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筆記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1頁
高中化學筆記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2頁
高中化學筆記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3頁
高中化學筆記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4頁
高中化學筆記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1高考必備化學易錯點匯總

2高考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特殊與一般)

3高中化學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

4高中化學離子檢驗(全)

5高考化學離子共存問題匯總

6高考化學常用規律(選修4、5)

7高考化學常考實驗基本操作匯總

8高考化學有機推斷大題解題技巧

9高中化學(原電池與電解池)

10高考化學典型例題

1

一、高考必備化學易錯點匯總

常錯點1:錯誤地認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

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是兩種不同的分類方式,酸性氧化物

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CrO3、Mn20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

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02等。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而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

A1203是兩性氧化物,Cr03是酸性氧化物。

常錯點2:錯誤地認為膠體帶有電荷。

辨析:膠體是電中性的,只有膠體粒子即膠粒帶有電荷,而且并不是所

有膠體粒子都帶有電荷。如淀粉膠體粒子不帶電荷。

常錯點3:錯誤地認為有化學鍵被破壞的變化過程就是化學變化。

辨析: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角度看就是有舊化學鍵

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生成。只有化學鍵斷裂或只有化學鍵生成的過程不

是化學變化,如氯化鈉固體溶于水時破壞了其中的離子鍵,離子晶體和

2

金屬晶體的熔化或破碎過程破壞了其中的化學鍵,從飽和溶液中析出固

體的過程形成了化學鍵,這些均是物理變化。

常錯點4:錯誤地認為同種元素的單質間的轉化是物理變化。

辨析:同種元素的不同單質(如02和03、金剛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質,

相互之間的轉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

常錯點5:錯誤地認為氣體摩爾體積就是22.4L-mol-l

辨析:兩者是不同的,氣體摩爾體積就是1mol氣體在一定條件下占有

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22.4L,在非標準狀況下可能是22.4L,也

可能不是22.4L

常錯點6:在使用氣體摩爾體積或阿伏加德羅定律時忽視物質的狀態或

使用條件。

辨析:氣體摩爾體積或阿伏加德羅定律只適用于氣體體系,既可以是純

凈氣體,也可以是混合氣體。對于固體或液體不適用。氣體摩爾體積在

應用于氣體計算時,要注意在標準狀況下才能用22.4L-mol-1

常錯點7:在計算物質的量濃度時錯誤地應用溶劑的體積。

3

辨析:物質的量濃度是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衡量標準是單位體積溶

液里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計算物質的量濃度時應用溶液

的體積而不是溶劑的體積。

常錯點8:在進行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換算時,忽視溶

液體積的單位。

辨析: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換算時,要用到溶液的密度,

通常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的單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單位是g-cm-3,

在進行換算時,易忽視體積單位的不一致。

常錯點9:由于S02、C02、NH3、C12等溶于水時,所得溶液能夠導電,

因此錯誤地認為S02、C02、NH3、C12等屬于電解質。

辨析:(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研究的范疇是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既不

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電解質必須是化合物本身電離出陰、陽離子,否則不能用其水溶液

的導電性作為判斷其是否是電解質的依據。如S02、C02、NH3等溶于水

時之所以能夠導電,是因為它們與水發生了反應生成了電解質的緣故。

4

常錯點10:錯誤地認為其溶液導電能力強的電解質為強電解質。

辨析:電解質的強弱與溶液的導電性強弱沒有必然的聯系,導電性的強

弱與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而電解質的強弱

與其電離程度的大小有關。

常錯點11:錯誤地認為氧化劑得到的電子數越多,氧化劑的氧化能力

越強;還原劑失去的電子數越多,還原劑的還原能力越強。

辨析:氧化性的強弱是指得電子的難易程度,越容易得電子即氧化性越

強,與得電子的數目無關。同樣還原劑的還原性強弱與失電子的難易程

度有關,與失電子的數目無關。

常錯點12:錯誤認為同種元素的相鄰價態一定不發生反應。

辨析:同種元素的相鄰價態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但能發生復分解

反應,如Na2s03+H2s04===Na2s04+S02f+H20,此反應中H2s04表現強

酸性。

常錯點13:錯誤地認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質子、電子和中子構成的。

5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質子和電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

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錯點14:錯誤地認為元素的種類數與原子的種類數相等。

辨析:(1)同一種元素可能由于質量數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核素(原子),

因此原子的種類數要大于元素的種類數。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種核素,如Na、F等。

常錯點15:錯誤地認為最外層電子數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屬原子。

辨析:最外層電子數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屬于非金屬元素。

常錯點16:錯誤地認為離子鍵的實質是陰陽離子的靜電吸引作用。

辨析:離子鍵的實質是陰陽離子的靜電作用,包括靜電吸引和靜電排斥

兩種作用,離子鍵是這兩種作用綜合的(平衡)結果。

常錯點17:錯誤地認為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辨析:(1)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才能稱為共價化合物;

6

(2)離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價鍵,如Na202中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NaOH中含有極性共價鍵。

常錯點18:錯誤地認為增大壓強一定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辨析:(1)對于只有固體或純液體參加的反應體系,增大壓強反應速率

不變。

(2)對于恒溫恒容條件的氣態物質之間的反應,若向體系中充入惰性氣

體,體系的壓強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質的濃度沒有改變,故反應速率不

變。

(3)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必須是引起氣態物質的濃度的改變才能影響

反應速率。

常錯點19:錯誤地認為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就會增大。

辨析:平衡常數K只與溫度有關,只有改變溫度使平衡正向移動時,平

衡常數才會增大,改變濃度和壓強使平衡正向移動時,平衡常數不變。

常錯點20:錯誤地認為放熱反應或燧增反應就一定能自發進行。

7

辨析: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的判據是AG=AH-TAS,僅從婚變或燧變判斷

反應進行的方向是不準確的。

常錯點21:錯誤認為任何情況下,c(H+)和c(OH-)都可以通過KW=1X

10-14進行換算。

辨析:KW與溫度有關,25℃時KW=1X1O-14,但溫度變化時KW變化,

c(H+)和c(OH-)不能再通過KW=1X10-14進行換算。

常錯點22:錯誤認為溶液的酸堿性不同時,水電離出的c(OH-)和c(H+)

也不相等。

辨析:由水的電離方程式H20==0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電離出

的c(OH-)和c(H+)總是相等的,與溶液的酸堿性無關。

常錯點23:酸、堿、鹽溶液中,c(OH-)或c(H+)的來源混淆。

辨析:(1)酸溶液中,c(OH-)水電離=c(OH-)溶液;

堿溶液中,c(H+)水電離=c(H+)溶液。

(2)鹽溶液中,若為強酸弱堿鹽,c(H+)水電離=c(H+)溶液;

8

若為強堿弱酸鹽,八0小)水電離土(011-)溶液。

常錯點24:錯誤認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會越大。

辨析:Ksp和溶解度都能用來描述難溶電解質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

種類型的難溶電解質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來判斷其溶解度的大小;若

是不同的類型,需要計算其具體的溶解度才能比較。

常錯點25:錯誤地認為原電池的兩個電極中,相對較活潑的金屬一定

作負極。

辨析:判斷原電池的電極要根據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溶液的具體反應分

析,發生氧化反應的是負極,發生還原反應的是正極。

如在Mg—A1一稀H2s04組成的原電池中,Mg為負極,而在Mg—Al—NaOH

溶液組成的原電池中,A1作負極,因為A1可與NaOH溶液反應,Mg不

與NaOH溶液反應。

常錯點26:在電解食鹽水的裝置中,錯誤地認為陽極區顯堿性。

辨析:電解食鹽水時,陰極H+放電生成H2,使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

0H-濃度增大,陰極區顯堿性。

9

常錯點27:錯誤地認為鈉在過量氧氣中燃燒生成Na202,在適量或少量

氧氣中燃燒生成Na20

辨析:鈉與氧氣的反應產物與反應條件有關,將金屬鈉暴露在空氣中生

成Na20,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生成Na202

常錯點28:錯誤地認為鈍化就是不發生化學變化,鋁、鐵與濃硫酸、

濃硝酸不發生反應。

辨析:鈍化是在冷的濃硫酸、濃硝酸中鋁、鐵等金屬的表面形成一層致

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應的進一步進行,如果加熱氧化膜會被破壞,反

應就會劇烈進行。所以鈍化是因發生化學變化所致;鋁、鐵等金屬只在

冷的濃硫酸、濃硝酸中發生鈍化,加熱時會劇烈反應。

常錯點29:錯誤地認為,金屬的還原性與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

價有關。

辨析:在化學反應中,金屬的還原性強弱與金屬失去電子的難易程度有

關,與失去電子的數目無關,即與化合價無關。

常錯點30:錯誤地認為可用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10

辨析:乙烯被酸性高鎰酸鉀氧化后產生二氧化碳,故不能達到除雜目的,

必須再用堿石灰處理。

常錯點31:錯誤地認為苯和濱水不反應,故兩者混合后無明顯現象。

辨析:雖然兩者不反應,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澳,故看到水層顏色變淺或

褪去,而苯層變為橙紅色。

常錯點32:錯誤地認為用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辨析: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難分離。應再用氫

氧化鈉溶液使苯甲酸轉化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鈉,然后分液。

常錯點33:錯誤地認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與碳酸鈉溶液

反應。

辨析:苯酚的電離能力雖比碳酸弱,但卻比碳酸氫根離子強,所以由復

分解規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鈉溶液能反應生成苯酚鈉和碳酸氫鈉。

常錯點34:錯誤地認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濃濱水,

再把生成的沉淀過濾除去。

11

辨析:苯酚與淡水反應后,多余的溟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溟

苯酚雖不溶于水,卻易溶于苯,所以不能達到目的。

常錯點35:錯誤地認為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是醛。

辨析: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發生銀鏡反應,但它們不是醛。

常錯點36:錯誤地認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辨析:高分子化合物有兩個特點:一是相對分子質量很大,一般幾萬到

幾百萬;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個分子的n值不同,無固定的相對分子

質量。而油脂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幾百范圍內,油脂不屬

于高分子化合物。

常錯點37:使用試管、燒瓶加熱液體時,忽視對液體量的要求,所加

液體過多。

辨析:用試管加熱液體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3(1)0用燒瓶加

熱液體時,液體不能超過燒瓶容積的2(1)。

12

常錯點38:使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藥品時,記錯藥品和祛碼位置,稱

量NaOH固體時,誤將藥品放在紙上。

辨析: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時,應是左物右碼。稱量NaOH固體時,應

將NaOH放在小燒杯內或放在稱量瓶內。

常錯點39: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設置,仰視或俯視讀數時,將誤

差分析錯誤。

辨析:量筒無“0”刻度,且刻度值從下往上增大,滴定管的“0”刻度

在上端,從上往下增大。觀察刻度時相同的失誤,誤差相反。

13

二、高考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特殊與一般)

第一篇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

1.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但光的原子核中無中子.

2.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或等于2的一般是金屬原子;但氫、氫原子的最外

層電子數分別為1、2,都不是金屬元素。

3.質子總數與核外電子總數相同的微粒一般是同種微粒;但Ne與HF例外。

4.離子核外一般都有電子;但氫離子(H+)的核外沒有電子。

5.氣體單質一般是由雙原子組成的;但稀有氣體為單原子,臭氧為三原子組成。

6.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般是單質,是純凈物;但02與03,白磷與紅磷它

們是混合物。

7.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一般是化合反應;但反應物僅

一種參加,卻屬于化合反應。如:302=203,2N02N204.

8.原子活潑性強,對應單質性質一般較活潑;但氮原子活潑,可氮氣很穩定。

9.金屬氧化物一般是堿性氧化物;但Mn207是酸性氧化物,A1203,ZnO是兩

性氧化物。

10.非金屬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CO、N0不是酸性氧化物。

11.酸酎一般是非金屬氧化物;但HMnO4的酸酎Mn207是金屬氧化物。

12.酸酊一般是氧化物;但乙酸醉[(CH3C0)20]等例外。

13.溶于水成酸的氧化物一般是酸酢;但N02溶于水生成了硝酸,可硝酸的酸

酊為N205。

14.一種酸酊對應的酸一般是一種酸;但P205既是偏磷酸(HP03)的酸酊,又是

磷酸(H3P04)的酸酊。

15.無氧酸一般都是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但氫氟酸(HCN)例外。

14

16.酸的“元數”一般等于酸分子中的氫原子數:但亞磷酸(H3P03)不是三元

酸而是二元酸,次磷酸(H3P02)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硼酸(H3B03)不是三元

酸而是一元酸等。

17.在某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該元素化合價越高,對應酸的氧化性一

般越強;但次氯酸(HC10)的氧化性比高氟酸(HC104)的氧化性強。

18.具有金屬光澤并能導電的單質一般是金屬;但非金屬石墨有金屬光澤也能

導電。

19.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后一般變成不飽和溶液;但Ca(0H)2的飽和溶液升高溫

度后仍然為飽和溶液。

20.混合物的沸點一般有一定范圍,而不是在某一溫度;但95.5%的酒精溶液

其沸點固定在78.1℃

21.電解質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是酸;但水電離產生

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可水既非酸也不是堿。

22.通常溶液濃度越大,密度一般也越大;但氨水、乙醇等溶液濃度越大密度

反而減小。

23.蒸發溶劑,一般溶液的質量分數會增大;但加熱鹽酸、氨水時,其質量分

數卻會降低。

24.加熱蒸發鹽溶液一般可得到該鹽的晶體;但加熱蒸發A1C13、FeC13溶液

得到的固體主要為A1203、Fe203o

25.酸式鹽溶液一般顯酸性;但NaHC03水解程度較大,其溶液呈堿性。

26.強酸一般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制強酸;但H2s氣體通人CuS04溶液中,

反應為:H2S+CuS04=CuS+H2s04。

27.強氧化性酸(濃H2s04、濃HN03)一般能氧化活潑金屬;但鐵、鋁在冷的濃

H2s04或濃HN03中鈍化。

28.酸與酸一般不發生反應;但濃H2s04、H2S03能把H2S氧化:H2S+

H2s04(濃)=S02+S|+21120,2H2S+H2so3=3S+3H20。

29.堿與堿一般不發生反應;但兩性Al(0H)3能與NaOH反應,氨水能與Cu(0H)2

發生反應。

30.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與酸發生反應;但下列反應能發生:S102+

4HF=SiF4個+21120,2H2S+S02=3S+21120。

15

31.酸與堿一般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下列例外:3H2s+

2Fe(OH)3=2FeS+S+6H20,3Fe(0H)2+10HNO3=3Fe(N03)3+NO

個+8H20?

32.按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屬單質一般可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

鹽中置換出來;但Na、K等先與水反應,后與鹽反應.

33.金屬與鹽溶液一般發生置換反應;但下列例外:2FeC13+

Fe=3FeC122FeC13+Cu=2FeC12+CuC12

34.金屬與堿溶液一般不反應;但AI、Zn均與NaOH溶液反應。

35.鹽與鹽溶液反應一般生成兩種新鹽;但兩種鹽溶液間發生雙水解就例外。

如硫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鋁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12S3+

6H20=2Al(0H)3+3H2S

36.鹽與堿反應一般生成新鹽和新堿;但下列例外:NaHS04+NaOH—

Na2SO4+H20,NaHCO3+NaOH==Na2c03+H20CH3COONa+

NaOHNa2C03+CH4

37.鹽與酸反應一般生成新鹽和新酸;但下列例外:2KMnO4+16HC1=2KC1

+2MnC12+5C12+8H20

38.第VA、VIA、VIA的非金屬元素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H20呈

中性,NH3的水溶液呈弱堿性。

39.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周期一般都是從金屬元素開始;但第一周期從非金屬

氫元素開始。

40.原子的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一般越大;但Li>AKMg>Ca、Ra>Ba

等例外。

41.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一般逐漸增大;但氨的相對原

子質量大于鉀,硫大于碘等例外。

42.離子晶體中一般含有金屬元素;但NH4C1、NH4N03等無金屬元素。

43.離子晶體的熔點一般低于原子晶體;但MgO熔點(2800℃)高于S102熔

點(1600℃。

44.物質中一般有陽離子就必有陰離子;但在金屬或合金中只有陽離子而沒有陰

離子,其陰離子部分由自由電子所代替。

16

45.構成分子晶體的分子一般都有共價鍵;但稀有氣體的分子中沒有共價鍵,

是單原子分子。

46.非金屬氧化物在固態時一般為分子晶體;但SiO2為原子晶體。

47.單質分子一般是非極性分子;但03是極性分子。

48.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的化合物一般屬離子化合物;但A1與C12化合形

成的A1C13屬共價化合物。

49.形成穩定的分子需滿足8電子(或2電子)結構;但有些分子不滿足8電子

結構卻能穩定存在,如BF3

50.正四面體分子中的鍵角一般是109。28';但白磷分子為正四面體結構,其

鍵角為60°。

51.凡涉及到“反應”,一般就發生化學反應;但焰色反應卻屬于物理變化。

52.對反應前后體積改變的可逆反應,如2N2+3H22NH3,在固定容積的密閉

容器中一定條件下達成化學平衡時,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壓強能使平衡

向氣體體積減少的方向移動;但充人“惰性氣體”,密閉容器中的壓強增大,

然而平衡并不發生移動。

第二篇元素及化合物

1.鹵素單質一般不與稀有氣體反應,但F2卻能與Xe、Kr等稀有氣體反應生成

對應的氟化物,如KrF2、XeF2、XeF4、XeF6等。

2.常見的鹵素與水反應化學方程式一般為:X2+H2O=I1X+HXO但F2與水

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F2+2H20=4HF+02

3.鹵素與強堿溶液反應化學方程式一般為:X2+20H-=X-+XO-+

H20;但F2與強堿溶液反應時先與水反應,生成的HF再與堿反應。

4.Agx有感光性,見光一般分解;但AgF穩定,見光也不分解。

5.AgX一般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03;但AgF可溶于水。

6.CaX2一般可溶于水;但CaF2難溶于水。

7.鹵素在化合物中既可顯負價,又可顯正價;但氟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顯負

價。

8.鹵素的無氧酸(氫鹵酸)一般是強酸;但氫氟酸是一種弱酸。

17

9.氫商酸一般不與硅或二氧化硅反應;但氫氟酸能與硅或二氧化硅反應。

10.鹵素單質與鐵反應一般生成FeX3;但12單質與鐵反應生成物為FeI2。

11.組成結構相似的物質的熔、沸點一般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升高;但

NH3、H20、HF的熔、沸點反常升高。

12.堿金屬單質的密度從上到下一般增大;但鉀的密度卻反而比鈉小。

13.堿金屬與足量氧氣反應,一般都能生成過氧化物或超氧化物;但Li與02

反應時,只能生成Li2。

14.制取活潑金屬(如K、Ca、Na等)時,一般是電解其熔融鹽;但鋁卻是將A1203

熔化在冰晶石中進行電解。

15.金屬硫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價一般為一2價;但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

為一1價。

16.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價一般呈+2、+4價;但硅卻只有+4價。

17.P043一離子的鑒定,一般可用試劑AgN03溶液,產生黃色沉淀,再加稀HN03

溶液沉淀消失的方法進行;但磷酸中的P043一離子不能用上述方法鑒定。

18.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導電;但石墨、碌卻能導電。

19.金屬在常溫下一般為固體;但Hg卻是液體。

20.非金屬單質常溫下一般為固態;但澳為液態。

21.非金屬單質與強堿溶液反應一般不生成氫氣;但硅卻不然。

22.領鹽(如BaC03、BaC12等)一般都是極毒的;但BaS04卻無毒,因其不溶

于水也不溶于胃酸而作銀餐。

23.銅鹽溶液一般為藍色;但氧化銅濃溶液常為綠色。

24.酸式鹽一般可溶于水;但磷酸一氫鹽除鉀、鈉、鉉鹽外,幾乎都不溶于水。

25.氫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顯+1價;但在金屬氫化物中顯一1價,如NaH、

Call2?

18

第三篇有機化學

1.有機物一般含有碳、氫元素;但CC14組成中不含氫。

2.有機物一般易燃;但四氯化碳、聚四氟乙烯卻不能燃燒.

3.鹵代燃水解得到的有機產物一般是醇類;但氟苯水解得到苯酚。

4.鹵代燃一般為液態,不溶于水;但一元氯代烷通常為氣體。

5.醇類催化氧化一般生成醛(或酮),繼續氧化生成酸;但R3C0H不能催化氧化

成醛或酸。

6.能稱“某酸”的化合物一般是酸類;但苯酚俗稱石炭酸,并不屬于酸類,

而是酚類。

7.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幾個“一CH2一"原子團的物質一般是同系物,但苯甲

醇與苯酚、乙烯與環丙烷等均相差“一并不是同系物。

8.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般是醛類;但葡萄糖、甲酸和甲酸某酯等都能發

生銀鏡反應.

9.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分子中一般含有醛基;但果糖分子中不含醛基,

能發生銀鏡反應。

10.酸與醇間的反應一般屬酯化反應;但乙醇與氫溪酸混合加熱生成溪乙烷不

是酯化反應。

11.酯化反應一般發生在酸與醇之間;但纖維素與濃HN03也能發生酯化反應。

12.酯一般通過酸與醇發生酯化反應原理制得;但乙酸苯酯是由乙酸酊

(CH3C0)20或乙酰氟CH3C0C1與苯酚發生取代反應而得到。

13.有機物中的油一般是指由高級脂肪酸與甘油所生成的酯;但汽油、柴油、

煤油等是各種烷燒、環烷煌、芳香煌等組成的復雜混合物.

19

14.蠟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指高級脂肪酸與高級脂肪醇所形成的酯;但石蠟是高

級烷燒(含C20~C30)的混合物。

15.同分異構體一般能用同一化學式表示;但表示的并不都是同分異構體,如

淀粉與纖維素。

16.絲和毛一般是指蠶絲和動物的毛發,其成分都是蛋白質;但人造絲的成分是

纖維素,人造毛則是合成纖維(聚丙烯睛)。

17.玻璃一般是指硅酸鹽:但有機玻璃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第四篇化學實驗

1.精密測量儀器刻度一般不是在上(如滴定管)就是在下(如量筒);但溫度計

的刻度在中間偏下。

2.啟普發生器適宜于塊狀固體、液體、不加熱制取氣體(如H2、H2S、C02等);

但制C2H2不能用啟普發生器。

3.制取C12、HC1、NO等氣體時,一般采用固一固、固一液、液一液發生裝置

制取;但制漠和硝酸時,應采用曲頸甑。

4.固體的切割一般應放在桌面上進行;但白磷的切割要在水中進行.

5.試劑瓶中藥品取出后,一般不允許放回試劑瓶;但取用剩余的鉀、鈉、白

磷等應放回原瓶。

6.實驗過程中的各種廢液及廢物均應放入指定的廢液缸或集中處理;但實驗中

不小心灑落的汞盡可能收集起來或撒上硫粉,消除其毒性。

7.膠頭滴管一般不能伸入試管中接觸試管或有關容器內壁;但制Fe(0H)2白色

沉淀時,滴管伸入試管內。

8.用水吸收易溶于水的氣體時,應將導管靠近液面或接一倒扣漏斗]難溶氣

態物質的吸收,可把將導管插人水中;但在制乙酸乙酯時,導管在靠近飽和

Na2c03溶液的液面,而不能插入其中。

9.在電化腐蝕時,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般先腐蝕;但鋁鐵合金,因鋁表面有

氧化膜的保護作用而鐵先腐蝕。

10.中性干燥劑一般都可以用來干燥酸性、堿性、中性等各種氣體;但干燥氨

氣不能選用無水CaC12?

20

三、高中化學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重點總結)

1、硝酸銀與鹽酸及可溶性鹽酸鹽溶液:Ag-+Cl-AgClI

2、鈉與水反應:2Na+2H20=2Na'+20H+Hzt

3、鈉與硫酸銅溶液:2Na+2H20+Cu2+=2Na++Cu(0H)2I+H2t

4、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0+2Hz0=4Na'+40H+02t

5、碳酸氫鹽溶液與強酸溶液混合:KO3+H=C0zt+&0

6、碳酸氫鹽溶液與醋酸溶液混合:HC0f+CH3C00H=C02t+H20+CH3C00

7、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氫鎂反應:Ca2'+20H+2HC03+Mg2'=Mg(0H)2I+CaC031

2

8、向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2HC03-+Ca2++20H=CaC03I+2H20+C03

24

9、向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Ca+IIC03+0II=CaC03I+IL0

21

2t3

10、澄清石灰水與少量小蘇打溶液混合:Ca+0H+HC0=CaC03I+H20

2

11、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02:Ca'+20H+C02=CaC03I+H,0

12、澄清石灰水通入過量C02:0H+C02=HC0/

2t32

13、碳酸氫鈉溶液與少量石灰水反應:Ca+20H+2HCO=CaC0:1I+C03-+2H20

2<

14、碳酸氫鈉溶液與過量石灰水反應:HC03+0H+Ca<aCO3I+H20

2++

15、等物質的量氫氧化鋼溶液與碳酸氫鉉溶液混合:Ba+20H+NH4+HC03*=BaC03

I+H2O+NH3UI2O

16、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C0「+H*=HC03-或C03"+2H*=C02t+七0

2

17、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z:C02+20H=C03+H,0

18、過量的CO?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COz+OH=HC(h

i2

19>碳酸氫筱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NH4+HC03-+20H-=NHs,:f+C03-+2H20

2+

20、碳酸鈣與鹽酸反應:CaC03+2H^Ca+C02t+H20

2

21、碳酸鈣與醋酸反應:CaC03+2CH3C00H=Ca'+2CH3C00+C02t+H20

22、澄清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1「+0丁=M0

23、磷酸溶液與少量澄清石灰水:H3Po4+OHF2O+H2PO4

24、磷酸溶液與過量澄清石灰水:2H3p0,+3Ca"+60H=Ca3(P03I+6”0

+24

25、碳酸鎂溶于強酸:MgC03+2H=Mg+C02t+H20

2t2-

26、硫酸鎂溶液跟氫氧化鋼溶液反應:Ba+20H+Mg++S0?=BaS04I+Mg(OH)2I

2t+2

27、硫酸溶液跟氫氧化鋼溶液反應:Ba+20H+2H+S04-=BaS04I+2H2O

22

<22t

28、硫酸氫鈉溶液與氫氧化鋼反應至中性:2H+S0.,+20H+Ba=2H20+BaS0.,I

2,

29、硫酸氫鈉溶液與氫氧化鋼反應至硫酸根完全沉淀:H1+SO/-+OH+Ba=BaSO1

I+H20

30、硫酸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物溶液:2Al"'+3S0j-+80H+3Ba24=3BaS0iI

+2A102'+4H20

24

31、氫氧化鎂與稀硫酸反應:Mg(OH)2+2H*=Mg+2H20

32、鋁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1+20H-+2H20=2Al(V+3H2t

33、物質量之比為1:INaAl合金置于水中:Na+Al+2H,0=Na++A102+2Ht

34、氧化鋁溶于強堿溶液:Ah0s+20H=2A102+H20

3

35、氧化鋁溶于強酸溶液:Al203+6ir=2Al*+3H20

36、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A1(OH)3+OH-=A102-+2H20

+3+

37、氫氧化鋁與鹽酸溶液反應:A1(OH)3+3H=A1+3H2O

3t

38、硫酸鋁溶液與碳酸氫鈉溶液:Al+3HC03'=Al(0H)U+C02t

39、硫酸鋁溶液與碳酸鈉溶液:2Al3++3C032-+3H2O=2A1(011)3I+3C02t

3+4+

40、氯化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1+3NH3?H2O=A1(OH)3I+3NH

41、明帆溶液加熱水解生成沉淀:A13>+3H2O=AI(0H)3I+3H+

42、氯化鋁溶液與偏鋁酸鈉溶液:A13++3A102-+6H20=4Al(0H)3I

43、偏鋁酸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鐵溶液:Fe3++3A1O2-+6H2O=Fe(0H)3I+3A1(0H)3

I

>

44、偏鋁酸鈉溶液中加入少量鹽酸:A102+H+H2O=A1(OH)3I

23

45、偏鋁酸鈉溶液中加入過量鹽酸:AlO?+4HJAJ+2H可

46、偏鋁酸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鏤溶液:A1O2-+NH"+H2O=A1(OH)3I+NH3t

2+

47、金屬鐵溶于鹽酸中:Fe+2H=Fe+H2t

48、鐵粉與氯化鐵溶液反應:Fe+2Fe"=3Fe2*

49、銅與氯化鐵溶液反應:Cu+2Fe3t=Cu2'+3Fe2,

2

50、硫化亞鐵與鹽酸反應:FeS+H'=Fe'+H2St

Z+

51、硫化鈉與鹽酸反應:S-+2H=H2St

52、硫化鈉溶液中加入浸水:S?+Bn=SI+2Br

2<3

53、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2Fe+Cl2=2Fe'+2Cl

54、向硫酸鐵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的2Fe"+H2s=2Fe"+SI+21r

55、氯化鐵溶液中滴加少量硫化鈉溶液:2Fe34+S2-=SI+2Fe2*

56、硫化鈉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鐵溶液:2Fe3++3S2-=SI+2FeSI

57、氯化鐵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鉀溶液:2Fe*+21-=2Fe2++l2

58、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i,+30H=Fe(0II)3I

3+

59、氯化鐵溶液跟過量氨水反應:Fe+3NH3?H20=Fe(0H)3I+3NH/

3t

60、氯化鐵溶液與硫氟化鉀溶液:Fe+3SCN=Fe(SCN)3

61、氯化鐵溶液跟過量鋅粉反應:2Fe"+3Zn=2Fe+3Zn2'

2

62、鋅與稀硫酸:Zn+2H'=Zn'+H2t

2

63、鋅與醋酸:Zn+2CH3C00H=CH3C00+Zn'+H2t

24

t2

64>鋅與氯化錢溶液:Zn+2NH4=Zn*+NH3f+H2f

65、氯化鐵溶液加入碘化鉀溶液:2Fe?+2「=2Fe"+l2

2<3

66、硫酸亞鐵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過氧化氫溶液:2Fe+H202+2H^2Fe-+2H20

67、硫酸亞鐵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高鎰酸鉀溶液:

2++32,

5Fe+MnOi+8H=5Fe*+Mn+4H20

32

68、四氧化三鐵溶于濃鹽酸:Fe30.t+8H'=2Fe'+Fe'+4H20

69、氧化鐵溶于鹽酸:Fe203+6ir=2Fe^+3I120

t2t

70、氧化鐵溶于氫碘酸溶液:Fe203+2I+6H=2Fe+I2+3H20

3,

71、用氯化鐵與沸水反應制氫氧化鐵膠體:Fe+3H20=Fe(0H)3.3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