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11月階段測試物理試題_第1頁
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11月階段測試物理試題_第2頁
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11月階段測試物理試題_第3頁
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11月階段測試物理試題_第4頁
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11月階段測試物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丹東市2024屆高三總復習階段測試

物理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項符

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第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6分,全部選對的得6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或不選的得0分.

1.曲水流觴是我國古代漢族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每年農歷三月上已日,人們坐在河渠兩旁,讓盛著酒水

的木杯(觴)順流而下,觴流經面前時,人們就取觴飲酒.如圖所示的觴隨著河水自西向東飄向下游時,

突然吹來一陣南風,則之后觴可能的運動軌跡為()

水流方向

A.軌跡1B.軌跡2C.軌跡3D.軌跡4

2.一小孩靜止站在水平地面上放風箏,當他緩慢的釋放拉線,風箏越飛越高,先后經過同一豎直面的

么8兩點,如圖所示.若風箏在這兩點時,拉線的張力大小相等,風箏受到的重力不可忽略但浮力不

計,小孩受到的風力不計,則風箏在匕點時(

A.小孩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比在〃點時的小B.小孩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比在。點時的大

C.風箏受到的風力方向與在。點時的相同D.風箏受到的風力比在。點時的小

3.等腰梯形ABCQ頂點上分別固定了三個點電荷,電量及電性如圖所示,梯形邊長

AB=AC=BD=-CD=L,則CO連線的中點E處的場強大小為(靜電力常數為攵)()

2

+Q

Ar---------\B

//\、

//、

-Q/'\-2Q

C----------E-----------D

kQ2kQ

A.0辰。D.

L2~7T

4.如圖所示,有一個小球分別以相同的速率,從同一高度豎直上拋和沿光滑斜面下滑,兩次相比,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

A.小球兩次到達地面時速度相同

B.沿斜面下滑到達地面時的速度更大

C.從開始運動至落地過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一樣大

D,豎直上拋到達地面時重力的瞬時功率更大

5.如圖甲,一長為R且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固定在點0,另一端系住一小球,使小球在豎直面內做圓周

運動.若小球經過最高點時速度大小為丫、繩子拉力大小為尸,則尸與聲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繩長不變,用質量更小的球做實驗,得到的圖線斜率更大

B.小球質量不變,換繩長更長的輕繩做實驗,圖線8點的位置不變

C.利用該裝置可以得出小球的質量加="

b

D.利用該裝置可以得出重力加速度g='

a

6.2023年4月11~12日,全球25個國家科學家們參加了我國舉辦的“夸父一號”衛星觀測數據全球開

放共享及使用的培訓會,體現了大國擔當。“夸父一號"衛星是我國首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也是首顆

在近地軌道觀測太陽“一磁兩爆”的衛星。如圖所示,它和另一顆衛星在同一平面內分別沿圓軌道、橢圓

軌道繞地球逆時針運動(圓半徑與橢圓半長軸等長),兩軌道相交于A3兩點。圖示為某時刻兩衛星與地

球在同一直線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顆衛星在A或8點處不可能相遇B.兩顆衛星在8處的萬有引力大小相等

C.兩顆衛星的運動周期可能大于24小時D.兩顆衛星在此時刻的速度匕和匕可能相等

7.如圖所示,帶有固定擋板P和定滑輪的木板墊高后與水平面夾角為6=30。,質量為26的物塊A與擋

板尸之間有一輕質彈簧,細線跨過定滑輪,一端連接著質量為切的物塊8,另一端連接著物塊C(細線在

滑輪左側部分與木板平行).開始時用外力托著C,細線伸直但無張力,A、B處于靜止狀態.現撤去外

力,靜止釋放C后,發現C速度最大時,A、B恰好分離.己知木板足夠長,所有摩擦不計,彈簧勁度系

數為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撤去外力瞬間,彈簧彈力變為原來的工

A.物塊C質量大小為機B

3

>.細繩張力最大值為g〃吆

C.撤去外力瞬間,45間壓力變為原來的一半C

8.如圖所示的四條圖線,分別代表1、2、3、4四個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關于圖線的物理意義,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

-x/m|v/m.s''

JJ

O-----------2----------------------------G一?小

甲乙

A.兩圖中物體2和物體4做曲線運動

B.甲圖中物體1和物體2在A時刻相遇

C.乙圖中物體4在弓時刻表示已向負方向運動

D.中圖中物體1和物體2在0至4時間內平均速度相等

9.如圖所示,質量為1kg的物塊,其下端連接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輕質彈簧,彈簧的勁度系數

Z=100N/m.一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與物塊連接,另一端繞過兩個光滑的輕質小定滑輪。2、Q后與套在

光滑直桿AO頂端的小球連接.已知直桿固定,桿長L=0.8m,且與水平面的夾角

6=37。,4。=0.5m,QC與桿垂直.初始時小球鎖定在A點,與其相連的繩子水平且繩子的張力

F=20N.現將小球由A點釋放(g=10m/s2,sin370=0.6,cos37°=0.8),則()

A.小球與物塊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

B.當小球在A點和C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同

c.小球運動到c點時,物塊的動能為零

D.小球從A點運動到。點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小于球和物塊動能的增量之和

10.如圖甲所示,在與豎直平面平行的勻強電場中,有一質量為加、帶電量為+4的小球(可視為質點)

在長為/的絕緣輕繩牽引下繞其懸點。在豎直面內沿逆時針方向做完整的圓周運動.直徑AC豎直,直徑

水平.小球從A點開始電勢能約與轉過的角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

q

C.輕繩在。、B兩點拉力的差值為37gD.輕繩在。、8兩點拉力的差值為3,咫

二、實驗題(共2小題,共14分.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中指定的答題處,不要求寫出演算過程.)

1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

該實驗裝置中,將質量為M的小車鎖定在固定木板上,使系統保持靜止狀態.固定在沙桶上的遮光片寬度

為d且到光電門的高度為〃(d,〃).突然解除鎖定,沙桶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記錄遮光片通過光電門

的遮光時間4,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尸.通過改變沙桶、沙和遮光片的總質量加,可改變小車所受的合外

力大小.現保持小車的質量M不變,多次改變加后,得到多組△1、E數值.

(1)若某次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次/=N;

(2)此實驗過程中,哪個步驟是必須的()

A.必須測出沙桶、沙和遮光片總質量

B.實驗前應將長木板左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C.每次在增加沙的質量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實驗中一定要保證沙桶、沙和遮光片的總質量加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

(3)該學習小組在保證實驗裝置規范合理的情況下,多次改變總質量加后,重復實驗,以」?為縱坐

Ar

標、以尸為橫坐標(如圖丙).若該圖像的斜率為k,小車的質量.(用//、2、d表示)

1

A/2

M£B^m-?w

口□□0ma

II*B由

日B0H

田小卬“a

?a回

口-B□?ad-

lamacinmi_+a

inmn*n一|1.|□1

田--

—|雷1

-B?1

□口

QA口

lamoiii存

B-S|1巳1_RHR

舊由BT1-■-

6□…

inmnilamniIQCXIQI1提

5年a

一HI'

一—U--

6口B□

inmntjama;IDtXJQI4而

0田

RH日

B€EiB?出中日田由印-3-m

BM日

>ncDiPBCH1口<x>mincunl一

_弓-_

什r

—一

二-

—m口mm

i□m□t:i□i

—B**由B

日留日i日田:B口B

口B

_一_

incuQiin(x>4一E°.

.畝

_-一--_

nmm□口

1QCD:口□.

_B日_

0田n.

_日H.E'

□巴2?□QIn

巴n-

_r2二

"二.

-畝

--------------_7£-書-

---;—n口BD.u

latuniii田

日0

_0n'日.ul

0B史□.QB'

桁::--

_一Lart

O

12.在研究平拋運動特點時,可采取把平拋運動分解成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的分運動的探究方法.當。

球從A點水平拋出的同時,傳感器控制6球自8點開始下落,頻閃照相技術為這個實驗提供了保障,兩小

球運動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拍攝時,光源的頻閃頻率為一,背景的坐標紙小方格均為邊長為L=5cm的

正方形.(g=10m/s2,不計空氣阻力)

(1)根據實驗設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甲的斜槽末端必須是水平的

B.圖甲的斜槽與小球之間的摩擦力要盡可能的小

C.根據圖乙的信息不能確定。球沿豎直方向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D.根據圖乙的信息可以確定〃球水平方向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2)若將圖甲中擋板沿著斜面上移(選填“能"或'‘不能”)讓小球〃和小球b在空中相遇.

(3)根據照片和已知信息可求出。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m/s;當。球與b球運動了

s時,它們之間的距離最小.

三、計算題(共4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

答案的不給分.有數字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3.粗糙水平地面與半徑R=O.2m的光滑半圓軌道平滑連接,且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是BCD

的圓心。質量帆=O」kg的小物塊在2.5N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從A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在運動到半圓軌道上的5點時撤去恒力F。(小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05,g=10m/s2)

求:

(1)若4B=0.5m,小物塊運動到半圓軌道上的8點時,軌道對它的支持力的大小;

(2)若小物塊恰好能運動到半圓軌道上的。點,則A3間的距離X%多大。

14.冰壺是冬奧會比賽項目,被大家譽為冰上的“國際象棋”,場地尺寸如圖所示(冰壺可視為質點)。某次訓

練中,隊員甲在發球區對冰壺施加大小為5N,方向與水平方向成37的推力尸,將質量為根=19.7kg的

冰壺沿中線勻速推至前擲線,后撤去推力,其隊友乙在冰壺自由滑行x=l()m后開始在其滑行正前方摩擦

冰面,使冰壺與冰面的動摩擦因數變為原來的97.5%,直至冰壺停止于距離營壘正中心2.4m處的A。

g=10m/s2,sin37=0.6,cos37=0.8,71024=32)求:

(1)未擦冰之前冰壺與冰面之間的摩擦因數〃;

(2)甲隊員投出冰壺時的速度大小%。

(a)(b)

15.在平面坐標系X。),內,半徑為R圓形區域內有平行紙面的勻強電場,圓與坐標軸的交點分別為坐標原

點。、y軸上的A點和X軸上的B點,A6為圓的直徑,NOAB=45°.質量為〃?,電荷量為q(q>o)的

帶電粒子在紙面內自。點以不同的速度先后進入電場區域.己知進入電場時速度為零的粒子,從,軸上的

A點以速率%穿出電場(粒子僅受電場力作用).求:

(1)圓形區域內電場強度的大小;

(2)所有沿“軸正方向進入電場的粒子中,穿出電場時動能增量的最大值:

(3)某粒子以%的速度沿x軸正方向進入電場,求該粒子射出電場時的位置坐標。

2

丹東市2024屆高三總復習階段測試

物理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項符

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第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6分,全部選對的得6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或不選的得0分.

1.曲水流觴是我國古代漢族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每年農歷三月上已日,人們坐在河渠兩旁,讓盛著酒水

的木杯(觴)順流而下,觴流經面前時,人們就取觴飲酒.如圖所示的觴隨著河水自西向東飄向下游時,

突然吹來一陣南風,則之后觴可能的運動軌跡為()

水流方向

【答案】B

【解析】

【詳解】若沒有風吹,則觴隨著河水自西向東飄向下游,現有南風吹來,依據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之后觴

可能的運動軌跡為2,不可能為I,原因是軌跡1水平方向最后變成了與水流相反的方向,也不可能是軌

跡3或4,原因是吹的南風,合速度不可能不改變或是向下偏:

故選B。

2.一小孩靜止站在水平地面上放風箏,當他緩慢的釋放拉線,風箏越飛越高,先后經過同一豎直面的

匕兩點,如圖所示.若風箏在這兩點時,拉線的張力大小相等,風箏受到的重力不可忽略但浮力不

計,小孩受到的風力不計,則風箏在Z7點時()

A.小孩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比在。點時的小B.小孩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比在。點時的大

C.風箏受到的風力方向與在。點時的相同D.風箏受到的風力比在。點時的小

【答案】A

【解析】

【詳解】A.設風箏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仇則對小孩豎直方向

Fv=mg-TcosO

兩次拉線的張力大小相等,可知在匕點時。小,則小孩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比在。點時的小,選項A正確;

B.水平方向

f=Tsin0

可知在b點時6小,則小孩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比在。點時的小,選項B錯誤;

CD.由平衡可知,風箏受到的風力與繩的拉力與重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在匕點時重力和細繩拉力的夾角較

小,則兩個力的合力較大且與在。點時的方向不同,可知風箏在6點受到的風力比在。點時的大,且風箏

受到的風力方向與在4點時的不相同,選項CD錯誤。

故選Ao

3.等腰梯形ABC。頂點上分別固定了三個點電荷,電量及電性如圖所示,梯形邊長

AB=AC=BD=-CD=L,則CO連線的中點E處的場強大小為(靜電力常數為攵)()

2

+Q

Ar---------\B

//、

/\

/X

-Q/'\-2Q

C----------E-----------D

A.0B.華C3D.要

l3i31}

【答案】B

【解析】

【詳解】8兩點的兩個負電荷在E點的場強等效于一個的電荷放在。點時的場強,大小為

E一絲

CD-E

方向由E指向。;B點的點電荷在E點的場強大小也為

方向沿BE連線斜向下,兩場強方向夾角為120。,則E點的合場強為

E一垣

故選B。

4.如圖所示,有一個小球分別以相同的速率,從同一高度豎直上拋和沿光滑斜面下滑,兩次相比,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

A.小球兩次到達地面時速度相同

B.沿斜面下滑到達地面時的速度更大

C.從開始運動至落地過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一樣大

D.豎直上拋到達地面時重力的瞬時功率更大

【答案】D

【解析】

【詳解】AB.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

mgh=ymv2

可知,小球兩次到達地面時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不同,選項AB錯誤;

C.從開始運動至落地過程中,重力做功相同,但是時間不一定相同,可知重力的平均功率不一定相同,

選項c錯誤;

D.根據

Pa-mgVy

可知,豎直上拋到達地面時豎直速度較大,則重力的瞬時功率更大,選項D正確。

故選D。

5.如圖甲,一長為R且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固定在點。,另一端系住一小球,使小球在豎直面內做圓周

運動.若小球經過最高點時速度大小為丫、繩子拉力大小為尸,則尸與F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F

A.繩長不變,用質量更小的球做實驗,得到的圖線斜率更大

B.小球質量不變,換繩長更長的輕繩做實驗,圖線〃點的位置不變

C.利用該裝置可以得出小球的質量加=罕

b

D.利用該裝置可以得出重力加速度g=0

a

【答案】C

【解析】

【詳解】A.在最高點時,根據

V2

r+mg=Hi—

可得

m2

Fr、v-mg

則圖像的斜率

,m

k=—

R

繩長不變,用質量更小的球做實驗,得到的圖線斜率更小,選項A錯誤;

B.根據

m2

Fr=——v-mg

R

可知

b=gR

則小球質量不變,換繩長更長輕繩做實驗,圖線匕點的位置右移,選項B錯誤;

C.由圖可知

m_a

~R~~b

利用該裝置可以得出小球的質量

選項c正確;

D.由〃=gH可知,利用該裝置可以得出重力加速度

b

選項D錯誤。

故選C。

6.2023年4月11~12日,全球25個國家的科學家們參加了我國舉辦的“夸父一號”衛星觀測數據全球開

放共享及使用的培訓會,體現了大國擔當。“夸父一號"衛星是我國首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也是首顆

在近地軌道觀測太陽“一磁兩爆”的衛星。如圖所示,它和另一顆衛星在同一平面內分別沿圓軌道、橢圓

軌道繞地球逆時針運動(圓半徑與橢圓半長軸等長),兩軌道相交于AB兩點。圖示為某時刻兩衛星與地

球在同一直線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顆衛星在A或8點處不可能相遇B.兩顆衛星在8處的萬有引力大小相等

兩顆衛星的運動周期可能大于小時

C.24D.兩顆衛星在此時刻的速度匕和v2可能相等

【答案】A

【解析】

【詳解】A.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

R*

C

T7

圓軌道半徑與橢圓軌道半長軸等長,兩顆衛星周期相同,故兩顆衛星在4或B點處不可能相遇,故A正確;

B.根據萬有引力公式

廠「Mm

F=G——

兩顆衛星的質量未知,兩顆衛星在區處的萬有引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故B錯誤;

C.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

兩顆衛星的軌道為近地軌道,比同步衛星的軌道高度低,故兩顆衛星的運動周期不可能大于24小時,故C

錯誤:

D.設衛星速度為嶺時所在位置為C點,以地球球心為圓心,C點到地球球心的距離為半徑作圓,得到軌道

3,根據變軌原理,衛星需在C點加速從軌道2進入軌道3,可得

匕〉彩

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mv2

G-r-m-

可得線速度為

由于''夸父一號"衛星軌道半徑小于軌道3半徑,可得

匕>%

。丫2

故兩顆衛星在此時刻的速度匕和V,不可能相等,故D錯誤。

故選A0

7.如圖所示,帶有固定擋板P和定滑輪的木板墊高后與水平面夾角為8=3()。,質量為的物塊A與擋

板P之間有一輕質彈簧,細線跨過定滑輪,一端連接著質量為"的物塊8,另一端連接著物塊C(細線在

滑輪左側部分與木板平行).開始時用外力托著C,細線伸直但無張力,A、B處于靜止狀態.現撤去外

力,靜止釋放C后,發現C速度最大時,A、B恰好分離.己知木板足夠長,所有摩擦不計,彈簧勁度系

數為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塊。質量大小為mB.撤去外力瞬間,彈簧彈力變為原來的1

3

C.撤去外力瞬間,A、B間壓力變為原來一半D,細繩張力最大值為g〃zg

【答案】D

【解析】

【詳解】A.C的速度最大時,加速度為0,此時有“B=ac=0,對C受力分析可知繩子拉力為

Fi=mcg

對B受力分析可知

Q==nzgsin0

聯立解得

mc=05m

故A錯誤;

BC.撤去外力瞬間,彈簧彈力不變;沒有撤去外力時;A、B靜止,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方

程可知

F抻=3〃?gsin30°=1.5mg

彈簧彈力方向沿斜面向上,隔離A物體,由受力平衡可知

F彈A+2mgsin30°

解得

FBA=0.5,〃g

撤去外力時,對C由牛頓第二定律:

0.5〃?g-Fn-0.5ma

對A、B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

尸拉+尸彈-3,*gsin30°=3ma

兩式聯立解得

1

a=~g

隔離A,對A由牛頓第二定律

F彈-F'BA-2,wgsin30°-Ima

解得

03

FBA=77〃?g

故BC錯誤;

D.由A選項分析可知,繩子最大拉力為

1

F0="%g=5"2g

故D正確。

故選D。

8.如圖所示的四條圖線,分別代表1、2、3、4四個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關于圖線的物理意義,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

x/mfv/m-s-1

甲乙

A.兩圖中物體2和物體4做曲線運動

B.甲圖中物體1和物體2在內時刻相遇

C.乙圖中物體4在弓時刻表示已向負方向運動

D.甲圖中物體1和物體2在0至4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BD

【解析】

【詳解】A.X-t,u—f圖象只能描述直線運動,故兩圖中物體2和物體4做直線運動,故A錯誤;

B.X—,圖象的交點表示相遇,則甲圖中物體1和物體2在4時刻相遇,故B正確:

C.乙圖中物體4在L時刻速度大于零,向正方向運動,故C錯誤;

D.甲圖中物體1和物體2在。至乙時間內始末位置相同,位移相等,所用時間相同,故物體1和物體2在

0至4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確。

故選BD。

9.如圖所示,質量為1kg的物塊,其下端連接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輕質彈簧,彈簧的勁度系數

Z=l(X)N/m.一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與物塊連接,另一端繞過兩個光滑的輕質小定滑輪。2、Q后與套在

光滑直桿AO頂端的小球連接.已知直桿固定,桿長L=0.8m,且與水平面的夾角

6=37。,4。=o.5m,qc與桿垂直.初始時小球鎖定在A點,與其相連的繩子水平且繩子的張力

F=20N.現將小球由A點釋放(g=10m/s2,sin370=0.6,cos37°=0.8),則()

A.小球與物塊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

B.當小球在A點和C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同

c.小球運動到c點時,物塊的動能為零

D.小球從4點運動到。點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小于球和物塊動能的增量之和

【答案】BCD

【解析】

【詳解】A.小球A與物體8組成的系統除了受到重力以外,還有彈簧彈力做功,所以小球A與物體B組

成的系統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

B.當小球在A點時,對B物體有

F=mKg+

解得

Ax,=0.1m

根據題意

AOi=0.5m,AC=—=0.4m

2

根據幾何關系可知

C(?i=0.3m

當小球在C點時,彈簧被拉伸0.1m,所以彈簧的彈性勢能不變,故B正確;

C.當小球在C點時,根據速度的分解可知小球沿繩子方向的速度為0,即物塊的速度為0,動能為0,故C

正確;

D.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從A點運動到。點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大,小球重力勢能的減少量轉

化為球和物塊動能的增量,物塊的重力勢能的增加和彈性勢能的增加,所以小球從A點運動到。點過程中

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小于球和物塊動能的增量之和,故D正確;

故選BCDo

10.如圖甲所示,在與豎直平面平行的勻強電場中,有一質量為加、帶電量為+4的小球(可視為質點)

在長為/的絕緣輕繩牽引下繞其懸點。在豎直面內沿逆時針方向做完整的圓周運動.直徑AC豎直,直徑

水平.小球從A點開始電勢能約與轉過的角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

A.該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一~B.該勻強電場的場強方向沿C4方向

q

C.輕繩在。、B兩點拉力的差值為36〃吆D.輕繩在。、B兩點拉力的差值為3mg

【答案】AD

【解析】

TT4笈

【詳解】AB.由圖像可知。=一和。=—時的電勢能相同,故電勢相等,連線為等勢線,電場線與等勢

33

線垂直,由此可以判斷電場強度的方向如圖所示,不沿C4方向;

A

電荷在電場中運動最大的電勢差為

U=史里

q

根據

U=Ex21

可得

q

故A正確,B錯誤;

CD.如圖所示:

2

TB+&COS60°

小球在。點受力分析可知

TD-E(7COS60°=及但

小球從B點到。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

£<?cos60°x2/=—mvl-—mv\

可得

TD-7B=3mg

故D正確,C錯誤。

故選AD。

二、實驗題(共2小題,共14分.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中指定的答題處,不要求寫出演算過程.)

1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

該實驗裝置中,將質量為M的小車鎖定在固定木板上,使系統保持靜止狀態.固定在沙桶上的遮光片寬度

為"且到光電門的高度為〃(△?:〃).突然解除鎖定,沙桶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記錄遮光片通過光電門

的遮光時間加,彈簧測力計的示數b.通過改變沙桶、沙和遮光片的總質量加,可改變小車所受的合外

力大小.現保持小車的質量M不變,多次改變團后,得到多組△r、E數值.

小車彈簧測力計

倉=□遮光片

沙桶

~~I光電門

甲乙

(1)若某次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次尸=N;

(2)此實驗過程中,哪個步驟是必須的()

A.必須測出沙桶、沙和遮光片的總質量加

B.實驗前應將長木板左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C.每次在增加沙的質量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實驗中一定要保證沙桶、沙和遮光片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

(3)該學習小組在保證實驗裝置規范合理的情況下,多次改變總質量〃?后,重復實驗,以一!為縱坐

Ar2

標、以F為橫坐標(如圖丙).若該圖像的斜率為Z,小車的質量M=.(用〃、k、4表示)

1

m□m口B

-o^田

a一

r口

^BS

?-0

----

OB口

rBkRM

-a-B

Lm口

^qR-nina:

-H-B

□B口iDmai:

B+R由

n1舊田田,B小小

X口

-g:mcn

-^一?□ai□?>

--——

aBinmnrinmac

E由+

n8田田印田由引

#鼻□mniinmnr

-,cm;:.......

QB一---.......

B口am:inmilaaiatinmatinmar

*口

a日田小田田!田田印田中目E

x口

#::口mmIQIXIIatuaiinicnaK

-號—

a擊4?————

1tmimIDIXIIlamni1口turn

H劉□marlattii

B田引用的舊田小田由HE

□rantintxiiI□<Xl□I)□CD□I:

【答案】?.2.50②.B③.一7

kd-

【解析】

【詳解】(1)[1]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讀數為2.50;

(2)[2]AD.由于有彈簧測力計可測得繩子拉力,所以無需測出沙桶、沙和遮光片的總質量加,也不用

保證沙桶、沙和遮光片的總質量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故AD錯誤;

B.為使小車受合力為繩子拉力,所以實驗前應將長木板左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無需每次在增加沙的

質量后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正確,C錯誤;

故選B。

(3)[3]砂和砂桶下落過程中,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可知

(―)2=2ax2A

Ar

對小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2F=Ma

化簡得

1_SFh

A/2Md2

根據圖像斜率可知

,8〃

人=而

解得

8。

12.在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時,可采取把平拋運動分解成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的分運動的探究方法.當。

球從A點水平拋出的同時,傳感器控制匕球自B點開始下落,頻閃照相技術為這個實驗提供了保障,兩小

球運動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拍攝時,光源的頻閃頻率為一,背景的坐標紙小方格均為邊長為L=5cm的

正方形.(g=10m/s2,不計空氣阻力)

(1)根據實驗設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甲的斜槽末端必須是水平的

B.圖甲的斜槽與小球之間的摩擦力要盡可能的小

C.根據圖乙的信息不能確定。球沿豎直方向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D.根據圖乙的信息可以確定。球水平方向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2)若將圖甲中擋板沿著斜面上移(選填“能"或'不能”)讓小球〃和小球力在空中相遇.

(3)根據照片和已知信息可求出“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m/s;當〃球與人球運動了

S時,它們之間的距離最小.

【答案】①.AD##DA②.不能(3).1.50,3

【解析】

【詳解】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圖甲的斜槽末端必須是水平的,故A正確;

B.圖甲的斜槽與小球之間的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無影響,故B錯誤;

CD.圖乙的信息可知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滿足1:3:5:7的關系,可確定“球沿豎直方

向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o

(2)[2]由于兩球豎直方向都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若將圖甲中擋板沿著斜面上移,兩球也不會相遇;

(3)[3]對于。球,在水平方向有

3L=v0T

豎直方向有

Aj=2L=gT2

其中

解得

v0=1.5m/s

[4]由圖可知,經0.3s兩球在同一豎直線上,距離最小。

三、計算題(共4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

答案的不給分.有數字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3.粗糙水平地面A3與半徑R=0.2m的光滑半圓軌道BCD平滑連接,且在同一豎直平面內,O是BCD

的圓心。質量機=O」kg的小物塊在2.5N的水平恒力廠的作用下,從A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在運動到半圓軌道上的B點時撤去恒力F。(小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A=0.5,g=10m/s2)

求:

(1)若SB=0.5m,小物塊運動到半圓軌道上的8點時,軌道對它的支持力的大小;

(2)若小物塊恰好能運動到半圓軌道上的。點,則AB間的距離總B多大。

D,

o\gc

77777^777777777777777777^

AB

【答案】(1)UN;(2)0.25m

【解析】

【詳解】(1)物塊由靜止運動到圓弧軌道B點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得

(F-jLimg)xAB=^mvj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用一機g=-^

K

聯立解得

■=11N

(2)物塊由靜止運動到圓弧軌道。點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

1,

(F-Ring)xAB-mg-2R=-mvD

又因為物塊恰好能運動到半圓軌道上的短點,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2

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