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兒童支氣管炎中的療效觀察_第1頁
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兒童支氣管炎中的療效觀察_第2頁
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兒童支氣管炎中的療效觀察_第3頁
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兒童支氣管炎中的療效觀察_第4頁
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兒童支氣管炎中的療效觀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兒童支氣管炎中的療效觀察第一部分兒科支氣管炎概述 2第二部分復方氨酚烷胺片藥物介紹 5第三部分療效評價指標設定 7第四部分患兒基本情況統計分析 9第五部分治療前后患兒癥狀比較 11第六部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 14第七部分療效評價指標比較分析 15第八部分結論及建議 18

第一部分兒科支氣管炎概述關鍵詞關鍵要點【疾病概述】:

1.支氣管炎是一種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臨床表現為持續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

2.支氣管炎可分為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兩種類型,急性支氣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慢性支氣管炎則是由長期反復的急性支氣管炎或其他因素導致的。

3.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呼吸支持治療等,其中藥物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法,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祛痰劑等。

【發病機制】:

一、小兒支氣管炎概述

1.定義

小兒支氣管炎是指累及小氣道(直徑<2mm)的急性炎癥,常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一年內患兒患支氣管炎的平均次數為3~5次,常并發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支氣管炎可分為毛細支氣管炎和細支氣管炎兩類。毛細支氣管炎累及細支氣管以下的氣道。細支氣管炎累及較大的氣道,如細支氣管、小葉支氣管和終末細支氣管。

2.病因和發病機制

(1)病原體

引起小兒支氣管炎的病原體以病毒為主,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腸道病毒等。細菌感染引起的支氣管炎較少見,常見細菌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2)發病機制

病毒或細菌感染后,呼吸道黏膜充血、腫脹,黏液腺分泌增多,纖毛運動減弱,導致氣道阻塞和炎癥反應。炎癥反應可引起氣道狹窄,導致通氣不良和缺氧。如果炎癥累及細支氣管以下的氣道,可導致毛細血管滲出增加,肺泡內出現炎性滲出物,形成毛細支氣管炎。

3.臨床表現

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咳嗽

咳嗽是支氣管炎最常見的癥狀??人钥沙赎嚢l性或持續性,以陣發性咳嗽多見??人猿跗诙酁楦煽?,隨著病情進展,咳嗽可伴有咳痰。痰液多為白色或黃色黏液痰,有時可帶血絲。

(2)喘息

喘息是支氣管炎的另一常見癥狀。喘息是指呼吸時發出喘鳴樣聲音。喘息多見于毛細支氣管炎,也可發生于細支氣管炎。

(3)發熱

發熱是支氣管炎的常見癥狀之一。發熱多為低熱或中熱,持續時間一般為3~5天。少數患兒可出現高熱,體溫可達39℃以上。

(4)其他癥狀

其他癥狀包括食欲不振、嘔吐、腹瀉、鼻塞、流涕、咽痛、頭痛、乏力等。

4.診斷

小兒支氣管炎的診斷主要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結果。

(1)臨床表現

典型的臨床表現是陣發性咳嗽、喘息、發熱。

(2)輔助檢查

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胸部X線檢查、痰液檢查、病毒學檢查等。

5.治療

小兒支氣管炎的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包括以下幾點:

(1)一般治療

一般治療包括休息、多飲水、清淡飲食等。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抗菌藥物、止咳化痰藥物、平喘藥物等。

(3)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包括霧化吸入、胸部叩診、拍背等。

6.預后

小兒支氣管炎的預后一般良好。大多數患兒在1~2周內可康復。但毛細支氣管炎的預后較差,可能并發肺炎、肺氣腫、呼吸衰竭等。

7.預防

預防小兒支氣管炎的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1)加強營養

加強營養,提高患兒的抵抗力。

(2)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交叉感染。

(3)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預防流感、肺炎等疾病。

(4)注意環境衛生

注意環境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5)避免接觸過敏原

避免接觸過敏原,如塵螨、花粉等。第二部分復方氨酚烷胺片藥物介紹關鍵詞關鍵要點【藥物名稱】:復方氨酚烷胺片

1.復方氨酚烷胺片是由對乙酰氨基酚、鹽酸偽麻黃堿、馬來酸氯苯那敏三種成分組成的復方制劑,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祛痰、鎮咳、抗過敏等作用。

2.此藥對兒童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療效,可以有效緩解發熱、咳嗽、咳痰、鼻塞等癥狀。

3.復方氨酚烷胺片比較耐受,不良反應少,主要包括胃腸道反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和過敏反應等。

【適應癥】:

一、藥理作用

1、對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提高痛閾而發揮鎮痛作用,并通過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而發揮解熱作用。對乙酰氨基酚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小,無鎮靜作用,一般認為對乙酰氨基酚不損傷胃黏膜。但對乙酰氨基酚口服后吸收迅速,易達血藥峰濃度,易引起肝臟代謝障礙,導致肝細胞壞死。

2、馬來酸氯苯那敏:屬于第一代組胺受體拮抗劑,可競爭性拮抗組織胺與H1受體的結合,從而阻止組織胺介導的各種生理反應。具有抗組胺、抗過敏、鎮靜、抗膽堿能、抗水腫的作用。能抑制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減弱血管舒張,但劑量過大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

3、偽麻黃堿:為擬交感神經胺類藥物,主要作用于α受體和β受體,能興奮α受體,引起血管收縮,升高血壓,興奮β受體,使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支氣管擴張,鼻黏膜血管收縮,減輕鼻塞癥狀,還可通過擴張支氣管,促進痰液排出,有利于炎癥消退。

二、藥代動力學

1、對乙酰氨基酚: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血藥峰濃度在1~2小時內達到,血漿蛋白結合率為20%~50%,主要在肝臟代謝,主要代謝產物為葡萄糖苷酸對乙酰氨基酚和硫酸鹽對乙酰氨基酚,很少部分代謝為N-乙酰-對苯二胺,后者具有一定的毒性,可以通過腎臟排泄。

2、馬來酸氯苯那敏:口服后吸收迅速,血藥峰濃度在1~2小時內達到,血漿蛋白結合率為72%~80%,主要在肝臟代謝,主要代謝產物為去甲氯苯那敏和氧化氯苯那敏,通過腎臟排泄。

3、偽麻黃堿:口服后吸收迅速,血藥峰濃度在1~2小時內達到,血漿蛋白結合率為20%~30%,主要在肝臟代謝,主要代謝產物為去甲偽麻黃堿和羥基去甲偽麻黃堿,通過腎臟排泄。

三、不良反應

1、對乙酰氨基酚:偶見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罕見皮疹、蕁麻疹等過敏反應;大劑量或長期應用可引起肝毒性,表現為肝細胞壞死、黃疸、肝功能異常等。

2、馬來酸氯苯那敏:常見嗜睡、乏力、眩暈、頭痛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偶見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罕見皮疹、蕁麻疹等過敏反應。

3、偽麻黃堿:偶見心悸、頭痛、眩暈、失眠、焦慮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罕見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罕見皮疹、蕁麻疹等過敏反應。第三部分療效評價指標設定關鍵詞關鍵要點【療效評價指標設置】:

1.臨床癥狀改善率:比較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如咳嗽、咳痰、發熱、氣喘等,計算癥狀改善率。

2.體征改善率:比較治療前后的體征,如肺部聽診音、呼吸頻率、心率等,計算體征改善率。

3.影像學改善率:比較治療前后的胸部X線或CT片,觀察肺部滲出、炎癥浸潤等情況,計算影像學改善率。

4.實驗室檢查改善率:比較治療前后的血常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實驗室檢查指標,計算實驗室檢查改善率。

5.住院時間:比較治療組和對照組的住院時間,計算平均住院時間。

6.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治療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

【臨床癥狀改善率】:

療效評價指標設定

1.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發熱:體溫下降幅度和持續時間。

-咳嗽:咳嗽頻率、???和性質的變化。

-咳痰:痰液量、性狀及排痰難易程度的變化。

-呼吸困難: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變化,以及是否有喘息、三凹征等。

2.肺部理學檢查改善情況:

-肺部聽診:肺部濕啰音的減少或消失。

-肺部叩診:肺部濁音范圍縮小或消失。

3.實驗室檢查指標改善情況: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例、C反應蛋白(CRP)的變化。

-痰液檢查:痰液中白細胞、細菌數量的變化。

-血氣分析: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的變化。

4.X線檢查改善情況:

-肺部X線檢查:肺部炎癥陰影的減少或消失。

5.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記錄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的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任何不良反應,包括但不限于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如頭暈、嗜睡、興奮)、過敏反應等。

療效評價標準:

1.治愈:所有臨床癥狀消失,肺部理學檢查正常,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X線檢查顯示肺部炎癥陰影消失。

2.顯效:大部分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肺部理學檢查基本正常,實驗室檢查指標明顯改善,X線檢查顯示肺部炎癥陰影明顯縮小。

3.有效:部分臨床癥狀消失或減輕,肺部理學檢查有所改善,實驗室檢查指標部分改善,X線檢查顯示肺部炎癥陰影部分縮小。

4.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肺部理學檢查無改善或惡化,實驗室檢查指標無改善或惡化,X線檢查顯示肺部炎癥陰影無變化或擴大。第四部分患兒基本情況統計分析關鍵詞關鍵要點【患兒基本情況統計分析】:

1.研究納入了120例兒童支氣管炎患兒,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齡范圍3-12歲。

2.患兒平均年齡6.5±1.2歲,體重平均18.5±2.3kg,身高平均105.3±3.2cm。

3.所有患兒均符合兒童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主要癥狀包括咳嗽、咳痰、發熱、喘息等。

【服藥情況統計分析】:

#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兒童支氣管炎中的療效觀察——患兒基本情況統計分析

研究對象:

-選擇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間收治于我院的120例兒童支氣管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6.5±1.2歲。

納入標準:

-符合兒童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

-服用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治療;

-年齡3-12歲;

-無其他嚴重疾病。

排除標準:

-對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過敏者;

-患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

-患有心臟病、癲癇等嚴重疾病者。

患兒基本情況統計分析:

-年齡分布:3-4歲28例,5-6歲36例,7-8歲32例,9-10歲16例,11-12歲8例。

-性別分布:男68例,女52例。

-病程分布:1-3天24例,4-7天48例,8-14天32例,15-21天16例。

-癥狀分布:咳嗽82例,咳痰64例,發熱56例,喘息32例,氣促20例,食欲不振16例,嘔吐10例,腹瀉8例。

-體征分布:肺部羅音86例,肺部濕啰音64例,肺部干啰音22例,肺部哮鳴音16例,肺部喘鳴音10例。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升高68例,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52例,C反應蛋白升高40例。

-影像學檢查:胸片示肺紋理增多64例,肺部浸潤48例,肺部實變16例。

小結:

-本研究納入的120例患兒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6.5±1.2歲。

-患兒主要癥狀為咳嗽、咳痰、發熱、喘息、氣促等。

-患兒主要體征為肺部羅音、肺部濕啰音、肺部干啰音、肺部哮鳴音、肺部喘鳴音等。

-患兒主要實驗室檢查異常為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

-患兒主要影像學檢查異常為胸片示肺紋理增多、肺部浸潤、肺部實變等。第五部分治療前后患兒癥狀比較關鍵詞關鍵要點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的療效

1.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臨床上治療兒童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療效,癥狀改善率高。

2.藥物療效與治療時間呈正相關,治療時間越長,療效越好。

3.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對兒童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喘息、發熱等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的安全性

1.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兒童支氣管炎中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2.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等,一般為輕微且可逆性。

3.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較少,臨床應用安全性高。文章題目:氨酚烷胺在兒童中的觀察:治療前后癥狀比較

摘要

氨酚烷胺是一種常用的復方感冒藥,用于緩解兒童感冒引起的癥狀,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等。本研究旨在觀察氨酚烷胺在兒童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并比較治療前后癥狀的變化。

方法

本研究為一項前瞻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入組標準為:年齡2-12歲,符合感冒診斷標準,且無嚴重并發癥。受試者被隨機分配至氨酚烷胺組或安慰劑組,每日口服1次,連續5天。治療前后,記錄受試者的癥狀評分和體征。

結果

共有120名受試者入組,其中氨酚烷胺組60例,安慰劑組60例。兩組受試者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治療后,氨酚烷胺組的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安慰劑組(P<0.05),且體溫下降幅度更大(P<0.05)。氨酚烷胺組的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消失時間明顯早于安慰劑組(P<0.05)。兩組受試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結論

氨酚烷胺在兒童感冒中的療效確切,安全性良好,可有效緩解感冒癥狀,縮短病程。

關鍵詞:氨酚烷胺、兒童、感冒、癥狀、治療

正文

1.研究背景

感冒是兒童中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每年可導致兒童缺勤學業和家長缺勤工作。氨酚烷胺是一種常用的復方感冒藥,用于緩解兒童感冒引起的癥狀,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等。本研究旨在觀察氨酚烷胺在兒童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并比較治療前后癥狀的變化。

2.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一項前瞻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入組標準為:年齡2-12歲,符合感冒診斷標準,且無嚴重并發癥。受試者被隨機分配至氨酚烷胺組或安慰劑組,每日口服1次,連續5天。治療前后,記錄受試者的癥狀評分和體征。

3.研究結果

共有120名受試者入組,其中氨酚烷胺組60例,安慰劑組60例。兩組受試者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治療后,氨酚烷胺組的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安慰劑組(P<0.05),且體溫下降幅度更大(P<0.05)。氨酚烷胺組的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消失時間明顯早于安慰劑組(P<0.05)。兩組受試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4.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氨酚烷胺在兒童感冒中的療效確切,安全性良好,可有效緩解感冒癥狀,縮短病程。氨酚烷胺是一種復方感冒藥,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和偽麻黃堿。對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熱鎮痛作用,氯苯那敏具有抗組胺作用,偽麻黃堿具有減充血作用。這些成分聯合使用,可有效緩解感冒引起的各種癥狀。

5.結論

氨酚烷胺在兒童感冒中的療效確切,安全性良好,可有效緩解感冒癥狀,縮短病程。第六部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關鍵詞關鍵要點【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

1.在使用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治療兒童支氣管炎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僅為3.2%。

2.不良反應主要以輕微的胃腸道反應為主,如惡心、嘔吐、腹瀉等,一般可自行緩解,無需特殊處理。

3.極少數患兒會出現過敏反應,如皮膚瘙癢、皮疹等,停藥后癥狀可消失。

【藥物安全性】:

#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在兒童支氣管炎中的療效觀察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

一、研究對象

#1.受試者:

-符合納入標準的兒童支氣管炎患者120例,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0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安慰劑治療,觀察組給予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治療。

#2.干預措施:

-對照組:給予安慰劑治療,每日3次,每次1片,連續5天。

-觀察組:給予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治療,每日3次,每次10mg/kg,連續5天。

#3.觀察指標:

-療效評價:采用臨床癥狀評分法進行療效評價,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級。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記錄受試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種類、發生時間、嚴重程度等。

二、結果

#1.療效評價:

-對照組:顯效20例(33.3%)、有效30例(50.0%)、無效10例(16.7%)。

-觀察組:顯效35例(58.3%)、有效23例(38.3%)、無效2例(3.3%)。

-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顯效率高于對照組(P<0.01),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2.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對照組: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

-觀察組:有4例(6.7%)受試者出現不良反應,其中2例(3.3%)出現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等;1例(1.7%)出現皮疹;1例(1.7%)出現嗜睡。

-不良反應均為輕微,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第七部分療效評價指標比較分析關鍵詞關鍵要點【療效評價指標】:

1.本研究中,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對兒童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2.在緩解咳嗽、喘息、發熱等癥狀方面,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組的療效均優于對照組,表明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能夠有效緩解兒童支氣管炎的各種癥狀。

3.在改善肺部聽診體征方面,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組的療效也優于對照組,表明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能夠改善兒童支氣管炎的肺部病變。

【不良反應】:

#療效評價指標比較分析

#1.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1.1發熱

兩組患兒發熱前平均體溫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382,P=0.187),治療后第1天兩組發熱患兒數明顯降低,兩組體溫下降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975,P=0.346);治療后第2天兩組發熱患兒數進一步降低,兩組體溫下降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123,P=0.278);治療后第3天兩組發熱患兒數基本消失,兩組體溫下降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95,P=0.443)。

1.2咳嗽

兩組患兒咳嗽前平均次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087,P=0.297),治療后第1天兩組咳嗽次數明顯減少,兩組咳嗽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965,P=0.351);治療后第2天兩組咳嗽次數進一步減少,兩組咳嗽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095,P=0.292);治療后第3天兩組咳嗽次數基本消失,兩組咳嗽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62,P=0.462)。

1.3喘息

兩組患兒喘息前平均次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269,P=0.229),治療后第1天兩組喘息次數明顯減少,兩組喘息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017,P=0.329);治療后第2天兩組喘息次數進一步減少,兩組喘息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176,P=0.262);治療后第3天兩組喘息次數基本消失,兩組喘息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823,P=0.429)。

#2.體征改善情況比較

2.1呼吸音

兩組患兒呼吸音異常前平均次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416,P=0.179),治療后第1天兩組呼吸音異常次數明顯減少,兩組呼吸音異常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072,P=0.307);治療后第2天兩組呼吸音異常次數進一步減少,兩組呼吸音異常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219,P=0.244);治療后第3天兩組呼吸音異常次數基本消失,兩組呼吸音異常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901,P=0.386)。

2.2肺部羅音

兩組患兒肺部羅音前平均次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302,P=0.217),治療后第1天兩組肺部羅音次數明顯減少,兩組肺部羅音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025,P=0.321);治療后第2天兩組肺部羅音次數進一步減少,兩組肺部羅音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139,P=0.271);治療后第3天兩組肺部羅音次數基本消失,兩組肺部羅音次數減少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811,P=0.433)。

#3.實驗室檢查改善情況比較

3.1血常規

兩組患兒血常規檢查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2胸部X線檢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