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1頁
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2頁
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3頁
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4頁
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大氣熱力環流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一、實驗探究:熱力環流的過程觀察:實驗里氣流為什么會垂直運動?討論:實驗里的氣流水平運動的方向是怎樣的?為什么?1.氣壓概念: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在數值上等于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的重力。一般以百帕(hPa)為單位h1h23000m二、探究熱力環流的形成原因2.等壓面與等壓線1000960980940(hPa)等壓線等壓面氣壓的變化對等壓面會產生影響嗎?熱力環流的過程

ABC受熱冷卻冷卻A’B’C’氣壓升高氣壓降低氣壓降低氣壓降低氣壓升高氣壓升高低壓低壓高壓高壓低壓高壓風風風風太陽輻射地表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對流)同一水平面產生氣壓差大氣水平運動(風)

熱力環流能量來源根本原因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熱力環流形成原因總結總結:氣流垂直運動是熱力因素導致,而水平方向的運動是動力因素所致。思考在地表冷熱不均的情況下:原先的等壓面還能保持水平分布嗎?

地面高空ABCh1h2高高高低低低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00米等高面等壓面10米·····ABC

DEF思考:(1)比較點A、B、C、D之間的氣壓大小(2)做出圖中的熱力環流,說出近地面受熱情況熱冷PC>PA>PD>PB三.熱力環流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巴山為何多夜雨?海風陣陣朝與暮?濃煙污染置何地?清風穿堂為何涼?思考地理備考受熱慢受熱快低氣壓高氣壓低氣壓高氣壓海風降溫快高氣壓低氣壓降溫慢低氣壓高氣壓陸風實例一

:海陸風小結:白天吹海風,黑夜吹陸風。三、熱力環流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增溫快

(熱源)增溫快

(熱源)增溫慢

(冷源)谷風實例二:山谷風谷風的形成實例二:山谷風降溫快(冷源)降溫快(冷源)降溫慢(熱源)山風山風的形成市區郊區郊區思考:從保護環境而言,化工廠最適宜建在哪里?上升氣流城市風城市熱島效應(雨島效應)低壓高壓高壓低壓低壓高壓城市風實例三:城市風

材料一:

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在炎熱的夏季,太陽高掛,不需要空調同樣取得了納涼的效果。

材料二:

左圖為四川某山區的傳統民居景觀圖,民居坐南朝北,房前一般為水泥或石子院壩,屋后種植林木;下圖為該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地理備考1、圖示中石質地面在增強“穿堂風”中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風

B.減少下滲,增強濕度C.增加房屋前后溫差

D.降低夜晚時庭院溫度,便于納涼C2、民居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種植林木,可以明顯增強夏季穿堂風。請運用熱力環流原理加以解釋。

【答案】

石子地面增溫較快,林木增溫較慢,(房前石子地面房后林木)增強了房前房后的溫差,從而增強了使熱力環流效果增強。讀圖,回答(1)~(2)題。(1)正確地反映唐山沿海地區晝夜大氣運動流向的是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引起圖中唐山沿海地區晝夜風向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海陸間的氣壓梯度B.海陸間的熱力差異C.地轉偏向力 D.地球自轉運動BB山谷風是由于山地熱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比同高度自由大氣增溫強烈(地面是近地面大氣的熱源),于是暖空氣沿坡上升,成為谷風;夜間由于山坡上輻射冷卻(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