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1頁
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2頁
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3頁
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4頁
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課時1氮氣和氮的氧化物第二節氮及其化合物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知識點1

氮氣的性質

C

2.[2023浙江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一期中]下列關于氮氣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知識點2

氮的固定3.經典題自然界中氮的循環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A.工業合成氨屬于人工固氮B.圖中有2種自然固氮的途徑C.在氮的循環過程中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D.含氮無機物與含氮有機物可相互轉化

4.[2023寧夏吳忠高一期末調研]下列轉化屬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知識點3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質5.[2023四川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高一期末]下列關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C

C

AC

1.情境題[2023河南南陽高一期末]薯條等膨化食品袋子中一般填充有食品級的氮氣,該做法利用的氮氣的性質是(

)

CA.氮氣為無色、無味氣體B.氮氣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C.常溫下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D.氮氣的密度和空氣差不多【解析】

常溫下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能防止食品與空氣接觸而變質。

C

CD

A

√【解析】

(2)該小組設計如下實驗驗證上述猜測,實驗裝置(用于連接玻璃管的乳膠管均內襯錫紙)如圖所示。

①裝置A中的試劑是___________。

②干燥管和裝置B的作用分別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課時2氨和銨鹽第二節氮及其化合物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知識點1

氨氣的性質1.[2023四川遂寧射洪中學高一期中]下列關于氨氣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氨氣極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較穩定(不容易分解)B.氨氣無色,密度比空氣的小C.氨氣易液化,液氨汽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因此液氨可用作制冷劑D.氨氣溶于水顯弱堿性,因此可使酚酞試劑變為紅色【解析】

氨水的主要成分為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不穩定,受熱易分解,A項錯誤;氨氣無色,密度比空氣的小,B項正確;氨氣易液化,且液氨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能快速降溫,所以液氨可用作制冷劑,C項正確;氨氣溶于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弱堿,溶液顯堿性,所以可使酚酞試劑變為紅色,D項正確。

CA.&1&

B.&2&

C.&3&

D.&4&

3.[2023上海進才中學高一期末]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D

知識點2

噴泉實驗

A水B鹽酸C飽和食鹽水D水

5.[2023安徽亳州高一期末]噴泉實驗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圖

1和圖

2兩套裝置,從產生噴泉的原理來分析,圖

1是上減小增大部燒瓶內氣體壓強______(填“增大”或“減小”,下同)而產生噴泉;圖

2是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______而產生噴泉。【解析】

1是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減小而形成噴泉,圖

2是錐形瓶內氣體壓強增大而形成噴泉。(2)某學生積極思考噴泉原理的應用,設計了如圖

3所示的裝置。

裝氨氣的燒瓶中出現白煙

②在①操作的基礎上,若要在該裝置中產生雙噴泉現象,其操作是____________。

6.[2023河北唐山十縣一中聯盟高一期中]下列有關銨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D

(2)方法

B

【解析】

&5&

.知識點4

氨氣的實驗室制法9.[2023天津南開區高一期末]為了在實驗室制取干燥的氨氣,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三套實驗裝置。(1)寫出實驗室制氨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裝置和所用樣品都正確且能得到干燥氨氣的是____(填“甲”“乙”或“丙”)。丙【解析】

甲中沒有干燥裝置,得到的氨氣中含有水蒸氣;乙中濃硫酸能夠與氨氣發生反應;丙中堿石灰與氨氣不反應,能夠干燥氨氣。(3)檢驗試管里是否收集滿氨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證明氨氣已收集滿(或用玻璃棒蘸取濃鹽酸放在試管口,若產生白煙,則證明氨氣已收集滿)

(4)上述裝置中肯定收集不到氨氣的是____(填“甲”“乙”或“丙”),其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乙

(5)氨的催化氧化是工業制硝酸的基礎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解析】

&6&

.2.情境題用濃氯化銨溶液處理過的舞臺幕布不易著火,其主要原因是(

)

B①幕布的著火點升高

②幕布的質量增加

③氯化銨分解吸收熱量,降低了環境溫度

④氯化銨分解產生的氣體隔絕了空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選項實驗現象解釋A濃鹽酸附近產生白煙B硫酸溶液附近無明顯現象C氯化物溶液變渾濁D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選項現象A藍色噴泉B無色噴泉C紅色噴泉D飽和食鹽水無色噴泉【解析】

選項原理(A、B、C項中燒瓶內氣體壓強均減小,能形成噴泉)現象是否相符A氨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能使石蕊溶液變藍形成藍色噴泉相符B形成無色噴泉相符C形成紅色噴泉相符D不能形成噴泉不符5.[2023江蘇揚州邗江區高一期中]已知:苯的密度比水小。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氨氣并驗證氨氣的某些化學性質,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用裝置甲制取氨氣

B.用裝置乙除去氨氣中的水蒸氣C.用裝置丙驗證氨氣具有還原性

D.用裝置丁吸收尾氣

A.輕輕擠壓任一乳膠頭,若蒸餾水中有氣泡冒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B.同時點燃兩個酒精燈后,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濾紙條均變藍C.實驗過程中豎直支管上方會出現白煙D.停止加熱后,可以交替擠壓兩邊乳膠頭,使氣體更充分吸收,減少污染√

【實驗探究】該小組擬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和加熱裝置略)。

圓底燒瓶

0.03

(4)裝置B內溶液吸收的氣體是_

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課時3硝酸第二節氮及其化合物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知識點1

硝酸的一般性質1.[2023黑龍江雙鴨山第一中學高一月考]下列有關硝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硝酸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B.硝酸易溶于水C.濃硝酸不穩定,見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D.濃硝酸易揮發,打開瓶塞,瓶口有白霧產生

2.[2023江蘇鹽城五汛中學段考]下列關于硝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BA.金屬與硝酸反應不產生氫氣B.濃硝酸在空氣中敞口放置,因吸收水蒸氣而導致濃度減小C.濃硝酸因溶有少量硝酸分解產生的二氧化氮而呈黃色D.常溫下,濃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

3.下列反應或實驗現象不能體現硝酸具有酸的通性的是(

)

A

【解析】

酸的通性主要有:①與酸堿指示劑反應;②與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③與堿發生中和反應;④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⑤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A項中的反應表現硝酸的氧化性;B項,稀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體現了硝酸的酸性;C、D項中的反應均體現了硝酸的酸性。知識點2

硝酸的強氧化性

B

知識點3

金屬與硝酸反應的相關計算

D

1.[2023福建泉州七中高一期中]下列有關實驗現象和解釋或結論不正確的是(

)

實驗操作現象解釋或結論A無明顯現象鋁遇濃硝酸鈍化B變黃色C產生白色沉淀D試紙先變紅色后褪色

2.[2023山西大同高一期中]為探究木炭與濃硝酸的反應原理,某同學設計如圖四組實驗,發現所有實驗過程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不考慮空氣對反應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①②③④

A

4.[2023江蘇宿遷高一期中]某同學進行有關銅、硝酸、硫酸化學性質的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實驗應避免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裝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藥品依次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濃硝酸氫氧化鈉溶液

(2)向①中滴加濃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加入藥品,打開彈簧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裝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該化學小組得出的結論所依據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③中液面上方的氣體仍為無色,裝置④中液面上方的氣體由無色變為紅棕色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課時4酸雨及其防治第二節氮及其化合物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1.[2023甘肅秦安第一中學高一期中]下列關于酸雨的說法錯誤的是(

)

B

【解析】

工業廢水任意排放會造成水污染,與酸雨無關,B項錯誤。2.酸雨的形成是一種復雜的大氣化學和光學化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