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高邑縣聯考2024屆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北省石家莊高邑縣聯考2024屆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北省石家莊高邑縣聯考2024屆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北省石家莊高邑縣聯考2024屆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北省石家莊高邑縣聯考2024屆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石家莊高邑縣聯考2024屆中考五模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每當人們在中國義獻中查找任何一個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主要焦點就在宋代?!币韵履苤С诌@觀點的是①蔡倫改進造紙術②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③指南針開始應用于航海④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①2.大型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記錄了“蛟龍下海”、“墨子”升空等一個個生動的中國故事,凝聚了中國力量,弘揚了中國精神。由此讓我們聯想到創業年代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譽為“黨的好干部”的人是()A.鄧稼先 B.王進喜 C.焦裕祿 D.雷鋒3.下圖分別為人民藝術家古元創作于1947年的版畫作品《焚毀舊地契》和《發新土地證》。這兩幅作品反映了()A.抗日根據地土改的蓬勃開展B.邊區農村社會矛盾得到緩和C.三大改造服務于工業化建設D.解放區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4.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下列抗戰期間的重大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平型關戰斗②“九一八”事變③“七七”事變④百團大戰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5.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民族友好”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下列史實反映這一主題的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玄奘西行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設置駐藏大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絕不會把你遺忘……”詩歌中歌頌的是下圖()A.玻利瓦爾 B.圣馬丁C.章西女王 D.馬丁路德金7.新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選項與中央對新疆地區的管轄無關的是()A.西域都護的設置 B.鎮壓大小和卓叛亂C.伊犁將軍的設置 D.雅克薩反擊戰8.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兩者的共同點是()A.以階級斗爭為綱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 D.形成了鮮明特色的指導理論9.杰出的歷史人物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比較下面兩位俄國歷史上杰出的歷史人物在位期間進行改革的共同點①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進行的②結果都增強了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③目的都是為了鞏固沙皇統治,實現富國強兵④都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下列有關中華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②《蘭亭序》是祖沖之的代表作品③北宋時指南針開始應用于航海業④《本草綱目》是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成吉思汗被毛澤東稱為“一代天驕”,下列屬于他的歷史功績的是()A.建立北宋 B.統一蒙古 C.八股取士 D.閉關鎖國12.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一直對“三農”問題比較關注,下面哪項措施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A.土地改革運動 B.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C.人民公社化運動 D.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3.201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代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想。下列屬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是()①毛澤東思想②鄧小平理論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學發展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4.有學者曾說:“我們正處在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轉折關頭……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礫場中奮爭,以創造一個赫然在望的新時代。”為創造這個新時代而“奮爭”的戰役有①臺兒莊戰役②百團大戰③遼沈戰役④渡江戰役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5.1948年—1982年,阿以雙方圍繞巴勒斯坦主權問題而發生的戰爭被稱為A.中東戰爭B.海灣戰爭C.科索沃戰爭D.伊拉克戰爭16.其改革以強兵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結果大大增強了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為俄國的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這次改革是A.亞歷山大二世改革B.明治維新C.彼得一世改革D.大化改新17.近十幾年來,在馬來西亞發掘出與漢代陶片紋飾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亞出土了漢代的錢幣和陶器,這些考古發現說明漢代開辟了()A.絲綢之路 B.海上絲綢之路C.通往西域的道路 D.通往漠北的道路18.林則徐曾上奏道光帝:“竊臣等欽遵諭旨,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材料敘述的事件是A.虎門銷煙B.鴉片戰爭C.武昌起義D.北伐戰爭19.“我們的法律、文學、宗教的根源皆在希臘”,這句話表明古希臘歷史悠久,文明燦爛,下列選項與古希臘文明無關的是A.《十二銅表法》B.《荷馬史詩》C.帕特農神廟D.伯里克利改革20.“美國對蘇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須是一種長久而耐心地,同時又堅定而警惕地遏制俄國對外擴張傾向的政策。”下列屬于美國冷戰政策表現的是①提出杜魯門主義②建立“華約”③建立“北約”④推行馬歇爾計劃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1.這場戰爭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結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歐洲作為傳統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國與蘇聯這兩個歐洲側翼大國的真正崛起,以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格局完全被戰火所摧毀,被新的國際格局取而代之。“這場戰爭”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戰B.第二次世界大戰C.朝鮮戰爭D.美蘇冷戰22.下列屬于《權利法案》內容的是()A.不經議會批準,國王不能征稅 B.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C.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 D.國王不能隨意廢除法律23.歷史是現實的根源,現實是歷史的承續和發展。因此,在學習歷史時,我們應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指導下,將歷史學習的內容與今天現實緊密聯系起來,以今溯古,以史證今。證明釣魚島和南海諸島是中國的神圣領土的鐵的史實是()①《馬關條約》②《開羅宣言》③雅爾塔會議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24.歷史學家認為“17世紀后期科學革命的勝利為啟蒙運動提供了先決條件。”這說明歐洲啟蒙思想的自然科學基礎是()A.達爾文生物進化論 B.牛頓經典力學體系C.人文主義 D.法拉第電磁學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下圖一所示會議形成的世界新秩序是_______;下圖二所示會議決定建立的國際組織是______。26.11世紀后期,歐洲農村紛紛開展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面積逐漸擴大。27.把英法的綏靖政策推到頂點的是: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正如文人學士詛咒皇帝“焚書”那樣,老百姓都為筑長城的事詛咒皇帝。正是這種普遍的憎惡,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繼承人,成了民眾奮起造反和秦始皇去世不久秦王朝很快覆滅的原因。不過,秦的統治雖然如此短命,卻給中國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記。——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是什么?你同意作者“秦的統治雖然如此短命,卻給中國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記”的觀點嗎?請簡要說明理由。29.(6分)主席于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在歐洲進行國事訪問,為共建一帶一路開辟新空間。閱讀材料,探究問題材料一(絲路萌芽)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漢絲綢之路的起點、終點和影響。材料二(絲路拓展)宋元時期,在工商業發達的基礎上,海外貿易有所發展,由于當時西夏、遼、金、蒙古與宋對峙,宋軍費支出浩大,不能不謀求廣開財源,注目于發展海外貿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陸路交通幾乎斷絕,海外交通空前發達。﹣﹣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據材料二,指出宋元時期的海外貿易和海外交通發展的原因。材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隊,探索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貿易。這些遠征……更重要的是,它們給到訪過的那些國家留下了持久的影響。﹣﹣(新加坡)李光耀材料三評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據所學知識談談古代“絲綢之路”對我們的啟示。材料四(絲路重建)主席在3月23日同意大利總理孔特會談時指出:中意開展“一帶一路”合作天經地義,我們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開放、透明原則,實現的是合作共贏。中意要以簽署政府間“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為契機,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設”、“投資意大利計劃”對接,推進各領域互利合作。﹣﹣中國新聞網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絲綢之路體現了什么樣的精神?它體現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30.(7分)某學校歷史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收集了以下材料。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破釜沉舟草木皆兵以上成語涉及哪兩個歷史事件?如上圖文反映了中國古代哪個方面的成就?有什么共同作用?文獻名稱內容摘要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3)表中的文獻及內容摘要分別體現了什么政體?除了文獻資料外,同學們還可以通過哪些類型的資料了解歷史?請談談你參加歷史研究性學習有什么收獲?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依據題干“科技史料時”,“主要焦點就在宋代?!苯Y合課本所學,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雕版印刷術逐漸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北宋中期,平民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北宋時期,指南針被發明并開始用于航海。大約在南宋初期,指南針開始裝入刻有度數和方位的元盤中,近代稱之為“羅盤針”或“羅盤”。②③項正確,B項符合題意;東漢年間,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人們稱這種紙為“蔡侯紙”。①項錯誤,AD兩項不合題意;唐朝的煉丹家們發明了火藥,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④項錯誤,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2、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焦裕祿是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焦裕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曾經感動了全中國,被譽為“黨的好干部”。故C正確。鄧稼先是科學家,故排除A項。王進喜是石油工人,故排除B項。雷鋒是解放軍戰士,故排除D項。故選C?!军c睛】本題以曾經感動了全中國,被譽為“黨的好干部”的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焦裕祿。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現代史上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相關史實。3、D【解析】

依據題干“1947年的版畫作品《焚毀舊地契》和《發新土地證》”,可知是指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抗日根據地存在于1937-1945年間,故A不符合題意。邊區存在于抗日戰爭時期,故B不符合題意。三大改造開展是1953-1956年,故C不符合題意。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反映了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實行耕者有其田,故D符合題意。故選D。4、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平型關戰斗,是1937年9月;②“九一八”事變,是1931年9月;③“七七”事變,是1937年7月;④百團大戰是1940年8月;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②③①④;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5、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與吐蕃的友好往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清政府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共同管理西藏,促進西藏發展;玄奘西行天竺,屬于中外友好往來,故②不合題意,含有②的ABD不合題意;仔細審查C.①③④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军c睛】抓住題干關鍵詞“民族團結、民族友好”是解題的關鍵,排除屬于中外友好往來的玄奘西行。6、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章西女王是19世紀中期印度民族大起義中最受愛戴的領導人,被稱為印度的圣女貞德,C正確;玻利瓦爾與圣馬丁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領導人,馬丁路德金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ABD排除。所以答案選C。7、D【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史中央對新疆地區的管轄史實掌握情況?!驹斀狻拷Y合所學可知,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其管轄范圍包括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乾隆時期,平定大小和卓在新疆發動的叛亂,維護了祖國的統一。清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故ABC項與新疆地區有關,但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清朝前期,康熙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在東北打敗沙俄軍隊,鞏固了我國東北邊疆。故D項與新疆地區的管轄無關,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新疆)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8、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于是,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向湘贛邊界的井岡山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從此領導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唯一正確的革命道路。改革開放后,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中國有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所以兩者的共同點是形成了鮮明特色的指導理論,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是兩者的共同點,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9、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在俄國歷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為了鞏固沙皇統治,實現富國強兵,改革均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進行,結果都增強了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這是它們的共同點,故①②③符合題意;前者是俄國近代化的開端,但俄國仍是一個封建國家,后者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故④不是相同點,不符合題意。故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10、C【解析】

解答此題可用排除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②《蘭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的科學家。因此②表述錯誤,可以排除。①③④符合題意,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1、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蒙古族是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杰出首領鐵木真完成了蒙古統一大業。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政權,鐵木真被尊稱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被譽為“一代天驕”,主要是因為他1206年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權,故B符合題意;趙匡胤建立北宋,故A不合題意;明代實行八股取士,故C不合題意;清代實行閉關鎖國,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12、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8年,全國出現了大辦食堂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它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產生的嚴重失誤,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阻礙農業生產的發展,導致糧食生產產量連連下降,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措施都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不符合題意。故選C。13、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鄧小平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鄧小平理論,后來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①②③④符合題意;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的內容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題意;故選A。14、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戰爭指的是抗日戰爭。臺兒莊戰役和百團大戰均為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戰役,遼沈戰役、渡江戰役為解放戰爭中的戰役。所以①②符合題意,③④不符合題意,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5、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考查圍繞巴勒斯坦主權問題所發生的戰爭。圍繞巴勒斯坦主權問題所發生的戰爭是中東戰爭,因為中東問題的實質是領土之爭,關鍵是巴以沖突,1948年,以色列建國后,不斷擴張領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園。所以答案選A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下冊?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動蕩的中東地區。16、C【解析】

依據題干及所學可知,18世紀初,沙皇彼得一世決心改變俄國的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他發出向西方學習的號召,頒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通過改革,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故C符合題意;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是農奴制嚴重制約了俄國經濟的發展,為了擺脫農奴制危機和統治危機,故A不符和題意;明治維新和大化改新是日本歷史上的改革,故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7、B【解析】

聯系已學知識可知新疆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從這些地方考古發掘漢代的絲織品、錢幣和陶器,不僅證實當時絲綢之路的存在,而且說明當時我國的對外貿易已相當繁榮。故選B。18、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道光帝派林則徐到廣東查禁鴉片。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㈤T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故題干的“竊臣等欽遵諭旨,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睌⑹龅氖腔㈤T銷煙。故A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敘述的是虎門銷煙,鴉片戰爭發生在虎門銷煙之后。故B不符合題意;武昌起義與林則徐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北伐戰爭與道光帝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9、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古希臘創造了燦爛的文明,《荷馬史詩》、帕特農神廟、伯里克利改革都與古希臘有關,故BCD不合題意;《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的文明成果,與古希臘文明無關,故A符合題意。故此題選A。20、A【解析】

蘇聯建立“華約”,②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標志著冷戰的開始,①符合題意;建立“北約”是針對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采取集體防御計劃,③符合題意;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是為了加強對西歐國家的控制,對付蘇聯,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擇A?!军c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美蘇冷戰的相關內容。21、B【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這場戰爭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結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歐洲作為傳統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國與蘇聯這兩個歐洲側翼大國的真正崛起,以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格局完全被戰火所摧毀,被新的國際格局取而代之”可知,“這場戰爭”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合所學可知,二戰改變了世界力量的對比,西歐國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的世界格局被沖垮,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于世界第一位,蘇聯成為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美蘇兩級格局逐漸形成,故B符合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英法歐洲國家仍占據主導地位,故A不合題意;朝鮮戰爭與歐洲大國無關,故C不合題意;美蘇冷戰是在二戰改變了世界力量對比、西歐國家普遍衰落的情況下形成的,與題干不符,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22、AB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8年光榮革命之后,為了限制王權,英國議會在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它以明確的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英王的實際統治權,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比如它規定: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國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國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除經國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等,ABD符合題意。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是《人權宣言》的內容,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BD。23、D【解析】

依據題干“證明釣魚島和南海諸島是中國的神圣領土的鐵的史實”,《馬關條約》是日本通過甲午戰爭迫使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等地,故①不符合題意?!堕_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等島嶼歸還中國,故②符合題意。雅爾塔會議上英美為了爭取蘇聯對日作戰,一定程度上犧牲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故③不符合題意?!恫ù奶构妗分厣辍堕_羅宣言》確定的原則,即日本必須歸還竊取的中國東北、等島嶼,故④符合題意。故選D.②④。24、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是人類認識自然及歷史的第一次大飛躍和理論的大綜合,它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并對科學發展的進程以及人類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產生及其深刻的影響。牛頓經典力學的建立是科學形態上的重要變革,標志著近代理論自然科學的誕生,并成為其他各門自然科學的典范。牛頓經典力學體系是啟蒙運動的自然科學基礎,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聯合國【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一是“1919年的會議”,可知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九國公約》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圖二,可知,1945年2月,蘇(斯大林)、美(羅斯福)、英(丘吉爾)參加的是雅爾塔會議,會議內容之一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26、墾殖運動;【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開展墾殖運動的地區也仿效自治城市,成為具有獨立司法權和行政自治權的地區。因此填寫墾殖運動。27、慕尼黑會議【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綏靖政策就是英、法等國為了保全自身利益,對法西斯侵略不是嚴加制裁,而是希望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綏靖政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大國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雖然不滿,但是又害怕法西斯國家的戰爭訛詐。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政府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開會,最終簽訂了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協定》。慕尼黑會議把英法的綏靖政策推到頂點。它的影響極為惡劣,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的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秦朝。

(2)同意;理由:秦朝建立后,為鞏固封建統治,秦始皇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后來歷朝統治者所采用,在中國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秦始皇為了鞏固統一,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在全國統一使用秦國的圓形方孔錢,對促進各地的經濟交流和維護國家統一有重要的影響。秦統一后,還把小篆作為通用的文字頒行全國。文字的統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為加強交通往來,秦始皇還統一車軌和道路的寬窄,并修筑馳道;又派人開鑿靈渠;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秦始皇采取的統一措施,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古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國家疆域的初步形成以及鞏固國家的統一起了重要作用?!窘馕觥?/p>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2)我同意作者的觀點。理由:秦朝建立后,為鞏固封建統治,秦始皇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后來歷朝統治者所采用,在中國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秦始皇為了鞏固統一,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在全國統一使用秦國的圓形方孔錢,對促進各地的經濟交流和維護國家統一有重要的影響。秦統一后,還把小篆作為通用的文字頒行全國。文字的統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為加強交通往來,秦始皇還統一車軌和道路的寬窄,并修筑馳道;又派人開鑿靈渠;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秦始皇采取的統一措施,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古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國家疆域的初步形成以及國家的統一起了重要作用?!军c睛】此題應識記秦朝的建立、鞏固統一的措施的相關知識,知道秦朝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秦以后歷代王朝沿用,影響深遠。秦始皇在經濟上采取的措施是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是統一文字。在交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統一車輛和道路寬窄,開鑿靈渠。在軍事上采取的措施是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修筑萬里長城。29、(1)起點:長安(西安);終點:大秦(歐洲、古羅馬);影響:絲綢之路溝通了亞歐兩大洲,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2)工商業發達;謀求廣開財源;中西陸路交通斷絕。(3)事件:鄭和下西洋;啟示:開放交流才能促進共同發展;開放包容才能實現長久和平。(4)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經濟全球化。【解析】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漢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漢朝時,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的大秦(羅馬),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著名的絲綢之路。(長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亞﹣﹣歐洲的大秦)。絲綢之路的開通開辟了中國與西方聯系的先例;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在傳播中華文明的同時,也豐富了漢朝的經濟文化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漢武盛世的形成。(2)據材料二“宋元時期,在工商業發達的基礎上,海外貿易有所發展,由于當時西夏、遼、金、蒙古與宋對峙,宋軍費支出浩大,不能不謀求廣開財源,注目于發展海外貿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陸路交通幾乎斷絕,海外交通空前發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元時期的海外貿易和海外交通發展的原因為工商業發達;謀求廣開財源;中西陸路交通斷絕。(3)根據材料“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隊,探索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貿易。這些遠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