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冊教學課件初中語文明確文章說明對象,把握說明內容掌握說明方法,品味文章語言巖石記錄時間,培養探究意識理清思路說明方法科學精神常識積累文題解讀、作者及相關作品介紹,文章淺析課文朗讀、相關字詞注音、解釋深層理解課文重點句段詳細解讀拓展延伸文章寫作特色,說明方法常識積累文題解讀、作者及相關作品介紹PARTONE文題解讀WENTIJIEDU“時間的腳印”,作者以擬人化的手法擬題,新穎別致,讓讀者產生聯想:時間怎么會留下腳印呢?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ZUOZHEJIANJIE文學家北大學霸北京地質學院建校元老科普學家生于四川陶世龍,男,1929年出生生于四川省安岳縣,北大地質系畢業,1952年參與建立北京地質學院。作者簡介作品介紹ZUOPINJIESHAO文章淺析課文朗讀、相關字詞注音、解釋PARTTWO課文朗讀KEWENLANGDU13:383月10日周三下午時間的腳印——陶世龍聽課文,了解文章的意思,嘗試理解什么是“時間的腳印”。字詞正音ZICIZHENGYIN腐蝕shí蝕渾濁zhuó濁山麓lù麓粗糙cāo糙覆蓋fù覆撣塵土dǎn撣海枯石爛kū枯墊高diàn墊崩落bēng崩銅壺滴漏lòu漏楔形xiē楔溝壑hè壑識詞釋意SHICISHIYI海枯石爛:直到海水干枯石頭粉碎,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腐蝕:通過化學作用,使物體逐漸消損破壞。刨刮:刮平。溝壑:山間的流水溝。渾濁:(水、空氣等)含有雜質。不清潔,不新鮮。膠結:糨糊、膠等半流體干燥后變硬黏結在一起。粗糙:(質料)不精細,不光滑。龜裂:裂開小口子。段落層次DUANLUOCENGCI第一部分1-4自然段引出話題,巖石是記錄時間的重要載體第二部分5-29自然段具體說明巖石是如何記錄時間的第三部分30-31自然段總結巖石記錄時間的意義文章脈絡WENZHANGMAILUO時間的腳印引出話題:巖石記錄時間:總結全文:巖石是記錄時間的重要載體巖石的“海枯石爛”巖石重新形成過程和排列方式巖石保存了很多歷史痕跡巖石記錄時間的意義讀懂自然造福人類深層理解課文重點句段詳細解讀,相關考點解讀PARTTHREE內容主旨NEIRONGZHUZHI本文生動地說明了巖石能夠記錄“時間的腳印”的原因、巖石記錄的內容和人類讀懂大自然這種記錄的重大意義,以豐富的實例和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引起人們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細節探究XIJIETANJIU開頭引用《時間伯伯》有什么好處?引用《時間伯伯》作為題記,既照應了題目,又開啟了下文,還形象的暗示時間每走過一個時代都會留下蹤跡,引起讀者的興趣。細節探究XIJIETANJIU讀文章第6自然段,說說巖石的運動規律是什么:被破壞被搬運、堆積重新生成細節探究XIJIETANJIU這句話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打比方。將冰河的移動比作鐵掃帚掃過地面,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冰河對巖石的破壞作用。【考點:說明方法及作用】細節探究XIJIETANJIU這段話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舉例子,作比較。以建筑蘭新鐵路對巖石的破壞作用為例,同時又對任何地質作用對巖石的破壞做了比較。【考點:說明方法及作用】細節探究XIJIETANJIU文中不難看出“時間的腳印”是巖石生成過程中留下來的。作者為什么又要大篇幅的說明巖石形成泥沙的過程?作者大量筆墨說明巖石被破壞而漸成泥沙的過程,是為下文說明巖石生成打基礎做鋪墊的,沒有“老”的巖石不斷地被破壞,就沒有“新”的巖石不斷地生成,這是物質運動規律的體現。這樣寫會使人們對說明對象的了解更具體、更全面。細節探究XIJIETANJIU文中出現的“大約”“很可能”這樣一些詞能不能去掉?這些詞不能去掉。“大約”、“很可能”這些詞本身表示不是很確定的推斷,如果去掉,很可能會與事實不符。這類詞的運用一方面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另一方面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拓展延伸文章寫作特色,文中用到說明方法PARTFOUR寫作特色XIJIETESE多種說明方法并用舉例子。比如講人對巖石的破壞時舉了蘭新鐵路修建的例子;打比方。比如說海水對巖石的破壞作用時,把冰河的移動比作鐵掃帚,刨刮巖石,生動形象;分類別。比如在說明巖石遭受各方面的“攻擊”和保存了更多的歷史痕跡時,采用分類別的方式,使文章層次分明。寫作特色XIJIETESE語言生動有趣作者在說明中,運用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不僅大大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而且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如“越是笨重的石塊越跑不遠,越是輕小的沙礫越能旅行到遙遠的地方”,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巖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運,生動有趣。8*
時間的腳印時間是什么?時間是物質存在的客觀形式,無處不在,與每個人密切相關,但它看不到、觸不著。記錄時間的工具還有什么可以記錄時間的更替?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及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重點)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品味生動有趣的語言。(難點)激發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學精神。(重點)學習目標
陶世龍,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縣。中國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有《揭開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畫像》《打開地下寶庫的鑰匙》《我們居住的星球》等科普讀物。作者簡介本文選自《時間的腳印》(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動。本文是一篇科普讀物,同時又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說明文。它所談的時間,本質上是一個地質學概念。作者把時間的概念,從日常的感覺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關于時間的又一種境界。背景鏈接蹤跡()
低洼()
崩落()裂縫()
烘烤()
腐蝕()
孔隙()
滲入()刨刮()
沙礫()楔形()撣去()渾濁()山麓()溝壑()沉淀()遺體()
琥珀()犀牛()龜裂()帷幕()鐘鼎文()zōnɡfǔshíhōnɡwāxìshènbàofènɡbēnɡlìxiēdǎn字詞學習zhuólùhèdiànyíhǔpòxījūnwéidǐnɡ詞語解釋腐蝕:通過化學作用,使物體逐漸消損破壞。渾濁:(水、空氣等)含有雜質,不清潔、不新鮮。山麓:山腳。沉淀:從溶液中析出的難溶解的固體物質。海枯石爛:海水干枯,石頭粉粹,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多用于誓言,反襯意志堅定,永遠不變)。
貼小標題:這些小標題可以歸納一些段落的內容,請將它們寫到相應段落的開頭。整體感知(1~4)巖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的重要方式之一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闡釋讀懂“時間的腳印”的意義(5~29)(30~31)快速通讀課文,找一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話但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請找出幾個這樣的例子,并作簡要分析。5、7、18、22、24、27巖石是怎樣記下時間的呢?(5)承上啟下,引出說明對象,即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真的有“海枯石爛”的時候。(7)引出下文,說明巖石“毀滅”的過程。經過長期的重壓和膠結,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巖石。(18)總括上文,總結了巖石“毀滅”之后再度“新生”的過程。巖石保存了遠比上面所說的多得多的歷史痕跡。(22)承上啟下:總結有關巖石自身解體與新生的內容,引起下文對巖石保存更多歷史痕跡的說明。從“死”的石頭上,我們看到了地殼的活動。(24)總結上文:巖石可以記錄地殼的活動。化石是歷史的證人,它幫助我們認識地球歷史的發展過程。(27)承上,凸顯化石的作用;啟下,進一步說明化石是怎樣幫助我們認識地球歷史的發展過程的。文章開頭引用一首小詩有什么作用?課文精講時間伯伯,你是最偉大的旅行家,你從不猶豫你的腳步,你走過歷史的每一個時代。——高士其《時間伯伯》引用詩歌作題記,把時間擬人化,既照應了題目,引出了說明對象,同時也形象地暗示了時間每走過一個時代都會留下蹤跡,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可讀性,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自由讀1—4自然段,說一說:1.現在的人們是怎樣記錄時間的?鐘表和日歷。2.中國古代用什么來記錄時間?銅壺滴漏。3.本文中提到的巖石有什么作用?它是大自然用來記錄時間的。銅壺滴漏水從一個銅壺緩緩地滴進另一個銅壺,時間過去了,這個壺里的水空了,那個壺里的水卻又多了起來。時間是看不見的,但是我們用水滴記下了逝去的時間。小知識自由讀5—21自然段,分組討論:1.巖石的運動規律是什么?被破壞被搬運、被堆積重新生成巖石2.你能根據書上的有關內容概述石爛到新生的過程嗎?巖石小石子沙礫、泥土新巖石沉淀重壓膠結3.人們是怎樣根據巖石來判斷時間的?(重點讀第19自然段)巖層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排列順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地殼運動:平臥的巖層變得歪斜甚至直立。4.第19段首句中“大約”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不能刪去。“大約”表示不是很準確的估計,如果去掉“大約”,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巖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時間,這種說法與事實不符。“大約”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自由讀22—29自然段,分組討論:1.從哪幾方面說明了巖石可以保存歷史遺跡?從“死”的石頭上,我們可以看到地殼的活動;石頭顏色的不同,說明地球上的變化;古代生物的狀況,在巖石中有著豐富的記錄;自然界某些轉眼就消逝的活動,在石頭上也留下了痕跡。2.巖石保存了哪些歷史的痕跡?(1)地殼的活動;(2)氣候的變化;(3)古代生物的狀況;(4)地球歷史的發展過程;(5)自然界轉瞬即逝的活動。3.人類是怎樣根據巖石來認識地球的發展歷史的?三葉蟲化石—“寒武紀”—海洋寬廣大樹木化石—“石炭紀”—溫暖潮濕長毛獸化石—“第四紀”—氣候寒冷三葉蟲化石小知識細細品味最后一段,說一說:讀懂巖石記錄有什么重大意義?讀懂大自然的記錄不僅可以增長知識,而且可以幫助人類探尋地下“寶藏”,有無窮的大自然的奧妙存在。課文在說明巖石可以記錄時間后,接著寫了一段介紹北京故宮“銅壺滴漏”的內容,這樣寫是否偏離了主旨?為什么?深入探究沒有偏離主旨。因為這篇文章的主旨是說明時間是如何被記錄下來的。巖層是大自然中保存的許多種記錄時間的方式中的“重要的一種”,而“銅壺滴漏”則是人類記錄時間的一種方式,二者相互補充,使說明更具體。偏離主旨。因為前文談到人們已經想出了許多記錄時間的辦法,發明了鐘表、日歷等。關于北京故宮“銅壺滴漏”的敘述也可以放在一起說,不必在后面單獨提及。另外,如果刪去此段,直接接下一段,在行文上也更自然、緊湊。1.內容豐富,結構清晰。在文章的主體部分,作者列舉了大量的例子來展現“時間的腳印”,內容十分豐富。而在具體內容的寫作上,作者更是精心安排結構。寫作借鑒作者不僅很注意用不同層次的例子,而且很注意用過渡性的句子。如“真的有‘海枯石爛’的時候”“從‘死’的石頭上,我們看到了地殼的活動”等,這些過渡性語句,突顯了文章的脈絡,使文章結構清晰明了。2.語言生動有趣。本文語言也很有特點,既準確精練,又生動形象。文中有很多語句耐人尋味,如“時間是沒有腳的”,將時間的抽象性和人們對它的無可奈何生動地寫出來;“真的有‘海枯石爛’的時候”,反用“海枯石爛”的成語,說明石頭也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堅硬。另外,這篇課文中還大量運用擬人的手法,使語言生動有趣,增強了可讀性。引出話題:巖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畜牧業生產與疫情防控責任合同
- 固定支架租賃合同
- 石油化工行業生產安全規范指南
- 藥物治療基礎復習測試卷含答案
- 新能源汽車租憑合同協議書
- 3 《自己之歌》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課件-3
- 上海店鋪合租合同范本
- 辦公集裝購買合同范本
- 房車大白轉讓合同范本
- 統計過程控制(SPC)程序文件
- 廣東省佛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期中考試(下學期)試卷(含答案)
- 術中獲得性壓力性損傷預防
- 孟萬金編制的中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評分方式
- 助理醫師結業考試真題與答案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大單元教學任務群設計-
- JGT 486-2015 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
- 2024上海市奉賢區中考初三二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3年版《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解讀課件
- 浙江省2024年中考英語模擬試卷(含答案)
- 2024甘肅隴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公路大隊警務輔助人員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