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第3部分:黃金行業本標準規定了江西省黃金行業綠色礦山礦區環境、資源開發方式、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礦山、企業管理與企業形象方面的基本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江西省黃金行業新建、改擴建和生產礦山的綠色礦山建設、評估、認定、核查。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3306-2011標牌GB50187-2012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TD/T1036-2013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DZ/T0314-2018黃金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綠色礦山greenmine在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中,實施科學有序開采,對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擾動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實現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和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礦山。礦區綠化覆蓋率greencoveragerateoftheminingarea礦區土地綠化面積占可綠化面積的百分比。研發及技改投入inputofresearchanddevelopmentandtechnicalinnovation企業開展研發和技改活動的資金投入。研發和技改活動包括科研開發、技術和知識產權2引進,技術創新、改造和推廣,設備更新,以及科技培訓、信息交流、科技協作等。約束性指標ObligatoryTarget在綠色礦山建設過程中必須達到的指標。具體包含:礦區綠化覆蓋率、采礦回采率、選礦回收率、資源綜合利用率、固體廢棄物妥善處置率、污廢水達標排放率、研發及技術改造投入占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企業職工滿意度。4.1礦山企業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江西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制度,嚴格執行產業政策,依法依規辦礦。4.1.1具有有效的《工商營業執照》、《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按規定完成礦業權出讓收益處(價款)置和環境影響評價。4.1.2礦山嚴格按照采礦許可證范圍及標高開采,無超層越界開采現象。4.1.3按照有關規定主動在規定期限內填報礦業權人勘查開采公示信息,且未被列入礦業權人勘查開采公示信息系統中的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名單。4.2礦山企業應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遵循因礦制宜的原則,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的資源利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土地復墾、企業文化和企地和諧等的統籌兼顧和全面發展。4.3礦山企業應以人為本,保護職工身體健康。4.4綠色礦山建設應貫穿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全過程;新建、改擴建礦山應根據本標準建設;生產礦山應根據本標準進行升級改造。5.1礦容礦貌5.1.1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和生態區等分布合理、運行有序。主要功能區選址、布局應符合GB50187規定。5.1.2礦區地面運輸、供水、供電、衛生、安全、環保等配套設施齊全。35.1.3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等功能分區應整潔衛生、環境優美、管理規范。礦石、廢渣堆放規范,機械設備、物資材料擺放有序,場地保持清潔。5.1.4在生產區應設置提示牌、說明牌、線路示意圖牌等標牌,標牌符合GB/T13306的規定。5.1.5礦山生產過程中應采取噴霧、灑水、加設除塵器等措施處置粉塵,保持礦區環境衛生整潔。5.1.6應采用合理有效的技術措施對鑿巖、破碎、磨機、空壓機等高噪音設備進行降噪處理。5.2礦區綠化5.2.1礦區綠化應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綠化植物搭配合理,礦區綠化覆蓋率應達到100%。5.2.2礦山主要運輸道路應采用硬化路面,保持礦山道路完好。在礦區專用道路兩側,因地制宜設置隔離綠化帶。5.2.3應對露天開采礦山的排土場進行治理、復墾及綠化。6.1綠色開發6.1.1資源開發應與環境保護、資源保護、城鄉建設相協調,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擾動和影響,選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開采方式。6.1.2根據礦體資源賦存狀況、礦石性質和礦區生態環境等特征,因地制宜選擇采選工藝,宜發展集約化開采技術,鼓勵規模化開發。優先選擇資源利用率高、對礦區生態擾動和影響小的采選工藝、技術與裝備,符合清潔生產要求。6.1.3有粗顆粒金的礦石宜選用重選工藝作為前處理,應采用國家鼓勵、支持和推廣的采選工藝技術和裝備。6.1.4應采用綠色開采工藝技術,具體要求如下:a)應制定科學合理、因地制宜的開采規劃,開拓和采準工作合理超前,開拓礦量、采準礦量及備采礦量保持合理關系,采場工作面推進均衡有序。b)露天開采黃金礦山宜采用剝采比低、鏟裝效率高的工藝技術,應根據黃金市場價格和企業生產成本變化,動態調整露天開采境界。c)地下開采礦山宜采用井下廢石就地充填、井下破碎等綠色開采技術。d)宜對殘留礦石和礦柱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并根據論證結論采用合理的技術進行回收,4以提高黃金礦資源回收率、延長服務年限。6.1.5應采用綠色選冶工藝技術,具體要求如下:a)宜采用環保型浮選工藝和提金藥劑進行生產。b)對復雜的含砷、含硫、微細包裹型金精礦(或含金礦石)宜采用原礦焙燒、生物氧化、熱壓氧化等工藝進行預處理。c)應對低品位資源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對于技術經濟可行的,應進行合理利用,提高資源回收率。6.1.6根據不同的礦體賦存條件、礦石性質,選擇合理的采選工藝。礦山的開采回采率、選礦(冶)回收率應達到附錄A的要求。6.1.7建設有運輸汽車的沖洗裝置,車輛駛離礦區前應沖洗,做到車輛不帶泥上路、途中物料不灑落。6.2礦山生態環境保護6.2.1應貫徹“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的原則,及時治理恢復礦山地質環境,復墾礦山占用土地和損毀土地,認真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要求。6.2.2排土場、露天采場、礦區專用道路、礦山工業場地等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應符合有關規定。6.2.3土地復墾應恢復土地基本功能,按照“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建則建”的原則,因地制宜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土地復墾質量應符合TD/T1036-2013的規定。6.2.4恢復治理后的各類場地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恢復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區域整體生態功能得到保護和恢復。6.2.5地質環境治理程度和土地復墾符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要求。暫時難以治理的,應采取有效措施,把環境負效應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內。6.2.6應建立環境監測機制,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和監測人員。6.2.7對生產廢水、尾礦、廢石場(排土場)、噪聲、粉塵等污染源和污染物實行動態監測,監測結果在公共場所通過屏幕實時顯示。7.1共伴生資源利用7.1.1應對共伴生資源進行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發。7.1.2應選用先進適用、經濟合理的工藝技術綜合回收利用共伴生礦產資源,最大限度5地提高銀、硫、銅、鉛、鋅等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率。當黃金與其他礦物共生時,綜合利用率不低于60%;當黃金與其他礦物伴生時,綜合利用率不低于40%。7.1.3新建、改擴建礦山,共伴生礦產資源利用工程應與主礦種的開采、選冶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不能同時施工或投產的,應預留開采、選冶工程條件。7.2固體廢物利用7.2.1廢石、尾礦等固體廢棄物堆放應相關規定,有專用堆存場所。固體廢棄物妥善處置率達到100%。7.2.2應對采選活動產生的廢石、尾礦等固體廢棄物進行可利用性評價,并分類合理利用。宜將礦山固體廢棄物用作充填材料、建筑材料及二次利用等。7.2.3露天開采礦山廢石綜合利用率不低于3%;地下開采礦山廢石綜合利用率不低于50%。7.2.4露天礦剝離的表土應單獨堆存,用于復墾。7.3廢水利用7.3.1采用先進的節水技術,確保水的循環、循序利用,建設規范完備的水循環處理設施和礦區排水系統。7.3.2應采用潔凈化、資源化技術和工藝合理處置和利用礦井水,最大限度地提高礦井水利用率,礦井水合理處置率達100%。7.3.3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應循環利用。8.1節能降耗8.1.1礦山生產全過程應建立有能耗核算體系,通過采取節能減排措施,控制并減少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三廢”排放符合生態環境保護部門的有關標準、規定和要求。8.1.2應通過綜合評價資源、能耗、經濟和環境等因素,合理確定開采方式,降低采礦能耗;應采用節能降耗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降低采礦能耗。8.1.3應遵循“多碎少磨,能收早收”的原則,合理確定選礦工藝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選礦能耗;應采用先進技術對選礦生產過程實施自動化檢測盒監控,保證設備在最佳狀態下運轉,充分發揮設備效能,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8.1.4開發利用高效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淘汰高能耗、高污染、6低效率的工藝和設備。鼓勵利用清潔能源,推廣使用變頻設備及節能照明燈具。8.2粉塵和廢氣減排8.2.1應對爆破、裝運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進行噴霧灑水,有效控制粉塵排放。8.2.2宜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內燃動力設備,降低井下廢氣排放量,保證空氣新鮮。8.3污(廢)水減排8.3.1應建立廢水處理系統,應單獨或聯合建立生活污水處理站。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分開收集和合理處置,污廢水達標排放率100%。8.3.2廢石場(排土場)淋溶水經處理后回用或達標排放。生活污水處置達標后宜回用于礦區綠化。8.3.3尾礦庫、廢石場(排土場)等應建有截(排)水系統,實現雨污分流、清污分流。8.4固體廢棄物減排8.4.1優化采選工藝技術,采取井下充填、露天內排等減少固體廢棄物排放的措施,減少廢石、尾礦等固體廢棄物排放。8.4.2建設有生活垃圾集中堆放點,并定期外運至生活垃圾處理站。8.4.3尾礦、廢石等固體廢棄物外運時應采取防塵、防雨及防滲(漏)等措施。9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礦山9.1科技創新9.1.1建立科技研發隊伍,推廣轉化科技成果,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動產業綠色升級。9.1.2應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9.1.3配備專業科技人員,開展支撐企業主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研究,在資源高效開發、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改進工藝、提高技術水平。9.1.4研發及技改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1.5%。9.2數字化礦山9.2.1應建立礦山生產自動化系統。加強數字化礦山建設,實現礦山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信息化、智能化。9.2.2宜建立數字化資源儲量模型,進行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管理和經濟評價,實現礦產7資源儲量利用的精準化管理。9.2.3應建立礦山生產監控系統,保障生產高效有序9.2.4宜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實現礦山開采機械化、選冶工藝自動化。9.2.5宜采用計算機和智能控制等技術建設智能化礦山,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10.1企業文化10.1.1應建立以人為本、創新學習、行為規范、高效安全、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企業文化。10.1.2應建立綠色礦山管理體系。設置綠色礦山建設領導小組,配備專門人員。宜編制綠色礦山建設規劃或建設方案并落實建設資金。10.1.3企業發展愿景應符合全員共同追求的目標,實現企業長遠發展戰略和職工個人價值緊密結合。10.1.4應健全企業工會組織,并切實發揮作用,豐富職工物質、體育、文化生活,企業職工滿意度不低于80%。10.1.5宜建立企業職工收入隨企業業績同步增長機制。10.2企業管理10.2.1礦山應建立產權清晰、責任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10.2.2建立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等規章制度,健全工作機制,責任落實到位。10.2.3各類報表、臺賬、檔案資料等應齊全、完整、真實,分類管理規范。10.2.4應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參加綠色礦山培訓。建立職工培訓制度,培訓計劃明確,培訓記錄清晰。10.3企業誠信10.3.1生產經營活動、履行社會責任等堅持誠實守信。企業社會形象良好,在中國人民銀行或其他法定征信機構無不良信用記錄。10.3.2應履行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義務,公示公開相關信息。在生活區(職工社區)建有宣傳長廊(宣傳欄),宣傳法律法規、政策、企業文化、先進事跡和職工文化體育生活,及時公示企業環保安全、日常生產管理信息等。810.4企地和諧10.4.1應構建企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發展的辦礦理念。宜通過創立社區發展平臺,構建長效合作機制,發揮多方資源和優勢,建立多元合作型的礦區社會管理共贏模式。10.4.2應建立礦區群眾滿意度調查機制,宜在教育、就業、交通、生活、環保等方面提供支持,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包括修路、建橋、扶貧、促教、救災、搶險搶修等),提高礦區群眾生活質量,促進企地和諧發展。10.4.3與礦區所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建立磋商和協商機制,及時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糾紛。9(規范性附錄)金礦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A.1露天黃金礦山企業的開采回采率要在礦石貧化率不超過10%的前提下達到90%以A.2按照金礦不同的賦存條件,地下開采的礦山企業開采回采率要在設計礦石貧化率范圍內達到表A.1指標要求:表A.1地下礦開采回采率指標要求穩固緩傾斜與急傾斜礦體薄礦體92中厚礦體90厚礦體傾斜礦體薄礦體90中厚礦體厚礦體不穩固緩傾斜與急傾斜礦體薄礦體中厚礦體厚礦體傾斜礦體薄礦體中厚礦體厚礦體極不穩固緩傾斜與急傾斜礦體薄礦體中厚礦體厚礦體77傾斜礦體薄礦體中厚礦體77厚礦體75注1:礦體傾斜度α<30°為緩傾斜礦體,30°≤α≤55°為傾斜礦體,α>55°為急傾斜礦體;注2:礦體厚度h≤0.8m為薄礦體,0.8m<h≤4m為中厚礦體,A.3黃金礦山企業根據金礦石加工處理的難易程度不同,選(冶)回收率應達到表A.2指標要求:表A.2黃金礦山企業選礦(冶)回收率指標要求類型選礦(冶)回收率%備注易處理礦石85(80)難處理礦石易選難冶礦石85(75)難選難冶礦石(70)低品位礦石(60)常規氰化工藝(50)堆浸為難處理礦石;低于礦山現行工業指標而圈定A.4黃金礦山企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供水管網升級與漏損控制方案研究
- 搶救病人的心得體會
- 幼兒園語言發展工作計劃
- 加強內部培訓的工作總結與計劃
- 周主題活動的實施與評估計劃
- 2024小語種考試常見挑戰與試題及答案
- 推動技術創新的工作計劃
- 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成功的關鍵因素分析試題及答案
- 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國際資本流動分析試題及答案
- 安全風險管理的實踐與總結計劃
- 智慧樹知到《演講學(同濟大學)》2025章節測試附答案
- 高等數學(慕課版)教案 教學設計-3.4函數的單調性與極值;3.5函數的最值及其應用
- 3.1《百合花》課件 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
- 政府審計 課件 第五章 金融審計
- 2025年度文化產業競業禁止與知識產權保護協議
- 孕產婦分娩恐懼預防和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
- 2025年國核鈾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國家開放大學《小企業管理基礎》綜合練習題形成性考核參考答案
- 吊裝設備知識培訓課件
- 《兒童保健學緒論》課件
- 2025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