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搬運分析_第1頁
第四章搬運分析_第2頁
第四章搬運分析_第3頁
第四章搬運分析_第4頁
第四章搬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搬運分析1.生產體系的概念及工廠物流合理化2.搬運體系的分析及設計LG-PRC11.生產體系的概念及工廠物流合理化1)生產體系概要生產體系是制造體系及其計劃管理過程。它是以決裁者為中心的狀態存在的。決裁者目的/目標制造體系變化過程資源投入產出機器材料人環境條件<生產體系的概念圖>方法3M,信息,能源產品,服務InternalConsultantCourseⅦ-2(1)按產品布局(2)固定型布局(3)按功能布局(4)按產品布局(GT)部品倉庫機床電錘磨床組裝磨床組裝焊接噴涂成品倉庫沖床機床磨床電錘電錘沖床組裝組裝電錘磨床組裝機床電錘電錘磨床機床機床機床機床沖壓磨床銑床電錘部品倉庫成品倉庫焊接噴涂組裝產品部品倉庫成品倉庫部品倉庫成品倉庫組裝組裝沖壓折彎電錘機車機床機床機床電錘電錘焊接焊接噴涂噴涂銑床銑床銑床銑床磨床磨床InternalConsultantCourse1.生產體系的概念及工廠物流合理化o工廠布置類型Ⅶ-33)工廠物流(Logistics)合理化概要工廠物流是指工廠內資材,部品,成品的移動過程,包括資材的入庫到生產過程,成品的保管及出庫等全過程.供應處(SourceofSupply)工廠(Plants)顧客(Customers)供應物流(MaterialManagement)銷售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

物流LOGISTICS工廠(生產)物流運輸庫存管理訂貨管理倉庫管理裝卸信息管理<物流的范圍>InternalConsultantCourse1.生產體系的概念及工廠物流合理化Ⅶ-2.減少廢棄物品1.降低成本3.擴大生產能力4.改善工作條件5.改善流通-減少資材/部品的不當拿取而產生的損壞-減少選取物品時帶來的劃傷-通過庫存和工程管理降低成本-有效利用空間-減少中間環節(Han-dling)-提高勞動生產性-保證生產水平和管理的穩定-合理使用資材-提高資材管理和控制能力-有效利用人力-消除瓶頸(Neck)

工位-提高工作場所的安全性-減輕工作疲勞-使操作者從事更具有價值的工作-能迅速滿足顧客要求-利用低成本,低價格增加銷量-減少不當損壞引起的退貨工廠物流管理的目的InternalConsultantCourse1.生產體系的概念及工廠物流合理化Ⅶ-4o工廠內物流改善的順序圖事先調查空間計劃選定搬運設備布局(Layout)評價設定基本方案分析整體布局基本布置2階段3階段1階段分析部品/材料特點物品流動分析生產數量分析(P-Q分析)各項活動之間相關程度活性指數搬運/工程分析工程分析和物流改善的出發點工程分析問題背景對象范圍分析改善可能性選定改善課題制定推進體系InternalConsultantCourse1.生產體系的概念及工廠物流合理化Ⅶ-561)搬運體系分析的順序將搬運強度分為5個等級將各現場之間的搬運強度用圖解形式表示

分析對象(成品)生產量(P-Q分析)-名稱-材料-材質/形狀-搬運形式和型號

工程分析表/材料表外形分類表倉庫和加工現場之間的各類搬運量對于各現場和各種材料制定具體的搬運方法選擇搬運方法劃分接收/保管/發貨場所對現場之間的各類材料按照搬運方法的不同,計算出的搬運次數搬運強度模型

(Matrix)搬運強度圖解o基本思想:搬運是不能帶來附加價值的不必要作業,是成本上升的間接原因o普通工廠的工程時間分析:加工占45%(80%是搬運),檢查5%,搬運45%,停頓5%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外部搬運方法及搬運形式搬運量模型

(Matrix)Ⅶ-2)搬運體系分析材料(Material)移動(Move)方法(Method)<搬運的3要素>起點路線路徑距離頻率速度形狀性質種類數量包裝形狀人力資源合理利用設備InternalConsultantCourse1.搬運對象的分類

1)選擇代表性產品

-選擇產量高的產品

2)形狀分類:制作材料和部品清單

-根據形狀/型號/拿取時注意事項/管理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分類2.劃分物品的入庫/保管/出庫場所

1)對各類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外部運輸方法進行調查

-材料的種類和數量

-各類成品的擺放狀態

-運輸方法

2)劃分入庫/保管/出庫場所(以提高空間利用率和能動管理為目的)-根據管理部門及拿取方法分類

-根據搬運和保管方法分類

-根據使用場所分類3.綜合分析現場內的搬運量

1)對整個保管現場和作業現場的相互關系

2)以搬運對象的分類和搬運形式為基準

3)記錄在標準的樣式里4.搬運強度分析5.選擇搬運方法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Ⅶ-7搬運強度分析1)搬運強度模型(Matrix)

以保管場所和作業現場之間的搬運強度(搬運次數x數量)為基準,描述搬運量模型(Matrix)2)搬運強度圖解將搬運現場之間的搬運強度模型(Matrix)定為5階段[A,E,I,O,U],把它圖表化布局(Layout)分析FromTo搬運數量搬運次數搬運距離搬運重量搬運強度235647189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Ⅶ-8o制定搬運方法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1)選擇搬運方法時考慮事項

-要綜合考慮搬運對象,搬運量,路徑和距離,搬運場所的特點,搬運頻率,連續性,周期性等要素2)各種搬運方法的特點

-人工搬運

-推車/小型動力搬運車

-板帶

-叉車

-吊車3)搬運手段的選擇及搬運體系設計

-消除拿取的次數

-消除單純的反復作業,同時考慮安全性

-比較綜合成本(初期投資和運轉經費,使用壽命引起的成本)Ⅶ-93)分析搬運物1.選定搬運物流改善的對象成品/維修部件/外加工部品/通用部品/包裝材料/廢品/生產輔助資材/夾具/檢查夾具2.搬運物的包裝形狀和特性分類

o成品或材料一般按它的狀態和Group(組群)分類

o根據狀態分為固體,液體,氣體

o按Group分為單個,容器,批量(Bulk)對成品和材料的搬運有影響的物理性質有:重量/密度/形狀/易碎性/搬運條件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Ⅶ-104)搬運路徑和物流的流水性分析1)線狀圖(StringDiagram〕

對個別部品和材料的單純流水性改善方法,不考慮搬運量。適用于生產線布置及流水性改善規定各個部品的加工路徑排列加工工程闡明各工程間步驟重新排列加工工程改善流水工程流水效率=PerfectParts?Steps/PartsFlowStepsPerfectParts?Steps=[工程數-1]xPart數(工程的起點和終點相同情況)Forward/Backwardxxxxx區分零件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搬運路徑和移動的起點,終點及作業種類(加工,搬運,檢查,等待D,儲藏)流水性分析方法有線狀圖(StringDiagram),柱狀流程圖(Multi-ColumnProcessChart〕,路線圖(FromToChart〕,流水工程圖,工廠物流流水圖等Ⅶ-1112345縱向過程圖(Multi-ColumnProcessChart〕:除去BackTracking的單純流水改善方法工位Parts縱向過程圖1號工位8號工位8號工位工程步驟最小步驟TOTALABZY流水效率=∑{最小步驟}/∑{工程步驟}711∑{最小步驟}∑{工程步驟}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Ⅶ-123)工程物流流水性分析圖是把部品/材料/成品的流水性用圖表方式畫在工廠布局圖上的,可用于改善CrossTraffic(路線交叉)或

BackTracking(逆流),搬運距離等.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Ⅶ-13各種零件搬運路徑分析規定各部品搬運量和加權權數規定跨越具體步驟的加權權數制作路線圖(FromToChart)計算流水效率o步驟1:分析各零件(Part)的搬運路徑o步驟2:規定各零件的搬運量及加權權數(重要度)零件加工/搬運路徑12345RABDCFSRBDCASREFBACDSRFACDSRCADS零件12345每天數量單位重量總重量加權權數2,0002,0002,0002,0002,0000.59.00.515.03.751,00018,0001,00030,0007,5001.018.01.030.07.5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4)路線圖(FromToChart)是搬運和流水性改善技巧,它綜合考慮了工廠內所有作業現場之間的物品流動及搬運的重要程度.對于逆向移動的乘系數使系數高的工位相鄰Ⅶ-14o步驟3:跨越步驟的路線乘上一定系數路線圖(FromToChart)o步驟4:給逆向移動的乘上一定系數系數=跨越的工位數原來數x2路線圖(FromToChart)o步驟5:畫出路線圖(FromToChart)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Ⅶ-15流水效率=總搬運強度/總計算強度o步驟6:連接系數高的相關工位o步驟7:計算流水效率把路線圖重新排列,盡量使系數高的工位相鄰,提高工程流水效率路線圖(FromtoChart)流水效率=283/548=51.6%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Ⅶ-165)搬運成本分析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1.搬運費增減率=[當月搬運費-標準月搬運費]/標準月搬運費2.各項搬運費o搬運重量別搬運費=月搬運費/月搬運重量o搬運次數別搬運費=月搬運費/月搬運次數o搬運個數別搬運費=月搬運費/月搬運個數o搬運距離別搬運費=月搬運費/月搬運距離o搬運作業量別搬運費=月搬運費/[月搬運重量x月搬運距離]3.搬運比率=月搬運費/月生產額#參考:搬運成本的構成Ⅶ-17186)工廠物流管理原則和改善方案拿取(Handling)最小原則慣性原則利用重力原則消除重復拿取原則活性化原則單位裝卸(UnitLoad)原則與整體布局(Layout)結合原則兩端原則與管理,制度相關的原則機械化原則碎片最少原則合理利用空間原則合理利用間接操作者原則自動化原則活用設備/能力平均原則3S原則(專門化,標準化,單純化)流水原則物流機器選擇原則安全原則直線化原則順行原則速度原則水平原則運轉率向上原則連接原則排除交叉搬運原則考慮道路,設施原則協助原則透明原則合理化原則避免重載原則搬運物流合理化原則(活性指數0)地面擺放狀態WHYWHATWHEREWHENHOW&WHO=對搬運物流的提問順序盡量除去形狀型號數量從...到路徑頻率速度單位裝卸(UnitLoad)設備/設施人力資源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活性指數1)集裝箱或容器(Bulk)狀態(活性指數2)板帶(Pallet)或活動墊木

(Skid)狀態(活性指數3)車載狀態(活性指數4)傳送器(Cnveyor)&滑道

(Chute)狀態Ⅶ-o解決搬運和拿取的方程式為什么?什么(What)何地(Where)何時(When)多少(How)誰(WHO)除去材料(Material)移動(Move)方法(Method)類型Type特點Char.數量Quan.起點物流特點類型拿取單位設備人力制約條件++++不必要必要單件批量液體氣體形狀尺寸溫度損傷重量拿取周期數量最多保留量拿取單位搬運單位內部外部裝卸方法距離頻率速度動作位置/條件運輸搬運傳達拿取調整位置上下層之間裝車方法集裝箱拿取單位拿取數量重量機械性能(保管,拿取)類型(手工/機械)特性數量費用拿取時間所需工時匯率面積高度通道位置通道寬度混亂度儲藏空間設備能力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領域地域部門間作業現場間路徑Ⅶ-19SpiralTechnique(螺線上升技術):FromToChart變為FlowBetweenChart

目錄中先布置搬運量最多的相關活動選擇第二大搬運量活動是否已經布置一個相關活動?是否布置完所有相關活動?計算布置效率綜合考慮已布置的活動和流水量后布置選擇被選相關活動的下一個目錄是否已布置完一個相關活動?E={A/(A+B)}A:相鄰活動間的流水量總合B:相鄰活動外的流水量總合YYNNNY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按搬運量多少順序排列在相關活動目錄中Ⅶ-20oSpiralTechnique例題1.FromToChart2.FlowBetweenChartInternalConsultantCourse2.搬運體系分析及設計ABCDEFG功能面積ABCDEFG451525105入庫12000302515剪切8000510沖壓600035固定120006535組裝800065噴涂12000出庫1200020255總流量:435Ⅶ-213.按流水量排列1.EF902.FG653.BD504.AB455.DE356.EG357.AD258.BE259.BF2010.AC1511.AE1012.CF1013.AF514.CE015.AG016.BC04.BlockLayout布置1)EF2)FG布置F已經布置

G和E/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