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微專題
考向45文學類文本閱讀之主旨、文本特征、對照研讀
[經典真題)
一、(2022?河北石家莊高三模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誰在窗外徘徊
夏艷平
夜有些深了,世界慢慢靜了下來。
童子介批閱完最后一份文件,準備起身回家時,聽到窗外有響動。不,應該是感覺到窗外有響動。那
響動,輕微,細碎,像風吹落葉、貓走墻頭,但他還是感覺到了。
童子介裝著仍在看文件,目光卻折向了窗外。從明亮的燈光里看出去,窗外的世界一片朦朧。
童子介把兩只耳朵豎了起來。
童子介斷定,窗外有人。
童子介有了警覺。
童子介不能不警覺。他記起來,從他走進這間辦公室的第一個晚上,窗外好像就有這響動。
水城是個復雜的地方,前任縣委書記和縣長,就是被人舉報后落馬的——有人將他們收受賄賂時的錄
像,直接寄給了上級紀委。
水城出現塌方式腐敗后,上級把童子介從鄰縣調來擔任縣委書記。上任還不到半個月,就被人盯上了?
童子介輕輕地笑了笑,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難道自己身上有了“縫”?
童子介并不怕人盯。他到水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縣委、縣政府辦公樓前高高的圍墻拆了,他要
讓前來辦事的人都能自由進出。接著又把自己的辦公室搬到了一樓,而且無論晝夜,只要他在辦公室里,
門就不會關著,窗簾也只是一個裝飾,不會閉合的。
童子介知道,老百姓希望他這樣,他也應該這樣。為老百姓辦事,還怕老百姓看到?
童子介緩緩地站起身來,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還打了一個響亮的哈欠。他是有意給窗外報信呢。可
窗外并不買賬,那響動連節奏都沒變一下。童子介感覺,那人應該就在他窗外不遠處,來回地踱著步。
“不對呀,他要是來監視我的,見我起身,早跑得沒影兒了,哪會還有響動?英非是來反映情況的?”
童子介凝眸一想,覺得有這種可能。前任領導雖然落馬了,但案子并沒有完全了結,有些問題,還在進一
步調查審理中。自己初來乍到,別人可能還拿不準他是個什么樣的人,想反映情況,又有些猶獴。
童子介緩緩地走出了辦公室。
外面有淡淡的月光,但比室內還是暗了不少。童子介把眼睛微微地閉了一下,稍稍適應后才睜了眼往
辦公樓后面走去。
辦公樓后面是一塊開闊的草坪。草坪與辦公樓之間,有一道約半人高、修剪得齊齊整整的綠化帶。
童子介看到,從窗口處泄出來的燈光,漫過那道綠化帶,落在了草坪上。這樣,那塊草坪上就有了一
塊長方形的金色瀑布。
童子介還看到,在那塊金色瀑布的邊緣,有一個人來回踱著步。他不由笑了起來,自己的感覺還真準
呢。
那個人走得很有規律,走過一段就折轉身子往回走,走過一段又折轉身子往回走。他走的線路,與辦
公樓和綠化帶平行,徑長比他辦公室的寬度稍長,大概五六米的樣子。也就是說,那個人一直在他的窗外
徘徊。
那個人走得很投入,童子介怕嚇著了他,就站在辦公樓的拐角處,輕輕咳嗽了一聲。聽到咳嗽聲,那
個人停住腳步,朝童子介這邊看了一下,然后,緩緩地轉過身,朝著另一端走去。
“請留步。”童子介趕緊喊了一聲,那個人就停了下來。
童子介一驚,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位老人。
童子介愣怔半天才說:“老人家,您有事嗎?來,跟我進屋吧。”老人搖了搖頭,說:“沒事,睡不
著,我隨便走走。”
童子介說:“正好,我也睡不著,我陪您。”老人說:“那哪兒行啊?你明天還有事,不像我這個老
頭子。”童子介說:“沒事,反正睡不著。”
童子介陪老人在草坪上慢慢走著。老人問童子介:“你是不是覺得我這個人有點兒怪,這夜半更深的,
還在這里瞎轉悠?”童子介說:“沒事,老人多轉轉有好處。”童子介說完,聽到老人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一陣沉默過后,老人告訴童子介,他是劉清明的父親。童子介又是一驚,劉清明就是水城剛落馬的縣
委書記啊!
老人說,劉清明讀書很聰明,中考考了個全校第一,上了縣一中。一個農村孩子能上縣一中,是一件
很榮耀的事情。他把劉清明送到學校后,就去深圳打工,他要為劉清明攢足上大學的學費。
三年后,老人把學費攢足了,可劉清明落榜了。劉清明母親去世得早,他去打工后,劉清明沒人管教,
整天跟幾個壞孩子攪在一起,打架斗毆,不好好學習。老人無奈,就辭工回家,陪著劉清明復讀。這一年,
老人時刻緊盯著劉清明。最后,劉清明如愿考上了重點大學。
說到這里,老人又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唉,我真是糊涂啊!明知他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卻不
盯著他。我要是像他高中復讀時那樣,一直盯著他,興許他就不會出事兒了。”
老人抬手擦了擦眼睛,接著說:“我知道,現在后悔也遲了,可每天夜里,我還是忍不住要來這里。
我真的希望,屋子里面坐著的,是他。”
老人說話時,眼睛一直看著那個亮著燈光的窗口。
小說的主旨是什么?本文是怎樣表達這一主旨的?
[答案]
主黨員干部應廉潔自律,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黨和人民,才能對得起家人。
表達①借對童子介的心理描寫,揭示身正不怕影子歪、做好自己就不怕有人盯的道理;②借對老人的語言
描寫,突出劉清明未被監督而走向貪腐的教訓。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主旨及表現手法的能力。
小說以窗外的腳步聲引出故事,童子介來當縣委書記,發覺有人在窗外徘徊,疑似有人監督,”童子介并
不怕人盯。他到水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縣委、縣政府辦公樓前高高的圍墻拆他要讓前來辦事的
人都能自由進出。接著又把自己的辦公室搬到了一樓,而且無論晝夜,只要他在辦公室里,門就不會關著”“童
子介知道,老百姓希望他這樣,他也應該這樣。為老百姓辦事,還怕老百姓看到“,童子介內心坦蕩,主
動接受老百姓監督。通過介紹童子介的心理及具體做法表明,身正不怕影子歪、做好自己就不怕有人盯的
道理;
隨著情節的發展,交待老人徘徊的前因后果,“老人時刻緊盯著劉清明。最后,劉清明如愿考上r重點大
學”“明知他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卻不盯著他。我要是像他高中復讀時那樣,一直盯著他,興許他就
不會出事兒了“,老人沒有監督好兒子,致使兒子貪腐落馬,突出劉清明未被監督而走向貪腐的教訓,表
明領導者是應該被監督著的。
在童子介和劉清明在水城為官的不同衣現中表達了小說的主題,黨員干部應廉潔自律,像童子介那樣自覺
接受人民監督,只有這樣才能無私無畏,坦蕩為官做事,對得起黨和人民,才能對得起家人。
二、(2022?江蘇徐州高三模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跑南海
蔣冬梅
他在南海打魚的時候,大馬哈魚正肥美,它們滿滿地鋪在海底,像扯著一面色彩鮮艷的旗。魚像聽到
什么召喚一樣,迎著浪頭逆水而行,向烏蘇里江澗游。打魚人并不急著下網,他們只等在河口,把白色的
漁網撒成半開的花朵,網住的魚一個人就已經拉不動了。產卵后死去的魚漂滿河面,連它們紅色的尸身都
是美的。他知道所有的大馬哈魚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把它們送回烏蘇里江。
烏蘇里江畔的男人,順著大馬哈魚的來路,坐一條楊木船去跑南海。那里有肥美的海參和森林一樣的
海菜。他們把自己“賣”給漁頭,預支了銀線交給女人,打著單薄的背包去搏命。他也在一張薄薄的的契約
上,像他的父親那樣,按下半只手掌的印子,把自己交給了大海。
母親穿著棕色的袍子在江邊送他,站成一塊風化的石頭。從送走父親的那一年開始,這塊石頭就佇立
在江邊。十幾年的江風吹過,把石頭吹矮了,終有一天會變成一顆石子,等著父親回來握在手里。
坐上楊木雕下海時,他穿著一件魚褂子,持一柄鋼叉,扎水底白沙上黑寶石一樣的海參。人們看到他
手臂上凸起石頭一樣的肌肉,就喊他“石頭南海上的人,都忘記了本來的名字,看著近旁的物什,隨口
喊一個人,就當作名號了。他們漁幫里有一個老頭,年老打不動魚了,人家可憐他,讓他蹲在楊木雕里綁
海菜,一喊他就叫“綁菜”。“綁菜”沉默寡言,好像他不會說話一樣。不只是“綁菜”,打魚的人互相也不常
說話。
母親說過,南海碼頭上的女人,是纏人的繩子,纏住了父親的腿。有時候母親又說,是南海的海菜纏
住了父親的腿。他剛一到南海,就急著向人打聽父親,可他又說不清父親的樣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時父親
的樣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團。他才發現,父親就像一幅泅了水的畫,色彩和線條全被沖毀,
只剩下一個斑駁的影子。這讓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馬哈魚,用面目全非的樣子,把自己交回故鄉。
他向人描述著父親,醬色的臉龐,山石一樣的身體,一頓能喝下一壇燒鍋酒,用一只手就能拉上來一
網大馬哈魚。人們聽了指著“綁菜”說,他當年就是那樣子啊。“綁菜”蹲在船頭,像什么也沒有聽見,木然
得像塊石頭,一雙粗黑的大手,加緊在綁著海菜。那些海菜長得能綁住這片海,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綁完。
“綁菜”站起身來,彎曲的身體像一只青蝦,常年漂在海上的人,骨頭都被海里的濕氣弄變形了。不只是“綁
菜”,打魚的人個個都被蝕成海邊的斷崖。那時的“綁菜”踩著船像踩著一片樹葉,吹著哨子,舉著手里的魚
叉,有海豚涌過來敲擊船幫,一齊引來碩大的海狗。"綁菜''會握緊魚叉猛刺向海狗,胳膊上的肌肉凸起,
像堅硬的石塊。
沒有人見過他的父親,打魚人都不打聽別人的事,譬如問他的家鄉,問他的女人,問他的兒女。他們
只說受了一天的海風,于是晚上點起火,圍著喝酒。
從前,父親教他唱漁歌調子“跑南海”時就唱過:“東道走來,西道往來,海參蕨[注]呀,撒大網呀。打
好魚來,大馬哈來,叉海參呀,擰海菜。“父親說,大馬哈魚群里,能游回烏蘇里江的都是最勇猛的魚。
千萬條魚里,只有數十條能回去。大馬哈魚能跳過瀑布,躍過橋欄,隔著山海,也能聞到淡水的氣味。它
們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礫里安靜下來,產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葉。他無數次地想,
父親為什么不是最勇猛的大馬哈魚呢,是不是他忘記淡水的氣息了。
有一天他路過出海口,看見大馬哈魚正在澗游,它們逆水沖浪,聚成一團,像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嘶鳴。
“綁菜”很少見地居然沒有綁海菜,他蹲在船頭,望著碧青色的海水,突然說了一句:“一條魚都知道回家。”
聽他說這話,楊木雕上的人都停了手里的活,望著海口的浪頭。誰也不知道,從前和“綁菜”一起打魚的人
都去了哪,他們只知道,或許有一天,他們也會成為“綁菜
“石頭”踩著楊木雕靠過來,他突然對“綁菜”說了一句:“烏蘇里江撫遠來過一個林紹春,一頓能喝一壇
燒鍋酒,一只手能拎上一網大馬哈魚。”
“綁菜”垂著頭,俯身又開始從船幫往上拉海菜。他背朝著“石頭”,背朝著出海口,背朝著大馬哈魚群,
踩著楊木雕,在灰黑的大海上漸漸漂遠了。
(有刪改)
[注]海參威,即符拉迪沃斯托克。
有人稱《跑南海》為“散文化小說”,請結合文章分析其“散文化小說”的特點。
【答案】
①虛化人物.小說中的人物連姓和名字都沒有,都是看著近旁的物什,隨口喊一個人,就當作名號J'。兒
子向人打聽父親,可父親始終沒出現,其樣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團,符合小說虛構性的特點。
②淡化情節。小說只有兒子找父親、"綁菜''綁海菜、漁人跑南海等平淡無奇的生活片段的敘寫,沒有曲折
生動的故事情節,趨向散文化。③營造意境。著力于對“大馬哈魚澗游”的描繪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畫,
營造出一種迷蒙的氛圍,具有很強的抒情性,有散文的特點。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語言特點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
散文化小說(也稱抒情小說),是介于散文與小說之間的一種小說文體,是中國現當代小說的新樣式。其
特點主要表現為:①淡化情節,多片段,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甚至無完整的情節鏈。②虛化人物,無主要
人物或主要人物無明顯特征。③營造意境,擺脫對現實的敘寫,著重營造……的氛圍。④抒情性強,小說
語言敘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寫和作家直接的議論具有很強的抒情性。
就本文而言,根據“南海上的人,都忘記了本來的名字,看著近旁的物什,隨口喊一個人,就當作名號
可知,小說中的人物連姓和名字都沒有,都是看著近旁的物什,隨口喊一個人,就當作名號了。根據“可
他又說不清父親的樣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時父親的樣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團。他才發現,父
親就像一幅泅了水的畫,色彩和線條全被沖毀,只剩下一個斑駁的影子“可知,兒子向人打聽父親,可父
親始終沒出現,其樣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團,這些都符合散文化小說虛化人物的特點。
本文多片段描寫,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甚至無完整的情節鏈。小說的主線是兒子找父親,其中穿插了對
“綁菜”綁海菜、漁人跑南海等平淡無奇的生活片段的敘寫,沒有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通過這些手法來淡
化小說的情節,使得小說趨向散文化。
根據“它們滿滿地鋪在海底,像扯著一面色彩鮮艷的旗”“產卵后死去的魚漂滿河面,連它們紅色的尸身都是
美的”“千萬條魚里,只有數十條能回去。大馬哈魚能跳過瀑布,躍過橋欄,隔著山海,也能聞到淡水的氣
味。它們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礫里安靜下來,產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葉”可知,
作者著力于對“大馬哈魚澗游'’的描繪,”色彩鮮艷的旗”“像秋天的落葉''等具有很強的抒情性,同時又營造
出一種迷蒙的氛圍,通過這種手法使小說擺脫對現實的敘寫,具有散文化的特點。
所以,本文也可以稱之為“散文化小說
三、(2021?新高考n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放猖
廢名
故鄉到處有五猖廟,其規模比土地廟還要小得多,土地廟好比是一乘轎子,與之相比五猖廟則等于一
個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個,大約都是士兵階級,在春秋佳日,常把他們放出去“猖”一下,所以
驅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處亂跑一陣,故做母親的見了自己的孩子應歸家時未歸家,歸家了乃責備他
道:“你在哪里“猖”了回來呢?”猖神例以壯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時又由小孩子扮之,這便等于額
外兵,是父母替他許愿,當了猖兵便可以沒有災難,身體健康。我當時非常羨慕這種小猖兵,心想我家大
人何以不讓我也來做一個呢?猖兵赤膊,著黃布背心,這算是制服,公備的。另外,誰做猖誰自己得去借
一件女褲穿著,而且必須是紅的。裝束好了以后,再來“打臉”。打臉即是畫花臉,這是我最感興趣的,
看著他們打臉,羨慕已極,其中有小猖兵,更覺得天下只有他們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這天生的,
本來如此的臉面,算什么呢?打臉之后,再來“練猖”,即由道士率領著在神前畫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
了,他們再沒有人間的自由,即是不準他們說話,一說話便要肚子痛的。這也是我最感興趣的,人間的自
由本來莫過于說話,而現在不準他們說話,沒比這個更顯得他們已經是神了,他們不說話,他們已經同我
們隔得很遠,他們顯得是神,我們是人是小孩子,我們可以淘氣,可以嬉笑著逗他們,逗得他們說話,而
一看他們是花臉,這其間便無可奈何似的,我們只有退避三舍了,我們簡直已經不認得他們。何況他們這
時手上已經拿著叉,拿著察郎當郎當的響,真是天兵天將的模樣了。說到叉,是我小時最喜歡的武器,叉
上串有幾個鐵輪,拿著把柄一上一下郎當著,那個聲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話都說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歡喜,
我最不會做手工,我記得我曾做過叉,以吃飯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講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創作了。我的叉
的鐵輪是在城一個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鐵屑片剪成的。在練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實放猖,
即由一個凡人拿了一面大鑼敲著,在前面率領著,拼命地跑著,五猖在后面跟著拼命地跑著,沿家逐戶地
跑著,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歡迎著,跑進去,又跑來,不大的工夫在鄉一村在城一門家家跑遍了。
我則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時間總在午后,到了夜間則是“游猖”,這時不是跑,是招出神來,由五猖護
著,沿村或沿街巡視一遍,燈燭輝煌,打鑼打鼓還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卻寂寞之至,正如過年到了元夜的
寂寞,因為游猖接著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經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見昨日的猖兵時,我每每把他從頭至腳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經謝了,他的奇跡都
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著他說話,他說話的語言太是貧窮了,還不如不說話。
(有刪改)
文本二:
英須有先生教國語
廢名
莫須有先生教國語,第一要學生知道寫什么,第二要怎么寫,說起來是兩件事,其實是一件,只要你
知道寫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寫。要小孩子知道寫什么,其實很簡單,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
孩子的歡喜你便能引得他們寫什么了。
莫須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學教國語,有一回出一個“荷花”的作文題,因為他小時喜歡鄉下塘里的荷花、
荷葉、藕。凡屬小孩子都應該喜歡,而且曾經有李笠翁關于這個題目寫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須有先生自
己的文章還近于詩,詩則有時強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說到荷葉的用處,是訓練小孩子作文
的好例子。荷葉還可以拿到雜貨店里去包東西。莫須有先生出了荷花這個題目,心里便有一種預期,不知
有學生能從荷塘說到雜貨店否?結果沒有,莫須有先生頗寂寞,有一學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極饒意趣,
他說清早起來看見荷塘里荷葉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葉上動也不動一動,“像羲皇時代的老百姓“,
莫須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寫實。
民間有“放猖”“送油”的風俗,莫須有先生小時頂喜歡看“放猖”,看“送油”,現在在鄉下住著,
這些事情真是“樂與數晨夕”了,頗想記錄下來,卻是少暇,因之拿來出題給學生作文,看他們能寫生否,
他們能將“放猖”“送油”寫在紙上,國語教育可算成功了。作這兩個題目的學生很多,但都不能寫得清
楚明白,令異鄉人讀之如身臨其境、一目了然。可見文字非易事,單是知道寫什么也還是不行的。小孩子
都喜歡“放猖",喜歡''送油",然而他們寫不出,他們的文字等于做手勢而已。
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后,已經重來大學執教了,莫須有先生又開始有閑作文章,乃居然寫了一篇《放
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種補過的快樂。
(節選自《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后》,有刪改)
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談談文本一是如何實踐“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這一
主張的。
【答案】
鬼神祭祀之事在成年人眼中是鄭重、嚴肅,不可褻瀆的,作者卻將“放猖”習俗置于童真未泯、稚氣天真的
孩子的眼底,用兒童一樣純真而敏感的眼睛來觀察,用兒童非理性的直覺來體驗。(1)覺得“放猖”的猖兵
很神奇,內心羨慕;(2)“放猖”的習俗簡直就是一場快樂的鬧劇;(3)“放猖”后要面對熱鬧后的寂寞;(4)
再見昨日的猖兵時有偶像破滅之感。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作品的創作思想和藝術手法的能力。
作者用兒童的視角來寫鬼神祭祀之事,用兒童一樣純真而敏感的眼睛來觀察,用兒童非理性的直覺來體驗。
(1)內心羨慕:“有時又由小孩子扮之……我當時非常羨慕這種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讓我也來做
一個呢?,,“這也是我最感興趣的,人間的自由本來莫過于說話,而現在不準他們說話,沒比這個更顯得他
們已經是神了”“我們簡直已經不認得他們。何況他們這時手上已經拿著叉,拿著察郎當郎當的響,真是天
兵天將的模樣了”“五猖在后面跟著拼命地跑著……我則跟在后面喝彩”作者記述“放猖”這一習俗時站在孩
子的角度,用孩子童真的視角來看待和感知,寫出孩子對猖兵的極大興趣以及內心的羨慕之情。
(2)快樂的鬧劇:“誰做猖誰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褲穿著,而且必須是紅的”“他們再沒有人間的自由,即是
不準他們說話,一說話便要肚子痛的。這也是我最感興趣的”“沿家逐戶地跑著,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
竹歡迎著,跑進去,又跑來,不大的工夫在鄉一村在城一門家家跑遍了。我則跟在后面喝彩”原本嚴肅、
莊重的習俗用孩子的視角來看,簡直是一出鬧劇,因為孩子感興趣的地方總是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3)熱鬧后的寂寞:“放猖的時間總在午后,到了夜間則是,游猖’……我的心里卻寂寞之至,正如過年到
「元夜的寂寞,因為游猖接著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己經完了”“放猖”是一年一度進行的,對孩子而言,熱
鬧的鬧劇之后自然是寂寞的。
(4)偶像的破滅:“到了第二天,遇見昨日的猖兵時,我每每把他從頭至腳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經謝
了,他的奇跡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著他說話,他說話的語言太是貧窮了,還不如不說話”原本神奇
的猖兵在放猖后回歸生活的本色,在孩子眼里沒有了光澤和神奇,就像自己的偶像夢破滅了一樣。
一、探究主旨
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聚,首先要對相對散亂的形式進行整理,最后到一點,這樣就要對文章進
行簡單的段落劃分,看文章都描述了哪些事情或景致,分析寫這些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找到文章的神,
文章的神一般集中在開頭、結尾和中間行文中表情達意的句子中,找到這些就找到神。
分析小說的主旨注意從多個視角進行,從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從周圍的人對他的影響或他對
周圍的人的影響的角度分析,從文章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分析,從社會環境的角度進行分析,還可以抓
住文中的重點句子結合情節的轉換分析人物的心理變化以及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進而分析主旨等,
總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分析文本特征
分析文本特征類試題一般在題干中都給出特征,然后作出詳細的解釋,要求結合文本分析這種特
征,因此答題時要明確題干的要求,重點注意陌生的術語的含義,然后結合文本分析即可。
三、文本對照研讀
文本對鹵研讀類試題一般要求先概括,概括正確是得分的前提,然后結合概括出的內容分析在另
一文本中找到相應的例證評價分析即可。
易錯點[01]分析文本特征找不到切入點
語言風格、文本特征和對照研讀基本題干都給出探究的方向,只要在文中找到相應的例證,然后具體
的分析即可.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海鷗喬納森(節選)
理查德?巴赫
拂曉時分,海鷗喬納森又在練習了。從五千英尺高空俯瞰,平靜的藍色海面上的漁船成了一個個小點。
進早餐的鷗群像是一團稀薄的塵土,在慢慢地浮動。
他還活著!他高興得微微有點顫抖,也因自己能夠抑制內心的恐懼而感到自豪。跟著,他毫不猶豫地
緊收前翼,展開短短的彎成角度的翼梢,徑直向海面撲去。
他穿越四千英尺的高度時,已經達到極速,呼嘯著的海風就像一堵堅實的墻,欄在前面,使他無法以
更快的速度前進。他現在是筆直地往下飛,時速二百一-1?四英里。他咽了口唾沫,心里明白,要是在這樣
的速度下展開翅膀,就會粉身碎骨。但速度就是力量,速度就是歡樂,速度就是純凈的美。
他在一千英尺的高度改變飛行姿勢。翼梢在狂風中蜂啪直響,輪廓都模糊了;海鷗群斜著在他身旁掠
過,疾如流星迸射。
他沒法停住;他還不知道在這樣的速度下如何轉彎。
撞上什么馬上就是死。
他閉上眼睛。
就在那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海鷗喬納森閉著眼睛,以二百一^h四英里的時速,閃電似地在進早餐
的鷗群中穿過,耳邊只聽得呼呼的風響和群鷗的尖叫聲。
命運之神在朝他微笑,總算沒有誰死于非命。
等到他抬起尖喙來朝向天空時,他仍舊以時速一百六十英里的高速前進。后來他把速度一直放慢到二
十英里,最后展開雙翅,四千英尺下面的漁船已經變成漂在海面上的一粒面包屑了。
他成功了!終極速度!一只海鷗達到了時速二百一^h四英里!真是個突破,這是海鷗史冊上最偉大的
時刻,這一時刻為喬納森開創了一個新時代。他飛到單獨進行訓練的地區,夾起翅膀,從八千英尺的高空
向下俯沖,揣摩著怎樣轉彎。
他發現,把翼梢的一根羽毛轉動那么一絲絲,就可以在高速下平平穩穩地來個急轉彎。他在學到這一
點之前,還發現在那樣的速度下,只要轉動一兩根羽毛就可以像陀螺似地旋轉……于是喬納森成了世界上
第一只做特技動作的海鷗。
這一天,他無暇與其他海鷗攀談,只是不停地飛,直到黃昏。他學會了翻斤斗、橫滾、分段側翻、倒
轉、定點回旋飛行等各種飛行特技。
喬納森回到海灘上鷗群之中時,已是黑夜。他感到頭昏眼花,疲憊不堪。但他興高采烈。一個斤斗翻
下來,即將著陸時還來了個快滾。他想,海鷗們得知他打破了飛行紀錄,一定會欣喜若狂。生活現在變得
多么有意義啊!除了單調地圍繞著漁船盤旋外,生活還有其他目的!我們能夠擺脫愚昧,我們能夠使自己
成為有才能、有智慧、有技巧的生靈。我們能夠獲得自由!我們能夠學會飛行!
未來的歲月充滿著希望。
喬納森著陸時,鷗群正聚在一起開會。看來他們已經集合好久了。實際上他們是在等他。“喬納森?利
文斯頓!站到中間去!”長者發話了,聲音極其嚴肅。站到中間,要不是極大的羞恥,就是極大的光榮。
海鷗的幾個最高領袖就享有站在中央的榮譽。當然啦,他心想,今天早晨早餐時,他們都看見我打破了飛
行紀錄!但我不需要榮譽,我不想當領袖。我只想讓大家共享我學習到的東西,向大家展示美好的前景。
他走上前去。
”喬納森?利文斯頓,”長者說,“為你的恥辱,站到中間去,讓大家看看!”
這真是當頭一棒!他雙膝發軟,渾身羽毛套拉下來,耳朵里一陣轟響。站到中間受辱?不可能!打破
紀錄啦!他們不明白!他們錯了;錯了!
“……他太輕率,太不負責任,”那個莊嚴的聲音在繼續說,“冒犯了海鷗家族的尊嚴和傳統……”
站到中間受辱,就是說他將被趕出海鷗世界,放逐到“遠崖”,去過孤獨的生活。
“……海鷗喬納森?利文斯頓,總有一天,你會懂得不負責任是不行的。生命是莫測的,是不可知的。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吃,為了活下去,盡可能多活些日子。’’
海鷗從來不對全體會議進行反駁,但是喬納森卻大聲抗議了。“不負責任?同胞們!”他嚷道,“一只海
鷗能發現生活的意義,能找到更崇高的生活目的,你們還能說他不負責任嗎?千百年來,我們總是眼睛盯
著爛魚頭,可是現在我們有了生活的目的——去學習,去發現,取得自由!給我最后一次機會,讓我告訴
你們我學到了什么……”
整個鷗群像是一塊石頭。
“開除他!”海鷗們異口同聲地叫著,一同莊嚴地轉過身去,將他拋棄。
內涵豐富,是小說等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請根據作品內容,概括出小說三條主旨。
[答案]
①生命的意義不止是為食物活著,更在自我超越;②突破傳統習俗與障礙往往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與愉悅;
③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必須站得更高;④先知與先驅總是孤獨的;⑤強大的自我才能戰勝短視與偏見。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
由原文“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吃,為了活下去,盡可能多活些II子”“一只海鷗能發現生活的意義,
能找到更崇高的生活目的,你們還能說他不負責任嗎?千百年來,我們總是眼睛盯著爛魚頭,可是現在我
們有了生活的目的——去學習,去發現,取得自由”可以看出,生活在這個世界匕其意義不止是為了吃,
為了活下去,更多的是發現生活的意義,有更崇高的生活目的:
由原文“生活現在變得多么有意義啊!除了單調地圍繞著漁船盤旋外,生活還有其他目的!我們能夠擺脫
愚昧,我們能夠使自己成為有才能、有智慧、有技巧的生靈。我們能夠獲得自由!我們能夠學會K行!”
喬納森突破了原有的生活傳統,讓自己成為「有才能、有智慧、有技巧的生靈,獲得了自由,所以說突破
傳統習俗與障礙,往往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與愉悅。
由原文“從五千英尺高空俯瞰,平靜的藍色海面上的漁船成了一個個小點。進早餐的鷗群像是一團稀薄的
塵土,在慢慢地浮動”“但速度就是力量,速度就是歡樂,速度就是純凈的美''可以看出,站得更高,會看到
不一樣的風景;
由原文“海鷗從來不對全體會議進行反駁,但是喬納森卻大聲抗議了”“整個鷗群像是一塊石頭”“海鷗們異口
同聲地叫著,一同莊嚴地轉過身去,將他拋棄''可以看出,鷗群如同鐵板一塊,而只有喬納森一個敢于突
破,先知與先驅總是孤獨的;
由原文“只是不停地飛,直到黃昏。他學會了翻斤斗、橫滾、分段側翻、倒轉、定點回旋飛行等各種飛行
特技'"'我們能夠擺脫愚昧,我們能夠使自己成為有才能、有智慧、有技巧的生靈。我們能夠獲得自由!我
們能夠學會飛行''可以看出,只有自己學來更多的本領,擁有強大的自我,才能戰勝偏見,突破禁錮。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鏢頭楊三
聶蹇森
楊三的名氣很大。楊三的鏢局名叫吉成鏢局。他從十八歲開始當鏢頭,到不惑之年,還沒有過“失鏢”
的記錄。
這一年年景不大好,秋收后,湘潭城里的糧價不但沒有落下去,反而上漲了,而且漲價的大米還供不
應求。這天他正跟一個老者下棋,突然城中最大的茂豐糧行老板朱啟人找他走一趟鑲,運一批糧食去貴州。
茂豐糧行此次出行的有二十多輛馬車,裝運著幾萬斤上等白米。糧行隨行的只有一個賬房和一個伙計。
朱啟人說:“糧隊所經的地方民風強悍……”楊三說:“如若失鏢,我楊三賠償。”朱啟人說:“這就好,
這就好!”
第二天一早出發時,楊三騎馬在前面開路,挎一口單刀。在風揚起的塵霧中,鏢旗在第一輛馬車上自
矜而立。一路無事,漸漸地進入湘西。
這一天傳晚,他們在一家車馬大店安歇下來。陽光金紅金紅的。遠處,青山如黛。
天色暗了下來,他點燃桌上的桐油燈,擺開棋盤,忽聽見隔壁房里有棋子落來的脆響,寂寞感油然而
生。要是有個人下下棋,多好,他忍不住走出門,來到隔壁房間的門前。房門敞開著,果然是一個穿長衫
的很文弱的中年人在自己跟自己下拱,神情十分專注。楊三咳了一聲,那人抬起頭來,問:“先生找人?
“楊三在光影中看到的是一張白凈的臉,雙目有神,便說:“冒昧冒昧,我就住在隔壁,聽見有棋子的聲
音,便過來看看。”
“先生定是好棋之人,旅途相逢,何不來一局?”
楊三飛快地掃了一眼房間,說:“正好來請教。我叫楊三,是湘潭吉成鏢局的,押鏢路過這里。”那
人說:“鏢局?啊,我聽說過,我是個教書匠,叫沙風里,回貴州老家去的。長夜漫漫,在這里擺棋消磨
時間哩。”
于是,他們坐下來,一邊聊天一邊下棋。
“沙先生回老家省親?”
“是的。今年家鄉年景很壞。很多田地因久旱無雨,顆粒不收,而糧價飛漲,老百姓叫苦連天,有些
地方竟出現食人肉的慘景。”
“老百姓怎么活啊!“楊三嘆息道。
沙風里說:“政府雖有賑災糧,貪官層層克扣,老百姓只有望天叫冤。”
揚三說:“老百性走投無路,往往冒險!”
沙風里說:“先生所押何鏢?”
“大米。”
“這大米老百姓如何買得起,簡直是粒粒珠雙,享用的只是富豪闊佬,唉。”
一直聊到雞叫三遍,楊三才戀戀不舍揖別回房。
第二天出發時,沙風里也雇了一匹馬和一個馬夫,和楊三并排而行。
糧行的賬房曾暗地里告誡楊三。別讓生人同行,以免出事。楊三一笑口:“他一個書生,防他做什么?”
一連六七日,沙風里和揚三同吃同住,聊天,下棋,竟如兄弟一般。
車馬隊進入了貴州境內。沙風里明日將走另一條路,要與楊三分手了。夜里,沙風里用漂亮的行書寫
下一首七絕贈與楊三;“橫刀江海世人知,幾日紋怦并酒厄,最憶鏢師情言重,可憐野老倒懸時。”
這一夜,他們一直聊到東方破曉,然后沙風里拱手揖別楊三,跨馬飄然而去。楊三望著漸小漸杳的影
子,很是惆悵。
一進入貴州境內,到處凄凄慘慘,村墟不見炊煙,路邊橫著餓殍,逃荒的人一撥一撥在眼前經過。
這天午后,行至一個荒僻處,忽然塵土飛揚,從一個山谷中躥出一彪人馬。領頭的是個連鬢胡大漢,
雙手握一把單刀,他高喊道:“楊鏢頭,請留下糧車!”
楊三說:“朋友,我也是受人之托,護鏢為生,請借一條路,以后再重重致謝。”
連鬢胡說:“我們之所以劫糧,實不為己,請留下糧車,可以活一方百姓的性命。”
楊三說:“如果是我的糧食,你盡管取去。只是鏢行有規矩,主動丟鏢,罪同叛逆,楊三不愿壞一世
英名。”
連鬟胡說:“楊鏢頭,那就失敬了。”說畢,舞著單刀劈了過來,揚三用單刀撩開。三五回合后,又
有幾人圍將上來,或槍或錘或劍,真正是蹄聲如鼓,寒光如瀑。這幾個人一邊圍著楊三,一邊策馬往后退;
楊三既無法脫身,又不忍用絕招傷他人性命,故一時難以取勝。
在一個山的拐彎處,突然聽見有人高喊:“眾弟兄且停手。”隨著喊聲,一馬飛來,跨在馬上的竟是
沙風里!他依舊是長衫,布鞋,兩手空空。
楊三一愣,突然憤怒起來:“想不到是你,你原來是綠林中人!”
沙風里笑著說:“不,我以前真是個教書匠。”
“你跟著我,就是為了這些糧食?”
“正是。楊先生,這一方百姓已餓死不少了,就等它救命。”
楊三冷笑一聲:“我不相信!你們得了糧食,又去賣高價!我不相信!再說我從未失過鏢,豈能毀身
譽于一旦?”
沙風里正色道:“你若讓出糧車,可救百姓于不死,是大恩大德,怎么只想著自己的聲譽?”
楊三握刀的手顫了一下。
“楊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跡。”說完,從懷中抽出匕首。
“慢!”楊三大喊一聲。
沙風里說:“楊先生留下糧車,如不好回去復命,請留下來,和我們一起救濟百性。”
“不。不是不敢,是不能。”
殘陽如血。
吉成鏢局歸了朱啟人,但他好些日子展不開眉頭,常自語:“楊鏢頭這樣好的武藝,怎么會'失鏢'
呢?幾萬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
(有刪改)
有人評價聶鑫森的小說:“他并不關注重大題材,而是在凡人瑣事中體現出悲憫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請結
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
①楊三一生看重自己的聲譽,遵守鏢局的規矩,但最后在鏢頭聲譽和百姓活命之間做出了抉擇,為了解救
百姓,獻糧于民,體現了他的悲憫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②通過沙風里贈給鏢頭楊三的七言絕句以及他勸說楊三留下糧食等情節,可以看出沙風里心系家園、憂民
于水火之中,有著解民于倒懸的悲憫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③作者通過敘述楊三護鏢、沙風里奪鏢的生活小事,塑造了鏢頭楊三以及沙風里這樣具有俠肝義膽的平凡
人物,表達了對處在饑荒困境中百姓的悲憫之情,通過平凡人物的行為表達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
正確解答這道題,需要從文章的題材、人物形象、以及情感表現三個方面分析:
(1)題材方面:
小說運用第三人稱講述了楊三接鏢、護鏢、失鏢的故事。所選題材是特定年代的常見題材,題材簡單,內
容并不復雜。
(2)人物形象方面:
鏢師楊三和教書匠沙風里都是平凡的小人物;
根據“如果是我的糧食,你盡管取去。只是鏢行有規矩,主動丟鏢,罪同叛逆,楊三不愿壞一世英名。”“楊
三既無法脫身,又不忍用絕招傷他人性命”“楊三握刀的手顫了一下”“不。不是不敢,是不能。”可見,楊三
一生看重自己的聲譽,遵守鏢局的規矩;
根據“楊鏢頭這樣好的武藝,怎么會'失鏢’呢?幾萬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可知,楊三為了救民于水火,
最終還是放棄了鏢物,體現了他的俠肝義膽;
根據“楊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跡。“可知,沙風里也是一個俠肝義膽的人物:
(3)情感表現
根據“楊鏢頭這樣好的武藝,怎么會'失鏢’呢?幾萬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可知,楊三在鏢頭聲譽和百姓
活命之間做出了抉擇,為了解救百姓,獻糧于民,體現了他的悲憫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根據“楊先生,這一方百姓己餓死不少了,就等它救命。”“楊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
跡。”可知,出沙風里心系家園、憂民于水火之中,有著解民于倒懸的悲憫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砸缸的人
申平
唯啷!一聲響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來的,不僅是水,還有千古流傳的故事。砸缸少年
一舉成名。
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進入老年。在當年被稱為西京的洛陽城里,在一處簡陋的宅院前,他,又站
在了一口缸前。
這是一口被金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著他,同意人家安放在這里的。安放者什么
也沒說,只留下一張“門狀(名片)”就走了。“門狀”上的字也很簡單:翰林學士王拱辰。
王拱辰,他當然知道。這人在仁宗皇帝時代和自己先后中進士,并因在殿試時勇敢說出考試題目他以
前曾經做過,被賜“誠信狀元”稱號。后來曾出使契丹,以學識阻止戰爭。在神宗皇帝時代,他也和自己
一樣,因反對變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擠。
上午,王拱辰登門拜訪,老管家也曾通報。那時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聽到王拱辰的名字,
他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拒見了。一是他的確沒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現在的王拱辰已經不是過去的王拱
辰了。聽說他在洛陽最繁華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層樓高,巍峨壯麗。不怪人說“王
家鉆天,司馬入地”。
現在,司馬光繞著那口大缸,驢拉磨一樣轉了幾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紙包得緊緊的缸口。但是那金紙
很厚,還在缸沿兒上箍了一道銅絲,把金紙繃得鼓面一樣緊,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
敲,悶悶地沒有聲響。
這缸里到底裝的是什么呢?
你去,給我找一塊石頭來!或者,是一把錘子。他轉頭對老管家下達了命令。
但是老管家卻沒有動,他囁喏了半天,終于鼓足勇氣說:君實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給你送來口風水缸,
你要砸不好吧?
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問老管家。
這個是聚財的,老管家說,你看咱家,也太窮了吧。夫人有病,都沒錢抓藥了。
人窮不能志短、亂收東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說,我也得知道這缸里裝的是啥呀!
人家說了,十日后方可打開,否則就不靈驗了。
以下幾天,司馬光的生活完全被門外那口大缸打亂了。以前他總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間地
下室里去編修《資治通鑒》,可以說是心無旁鷲。但是現在,那口缸卻不斷在他眼前晃來晃去。送缸人的
用意,缸的內容,都開始讓他分心。
而且,自從這口缸安放到他家門口以后,前來拜訪他的人不知為什么絡繹不絕。
后來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從哲宗皇帝繼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輔佐朝政,
人們瘋傳,他即將奉旨進京去當宰相了。
怪不得……
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從哪里冒出來那么多人前來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
傷之中的司馬光讓老管家把所有的禮品財物都登記造冊,一點不動,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僅有的五畝地
典當了,開始為夫人準備后事。
出殯那天,路兩邊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馬相公”的口號來。
司馬光分明感覺到,正有一口無形的大缸,鋪天蓋地向他的頭上扣過來。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門
口那口缸還要神秘,還要危險。這兩口缸最后疊加在一起,懸在他的頭上,直搞得滿腹經綸的他六神無主,
坐臥不安。他知道,他必須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沒有一個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個鐵器,或者找一塊石頭,根本就找不到。老
管家,還有他的養子司馬康,早已帶人堅壁清野了。
砸個缸,居然這么難,不然……不行!這缸非砸不可。否則,我這一世英名,就要毀于一旦了。
凌晨,天剛微亮,官道上就有一個老者走走停停,尋尋覓覓。最后,他懷抱一塊石頭,一步步走回自
家門前,他氣喘喘地把石頭舉起來,對著那口大缸用力砸去。
砰!第一下,竟然沒有砸破。石頭反彈,險些砸到他。啊,這缸難道真是鐵缸?
管他!再砸!"匡啷,缸破了....
天亮了,許多人聚在司馬宅前看熱鬧。但見那口大缸里流出來的,果然是黃白細軟之物。殘缺的缸上
還擺著一份禮單,寫著一行大字:司馬只要清白,錢財自來認領。
(有刪節)
文本二: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
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
(摘自《宋史?司馬光傳》)
文本一作者借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司馬光砸缸,,巧妙地展開想象,推陳出新,創作出了這篇“故事新編”
小說。同樣寫了“砸缸”,主要人物同樣具有中國傳統美德,文本一為小說,文本二為正史,二者在藝術感
染力上有怎樣的不同?請結合作品比較分析。
【答案】
①形象塑造上,文本一講求藝術性和文學性,多種藝術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立體豐滿,如既寫到司馬光堅
守節操,也寫到他猶疑、糾結;文本二真實客觀,以簡筆勾勒人物,形象鮮明。②敘事上,文本一以想象
虛構故事,有鋪墊伏筆,曲折生動,情節引人;文本二平鋪直敘,簡約明了。③語言上,文本一生動傳神,
如寫司馬光的心理,貼合人物,入情入理;文本二簡潔凝練,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寫作手法及藝術效果的能力。
形象塑造上,文本一是小說,因此采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塑造的人物,如寫司馬光面對送來的缸,內心的狐
疑,“這缸里到底裝的是什么呢?“;也寫了他承受的壓力,“司馬光的生活完全被門外那口大缸打亂了”“送
缸人的用意,缸的內容,都開始讓他分心“;同時通過語言和動作描寫,塑造了他堅守節操的形象,如語
言“人窮不能志短、亂收東西,非君子之德也!”,動作“凌晨,天剛微亮,官道上就有一個老者走走停停,
尋尋覓覓。最后,他懷抱一塊石頭,一步步走回自家門前,他氣喘喘地把石頭舉起來,對著那口大缸用力
砸去這樣寫使得人物形象立體豐滿,具有藝術性和文學性。而文本二是史料,簡單介紹人物的生平事
跡,”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旨”“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以簡筆勾勒
人物,形象鮮明,顯得客觀真實。
敘事上,文本一以想象虛構故事,由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作者想象虛構了一個二次砸缸,從而塑造司馬光
的堅守節操的形象。敘事上采取鋪墊、伏筆等手法。如開頭寫王拱辰送來一口大缸,”被金紙包裹得嚴嚴
實實的”“還在缸沿兒上箍了一道銅絲,把金紙繃得鼓面一樣緊”“重如泰山,敲一敲,悶悶地沒有聲響”,司
馬光想要砸缸,老管家勸阻“人家好心好意給你送來口風水缸,你要砸……不好吧?”“人家說「,十日后方
可打開,否則就不靈驗了“,缸沒有砸成,里面究竟裝了什么?讓讀者也很想知道;接著寫司馬光生活的
變化,“自從這口缸安放到他家門口以后,前來拜訪他的人不知為什么絡繹不絕”,更讓讀者好奇,這口缸
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直到接到朋友的密札,讀者才恍然大悟。這樣的鋪墊和伏筆使得情節引人入勝。
而文本二敘事很簡單,“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旨”“群
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之,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平鋪直敘,簡約明了。
語言上,文本一生動傳神,如寫司馬光的心理,“這缸里到底裝的是什么呢?”“但是現在,那口缸卻不斷在
他眼前是來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內容,都開始讓他分心”,貼合人物,入情入理;文本二簡潔凝練,
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如“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
一、(2022?山東濟寧高三模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私塾師
陸蠡
今年的春天,我在一個中學里教書,學校的所在地是離我的故鄉七八十里的人間。這里是天然的避難
所和游擊戰的根據地。學校便是為了避免轟炸,從近海的一個城市遷來的。
有一天,一位同學走進我的房間,說是一位先生要見我。
這使我很驚訝。在這里,除了學校的同事外,我沒有別的朋友。我搜尋我的記憶,摸不著頭腦,而這
住先生已跨進來了。
他是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一瞥眼我就覺得很熟識,可是一時想不起來,我連忙讓坐,倒茶,遞煙,
點火,我借種種動作來延長我思索的時間,我苦苦地記憶。忽然我叫起來。
“蘭畦先生!”
蘭畦先生是我幼年的私塾師,他有著古銅色的臉,端正的鼻子,整齊的八字胡,他穿了一件寬大的藍
布長杉,外面罩上黑布馬褂。頭上戴一頂舊皮帽,著一雙老布棉鞋。他手里拿了一根長煙管,衣襟上佩著
眼鏡匣子。這種的裝束,令人一望而知他是一個山里人。
他在我家里坐館,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時我是一個很小的孩子,蘭畦先生對我很嚴厲:破曉起床,
不洗臉讀書:早飯后背誦,點句,讀書,寫字:午飯后也是寫字,讀書:天黑了給我做對仗,填字。夜間
溫課,熬過兩炷香。蘭畦先生有時還無理地責打我,呵斥我,我小小的心中起了反感和憎恨。
現在,他坐在我的面前。
“啊,二十多年了!”終于我說了出來。
“二十多年,你成了大人,我成了老人。”
“身體好么?”
“窮骨頭從來不生病。你的父母都好么?”
“好。”
“姐妹們呢?”
“都好。”
他逐個地問著我家庭中的每一人,這不是應酬敷衍,是出于一種由衷的關切。他不復是嚴峻的塾師,
倒是極溫藹的老人了。他告訴我,他原要到離此十幾里的一個山村去,是順路經過此地的。他說他是無意
中從同學口里聽到我在這里教書,他想看看隔了二十多年的我是怎個樣子。他說他立刻就要動身。
我挽留他。
“下次再有機會。”他伸手去取他的隨身提篋。
我望著這提篋,頗有幾斤重量,而且去那邊的山嶺相當陡峻,我說:“送先生去吧。”
他推辭著。他眉宇間卻露出一種喜悅,是一種受了別人尊敬感覺到的喜悅。
我堅持要送他。
窗外,站著許多同學,學頭接耳地在議論些什么,好像是猜測這位老先生和我的關系。
我大聲她向他們介紹,說這位是我的先生,我幼年的教師。
同學中間起了竊竊的語聲,看他們的表情,好像說,“你有了這樣的一位教師,不見得怎么光榮。”
于是我又向他們介紹:“這是我的先生。”
路上,我們有著瑣碎的談話。
“如果我在家鄉住久些,還想請先生教古文呢。”
“太客氣了,現在應該我向你請教了。”
這句話并沒有過分。真的,他有許多地方是該向我請教了。他向我訴說他的家境的寒苦,私塾現在是
取消了,他不得不去找一個小學教員的位置。
“現在的課本我真弄不來,有一次說到,咖啡'兩字,我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還有許多陌生字眼,
我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專業托管承包合同
- 普法宣講【法律學堂】第八章 訴訟保全申請書-ldfjxs004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詩歌鑒賞3
- 沈陽化工大學《汽車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玉溪市通海縣2025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運動控制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市昌邑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深圳市華僑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內蒙古鄂托克旗2025年初三下學期二模(4月)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新高考生物沖刺易錯知識點梳理
- 《孔雀魚組》課件
- 2024年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第二版)》 課件 11.第十一章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 2024版編劇網絡劇保密及收益分配協議3篇
- 李四光《看看我們的地球》原文閱讀
- 2025年道德與法治二輪專題復習課件: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 2024年全國“紀檢監察”業務相關知識考試題庫(附含答案)
- 湖南長沙長郡中學2025屆高考英語二模試卷含解析
- 科技改變生活英文課件
- DB22JT 143-2015 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防控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