底去。4.我國自主研發并建造了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并正式投產,標志著中國從裝備技術到勘探開發能力全面實現從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跨越。請結合材料對此進行簡要點評。5.人類為什么要不斷深入地對海洋進行探索和研究呢?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答案〗1.D2.B3.B4.①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中,海洋油氣業是第一位的,并且大量油氣都在海底,我國自主研發建造“深海一號”平臺,能助力我國海洋油氣業的發展,還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②這是踐行海洋強國戰略的具體體現,將推動我國深海科技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深海力量。5.①歷史上,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影響了世界格局;而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不斷改變著我們對海洋的認知。②海洋擁有許多寶藏,現在已經形成了海洋油氣業等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人類繼續對海洋進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相關技術,提升開發能力,帶動產業發展。③對海洋不斷深入地進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為氣象預報和生態環境保護服務。〖解析〗【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發現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才改變了我們對海洋的認知”錯。原文是“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把“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說成“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不斷改變著”表述成“才改變了”曲解。B.“‘深海勇士’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載人深潛器”于文無據。原文說的是“‘蛟龍’號之后是‘深海勇士’號,它們都是我們國家的深潛器。深潛器有載人的,也有不載人的”,選項表述無中生有。C.“海洋深處有‘滿江紅’的地方就有石油”說法絕對。原文是“北冰洋深處出現大量的‘滿江紅’,讓我們對此處發現石油寄予希望,因為這里曾經是一個富含營養的湖泊,里面堆積了很多有機物質”。故選D。【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油氣產業的發展還能帶動其他三大海洋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錯。依據原文“油氣能夠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因為現在在海上開采石油、天然氣,不可能靠一個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產業都被帶動起來了”可知,油氣產業能帶動的是與海上開采油氣有關的產業,沒有明確能否帶動其他三大海洋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故選B。【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B.“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豐富的資源,應該如何進行開發,人類還知之甚少”擴大范圍,依據原文“深海的資源寶藏琳瑯滿目,但究竟該如何開發深海,人類知之甚少”可知,人類還知之甚少的是“應該如何進行開發”,不包括“深海到底是否有豐富的資源”。故選B。【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由原文“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中,海洋油氣業是居第一位的,這就是進入21世紀以后一個巨大的變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氣,差不多1/3是來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經濟都跟石油、天然氣有關”“伴隨技術進步,60%新發現的油氣都在海底,其中最重要的是深水油氣,這個改變是非常重要的”“油氣能夠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因為現在在海上開采石油、天然氣,不可能靠一個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產業都被帶動起來了”可知,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中,海洋油氣業是第一位的,并且大量油氣都在海底,我國自主研發建造“深海一號”平臺,能助力我國海洋油氣業的發展,還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由原文“中國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現在我們已經完全具備了開展深海探索和開發的能力,在人類向深海進軍當中,我們需要大力發展海洋裝備,推動深海科技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深海力量”可知,這是踐行海洋強國戰略的具體體現,將推動我國深海科技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深海力量。【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由原文“15世紀,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家們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人類探索海洋的大幕,也由此影響了之后數百年的世界格局。如今,海洋再度成為世界大國關注乃至爭奪的焦點,而從大洋表面深入到海底,成為關注與競爭的新特征、新趨勢”“‘深部生物圈’的科學發現,揭開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紗。雖然科學界對于深海海底來自地球內部核裂變產生能量的過程十分陌生,更不清楚這類過程在人類社會里的應用前景,但是,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不斷改變著我們對海洋的認知,圍繞海洋資源利用形成的經濟模式更是不斷拓展、深化”可知,歷史上,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影響了世界格局;而對深海的探索和發現逐漸打開了人類的視野,不斷改變著我們對海洋的認知。②由原文“現在海洋四大支柱產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中,海洋油氣業是居第一位的,這就是進入21世紀以后一個巨大的變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氣,差不多1/3是來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經濟都跟石油、天然氣有關”“油氣能夠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因為現在在海上開采石油、天然氣,不可能靠一個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產業都被帶動起來了”“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深海資源的開發將會帶來驚人的消息和光明的前景。21世紀人類在垂向上深入海洋,主要依靠高科技,如果沒有下海深潛的能力,即便是坐擁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興嘆,而擁有高科技的國家才有資格參與開發深海的國際競爭”可知,海洋擁有許多寶藏,現在已經形成了海洋油氣業等海洋四大支柱產業,人類繼續對海洋進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相關技術,提升開發能力,帶動產業發展。③由原文“海洋與地球的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息息相關,氣象預報和生態環境保護離不開我們對海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可知,對海洋不斷深入地進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為氣象預報和生態環境保護服務。(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寫于悲痛中茅盾十九日下午三時接到我妻由上海拍給我的急電,報告魯迅先生逝世,促我速回上海,真如晴天霹靂!我不能相信!十月十日下午,我到上海大戲院去看蘇聯名片《杜勃洛斯基》,恰好遇著魯迅先生和他夫人、孩子,我們坐在一處,談了好多話。十日離十九日不過八天,我怎么能夠相信會出了這樣大的亂子!然而電文上明明寫著“周已故”,這“周”不是“大先生”還有哪個?不是他還有哪一個“周”能使我妻發急電來促我速歸?然而我卻因為痔瘡發作,臥在床上動不得。我恨極了這一次忙里偷閑的旅行!我發了個回電。仍舊希望第二天早上能夠勉強就道,夜里我躺在床上,回憶著十日和魯迅先生在上海大戲院里的談話,又回憶著十月二日(或三日)我和G君到魯迅先生家里給他拍照那一個下午的談話,又痛苦地猜想這“晴天霹靂”的來由。憑那兩次最后的晤面,我不能相信魯迅先生會突然于十九日逝世,雖然和G君去訪他那一次回來時,G君在車中對我說:“今天看見魯迅的面色和精神比我意想中好些,可是他若不趕緊轉地療養,總是危險。”我又記起史沫特菜女士在八月初離上海去避暑時,也對我說:“他此時雖然好得多了,可是靠不住,一定要轉地療養!他自己總說不要緊,可是患肺病的人自己常常是樂觀的啊!”八月中旬,魯迅先生揀定了轉地療養的地點是日本鐮倉。可是后來又不果行。夏天卻已過去了。九月中我晤見他,他說暑天已過,索性再過幾時,或者到香港去換換空氣。誰知道十月中旬忽然這晴天霹靂!現在回想起來,我們若能把轉地療養這問題很早布置得妥當,則魯迅先生不至于因有事實上的一些困難而遷延了這三個月的工夫,我們太不負責,我們這罪不能寬饒!我們太不中用了!十九日一夜,在這樣悲痛回憶中過去。二十日清晨,我跳起來決定乘早班船再轉火車,可是疼痛如割,剛走得一步便蹲下了!我太不中用!我沒有法子瞻仰先生最后的遺容了!“中國只有一個魯迅,世界文化界也只有幾個魯迅,魯迅是太可寶貴了!”這是G君在十月二日和我去訪魯迅先生后回來時的話。但是,但是我們太不寶貴魯迅了,我們沒有用盡方法去和魯迅的病魔斗爭,我們只讓他獨自和病魔掙扎,我們甚至還添了他病中精神上的不快!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愧對那幾位珍愛魯迅先生的外國朋友!(有刪改)文本二:為了紀念魯迅的六十生辰茅盾第一次見魯迅先生,是一九二七年十月,那時我由武漢回上海,而魯迅亦適由廣州來。他租的屋,正和我同在一個弄堂。那時我行動不自由,他和老三到我寓中坐了一回,我卻沒有到他寓里去,因為知道他那邊客多。這以后,我長住上海,不再走動,所以和他見面的時候也多了。不過我所知道的關于他的私生活,亦不多。現在追憶起來,覺得有些事雖然未經人道及,但是大都牽涉到過去十年間文壇上的“故事”,此刻暫時不提起也好。此外,好像大家都已聽說過,我如果再來寫,亦殊嫌蛇足。無已,從他治病這方面說一件事吧。今年是魯迅先生的六十冥壽,如果我們是在替他做生日,該多么好!他五十歲生日那天,上海文藝界同仁曾在一個荷蘭餐館里為他祝壽。記得那天到會的外賓只有二三人。那時誰也不會想到(或感覺到)魯迅先生活不過六十歲!不但那時,在一九三五年如果有人說魯迅不久于人世,那一定會被認為是“黑老鴉”。魯迅自己從未說他身體不好,人家看他也認為好;他精神抖擻地戰斗著。但在這一年十一月,有人“發見”了魯迅身體實在不好。記得是十一月七日(蘇聯“偉大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節”)的前一天或后一天,上海蘇聯領事館招待少數文化人到領事館去看電影。中國人去的只有五六個,其中有魯迅和他的夫人、公子。那晚上看了《夏伯陽》,魯迅精神很好,喝了一兩杯“伏特加”。史沫特萊喝得很多,幾乎有點醉了;但在電影映完休息時,史沫特萊嚴肅地對魯迅說:“我覺得你的身體很不好,你應該好好休養一下,到國外去休養。”“我直覺到。我說不上你有什么病;可是我直覺,知道你的身體很不行!”魯迅以為她醉了,打算撇開這個話題,然而史沫特萊很堅持,似乎馬上要決定:何時開始治病,到何處去,等等。她立刻要得一個確定,并且再三說:“你到了外國,一樣做文章,而且對于國際的影響更大!”那晚上沒有結論。但在回去的汽車中,史沫特萊又請魯迅考慮她的建議,魯迅也答應了。過了一天,史沫特萊找我專談這問題。總結她的意見:她認為魯迅如不及時出國休養,則能否再活多少年,很成問題。魯迅后來也同意了——雖然他說起史沫特萊的“直覺”時,總幽默地笑著。并且也談到,在休養時間他有機會完成《中國文學史》的著作了。但在不再反對之中,魯迅也表示了如果當真出國,問題卻還多得很,終究還是不出去為好。到那年年底,史沫特萊說是接洽已妥,具體地來談怎樣走、何時走的時候,魯迅早已決定還是暫時不出去。有過幾次的爭論,但魯迅之意不能回。魯迅的意見:自己不覺得一定有致命之病,倘說是衰弱,則一二年的休養也未必有效,因為是年齡關系;再者即使在國外吃胖了,回來后一定立即要瘦,而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資產負債表編制技巧試題及答案
- 項目實施中的挑戰與應對能力分析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未來職業規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4月27日四川成都市屬、眉山、資陽市事業單位《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試題真題試卷答案解析
- 2024年植保員考試中的常見錯誤與解決措施試題及答案
- 未來籃球裁判員等級考試試題及答案展望
- 2024年裁判員職能與界限試題及答案
- 水利基礎設施綜合提升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
- 農作物種子繁育與市場競爭試題及答案
- 提升裁判員應對能力的試題及答案
- 征地補償的合同范本
- 2025年新高考歷史預測模擬試卷3(含答案)
- 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接收處理技術要求編制說明
- 區域總經銷商合同范本
- 保潔員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鄉鎮政府公共政策執行力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政治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統編版2024)
- 2024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最 新稅收政策解析及操作規范專題培訓(洛陽稅務局)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北師大版(2024)下學期期中考試模擬卷A卷(含解析)
- 附件6工貿高風險企業高危領域較大以上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 關于臺球的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