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三歷史月考試題(滿分100分,測評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
)A.文景之治B.貞觀之治C.開元盛世D.開皇之治2.鴉片戰爭對中國的最大的影響(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下側圖中的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標志著這一地區何時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的管轄?(
)A.前119年B.前60年C.60年D.76年4.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我國遠古人類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河姆渡人5.公元208年,孫、劉聯軍與曹軍決戰,以少勝多,取得____的大捷。(
)A.赤壁之戰B.巨鹿之戰C.淝水之戰D.官渡之戰6.從地理位置的角度考察戰國七雄位置最偏西的是(
)A.秦 B.楚 C.齊 D.燕7.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漸進過程,也是近代中國人思想不斷解放的過程。據此回答:1920年秋開始,全國各學校一二年級的國文都改成了白話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課本一律廢止。這與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導有關()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8.反映唐太宗接見吐蕃松贊干布求婚使節情景的名畫是()A.《清明上河圖》 B.《步輦圖》 C.敦煌壁畫 D.《洛神賦圖》9.自治區檔案館館藏清代檔案中有一份左宗棠發給吐魯番廳的札文,文中要求各地“刊刷種棉十要及農書”“急種草棉”等體現了他對新疆種植業的重視。在近代左宗棠對新疆地區的貢獻還有()A.創辦漢陽鐵廠 B.組織公車上書 C.成功收復新疆 D.創辦福州船政局10.北京人擺脫了“茹毛飲血”的生活,主要是因為(
)A.能夠使用打制石器 B.能夠運用火燒烤食物C.已經使用磨制石器 D.過著采集和狩獵的生活11.近代中國許多報刊雜志在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時務報》《國聞報》要宣傳了哪種新思想(
)A.維新變法思想 B.仁政與法治思想 C.扶清滅洋D.師夷長技以自強12.在下列人物中,為唐蕃和睦做出重要貢獻的是:(
)A.鑒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元昊13.“力爭到2015年在全國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化大農業,真正把黑土地建成國家優質可靠的大糧倉。”這是黑龍江省人民的心愿。宋朝時期我國重要的糧倉所在地有(
)①松江②蘇州③湖州④蜀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北朝統治者開鑿了大量石窟,主要是為了(
)A.提高工匠技術 B.宣揚國威C.造福廣大百姓 D.宣傳佛教15.清朝中后期,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與其推行的哪一措施有關(
)A.重文輕武 B.罷黜百家 C.閉關鎖國 D.焚書坑儒16.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黃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層,卻見下面是一軸軸的書畫卷軸。她要郭靖相幫,展開一軸看時,吃了一驚,原來是一幅《送子天王圖》。《送子天王圖》的作者是(
)A.顧愷之 B.吳道子 C.顏真卿 D.閻立本17.下列關于兩漢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敘述不正確的是(
)A.蔡倫發明造紙術 B.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C.華倫發明“麻沸散” D.司馬遷撰《史記》18.為了鞏固國家的統一,秦朝在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隸書 D.楷書19.三國鼎立時期,三個政權為了戰勝對方,采取了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措施。下列相關史實不正確的是(
)A.三國時,中國經濟重心在北方 B.蜀漢發展經濟,開發西南地區C.孫吳開發江東,發展海外貿易 D.曹操重視農業生產,興修水利20.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商朝滅亡,西周建立。與之相關的史實是(
)A.涿鹿之戰 B.商湯滅夏 C.牧野之戰 D.阪泉之戰21.袁世凱從稱帝到取消帝制,總共經歷了83天。袁世凱的“皇帝夢”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A.獲得了國際援助 B.孫中山和黃興等發動了“二次革命”C.袁世凱的復辟行徑不得人心 D.北洋軍隊作戰不利,節節敗退22.反腐敗問題歷來是民眾最關心的重要話題。東漢時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敗措施是(
)A.設立御史大夫 B.頒布“推恩令”C.實行鹽鐵專賣 D.加強監督,懲處貪吏23.唐朝的一位君主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位君主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24.“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這一言論體現了對立雙方可互相轉化的哲學思想。這一言論出自老子的(
)A.《道德經》 B.《孫子兵法》 C.《孟子》 D.《韓非子》25.以下是某同學整理的微專題筆記,①處應填的是(
)隋朝:隋煬帝派人三赴琉求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清朝:①A.實行金瓶掣簽制B.設立宣政院 C.設置臺灣府 D.設立駐藏大臣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武王滅商以后,實行分封制。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個分封國家,重要的有魯、齊、燕、晉、宋等。封國的統治者都叫國君(或稱諸侯)。材料二“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材料三西周等級示意圖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西周實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實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圖中第二層人從周天子手中得到了什么?同時要向天子盡什么義務?27.依據下圖回答問題。(15分)圖中人物的名字?在經濟上的治國措施?他的治國思想?(4)輔佐他的兩位著名的宰相?28.在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中,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尋中華崛起之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
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采用西方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這些企業經費由清政府調撥,產品分配給軍隊。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創辦了另一批近代民用企業,他們希望通過創辦這類企業,將產品投放市場,同外國人競爭,“分洋商之利”。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多名舉人在“公車上書”的吶喊聲中展示了近代先進知識分子的覺醒,也由此揭開了一場政治變革運動的序幕。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孫中山材料四
在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中國人首先學習西方的技術,結果甲午一戰,證明只學技術不好使……所以就開始學制度。學制度問題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國來就變樣,后來,中國人就開始琢磨最該徹底改變的是中國人的思想。材料一相關的歷史事件中提出的口號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政治變革運動”指什么?材料三中“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根據材料四及所學知識回答,為了改變中國人的思想,知識分子掀起了什么運動?(4)通過以上材料,分析近代先進的中國人探索近代化的歷程。參考答案:1.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故C符合題意;文景之治是指漢文帝和漢景帝時的統治,故排除A;貞觀之治是指唐太宗時的統治,故排除B;開皇之治是指隋文帝時的統治,故排除D。故本題選C。【點睛】解題時緊扣“唐玄宗”“唐朝的全盛時期”等詞,結合所學知識,即可知唐玄宗統治前期被稱為開元盛世。2.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鴉片戰爭破壞了中國的領土等主權,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3.B【詳解】根據題干信息“西域都護府的設置”,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時期,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標志著西域(包括今天新疆)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的管轄;因此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4.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云南省元謀縣,我國科學家發現了兩顆門齒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塊燒骨,經專家鑒定,這是遠古人類的牙齒和遺物;這一遠古人類就是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故A項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5.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赤壁之戰的雙方是曹操和孫劉聯軍,巨鹿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07年的項羽與秦軍之間,淝水之戰發生在公元383年的東晉和前秦之間,官渡之戰發生公元200年袁紹和曹操之間。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6.A【分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戰國七雄位置最偏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國七雄中楚(長江流域今湖北、安徽一帶,屬于南方)、齊(今天山東一帶,屬于東方)、燕(今天北京一帶,屬于北方),而秦(今天陜西一帶,屬于西方);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7.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之一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即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所以上述事件與新文化運動有關,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8.B【分析】【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步輦圖》,屬識記層面的要求,難度不大。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步輦圖》,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線條流利純熟,富有表現力,反映唐太宗接見吐蕃松贊干布求婚使節情景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故選B。9.C【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左宗棠對新疆地區的最大貢獻是成功收復新疆,C項正確;張之洞創辦漢陽鐵廠,排除A項;康有為組織公車上書,排除B項;左宗棠在福州創辦福州船政局,排除D項。故選C項。10.B【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們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腳已經分工明確,會打制石器,會使用天然火,并會保存火種,采集和狩獵,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其中火的使用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使得北京人能夠運用火燒烤食物,擺脫了“茹毛飲血”的生活,選項B符合題意。AD項屬于北京人的特征,但與題意信息不符,故排除;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不是磨制石器,排除C。故選B。11.A【詳解】據所學知,近代中國許多報紙、雜志在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時務報》主要宣傳了維新思想,《時務報》是維新運動時期著名的維新派報紙,是當時維新派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機關報,A項正確;《時務報》《國聞報》是維新派的刊物,沒有宣傳仁政與法治思想,排除B項;扶清滅洋是義和團運動提出的口號,排除C項;師夷長技以自強是魏源提出的,洋務運動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排除D項。故選A項。12.C【詳解】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許多工藝品、谷物、菜籽、藥材、茶葉以及歷法、生產技術與各種書籍,大大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進步,為唐蕃和睦作出了重要貢獻,C符合題意;鑒真東渡日本,A排除;玄奘西行天竺取經,B排除;元昊建立西夏,D排除。故選擇C。13.B【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兩宋時期,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太湖流域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全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因此②項蘇州、③項湖州符合題意;①項松江、④項蜀地的絲織業發達,由此分析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14.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為了宣揚佛教,在很多地方開鑿石窟,雕鑿佛像,形成了精湛的石窟藝術。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是我國石窟藝術的典型代表,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D項正確;北朝統治者開鑿了大量石窟,并不能說明為了提高工匠技術,排除A項;開鑿了大量石窟,并不能宣揚國威,排除B項;開鑿了大量石窟,耗費人力物力,排除C項。故選D項。15.C【詳解】根據所學,清朝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再者西方殖民者向東擴展勢力,清朝統治者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因此清代推行閉關鎖國政策。順治時期,頒布“禁海令”,嚴厲限制海上貿易。沿海內遷數十里,不準“片帆出海”。1757年,只開放廣州一處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閉關鎖國政策,使清廷故步自封,閉關自守,導致國家的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C項正確;A項主要是在宋代,B項是在漢代,D項是在秦朝,排除ABD項。故選C項。16.B【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吳道子是唐代最杰出的畫家,對山水畫和人物畫都有很高的造詣,有“畫圣”之稱。以輕盈飄逸的“吳帶當風”的風格獨步唐代畫苑,現存《送子天王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B項正確;顧愷之是《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的作者,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是《步輦圖》,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排除ACD項。故選B項。17.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為原料造紙,他造的紙稱“蔡侯紙”。關于兩漢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敘述不正確的是“蔡倫發明造紙術”。A項符合題意;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華倫發明“麻沸散”、司馬遷撰《史記》,關于兩漢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敘述都是正確的,但是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點睛】18.B【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建立后,為了鞏固國家的統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筆畫規整的文字——小篆作為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B符合題意;ACD項不是秦朝時期在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排除;故選擇B。19.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曹操去世后,220年,曹丕在洛陽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曹操屬于東漢末年人。因此“曹操重視農業生產,興修水利”,與三國史實不符,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符合三國史實,但是不符合題意。故選D。20.C【詳解】商王紂統治殘暴,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雙方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稱西周,C項正確;阪泉之戰是黃帝打敗炎帝的戰役,排除A項;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排除B項;涿鹿之戰是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戰役,排除D項。故選C項。21.C【詳解】根據題干的“袁世凱的‘皇帝夢’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可知,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并在元旦登基后,1915年底,護國戰爭爆發,但他的復辟帝制行徑不得人心,體現在其嫡系部署陽奉陰違,北洋軍隊人心渙散,各省也宣布獨立,脫離袁世凱政府,迫使其取消帝制。袁世凱的“皇帝夢”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他的復辟行徑不得人心,C項正確;獲得了國際援助與袁世凱的“皇帝夢”短命而亡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項;“二次革命”發生在1913年,排除B項;北洋軍隊人心渙散,節節敗退是袁世凱的復辟行徑不得人心的表現,排除D項。故選C項。22.D【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劉秀統治期間,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復、發展社會生產,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光武帝劉秀主要的治國措施有:統一國家,鞏固政權;強化集權,加強皇權;簡化機構,裁撤冗員;嚴懲貪官污吏,加強對官員的監督等,故D符合題意;秦始皇設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故A排除;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實行鹽鐵專賣,故BC排除。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光武中興,考查學生辨識能力。23.B【詳解】依據題干信息“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知,這是唐太宗在魏征病逝后說的話,反映出唐太宗知人善用,虛心納諫的優良品質。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諫的魏征,他曾前后向唐太宗進諫二百多次。唐太宗在位20多年,開創了唐朝的盛世局面,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所以這位君主是唐太宗,B項符合題意;而ACD三項均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故選B。24.A【詳解】根據材料“對立雙方可互相轉化的哲學思想”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的這種對立雙方可以相互轉化體現的是辯證法的思想,在諸子百家中提倡辯證法的是道家,而《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A項正確;《孫子兵法》是兵家的著名兵書之一,排除B項;《孟子》是儒家經典,排除C項;《韓非子》是法家的經典,排除D項。故選A項。25.C【詳解】觀察題干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位同學整理的微專題筆記與臺灣有關。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故①處應填設置臺灣府,C項正確;實行金瓶掣簽制與管理西藏相關,排除A項;元朝設立宣政院管理西藏,排除B項;清朝設立駐藏大臣管理西藏,排除D項。故選C項。26.(1)分封制(2)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式,鞏固疆土。(3)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利,建立諸侯國。諸侯需要向周王進獻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詳解】(1)根據材料及“西周等級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初年,周王為了鞏固政治形勢,鞏固疆土,根據血緣關系的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從而確立了周王朝的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社會等社會等級制度分封制。(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初年,周王為了鞏固政治形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游藝用品銷售渠道的多元化發展考核試卷
- 糕點烘焙店的顧客忠誠計劃考核試卷
- 畜牧業糞污處理與鄉村振興戰略考卷考核試卷
- 2025年【金屬非金屬礦山提升機操作】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塑料片材生產線的過程控制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認證檢測試題及答案
- 紅心獼猴桃營養管理考核試卷
- 2023年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成熟人才招聘【39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票務代理多渠道銷售技巧考核試卷
- 摩托車車把握把材質與舒適度考核試卷
- 2024-2030年中國低空監視雷達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學習《吳軍閱讀與寫作》 (50講 )
- 12J003《室外工程圖集》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
- 檔案學概論-馮惠玲-筆記
- 2024至2030年中國桌上游戲(桌游)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尾礦庫基本知識
- 財會實操-體育館的賬務處理分錄
- DL∕T 1094-2018 電力變壓器用絕緣油選用導則
- 雙匯冷鏈物流-2
- 2024年安徽中考歷史試卷試題答案解析及備考指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