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贛美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016-2017)全冊_第1頁
2020年贛美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016-2017)全冊_第2頁
2020年贛美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016-2017)全冊_第3頁
2020年贛美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016-2017)全冊_第4頁
2020年贛美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016-2017)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

XXX學校教學設計

教案說明:本教案注重了培優輔差及學困生的轉化,注重學生的全面發

展,教案環節齊全、內容詳細,可以A4紙直接打印。

學科:_______________

任課班級:_______________

任課教師:_______________

20xx年月日

第1課中國小朋友的畫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欣賞兒童美術作品,啟發學生美術創造力,提高學習美術的興

趣。

2.利用作品使學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頑

強意志和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重點:

講解兒童畫所表達的具體內容,使學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難點:使學生認識和理解作品的創作過程和表現特點。

教具:兒童作品、PPT課件。

一、組織教學

檢查課本準備情況,穩定全班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講授新課

1、導入課題,并板書。

我們小朋友熱愛美術,勤學苦練,也能創作出很好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來

欣賞一下小朋友的畫,這些小朋友的畫,還在全國甚至國際上的兒童畫展覽中獲

得過各種獎呢。(板書課題)

2、逐幅欣賞課本上小朋友的畫。

《手風琴》、《騎上創意腳踏車》、《大公雞》、《我和媽媽一起做運動》、《沙

灘》、《吃草》、《風景》……

a、教師演示講解欣賞方法。

b、分組討論。

小朋友們用筆記錄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你喜歡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說說

為什么喜歡它?

c^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

學生討論過程,教師輔導。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次的學習情況。

第2課我的小畫箱

教學目的

1、認識并學會使用畫箱中的美術工具。

2,巧妙構思折剪畫冊。(重點)

3、大膽地添畫繪制畫冊。(難點)

4,在制作、觀賞、游戲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材料準備

1、學生:白紙多張、剪刀、顏色筆、雙面膠、書

2、教師:PPT課件、演示畫冊、剪刀多把、雙面膠、學生活動畫冊、顏

色筆多盒、標題多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并學會使用畫箱中的美術工具。

2、巧妙構思折剪畫冊。(重點)

3、大膽地添畫繪制畫冊。(難點)

4、在制作、觀賞、游戲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一、新課導入:

師:上周,教師要求你們回去畫一只蝴蝶帶過來。都準備好了嗎?誰能在

同學們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自由展示作品、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

看來,同學們的作品都很出色,能把一只蝴蝶畫得如此漂亮。那么,你是

用什么工具制作的呢,還有其他更好的工具嗎?

二、認識各種筆和顏料。

1、彩色水筆。

2、勾線筆。

3,彩色鉛筆。

4,彩色手工紙。

5、油畫棒。

6、水粉顏料和工具。

7、橡皮泥。

三、畫一畫。(綜合練習)師巡視。

請試著用線條和顏色來畫一幅你喜歡的畫。

四、教師小結。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第3課涂涂畫畫教案

教學目的:

1、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

2、培養繪畫的興趣;

3、啟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團結合作性。

重點:

1、學生了解各種顏色、顏料的性能;

2,畫出新奇的圖形,涂上鮮艷的顏色。

難點:

學生在各種不同的顏色自由大膽的涂畫中,掌握色彩的涂畫方法。

教學方法:演示法、練習法

教學工具: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介紹工具:

出示工具“今天,我們要用各種工具作畫,所以先來認識一下有什么工具。”

學生觀察。“顏料必須用排筆調開,可以混合配色。水杯用來洗筆。”

二、新授課

1、欣賞

圖(1)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的作品。

提問:畫面上用了哪些顏色?

學生討論。(紅、黃、藍、綠、白等。)

師:畫面上有具體的圖形嗎?

學生思考。

圖(2)學生作業

師:這幅畫中有什么圖形?主要采用哪種色彩?

學生分析。

2、引導繪畫

1)出示白紙,剪成各種形狀。

師:請各組同學用不同顏色來給這些形狀添上不同形狀和花紋。

學生嘗試畫。

2)教師演示畫

A、用毛筆、排筆蘸上不同顏色。B、在畫面上任意涂上顏色,注意色

彩的變化。C、添加不同形狀或花紋。

3)學生動手繪畫

提問:你在繪畫中有什么發現?當你用紅和黃色涂在一起時有什么變

化?你還發現其他變化嗎?

第4課圖形變變變

教學目的:

1、能根據數字的形狀進行聯想,創造出新的繪畫形象。

2、在美術活動中體驗到造型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數字的形狀進行聯想,創造出新的繪畫形象。

難點:能根據形狀進行聯想,改變,但不改變數字的形狀。

一、組織教學

1、準備制作用具,規范美術制作習慣。

2、同學們,你們對今天的美術課有什么要求?對自己又有什么要求?

二、導入新課

1、我想請大家給我畫張肖像,留個紀念,我來擺個漂亮造型。

游戲:快速的用一條線畫出我的動作

1)教師用自己形體動作模仿了“8”“7”,將學生的“一筆作品”展示與

黑板上。

2)教師邀請學生與自己一起模仿“10”,同上展示。

3)誰也能來為大家來一個動作?(可讓學生表演簡單的“1”“2”等)

2,看看我們一起請來誰?

3、揭示課題

三、欣賞感知

1、了解數字的歷史。

1)這些數字你認識嗎?誰能讀讀?誰還能背背?真了不起!

2)你對這些數字有什么想說的?想問的?

3)為什么大家都這么讀,都這么寫?

4)介紹數字的歷史:

2、你喜歡它們嗎?最喜歡哪個數字,為什么?

數字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日常生活中,誰都離不開它

們,相信嗎?

有人不信,我們來說段相聲對話,要求:教師與學生對話,教師引導學生

說數字,但學生不能說數字,說了就算輸。

四、作品展示

1、學生自由選擇展示方法:故事、歌曲、數字時裝秀等形式。

2,評價:你喜歡誰的就給誰貼上“數字獎”

3、課堂拓展:運用今天的變形本領為生活中,電話號碼、門牌號碼、車

牌號碼、生日、姓名等等變形。

第5課我的名字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讓學生認識各種繪畫工具并嘗試使用各種工具的我的名字叫樂趣;

2、了解一些畫種,我的名字叫知道兒童畫包括造型和上色的步驟;

3、通過自己的畫筆畫出較完整的一張作品,與自己的姓名有關,學會表現

自己,讓別人了解自己。

一、活動:介紹自己

二、介紹課前常規

1、美術課的各種常規工具

筆:里筆、當筆、蠟筆

紙:畫本、畫紙、彩紙

用品:剪刀、橡皮等

2、美術課紀律

認真聽課,教師講課時不動手,教師宣布開始后盡情表現,可以自己畫、

也可以合作畫;

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多交流,畫完后跟同學說說自己的畫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讓學生認識各種繪畫工具并嘗試使用各種工具的我的名字叫樂趣;

2、了解一些畫種,我的名字叫知道兒童畫包括造型和上色的步驟;

3、通過自己的畫筆畫出較完整的一張作品,與自己的姓名有關,學會表現

自己,讓別人J解自己。

一、繪畫創作:

1、剛才小朋友介紹了自己,我的名字叫教師的腦袋太小,一下記不住,

請小朋友用畫畫的形式告訴我

2、把你們的姓名先用筆寫出來,你覺得怎樣寫漂亮就怎樣寫,寫大一點

3、把自己的姓名裝飾一下,我的名字叫工具各異

4、添畫其他,完善畫面《我的名字牌》。

二、作品展評。

三、總結新課。

第6課太陽星星和月亮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動腦和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從小形成一種熱愛大自然的好習慣。

2讓他們自發地感受到從小要熱愛科學。

重點:讓學生學會撕紙、貼畫,并添畫。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難點:能按要求撕紙貼畫,并添畫。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動腦和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從小形成一種熱愛大自然的好習慣。

2讓他們自發地感受到從小要熱愛科學。

重點:讓學生學會撕紙、貼畫,并添畫。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難點:能按要求撕紙貼畫,并添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提問)大家看一看,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什么

形狀呢?(學生回答:是圓形)。

2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見到的有什么東西是圓的呢?(學生討論)。

3大家看一看,教師畫的圓是什么顏色的?(紅色)那剛才我們說到了那

么多圓,那什么東西是紅色的圓呢?對了,教師畫的餓這個圓就是太陽。

二講授

1在大家的印象中,太陽是什么樣的呢?

2今天教師帶來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大家想不想見見他們啊!引出太陽有

表情。

其實太陽不只有這兩種表情,大家想一想太陽還會有什么表情呢?(提問)

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出來。

3大家畫的非常好,但是太陽除了有表情還有什么?對了就是光芒。那光

是什么樣子的呢?誰能上來為太陽加上光芒呢?

4教師這里有一個太陽的家族,這里面有各種表情各種光芒的太陽,我們

起來看看吧!

5我們剛才講到太陽有表情和光芒,那太陽是自己在天空中的嗎?大家都

不是,那太陽的朋友又是誰呢?他們在一起干什么?是在做游戲嗎?我們

怎樣才能讓太陽和他的朋友們每天都開心的做游戲呢?

三學生練習

1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張其他小朋友的畫。

2要求每一個學生畫一張以太陽為主題的畫,要畫上表情及光芒,色彩要

艷。

3評價小結。

教學過程

1、導入話題,引起孩子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教師個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請你們數一二三咱

們把它請出來吧!

(2)教師:月亮漂亮嗎?把他貼到黑板上讓它玩吧!可是月亮自己在黑板

上玩多不好,咱們給他請幾個好朋友吧。

2,事范例,引起涂畫興趣。

(1)教師拿出事先涂好的星星讓學生看,并讓學生說出星星的顏色。

(2)我們讓這些星星和月亮一起玩吧,小朋友認識這么多顏色,你們最喜

歡什么顏色呢?

(3)月亮嫌伙伴太少了,我們再給他請幾個吧!我這里有好多星星呢,可

是沒涂色,請小朋友幫忙涂上好嗎?

(4)小朋友你們喜歡什么顏色就用什么樣的顏色,把你們最好看的星星涂

出來0

3、學生涂色,教師指導。

(1)告訴學生涂色要均勻。

(2)對個別不會涂的小朋友給與幫助。

4、活動結束:作品展示,有這么多伙伴陪他玩,月亮可真高興呀。

第7課小餐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運用造型元素,繪畫”形美、色美"的中國佳肴”。

2、過程與方法:①在收集資料中發現中國美食很講究"形與色";②在記

憶想像中體會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創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合作設計一桌美食佳肴;體會生活美。

教學工具: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運用造型元素,繪畫”形美、色美”的中國佳肴”。

2、過程與方法:①在收集資料中發現中國美食很講究"形與色";②在記

憶想像中體會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創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合作設計一桌美食佳肴;體會生活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過節了,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活動?

想一想: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狀和色彩怎么樣?小組互相欣

賞大家從家里帶來的照片,講一講。

二、欣賞課件,了解中西美食。中西美食的比較。找出中國美食“形

與色”的特點及美食照片。討論中國各種美食特點:如中秋節,有月餅,表示

團圓;春節有魚表示年年有余等。

三學生畫一畫自己喜歡食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運用造型元素,繪畫”形美、色美”的中國佳肴”。

2、過程與方法:①在收集資料中發現中國美食很講究"形與色";②在記

憶想像中體會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創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合作設計一桌美食佳肴;體會生活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計中國美食。

以小組為單位,組合成一桌佳肴。

提示:形美的設計:佳肴及容器。色美的表達。

二、過節了,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活動?

想一想: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狀和色彩怎么樣?小組互相欣

賞大家從家里帶來的食品,講一講。

三、學生自己畫喜歡的食品。

四、作業評析。

第8課紙飛機教案

教學目的

1、提高學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畫畫、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筆,剪

刀和紙張的性能。

2、用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研究折紙飛機的方法,鼓勵學生在自己的折紙

飛機上有創新。

3、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陶冶情操。

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折紙飛機的方法和簡單的裝飾。

難點:作品的新穎、折法上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象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自由的飛翔嗎?其實在

古代人們就很向往神秘莫測的天際。到了18世紀后期,是氣球輕而易舉的載人

升入到空中,它的成功為飛機上天開辟了道路。你們知道世界上的第一架飛機是

由誰發明的嗎?他們是英國的萊特兄弟,著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架飛機(出示圖

片)。從此,各種各樣的飛機便應醞而生,你們都知道些什么飛機呢?(學生回

答)

2、師: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學生欣

賞課件)

3、師:看了這些飛機你有什么感想呢?(學生回答).

4、教師出示課題《紙飛機》啟發引導,使學生對航空航天及人類發明,創

造產生興趣

二、講授新課

1、師:首先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在書上有一張折飛機的步驟圖,下面就請

小朋友拿出一張紙,照著步驟圖把這架飛機折出來,看誰第一個折好(學生折飛

機,請折得好的學生上前折)

2、師:飛機有好多種折法,除了書上的這種折法以外,你們能不能想出其

他的折法呢?請你們再拿出一張紙來,自己重新設計一架飛機,好嗎?(學生折

飛機,請先折好的學生幫助未折好的)

3、飛機折好了,為了讓我的飛機吸引人,我們可以怎樣來裝飾它們呢?請

小朋友看書回答教師的問題。

三、紙飛機作品展出。

1、自評(制作步驟及創意說明)。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論。

四、修改。

(1)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

(2)在飛機上作畫

(3)在飛機的尾部貼上絲帶

(4)用剪刀剪出花紋

五、展評

到操場上去試飛。

第9課小花衣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掌握圖案的裝飾的方法。

(2)能繪制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圖案。

(3)通過引導學生用制作成有特色的小花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重點:

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難點:

根據想象,有步驟的給所規定的圖案(圖像)進行裝飾。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二、分部講授新課:

揭示講解圖案或動物、植物的裝飾方法和小花衣制作方法:

a、看圖形

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圖案,要求學生想想動物(植物)身上可以添加(制

作)什么圖案,如:水果中的西瓜,魚、小鳥的身上用些什么圖案,這時教師引

入第二步;

b>想花衣

教師拿出4組空白紙衣服,確定主題一一水果、魚、向日葵、小鳥,要求

學生看看、想想能先在圖案上畫出或添加圖形做成漂亮的小花衣服。

教師提示,當我們決定畫哪一組主題后,還想一想,一個要怎么樣畫才畫

的豐富、蟹?導入下一步:

c、畫花衣

四組同學合作進行,分工花出所需要的圖形。(教師巡回指導)接著,教師

引導學生,在花衣上還可以添加其它圖形、圖案或形象。

第二課時

一、教師出示多圖片,展示各種形態的動物,植物、圖形、圖案等,使學

生拼、看、想,三者結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二、學生畫圖。

大約十幾分鐘后,要求學生分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指導穿花衣,這時

播放輕音樂,學生開始穿各組做的花衣進行展示。

三、針對作品情況進行評比,教師可以這樣說:“好,比賽結束,下面我們

要評出優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師生共同評出佳作,根據每組的有點,

給他們每組都發一個不同稱號的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課堂小結: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這樣的課堂設計,使學生學、練結合,發現學習和美育相融,是美術大綱教學的要求。

第10課下雨了

教學目的:

表現下雨時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動態,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重點:培養學

生的想象力。

難點:把印象中的雨天畫出來。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聽歌曲《雨中》這首歌曲描述了怎樣的景象?春天是多雨的季節,江南是

多雨的地方,下雨時的情景是怎樣的,讓學生思考回答。

三、雨中的自然景象:

1、樹干搖動(風向)。

2、電閃雷鳴,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1、路上的行人匆匆逃避,撐起雨傘,披上雨衣。

2、路旁攤販匆忙收攤。

3、家中的人,收院子里的東西,關門閉戶。

五、教師指導畫線條表現雨中的情景。

六、作業評析。

七、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生活認真表現生活中的情景。

第11課圖形擺餅

一、教學目的

1.學習用分割、組合的方法獲得基本形,完成簡單的平面構成設計。培養、

鍛煉學生的組合造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發展抽象思維。

2.通過動手拼擺、操作,使學生初步了解分解構成的原理,增強設計意識。

二、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能自由、大膽、巧妙地用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進行排

列組合,運用接觸、透疊、分離、覆蓋、等變化方法構成各個不同的基本形。培

養學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難點:掌握基本形的構成方式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創新;“正

形”與“負形”的相互轉化這一平面構成形態的創造與表現的基本手段。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請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

等。學生邊說,教師邊畫出來,或用課件展示。

讓學生在彩色紙上畫出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圖形,并用

剪刀剪下。(提示:將各色彩紙疊在一起來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圖形。)

2.引導欣賞,拼擺游戲。

(1)欣賞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畫面圖片。(如:花布、拼花地板、

地磚等。)

(2)基本形通過排列可以構成各種圖形,說說在生活中見到過的實例。(提

示:各國的國旗、商標、奧運會五環標志等。)

3.聯系生活,激發創意。

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

請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在回答時最好能具體說出物體的哪個部分像哪種

圖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頂像三角形,房門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圓形和方形組

成。)

4.傳授方法,創作表現。

引導學生拼擺出兩個基本形所能出現的幾種情況。(引導學生了解平面構成

中基本形與基本形相遇時出現的接觸、覆蓋、透疊、分離、聯合、減缺、差疊、

重合等情況。)[

(2)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發現圖形構成中的“形”與“地”的關系,提供

創作的建議。

(3)鼓勵學生還可以用彩色筆隨意畫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

形組合而成的畫面,涂上自己喜愛的顏色。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學習用分割、組合的方法獲得基本形,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巧妙組合、色

彩搭配,完成簡單的平面構成設計。培養、鍛煉學生的組合造型能力和空間想象

能力,發展抽象思維。

2.通過動手拼擺、操作,使學生初步了解分解構成的原理,增強設計意識,

并在小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培養探索意識和合作

精神。

二、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能自由、大膽、巧妙地用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進行排

列組合,運用接觸、覆蓋、透疊、分離、等變化方法構成各個不同的基本形。培

養學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難點:掌握基本形的構成方式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創新;“正

形”與“負形”的相互轉化這一平面構成形態的創造與表現的基本手段。

三、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大家玩過七巧板嗎?誰能用七巧板拼擺一個圖形?教師出示七巧板的課件

并演示。學生拼擺,討論。

七巧板是我們祖先的一項卓越創造,19世紀初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廣泛

的興趣,并迅速傳播,被稱為“東方魔板”……

(簡單地介紹七巧板的來歷,激發學生對我國悠久歷史文化探究的興趣和

民族自豪感。)

小結:將一個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幾個形狀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種圖形。

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構成的這個原理。

3.鞏固新知,啟發創造。

(1)象形物品的分解構成:

展示兩幅范畫(熊貓和熱帶魚),讓學生分辨原始“母體”的形態,以及分

解的次數。

(2)抽象幾何的分解構成:

展示兩幅范畫(方和圓),讓學生分辨原始“母體”的形態,以及分解的次

數。

4.作業練習,拼擺創作。

5.作業欣賞,評價深化。

(1)學生互評作業,教師對有獨創性的作業予以表揚與肯定。

(2)選出代表性的同學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創作過程,談構想。

(3)小結本節課內容。

第12課小小鐘表店

教學目的:

1知識能力目標:了解鐘表知識,懂得簡單的設計方法,學會運用不同的

材料設計制作美觀的鐘表。

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參透珍惜時間的德育教育。

重點: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參透珍惜時間的德育教育。

難點:了解鐘表知識,懂得簡單的設計方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學生展示收集到的鐘表實物或圖片,在小組中相互交流,找找鐘表的特

點。

教師或學生簡單介紹鐘表知識(如中國古老的計時器具、最早的鐘表等。)

(-)發展階段:

1、互動游戲“一分鐘你能干什么”。教師首先作剪鐘表輪廓的演示,學

生看

時間;學生進行剪鐘表輪廓比賽,教師要引導學生剪自己喜歡的造型,造

型要求盡量簡單。

2、制作鐘表造型。學生將時針、分針配在剪好的鐘面或表面上,初步

完成鐘表造型。

3、對于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求新求異。

(二)強化階段:

1、欣賞課本上的范作。

2、教師小結裝飾的方法:用剪、畫的方法裝飾,用不同實物組合裝飾

等。

3、學生討論:如何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進行裝飾。

(三)表現階段:

1、教師講述作業要求及創作要領。

2、學生自主進行設計與制作,可采用兩個合作設計制作的方式。

3、教師巡堂輔導,對構思創意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對動手能力差的學

生給予幫助。

(四)展示階段

展示學生作品。自評互評。

第13課包糖果

教學目的:

1、練習涂畫糖紙,包扎糖果。

2、熟悉繪畫工具,培養兒童動手動腦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重點:培養兒童動手動腦能力。

難點:涂畫糖紙,包扎糖果。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準備:糖果(師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出示帶來的糖果,請學生觀察。

說一說:這種糖果是什么樣的?糖紙在形狀和色彩花紋上有什么特點?是

怎樣包扎的?

想一想:如果你去買糖果,你會挑什么樣的?為什么?

二、欣賞

共同欣蠢示作品。

1、糖紙:是什么形狀的?上面有哪些圖案?你覺得他設計的怎樣?

2、糖果:這些糖果是什么形狀的?用到了哪些材料?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

糖果?

三、創作

討論:要完成本課作業應該按怎樣的次序?

1、自己準備包一個什么樣的糖果?用多大的紙?

2、剪裁:根據自己的設想剪裁出糖紙的形狀。

3、涂畫:涂上喜歡的圖案和色彩。

4、包扎:包扎出不同樣式的糖果。(提示:你做出怎樣的糖果才會讓大家

搶著來購買?)

四、糖果展示會:

1、把學生的糖果集中在一起,輪流扮演買者和賣者。

買者選出自己喜歡的糖果,并說一說:為什么喜歡它?

2、以“我有一顆甜甜的糖果”為題,創編小故事或小詩歌。

第14課小陀螺

教學目的:

1.啟發學生運用多種材料,學習設計制作紙陀螺及能進行簡單的裝飾。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使用自己制作的紙陀螺的活動,培養對美術設計制作的興

教學重難點:

重點:巧妙選用各種材料制作有創意的紙陀螺。

難點:制作時,陀螺面與陀螺軸的連接。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起學習興趣

講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室”故事

二、欣賞古今陀螺

熊伯伯而陀螺收薪品真是多啊,可是熊伯伯卻有個遺憾……到底是什么

呢?

三、揭示課題《小陀螺》

太好了,我們就一起加入熊伯伯收藏行動吧!

四、新課教學

1、教師玩陀螺

看了熊伯伯這么多美麗的陀螺,教師現在也忍不住想做做,玩玩了

(教師現場利用廢舊品,邊講解邊做陀螺)

你們瞧,簡單的陀螺就做好了,我們來看看

它能不能轉起來,為什么轉的這么慢這么不平穩呀?誰來當當教師,幫幫我!

小結:小棒要在陀螺旋轉面的中心位置,而且洞不能太大

那么靜態的與動態的陀螺有哪里不一樣呢?

2、觀察比較:

A欣賞靜態的陀螺,觀察其外觀,旋轉面的顏色

B欣賞動態的陀螺,啟發、引導學生對陀螺的外觀、旋轉速度、平穩性、

旋轉面的色彩變化等進行觀察和研究。

3、現在請小組討論討論,說說你們小組準備做怎樣的陀螺,怎么做。

學生反饋,師播放課件

①剪旋轉面

②裝飾陀螺

③在中心點上固定小棒

五、欣賞同學作品

六、作品創作

作業要求:

1、從陀螺的外形、圖案、色彩、牢固度、轉動時又快又穩等幾方面思考

2、小組自由選擇材料制作陀螺

指導要求:

1、教師及時發現、鼓勵學生在材料使用、造型、顏色匹配等方面的新創意。

2、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教師表揚并展示構思好、有創意的作業,鼓

勵學生嘗試用剪貼的方法,用雙面膠、紙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進行表現,并針對

性地指導

第15課開心小玩具

教學目的:

1、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玩玩、想想、畫畫、做

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體驗設計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折、剪、貼、畫等動手

能力,和敢想、敢說,大膽創造的意識。

2、通過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發展學生的綜合實

踐能力以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合理選材;折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紙彈簧若干,紙條2根,動物玩具,制作老鼠的零部件,CAI課件。

學具:紙條,彩色筆,剪刀,彩色紙,膠水等。

課堂設計與反思:

一、課堂實錄

(一)、巧用魔術,導入揭題。

師:變魔術小朋友們都看過,想不想看教師給你們變魔術?

生:想。

師:變之前你們猜猜我會給你們變出什么動物?

生答。

師:看我變。(出示熊貓玩具)再猜猜還能變出什么動物?

生答。

師:再看我變。(出示老虎玩具)原來是只小老虎,它可真威風。老虎會蹦,

熊貓會跳,還有什么動物是蹦蹦跳跳的?

生:青蛙,袋鼠,小兔子……。

師:其實我們能讓所有的小動物都蹦起來,跳起來,你們想幫助它們嗎?

生:想。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幫助它們蹦蹦跳跳的方法。

出示課題〈〈開心小玩具〉〉

(二)學習折紙彈簧

師:今天我要考考大家,看看哪些小朋友最聰明!(出示紙彈簧)這個東西

象生活中的什么?

生:彈簧。

師:又因為我們這個彈簧是用紙做的,所以我們又叫它紙彈簧。每位同學

拿一個紙彈簧玩一玩,再拆開,邊拆邊想一想,它是怎樣折的?

(學生動手玩一玩,折一折)

師:哪個小朋友會折?說說你是怎樣折的?

生:(用紙條演示)用兩張紙條折,輪流折。

師:學的又快又好,大家表揚他。(嘿,嘿,你真棒!)大家再試一試,看

看又有哪些小朋友折成功了?折好的小朋友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學生再次試折)

師:折成功的小朋友獎給自己一個五角星,再當一回小教師,教一教沒有

折完的小朋友,比比哪組先折好。

(表揚、獎勵做的好的組)

師:你們折好了紙彈簧,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問題嗎?

生:彩色紙太薄了,彈不起來。

師:做紙彈簧要用稍微厚一些的紙,折紙時不要重壓,重壓的話,厚紙易

裂,失去彈性。

師:除了用紙折,還可以用什么材料做成彈簧?

生:彩帶,鐵絲……。

師:現在我們休息一下,一起來學習一首新兒歌(出示CAI課件,):

〈G單簧寶貝〉〉

紙彈簧,是寶貝,能彈跳,會搖擺。做件彈簧小玩具,蹦蹦跳跳真可愛。

師生齊讀。

師:你們想做些什么蹦蹦跳跳的玩具?

生:小青蛙,小白兔,袋鼠,小鳥……。

(三)添加制作完成

師:我想做一只老鼠玩具,已經準備好了紙彈簧和老鼠的頭、四肢,誰來

教我怎么做?

(學生上來演示幾種不同的組合)

師:這個小教師真不錯,我學會了,你們學會了嗎?

師:要讓紙彈簧變成玩具,我們要做些什么?

生:給彈簧加上動物的頭,四肢等。

師:下面我們就來把前面做好的紙彈簧變成動物玩具,讓你喜歡的小動物

蹦起來、跳起來。

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師:做好的彈簧玩具請掛在教師為你們準備的繩子上,再去幫助同組中還

沒做完的小朋友,看看哪一組做的又快又好。

(四)展評學生練習

師:做好的組在黑板上插上一面紅旗。

師:大家都做完了,看一看其他同學的彈簧寶貝,有你喜歡的嗎?給他貼

上一個五角星,再說說為什么喜歡?

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師:有你不太喜歡的嗎?同樣也說說原因。

學生發表意見。

(五)游戲結束本課

師:帶著我們的彈簧寶貝一起到教室外去學一學他們是怎樣跳的吧!

游戲:兔跳比賽

師:這節課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哪你們都學會了些什么?

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我們不僅學會了做彈簧寶貝,還知到了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大家都要保護它們,希望以后同學們將這些貫穿到你們的生活中

去。

第16課五彩連環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有關奧運的知識,體會奧運精神。

2、學會制作彩環,并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制作出大奧運五環,激發學生的學

習興趣。

3、指導學生正確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

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難點:制作中的剪貼。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師:這節課由五個可愛的福娃帶領我們五個小組的同學一起去參觀奧運村。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五彩連環》這一課。

三、講授新課

1、看了這么多有關奧運的圖片,你記住了奧運五環是由哪幾種顏色組成的

嗎?

生:紅、黃、藍、綠、黑。

2、演示彩環制作過程(展示平臺)

師:今天,我們除了要認識五環外,還要用彩紙來制作五環。

師介紹制作工具材料。

教師演示制作過程:①折紙②剪紙條③粘貼成環④多環連接,環環相扣,

組成大環。

四、學生制作

學生分組,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1、各小組按本組的組標色制作同色的五環,可小組合作制作出大環。

2、制作較快的小組同學可到其他小組幫忙。

3、制作完成在教室中間擺放出大五環圖。

五、評價游戲

1、學生分組站在各自的色環中,念兒歌。

2、進入“奧運村”參觀奧運場館模型圖。

六總結

第17課貼樹葉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常見的葉子,發現葉子的形狀、大小、顏色各有不同。

2、能大膽想象利用不同的葉子拼貼樹葉畫。

3、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動手創造能力。

重點與難點:

根據樹葉的形狀和顏色,組合成適宜的樹葉粘貼畫。

教學過程

一、欣賞各種樹葉

1、知道它們有大有小,形狀不一,可以組成有趣的圖案

2、請同學們看看教師展示的這些葉子像什么呢?"(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它們形狀都是不一樣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長的,短的。

二、欣賞范畫

1、你們想看嗎?教師把樹葉放在一起變成了一幅什么畫?(金魚)觀察金

魚的身體是用什么形狀組合的?(橢圓形葉子)那它的尾巴又是什么樣子的葉子

變出來的呢?(有點像花的葉子變出來的)

2、再讓學生看看這是什么?(出示孔雀)讓學生欣賞

教師小結:原來每一片樹葉和不同的樹葉組合就會變出不同的圖形。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常見的葉子,發現葉子的形狀、大小、顏色各有不同。

2、能大膽想象利用不同的葉子拼貼樹葉畫。

3、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動手創造能力。

重點與難點:

根據樹葉的形狀和顏色,組合成適宜的樹葉粘貼畫。

一、介紹樹葉粘貼的方法

擺的時候要先想好它的位置,不要擠在一起,這樣才好看!物體拼好后,

再一片片地在樹葉的背后均勻地抹上漿糊,貼在畫紙上,再用手輕輕壓一壓。

二、創意

教叫邊巡視,并對個別學生適當指導,重點幫助正確地挑選樹葉的形狀拼

圖來布局畫面。

三、作品欣賞。

請完成的同學把圖畫貼在黑板上,互相看一看,說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

么喜歡它?

教師可以挑出幾幅好的畫稍作講評。“這幾幅畫呀,構圖較好,畫面很滿,

添加的裝飾不多,拼的很像。(最主要的是樹葉的形狀找的好)

四、總結新課。

第18課紅星閃閃

教學目的要求:

1了解有關革命戰爭年代的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2學習制作小紅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

五角星的制作方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

播放革命小英雄的歌曲,給教學營造出一個學習氣氛,引導學生進入課題,

提高學習質量。

二啟發構思

給學生講小紅軍的英雄故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交流討論,繪畫構思

做準備。

三教師演示

演示時講究技法技巧。

四自主表現

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想畫下來,做一個紅五星的道具,綜合撕紙、粘貼、

聯想、添后畫等方式。

五游戲體驗

“小通訊員”游戲(即往返跑),學生分組送信。

六延伸

從特殊上講,紅五星象征勝利歡騰,給人以欣欣向榮、勃勃生機。

相對你來說,那不代表什么。

可是相對大多數人來說,代表著尊嚴、尊重、團結。

第19課搓搓揉揉

教學目的:

1.通過摸、聞、聽、捏、做,豐富對泥巴的感知,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2.通過聽說交流,豐富對泥土的聯想,建立對泥土的情感,對大自然的熱

愛。

3.通過玩泥巴,刺激泥塑欲望,鍛煉動手能力。

重點:鍛煉動手能力。

難點: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流程:

一、說說家中陶器皿,引出泥巴新課題。

[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利用陶與土的內在聯系,導入新課。]

1.將帶來的器皿擺放在桌上,說說哪些是陶土做的。

2.說說陶土還能做哪些器皿。

3.引出課題:泥巴真聽話。

二、摸摸揉揉泥巴,體驗對泥巴的感覺。

[感觸體驗,摸揉泥巴,體驗泥巴對人皮膚的刺激。]

1.摸摸揉揉泥巴,用你的感覺去體驗,把你的感覺告訴同學。感覺:冰冰

的、涼涼的、涼爽、很舒服、很柔軟。水多了很沾手,水少了太硬……

2.班級交流對泥巴的手感,再互相說說自己的感覺。

三、用鼻子聞一聞,體會、想像泥巴散發的氣味。

[器官體驗,逐漸調動學生生活經驗和情感參與體驗。]

用鼻子聞時,一定要用心去體驗。

1.聞聞泥巴,把聞到的氣味告訴小朋友。

2.班級交流:你聞到了什么味?(泥土味、臭味、青草味、泥土的香味、

草根味,還有稻香、果香味、菜香……)

四、親親泥巴,用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