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主觀題解題技巧_第1頁
高考歷史主觀題解題技巧_第2頁
高考歷史主觀題解題技巧_第3頁
高考歷史主觀題解題技巧_第4頁
高考歷史主觀題解題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講

高考歷史主觀題解題思路一、主觀題特點1.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景、新問題2.要求運用學科知識及能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題型歸納

文字材料數字材料圖形材料綜合型三、問題類型:1、表達類:“簡述”“概述”“試述”等(側重“述”課本怎么說就怎么寫,但有一定的概括性〕2、分析類:“試析”“簡析”“為什么”等〔分析重在“析”,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根本原理和根本觀點進行分析,得出結論〕3、論證類:“試論”“說明”“談談你的看法”等〔側重“論”。擺典型史實,講道理,來論證題目所給的正確或錯誤的某一觀點、結論〕4、比較類:“比照”“異同”“相同〔不同〕”等(異中求同,同中求異。明比項,比大不比小,得結論〔同總結規律、異總結特征〕5、評價類:“評述”“評析”“評價”等〔依據已有的知識結合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理論對歷史事件、人物、歷史觀點進行闡釋、評判和估價,得出符合實際的理性認識來。〕2.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3.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1.閱讀和獲取信息的能力4.論證和說明問題的能力四、考綱能力要求五、主觀題的解題思路1、讀先讀問題,明確設問要求三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2、審〔找關鍵詞的內涵外延〕3、聯〔結合課本知識、解讀材料信息〕4、答〔標準化、層次化、段落化、序號化、語言簡明扼要、書面化〕〔讀問題、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步驟一

讀讀問題、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1、讀問題、明確設問形式和要求內涵式:“根據〔依據、據〕材料……分析〔歸納、概括、提煉、表達〕”

解題必須依據材料。外延式:“根據〔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歸納、概括、提煉、表達〕……”。要聯系所學過的教材知識,答案來自教材等所學知識,而與材料本身關系不大。內涵外延結合式:“根據〔依據、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歸納、概括、提煉、表達〕……”答復此類問題既要依據材料,又要與教材相結合。

粗讀:明白大體內容、不要在個別字、詞上糾纏

細讀:利用標點符號分層,畫出關鍵詞,注意材料開頭、結尾、出處、注釋重點讀: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材料、建立材料與知識的聯系2、三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材料三(英國)社會福利方案的各項開支占到了公共支出總額的50%。……(瑞典)主要靠借債和赤字預算來維持社會福利的各項開支。……在各國社會福利開支仍在不斷增加的同時,各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大幅度下降。……聯邦德國從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領取維持日常生活救濟的人數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國人反對政府在福利救濟方面花更多的錢。———陳銀娥《現代社會的福利制度》據材料三,歸納西方國家調整福利政策的原因。(4分)答案要點:福利開支大(政府不堪重負);經濟增長速度降低;貧困人數增加;社會不滿。材料:1948年到1949年間,美國占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外貿的1/3,黃金儲藏的3/4左右;戰后初期,美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陸、海、空軍,還擁有了破壞力巨大的原子彈;美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同時擁有巨大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優勢,作為世界科技的中心,美國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開展新興工業,1945到1969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翻了一番還多。根據材料,歸納二戰后美國綜合國力強大的主要表現。〔不得照抄原文〕〔3分〕并概括指出美國當時的國際地位。〔1分〕答:①表現:經濟實力雄厚;軍事力量強大;科技領先;教育開展、人才眾多。②國際地位:美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1分〕概括1902-1927年間民族工業的開展趨勢〔2分〕及你作出判斷的依據〔2分〕〔均不得照抄圖中數據〕答:由上升、開展到開展減緩依據:新增工廠數和資產額從不斷增加到逐漸下降。〔2分〕步驟二

審〔找關鍵詞的內涵外延〕〔1〕中心詞:題目的中心內容〔主題〕〔2〕限定詞:時空、人物、角度、程度等〔3〕求答詞:答復的具體方面審分值:分值決定要點數〔n+1)邊審邊標標出中心論點〔一般在兩頭〕;標出關鍵詞

審關鍵詞〔2010年江蘇卷〕23.〔11分〕宣傳海報是一種特殊的政治藝術品。下面是蘇聯20世紀前期的一組海報。請答復:〔1〕圖①為新經濟政策時期的海報,指出圖①和圖②所含信息之間的聯系。比較這一時期的工業政策與以后斯大林工業化政策有何不同?試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評價新經濟政策。〔7分〕圖片信息材料二英國稅收與福利對家庭收入的影響(1983~1984年度)(單位:英鎊)

(資料來源:李培鋒《英國診治“福利病冶》)

數據信息據材料二,分析英國福利政策的積極作用。步驟三

要求結合所學知識時;無法在材料中找到答案時;一定要聯想到教材相關知識。聯系課本〔聯想百度法〕〔2010年江蘇卷〕23.〔11分〕宣傳海報是一種特殊的政治藝術品。下面是蘇聯20世紀前期的一組海報。請答復:〔1〕圖①為新經濟政策時期的海報,指出圖①和圖②所含信息之間的聯系。比較這一時期的工業政策與以后斯大林工業化政策有何不同?試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評價新經濟政策。〔7分〕圖片信息答.〔1〕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為實現工業化奠定根底。〔1分〕不同:改變局部企業的國有性質,實行租讓制;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高度集中管理。〔3分〕評價:開展馬克思主義學說,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恢復經濟,穩固工農聯盟〔穩定政治局勢〕。〔3分〕材料二英國稅收與福利對家庭收入的影響(1983~1984年度)(單位:英鎊)

(資料來源:李培鋒《英國診治“福利病冶》)

數據信息據材料二,分析英國福利政策的積極作用。答:救濟低收入者〔縮小貧富差距〕;保障兒童利益。

步驟四

答史論結合,論從史出

標準化、層次化、段落化、序號化、語言簡明扼要、書面化3、緊扣提問,認真作答。第一,在組織答案時,一定要做到“怎么問就怎么答”,并且按要求答復,即注意答題依據和限制性條件,如提問為“根據材料……”,那么,答案主要來自相關材料;如提問為“根據所學知答復”,那么,答案主要為所學課本知識;如果沒有規定答題的依據,那么要視材料和問題來定,第二,如果某一問有幾個要求答復的中心詞,那么在作答時最好把表示答復內容的中心詞〔如原因、意義、措施、區別等〕寫在具體答案前面。第三,組織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一般一問為一段,一問有幾個答案要點的話,用序號標示出來。第四,根據具體問題和提問賦分確定答案的多少,如“內容”“措施”“原因”“意義”“異同”等應多答;賦分多的要多答,賦分少的要簡答。第五,對于“啟示”“說明”“經驗教訓”類問題,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思考和組織答案,不要在某一個方面展開表達或分析。第六,對于認為很難的問題,根據材料和課本知識,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空題,因為高考評卷時,對錯答的不負分,另外,對于那些要求根據所學知識答復的問題,評分標準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實際上給每位考生留下了發揮的空間。第七、語言準確、標準,邏輯緊密、史論結合。第八、要使用正確的歷史名詞、歷史術語。從高考文綜歷史評分細那么來看,其明確規定“用詞不準或詞不達意者”,均只給少量分數或者不給分。歷史學科中有許多概念和專有名詞,例如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土地所有制、君主立憲制、資本原始積累、工業革命、經濟典型例題答案點評:〔1〕格式標準,序號化;〔2〕據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條理。〔得2分〕據材料,指出明代儒商興起的社會原因〔2分〕答案點評:〔1〕格式不標準,沒有序號化;〔2〕特點概括不全;表述缺要點化。〔4分得2分〕據材料,概括江南儒商的特點。〔4分〕〔2009年江蘇卷〕21.(10分)歷史學家李洵認為:“明代江南地區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紀以來中國歷史上有特點的社會勢力。他們憑借著江南地區興旺的經濟文化有利條件,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擴展經濟實力,引領當時的社會風潮,在江南社會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紡績求利。其俗勤嗇好殖,以故富庶。……如華亭相(徐階)在位,多蓄織婦,歲計所積,與市為賈。——[明]于慎行《谷山筆麈》卷四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啟中舉,盡免其役,家業復振。……(植蠶)與市為賈,驟富焉,市人多效之。——《徐光啟文集》卷十一材料三(松江)嘉、隆以來,豪門貴室,導奢導淫,博帶儒冠,長奸長傲,日有奇聞疊出,歲多新事百端。一…·倫教蕩然,綱常已矣。——[明]范濂《云間據目抄》卷二材料四前明吾鄉(蘇州)富家甚多,席費千錢而不為豐,長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鄒望,亦有田三十萬畝,僮仆三千人,……而好訟致窮。——[清]錢泳《登樓雜記》限時訓練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