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念奴嬌-過洞庭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_第1頁
大學語文-念奴嬌-過洞庭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_第2頁
大學語文-念奴嬌-過洞庭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_第3頁
大學語文-念奴嬌-過洞庭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_第4頁
大學語文-念奴嬌-過洞庭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過洞庭

念奴嬌張孝祥

1/22念奴嬌·過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張孝祥

教學目標背景介紹譯文內容述評藝術賞析思索練習朗誦觀賞教學重點

作者介紹資料鏈接退出2/22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詞物境與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與人格美渾然一體藝術特色。二、學習作者遭遇困蹇卻光明磊落、處變不驚心境和超拔高潔人格。返回3/22教學重點

一、物境與心境相交融藝術特色賞析。二、感受作者超拔高潔人格。返回4/22作者介紹

張孝祥(1132—1170),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人。南宋著名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第一,授鎮東軍簽判,轉秘書省正字。隆興元年(1163)知平江府,第二年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兼都督府參贊軍事。張浚北伐,領建康留守。主張恢復中原,反對隆興和議,兩度被劾落職。后知潭州,遷荊南湖北路安撫使。乾道五年(1169)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很快病逝。其詞多以抗金恢復為主旨,氣勢豪邁,淋漓痛快,在南宋初詞壇影響較大。也有寫景寄懷之作,往往清疏淡遠。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先生長短句》張孝祥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與張元干一起號稱南渡早期詞壇雙璧。他詞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是南宋詞壇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返回5/22背景介紹

采石磯大捷之后,南宋軍民極受鼓舞。宋高宗起用抗金派大臣張浚判建康府兼行宮留守,當初張孝祥在張浚幕府。到孝宗時,張浚和張孝祥重新受到重用,但隨即受主和派詆毀,張浚罷判福州,張孝祥也受牽連而落職,回到蕪湖家中。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因主和派失勢,張孝祥得以復官,任靜江(今廣西桂林)知府,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在知府任上一年時間,乾道二年(1166),又遭到毀謗而罷官,再次經歷了仕途險惡。他七月由桂林北歸,一路泛湘江,過衡陽,登衡山祝融峰,自長沙經湘陰,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誘發了詞人深邃“宇宙意識”和“勃然詩興,使他揮筆寫下了這首詞。借洞庭夜月之景,抒發了作者高潔忠貞和豪邁氣概。時年35歲。在寫作此詞同時,作者還寫了一篇小品《觀月記》,記載了這次夜游經過,能夠并讀。返回6/22譯文

臨近中秋時節,洞庭、青草二湖,不見一點風顏色。如玉鏡瓊田般湖面遼闊而邈遠,附著我小舟一葉。銀色月亮將清輝潑散在湖面,照進銀河麗影,隨碧波蕩漾。整個天水間都那樣晶瑩澄澈。我心中悠然感到那種美妙,實在難與人說。應說在嶺南這幾年,只有月光能夠見證,我肝膽如冰雪高潔。如今雖年老而深感發短袖寒,但我卻能穩穩泛舟在這滄浪曠海之間。我要以西江水為酒,舉北斗為杯,請萬象為客,盡歡狂飲,拍打著船舷盡情歡樂,忘記今夕是何年!

返回7/22內容述評

詞上闋主要是寫景,景中寓情;詞下闋著重抒情,意轉激昂。這首詞把重點放在抒發內心情懷上,突出描寫了自我人格高潔。詞中表現詞人內心活動,大致有幾個方面:“應念嶺海經年”,概括地寫出了在桂林一年復雜心情。“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是作者經歷政治風波后自我撫慰。“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這是借禪宗話頭表示透悟之語。以上幾層意思,組合起來就組成了這首詞所表現“表里澄澈”這一人格之美內涵。返回8/22藝術賞析

一、物境與心境融合這首詞,通篇景中見情,筆勢雄奇,境界空闊,表現了作者胸襟灑落、氣宇軒昂,顯示了作者高尚品質。詞上片側重描寫物境,下片側重描寫心境。但二者并非分離為二,而是合二為一,物境與心境相互映射,到達了高度融合。二、超現實想象這首詞寫游覽洞庭湖,但幾乎沒有紀實成份,給人感覺是清虛而空靈,真如神仙出世,形骸盡捐,暗示了詞人精神上高尚、邈遠追求。從而創造了獨特意境,表達了天人合一理念,因而受到后人重視。返回9/22思索與練習

一、此詞作者人格魅力表現在哪些方面?二、簡析這首詞物境與心境相交融藝術特色。三、“盡吸(挹)西江”三句豪縱氣概是怎樣表現出來?“盡吸西江”三句中,作者以主人自居,請萬象為賓客,與大自然交朋友,大有調遣萬物氣魄,極其豪放曠達,不但使詞中自我抒情形象占據了畫面中心,而且充塞于天地之間,作者精神風貌和人格魅力在詞中得到了鮮明表現。

詞上片側重描寫物境,作者有意突出水天輝映、上下通明澄澈意境,以形象伎倆傳達從中感悟到心物交融、天人同化美妙體驗。下片側重描寫心境。物境與心境相互映射,到達了高度融合。

主要表現在作者超曠胸懷與豪邁凌云之氣。詞中,不但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表里俱澄澈”邈遠景色,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精神境界,字里行間充溢著一個皈依自然天人合一”宇宙意識。詞人思想,已被宇宙空明凈化了,而宇宙景,也被詞人純潔人格凈化了。二者渾成一體。而且,遭遇困蹇卻依然光明磊落,甚至有能驅遣天地萬物,“盡吸西江”豪舉,這就愈加展示了作者精神風貌和人格魅力。返回10/22擴展閱讀

作者逸事

作者介紹

相關評論

相關圖片

教學參考資料鏈接返回11/22相關評論

張于湖有英姿奇氣,著之湖湘間,未為不遇。洞庭所賦在集中最為杰特。方其吸江酌斗,賓客萬象時,詎知世間有紫微青瑣哉!(宋·魏了翁《鶴山大全集》)寫景不能繪情,必少佳致。此題詠洞庭,若只就洞庭落想,縱寫得壯觀,亦覺寡味。此詞開首從洞庭說至玉界瓊田三萬頃,題已說完,即引入扁舟一葉。以下從舟中人心跡與湖光映帶寫,隱現離合,不可端倪,鏡花水月,是二是一。自爾神采高騫,興會洋溢。(清·黃蘇《蓼園詞選》)飄飄有凌云之氣,覺東坡《水調》猶有塵心。(清·王闿運《湘綺樓詞選》)12/22

張于湖嘗舟過洞庭,月照龍堆,金沙蕩射。公得意命酒,唱歌所作詞,呼群吏而酌之,曰:“亦人子也。”其坦率皆類此。(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孤光自照下非唯形骸盡捐,即乾坤不知上下也。(潘游龍《精選古今詩余醉》卷十一)《念奴嬌·過洞庭》一解,最為世所稱誦。其中如“玉界(原文如此)瓊田三萬頃(中略),表里俱澄澈”,又云“短發蕭騷襟袖冷(中略),不知今夕和夕!”皆神來之句,非思議所及也。(查禮《銅鼓書堂詞話》)南宋詞人,系情舊京,凡言歸路,言家山,言故國,皆恨中原隔絕,此周公謹氏《絕妙好詞》所由選也。公謹生宋之末造,見韓侘胄函首,知恢復非易言,故所選以張于湖為首。……于湖《念奴嬌》詞云:“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亦惜朝廷難與暢陳此理也。(宋翔鳳《樂府余論》)相關評論返回13/22作者介紹

張孝祥南宋詞人。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父祁,曾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張孝祥自幼聰明好學,博聞強記。紹興二十四年(1154)參加廷試。及第后,上疏為岳飛辯冤,為秦檜所忌恨。秦檜使人誣陷其父與張浚、胡寅等人謀反,于是張祁、胡寅等皆被下獄,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后才獲釋。張孝祥入仕后,先補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轉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國史實錄院校勘。以后幾年歷任秘書郎、尚書禮部員外郎等職。他“性剛正不阿”,在朝任職期間,曾先后上《論先備札子》、《論治體札子》、《論涵養人才札子》等奏議,提出了加強邊備、抵抗金人;掃除積弊,改革政治和培養、選拔人才種種主張,表現了他在政治上遠大理想。隆興元年(1163)授集英殿修撰,知平江軍府事。張浚北伐,他又被任為建康留守。以后知靜江、潭州、荊南湖北路安撫使。在地方官任上,他嚴明法紀,鋤抑強暴,賑濟災荒,“庭無滯訟”。張孝祥舉進士出自湯思退之門,曾受到湯舉薦提拔。但以后他卻反對湯思退議和主張,而支持主戰派將領張浚北伐,因而不停受到主和派誹謗、打擊。乾道五年(1169)因病以顯謨閣直學士身份離職,退居蕪湖,講論理學,徜徉山水。14/22

張孝祥文章對于南宋王朝政治腐朽黑暗多有揭露和批判,表現了果斷抗敵、收復失地愛國精神。他詩歌多贈答、題詠和紀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寫景敘事之中流露出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生活深切關心。如《黃州》:“艱難念時事,留滯豈身謀”,《和沈教授子壽賦雪》:“只今斗米錢數百,更說流民心欲折”等等,都含有較強現實性和思想性。他詩文在當初流傳甚廣,并得到過很高評價。謝堯仁稱贊他文章“如大海之起濤瀾,泰山之騰云氣,倏散倏聚,倏明倏暗,雖千變萬化,未易詰其端而尋其所窮。”(《張于湖先生集序》)他寫詩有意學習蘇軾,韓元吉稱贊他“清婉而俊逸”,說:“其歡愉感嘆莫不發于詩,好事者稱嘆認為殆不可及。”(《張安國詩集序》)作者介紹

15/22

張孝祥詞現存220余首,其中尤以表現愛國思想、反應社會現實作品成就最為突出。如〔浣溪沙〕《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表示了對在金人統治下北中國思念;〔水調歌頭〕《和龐佑父》表示北伐抗敵熱情。他代表作〔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概括了自紹興和議、隆興元年符離兵敗后20余年間社會情況,對于南宋王朝不修邊備、不用賢才、實施屈辱求和政策,表示了極大憤慨。張孝祥詞中較多是寫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作,如〔念奴嬌〕《離思》、〔水調歌頭〕《泛湘江》,經過對江上“處處風波惡”描繪和對屈原吊念,表示了自己“天涯漂泊”和無辜被黜感嘆。他經常流露出一個放曠、豁達人生態度,顯然是受到蘇軾很深影響。如〔念奴嬌〕《過洞庭》是乾道二年(1166)因受讒毀罷官后自桂林北歸途中所作。上闋描寫“表里俱澄澈”洞庭景色,下闋抒發“肝肺皆冰雪”高潔胸懷,被前人推為其詞作中最出色一首。這類詞作境界清疏空闊,情調凄涼蕭颯,即使沒有直接寫社會現實,但卻展現出了那個時代特殊色彩。作者介紹

16/22

聽說張孝祥“平昔為詞,未嘗著稿,筆酣興健,頃刻即成,初若不經意,重復究觀,未有一字無來處……,所謂駿發踔厲,寓以詩人句法者也。”(湯衡《張紫微雅詞序》)因為是憑借激情進行創作,所以情感連貫,熱情澎湃,語言流暢自然,又能融匯前人詩句而不見雕琢痕跡。查禮說:“于湖詞聲律宏邁,音節振拔,氣雄而調雅,意緩而語峭”(《銅鼓書堂遺稿》),正概括了張孝祥詞基本特點。他寫詞也是有意地學習蘇軾,評論者也多認為二人極其相同,如湯衡說:“自仇池(蘇軾)仙去,能繼其軌者,非公其誰與哉?”(《張紫微雅詞序》)張孝祥詞上承蘇軾,下開辛棄疾愛國詞派先河,在詞史上占有比較主要地位。張孝祥文集在宋代即有數種刊本行世。今傳《于湖居士文集》40卷,有《四部叢刊》影宋本,其中收詞4卷。又有《宋六十名家詞》本《于湖詞》3卷。返回作者介紹

17/22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二十三歲張孝祥由地方長官推薦,參加在臨安城中舉行進士廷試。就在同一年,參加應試有以后著名大詩人陸游(陸游因為大談收復中原被秦檜除名),還有秦檜孫子秦塤。秦檜為了讓秦塤能中狀元費盡了心機,使主考官用他事先準備好文章題目作考題,結果廷試秦塤排在第一,張孝祥排在第二。

但在殿試時,卻平地起波瀾。殿試時,早已知曉試題秦塤胸有成竹,對道:“自三代以下,俗儒皆以人為勝天理,而專門為甚,言正心而心未嘗正,言誠意而意未嘗誠,言治國平天下,而于天下國家者曾不經意,頑頓忘節……顧欲士行之無偽,譬猶立曲木而求直影也。”張孝祥則對道:“往者數厄陽九,國步艱棘,陛下宵衣旰食,思欲底定,上天佑之。畀以一德元老,志同氣合,不動聲色,致茲升平,四方協和,百廢俱舉,雖堯舜三代無以過之矣。”最終又擲地有聲地說:“今朝廷之上,蓋有大風動地,不移存趙之心,白刃在前,獨奮安劉之略。臣輩委質事君,愿以是為標準,志念所欣慕者,此也。”

進士們策對完成,主考官還是把秦塤排在第一位,張孝祥次之。但宋高宗御覽策對時,以為秦塤策對都是往日秦檜經常說那一套,毫無新意。而張孝祥策對“議論雅正,詞翰爽美”,令人耳目一新。加上宋高宗喜歡書法,張孝祥字筆力遒勁,卓然顏魯,令宋高宗大為驚嘆,于是親自將張孝祥定為第一,還說:“張孝祥詞翰俱美,必將名世。”后人稱張孝祥為“甬上第一狀元”。作者逸事18/22

張孝祥被宋高宗親自定為第一后,秦檜事先精心安排一切伎倆都白費了,秦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