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建設項目名稱福建省南平市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光澤縣森林康養建設項目項目代碼建設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建設地點福建省(自治區)南平市光澤縣(區)鸞鳳鄉(街道)饒坪村及周邊(具體地址)地理坐標保障性苗圃:117度22分47.479秒,27度33分48.425秒;松林休閑區:117度23分19.376秒,27度34分32.430秒;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117度23分25.099秒,27度34分20.830秒;建設項目行業類別五十、社會事業與服務業—114公園(含動物園、主題公園;不含城市公園、植物園、村莊公園);人工湖、人工濕地用地(用海)面積(m2)/長度(km)占地面積共計約311823.47m2,其中保障性苗圃約178666.76m2,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約16916.71m2,松林休閑區約116240m2建設性質?新建(遷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建設項目申報情形?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選填)光澤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號(選填)閩發改備[2020]H080034總投資(萬元)22063環保投資(萬元)810環保投資占比(%)3.67施工工期36個月是否開工建設?否□是:專項評價設置情況無。規劃情況規劃名稱:1.《南平市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南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南政辦[2017]209號。2.《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情況無。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分析1.與《南平市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符合性分析:根據《南平市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南平市旅游總定位為:集休閑度假、戶外運動、高端醫療、康體養生、文化研學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養生休閑度假城市,南平市旅游業發展重點為:(1)加快旅游產品創新開發。(2)推動旅游項目提升建設:重點建設重點建設十四大香居莊園、十大名山、十大樂水勝地、十大茶竹林花海、十鎮廿村(十大特色小鎮及二十大旅游特色村)、十一大旅游綜合體。縣市區旅游項目庫—光澤縣為借助生態資源及地理位置優勢,以積極融入大武夷旅游圈,發展江西客源市場,彰顯光澤特色的發展思路,結合打造“中國生態食品城”,著力開發綠色生態游、鄉村休閑游以及紅色革命教育游等。(3)加強旅游產業聯動發展:通過旅游業主動對接南平市六大支柱產業,衍生出南平市八大旅游產業發展新風向——健康養生旅游產業、文化創意旅游產業、游學教育旅游產業、美麗鄉村旅游產業、體育休閑旅游產業、休閑度假旅游產業、工業體驗旅游產業、奢野旅游產業。其中健康養生旅游產業為通過森林養生旅游、溫泉養生旅游、彭祖湯養旅游、禪茶開慧旅游、中醫抗癌旅游五大產品,一個興田國際養生城示范項目(含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中華古法養生基地、國際理療體驗公園、武夷養生國學院)、邵武瀑布林溫泉養生度假區、邵武云靈山地運動度假區、邵武南武夷藥博園、順昌合掌巖禪修養生度假區、黃坑慢城、建甌“歸宗茶禪世界”禪境度假區、武夷山“武夷禪都”禪修養生項目、光澤圣農全國青少年兒童食品安全科技創新實驗示范基地、武夷德懋堂等九大重點項目培育南平健康養生旅游產業。推進水美城市建設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加快旅游IP品牌創造南平旅游應鎖定的目標客群為:生態旅游、研學旅游、養生旅游、運動旅游。本項目為森林康養項目,充分揮發天源國有林場在饒坪周邊收儲的2650畝人工商品林優勢,開展林下種植、林下旅游,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建設成為集生產、旅游觀光、休閑健身、研學教育為一體的多功能康養基地,打造當地公益性森林公園。項目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氣、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為開展以修身養心、調適機能、延緩衰老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等活動創造了優良的環境條件,可滿足生態旅游、養生旅游目標;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經改造后,將設有教育講堂等教育研學功能建筑,進行自然科普教育,可滿足研學旅游目標。綜上,項目的建設符合《南平市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相關規劃要求。2.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符合性分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提出,深化林權制度改革,著力破解生態保護與林農利益間的矛盾,支持福建省試點將重點生態區位內禁止采伐的商品林通過贖買、置換等方式調整為生態公益林,將重點生態區位外零星分散的生態公益林調整為商品林,促進重點生態區生態公益林集中連片、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增強和林農收入穩步增長,實現社會得綠、林農得利。南平市政府從2017年開始實施以商品林先贖買后改培提升,實現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為目標;以發展林下種植、養殖、森林旅游、采集業等為主提高森林經濟效益,促進“福建省南平市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生態建設。本項目以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為抓手,充分發揮天源國有林場在饒坪周邊收儲的2650畝人工商品林的優勢,開展林下種植、林下旅游,增加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帶動饒坪村及周邊經濟發展,提高森林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符合《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相關要求。其他符合性分析1.“三線一單”控制要求符合性分析本項目與“三線一單”文件符合性分析具體見表1.1-1。表1.1-3項目與“三線一單”文件相符性分析“通知”文號類別項目與“三線一單”相符性分析符合性《“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環環評[2016]95號)生態保護紅線項目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饒坪村及周邊,具體位置見附圖1、附圖2。項目選址紅線內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濕地、重要自然與人文景觀、文物古跡等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松林休閑區利用天源國有林場在饒坪周邊收儲的人工商品林轉為的生態公益林開展利用旅游項目,屬于共公共事業開發,不屬于《福建省生態公益林條例》中禁止建設項目。項目選址符合生態保護紅線要求。符合環境質量底線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底線為:大氣環境質量目標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及其修改單;地表水環境目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聲環境質量目標為《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1類標準。根據項目所在地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和污染排放影響預測可知,本項目運營后對區域內環境影響較小,環境質量可以保持現有水平,不會對區域環境質量底線造成沖擊。符合資源利用上線項目用水為區域集中供應,項目運行過程通過內部管理、設備選擇、原輔材料的選用和管理、廢物回收利用、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節能、降耗、減污”為目標,有效的控制污染。項目的水、氣等資源利用不會突破區域的資源利用上線。符合環境準入負面清單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鼓勵類“三十四、旅游業”中“2、文化旅游、健康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海洋旅游、森林旅游、草原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紅色旅游、民族風情游及其他旅游資源綜合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及信息等服務”,為鼓勵類項目,且未被納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負面清單中,建設符合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控制要求。符合根據以上分析,項目具有環境友好性,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在負面清單內。2.與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符合性分析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閩政[2020]12號)中的附件“全省生態環境總體準入要求”,本項目不屬于“全省生態環境總體準入要求”中“空間布局約束”特別規定的行業內,不涉及新增VOCs排放。綜上,項目建設符合《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閩政[2020]12號)中準入要求。3.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項目為森林康養建設項目,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鼓勵類“三十四、旅游業”中“2、文化旅游、健康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海洋旅游、森林旅游、草原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紅色旅游、民族風情游及其他旅游資源綜合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及信息等服務”,為鼓勵類項目,且未被納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負面清單中,建設符合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控制要求。同時,項目不屬于《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中所列禁止或限制建設的項目。本項目已于2020年7月16日在光澤縣發展和科技局備案(閩發改備[2020]EH080034號,見附件4)。綜上,項目符合國家及南平市光澤縣當前產業政策。4.土地利用規劃合理性分析本項目為森林康養建設項目,開展林下種植、林下旅游,增加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并打造當地公益性森林公園。項目選址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饒坪村及周邊。根據《光澤縣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年)》(規劃圖詳見圖1.1-2),項目用地位于城市規劃區范圍外,不屬于禁止建設和限制建設區域,與《光澤縣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年)》不沖突。項目包含有保障性苗圃、松林休閑區、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三個子工程,各子工程用地情況如下:保障性苗圃:占地紅線面積約178666.76m2(約268畝),位于饒坪村西南側,現狀土地利用類型包含:永久性基本農田約38116.2m2,建設用地約1750m2,設施農業用地約13305.88m2,一般耕地約125494.68m2。保障性苗圃內建設用地、基本農田范圍見圖1.1-1。保障性苗圃主要規劃用于農作物、鄉土植物、片林、珍稀植物等植被種植,其中基本農田土地用于農作物種植;建設用地、設施農業用地用于生產設施房、工具存放間、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一般耕地作為鄉土植物、片林、珍稀植物等植被種植。因此,項目保障性苗圃的建設符合當前土地利用規劃。根據《光澤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第五次)》,會議同意將鸞鳳鄉饒平村宗家壟268畝土地提供給縣苗圃,用于國家儲備林質量提升工程保障性苗圃項目建設,并于2020年7月27日完成交地(會議就要見附件5,交地確認書見附件6)。保障性苗圃用地范圍保障性苗圃用地范圍圖1.1-1保障性苗圃內建設用地、基本農田范圍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饒坪國有林場經營所現占地面積約14503.3m2(約22畝),位于饒坪村內中心、村道沿線,含辦公樓2棟、宿舍樓3棟,食堂、車庫、倉庫、公廁、豬欄各1棟,現有建筑面積共計約5000m2。項目擬在利用現有饒坪國有林場經營所場地的基礎上,結合其南側菜地、東北側雜草地(非基礎農田)共計面積約2413.41m2,改造成集住宿、科普、休閑餐飲等為功能為一體的森林康養項目服務中心,在保留饒坪國有林場經營所場地內現有建筑物(僅改造不拆除)5000m2的基礎上,新增建筑面積約2031.2m2。根據國有土地使用證(光國用(91鸞)字第0053號,詳見附件8),饒坪國有林場經營所土地利用類型為機關、住宅用地,周邊南側菜地保留,作為菜園使用,東北側雜草地將種植竹,作為竹下戶外課堂使用,因此項目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不改變現有土地利用類型,符合當前土地利用規劃。(3)松林休閑區:松林休閑區占地面積約116240m2(約171畝)m2(約171畝),由松林酒店和松林區組成,位于饒坪村西北側,其中松林休閑區內松林酒店利用現有基地場地(占地約2240m2),將場地紅線內現有建筑全部拆除后重建,重建后建筑面積約1864m2;松林區占地約114000m2(約171畝),利用天源國有林場在饒坪收儲的人工商品林調整為的公益林,建設未改變原有用地性質,本項目作為森林康養項目,屬于公共事業開發,不屬于《福建省生態公益林條例》中禁止建設項目。根據2021年5月26日光澤縣人民政府《關于研究福建省南平市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光澤縣森林康養建設項目有關問題會議的紀要》(文號:[2021]26號,詳見附件7),本項目選擇符合實際,具備森林康養建設條件,用地合理可行。綜上,項目用地與《光澤縣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年)》不沖突,符合南平市光澤縣當地土地利用要求。項目地理位置圖詳見附圖1,項目周邊環境情況圖詳見附圖2。項目保障性苗圃項目松林休閑區項目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項目保障性苗圃項目松林休閑區項目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表1.1-2光澤縣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年)二、建設內容地理位置項目選址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饒坪村及周邊,項目包含有保障性苗圃、松林休閑區、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三個子工程,其中保障性苗圃位于饒坪村西南側山地,內有X883光烏線縣道穿過,分為南北兩個地塊,其中心地理位置為117°22′47.479″E,27°33′48.425″N;松林休閑區位于饒平村西北側,其中心地理位置為117°23′19.376″E,27°34′32.430″N;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位于饒平村中部、入村道路東側,其中心地理位置為117°23′25.099″E,27°34′20.830″N。項目地理位置詳見附圖1。項目組成及規模2.1項目由來根據《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福建省人民政府著力實施國家儲備林等林業重大工程和重點領域建設發展,全面提升福建省森林資源質量,建設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福建省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通過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造、商品林贖買和發展林下經濟,實踐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建設。南平市光澤縣人民政府立足于福建省成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優勢,以國家儲備林精準提升項目為抓手,充分發揮天源國有林場在饒坪周邊收儲的2650畝人工商品林的優勢,在饒坪村及其周邊建設“福建省南平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光澤縣森林康養建設項目”,開展林下種植、林下旅游,增加森林生態服務功能,促進林下經濟發展,并打造當地公益性森林公園。目前,項目已于2020年7月16日在光澤縣發展和科技局備案(閩發改備[2020]EH080034號,詳見附件4);于2021年5月26日通過光澤縣人民政府會議評審,根據《關于研究福建省南平市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光澤縣森林康養建設項目有關問題會議的紀要》(文號:[2021]26號,詳見附件7),項目設計符合要求、選址具備建設條件。現南平儲備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委托本單位對項目進行環境影響報告編制,我司接受委托后,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勘察,在對項目開展環境現狀調查、資料收集等和調研的基礎上,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有關技術規范和要求,編制了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供建設單位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批。表2.1-1項目環評類別判定情況表編制依據項目類別環評類別報告書報告表登記表《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五十、社會事業與服務業114、公園(含動物園、主題公園;不含城市公園、植物園、村莊公園);人工湖、人工濕地特大型、大型主題公園;容積500萬立方米及以上的人工湖、人工濕地;涉及環境敏感區的容積5萬立方米及以上500萬立方米以下的人工湖、人工濕地;年補水量占引水河流引水斷面天然年徑流量1/4及以上的人工湖、人工濕地其他公園;不涉及環境敏感區的容積5萬立方米及以上500萬立方米以下的人工湖、人工濕地;涉及環境敏感區的容積5萬立方米以下的人工湖、人工濕地/115、旅游開發/纜車、索道建設其他注:按單項最高等級確定環境影響評價類別,故項目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2.2項目組成及規模項目名稱:福建省南平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光澤森林康養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光澤縣天源國有林場建設性質:新建建設地點: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鸞鳳鄉饒坪村及周邊總投資:22063萬元建設內容及工程規模:包括有建設保障性苗圃、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松林休閑區三個子項目,具體建設內容建表2.2-1。用地總面積:占地面積共計約311823.47m2,其中保障性苗圃約178667.76m2(約268畝),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約16916.71m2(約25畝),松林休閑區約116240m2(約171畝)。表2.2-1項目工程組成及建設規模一覽表項目組成建設內容建設規模備注主體工程保障性苗圃占地面積約178667.76m2(約268畝),按區內擬種植植被類型分為片林種植區、農作物種植物、果蔬采摘區、林下經濟(藥用種植)區、珍稀植物區、鄉土種植區。區內配套有輔助設施生產服務管理房、工具存放間、病蟲害防控點、輕基質加工廠、檢驗檢疫監測點,占地面積共計約2742.48m2,生產設施自動化控制溫棚、生產通道,占地面積共約10563.4m2,建成集生產、觀光、示范于一體的觀光苗圃。/其中片林種植區片林種植區占地面積約53818.23m2,以觀賞性苗木為主,主要種植品種為木槿、樸樹、紅葉櫻花、山櫻花、茶花樹、七葉樹、紫玉蘭、小羅漢松、紅楓、紫薇樹、垂絲海棠、紅梅、紫荊花、黃金槐等。/農作物種植區農作物種植區占地面積約47329.16m2,以農作物種植為主,主要種植品種為水稻、玉米、豆角、土豆、油茶、花生、甘薯等。/果蔬采摘區果蔬采摘區占地面積約22142.04m2,以果蔬種植為主,主要為擴展林業產業鏈,輔以休閑觀光功能,主要種植品種為香蜜果、桑樹、桃樹、金桔、梨樹、枇杷、柿子、楊梅、油奈、橙子等。/林下經濟(藥物種植)區林下經濟(藥用種植)區占地面積約20979.31m2,利用林下空間,補植藥用植物與觀賞性花卉,主要種植品種為竹柏、桑樹、樸樹、酸棗樹、若葉闊竹、黃金碧玉竹、龍樟二代、紅豆杉、桑樹、金線蓮、車前草、百合、金銀花、枸骨冬青、黃蓮、貝母、半夏、天南星、中華五味子、鐵皮石斛等。/珍稀植物區珍稀植物區占地面積約15156.12m2,主要為研發選育新品種,作為可研基地,主要種植品種為赤皮青岡、火力楠、南酸棗、南方紅豆杉、楠木、楨楠、銀杏、木英紅豆、栱桐等。/鄉土種植區鄉土種植區約19242.14m2,為本地鄉土植物,主要種植品種為槭樹、野鴉椿、樂昌含笑、木蓮、冬青、無刺柏骨、櫸樹、銀杏、茶梅球、金邊黃楊等。/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占地面積約16916.71m2(約25畝),為對現有饒坪國有林場經營所及周邊菜地、雜草地進行改造,在保留饒坪國有林場經營所現有建筑面積5000m2的基礎上,新增建筑面積約2031.2m2,改造后總建筑面積約7031.2m2,主要建筑為辦公樓453.53m2,食堂201.33m2,研學基地配套住宿1384.48m2、研學建筑469.3m2、綜合樓347.81m2、工坊243.27m2、專家院117.15m2、公廁48.75m2、配套用房109.04m2、布草間71.4m2、停車場1718.30m2等,作為服務中心、研學教育基地。保留饒坪國有林場經營所場地內現有建筑,僅改造,不涉及建筑拆除松林休閑區占地面積約116240m2(約171畝),分為松林酒店和松林區,其中松林酒店利用現有基地場地(占地面積約2240m2),對場地內現有建筑全部拆除重建,重建后建筑總面積約1864m2,共設客房24間,日約可接待52人住宿;松林區利用天源國有林場已收儲的商品林轉為的公益林,內建設漫游步道約2400m、騎行道約3000m、木屋30座、林下休閑項目區30000m2、科普長廊2組等,木屋可提供游客住宿,日約可接待60人住宿。松林酒店利用現有基地場地,對場地內現有建筑全部拆除后重建;松林區景觀在已收儲林地景觀基礎上進行梳理公用工程供水用水由村鎮自來水管網供給/排水①采取雨污分流,雨水就近排入周邊溝渠;②保障性苗圃內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掏,用于保障性苗圃內農田耕地施肥,不外排;③松林休閑區、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廢水(餐飲廢水先經隔油池預處理)經“化糞池+一體化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用于松林區及場地內綠化澆灌,不外排。/供電由市政供電,保障性苗圃配套1臺柴油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使用。/環保工程廢水①保障性苗圃內埋設化糞池進行廢水處理,區內廢水經區內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掏,用于保障性苗圃區內農田耕地施肥,不外排;②松林休閑區、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各設1套隔油池、1套“化糞池+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廢水處理,區內廢水(餐飲廢水先經隔油池預處理)經“化糞池+一體化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用于松林區及場地內綠化澆灌,不外排。/廢氣①項目在松林酒店、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設有食餐廳,各餐廳分別配套1套油煙凈化器,餐飲油煙經各油煙凈化設施處理后引至各建筑樓頂排放。②汽車尾氣通過加強對車輛類型、怠速行駛時間等當面的管理,并設置綠化帶進行減緩;③公廁設置沖廁系統、排風系統,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加蓋密閉,周邊設置綠化帶,減少臭氣影響;④備用柴油發電機配套排氣管,將尾氣引至所在建筑物樓頂排放。/固體廢物項目各區內設置垃圾桶進行生活垃圾收集,生活垃圾經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置。/總平面及現場布置2.3工程布局項目包含有保障性苗圃、松林休閑區、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三個子工程,各子工程按用地特點,分別位于饒平村及其周邊三個地點。保障性苗圃位于饒坪村西南側,內有X883光烏線縣道穿過,將苗圃分為南、北兩個地塊,其中北部地塊均為農作物種植區,南部地塊從西至東分別為農作物種植區(西側)、片林種植區、果蔬采摘區、林下經濟(藥用種植)區、珍稀植物區、鄉土種植區、農作物種植區(東側)。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位于饒平村中部,入村道路東側,由現有國有林場經營所改建,在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內容,保留原有景觀綠化的基礎上,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后西南部主要作為自然教育區使用,包含前堂、樟水庭、研學基地配套住宿、食堂、辦公樓等;東南部主要作為鄉建學院區使用,包含專家院、工坊、研學建筑等;西北部主要為停車場;東北部主要作為戶外課堂、戶外科普區等使用。松林休閑區位于饒平村西北側,由松林酒店和松林區組成,其中松林酒店位于西南側,為將現有基地用地范圍內的建筑全部拆除后重建,重建后松林酒店內西南側為餐廳廚房,東北側設置衛生間、儲存間,中部為接待大堂及茶室,西北側設計為客房,其他區域設置有配套景觀、停車場,從北部松亭可進入松林區進行景觀,松林區內分布有漫游步道、騎行道、木屋、林下休閑項目區、科普長廊等。項目布局設計因地制宜,符合實際,具有良好的建設條件,因此項目工程布局合理,項目平面布置圖詳見附圖3-6,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經濟技術指標見表2.3-1。松林酒店設計占地面積約2240m2,總建筑面積(含地下1層)約1864m2,其中客房建筑面積共計約1360m2(約24間),配套用房(大堂、餐廳、公廁等)建筑面積共計約504m2,具體經濟技術指標參數建設單位暫無法提供。表2.3-1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經濟技術指標名稱指標占地面積16916.71m2總建筑面積7031.2m2建筑容積率0.415建筑密度14.9%加建廊道建筑面積1355m2智能驛站建筑面積110.97m2辦公樓建筑面積453.53m2食堂建筑面積201.33m2研學基地配套住宿(男)建筑面積501.46m2研學基地配套住宿(女)建筑面積883.02m2研學建筑面積469.3m2綜合樓建筑面積347.81m2工坊建筑面積243.27m2配套用房(一)建筑面積109.04m2布草間建筑面積71.4m2配套用房(二)建筑面積82.6m2配套用房(三)建筑面積86.1m2專家院建筑面積117.15m2公廁建筑面積48.75m2牛欄咖啡建筑面積147.25m2水塔建筑面積84.81m2停車場建筑面積1718.30m2停車場數量45輛2.4施工布置施工用電項目工程區位于饒平村及周邊,就近接附近電源,布設用電設備及架設臨時線路供電,可滿足施工需求。施工用水項目施工人員租住在饒平村內,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采用村鎮供水水管提供。(3)施工場地項目各項子工程均位于交通干道、村莊道路旁,交通條件便利,不需設置施工范圍外的施工便道。項目工程土石料堆場、水泥堆場、施工廢水沉淀池等直接設置于施工范圍內,其中保障性苗圃和松林區內施工場地將占用小范圍的耕地或林地,需進行地面硬化和后期復耕復綠工作。(4)施工營地本項目不設置臨時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租住在饒平村內,施工材料直接堆放在施工區域內,不另外新占地。施工方案2.5施工方案2.5.1施工工藝1.道路交通施工工程騎行道、漫步步道等道路及基礎設施主要以土建施工為主,設施安裝為輔,施工內容主要包括場地平整、開挖基槽、鋪設管線、回填、材料鋪設、設施安裝等。(1)路基工程本項目新建景區游玩道路,力求減少對區域原始風貌的破壞,最大限度地控制道路挖填方,做到淺挖薄填;重點考慮了主要節點的路面控制高程,并盡量減少了土方工程量。避免使用對環境可能造成破壞的材料,盡可能使工程與周圍環境協調。路面工程為確保路面工程的平整度和質量,路面各結構層全部由專業隊伍承擔。底基層、基層均以機械拌和,攤鋪機分層攤鋪,壓路機壓實,各面層采用灑布機噴灑透層油,攤鋪機配以自卸車連續攤鋪瀝青拌和料,壓路機碾壓密實成型,拌和料由外購提供。填筑路基施工工藝流程圖見下圖。圖2.5-1填筑路施工工藝流程圖(3)管網工程項目管線施工應避開雨季,減少挖出臨時堆放土方受降雨沖刷的影響,有效減少水土流失;挖出的臨時堆放土石按不同土壤層分別堆放,及時分層回填,有效減少水土流失。圖2.5-2管網施工工藝流程圖2.建筑、景觀及配套設施工程(1)建筑拆除項目需對松林酒店建設場地內現有建筑進行全部拆除,拆除前應熟悉被拆建筑的概況和周圍環境,弄清建筑物的結構情況、水電及管道情況等,遵循“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先非承重后承重結構”的拆除方法。拆除施工作業前,做好施工現場圍擋,確定施工范圍和區域,對拆除區的地下管線、地上電力、通訊線路采取防護措施,對地下管線、地上電力及通訊線路確認,并劃線標記;切斷電力、通訊線路的電源和信號,對不能切斷的電源和通訊線路做好醒目標記,選取施工點時饒開線路,并派專人看護。管線拆除時將各種設備、管線等接頭和連接處用專業工具先拆開。門窗拆除時,先用螺絲刀等工具將門窗扇卸下,再用螺絲刀和手錘等工具將門窗框卸下,門窗拆卸過程中,要一人拆卸,一人負責門窗穩定。門窗拆除后要輕放,嚴禁高空推倒。墻體拆除時確定拆除部分,確認墻內電線、附著管線已斷電、斷水。首先在墻體兩側搭設活動腳手架,腳手架距離墻體最大不超過300mm。墻體拆除之前樓板面墊好模板,防止物體下落時樓板振動過大,拆除墻體時放切割線用手提鋸分割墻體、電鎬松動,使用手錘、撬棍人工配合拆除,電鎬破碎較大塊墻體。架空層混凝土板拆除時確定拆除部位,放探孔定位線,根據探孔精確放鉆孔線,利用水鉆鉆孔、電鎬破除。(2)場地平整采用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方法對場地進行清理和平整。開挖施工根據高度的不同,將開挖分為多個水平層,自上而下進行開挖施工,同一個水平層上由外向內開挖。填筑施工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按設計要求先對基底進行清理。對填筑區基底范圍內的建渣、淤泥、垃圾、障礙物及草皮、植被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在填筑前進行地基原地面壓實,壓實標準和正式填筑相同,分層填筑。填土段每層鋪土厚度為20~30cm,每層填料的攤鋪寬度,每側超出設計寬度50cm,以保證修整邊坡后的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待填筑成型后再削坡。填料主要來源在各區域內按設計調配,不選用淤泥及淤泥質土。碎石類土或爆破石碴用作填料時,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每層鋪填厚度的三分之二且不大于200mm,鋪填時,大塊料不應集中,且不填在分段接頭處或填方與山坡連接處。施工采用人工與相結合的方式,對填土攤鋪、整平、碾壓(夯實)。邊坡防護挖、填邊坡,根據邊坡土質、高度等確定穩定坡比和護坡措施。自上而下分級清刷邊坡和修整平臺成型后,及時進行防護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建(構)筑物基礎開挖時必須服從基坑支護要求,要在確保基坑安全的前提下,先用機械開挖到基底標高30cm左右,余土人工清挖,防止出現超挖現象。基坑回填須待各構筑結構施工完且結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土方回填時事先抽掉積水,清除淤泥雜物,回填土利用開挖的原土,并清除摻入的有機質和過大的石粒。回填應逐層水平填筑,逐層碾壓,每層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與壓實機械功率大小有關,應在現場通過實驗確定。混凝土工程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盡量避開大的異常天氣,做好防雨措施。同時根據原材料供應情況進行混凝土試配,根據不同的需要按設計要求提前做好實際施工配合比模擬實驗,以便施工中使用符合設計強度要求,具有良好施工性能的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綠化及現狀綠化提升項目需對保障性苗圃內的荒廢耕地清理,并進行植被種類改配或移植,對松林休閑區內松林區需進行景觀梳理,主要為對原有植被清除或整理,施工方式主要為表土翻新、樹穴土方開挖等,具體見下圖。圖2.5-2綠化及現有綠化提升施工工藝流程圖2.5.2施工時序項目施工采取分區施工和有利管理原則布置,以具體施工步驟、施工程序為主線,分階段,突出重點、明確目標,進行控制管理,整個施工分為五大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施工準備階段。重點做好場地交接,調集人、材、機等施工力量,進行施工平面布置,圖紙會審,辦理開工有關手續,做好技術、質量交底工作,目標是充分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按時順利開工。第二階段:基礎施工階段。第三階段: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此階段為工程施工的高峰期,需對松林酒店建設場地內現有建筑進行全部拆除重建,對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場地上現有建筑物進行改造(不涉及拆除)等。第四階段:裝飾施工階段。第五階段:室外工程施工階段,此階段為工程全面收尾竣工階段。施工區段的劃分按本工程施工平面分兩個施工區段,組織流水施工,實行人、材、物的優化配置,使施工得以優質、高速、順利進行。2.5.3建設周期項目規劃的建設周期見下表。表2.5-1項目工程組成及建設規模一覽表工程名稱實施時序運營時間森林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2021年-2023年全年保障性苗圃2021年-2023年全年松樹林休閑區2021年-2025年全年其他無。
三、生態環境現狀、保護目標及評價標準生態環境現狀主體環境功能區劃根據《福建省主體功能區劃》(閩政[2012]61號),南平市功能定位:海峽西岸承接產業轉移制造業基地;國際性旅游觀光休閑養生基地;閩浙贛交界重要交通樞紐和新興的山水組團式宜居城市。重點生態功能區限制開發區域:閩東鷲峰山脈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區、閩中戴云山脈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區、龍江、木蘭溪晉江中游丘陵茶果園生態功能區、閩中博平嶺、玳瑁山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區、九龍江下游和浦—云—詔西部丘陵山地茶果園和森林生態功能區、閩西武夷山脈北段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區、閩西武夷山脈南段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區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中閩西武夷山脈北段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區范圍為南平市、邵武市、武夷山市、延平區的部分鄉鎮;三明市沙縣、永安市的部分鄉鎮,區域類型為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發展方向為加快常綠闊葉林的撫育、恢復和擴大,建設連接重要自然保護區和物種棲息地的森林生態廊道,保持和增強水源涵養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重點發展可持續林業、森林生態旅游業。本項目為森林康養項目建設,利用現有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屬于重點發展行業中的“森林生態旅游業”,與南平市主體環境功能區劃相符。3.2生態功能區劃根據《福建省生態功能區劃》,功能區劃圖詳見附圖7,光澤縣屬于“河谷盆地復合農林業生態功能區類型”。分布與生態環境特征全省共有河谷盆地復合農林業生態功能區14個,面積共計19327km2,占全省陸域總面積的15.9%。該類型生態功能區以復合農業為主導生態功能,分布在閩北、閩西各河流的盆谷地及其周圍丘陵山地,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是福建中西部山區種植業集中發展區,也是多數縣城和主要鄉鎮中心所在地。(2)本類型區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盆谷地周邊丘陵山地大量開墾為茶果園,造成水土流失、農業面源污染加劇;區內城鎮與工礦業發展帶來程度不同的污染和生態破壞。(3)區域生態保護與建設重點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鼓勵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確保養殖廢水達標排放,合理用氮肥和磷肥;發揮區內復合農林業生態優勢,重點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大力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牧—沼—果”結合、物質多層次循環利用的“丘陵山地綜合開發”、“庭院生態經濟綜合利用”、“農業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果園套種經濟綠肥”等生態農業開發模式;加強盆谷地周圍丘陵坡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礦區生態恢復;科學合理利用環境承載能力,引導和推動人口和非農產業向中心城鎮集聚,加快城鎮環保設施建設和工業污染治理,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建設生態城鎮,確保區域生態安全。本項目為森林康養項目,以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為抓手,充分發揮天源國有林場在饒坪周邊收儲的人工商品林的優勢,開展林下種植、林下旅游,增加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對區域的開發屬于保護性開發,主體開發區域受人類活動影響較明顯的為縣道X883光烏線附近、松林區靠民居一側,其余區域的開發,對現有景觀和植物資源采取保護性開發,不會影響區域的主導生態功能。項目的建設不屬于污染型建設項目,不屬于會引起污染開發行為。工程施工期間所產生的少量水土流失,采用設置截流溝、建設護坡、排水溝和種植綠化植被等得到控制和補償。項目運營期污水經處理后回用于保障性苗圃農田耕地施肥或松林區、場地內綠化澆灌,不外排。本項目的建設運營不會加劇該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綜上,項目不會影響區域的主導生態功能。3.3區域生態環境現狀項目評價范圍為項目用地范圍,詳見附圖2。土地利用類型根據項目前期勘察資料,項目評價范圍內,土地利用類型主要為永久性基本農田、建設用地、設施農業用地、一般耕地、機關住宅用地、林地。其中永久性基本農田分布在保障性苗圃北側、西側和東南側,規劃繼續作為農作物種植;建設用地、設施農業用地較為分散的分布在保障性苗圃內,規劃繼續用作生產設施房建設;一般耕地覆蓋保障性苗圃中大部分面積,主要集中在苗圃中部、東部,規劃作為鄉土植物、果蔬、片林、藥用植物等作物種植;機關住宅用地分布在項目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松林酒店基地紅線范圍內;林地為項目松林休閑區內松林區,為天源國有林場在饒坪收儲的人工商品林調整為公益林,在進行景觀梳理之后,作為觀景林區使用。因此,項目建設不改變紅線范圍內的土地利用類型,符合當前土地利用規劃。植被類型根據現場勘察查,由于項目位于村莊區域內,已經過開發利用,項目評價區內原生植被已被拆除,現有植被主要為人工種植的經濟作物或景觀綠化植被,主要為:①擬建松林休閑區內的成片松林;②保障性苗圃內農田上種植的土豆、甘薯、玉米等農作物,荒廢耕地上的次生雜草;③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1株古樹名木百年樟樹以及紅花檵木、小榕樹等人工種植景觀植物。因此項目占地范圍內不涉及珍稀野生植物或有特定保護價值的地帶原生性或林木高大古老的群落類型分布。項目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將原位保留百年樟樹進行景觀設計,不進行移植。保障性苗圃內雜草地保障性苗圃荒廢農田耕地保障性苗圃內農田耕地(正在使用)擬建為松林酒店擬建為松林酒店松林景觀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百年樟樹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紅花檵木等景觀植被表3.3-1項目評價范圍內現有植被圖(4)動物現狀調查項目評價范圍內未有地表水,因此不對水生生物現狀進行表述。根據項目現場勘察,項目評價范圍內由于長期受到人為活動影響,評價區內已無中大型野生動物蹤跡,現有動物種類較為簡單,僅有麻雀、燕子、青蛙、蟋蟀、田鼠、蛇等常見鳥類、林間動物,無重點保護的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3.4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為了解項目區域所在大氣環境質量現狀,本次評價引用光澤縣生態環境局發布的《光澤縣2020年環境質量狀況公報》(網址:/cms/infopublic/publicInfo.shtml?id=430528957289250004&siteId=500162966808040000)中相關信息,2020年,光澤縣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值為13ug/m3,二氧化氮年平均濃度值為12ug/m3,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濃度值為32ug/m3,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21ug/m3,一氧化碳年平均濃度值為0.8mg/m3,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值為94ug/m3,環境空氣質量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全年達標天數為366天,達標比例為100%,其中一級達標天數為288天,占比78.70%;二級達標天數為78天,占比21.30%。綜上,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空氣狀況良好,屬于達標區。3.5水環境質量現狀項目最近地表水體為油溪,最近距離為保障性苗圃北側約30m,屬于北溪的支流。為了解項目區域所在水環境質量現狀,本次評價引用光澤縣生態環境局發布的《光澤縣2020年環境質量狀況公報》(網址:/cms/infopublic/publicInfo.shtml?id=430528957289250004&siteId=500162966808040000)中相關信息,2020年,光澤縣地表水質量狀況總體良好,集中式飲用水源及和順交界斷面水質均達到Ⅱ類標準,8條省控小流域水質也均為Ⅱ類以上,小流域水質全市排名第一,重要流域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100%。因此,項目所在區域水環境質量狀況良好。3.6聲環境質量現狀項目所在區域屬于鄉村環境,區域內主要進行農業種植活動,無工業企業,因此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良好,可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1類標準(晝間≤65dB(A),夜間≤55dB(A))。與項目有關的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根據調查情況,項目保障性苗圃用地原作為農田耕地和農業生產附屬設施建設用地使用,現狀除永久性基本農田區域種植有農作物外,其余區域多為荒廢雜草地;松林休閑區內松林區原作為商品松林種植使用,現狀仍保持有良好松林景觀;松林休閑區內松林酒店、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用地原作為住宅、機關用地使用,現狀松林酒店用地內已無人使用、居住,為空置狀態,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有林場職工人員正常使用居住,建設單位擬在項目施工前尋找其他臨時替代的辦公及住宿地點。綜上,項目用地上主要為農業種植、人類日常生活活動,不涉及工業生產活動,基本無原有環境污染問題。項目保障性苗圃、松林區長期作為人工開發利用的農業種植區,區內已無珍稀瀕危植被和野生動物,根據現場勘察,目前項目區內人工種植植被和次生雜草茂盛,較少裸露地表,未發現明顯水土流失跡象,無原有生態破壞問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主要包括特殊生態敏感區(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等)、重要生態敏感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要濕地、原始天然林、珍惜瀕危野生動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區、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及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天然漁場等)。根據現場調查及相關資料收集分析,項目建設區域內不涉及特殊生態敏感區和重要生態敏感區。項目環境保護對象詳見下表。表3.7-1環境保護目標序號環境要素保護目標距污染源方位及距離保護對象保護要求方位與廠界最近距離(m)規模1環境空氣饒平村四至緊鄰約523戶(約21330人)居民《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及其修改單2地表水環境油溪N30/地表水《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3聲環境饒平村四至緊鄰約523戶(約21330人)居民《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1類標準4地下水環境//////5生態環境保障性苗圃///植被、農作物減少對項目建成后區內植物資源的影響松林區///松林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百年樟樹評價標準3.8環境功能區劃及環境質量標準(1)大氣環境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為二類區,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及其修改單,具體詳見表3.8-1。表3.8-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污染物名稱濃度限值單位標準來源年平均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PM1070150—ug/m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SO260150500NO24080200TSP200300—PM2.53575—O3——200CO—410(2)水環境項目周邊水體主要為油溪,為北溪的支流,離項目用地最近距離約為北側約30m(保障性苗圃用地),根據《南平市地面水環境質量功能類別區劃方案》,北溪在光澤縣的開發利用較高河段、流域水資源保護段、水源地保護段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其余河段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本項目周邊地表水體油溪為北溪的支流,參考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具體詳見表3.8-2。表3.8-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限值單位:mg/L(pH為無量綱)項目Ⅲ類標準限值來源pH6~9《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DO≥5高錳酸鹽指數≤6COD≤20BOD5≤4NH3-N≤1.0聲環境項目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鸞鳳鄉饒坪村及周邊,項目為鄉村區域,以農業活動為主,區域內無工業項目,屬于1類區,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1類標準,具體詳見表3.8-3表3.8-3聲環境質量標準單位:dB(A)類別適用區域晝間夜間1類指以居民住宅、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設計、行政辦公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靜的區域。55453.9施工期排放標準(1)施工期廢水排放標準本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廢水主要是施工期間產生的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施工廢水大多為設備清洗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生產及灑水降塵,不外排;施工人員租住在附近村莊民居,生活污水依托當地的污水收集、處理排放系統,不單獨排放。(2)施工期廢氣排放標準項目施工期間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施工揚塵,施工期粉塵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標準,即顆粒物無組織周界外濃度最高點≤1.0mg/m3。(3)施工期噪聲排放標準項目施工期廠界噪聲排放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施工廠界晝間噪聲排放值≤70dB(A),夜間噪聲排放值≤55dB(A)。(4)施工期固體廢物管理要求施工期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貯存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中的有關要求;危險廢物參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中的有關要求。3.10運營期排放標準(1)運營期廢水項目運營期保障性苗圃內廢水經區內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掏,用于保障性苗圃區內農田耕地施肥,不外排;松林休閑區、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廢水(餐飲廢水先經隔油池預處理)經“化糞池+一體化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用于松林區及場地內綠化澆灌,不外排,回用水水質執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表1中“城市綠化”標準。表3.10-1污水回用執行標準一覽表單位:mg/L執行標準pHCOD濁度BOD5氨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表1中“城市綠化”標準6-9(無量綱)*10010(NTU)108注:*由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表1中“城市綠化”標準中無COD限值要求,本次廢水回用參考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一類標準。(2)運營期廢氣項目運營期廢氣主要為餐飲油煙,餐飲油煙經油煙凈化器收集處理后引至餐廳所在樓頂排放,排放標準執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表2標準,具體數值見表3.10-2。表3.8-4《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摘錄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油煙2.0(3)運營期噪聲項目運營期場界噪聲排放執行《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中1類排放標準,具體數值見表3.10-3。表3.10-3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摘錄)時段廠界外聲環境功能區晝間夜間1類≤55dB(A)≤45dB(A)運營期固體廢物管理要求項目運營期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03)中的要求進行收集,委托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置。其他無。
四、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施工期廢氣環境影響分析(1)施工揚塵施工現場主要的揚塵來源為拆除破碎、道路運輸、材料的搬運和裝卸、土方黃砂堆放等施工環節。運輸車輛道路揚塵強度除了與風速、濕度等因素有關,也與路面狀況有關。根據調查,本項目施工期間進出施工區域的主要道路為水泥路面,車輛進出時會產生的揚塵量較少。項目在施工場地設置物料堆場,堆場物料的種類、性質及風速與起塵量有很大關系,比重小的物料容易受擾動而起塵,物料中小顆粒比例大時起塵量相應也大。堆場的揚塵包括料堆的風吹揚塵、裝卸揚塵和過往車輛引起路面積塵二次揚塵等,這將產生較大的塵污染,會對周圍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通過灑水可有效地抑制揚塵量,可使揚塵量減少70%,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不大。項目需對松林酒店建設用地內現有全部建筑進行拆除,雖然拆除內容較少,施工時限較短,但敲打、墻體切割、破碎等過程中將在短時內產生大量的粉塵,對周邊環境將產生短時的污染影響。根據對類似項目施工現場的調查,施工揚塵的影響范圍一般在下風向50m范圍內為重污染帶、50m~100m為中污染帶、100m~150m為輕污染帶、150m以外基本不受影響。由現場踏勘可知,本項目保障性苗圃施工區與最近的居民點距離超過100m,且主要施工重心為耕地復耕,僅少量生產輔助設施主體建設施工,因此施工期短暫,產生的揚塵量較少,對饒平村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大。饒平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與松林休閑區施工區緊鄰饒平村民宅,其中松林休閑區內松林區僅需進行景觀梳理、騎行道和步道鋪設、木屋安裝,施工過程中粉塵產生量較少,且由外圍松林阻擋后,對饒平村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大。饒平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改造將保留現有建筑,僅進行改造,施工時間較短,產生的粉塵量較少,在施工區外圍設置防塵圍擋、采取灑水抑塵等揚塵防治措施的基礎上,不會對饒平村大氣環境造成明顯不利影響。但松林酒店的建設需對用地內現有建筑進行全部拆除,易在短時內產生較大量粉塵,建設單位在采取防塵圍擋、灑水抑塵等揚塵防治措施的基礎上,還應加強管理、編制專業拆除方案,進行科學合理拆除,進一步減少拆除對饒平村大氣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2)機械和車輛尾氣建筑工地上大量使用的施工機械和大型建筑材料運輸車輛一般都以柴油為燃料。由柴油燃燒產生的尾氣中主要含有顆粒物和碳氫化合物等廢氣,在常規氣象條件下廢氣污染影響范圍最大不超過排氣孔下風向軸線幾十米遠的距離。汽車尾氣所含污染物濃度與汽車行駛條件有很大關系。汽車在空檔時碳氫化合物和CO濃度最高,低速時碳氫化合物和CO濃度較高,高速時NOx濃度最高,CO和碳氫化合物濃度較低。施工場地汽車尾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有如下幾個特點:①車輛在施工場范圍內活動,尾氣呈面源污染形式;②汽車排氣筒高度較低,尾氣擴散范圍不大,對周圍地區影響較小;③車輛為非連續行駛狀態,污染物排放時間及排放量相對較少。一般情況下,在工地內運行的機械及載重卡車的廢氣污染影響范圍僅局限于施工工地內,不影響界外區域。但當車輛進出工地及在外界道路上行駛時,可能會影響道路兩側約60m的區域。在工程施工期間,使用液體燃料的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的發動機排放的尾氣中含有SO2、NO2、CO、烴類等污染物,一般情況下,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大,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裝修廢氣項目部分建筑物裝修過程中,裝飾材料、涂料等將產生有機廢氣。由于涉及裝修的主要區域為饒平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松林酒店,均緊鄰饒平村居民住宅,因此本環評建議項目采取環保性裝飾材料、涂料,從源頭上減少有機廢氣的排放,再加上這些有機溶劑的廢氣排放時間相對較短且較為分散,易于擴散,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2.施工期廢水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施工期廢水包括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廢水:項目施工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基本不排放廢水。施工廢水主要來自于施工機械設備清洗產生的少量廢水,及雨水沖刷后產生一定量的含油泥漿水,主要污染物為SS、石油類,經隔油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或灑水抑塵,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同時,施工期由于材料堆放、管理不當,以及建材在運輸過程中的散落,遇大、暴雨時被沖刷流失,部分建材也會隨雨水被帶入兩邊的溝渠或坑洼地區,造成周邊水環境污染。項目通過加強材料在堆放和運輸過程中的管理,可避免此類污染。施工人員生活污水:項目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COD、BOD5、NH3-N、SS,項目施工人員租住在饒平村,未設置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依托當地的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不單獨排放,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3.施工期噪聲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的噪聲主要來自于不同工程作業時的施工機械噪聲和工程運輸車輛交通噪聲、施工作業噪聲,一般具有噪聲源強高、規律性差等特性,如不加以控制,往往會對沿線居民的生活、出行等產生較大的影響。本項目施工過程噪聲較大的施工單元主要是路面施工和管線施工。常見的施工機械主要有裝載機、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等機械,作業時噪聲A聲級范圍均在70dB(A)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5dB(A);施工作業噪聲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聲、吆喝聲、拆卸模板的撞擊聲等,多為瞬時噪聲;施工車輛的噪聲主要為運輸車輛產生的機械振動噪聲和交通噪聲,該噪聲A聲級范圍分別在85~95dB(A)和70~95dB(A)。項目施工區域,特別是饒平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松林休閑區緊鄰噪聲敏感點饒平村,施工期噪聲將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項目施工時應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相關規定,應針對敏感點的情況,在周邊敏感點必要的位置,以及施工機械四周布置臨時隔聲屏障,同時要加強施工作業管理,盡量不在午休時間及夜間施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噪聲對周邊聲環境的影響。4.施工期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固廢主要有建筑垃圾、工程棄方、廢桶廢油和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工程棄土:項目主體建筑主要利用現有構筑物進行改造或進行小范圍重建,因此工程棄土主要來源于松林區及保障性苗圃內行道、管網挖方,產生量較少,可全部用于項目回填或作為綠化土,基本不產生棄土外運。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來自施工作業,包括砂土、石塊、水泥、碎木料、鋸木屑、廢金屬、鋼筋、鐵絲等雜物,由于項目多以自然景觀為主,人工建設內容較少,產生的建筑垃圾總量有限,經收集分類后,可回收利用的外售回收單位綜合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定期清運往指定受納場處理。生活垃圾:施工人員日常生活過程會產生生活垃圾,若沒有妥善的安排,會嚴重影響施工區域衛生環境。為此,項目擬設置臨時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定期由環衛部門清運,避免影響周邊環境。廢桶及廢油:項目施工機械檢修等會產生少量的廢潤滑油、廢機油、空油桶,裝飾施工過程中將會產生一定量的空漆桶,若未妥善暫存處置,將影響施工區環境,遺留至周邊環境,將對周邊環境產生污染。廢潤滑油、廢機油屬于“HW08中900-249-08”類危險廢物,應參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的規定,建設專門臨時危廢貯存間進行收集暫存后,委托資質單位上門清運處置,空油桶、空漆桶經收集暫存后在專用空桶暫存點(應滿足防滲、防雨、防風要求)內進行暫存,可由供應商回收利用于原用途,以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5.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對植被的影響①對植被破壞的影響施工建設永久占地會使沿線的植被受到占壓、破壞,施工活動會使植被生存環境遭到破壞,生物個體失去生長環境,影響的程度是不可逆的。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松林酒店在現有基地上進行改造或重建,用地上已無原生植被,因此主要影響的植物為區域內樟樹、紅花檵木、小榕樹等人工種植景觀植被,項目工程設計最大程度在原位保留景觀植被,特別是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中1棵古樹名木百年樟樹,將對其原位保留,因此施工期間,對該百年樟樹進行原址保護,采取圍擋保護措施,圍擋保護范圍原則上為成行地帶外綠樹樹冠垂直投影及其外側5m寬和樹干基部外緣水平距離為樹胸徑20倍以內,該區域內部不得損壞表土層,改變地表高程及進行建筑物、管線建設等施工活動,避免施工機械破壞植物,同時施工時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宣傳和告示說明,使施工人員活動避開保護植物,嚴謹折枝、砍伐等破壞活動,進一步避免項目施工時對該百年樟樹產生影響;其余因施工影響無法原位保留的主要為小型景觀植被,將移種至新規劃的景觀區。保障性苗圃和松林區內以自然景觀為主,主要施工內容為管道埋設、道路鋪設、少量輔助設施建設,將一定程度上破壞臨時施工區和道路永久占地區域內植被,根據項目設計資料,保障性苗圃內永久基本農田區域不涉及建設內容,僅根據需要進行農作物改培育肥,因此項目施工期基本不對永久性基本農田產生影響。根據現狀調查,項目保障性苗圃施工區域,即保障性苗圃除永久性基本農田外區域,現狀主要為雜草地,松林區施工區內現狀植被主要為松樹,所以施工影響的植被種類較少,影響程度較低。項目施工結束將對保障性苗圃和松林區內臨時占地復綠復耕,修復因臨時占地產生的植被破壞。永久性占地對植被的破壞程度是長期的、不可恢復的,但由于項目永久占地區域面積較小,且項目將對臨時占地復綠復耕,對保障性苗圃和松林區進行景觀梳理,撫育施肥、適當補植,因此且項目建成后有足夠的綠化植被,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永久占地對植被的破壞。②對生態結構和穩定性的影響施工期人為活動,如:路基的鋪筑、施工機械的碾壓、施工人員的踐踏等,使施工作業區周圍的草木植被等遭受直接破壞,從而使群落的生物多樣性降低。該影響主要作用于項目的保障性苗圃、松林區范圍。根據調查,項目保障性苗圃內永久性基本農田具有多年形成的較穩定的農業生態系統,根據項目設計資料,保障性苗圃內永久基本農田內無規劃建設內容,不在施工影響范圍內,因此施工不會對保障性苗圃農業生態系統產生破壞。保障性苗圃內除永久基本農田外的區域,現狀主要為雜草地,該區表土翻新后將分區進行木槿、樸樹、桑樹、金桔、柿子、木蓮、赤皮青岡等片林、果蔬、鄉土植物、珍稀植物、藥用植物的種植,將極大的豐富保障性苗圃區域內的植物種類,豐富生態層次,有利于生態結構的穩定。松林區內具有多年形成的較穩定的松林生態系統,松林區工程影響范圍內,受工程影響的植物均屬一般常見種,主要種類為松樹,其生長范圍廣,適應性強。松林區內地表植被的損失將對現有松林生態系統產生一定影響,但由于損失的面積相對于項目區是少量的,施工臨時占地植被恢復和后期的景觀梳理、撫育施肥、適當補植行動將彌補部分損失的生物量,不會對松林生態系統產生較大的影響。綜上,施工活動對項目區域內的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造成影響較小。(2)對野生動物的影響項目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松林酒店為利用現有基地進行改造或重建,占地范圍內因長期的人類活動,已基本無野生動物的蹤跡,因此,施工期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區域,主要在保障性苗圃和松林區。施工期,保障性苗圃和松林區修建道路、服務設施等工程會破壞某些野生動物原有的生存環境,生活受到干擾,根據現場勘察,項目范圍內無珍稀瀕危物種,均為常見動物,如鼠、蛇、青蛙、蚯蚓、蝴蝶、螞蟻、麻雀等。因為施工期噪聲、植被破壞,部分動物會向其他地方遷徙,但隨著施工活動停止,施工人員撤離,棲息地植被慢慢恢復,之前離開的動物種類會慢慢回歸。因此,本項目施工期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不大。水土流失影響分析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等。水土流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因建設項目需要開挖、擾動、破壞地表等造成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甚至喪失,導致土壤侵蝕加劇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即直接流失;二是因基礎開挖產生的堆渣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即間接水土流失。具體表現在:①破壞植被面積,加劇水土流失。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破壞了原有的自然地貌,損壞了地表植被,施工裸地增加,同時因擾動表土層,為各種侵蝕創造了條件,在降雨徑流的作用下,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劇項目區人為新的水土流失危害,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②污染環境,影響環境質量。由于各類建筑物基礎開挖、坑洼地回填及施工機械碾壓等,松散裸露的地表極易形成大量揚塵,污染空氣,造成區域環境惡化,影響施工人員的生產生活。③影響生態自然景觀。項目建設遺留下來的挖填裸露面、隨處堆放的土石方與項目區周圍生態自然景觀不協調,影響自然生態。運營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運營期廢氣影響分析項目運營期廢氣主要為餐飲油煙、汽車尾氣、公廁及污水處理設施臭氣、備用柴油發電機尾氣。(1)餐飲油煙項目規劃在松林酒店、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各設一處餐廳,餐廳每日運行約6h,全年工作365天,為游客、專家、工作人員一日三餐,其中松林酒店內餐廳面積約100m2,擬設2個標準爐頭,約可容納40個人同時就餐,日最大就餐人數約480人;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餐廳面積約295m2,擬設3個標準灶頭,約可容納120人同時就餐,日最大用餐人數約1440人。根據類比調查,餐廳每日用油量按30g/人·天計,炒菜時油煙揮發量按1.5%計,則項目松林酒店內餐廳食用油消耗量為14.4g/d,油煙產生量為0.079t/a,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餐廳食用油消耗量為43.2kg/d,油煙產生量為0.236t/a。項目擬通過在各個餐廳配套油煙凈化器來治理餐飲油煙,經處理后的餐飲油煙經排煙管引至各餐廳所在建筑樓頂排放。項目每個基準爐頭額定風量為2000m3/h,油煙凈化器對餐飲油煙廢氣的去除效率約90%,則項目油煙排放情況如下表4.2-1所示。表4.2-1項目餐飲油煙產排情況表產污工序污染物產生狀況環保措施排放狀況排放限值達標情況濃度(mg/m3)速率(kg/h)產生量(t/a)濃度(mg/m3)速率(kg/h)排放量(t/a)濃度(mg/m3)速率(kg/h)餐廳烹飪餐飲油煙松林酒店9.020.03610.079間歇排放,集氣罩+油煙凈化器+排煙管,油煙凈化效率90%,松林酒店風機風量4000m3/h,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風機風量6000m3/h,為可行技術。0.900.00360.00792.0/達標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18.00.10780.2361.800.01080.02362.0/達標根據上表可知,項目餐飲油煙經處理后排放可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表2標準,同時,項目所在區域大氣擴散能力好,項目餐飲油煙經凈化處理后達標排放,對周邊大氣環境影響較小。(2)汽車尾氣項目擬在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松林酒店、保障性苗圃內設有露天生態停車場,共設地面停車位約100個,主要停放輕型汽車,其中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設置45個,保障性苗圃區設置45個,松林酒店設置10個。車輛進出景區會排放汽車尾氣,所含污染物主要為THC、CO、NO2。機動車尾氣排放量的大小不僅與汽車車型有關,而且與行車狀態(如車速)、燃料種類、行車里程、環境狀況(如溫度)、劣化系數等諸多因素有關。參考《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國Ⅵ”標準值,每輛輕型汽車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為CO:10g/km;THC:1.20g/km;NOx:0.25g/km。發動機劣化系數按CO:1.8;THC:1.5;NOx:1.8計。本次按最不利情況,每個停車位都停車,每車位日進出4次,機動車在停車范圍內行駛距離按0.1km計,則污染物排放數量可按照下式計算:Q=KqGL/1000式中:Q——污染物排放量(kg/d);K——發動機劣化系數;q——車流量(輛/d);G——污染物單位里程排放量(g/km);L——每輛車行駛的距離(km)。表4.2-2項目汽車尾氣排放情況污染源污染物日排放量(kg/d)平均小時排放量(kg/h)保障性苗圃停車場CO0.3240.027THC0.0320.003NOx0.0080.0007松林酒店停車場CO0.0720.006THC0.0070.0006NOx0.0020.0002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停車場CO0.3240.027THC0.0320.003NOx0.0080.0007注:車輛來往主要為白日,因此平均小時排放量以白日12h計。因此,一般情況下,停車場產生的機動車尾氣量比較小,且項目停車場為地上停車場,地形比較開闊,有利于汽車尾氣擴散,廢氣一般不會在停車場周圍累計,停車場周圍設置有綠化帶,對尾氣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凈化和阻隔作用,因此,項目運營期產生的汽車尾氣對項目內部環境及周邊環境空氣不會產生明顯影響。(3)臭氣項目區內未設置垃圾站,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負責,日產日清,不做長時間堆存,因此,項目臭氣主要來源于公廁、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擬在公廁內設置廁所沖水系統,及時將廁所糞污沖入廢水處理設施內處理,不做長時停留,同時在公廁內配套有排風系統,加快空氣擴散;項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加蓋密閉,逸散臭氣量很小;公廁、污水處理設施周邊設有較多的綠化進行凈化阻隔,因此在加強日常管理的情況下,項目臭氣產生量較少,對周邊環境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備用柴油發電機尾氣為了防止停電造成設施的停用,項目保障性苗圃內擬設置一臺備用柴油發電機,位于綜合服務區內設施用房中,柴油使用專用儲罐在專用柴油儲存間內儲存,儲存間設置圍堰,柴油儲存量約為10t。備用柴油發電機運行時,將產生柴油燃燒廢氣,廢氣主要含有煙塵、SO2、NOx等污染物,擬通過排煙管引至所在建筑樓頂排放。項目備用柴油發電機僅在市政停電時使用,運行時間較短,污染物產生量較小,且項目所在區域地形開闊,周邊多綠化進行阻隔和凈化,因此項目備用柴油發電機尾氣經擴散稀釋后對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2.運營期廢水影響分析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水主要為住宿生活污水、景區內污水、餐飲廢水。住宿生活污水項目區內提供住宿的地點主要為松林休閑區內的松林酒店及木屋、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的男女住宿樓及專家樓,其中松林酒店及木屋主要提供給游客居住,最大日住宿人數約為108人;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的男女住宿樓主要提供給游客、各類常駐培訓的人員及服務人員,最大日住宿人數約為216人;專家樓主要提供給專家講師,最大日住宿人數約為10人。參考《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T50298-2018)中游客住宿生活用水按120L/(人·d)計,排污系數按0.9計,則項目松林休閑區內住宿生活用水量約為12.96t/d(4730.4t/a),污水產生量約為11.66t/d(4255.9t/a);饒平國有林場(服務中心)住宿生活用水量約為27.12t/d(9898.8t/a),污水產生量約為24.41t/d(8909.65t/a)。類比同類情況,住宿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CODcr:400mg/L、BOD5:200mg/L、SS:200mg/L、NH3-N:35mg/L。(2)景區內污水由于項目不含涉水內容,因此項目在景區內產生污水,主要為景區工作人員及游客在景區內公廁產生的污水。項目游客量按50萬人次/年計,景區內工作人員按200人計,參考《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T50298-2018),景區供水按10L/(人?d),則項目景區內公廁用水量約為13.7t/d(5002t/a),排污系數按0.9計,則項目景區內公廁污水產生量約為12.33t/d(4501.8t/a),其中約40%(約4.93t/d)在松林休閑區產生,約440%(約4.93t/d)在保障性苗圃內產生,約420%(約2.47t/d)在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產生,類比同類情況,該污水主要污染物為CODcr:400mg/L、BOD5:200mg/L、SS:200mg/L、NH3-N:35mg/L。(3)餐飲廢水項目餐飲廢水主要在松林酒店、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餐廳產生。類比同類項目食堂,每人用水量約為30L/d,排放系數按85%計。松林酒店餐廳日最大用餐人數約為480人,則松林酒店內餐飲用水量約為14.4t/d(5256t/a),廢水產生量約為12.24t/d(4467.6t/a);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餐廳日最大用餐人數約為1440人,則饒坪國有林場(服務中心)內餐廳用水量約為43.2t/d(15768t/a),餐飲廢水產生量約為3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椎管節段性血管瘤病的健康宣教
- 2025簡易住宅抵押貸款合同協議
- 為您服務教育網
- 2025年固原道路運輸貨運考試題庫
- 2025年內蒙古年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模擬
- 2025標準版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班級多元文化學習的活動設計計劃
- 消費者忠誠度的重要性與提升措施計劃
- 腰椎椎管狹窄護理查房
- 跨文化管理的年度目標計劃
- 2025年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中考一調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江蘇省蘇錫常鎮高考數學調研試卷(一)(含答案)
- (二模)烏魯木齊地區2025年高三年級第二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含官方答案)
- 2018工程定額單價表
- 城區建筑垃圾處理資源再利用設備采購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第11課《山地回憶》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建筑工程材料采購管理職責
- 【道法】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培訓課件】DOE培訓
- 水利工程信息化項目劃分表示例、單元工程質量標準、驗收應提供的資料目錄
- 一例有機磷農藥中毒個案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