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神經外科常見引流管介紹_第1頁
基層神經外科常見引流管介紹_第2頁
基層神經外科常見引流管介紹_第3頁
基層神經外科常見引流管介紹_第4頁
基層神經外科常見引流管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層醫(yī)院神經外科常見引流管介紹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神經外科崔晟華一、

顱內間隙

解剖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含腦室出血)腦內血腫實體圖片二、引流管分類外引流:①皮下引流管

②硬膜外引流管

③硬膜下引流管

④蛛網膜下腔引流管(腰大池引流管)

⑤側腦室外引流管內引流:①腦室-腹腔分流管

②腰大池-腹腔分流管

腦室解剖側腦室三腦室中腦導水管四腦室腦脊液循環(huán)圖示幾個重要數(shù)據①正常顱內壓:成人——70-200mmH2O()

兒童——50-100mmH2O()②正常腦脊液含量:成人約150ml(顱腔容積的10%)③24小時腦脊液產生量:400-500ml(0.3ml/min,6gtt/min)④正常腦脊液性狀:無色透明1.皮下、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①留置時間:24-48小時②留置高度:持續(xù)低位引流

③病人體位:急性——頭部抬高30°(利于靜脈回流,降低顱壓)

慢性——平臥/頭低腳高位(利于腦組織回位)

④注意事項:引流量、顏色、性狀、敷料情況防止意外脫出、打折、污染、倒流

硬膜下引流管2.側腦室外引流病例分享(腦干出血)病例分享(梗阻性腦積水)①留置時間:一般不超過1周,抗細菌黏附管可達2周(每日留取腦脊液

送化驗,拔管前夾閉或抬高)②留置高度:外耳道平面(Monro孔/室間孔)以上10-15cm(平臥),正中矢狀面以上15-18cm(側臥),頭部抬高者應適當降

低高度(顱內壓降低)③病人體位:平臥/頭部抬高30°(利于靜脈回流,降低顱壓)④注意事項:引流量(每日300-500ml)、顏色、性狀防止意外脫出、打折、污染、倒流三通接頭無菌敷料包扎,并注意敷料情況3.腰大池引流適應癥:①交通性腦積水

②顱內感染、鞘注

③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積血者

④腦脊液&顱內壓監(jiān)測

⑤腦脊液漏的治療禁忌癥:①高頸段脊髓病變②穿刺部位感染、腰椎畸形或骨質破壞者

③顱內壓極高者、腦疝征象者

④梗阻性腦積水操作過程:腰穿后,自穿刺針管內置入引流管末端,腰大池內約

留置10-15cm,固定,外接引流穿刺部位:同腰穿病例分享(顱內感染)腰大池置管外引流①留置時間:一般不超過1周,抗細菌黏附管可達2周(每日留取腦

脊液送化驗,拔管前夾閉或抬高)②留置高度:外耳道平面以上15-20cm(平臥),正中矢狀面以上15-20cm(側臥),頭部抬高者應適當降低高度(顱

內壓降低)③病人體位:平臥/頭部抬高30°(利于靜脈回流,降低顱壓)④注意事項:引流量(每日200ml左右)、顏色、性狀、輔料情況

防止意外脫出、打折、污染、倒流4.腦室-腹腔分流(V-P分流)V-P分流視頻病例分享(腦積水)病例分享(腦積水)腹部平片示例5.病例探討

過度引流夾閉引流5.病例探討

小腦出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