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期末考試題及參考答案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填空題1.唯物史觀從人與歷史關系的不同層次上考察誰是歷史的創造者。人與歷史的關系具有()與歷史、()與歷史、()與歷史三層關系。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存在著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唯物主義是堅持()的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唯心主義是堅持()的唯心主義認識路線。3.共產主義社會,國家也將消亡,作為()工具的軍隊、()、監獄等將失去作用。4.資本主義、社會主義5.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階段,它與()社會具有根本性質上的一致性。6.運動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7.在認識過程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具體,一種是(),另一種是()。8.聯系的特點有(),(),(),()。9.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學說,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并隨著時代、()和()的發展而不斷發展。10.從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實行了以()和()為主要特征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二、單選題1.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辨證統一的,統一的基礎是()。A.認識B.實踐C.本質D.現象2.把預付資本劃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依據是()。A.在價值增值過程中的作用不同B.資本投入不同部門的周轉速度不同C.不同部門資本的有機構成不同D.資本在不同部分價值周轉的方式不同3.空間是指()。A.物質運動的持續性B.物質運動的順序性C.物質運動的廣延性D.物質運動的規律性4.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度是()。A.回到馬克思本人的理論B.用西方理論來充實它C.堅持和發展的統一D.揚棄和創新的統一5.實踐的客體是()A.絕對精神的對象化B.客觀物質世界C.人的意識的創造物D.納入主體實踐活動范圍之內的客觀事物6.當代資本主義國際壟斷同盟的主要形式是()。A.國際卡特爾B.混合聯合企業C.跨國公司和國際聯盟D.國際康采思7.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以滿足人們需要為內容的、特定的實踐目標,是實踐的()。A.唯一尺度B.價值尺度C.真理尺度D.客觀尺度8.社會存在指()。A.全部社會生活B.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C.地理環境D.人口因素9.我國現在尚處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對于整個社會主義時期究竟會有多長,究竟要經歷哪些發展階段,何時才能達到共產主義社會,還需要隨著歷史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探索。理解正確的是()A.探索證明可以跑步進入共產主義B.探索證明社會主義長不了C.探索證明共產主義和“土豆燒牛肉”差不多D.對社會主義的長期性應有充分的估計,絕不可急于邁進10.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這句話體現的哲理是()。A.實踐經驗是唯一可靠的B.實踐是正確認識的來源C.書本知識是不重要的D.要事事取得直接經驗11.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A.一般都是無償的B.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方式C.對發展中國家是完全不利的D.是發展中國家的內在要求12.社會存在和發展基礎及決定力量是()。A.地理環境B.物質生產方式C.人口因素D.階級斗爭13.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是()。A.按勞分配B.共同富裕C.公有制D.發展生產力14.實踐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視了()。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爭性D.矛盾的特殊性15.發展的實質是()。A.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B.量變和質變的相互轉化C.運動和靜止的相對統一D.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16.最初人們把文盲定義為“不識字的人”;后來又把文盲確定為“看不懂現代信息符號、圖表的人”;而現在聯合國把文盲確定為“不能用計算機交流的人”。從哲學上看,這表明()。A.人在確定事的標準上起主導作用B.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C.人的認識隨著社會實踐的變化而變化D.人的認識是一個反復曲折的過程17.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指()。A.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B.能動地創造客觀世界C.能動地改造歷史規律D.自由地創造宇宙萬物18.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是()A.認識中內容和形式的關系B.認識中“源”和“流”的關系C.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D.實踐和理論的關系19.()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常態。A.改革B.社會革命C.農民起義D.舊制度復辟20.以下屬于特有規律的是:()。A.剩余價值規律B.價值規律C.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規律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規律21.馬克思說:“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這表明人的才能()。A.與人的先天生理素質沒有關聯B.主要來源于后來的實踐C.取決于人的主觀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會政治地位決定的22.1870年色當戰敗后,為了保衛巴黎,30萬巴黎市民自發組織了()》A.國民自衛軍B.政府軍C.工人自衛隊D.工人糾察隊23.科學社會主義問世的標志性著作是()。A.《共產黨宣言》B.《德意志意識形態C.《資本論》D.《共產主義原理》24.某資本家全部預付資本1000萬元,其中不變資本800萬元,可變資本200萬元,獲得剩余價值200萬元,其利潤率是()。A.0.2B.0.8C.0.25D.125.壟斷價格的形成和壟斷利潤的產生表明()。A.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沒有發生變化B.價值規律不再起作用了C.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發生了變化D.價值規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26.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中的計劃管理的作用是()。A.可以根除資本主義基本矛盾B.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緩解其矛盾C.導致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和平過渡D.可以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2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有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預見了未來社會B.只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了未來社會C.只有唯心主義主義思想家預見了未來社會D.許多思想家都預見了未來社會28.在實踐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要求,對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促進作用的價值觀,是()。A.革命階級的價值觀B.符合時代要求的價值觀C.對人民有用的價值觀D.正確的價值觀29.人的認識能力的形成,歸根到底取決于()。A.人腦的發育程度B.人的智力狀況C.周圍環境D.人的實踐活動30.堅持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辨證統一的觀點是()。A.真理問題上的唯物論B.真理問題上的一元論C.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D.真理問題上的二元論三、多選題1.19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是A.圣西門和傅立葉B.英國的歐文C.意大利的托瑪斯·康帕內拉.D.英國的托瑪斯·莫爾E.法國的摩萊里2.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對這一命題的理解,正確的有()。A.從無限發展的世界來講人們最終能達到對世界的全面而正確的認識,因而認識能力有無限性和絕對性B.在每一個具體時代,人們的認識能力總是相對的,具有有限性和相對性C.人們只能認識事物的外部聯系,而不能把握事物的真正本質,因而具有有限性和相對性D.人的認識能力是不斷從有限性向無限性的發展過程E.每個時代的人們的認識能力總是無限的,因而具有無限性和絕對性3.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將社會形態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破天荒地破解了“歷史之謎”,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因為它根據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的原理,()。A.從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中劃分出經濟領域B.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分出生產關系C.將一切社會關系歸結于生產關系D.將生產關系歸結于生產力發展的高度E.將社會歷史發展歸結為人的發展4.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導致()A.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B.利潤率的提高C.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比例的降低D.資本周轉速度的減緩E.剩余價值率提高5.“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指的是()。A.時間的絕對性B.時間的一維性C.時間的不可逆性D.時間的客觀性E.時間的連續性6.早期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是()。A.托馬斯莫爾B.馬克思C.恩格斯D.列寧E.康帕內拉7.唯物史觀把握人與歷史的關系可分為(
)的層次。A.自然人與自然史的關系B.類與歷史的關系C.人與人的關系D.群體與歷史的關系E.個體與歷史的關系8.唯物史觀在考察歷史創造者問題上堅持了以下(
)的原則。A.立足于現實的人及其本質來把握歷史的創造者B.立足于整體的社會歷史過程來探究歷史創造者問題C.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入手來考察和說明誰是歷史的創造者D.從人與歷史關系的不同層次上考察誰是歷史的創造者E.也從社會歷史發展的偶然性入手來考察和說明誰是歷史的創造者9.壟斷利潤的來源包括()。A.壟斷企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B.非壟斷企業利潤的一部分C.通過再分配手段獲得的收益D.對他國勞動人民的剝削和掠奪獲取的國外利潤E.對本國勞動人民的剝削10.青年一代有(),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A.有理想B.有本領C.有擔當D.有金錢E.有宗教信仰11.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的經濟社會根源是()。A.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B.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C.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D.社會科學的進步E.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12.下列關于資本主義說法正確的是()A.由于資本主義制度存在著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必然導致資本主義制度向更高社會形態的轉化,因此,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就成為歷史的必然。B.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是人類歷史上最宏偉、景深刻的社會變革,揭示這場社會變革的必然性,研究這場社會變革的規律、特點及曲折性,是時代賦予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使命。C.資本主義所以能在歷史上起革命作用,根本原因是順應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打破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腐朽的封建所有制生產關系,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道路。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適應于生產力發展的需要E.資本主義的建立是以一種私有制代替了另—種私有制,以—種剝削制度代替另—種剝削制度。13.下面關于可變資本說法正確的是()。A.可變資本不能帶來剩余價值B.可變資本和流動資本是一回事C.可變資本是剩余價值的唯一來源D.可變資本的實質就是購買勞動力的資本E.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共同帶來剩余價值14.空想社會主義者()。A.看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命運B.要求埋葬資本主義C.不能揭示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客觀必然性D.沒有找到埋葬資本主義的力量E.對社會主義新制度的描繪,閃爍著諸多天才的火花15.歷史唯物主義把社會意識理解為()。A.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B.社會存在的反映C.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的統一D.主觀精神和客觀精神的統一E.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的統一16.蘇聯模式的弊端包括A.集中過多B.生產力發展為主C.管得過死D.農業集體農莊E.否定市場17.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A.要先完成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商品化、現代化的艱巨任務B.在當今世界社會主義處于低潮之際,面臨著更大的挑戰C.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其根源不在于這種制度本身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將會受制于本國落后的經濟、政治、文化條件E.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進攻、和平演變的威脅18.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這是由于()。A.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規律,有強大的生命力B.新事物優越于舊事物C.新事物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D.新事物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E.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沒有的新特點19.下列屬于社會意識形式但不屬于意識形態的有()。A.哲學B.物理學C.數學D.語言學E.形式邏輯20.真理的相對性是指()。A.真理是錯誤的B.真理是過程,有待發展C.對事物反映的深度總是有限D.真理是對整個世界的某一個部分的正確反映E.真理根本沒有絕對性四、判斷題1.各種唯心主義真理觀的共同點,都是把檢驗認識的標準放在了主觀的范圍之內。()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糧食稅。3.理論聯系實際要求我們要認真讀書,切實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立場、觀點和方法,這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必要前提。()4.主體客體化,是人通過實踐使自己的本質力量作用于客體,使其按照主體的需要發生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形成了世界上本來不存在的對象物。5.馬克思主義把反映論引入認識論,從而科學揭示出認識的本質。()6.學習馬克思主義要求我們要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7.當代資本主義發生的變化從根本上說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經濟規律作用的結果。8.共產主義理想也是“共同理想”,而且是面向全人類的更大的共同理想。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主要是面向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成員的,是全體中華兒女和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9.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是一般趨勢,這是由資本的本性決定的。()10.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系。()11.“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意思是說社會革命始終是“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12.資本主義新變化在于改變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1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是通過國家的力量,保證壟斷資產階級獲得高額壟斷利潤,以維護資本主義制度。()14.實踐的主體只能是人,人也只能是實踐的主體。()15.科學技術經常“表現為異己的、敵對的和統治的權力”。()16.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制度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公民權利有所擴大。17.實現共產主義必須經歷許多歷史階段。()18.在共產主義社會,戰爭將不復存在。()19.哲學上的物質范疇與自然科學上的物質范疇是本質與現象的關系。()20.當代資本主義發生的變化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基本框架內的變化,也意味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根本性質發生了變化。五、簡答題1.怎樣理解認識的主體、客體、認識中介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實踐標準是絕對的。3.簡述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重要意義。
一、填空題1.類、群體、個體2.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從感覺和思想到物3.(階級壓迫)(警察)4.5.(初級)(共產主義)6.(變動性)(無條件性)7.(感性的具體)(思維的具體)8.(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條件性)9.實踐10.(余糧收集制)(取消商品貨幣關系)二、單選題1.B2.A3.C4.C5.D6.C7.B8.B9.D10.B11.B12.B13.C14.D15.D16.C17.A18.B19.A20.A21.B22.A23.A24.A25.C26.B27.D28.D29.D30.C三、多選題1.AB2.ABD3.ABCD4.AC5.BC6.AE7.BDE8.ABCD9.ABCDE10.ABC11.AC12.ABCDE13.CDE14.ABCDE15.ABCE16.ACE17.ABCDE18.ABC19.BCDE20.BCD四、判斷題1.對2.錯3.對4.對5.錯6.對7.對8.對9.對10.對11.錯12.錯13.對14.錯15.錯16.錯17.對18.對19.錯20.錯五、簡答題1.(1)認識的主體是指處于一定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中的、從事著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的人。作為認識主體的人是體力和智力、物質和精神相統一的社會存在物。自然性、社會性和意識性是認識主體的三個特征。(2)認識的客體是指進入主體的認識活動領域的對象,即主體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認識客體的特征是客觀性、動態性和多樣性。(3)認識的中介是指主體和客體在相互作用過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條件,包括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其中物質條件是指主體借以認識客體的手段和方式的總和;精神條件是指主體在認識客體過程中所運用的既有知識和思維方法等。(4)認識的主體和客體通過認識中介相互作用,構成實踐關系、認識關系、價值關系和審美關系。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特點:客觀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形式:生產實踐,處理和變革社會關系的實踐,科學實驗主體是指處于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中藥洗發護發市場供給預測分析與發展前景風險報告
- 2025-2030中國中醫診所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趨勢前景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丙烯酸浴缸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不銹鋼肥皂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一次性面包盤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SPA水療市場經營管理現狀與未來投資商機可行性報告
- 2025-2030中國POC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OLED載板玻璃市場供需規模與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報告
- 2025-2030中國HVAC空氣過濾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600兆赫茲核磁共振波譜儀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角鯊烯膠丸在認知功能中的作用
- 光學機器學習
- 廠房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
-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科普
- GB 44504-2024民用爆炸物品專用生產設備危險類別及使用年限
- 部編四下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一等獎】
- IMAGEVIEW顯微鏡測量軟件說明書(全部教程)-
- 鋁材銷售合同范本
- 消防隊跨區域增援預案
- 外墻粉刷施工安全協議書
- 防止鍋爐水位事故的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