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2023-2024學年高三
上學期開學考模擬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題。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際,一個文明較高的商朝,被文明較低的周朝所取代,
這件事情本身必會使當時的知識分子有一種反省。他們還免不了會問自己,
究竟是什么緣故使得這么強大,而且主導北方中國的商王國,居然被小小
的周國滅亡了?他們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為依歸
的,所謂“天命靡常,惟德是親”。這可說是第一次將道德的意義超越人
類力量的命運。
“天命”的觀念幫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統治,也幫助周人說服了許多商人
的后代與他們合作,將商周文化體系擴張到整個中國北方。《易經》中所
談的命運,不完全是盲目的,人類本身對自己的命運有相當程度的掌握,
人類自己所做的種種抉擇,會改變命運發展的方向。這個觀念與天命具有
道德意義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滅,周人的封建系統在禮壞樂崩的情況下,不再有過去那樣的
自信,也不再有過去那樣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義必須要有新的解釋。在
《論語》里面,孔子所說的天命是每一個個人的天命,而不是一個朝代的
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時代人的迫害時,他曾經說:“天給了我這個天
命。天生了我,給了我一個任務。有了這樣的任務,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
怎么樣呢?”在這種情況下,天命已經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個人都
能從超自然、超現實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應當執行的使命。
漢代編輯成書的《禮記》,其中的《中庸》篇曾說:“天命之謂性,率性
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過去,我們對《中庸》這段話并不是十分理解。
最近在湖北荊門市郭店出土的戰國文書,其中有兩句話似乎正是闡釋“天
命”與“性”的關系。郭店文書《性自命出》說:“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個有意識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間各種力量的
總和;在這個宇宙力量的總和之中,每一個人有天生的稟賦,也就是“性”。
“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詞。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書所說,那么人類全體具有一種特
別的使命,而每一個個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稟賦。只有在這種背景之
下,我們也許才能夠理會孔子為什么找出“仁”這個字作為他思想最主要
的中心??鬃淤x予它一個新的意義,“仁”這個字相當于整個的人性。這
一個命題,應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假設。
如孔子所說,仁作為個人的稟賦,可以表現每一個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
怎樣發抒人性才使人有資格成為“仁人君子”?仁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仁
是人性的本質,也是一個人性格成長的種子。由《論語》來看,孔子的學
說是以仁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觸及群體的仁,很少從群體的角度來看仁。
孔子盼望的是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發揮的機會,也使得
這個人成為“仁人君子”。理論上,有許多個別的仁人君子時,社會應當
是一個美好的社會,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會。
(摘編自許倬云《萬古江河一一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材料二:
在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為每人都有應當去做的事情,
但他去做這些事情時,并不是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個人做所當做的事
情,其價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達到什么外在的結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這種主張的例證,他出生在一個社會政治動亂的時代,
竭盡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蘇格拉底那樣周游列國,與各種各樣的人交談;
雖然一切努力都沒有結果,他從不氣餒,明知不可能成功,卻仍然堅持不
懈。
《論語?憲問》篇里記載孔子論到自己時說:“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
之將廢也與,命也。”他盡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敗交付給命。“命”
字通常譯作“命數”“命運”或“天意”。就孔子來說,這個字的含義是
“天命”或“天意”;換句話說,這是朝著一定目標前去的一股力量。到
了后期儒家,“命”的含義是宇宙間一切存在的條件和一切在運動的力量。
我們從事各種活動,其外表成功,都有賴于各種外部條件的配合。但是外
部條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盡
己力,成敗在所不計。這種人生態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
命”是做君子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他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論語?堯曰》)
這就是說,要認識世界存在的必然性,這就是“知命”,就是個人對外在
的成敗利鈍在所不計。如果這樣行事為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就永不
失敗。這是說,如果我們做所當做的,遵行了自己的義務,這義務在道德
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從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敗。
(摘編自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天命惟德”的理念使得周人解決了自己統治的合理性問題,這也是
中國歷史上首次將道德看得比命運更重要。
B.人類所做的種種抉擇有道德因素的參與,這會改變命運的走向,由此
可見《易經》對命運的理解不完全是盲目的。
C.盡管孔子認為“仁”是個人的稟賦,可以表現每人所具有的人性,但
成為“仁人君子”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D.孔子將“道”能否施行與“天命”“天意”相聯系,表明天命的力
量大于個人的力量,個人努力的作用不大。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對天命作出了重新解釋,在《論語》中它不是政治天命而是個人
天命,這也許是理解為何“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基礎。
B.郭店文書對我們進一步研究儒家思想有重要意義,因為《性自命出》
中“天”的含義與后期儒家“命”的含義相同。
C.不顧個人承受的不公正對待,想要竭盡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計個人成敗
利鈍,這是孔子等先賢“不知命”的表現。
D.馮友蘭認為,“知命”的人當仁不讓地遵行了自己的義務本身就意味
著在表象上的成功,這樣行事就永遠不會失敗。
3.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B.“是非窮通皆有定”
C.“盡其在我,聽其在天”D.“大道之行也,天下為
公”
4.請結合材料一,簡要概括儒家對命、性、仁三者關系的理解。(4分)
5.德國思想家叔本華在《論命運》中說:“那種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
外在影響的力量,歸根到底植根于我們神秘的內在,因為所有存在之謎確
實最終就在我們自身?!闭埥Y合材料,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題。
足球
史鐵生
那支法國足球隊來這兒比賽的時候,正是八月里最熱的一天。離七點半還
有兩個多小時,山子和小剛就動身了,一人一輛手搖車,在太陽底下拼命
地搖。體育場離他們住的地方太遠,不這么早動身不行。
單從上半身看,兩個小伙子長得都很健壯,胳膊都很粗。山子的車上掛了
兩支拐杖。小剛連拄拐也拄不了。兩輛車一前一后,跑得相當快,有時甚
至能超過一兩輛自行車。有些騎車的人驚訝地望望他們,望望他們那萎縮
得變了形的腿。
直到走了差不多一半路,小剛看了看表,兩輛車的車速才慢了下來。
小剛用兩個手指撐開上衣兜,看看那張票。
山子的目光立刻跟過去,說:“統共就一張票,你別再忘了帶。”
小剛沒回答,臉上的笑容慢慢變得僵硬,心想:什么叫“統共”?反正一
張票不能你我都進去。不過又想:出來的時候說好了。山子不至于說話不
算話。
“帶著沒有?”山子又問,很著急的樣子。
小剛還是不回答,把票掏出來,托在手里看,心里有點后悔:這事真不該
到處去瞎顯擺,二華送來了票,自己就應該悄悄地走……小剛覺得這是個
機會,得說句話了:“你真不如趁早上你姨家去呢,別把轉播也耽誤了。”
山子不言語了,山子的心情立刻有些沮喪。他本來就有點動搖,萬一是自
己記錯了呢?體育場門前沒有臺階,小剛坐在車上可以進去呢?自己白跑
一趟倒沒關系,問題是把電視轉播也誤了。問題是法國隊!他這幾天總想
起十二屆世界杯賽的場面;想起普拉蒂尼罰直接任意球時的樣子;想起佐
夫魚躍撲球時的樣子;還有魯梅尼格,那小子真是渾身都長得漂亮,人要
是長得漂亮也真是福氣;馬拉多納不漂亮,可那小子跑起來真好看,摔倒
了又躥起來,永遠也摔不壞似的,真長得結實,人要是長得結實也行,也
漂亮……
見山子不言語,小剛又緊叮一句:“是你自己非要跑一趟不可的。咱們可
有話在先,我要是進得去,你可就得乖乖滾回來?!彼M量使語氣顯得像
是開玩笑。
“噢噢,那當然?!鄙阶拥撵`魂這才從巴塞羅那的綠草坪上飛回來?!拔?/p>
是說,要是你的車進不去,這么難弄到的票別糟蹋了?!?/p>
山子又使勁回憶起來。他明明記得體育場門前有很高的臺階,至少有十幾
層。二華那小子整天迷迷糊糊的,沒記清楚過什么事,不過,也許是自己
記錯了?他還是八年前腿沒壞的時候去過。那時候他才二十歲,跟小剛現
在一般大。他還記得自己跑上那些臺階時的情景:臺階不僅高,而且陡,
他一步三級往上跑,那臺階大概并不止十幾層,什么地方還種著一些冬青
樹……每次回憶都是到這兒就斷了。也許那不是在體育場?也許是電影院?
劇場?美術館?每次回憶都是以清晰開始,以模糊告終。
小剛嘆了口氣:“要是再有一張票就好了?!?/p>
小剛又嘆了一口氣說:“我好像還從來沒到這邊兒來過呢?!?/p>
山子心里忽悠一下子,忽然覺得自己心眼真夠嗆一一小剛還從來沒到體育
場里看過足球呢!小剛的腿從小就壞了。
“什么時候能在中國舉辦一屆世界杯賽???那還差不多!”山子忽然轉過
臉來說,帶些笑容,在這之前他一直木然地望著很遠的地方。
“凈想好事兒!”小剛說。雖然這么說,卻也覺得心里舒服了一點。
“那咱們拼了命也得買上票?!?/p>
“拼了命你也未必買得上?!?/p>
“提前一個星期我就上售票處窗口底下坐著去!支個帳篷?!?/p>
小剛臉上也現出笑容:“親眼看一回世界杯賽,這輩子也值了?!?/p>
“我老是夢見體育場?!毙傉f。“夢?”“嗯。我老是夢見到了體育場,
也看見了里面有人在踢球,可就是找不到門,進不去……”
山子心里“轟”的一下子,想起來了:那些臺階是在夢里見過,很高很陡,
數不清有多少層,像一座山。自己往上跑,跑,一步三級,跑得好累呀,
突然眼前豁然開朗,看見了一片綠色的草坪。不,不對,是一片遼闊的草
原,他自己正在那兒踢足球。踢得可真不錯,盤帶,過人,連著過了幾個
后衛,又過了守門員,直接把球帶進了大門。他笑著在草原上奔跑。他看
見自己腿上結實的肌肉,心想這下子行了,不用再去搖那輛手擺車了。遠
處是冬青樹,不對,是大森林,他向森林跑去,揮著拳頭,林濤聲像是歡
呼...
車流、人流越來越稠密了,都朝那個方向涌去。望得見體育場了……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小說從小剛和山子寬闊的生活之流中截取看球這一個點。細微地開掘
出了這一對殘疾青年復雜的內心波瀾。
B.小剛和山子一人一輛手搖車,跑得相當快,有時甚至能超過自行車,
可見其對待生活有不服輸的勁頭。
C.小剛和山子雖有一張門票,但對自己能不能進場看球賽并沒有十分的
把握,當時抱有一種賭一把的心理。
D.小說的結尾兩人是否如愿看到了球賽不得而知。開放性的結局留下懸
念,也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7.關于文中兩人夢到體育場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剛的夢境里透露出他的渴望,而找不到門則折射出他現實中遭遇了
困境。
B.夢境中山子在草原上快樂地踢球,這一夢境是由他內心極度的渴望催
生而成的。
C.山子夢境中的臺階來自他對體育場的記憶,這記憶因時間久遠而變得
模糊。
D.山子夢境中的自己腿上的肌肉結實,這和現實中的情形截然不同,令
人心痛。
8.前往體育場的路途中,山子的思緒不斷在發生變化。請結合文本簡要分
析。(4分)
9.當年這篇文章審稿的編輯認為:”此稿有史鐵生的味兒,有些殘疾人的
凄涼感,但基調還是明朗的。”請結合文章內容對此進行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題。
材料一:
上謂裴寂曰:“比多上書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覽,每思治道,
或深夜方寢。公輩亦當恪勤職業,副朕此意。”
上厲精求治,數引魏征入臥內,訪以得失;征知無不言,上皆欣然嘉納。
上遣使點兵,封德彝奏:“中男雖未十八,其軀干壯大者,亦可并點?!?/p>
上從之。敕出,魏征固執以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數四。上怒,召而讓
之日:“中男壯大者,乃奸民詐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執至此!”
對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眾多。陛下取其壯健,以道御之,足以
無敵于天下,何必多取細弱以增虛數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誠信御天下,
欲使臣民皆無欺詐。'今即位未幾,失信者數矣!”上愕然曰:“朕何為
失信?”對曰:“陛下初即位,下詔云:'逋負官物,悉令蠲免。'有司
以為負秦府國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為天子,國司之物,
非官物而何!又曰:'關中免二年租調,關外給復一年。'既而繼有敕云:
'已役己輸者,以來年為始。'散還之后,方復更征,百姓固已不能無怪。
今既征得物,復點為兵,何謂來年為始乎!又,陛下所與共治天下者在于
守宰,居常簡閱,咸以委之;至于點兵,獨疑其詐,豈所謂以誠信為治乎!”
上悅日:“向者朕以卿固執,疑卿不達政事,今卿論國家大體,誠盡其精
要。夫號令不信則民不知所從天下何由而治乎朕過深矣!”乃不點中男,
賜征金^一。
(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
材料二: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
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
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
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節選自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加句讀,請將答題卡相應位置的答案
標號涂黑。(3分)
夫[A]號[B]令[C]不[D]信[E]則[F]民[G]不[H]知[I]所
[J]從[K]天[L]下[M]何[N]由[0]而[P]治[Q]乎[R]朕[S]
過[T]深[U]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敕,在古代一般與皇權相聯系,文中三處''敕"意思相同,皆指皇
帝下的命令。
B.讓,文中指責備,與《鴻門宴》中“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的“讓”相同。
C.征役,常用來表示賦稅、徭役、行役,文中的“征役”特指朝廷征
發百姓服兵役。
D.宰有“主管、主持”意,文中“守宰”指宰相,是封建社會君主之
下最高行政長官。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太宗勵精圖治,不僅將奏章貼在寢宮的墻壁上,常常思考為政之
道,而且希望臣下也都能恪盡職守。
B.魏征認為,要無敵天下,就要“御之得其道”,不在于士兵人數的
多少,不必征用壯實的“中男”入伍。
C.唐太宗并未立即執行免除租調和徭役的命令,魏征認為,百姓對此
雖無責怪之意,但也是君王失信的表現。
D.為政不能失信于民,既然許諾了百姓就當兌現,既然任用官員就應
信任,太宗對魏征的這一說法表示贊同。
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至于點兵,獨疑其詐,豈所謂以誠信為治乎!
(2)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齊桓晉文之事》)
14.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寫到“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請結合
文本概括唐太宗哪些做法體現了這一點。(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病起書懷
陸游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起筆兩句塑造了一個病后瘦損、客居江邊的形象,是詩人自身的寫
照。
B.頷聯既展現了詩人高尚的人格和赤子之心,也有經歷挫折后的無奈
彷徨。
C.“廟社”用借代手法,指國家社稷,詩人希望天地間的神靈護佑國
家。
D.“望”字凝練傳神,傳達出百姓渴望朝廷北伐以及對收復失地的盼
望。
16.陸游的《書憤》和本詩尾聯都化用了《出師表》的典故,抒發的情感
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岳陽樓》中“_,”寫詩人站在岳
陽樓上,想到北方戰事,倚窗涕淚交流。
(2)《阿房宮賦》中描寫秦始皇喜繁華奢侈,連梁柱上光彩耀眼的釘頭都
比糧倉里米粒還要多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墨客特別喜歡通過“水”這個意象表情達意,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I(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對親密無間的朋友、戰友和同志。在他們長達40年的
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心,結成
了兄弟般的感情和同志式的友誼。這種兄弟般的情感和同志式的友誼,()
珍視友誼,熱愛共同的事業是他倆彌合矛盾的根本密碼。馬克思和恩格斯
是為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而結成深厚友誼的同志和戰友,在共同的事業中,
兩人從________的文獻資料中尋找社會發展的規律,在一次一次問題爭辯
中________,找到解決問題癥結的辦法;在處理因不幸遭遇的影響而導致
感病裂痕上_______,理智地陳述原委,檢討錯誤和過失,及時彌合矛盾。
長相知,不而麻,昨膽相照,,風雨同行。視友誼為生命,以事
業為根基,經受住了漫長而復雜后字命斗爭的血與火的考驗,建立了具有
堅實的階級基礎和共同理想、偉大事業的友誼。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繁蕪叢雜茅塞頓開適可而止休戚與共
B.繁蕪叢雜豁然開朗淺嘗輒止休戚相關
C.繁文緡節茅塞頓開適可而止休戚相關
D.繁文緡節豁然開朗淺嘗輒止休戚與共
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他們偉大友誼的密碼是什么?經受過怎樣的磨難與考驗?
B.是世間少有的真情實誼,值得后人仿效與敬仰。
C.經受過怎樣的磨難與考驗?他們偉大友誼的密碼是什么?
D.值得后人仿效與敬仰,因為它是世間少有的真情實誼。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
分)
A.在他們長達40年的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
生活上互相關心,結成了同志式的友誼。
B.在他們長達40年的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
生活上互相關心,產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C.他們在長達40年的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
生活上互相關心,結成了同志式的友誼,產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D.他們在長達40年的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
生活上互相關心,產生了兄弟般的感情,結成了同志式的友誼。
(二)語言文字運用H(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如何認識垃圾分類和垃圾焚燒發電之間的關系,影響到垃圾處理行業的發
展方向,事關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當前我國環保維權運
動盛行,某些人士認為,①,搞垃圾分類就不用建垃圾焚燒廠,搞垃圾焚
燒發電就是否認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可以從生活垃圾中回收這些有用的物品,經加工處理后這些物品
又能變成相應的產品回轉到人們的生活需求之中并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經濟
利益,②-但是,針對同樣的垃圾處理量,相比之下,垃圾焚燒廠比
垃圾分類所需要的用地面積更少,而且焚燒處理速度快,減量效果好,能
源利用高。,再進行“焚燒發電”處理一一垃圾焚燒發電是
繼垃圾分類之后的有效方法。
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
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6分)
①
②③
22.請你根據第一段某些人士的觀點和第二段主要內容,擬寫兩個反問句
加以駁斥,要求每一句字數不得超過25字。(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將永遠不會去愛他人。一一巴斯克里
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一墨子《兼愛》
憐憫心是一種自然的感情,它能緩和每一個人只知道顧自己的自愛心,從
而有助于整個人類的互相保存。一一盧梭《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
基礎》
請結合以上三則材料,聯系現實,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D2.A3.C4.①命是天命,是上天給人的使
命;性是個人天生稟賦,從天命而來;仁是人性的本質。②人只有秉承了
天命,找到并發揮人性中的仁,才可能成為仁人君子。5.①“深
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響的力量”可以理解為是材料中的“天命”;
②''我們神秘的內在”“我們自身”則是指個人的稟賦個性以及努力;③
全句是說命運是外在的,不能為人力所左右,但是個人可以在順應必然性
的同時掌控個性,做出選擇,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從而形成道德上的完善。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天命的力量大于個人的力量,個人努力的作用不大”,錯,根據原文
“他出生在一個社會政治動亂的時代,竭盡己力去改造世界”“他盡了己
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敗交付給命”孔子承認天命的力量,也肯定個人
努力的作用,從他竭盡己力去做事就可以看出。
故選Do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B.“《性自命出》中‘天'的含義與后期儒家‘命’的含義相同”錯,根
據材料一“郭店文書《性自命出》說:'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這里的
'天',不一定是一個有意識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間各種力量的總和”,
材料二“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義是宇宙間一切存在的條件和一切在
運動的力量。”可知,兩者含義不完全一致。
C.“這是孔子等先賢'不知命的表現'”錯,根據原文“人所能做的只是:
竭盡己力,成敗在所不計。這種人生態度就是‘知命'”可知,"不顧個
人承受的不公正對待,想要竭盡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計個人成敗利鈍”這是
“知命”的表現。
D.“在表象上的成功”錯,根據原文“如果我們做所當做的,遵行了自己
的義務,這義務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從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
功,或遭到了失敗”可知,這里的成功是道德層面的成功,不是世俗所說
的外表上的成功。
故選Ao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根據材料二“但他去做這些事情時,并不是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個人
做所當做的事情,其價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達到什么外在的結果”“人
所能做的只是:竭盡己力,成敗在所不計”可知,材料二強調要竭盡己力,
成敗在所不計。
A.是強調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律。
B.只強調了人之命運是固定的。
C.凡事個人盡到最大努力,然后聽憑命運安排。
D.是說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故選Co
4.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據“在《論語》里面,孔子所說的天命是每一個個人的天命,而不是一
個朝代的政治天命”“在這種情況下,天命已經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
一個人都能從超自然、超現實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應當執行的使命”可
知,"命"是天命,是上天給人的使命。
根據“天命之謂性”“性自命出”“在這個宇宙力量的總和之中,每一個
人有天生的稟賦,也就是‘性'”可知,性是個人天生稟賦,從天命而來。
根據“'仁’這個字相當于整個的人性”“仁作為個人的稟賦,可以表現
每一個人所具有的人性”可知,仁是人性的本質。
根據“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命'和'命'是相配合的名詞”“如果
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書所說,那么人類全體具有一種特別的
使命,而每一個個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稟賦。只有在這種背景之下,
我們也許才能夠理會孔子為什么找出‘仁’這個字作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
心”“孔子盼望的是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發揮的機會,
也使得這個人成為‘仁人君子'”可知,人只有秉承了天命,找到并發揮
人性中的仁,才可能成為仁人君子。
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根據材料一“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個有意識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
間各種力量的總和”,材料二"'命'的含義是宇宙間一切存在的條件和
一切在運動的力量。我們從事各種活動,其外表成功,都有賴于各種外部
條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條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可知,“那
種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響的力量”可以理解為是材料中的“天
命”。
根據材料一“天命之謂性”“性自命出”“在這個宇宙力量的總和之中,
每一個人有天生的稟賦,也就是‘性’",材料二“雖然一切努力都沒有
結果,他從不氣餒,明知不可能成功,卻仍然堅持不懈”“人所能做的只
是:竭盡己力,成敗在所不計”可知,“我們神秘的內在”“我們自身”
是指個人的稟賦個性以及努力。
根據材料二“要認識世界存在的必然性,這就是‘知命',就是個人對外
在的成敗利鈍在所不計。如果這樣行事為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就永
不失敗。這是說,如果我們做所當做的,遵行了自己的義務,這義務在道
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從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敗”
可知,全句強調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個人可以在順應必然性的同時
掌控個性,做出選擇,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從而形成道德上的完善。
6.B7.C8.①對不知道小剛是否帶票的擔心;
②對小剛坐車可以進體育場而自己將看不到比賽的沮喪;
③對體育場是否有臺階的恍惚;
④對小剛從小殘疾,沒有來過體育場的心疼;
⑤對想要中國舉辦一屆世界杯賽的期待;
⑥對自己能夠在綠茵場上踢足球的幻想。9.①史鐵生年輕時因病癱瘓,
從此與輪椅相伴。但這種生活磨難沒有打垮他,他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
情;
②小說中,小剛和山子雙腿萎縮變形,生活受限,更無法享受踢足球的快
樂,有些殘疾人的凄涼感;
③但兩人雖雙腿殘疾,卻依然保有對足球的熱愛,充滿著對生活的希望。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B.“可見其對待生活有不服輸的勁頭”說法錯誤。根據原文“體育場離他
們住的地方太遠,不這么早動身不行”,可見此處是兩人為準點到達體育
場而快速前進。
故選Bo
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的作用的能力。
C.“山子夢境中的臺階來自他對體育場的記憶”說法錯誤,根據原文“山
子心里'轟'的一下子,想起來了:那些臺階是在夢里見過",可見山子
對體育場的記憶來自他的夢境。
故選C。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從“統共就一張票,你別再忘了帶”可知,開始山子對不知道小剛是否帶
票時的擔心。
從''山子不言語了,山子的心情立刻有些沮喪。他本來就有點動搖:萬一
是自己記錯了呢?體育場門前沒有臺階,小剛坐在車上可以進去呢?自己
白跑一趟倒沒美系,問題是把電視轉播也誤了"可知,山子對小剛坐車可
以進體育場而自己將看不到比賽的沮喪。
從“山子又使勁回憶起來。他明明記得體育場門前有很高的臺階……也許
是電影院?劇場?美術館?每次回憶都是以清晰開始,以模糊告終”可知,
山子對體育場是否有臺階的恍惚。
從“山子心里忽悠一下子,忽然覺得自己心眼真夠嗆一一小剛還從來沒到
體育場里看過足球呢!小剛的腿從小就壞了”可知,山子對小剛從小殘疾,
沒有來過體育場的心疼。
從“什么時候能在中國舉辦一屆世界杯賽???那還差不多!”可知,山子
對想要中國舉辦一屆世界杯賽的期待。
從“想起來了:那些臺階是在夢里見過,很高很陡……他自己正在那兒踢
足球。踢得可真不錯,盤帶,過人,連著過了幾個后衛,又過了中門員,
直接把球帶進了大門。他笑著在草原上奔跑”可知,山子對自己能夠在綠
茵場上踢足球的幻想。
9.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
關于“此稿有史鐵生的味兒”,史鐵生在年輕時期雙腿癱瘓但這種生活磨
難沒有打垮他,他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創作的小說主要取材于殘疾
人生活,但其題旨、意境又總是超出了這個題材本身。雖然身陷現實困境,
卻擁有強大的靈魂,沒有被不幸擊中而一蹶不振。史鐵生用文字,將自己
的命運與創作結合在一起,創造出積極而又激蕩的思想,他自身體驗的是
生命的苦難,描寫出來的卻是歡快與光明,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照亮了一
方新的天地,成為青年人的精神偶像。
關于“有些殘疾人的凄涼感”,從小說中“山子和小剛就動身了,一人一
輛手搖車,在太陽底下拼命地搖”“體育場門前沒有臺階,小剛坐在車上
可以進去呢?自己白跑一趟倒沒美系,問題是把電視轉播也誤了”“小剛
還從來沒到體育場里看過足球呢!小剛的腿從小就壞了”“我老是夢見體
育場”“嗯。我老是夢見到了體育場,也看見了里面有人在踢球,可就是
找不到門,進不去……”,兩位腿部殘疾人足球愛好者,因為身體殘疾去
體育館看一場球賽都異常艱難,盡情踢球只能在夢里實現了,所以,小剛
和山子雙腿萎縮變形,生活受限,更無法享受踢足球的快樂,有些殘疾人
的凄涼感。
關于“但基調還是明朗的”,從“兩輛車一前一后。跑得相當快,有時甚
至能超過一兩輛自行車。有些騎車的人驚訝地望望他們”“山子的靈魂這
才從巴塞羅那的綠草坪上飛回來”“他還記得自己跑上那些臺階時的情景;
臺階不僅高,而且陡,他一步三級往上跑,那臺階大概并不止十幾層”''那
咱們拼了命也得買上票”“他看見自己腿上結實的肌肉,心想這下子行了,
不用再去搖那輛手搖車了。遠處是冬青樹,不對,是大森林,他向森林跑
去,揮著拳頭,林濤聲像是歡呼……”,盡管殘疾給他們帶來了很多不便
和困境,但他們并未走向沉淪,對所熱愛的事物依舊極度渴望。
10.EKR11.D12.C13.(1)至于征點兵員,卻
懷疑他們使詐,這難道是以誠信為治國之道嗎?
(2)喜愛狩獵就想到網開一面作為限度,擔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
慎始慎終。
(3)敬愛自家的老人,從而推廣到(敬愛)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家的小
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小孩。14.①將大臣上書言事的奏章
貼在寢宮的墻壁上,進出時觀看。
②接受魏征“不點中男”的建議。
③贊同魏征以誠信為治國之道的進言。
【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朝廷政令不講信用,則百姓不知所從,國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朕
的過失很深吶!
“夫號令不信”主謂結構,其后斷開;
“則民不知所從”,“則”連詞,斷句標志,其前斷開;
“天下何由而治乎","天下"本句主語,其前斷開;
“朕過深矣”,“朕過”本句主語,其前斷開。
故在EKR三處斷開。
11.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以及理解一詞多義的能力。
B.正確。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句意: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講大禮不
必計較小的謙讓。
D.”是封建社會君主之下最高行政長官”錯誤。原文“守宰”指地方長官。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百姓對此雖無責怪之意”有誤。從原文“百姓固己不能無怪”來看,
百姓還是有責怪之意的。
故選C。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點兵”,征點兵員;“詐”,使詐;“豈”,難道;
(2)“樂",以……為樂;“懈怠”,意志松懈;
(3)第一個“老”,敬愛;第一“幼”,愛護。
1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比多上書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覽,每思治道,或深夜方
寢。公輩亦當恪勤職業,副朕此意”可知,將大臣上書言事的奏章貼在寢
宮的墻壁上,進出時觀看。
由“乃不點中男,賜征金翌一”可知,接受魏征“不點中男”的建議。
由“向者朕以卿固執,疑卿不達政事,今卿論國家大體,誠盡其精要。夫
號令不信,則民不知所從,天下何由而治乎,朕過深矣!”可知,贊同魏
征以誠信為治國之道的進言。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太宗對大臣裴寂說:“近來很多上書言事的奏章,朕都將它們貼在寢宮的
墻壁上,以便進出時觀看,朕時常思考為政之道,有時要到深夜才能入睡。
希望你們也要恪盡職守,與朕的這一心意相符。”
太宗勵精求治,多次讓魏征進入臥室內,詢問政治得失。魏征知無不言,
太宗均高興地采納。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上奏道:“中男雖不到十八歲,
其中身體魁梧壯實的,也可一并征發。”太宗同意。敕令傳出,魏征堅持
自己的意見,認為不可以,不肯簽署,如是往返四次。太宗大怒,將他召
進宮中責備道:“中男中魁梧壯實的,都是那些奸民虛報年齡以逃避徭役
的人,征召他們有什么害處,而你卻如此固執!”魏征答道:“軍隊在于治
理得法,而不在于人數眾多。陛下征召身體壯健的成丁,用正確的方法加
以管理,便足以無敵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之人以增加虛數呢!而且陛
下總說:'朕以誠、信治理天下,欲使臣下百姓均沒有欺詐行為。'現在
陛下即位沒多久,卻已經多次失信了!”太宗驚愕地問道:“聯怎么失信了?”
魏征答道:“陛下剛即位時,就下詔說:'百姓拖欠官家的財物,一律免
除。'有關部門認為拖欠秦王府國司的財物,不屬于官家財物,仍舊征求
索取。陛下由秦王升為天子,秦王府國司的財物不是官家之物又是什么呢?
又說:'關中地區免收二年的租調,關外地區免除徭役一年。'不久又有
敕令說:'已納稅和已服徭役的,從下一年開始免除。'如果退還已納稅
物之后,又重新征回,這樣百姓本就不能沒有責怪之意?,F在是既征收租
調,又指派為兵員,還談什么從下一年開始免除呢!另外與陛下共同治理
天下的都是地方官,日常公務都委托他們辦理;至于征點兵員,卻懷疑他
們使詐,這難道是以誠信為治國之道嗎?”太宗高興地說:“以前朕認為
你比較固執,懷疑你不通達政務,現在看到你議論國家大政方針,確實都
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講信用,則百姓不知所從,國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
朕的過失很深吶!”于是不征點中男做兵員,并且賜給魏征一只金琵。
材料二:
統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一見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東西就要
想到用知足來自我克制,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
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非常注意加強自我修養,謙虛處世、自律言
行,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處于)眾多河流的下游,喜
愛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擔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
擔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朝中可能
會出現)讒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罷黜奸邪,施加恩澤就要考
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
而濫用刑罰。
15.B16.①《書憤》尾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即諸葛亮的《出師表》名傳后世,千年以來有誰能跟諸葛亮相提并論呢?
《病起書懷》尾聯“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即諸葛亮北定
中原之志的《出師表》古今傳誦,詩人夜半時分依然挑燈細讀;
②相同點:都表達了詩人渴望自己能像諸葛亮一樣收復山河、報效國家的
愛國之情;
③不同點:《書憤》詩人側重于壯志難酬的憤慨;本詩側重于因病遠謫的
無奈。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也有經歷挫折后的無奈彷徨”錯誤,并沒有體現詩人的無奈彷徨。
這兩句我們看到的是詩人的一顆忠誠愛國的赤子之心。正因為詩人心中堅
守正義,問心無愧,所以他對遇到的挫折不以為意。他堅信歷史是公正的,
一定會給出一個最公平的定論。
故選Bo
1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書憤》尾聯“出師一表真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邵陽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5月畢業班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鹽城市響水實驗、一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零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
- 廊坊衛生職業學院《成衣制作工藝》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prote軟件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延壽縣2025屆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歐美設計規范釋義一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珠寶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塔里木職業技術學院《測井資料解釋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稅務高等??茖W校《影像診斷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美國學生閱讀技能訓練
- 網絡安全服務項目服務質量保障措施(實施方案)
- 生產加工型小微企業安全管理考試(含答案)
- 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深度分析
- 世界近代武器革新圖鑒(1722-1900)英國篇
- 安標受控件采購管理制度
- 亞低溫的治療與護理
- 危險化學品企業設備完整性 第2部分 技術實施指南 編制說明
- 防高墜自查自糾臺賬
- GB/T 4437.1-2023鋁及鋁合金熱擠壓管第1部分:無縫圓管
- 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額 zya1-31-201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