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案通用6篇_第1頁
小學教案通用6篇_第2頁
小學教案通用6篇_第3頁
小學教案通用6篇_第4頁
小學教案通用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教案通用6篇小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教材第9頁練習一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和思考,進一步掌握不整十、整百數乘一位的方法;能熟練利用除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2.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習慣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加深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加深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方法,誰能來說一說我們計算時是利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的?(借助表內乘法)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利用表內乘法計算下面的題目。

二、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練習。

1.練習一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上下兩題的聯系與區別。

2.練習一第2題。

學生分組完成,然后集體訂正,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三、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練習。

剛才同學們做的非常仔細,非常認真,正確率非常高,對于下面的練習有沒信心?

(一)完成練習一第3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一說白菜有多少棵?青菜呢?

2.你能提出一個關于“倍”的問題嗎?(青菜是白菜的多少倍?)

3.讓學生自己解答。(學生可以先圈一圈,也可直接列式,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4.總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我們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二)完成練習一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注意要求學生列除法算式來解答,不熟練的同學可以先圈一圈,再列式。

(三)完成練習一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兩名同學板演,再讓其中一位同學說說自己是如何想的。

四、拓展延伸。

今年,媽媽27歲,小明3歲。

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解答

追問:明年媽媽的歲數又是小明的幾倍呢?

五、全課小結。

你知道如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嗎?

小學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以“樹根”為題,寫了人們對它的不同態度:老太太把它抱回家做柴燒,木匠認為它可以做成小凳,而藝術家卻把它做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表明普通事物中往往蘊含著美的價值。啟迪人們學會發現美,創造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終于”在課文中的意思。

(2)懂得去發現美,創造美。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去發現、總結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蘊含著美的價值,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蘊含著美的價值。

教具準備:

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課題

1.教師演示課件:

這是一棵普通的樹根,被人丟棄在荒野上,很久很久沒有人理睬,可是有一天,它被人撿起來,從此,命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3.板書課題:樹根。

二、創設問題,自主理解課文內容。

1.精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指名匯報交流。

(3)比賽朗讀。學生評價。

(4)指導背誦。

2.精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找出描寫藝術家雕刻樹根過程的詞語。理解“仔細琢磨、精心雕刻。”

(3)句子對比朗讀:體會“終于”在課文中的意思。

(4)指名背誦。

3.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1)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稱贊”

(3)當人們看到這件優秀的根雕作品時,會怎樣稱贊?

(4)美讀全文,討論課后題:

老太太、木匠、藝術家的想法為什么不一樣?你贊成哪一個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

(5)背誦全文

三、啟發激勵。

1.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蘊含著美,只要你用美的心靈去審視他們,你就能發現美;而我們的雙手,正是創造美的巧手。

2.欣賞作品

四、板書設計

老太太燒飯

木匠(用)樹根做小凳

藝術家做根雕

小學教案篇3

教學內容:80頁“9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知道9的乘法口訣的,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

(2)初步記住9的乘法口訣,并會應用9的乘法口訣計算乘法式題。

(3)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4)引導學生找到9的乘法口訣的特殊規律,尋找最佳的記憶方法。

(5)會用9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通過多次質疑討論,激活思維,開拓視角。

(6)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積極主動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9的乘法口訣的,經歷9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

2、熟記9的乘法口訣,運用9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口算卡片,袋鼠跳格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啟發,明確目標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農歷5月5日是什么節日嗎?

師:在端午節那天人們一般的會舉行什么活動?

師:那你們看過賽龍舟嗎?下面老師帶你們去看賽龍舟好嗎?

[在多媒體電腦中出示賽龍舟圖。請同學仔細觀察畫面,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交流。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師:你能提個數學問題嗎?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引出課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先來學習9的乘法口訣。

(板書課題:9的乘法口訣)

二、合作探究,達成目標

1、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師:我們把9條龍舟分開逐條逐條來看。

出示一條龍舟:

提問:

①師:一條龍舟上共有幾個人?表示幾個9?

出示:2條龍舟

②師:2條龍舟上共有幾個人?表示幾個9?

出示:3條、4條、5條、6條、7條、8條、9條龍舟

③師:那么3條、4條、5條、6條、7條、8條、9條龍舟上的人數,分別可以用幾個9來表示呢?

出示:3個9、4個9、5個9、6個9、7個9、8個9、9個9

3、用袋鼠跳格的圖來幫助我們算出龍舟上的人數。

[出示袋鼠跳格圖。

師:袋鼠每跳一步是9格就表示一條龍舟上的人數,請學生獨立將袋鼠跳格圖完成。學生獨立完成袋鼠跳格圖。]

4、指名匯報填寫結果。

學生匯報,教師出示:龍舟的條數和總人數。

師:“你是怎么得到這個數的?”

[5、引導學生觀察已填完整的數軸,發現每個方框中的數都是連續加9的規律。

提問:有了這個袋鼠跳格的圖,我們現在隨便點幾條龍舟都能很快答出總人數了,那么9條龍舟上一共有多少人?3條呢?5條呢?8條呢?]

6、提問:從1個9到9個9,我們可以用什么簡便的算式來表示呢?

師:你們會寫嗎?請你們獨立寫出9的乘法算式并填寫出結果。

指名匯報,教師出示:1個9到9個9的全部乘法算式。

7、為了使我們很快地記住9的乘法算式的結果,我們給它們編乘法口訣。你們有信心編出來嗎?

[同桌的兩個學生討論、交流,將編出的乘法口訣寫在自己的課堂練習本上,有困難的同學可利用課本第80頁例4中的表來完成。

學生分組討論編口訣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交流時,要求學生說清每一組算式、所編的口訣及意義。引導其他同學注意傾聽同學的發言,及時進行補充、糾正。]

8、質疑:在編口訣的時候你們遇到哪些問題?你們是怎么解決的?

9、指名學生匯報,教師出示:9的每一句乘法口??

先齊讀,再分組讀、分男女比賽讀。

[10、引導學生觀察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

師:同學們你有什么方法記住9的乘法口訣?也就是說你發現9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律,可以幫助我們很快地記憶呢?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討論、交流。

指名匯報。]

11、師小結:同學們太了不起了,真是太棒了,發現了這么多的規律。根據這些規律我們一邊讀,一邊記憶。

[學生各自試著記憶9的乘法口訣,自由讀、自由背。]

12、檢查學生記憶口訣的情況:

先全班背,然后指名背:誰能試著給我們背一背?

13、師:在學生背的過程中詢問:背到“五九四十五”“六九……”不會了怎么辦?

小結:是的,根據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我們就能把口訣很快地背出來的`。

14、師:誰能說說“4×9”表示什么意思?

三、變式練習,檢測目標

我們會背9的乘法口訣了,還要會應用,下面我們來做幾個練習,有信心做出來嗎?

[1、對口令游戲:

用雙手表現出9的乘法口訣,同桌對口令。

2、列式計算:

①8個9相加得多少?

②8與9的和是多少?

③兩個9相加是多少?

④兩個9相乘是多少?

指名回答,先獨立做,然后指名匯報,引導學生對這4個小題進行比較。

3、解決問題:

①六一兒童節,每個小朋友要吹9個漂亮的氣球,小明、紅紅、歡歡一共要吹幾個氣球呢?

②一張桌子擺9把椅子,8張桌子要擺多少把椅子?

③一本彩色故事書4元錢,一本彩色連環事5元錢,買9本故事書要花多少錢?]

四、總結評價,升華目標

1、你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2、這節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總結:孩子們,你們真是太了不起了,每個人都長了一雙數學家的眼睛,發現了那么多藏在9的乘法口訣里的規律,掌握了準確計算乘法的秘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特別高興,因為你們個個都很了不起,會觀察、樂思考、能發現、更會應用。所以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你們會找到更多、更有用的數學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知識起點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傳統的教學要點,大膽地進行創新,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扎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背口訣,記口訣才會有方法。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活動,不但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學以致用。

小學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時的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樣變化的。

學習重點

1.會認記本課時的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學習難點: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樣變化的。

審美視點:情景美,創造美

課前準備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3.學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直接讀課題,雷雨小朋友都見過吧,誰能說說。

2.剛才大家說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也把他觀察到的雷雨寫進了課文里,讓我們一起走進18課,感受感受筆下的雷雨吧。

二、識字

1.到底寫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認識的字請教你的同桌。

自讀課文

2.出示句子:剛才小朋友讀得非常認真,生字這個攔路虎消滅沒有?老師從課文里選了4個句子,看水能字音讀準,句子讀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聽仔細了,看他的字音讀準沒有,句子讀通沒。

自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讀準,單獨出現還能讀好嗎?

同桌互讀──男女賽讀

4.記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讀準了,樣子記住了嗎?怎么記的?

5.鞏固生字:

(1)自讀生字卡上的詞語,分大組組詞

(2)在生活中識字

三、學習課文

1.分大組賽讀課文

2.邊讀邊想圍繞雷雨,你讀的這個部分寫的是雷雨什么時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書:前中后)

3.品讀課文:想不想欣賞一下雷雨的這三個不同的景象(板書:???)

雷雨前:

(1)出示課件: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書:烏云、大風、閃電)

(2)從你看見的,聽見的,感受到的,你認為這是什么時候的景象?

(3)剛才大家看了,說了雷雨前的景象,現在我們讀一讀寫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體會到什么?

自讀課文──指名回答──談體會──齊讀

(4)小結:是呀,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黑沉沉的烏云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卷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趕來湊熱鬧,多可怕的氣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讓老師也感受到。齊讀1──3自然段。

雷雨中:

(1)出示課件:不一會,雨下起來了,這時你聽見了什么?(板書:雨)

(2)又是怎樣描寫的',請自讀4──6自然段。

(3)讀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結:是呀,雷雨由大變小,真是變化莫測!

(5)讓我們一邊聽雨聲,一邊帶著剛才的感受讀一讀4──6自然段。

雷雨后:

(1)出示課件:漸漸地,雷聲、雨聲都小了,一場雷雨很快結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樣的?誰能說一說?(板書:彩虹)

(2)是呀,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都變得那么清新,花兒開了,小鳥,小青蛙歡快地唱著歌,如果你現在就是這個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3)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7──8自然段,看誰能讀出雷雨后那美麗的景致。

(4)小結:雨過天晴,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圖畫呀。

四、拓展

1.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欣賞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們不同的特點,相信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樣的?誰能說一說。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幅永遠也讀不完的書。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樂趣,發現更多的秘密。不過,只有細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們愿意做個細心的孩子嗎?讓我們一塊去觀察,把觀察到的記錄下來,寫成觀察日記吧。

小學二年級語文《雷雨》知識點

字:蟬、逃、雷、嘩、清、漸、撲

詞:亂擺、蜘蛛、窗戶、清新、彩虹、池塘

重點句子:

1、滿天的烏云,黑壓壓的壓下來。樹上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哇,都看不清了。

3、天亮了起來。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

4、雨停了。太陽出來了。一條彩虹掛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爬上了網。池塘里水滿了,青蛙也叫了起來了。

小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會認“絕、鳴、柳、嶺、泊、吳、含、窗、鷺”,會寫“絕、鳴、柳、嶺、泊、吳、含、窗”。

★理解詩意,感受詩中贊美大自然美景。

教學難點

★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兩句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會認、會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春景圖動畫,學生欣賞后,談談自己的感受。板書題目,學生書空“絕”,在生字本上書寫一遍。

2、出示課件,了解“絕句”含義。《絕句》屬于七絕。3、出示課件,了解杜甫。

二、朗讀并感悟古詩

1、認讀生字:鳴、柳、嶺、泊、吳、含、窗、鷺

學生認讀,老師指導;說說你記住哪些字,如何記住的;給生字組詞。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3、指導讀詩出詩的節奏:

出示課件中劃出節奏的古詩,老師打著節拍范讀;學生試著打節拍讀詩;個別學生打節拍讀詩;齊讀,讀出詩的節奏。

4、理解詩意后熟讀:

出示課件第一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齊讀這兩句詩。出示課件第二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釋義“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積雪)。齊讀這句詩。

出示課件第三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門泊東吳萬里船”,釋義“泊”(停泊)。齊讀這句詩。

5、感悟詩境,背誦古詩:

(1)老師從第一句詩中找出兩種事物“黃鸝,翠柳”,學生在二、三、四句詩中劃出“白鷺、青天、西嶺、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顏色的詞語“黃、翠、白、青”,體會顏色美。

(3)出示課件“配樂詩朗誦”,個別學生讀詩,其他學生閉眼想象,交流腦海中的畫面。

(4)小結:你們腦海中呈現出一幅幅美妙的畫面,這是哪個季節?(春季,因為出現了翠柳)。當看到這么美的春景時,

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絕句》,當我們被這首詩所吸引時我們禁不住要背下來這首詩。

6、拓展環節:

欣賞《絕句·遲日江山麗》,背誦這首詩。

7、總結:

今天學習了杜甫的《絕句》,欣賞了《絕句·遲日江山麗》,感受到詩歌給我們帶來的美妙,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去積累更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吧!

三、家庭作業

1、給家長背一背《絕句》、《絕句·遲日江山麗》。

2、喜歡畫畫的同學,給《絕句》畫一幅畫。

教學板書

?絕句》

杜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西嶺千秋雪萬里船美

小學教案篇6

一、導入活動,激發孩子在照哈哈鏡時尋找發現。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面很有趣的哈哈鏡,你們想不想來照一照,看看哈哈鏡里的你是什么樣的?照完以后請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二、進入活動主題,使學生發現影像。

1、初次嘗試——發現影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