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學區七校聯考中考試題猜想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學區七校聯考中考試題猜想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學區七校聯考中考試題猜想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學區七校聯考中考試題猜想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學區七校聯考中考試題猜想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學區七校聯考中考試題猜想語文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積累與運用1.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誰見過頑石發芽?誰見過石頭拔節?昆明石林如此巧奪天工的自然奇觀真是令人嘆為觀止。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開采,意味著中國在清潔能源開發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C.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亂涂亂畫,亂扔垃圾等現象,對此,我們不能熟視無睹。D.耶魯大學畢業的秦玥飛,毅然回國擔任大學生村官,六年來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人物。2.下列關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國演義》中,關羽由于自負,忘記了劉備“東聯孫權,北拒曹操”的計策,與孫吳結仇,被喬裝為商人的陸遜入了城,導致“大意失荊州”。B.《簡·愛》中羅切斯特雖富有顯赫,卻是一個精神上的苦悶者,情感的渴求者。C.“風景悄然無聲地孕育了美感”,《草房子》以優美的文字,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的中國傳統農村的田園生活。D.《老人與海》中的圣地亞哥傳達了“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精神內涵。3.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醞釀(niàng)嫉妒(jì)蒞臨(lì)迥乎不同(jiǒng)B.熾痛(chì)殷紅(yān)祈禱(qǐ)恪盡職守(gè)C.哺育(bǔ)默契(qì)污穢(huì)吹毛求疵(cī)D.愧赧(nǎn)锃亮(zèng)詰責(jié)拾級而上(shí)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隨著《流浪地球》的熱映,使更多影迷們開始關注影片的原著到底是什么樣的。B.語文課程要重視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培育民族文化的認同感。C.天府仁壽大道的開通拉近了成眉之間的時空距離。D.青少年不但要用美的心靈去感受世界,而且要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5.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的一項是()A.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了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的跨越式發展,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不同類型航天器的能力。B.“我國空間站建成后,負責運送航天員的載人飛船將根據空間站任務需要,像航班一樣發射。”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說,“未來我國飛船將告別‘訂制’,開始小批量生產。”C.2018年12月27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于當天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D.通過立法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加以規范,可以避免它被不當利用,以至于背離讓技術造福人類社會的初衷;可以讓人工智能技術的提供商在研發技術、產品時心中更加有底。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消費者對人工智能的信任。6.綜合學習某校九年級(1)班圍繞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開展以“走近對聯,學會感恩”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中有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根據下面的調查表,請你用一句簡潔的話表述所讀到的信息(不得出現數字)。年齡段12-25歲(100人)30-45歲(100人)45歲以上(100人)喜愛對聯的人數比18%40%65%感恩父母的人數比20%45%7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中有個“擬對聯,謝師恩”環節,已經有同學擬好了上聯,請你填寫出下聯。上聯:三尺講臺育桃李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同學們在活動中的發言片段,請你完成下面的要求。學生A說: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撫養我們成人。學生B說:感恩同學,帶給我們快樂,傳給我們溫暖。學生C說:感恩挫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長總結說:“只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會對人生充滿信心,才能帶來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和感激。”①據語境要求,在橫線處填寫一個恰當的句子。②線句子有語病,應該把“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7.填空。無絲竹之亂耳,________。(劉禹錫《陋室銘》)_____________,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觀刈麥》)__________,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王灣在《次北固山下》闡述了驅盡黑暗,暖春趕走嚴寒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杜甫的《望岳》表現詩人不畏艱險,勇于攀登高峰、俯視一切的雄心氣概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中國古代關于清明、七夕、重陽節的詩詞很多,請選擇其中一個節日,寫出相關的詩詞的連續兩句:____,____。8.《格列佛游記》中飛島國鎮壓叛亂的兩種手段是什么?作者借此抨擊什么?二、閱讀9.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列小題。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1.請用簡潔的語言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2.詩人是為了“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傷心”嗎?請談談你的理解。10.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舉元符三年進士。(時)天下久平,武備寬弛,東南尤甚。禾請增戍①、繕城壁,以戒不虞。或指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盜起,人服其先見。時童貫權益張,與黃經臣等表里為奸,群臣側目。禾日:“此國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責,此而不言,一遷給舍,則非其職矣。”③首抗疏④劾貫,復劾經臣:“怙寵弄權,夸炫朝列。夫發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奸佞得與?”論奏未終,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請畢其說。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此曹⑤今日受富貴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禍。”言愈切,上變色日:“卿能如此,朕復何憂?”內侍請上易衣,上卻之曰:“留以旌直臣。”——《宋史》(有刪改)【注】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擱置。③吾位言責,此而不言,一遷給舍,則非其職矣:我所處職位有進言的責任,這時候不進言勸諫,一旦調任給事中,進諫就不是我的本職了。④抗疏:上書直言。⑤曹:輩,等。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武備寬弛弛擔持刀(《狼》)B.或指為生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C.人服其先見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D.請畢其說群響畢絕(《口技》)2.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人服其先見其真無馬邪(《馬說》)B.吾位言責,此而不言人不知而不慍(《論語》)C.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何陋之有(《陋室銘》)D.留以旌直臣咨臣以當世之事(《出師表》)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4.本文中陳禾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11.閱讀下面的實用類文本,完成下列小題。(文本一)手機正成為教育關注的焦點話題。近日,湖南湘潭市教育局發布“禁機令”,禁止全市中小學生在校內使用智能手機和個人平板電腦。自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來,多所中小學禁止“手機進課堂”的措施引發了家長們對于平時給不給孩子用手機的擔憂和爭論。手機方便了學生與家人的聯系,豐富多彩的網絡生活更增加了學生課余生活的興趣選擇,通過屏幕看到外面的世界,無形中也為學生開闊眼界,豐富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有人指出在校使用手機顯露出諸多弊病,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管理和學生的學習,應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文本二)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的情境(2017)(文本三)比起禁止學生拿手機,管理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手機觀”更為迫切。我們不能把對學生監督不力的責任,完全地推給手機,更不能無視家長在家庭的缺席,只看到孩子沉溺于手機的表象,手機不是教育缺席的擋箭牌。學校應發揮教育的專業引領作用,引導、教育廣大家長重視培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機的良好習慣,積極開展各類校園娛樂活動,讓生動活潑、健康益智的校園活動,主動引導、提升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陶冶學生的情操。家長要強化監護職責,引導孩子樹立自辨能力,戒網絡之癮,辨不良之訊;要營造和美家庭,増強親子感情等。家校聯手為孩子們網上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有健康的陪伴才有健康的成長,莫讓手機成為陪伴孩子成長的替代品。(文本四)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興起,互聯網的觸角無處不在。然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的孩子,卻漸漸養成“不移動”的生活方式。孩子太“宅”,如今已成不少家長的心病。缺少鍛煉和運動,孩子的健康直接受到影響。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于剛介紹說,有三四成小學生是近視,高中生近視率更是高達80%。“除先天因素外,過早過多接觸電子產品是其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封閉、孤僻,是網絡沉迷癥的特征。迷戀智能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設備及其中的虛擬世界,淡化現實的人際交往,孩子的社交、語言表達能力會退化,回不到現實生活,跟父母溝通都困難。”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科教授賈美香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沈陽市盛京醫院心理科教授王旭梅則認為:“很多迷上電子設備的孩子,注意力常難以集中,而且他們的興趣點總游移不定。”當前,我國網站沒有分級,任何人都可以獲取網絡上的任何信息,未成年人由于還沒有形成良好自我約束和鑒別能力,極易受到負面影響。(改編自新華網)1.下列說法不符合選文意思的一項是()A.《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頒發促使多所學校禁止“手機進課堂”。B.學生使用手機有利也有弊,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成為目前教育關注的焦點話題。C.大約80%的學生在周末才使用手機上網,所以不應禁止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D.手機不是教育缺席的擋箭牌,管理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手機觀”更為迫切。2.閱讀文本二,概括出你從中得到的信息。3.請寫出文本四中畫線句運用的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閱讀文本三,請簡要概括應如何改變學生沉溺于手機的現象。1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題。紅心番薯林清玄①看我吃完兩個紅心番薯,父親才放心地起身離去,走的時候還落寞地說:為什么不找個有土地的房子呢?②這次父親北來,是因為家里的紅心番薯收成,特地背了一袋給我,還挑選幾個格外好的,希望我種在庭前的院子里。他萬萬沒有想到,我早已從郊外的平房搬到城中的大廈,根本是容不下綠色的地方。③我無法形容父親的表情有多么近乎無望。他在屋內轉了三圈,才放下提著的麻袋,憤憤地說:“你住在這種上不著天下不落地的地方,我帶來的番薯要種在哪里?”④對于番薯,我有一些童年的記憶。我有一次我和幾位內地的小孩子吵架,他們一直罵著:“番薯呀!番薯呀!”我就回罵:“老芋呀!老芋呀!”⑤對這兩個名詞我是疑惑的,回家詢問了父親。他打開一張老舊的地圖,指著的那一部分說:“的樣子真是像極了紅心的番薯。”而無知的我便指著北方廣大的內地說:“那,這大陸的形狀就是一個大的芋頭了,所以內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親大笑起來,撫著我的頭說:“憨囝仔,我們也是內地來的,只是來得比較早而已。”⑥然后他用一支紅筆,將我們遙遠的北方故鄉有力地畫下來,牽連到我們所居的南部。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在東北會落雪的故鄉,也遍生著紅心的番薯!⑦我更早的記憶,是從我會吃飯開始的。我們的每餐飯中一定煮了三分之一的番薯,有時吃膩了,我就抱怨起來。⑧聽完我的抱怨,父親就激動地說起他少年的往事。他們那時為了躲警報,常常在防空壕里一窩就是一整天。所以祖母每每把番薯煮好放著,一旦警報聲響,父親的九個兄弟姊妹就每人抱兩三個番薯直奔防空壕。他的結論常常是:“那時候有番薯吃,已經是天大的幸福了。”⑨父親的番薯訓誡并不是尋常都如此嚴肅,偶爾也會說起戰前在日本人的小學堂中放屁的事。由于吃多了番薯,屁有時是忍不住的,父親形容說:“因此一進了教室往往是戰云密布,不時傳來屁聲。”而他說放屁是會傳染的,常常一呼百應,萬眾皆響。有一回屁放得太厲害,全班被日本老師罰跪在窗前,即使跪著,屁聲仍然不斷。父親玩笑地說:“因為跪的姿勢,屁聲好像更響了。”⑩然后是一陣戰亂,父親到南洋打了幾年仗,在叢林之中,時常從睡夢中把他喚醒,時常讓他在思鄉時候落淚的,不是別的珍寶,只是普普通通的紅心番薯。戰后返回家鄉,父親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家前家后種滿了番薯。家前種的是白瓤番薯,屋后一小片園地是紅心番薯。白瓤番薯是為了預防戰爭逃難而準備的,紅心番薯則是父親南洋夢里的鄉思。?每年父親從南洋歸來的紀念日,夜里的一餐我們通常只吃紅心番薯,聽著父親訴說戰爭的種種。?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來有一位賣糖番薯的老人。老人是個老兵,家鄉在山東偏遠的小縣城。有一回我們為了地瓜問題爭辯起來,老人堅持的紅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鄉的紅額地瓜,他的理由是:“多雨水,地瓜哪有俺家鄉的甜?俺家鄉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似的!”老人說話的神情好像當時他已回到家鄉,站在地瓜田里。看著他的神情,我想起父親和他的南洋,他在烽火中的夢,我才真正知道,番薯雖然卑微,它卻聯結著鄉愁的土地,永遠在鄉思的天地里吐露新芽。(選自2018年3月17日《文摘報》,有刪改)1.文中記述了哪些關于番薯的事情?2.文章用第一人稱來寫,有什么好處?3.請從描寫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的表達作用。4.本文的記敘順序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5.作者說“番薯雖然卑微,它卻聯結著鄉愁的土地”。是啊,番薯雖普通卑微,但它是故鄉的代名詞,寄托著我們的鄉愁。如果有一天,你離開溫馨的家園和慈祥的雙親,成為漂泊的游子,這時你會如何來描述你心中的鄉愁。請你借助一種或幾種事物,運用比喻的手法試著表達一下“鄉愁”。(30字左右)13.請給下面的新聞材料擬寫標題,并簡述理由。××網2016年4月22日訊4月24日是首個中國航天日。為迎接首個航天日,航天專家在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作專題報告,總結了中國載人航天、火箭發射、深空探測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強調了中國進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經達到航天大國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每年的航天發射數量穩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國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國長征火箭的發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三、語言表述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老理兒”是北京方言,指傳統老規矩。今時今日,“老理兒咱可不能丟”這句話顯得特別有針對性。不知何時起,傳統年味正在淡去,逐漸被“新年味”替代一一從趕大集置辦年貨到上電商平臺網購年貨;①______;從大年初一廟會到上電影院看賀歲大片……這是一個急速變化的時代,年俗也不例外,但無論怎樣變化,②_____。(《人民網》)四、寫作15.任選一題作文。(1)題目:其實我能行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2)讀下面材料,然后作文。過去有一個人經常出差,那時火車票還很難買,他經常買不到座票。可是無論車上人多擁擠,他總能找到空座,而不像很多人那樣擠著、站著。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后一節車廂的準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后一節車廂就會發現空位。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聯想或感悟?請任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A【解析】“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昆明石林就是天然奇觀了,不能再用“巧奪天工”來形容。故A錯誤。點睛:運用成語應注意的一個問題:1、注意理解成語的整體意義,不能望文生義;2、注意把握成語的結構特征,不能肢解其含義;3、注意成語語義的大小、適用范圍,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語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貶失當;5、注意把握成語的一詞多義現象,不要“一概而論”。2、A【解析】

“東聯孫權,北拒曹操”是諸葛亮的計策。“陸遜”改為“呂蒙”。故選A。3、C【解析】

試題分析:A.嫉妒(jì)-(jí);B.恪盡職守(gè)-(kè),祈禱(qǐ)—(qí);C.正確;D.拾級而上(shí)-(shè)。故答案為C。4、C【解析】

A缺主語,去掉“隨著”或“使”;B搭配不當,“培育”改為“培養”;D遞進內容的語序不當,改為“不但要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而且要用美的心靈去感受世界”。5、D【解析】

D項“有底”后的句號改為分號。故選D。6、(1)喜愛對聯人數和感恩父母的人數占總比例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2)示例:“兩袖清風鑄師魂”、“一腔熱血顯精神”;“一生心血哺新人”“一片丹心付杏壇”。(3)①示例:給予我們勇氣,促使我們進取。②“只要”改為“只有”【解析】

(1)要求學生分析圖表內的分類和各自的百分比。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人數占總比例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據此寫出你的發現即可。(2)要求學生從對聯的特點考慮,一是字數要相等;二是詞性相當;三是結構相稱;四是節奏相應;五是平仄相諧;六是內容相關。主題是“謝師恩”。例句為:三尺講臺育桃李,其結構為:數量詞+名詞+動詞+名詞,補寫的句子也應符合這個格式。(3)①仿寫句的類型看,大致可分為三種:以內容格式為主的仿寫、從句式詞性角度去仿寫、以修辭為主的仿寫。本題屬于內容格式為主的仿寫,應注意仿寫句要注意內容上的連慣性與延伸空間的關系。我們仿寫時,也應這個結構:帶給我們XX,傳給我們XX。②只有和才是常用關聯詞語,只要和就是常用關聯詞語,所以此處為關聯詞語搭配不當。應該把“只要”改為“只有”。7、(1)無案牘之勞形(2)田家少閑月(3)晴空一鶴排云上(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6)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寫。需要注意“案牘”、“生”的書寫。理解型默寫(4)抓關鍵詞“人生哲理”,(5)的關鍵詞是“攀登高峰、俯視一切的雄心氣概”,(6)的關鍵詞“清明、七夕、重陽節”。8、第一問:一種手段是:讓飛島浮翔在這座城市及其周圍土地的上空,剝奪他們享受陽光和雨水的權利,當地居民就會因此遭受饑荒和疾病的侵襲;另一種手段是:讓飛島直接落到他們的頭上,將人和房屋統統毀滅。第二問:作者借此抨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解析】

國王可采取兩種辦法迫使他們屈服。一是溫和的辦法:讓飛島飛到這座叛亂的城鎮及其管轄的領地上空盤旋,剝奪他們享受陽光的照耀和雨水滋潤的權利,造成居民的疾病和死亡;要是叛亂的城市罪有應得,他們還會從飛島上扔下大石頭進行襲擊,叛亂的民眾除了躲進地穴或山洞逃避之外,根本無法自衛,他們的房屋,會被從天而降的大石頭砸得粉碎。如果他們繼續抵抗,讓暴亂升級,國王就采取第二種,也是最后的辦法,讓飛島垂直下降,直壓叛亂城市的頭頂,讓整座城市與人民同歸于盡。作者借此抨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二、閱讀9、1.一個“聚”字和一個“怒”字,分別從視覺和嗅覺兩個角度形象地表現出峰巒高峻的形態和波濤呼嘯的氣勢。2.不是,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為古往今來的老百姓傷心。隱含對百姓的同情,對封建統治者的諷刺。【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重點詩句的賞析。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第二句寫怒濤洶涌的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潼關的險要形勢。有力烘托了詩人心中波瀾起伏的情感,突出其吊古傷今的悲憤。據此可作答。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作答此類題目,一定要認真閱讀詩作,正確理解其意思,然后結合題目的要求作答,“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卻躍然紙上,是對百姓的擔憂和同情。不是表現了作者對于古建筑的被破壞而感到十分的傷心。更為百姓在戰爭中的遭遇而傷心,因此更加傷心。這一句表達了作者對統治階級殘暴貪欲的痛恨和對勞苦大眾所受苦難的同情。10、1.B2.B3.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難道敢吝嗇頭顱來報答陛下嗎?4.有先見之明忠于職守剛正不阿【解析】選自《宋史》作者:脫脫年代:元參考譯文: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舉元符三年考中進士。天下長久太平,軍備松弛,東南一帶尤其嚴重。陳禾請求增加守軍、修補城墻,用來防備不測。有人指責這是無端生事,擱置起來不予批復。后來盜賊鬧事,人們才佩服他的預見能力。當時童貫的權勢越加擴張,和黃經臣一起執掌大權,御史中丞盧航跟他們內外呼應做壞事,士大夫因畏懼而不敢正視。陳禾說:“這是國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處職位有進言的責任,這時候不進言勸諫,一旦調任給事中,進諫就不是我的本職了。”他沒有接受給事中的任命,首先上書直言彈劾童貫。又彈劾黃經臣:“依仗恩寵玩弄權勢,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說詔令都出自他的手中,說皇上將任用某人,舉行某事,不久詔書下達,都跟他所說的相同。那發號施令,是國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賢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權,怎么能讓宦官參與其中?”陳禾論奏還沒結束,皇上就惱怒地拂衣而起。陳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請求讓自己說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說:“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陳禾說:“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難道敢吝惜頭顱來報答陛下嗎?這些人今天得到富貴的好處,陛下將來會遭受危亡的禍患。”陳禾的言辭更加激烈,皇上改變了臉色說:“你能像這樣盡心進言,我還有什么可憂慮呢?”內侍請皇上換衣服,皇上回絕他說:“留著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1.文言文中有一些詞是一詞多義,要確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據上下文的內容來考慮。在平時文言文的學習中,要特別重視并掌握這類一詞多義的單音節詞。B項的兩個“或”都是“有的人”的意思。A:松弛;放下。C:佩服;動詞,穿戴。D:完;全,都。故選B。2.一詞多義指的是同一個詞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意義這樣一種語言現象。一詞多義是語言的普遍現象,是詞義演變的結果。分類整理文言詞語能夠更系統地掌握文言詞語的意義與用法,效率也會更高,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B項中的兩個“而”都表轉折。A:代詞,他;表反問語氣。C:結構助詞“的”;賓語前置的標志。D:表目的,用來;介詞,拿。故選B。3.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句子的翻譯。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只要字字對譯,不丟關鍵字,然后語句通順就可以拿滿分了。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漏翻關鍵詞語。如:“碎”“豈”“報”。4.本題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點的能力。分析一個人的形象時,一定要根據文章內容、故事情節、人物的言行舉止來整體感知的。概括時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根據文中情節可知人物形象。選文的第一段主要表現陳禾有先見之明;第二段、第三段主要表現其忠于職守,敢于進諫,剛正不阿。11、1.C2.大多數未成年人在周末及節假日使用手機上網,少部分人在等公交車。/等人時、做作業時、睡覺前使用手機上網,還有極少部分人在上課時使用手機上網。3.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引用專家的話,論證了“智能手機對孩子的健康有不利影響”這一觀點,極具說服力。4.學校應管理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手機觀”;積極開展各類校園娛樂活動,培養學生更多的興趣愛好;家長要強化監護職責,引導學生樹立自辨能力;營造和美家庭,給予學生健康的家庭陪伴。【解析】

1.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C.有誤,從材料二圖表可以看出大約80%的學生在周末才使用手機上網,但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能從一方面進行判斷;故選C。2.考查圖文轉換。解答圖表試題,主要看圖表的標題和圖表的數據,把數據的對比結果與標題內容進行綜合分析,采用“對象+特點(變化趨勢)”的方式進行概括作答。本題的圖表標題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的情境”,然后結合圖表數據表達出所得到的信息。如從圖表上可看到,未成年人在周末及節假日使用手機在80%以上,占了大多數,其他的情況根據圖表進行概括即可。語言要簡潔、通順。3.考查論證方法的判定及其作用的分析。文本四中畫線句引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科教授賈美香的話,屬于道理論證,或引用論證。論證方法都是為了論證中心服務的,明確本段的論點,結合道理論證的作用進行分析整合即可。教授說的是迷戀智能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設備及其中的虛擬世界的危害,故引用專家的話,論證了“智能手機對孩子的健康有不利影響”這一觀點。4.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概括篩選能力。結合文本三中“比起禁止學生用手機,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手機觀’更為追切”“積極開展各類校園娛樂活動,讓生動活潑、健康益智的校園活動,主動引導提升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陶冶學生的情操”“家長要強化監護職責”“要營造和美家庭,增強親子感情等”有關語句提煉概括。12、1.①父親送自己種的紅心番薯給我;②因我搬家,父親無法在家種番薯,很是失望;③我關于番薯的童年記憶;④父親回憶少年時吃番薯的往事;⑤父親在南洋戰場上思念番薯;⑥老兵堅持家鄉的番薯比的甜。2.使文章更加真實可信,便于直接表達作者的感情。。3.這里是語言描寫,描寫了大陸的形狀像芋頭,的形狀像番薯,表達了父親對大陸的思念。4.插敘。①補充敘述“我”對番薯的童年記憶,豐富故事情節,解釋上文父親為何要給“我”送番薯,為下文做鋪墊。②補充敘述父親對番薯的記憶,豐富故事情節,解釋父親為何對番薯有這樣深刻的情感。5.示例:鄉愁是一抹凈凈的黃土,風吹不走的相思。鄉愁是滴在草間的露水,感念中的蕪雜。鄉愁是我心中思念不死的枝丫,從愛到癡,從生到死。【解析】1.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本。根據急需的內容概述事件即可,結合“看我吃完兩個紅心番薯,父親才放心地起身離去”得出:父親送自己種的紅心番薯給我;結合“我無法形容父親的表情有多么近乎無望。他在屋內轉了三圈,才放下提著的麻袋,憤憤地說:‘你住在這種上不著天下不落地的地方,我帶來的番薯要種在哪里?’”得出:因我搬家,父親無法在家種番薯,很是失望;結合“對于番薯,我有一些童年的記憶。我有一次我和幾位內地的小孩子吵架,他們一直罵著:‘番薯呀!番薯呀!’我就回罵:‘老芋呀!老芋呀!’”得出:我關于番薯的童年記憶;結合“父親就激動地說起他少年的往事。他們那時為了躲警報,常常在防空壕里一窩就是一整天。”得出:父親回憶少年時吃番薯的往事;結合“父親到南洋打了幾年仗,在叢林之中,時常從睡夢中把他喚醒,時常讓他在思鄉時候落淚的,不是別的珍寶,只是普普通通的紅心番薯。戰后返回家鄉,父親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家前家后種滿了番薯。”得出:父親在南洋戰場上思念番薯;結合“老人是個老兵,家鄉在山東偏遠的小縣城。有一回我們為了地瓜問題爭辯起來,老人堅持的紅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鄉的紅額地瓜”得出:老兵堅持家鄉的番薯比的甜。2.要求學生牢記第一人稱的好處:使文章更具真實性;使文章具有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使文章更生動形象;使讀者能更具體地體會作者心情,帶有親切感。然后結合本文分析,使文章更加真實可信,便于直接表達作者的感情。3.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人物描寫方法及作用,然后結合具體語境分析。結合第⑤段的內容分析,“的樣子真是像極了紅心的番薯。”、“那,這大陸的形狀就是一個大的芋頭了,所以內地人是芋仔的子弟?”、“憨囝仔,我們也是內地來的,只是來得比較早而已。”是語言描寫,通過父與子的對話,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大陸的形狀像芋頭,的形狀像番薯,表達了父親對大陸的思念。4.要求學生掌握常見的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等。插敘的作用:插入的內容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有時會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晰;結構緊湊等。結合本文內容具體分析即可。結合本文分析:補充敘述“我”對番薯的童年記憶,豐富故事情節,解釋上文父親為何要給“我”送番薯,為下文做鋪墊;補充敘述父親對番薯的記憶,豐富故事情節,解釋父親為何對番薯有這樣深刻的情感。5.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借助一種或幾種事物,運用比喻的手法表達家鄉的思念即可,注意比喻是否恰當,言之有理,句子通順。13、示例一:首個中國航天日前夕,專家總結中國航天輝植成就因為它點明了時間的特殊性,從整體上概括了新聞的核心內容。示例二:近20年中國長征火箭發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因為它突出了中國航天的這一成就,激發中國人的自豪感,給人印象深刻,有吸引力。【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對新聞材料擬寫標題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讀懂信息內容,明確重點內容,然后采用誰(什么)加(怎么樣)進行概括。此題可以借助于導語部分進行概括,它用簡短的語言介紹主要內容,揭示新聞主題;或采取其它生動形式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本則新聞的導語是:4月24日是首個中國航天日。為迎接首個航天日,航天專家在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作專題報告,總結了中國載人航天、火箭發射、深空探測等方面的航天成就。這一句子是重點內容,對這一內容進行重點概括,提煉概括為:首個航天日,專家總結航天成就即可。或可以關注頗給人震撼的結果:近20年中國長征火箭的發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結合以上分析擬寫標題,簡述理由。三、語言表述14、示例:從面對面說“新年好”到微信群發祝福信息。老理兒還是要守住,它是傳統春節的靈魂。【解析】

此題考核學生運用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能力,以情境補寫的方式出現,答題時注意語意和結構上前后文的照應,以及語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據后文“逐漸被‘新年味’替代一一從趕大集置辦年貨到上電商平臺網購年貨”可知應該填寫新年新風尚生物例子,如:從面對面說“新年好”到微信群發祝福信息。第②空根據“老理兒咱可不能丟”“年俗也不例外,但無論怎樣變化”可以得出最后總結語:老理兒還是要守住,不能丟,它是傳統春節的靈魂。四、寫作15、其實我能行其實我能行,這幾個字經常被我掛在嘴邊,因為我一直認為我是最棒的的,我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真正讓我讀懂這幾個字的是她一個可愛的小女孩。那是一個凄冷的夜晚,狂放怒吼著,天被烏云遮得嚴嚴的,好暗好暗。我獨自走在路燈下,看著灰色的天空,心情更是黯然。突然一道閃電劃過大地,隆隆的雷聲悶響著。哎!月考考砸了,老師的臉上失去了往日的笑容,這是我感到了事態的嚴重,也許吧!這只是期末考前的摸底考試,期末會怎么樣呢?我不知道,誰能告訴我呢?天上已經下起了雨,我從書包里拿出那把天藍色的雨傘輕輕的打開了它,我真得很害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