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資委招聘“企業高管”合法性的置疑_第1頁
對國資委招聘“企業高管”合法性的置疑_第2頁
對國資委招聘“企業高管”合法性的置疑_第3頁
對國資委招聘“企業高管”合法性的置疑_第4頁
對國資委招聘“企業高管”合法性的置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國資委招聘“企業高管”合法性的置疑

“十六大”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按照“十六大”的部署,中央成立了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國資委),省、市成立了地方國資委,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國資委的成立,結束了長期以來國有產權主體缺位的弊端和“五龍治水”的混亂局面。但同時,新的擔憂出現了,新成立的國資委作為

“管人、管事和管資產”集于一身的權力機構,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況下,很可能形成新的政企不分,侵害的自主經營權。盡管十六大報告特別強調:“各級政府要嚴格執行國有資產管理法律法規,堅持政企分開,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使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但是,最近國家和北京市國資委越俎代庖,違法在全球范圍內為招聘高層管理人員說明,這種擔憂絕非杞人憂天。

反響熱烈的海內外招聘

20XX年9月16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委員會在其站發布公告,稱:為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人才強國戰略,積極探索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與市場化配置經營管理者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努力創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新機制,為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和集團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依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組織部分國資委監管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一批高級經營管理者。

這次招聘的對象是6家中央的7個高級崗位,分別是: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鋁業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總會計師、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總會計師。經過3個月的筆試、面試以及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考察了解,12月17日,7個招聘職位的人選全部產生。“

對于這次招聘,國資委自己給予自己高度地評價,認為這是國資委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對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與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相結合的積極探索和成功實踐,對于創新國有領導人員選拔任用機制,促進國有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以及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將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國家國資委成功招聘高級管理人員的帶動下,20XX年5月14日北京市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張鳳朝14日正式宣布,國資委將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受其監管的4家國企的高級經營管理人員,招聘過程將借鑒國際“獵頭”甄選方式和方法。據張鳳朝介紹,此次招聘職位分別為北京國際電力開發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四位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北京市國資委將委托北京雙高人才發展服務中心具體實施招聘工作。招聘過程將遵循市場化運作、體現出資人認可、落實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等原則。張鳳朝說,此次公開招聘是北京市國資委去年10月組建后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做好這次選聘工作將為以后公開招聘總經理一級的高管人員打下基礎。他透露說,北京市國資委近期將在北京市公交總公司、北京城建集團、北京一商集團和北京京儀控股公司等國企進行內部競聘總經理等工作。

招聘副總經理的權利應該誰來行使

從國家國資委和北京市國資委這次招聘高級管理人員的特點來看,一是招聘的對象都是公司副總經理一級的高級管理人員;二是招聘的全部程序從筆試、面試、考察到最后聘任都由國資委完全主導,招聘的在整個招聘過程中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也看不出其參與程度;三,都宣稱招聘是依法進行的。如國家國資委宣稱,招聘是“依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北京市國資委宣稱,“招聘過程將遵循市場化運作、體現出資人認可、落實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等原則”。但是,依據《公司法》和《經營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來看,無論是國家國資委還是北京市國資委的招聘,都違反了公司副總經理的聘任程序。

按照產權學派的剩余控制權假說,是由擁有剩余控制權的那些資產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在于,由于契約的不完全性,將剩余控制權給予簽訂契約的某一方可能會提高整個經濟的效率;在許多情況下,法律上的某一個主體作為許多契約的共同一方擁有資產的剩余控制權會提高整個資產的效率,這時就會產生。

也就是說,由于契約的不完全性和交易費用的存在,以委托-代理機制下,的所有者在保留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的前提下,把的經營完全交給經營者,這樣的話,私人成本等于社會成本,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雙方都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在委托-代理機制下,國資委作為出資人,對所出資具有“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這三項權利也就是所謂的剩余控制權和索取權。國資委在保留這些權利的情況下,把整個的經營都交給的管理者,這樣,才能提高的效率。這里的選擇管理者,也就是十六大報告里所說的“管人”的權利。對于“管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對誰來舉一動也成了媒體的焦點牽動著無數眼球的注意力。但實事求是地說,國資委在做好國有資產“出資人”方面演技還顯稚嫩,時不時露出政府行為的影子,在尊重自主經營權上缺乏大的舉措。這次國資委在全球違法招聘高級管理人員,不能不說開了一個很危險的先例。我們希望國資委的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