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歷史真題【無答案】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歷史真題【無答案】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歷史真題【無答案】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歷史真題1.典籍承載中華文脈,思想塑造軸心文明。下圖所示典籍記錄了中國古代一位教育家的思想。這位教育家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子2.泱泱巴蜀,巍巍天府。以下是部分先賢治蜀的事跡,將其按時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序號人物朝代官職政績①李冰秦國蜀郡郡守主持修建都江堰,此后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②文翁西漢蜀郡太守創辦郡學石室,發展教育,自此“蜀學比于齊魯”③諸葛亮蜀漢丞相勵精圖治,注重農桑,鞠躬盡瘁,公忠體國④范成大南宋四川置制使表彰名士,善于教化,政績斐然,促進社會經濟發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3.以下是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描述某時期的關鍵詞:“李世民與武則天”“盛唐氣象: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中心——長安”。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4.文化發展與生產力水平密切相關。下圖中南北方人才比重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明清社會文化繁榮 B.科舉考試快速發展C.南方政局更加穩定 D.經濟重心逐漸南移5.國學大師王國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明清時期的“一代之文學”是()A.雜劇 B.散文 C.小說 D.戲曲6.從整體上把握歷史課程內容結構有助于歷史學習。下圖中▲應該填寫的是()中國歷史古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近代▲現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人類社會的不斷演進世界歷史古代區域文明的多元發展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現代戰爭與革命、和平與發展A.反抗封建專制的過程 B.學習西方技術、政治制度的歷程C.反抗帝國主義的過程 D.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程7.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詔書,宣布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材料中出現紀年方法共有()A1種 B.2種 C.3種 D.4種8.戰爭期間,四川出兵超過300萬人,每15個人中就有1個參軍,川軍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南昌會戰、滇緬會戰等大小會戰28次,傷亡人數達60余萬,為戰爭勝利立下了卓越功勛。這場“戰爭”是()A.北伐戰爭 B.抗日戰爭 C.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9.據某年《人民日報》報道:“當國旗圖案在政協會議上通過后,許多機關、團體、學校、商號以至民宅,立即自發去訂新式國旗。光永茂實業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攬做國旗的新建被服廠各單位,連明連夜地趕,也還是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顧客們成排地擠在門前急著買,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時掛出來,或掛的更早一些。”材料反映當時()A人民期盼新生政權 B.土地改革已經完成C.祖國大陸實現統一 D.社會主義制度建立10.下圖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北京市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總社發給北京第一食品生產合作社的入社批準書”。這件文物可以作為研究三大改造的()A口述史料 B.間接史料 C.音像史料 D.實物史料1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下圖所示內容的主題是()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 B.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12.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他們生活在()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希臘 D.古代羅馬13.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絕的狀態,促進了物種交換。下圖中的“新世界”指的是()A.美洲 B.亞洲 C.歐洲 D.非洲14.出版于19世紀中期,提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的著作是()A.《人權宣言》 B.《獨立宣言》C.《資本論》 D.《共產黨宣言》15.20世紀上半葉,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其中發生在非洲地區的是()A.納米比亞的獨立 B.埃及的華夫脫運動C.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6.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尤其是冷戰結束后,美國一些理論家提出:如果世界趨向一種共同語言,它應該是美式英語;如果世界正在由電視、廣播和音樂聯系在一起,那節目同樣也應該是美國的;如果共同的價值觀正在形成,它應該是符合美國人愿望的價值觀。這種論調本質上體現的是()A.維護世界和平 B.尊重文化多樣性C.文化霸權主義 D.政治多極化趨勢17.歷史大河奔騰不息,科技光芒熠熠生輝,人類構建了文明發展的共同理念和觀照世界的獨特方式。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郵票《殷代銅器》(1)材料一中的銅器屬于哪個朝代?概括這一時期銅器的特點。材料二①珍妮紡紗機②汽車③蒸汽機車④電燈(2)將材料二中的科技成果對應兩次工業革命進行分類(寫出序號即可)。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指出兩次工業革命之間的變化。材料三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構建新型舉國體制,組建國家實驗室,分批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創新支撐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的原因。(4)作為新時代中國少年,請談談你能為國家科技創新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8.五百年來滄海橫流,世界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求索著“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天下大道。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國崛起】材料一某國發展簡史(部分)開始時間主要史事1475-1500年復興運動,包括這個運動的政治和經濟、藝術和知識面貌方面1525-1550年宗教改革1550-1575年海外擴張,從海盜行為開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世界范圍的國際貿易,熱帶屬地的占有,在海外溫帶地方建立了新的使用英語的社會1675-1700年責任制議會政府的建立1775-1800年工業體系的建立——摘編自湯因比《歷史研究》(1)指出“某國”是哪個國家。選擇材料中一件史事,說明其對該國的影響。【舊邦新命】材料二以下是樂樂同學閱讀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時所做的摘要。事件:①主題:自強求富,中體西用摘要: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又因主其事者以新衛舊的本來意愿而難以掙脫傳統。事件:辛亥革命主題:揖美追歐,舊邦新造摘要:經過庚子以來十年的千曲萬折之后,歷史在革命、改良、民變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間終于作出了自己的選擇。革命派以一往無前之氣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數千年帝政之命。事件:新文化運動主題:②摘要:新文化運動則使中國人從以孔子儒家為軸心的傳統文化的束縛下掙脫出來,追求個體從大家庭中沖決出來取得自由平等獨立的權利和地位。(2)完善材料二中①②的內容。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休戚與共】材料三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決定了人類前途終歸光明。另一方面,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摘自習近平總書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3)假如聯合國即將召開大會,討論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請你圍繞“十字路口的抉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育嬰師職業道德與責任考核試題及答案
- 精煉2024年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知識點總結試題及答案
- 激光教育培訓的需求與市場現狀試題及答案
- 藥劑類考試復習的注意事項及試題及答案
- 護士資格證考試衛生知識普及考題及答案
- 教育學中師試題及答案
- 衛生管理證書考試技巧總結試題及答案
- 老人殘疾測試題及答案
- 教師資格考試全要素復習與試題及答案
- 稅務師考試考場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設備移機方案報告
- 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附課標解讀)
- 旅游行業的客戶關系管理與維護
- 基于 Unity3D技術的農場體驗游戲的設計與開發
-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
- 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實施計劃
- 保安人員職業素養課件
- 隔熱防水涂料效果及使用指南
- zippo-2017原版年冊圖集(中文版)
- 基于深度學習的文本生成技術
- 鐵路車站-鐵路樞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