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NB/TXXXXX—XXXX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控制系統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并聯型風電變流器控制系統的基本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等。
本標準適用于風力發電機組并聯型風電變流器控制系統(以下簡稱“控制系統”)。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NB/T31017-2018風力發電機組主控制系統技術規范
NB/T31015-2018永磁風力發電機變流器技術規范
NB/T31014-2018雙饋風力發電機變流器技術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控制系統controlsystem
并聯型風機變流器接收風機主控制系統命令,控制變流器運行和保護,使其保持在穩定范圍內運行
的系統。
3.2
變流單元converterunit
具有交直交功率變換功能的電力電子變換單元,包括PFC電感、網側三相橋臂組件、機側三相橋臂
組件、du/dt電感及變流單元控制器等。
3.3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paralleledwindturbineconverter
由多個并聯連接的變流單元,以及配電裝置和散熱系統等構成,并通過控制系統協調控制實現更大
運行功率的風電變流器。多個并聯連接的變流單元一般采用網側并聯、機側并聯或機網側并聯的并聯方
式。
3.4
變流器控制器convertercontroller
1
NB/TXXXXX—XXXX
獨立于變流單元,控制并聯型風電變流器整體運行的控制器。
3.5
變流單元控制器converterunitcontroller
變流單元內部,控制本變流單元運行的控制器。
3.6
變流單元配置converterunitconfiguration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配置的變流單元數量用M表示:M=N+X;
N:基本變流單元數,額定功率運行所必須數量;
X:大于等于1時,表示配置的變流單元數滿足額定功率運行之外還有冗余。
3.7
非滿配置運行non-fullconfigurationoperation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在部分變流單元故障退出運行后,采用人工干預或自動啟動方式,部分正常的變
流單元恢復正常運行狀態。
3.8
變流器功率可用率poweravailabilityofparallelwindpowerconverter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根據當前可用變流單元數量,計算其系統可運行功率相對于變流器額定功率的比
例。
3.9
變流單元電流額定值ratedcurrentofconverterunit
變流單元宣稱能長期運行的電流,或并聯型風電變流器僅N個變流單元運行,運行電流是額定電流
時,各運行的變流單元應平均承擔的電流,用Iir表示。
3.10
零序環流系數zerosequencecirculatingcurrentcoefficient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運行時存在不流入電網和電機,在變流單元之間流動的零序環流電流。將變流單
元三相電流采樣數據處理后得到的零序分量值與變流單元額定電流值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
?0
?0=×100%
???
式中:
K0——零序環流系數;
I0——零序電流有效值。
3.11
2
NB/TXXXXX—XXXX
變流單元電流不均衡度currentunbalancedegreeofconverterunit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各變流單元同相實際輸出電流在并聯端不均衡,其不均衡程度用變流單元電流不
均衡度表示:
|???(??/?)|
??=×100%
???
Ki——變流單元電流不均衡度;
Ii——變流單元實際電流;
It——并聯型風電變流器并聯點總電流。
3.12
集中控制centralizedcontrol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系統由變流器控制器統一控制,各變流單元控制器執行指令運行的控制方式。
3.13
主從控制master-slavecontrol
變流單元控制器具備完全控制能力,作為主控制器的變流單元控制器下發指令和同步信號給其他作
為從控制器的變流單元控制器,從控制器接收主控制器指令及同步信號并執行的控制方式。
3.14
獨立控制independentcontrol
每一個變流單元控制器均與風電機組主控連接,各變流單元控制器獨立控制各變流單元運行的控制
方式。
4技術要求
如無特殊規定,并聯型全功率風電變流器應滿足NB/T31015中規定的功能性能要求,并聯型雙饋式
風電變流器應滿足NB/T31014中規定的功能性能要求。
4.1控制方式
控制方式應符合系統構成及運行方式要求,可采用集中控制方式、主從控制方式或者獨立控制等,
控制方式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
4.2運行邏輯
4.2.1并聯型風電變流器啟機控制
控制系統接收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啟機命令后,各變流單元可同時或逐個啟機,并實時將并聯型變
流器系統狀態反饋給主控。控制系統在只有部分變流單元正常的情況下,應能啟動正常變流單元,并保
持故障變流單元的切除狀態。控制系統應和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在啟機策略上達成一致。
4.2.2并聯型風電變流器停機控制
3
NB/TXXXXX—XXXX
控制系統接收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命令停機,或故障條件觸發停機。正常停機過程中,不同變流單
元控制器應協調配合,各變流單元可同時或逐個停機,以減小對風電機組的電氣和機械沖擊,最長停機
時間不應超過機組規定值。故障停機時,控制系統應和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在停機策略上達成一致。
4.2.3并聯型風電變流器運行控制
控制系統應實時根據變流單元的可運行數量,計算并聯型風電變流器可用容量,實時上報給風電機
組主控制系統,并根據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指令協調并聯型風電變流器高效運行。
當并聯型風電變流器發生單個或多個變流單元故障時,控制系統應根據運行控制策略實現非滿配置
運行,以提升并聯型風電變流器運行的可靠性和利用率。
4.2.4并聯型風電變流器保護功能
控制系統在變流單元出現異常或超過其可承受限值時,應能觸發故障保護的功能,以保護并聯型風
電變流器和風電機組。
對于會造成系統損壞的故障,控制系統應及時切除故障變流單元,防止故障的擴大,同時并聯系統
其余變流單元應能被可靠保護。對于不會造成系統損壞的故障,且控制系統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將故障
信息做好處理并報給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應能進行故障變流單元減載停機控制。控制系統應
和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在保護功能策略上達成一致。
4.3性能要求
4.3.1零序環流抑制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應具備環流抑制能力,零序環流系數不大于5%。
4.3.2變流單元電流不均衡度
額定運行條件下,并聯型風電變流器各變流單元電流不均衡度應不大于5%。
注:一般采用等容量變流單元并聯,對于不等容量并聯,變流單元電流不均衡度不在此標準做約束。
5試驗方法
5.1試驗平臺
試驗平臺可由主控模擬裝置和常規的變流器實物構成,推薦試驗平臺見圖1和圖2,或采用半實物仿
真平臺作為等效試驗平臺。實物試驗平臺應具備與實際工作等效的電氣條件,宜模擬風場條件。半實物
仿真平臺步長和實時性應滿足與實物平臺基本一致。
4
NB/TXXXXX—XXXX
圖1全功率并聯型風機變流器測試平臺示意圖
圖2雙饋并聯型風機變流器測試平臺示意圖
5.2測試測量設備
測量儀器儀表應滿足以下要求:
a)試驗中的測量儀器、儀表、傳感器均應經計量部門檢定并在有效期內,且在被測頻率范圍內滿
足精度要求;
b)試驗時采用的電氣測量儀表的精度應不低于0.5級(兆歐表除外),電流互感器的準確度不低于
0.2級,溫度計的誤差不應大于±1℃,其他非電氣測量儀表的準確度相當于1.0級且應符合相關標準的
規定。若產品試驗要求更高一級的測試儀表,應在產品技術協議中明確規定。
5
NB/TXXXXX—XXXX
5.3試驗項目
5.3.1變流器啟機控制試驗
額定的電網條件和對應的電機工況下,主控模擬裝置下發啟機命令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根據當前
變流單元配置情況應按照啟機控制邏輯正常啟機。或通過半實物仿真平臺,模擬上述試驗條件對控制系
統進行啟機控制測試。測試結果應滿足4.2.1的要求。
5.3.2變流器停機控制試驗
在并聯型風電變流器額定運行條件下,通過主控模擬裝置下發停機命令給控制系統,或通過觸發控
制系統故障保護條件,進行停機控制測試。或可通過半實物仿真平臺,模擬上述試驗條件對控制系統進
行測試。測試結果應滿足4.2.2的要求。
5.3.3零序環流抑制試驗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一般分為網側機側并聯、網側并聯機側獨立、網側獨立機側并聯三種方式。
對于網側機側并聯變流器,環流測試方法如下:
圖3網側機側并聯變流器測試示意圖
1)在額定電網電壓、額定電網頻率、網側變流器輸出額定功率條件下,使用數據采集儀和電流互
感器分別測試并記錄變流單元網側1~N的三相電流瞬時值、變流單元機側1~N的三相電流瞬時值。
2)按照附錄B中的零序分量計算方式,分別計算出變流單元網側1~N、變流單元機側1~N的零序電流
有效值。取變流單元網側中的零序電流Ig0max和變流單元機側中的零序電流Im0max分別計算出變流單元網側
和變流單元機側的零序環流系數。
在額定工況下,按照相同的采樣和零序分量計算方式,分別計算出機側變流單元1~N的零序電流有
效值。取機側變流單元中的零序電Im0max計算出機側變流單元的零序環流系數。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額定運行條件下,變流單元之間的零序環流應滿足4.3.1的要求。
5.3.4變流單元電流不均衡度試驗
變流單元電流不均衡度在額定電網電壓、額定電網頻率、網側變流器輸出額定功率條件下進行測試,
使用數據采集儀和電流互感器采集電流數據。
對于網側機側并聯變流器,采用圖3的方式進行測試。
1)采集變流單元網側1~N的三相電流瞬時值、變流單元機側1~N的三相電流瞬時值數據;
6
NB/TXXXXX—XXXX
2)按照附錄B中有效值計算方式,分別計算出變流單元網側1~N、變流單元機側1~N的電流有效值,
并按照3.11中的定義計算出變流單元網側和變流單元機側的電流不均衡度。
對于網側并聯機側獨立變流器,采用圖4的方式進行測試。
圖4網側并聯機側獨立變流器測試示意圖
1)采集變流單元網側1~N的三相電流瞬時值數據;
2)按照附錄B中有效值計算方式,分別計算出變流單元網側1~N的電流有效值,并按照3.11中的定
義計算出變流單元網側的電流不均衡度。
對于網側獨立機側并聯變流器,采用圖5的方式進行測試。
圖5網側獨立機側并聯變流器測試示意圖
1)采集變流單元機側1~N的三相電流瞬時值數據;
2)按照附錄B中有效值計算方式,分別計算出變流單元機側1~N的電流有效值,并按照3.11中的定
義計算出變流單元機側的電流不均衡度。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額定運行條件下,變流單元電流不均衡度應滿足4.3.2的要求。
7
NB/TXXXXX—XXXX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典型控制方式
A.1集中控制方式
集中控制的控制系統由變流器控制器和變流單元控制器組成,示意圖見圖A.1。
風電機組主控系統
變流器控制器
變流單元1控制器變流單元n控制器
圖A.1集中控制方式控制系統示意圖
變流器控制器與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進行實時通信和變流單元控制器進行實時通信。變流器控制器
接收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下發的控制字,執行算法和邏輯功能,并下發指令給變流單元控制器。變流單
元控制器接收變流器控制器指令,并運行。
A.2主從控制方式
主從控制的控制系統由具備完全控制能力的變流單元控制器組成,示意圖見圖A.2。
圖A.2主從控制方式控制系統(串行拓撲)示意圖
主從控制系統中作為主控制器的變流單元控制器與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進行實時通信,與其他變流
單元控制器進行實時通信。當主控制器由于故障等原因退出時,有新的主控制器產生。并聯變流單元控
制器鏈接可以是串行拓撲,星型拓撲或環形拓撲等。
8
NB/TXXXXX—XXXX
A.3獨立控制方式
獨立控制方式控制系統,變流單元控制器各自與風電機組主控制系統進行通信,獨立執行風電機組
主控制系統指令,各控制器之間保持并聯同步運行。獨立控制方式控制系統示意圖見圖A.3。
風電機組主控系統
變流單元控制器1變流單元控制器2變流單元控制器n
圖A.3獨立控制方式控制系統示意圖
9
NB/TXXXXX—XXXX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B.1零序分量計算方式
零序分量為網側變流單元或機側變流單元三相輸出電流瞬時值求和并進行有效值計算得到的值。數
據采集裝置和電流互感器帶寬均需大于10MHz。當并聯型風機變流器達到額定運行工況后,開始采集數
據,數據采集時間為1min。
零序分量瞬時值計算:
?0=??+??+??..........…..(B.1)
零序分量有效值計算方法:
?
∫?2??
?=00..........…..(B.2)
0????
式中:
I0——零序分量瞬時值;
I0rms——零序分量有效值;
Ia——a相電流瞬時值;
Ib——b相電流瞬時值;
Ic——c相電流瞬時值;
T——滑窗時間,推薦值為一個基波周期。
B.2有效值計算方式
數據采集裝置和電流互感器帶寬均需大于10MHz。當并聯型風機變流器達到額定運行工況后,開始
采集數據,數據采集時間為1min。有效值計算方式為測量相電流后,首先計算一個基波周期內基波分量
的傅里葉系數。(這里僅給出a相電流ia的計算等式,其他相電流的計算方法與之相同)。
2?
?=∫?(?)cos?(2???)??..........…..(B.3)
?,????????1
2?
?=∫?(?)sin?(2???)??.....………..(B.4)
?,????????1
式中:
f1――基波頻率。
其基波相電壓有效值:
?2+?2
?=√?,????,???………………..(B.5)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ICS
NB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行業標準
NB/Txxxxx—xxxx
并聯型風電變流器控制系統技術規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trolsystemofparalleledwindpower
converter
(征求意見稿)
NB/TXXXX—202X
部件名稱測點名稱傳感器頻率范圍
低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主軸承徑向
主軸承
低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主軸承軸向(選配)
低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齒輪箱輸入端徑向
低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齒輪箱一級行星級徑向
通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齒輪箱齒輪箱二級行星級徑向
通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齒輪箱三級行星級徑向
齒輪箱輸出軸軸向通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通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發電機徑向1
發電機
通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發電機徑向2
注:發電機測點根據發電機的結構,測點選擇1個或2個。
半直驅式風電機組“雙主軸承+齒輪箱(三級行星)”振動測點配置見表A.7。
表A.7半直驅式“雙主軸承+齒輪箱(三級行星)”結構測點配置
部件名稱測點名稱傳感器頻率范圍
前主軸承徑向0.1Hz~≥10000Hz
主軸承
后主軸承徑向0.1Hz~≥10000Hz
齒輪箱輸入端徑向0.1Hz~≥10000Hz
齒輪箱一級行星級徑向0.1Hz~≥10000Hz
齒輪箱齒輪箱二級行星級徑向0.5Hz~≥10000Hz
齒輪箱三級行星級徑向0.5Hz~≥10000Hz
齒輪箱輸出軸軸向通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發電機徑向10.5Hz~≥10000Hz
發電機
發電機徑向20.5Hz~≥10000Hz
注:發電機測點根據發電機的結構,測點選擇1個或2個。
半直驅式風電機組“主軸承+齒輪箱(二級行星)”振動測點配置見表A.8
表A.8半直驅式“主軸承(內置)+齒輪箱(二級行星)”結構測點配置
部件名稱測點名稱傳感器頻率范圍
主軸承主軸承徑向0.1Hz~≥10000Hz
齒輪箱一級行星級徑向(1點)0.1Hz~≥10000Hz
齒輪箱
齒輪箱二級行星級徑向(11點)0.5Hz~≥10000Hz
13
NB/T20216—x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鋼筋運輸途中檢驗合同
- 2025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交易合同范本
- 2025租房合同范本大全下載
- 山林轉讓合同
- 公司股權代持協議范本
- 2025年大連市商品供銷合同模板
- 2025標準固定期限雇傭合同
- 合伙門店轉讓協議書
- 保潔服務用工協議書
- 2025年03月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納米功能材料研究所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中考二模化學試題(無答案)
- 村辦公樓可行性研究報告
- MOOC 知識創新與學術規范-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MOOC 企業文化與商業倫理-東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高考物理二輪復習課件力學三大觀點在電磁感應中的應用
- (2024年)小學體育籃球規則課件
- 吳明珠人物介紹
- 2024年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穴位貼敷治療失眠
- 于東來人物故事
- 痛經(中醫婦科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