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視角下看全國高考的應對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1頁
哲學視角下看全國高考的應對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2頁
哲學視角下看全國高考的應對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3頁
哲學視角下看全國高考的應對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4頁
哲學視角下看全國高考的應對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哲學視角下看全國高考的應對獲獎科研報告論文00G632000B001002-766108-091-02

福建省2016年高考將啟動全國卷,很多家長師生對此都比較憂慮,擔心不適應考不好等。筆者認真研究了近幾年考題發現,其實使用全國卷相比福建卷有自身的優劣,只要我們正確地分析,合理地應對,便能笑傲六月。哲學上有經典的三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我們不妨也試著這樣思考高考及其應對策略,提出高考復習三問:“考什么?怎么學?怎么考?”

一、考什么

從表上我們很容易看出全國卷突出對六大主干知識的考查,分值近120分,大題小題和題序的分布總體穩定。解答題5道大題分別為三角或數列、概率統計、立幾、解幾、函數導數,題序上依次是三角或數列、概率或立幾、解幾、函數導數。非主干知識考查尤其以集合邏輯用語、復數、算法、二項式定理、不等式、向量這6個知識頻率較高,幾乎年年考查。這其實給師生有很強的導向性,甚至也可以有一定的預測。針對于各個知識點的考查情況,那就只能做真題才能進一步研究,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以復數和數列為例,看高考卷的考查力度。大家可以以此類推。

2011年1.復數的共軛復數是()

A.;B.;C.;D.

2012年3。下面是關于復數的四個命題:其中的真命題為()

的共軛復數為的虛部為

A。;B。;C。;D。

2013年2。若復數滿足,則z的虛部為()

A。;B。;C。4;D。

2014年2。=()

A.;B.;C.;D.

2015年1。設復數z滿足=i,則|z|=()

A。1;B。;C。;D。2

復數重點考查復數的運算和概念。除法運算出現頻率較高,概念上主要有實虛部、模長、共軛復數、對應點等。

11年理17.等比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求數列的前n項和。

12年理5。已知為等比數列,,,則()

A。7;B。5;C-5;D。-7

12年理16。數列滿足,則的前項和為

13年理7。設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A。3;B。4;C。5;D。6

13年理12。設的三邊長分別為,,,的面積為,

……

若>,,,,,則

A。為遞減數列;B。為遞增數列

C。為遞增數列,為遞減數列;D。為遞減數列,為遞增數列

13年理14。若數列的前項和為,則數列的通項公式是=______。

14年理17。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

=1,,,其中為

常數。(Ⅰ)證明:;(Ⅱ)是否存在,使得{}為等差數列?并說明理由。

15年理17為數列的前項和。已知,

(Ⅰ)求的通項公式:

(Ⅱ)設,求數列的前項和

數列在選填題主要考查數列的性質、公式的應用,甚至考查到了選填壓軸的位置;在解答題主要考查數列證明、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其中遞推公式及與關系需引起高度重視。

復習建議:

1、合理使用高考試卷(套卷和知識卷),對5年高考試卷做熟做透,舉一反三。

2、對6+6的考點和題型清晰明白。

3、以60應對6,整理出60道典型題(盡量覆蓋全部考點),反復翻看,以題知法。

二、怎么學?

數學學習水平或層次有五個境界:懂、會、熟、巧、通。

1、懂。顧名思義就是聽得懂、弄得懂。如果同學上課聽不懂,題目看不懂,這當然屬于不懂的情況,還有學同學說我上課聽得懂,就是想不到,其實這也屬于不懂。如:有老師或者答案給你一個邏輯切入點,帶著你往前走,最后你到了目的地。于是,你說了:這題也不難嗎,我好像也能做。這是幻覺,不信換道同類型的題試試?

如若不懂,給你兩個建議:1。帶著問題去聽課2。樂于請教和被請教。

2、會。會指的是沒有老師指導,無同學幫助,無答案提示,不參考筆記的情況下,你自己能獨立地完成解題。這個層次意味著你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入口,能夠清楚往下走的流程,并且順利到達目的地。從懂到會,練習、練習、練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兩個建議:1?;镜挠柧毩恳WC。2。要進行專項訓練和定式訓練。

3、熟。在”會“的前提下,加入了解題速度的要求。一道題無時間限制,你能慢悠悠地想,慢悠悠地寫,慢悠悠的算,還能檢查。顯然,這不是考試的狀態。

考試都是限時的,要求你在短時間內擬定思路、準確運算、規范表達。

這就是好多同學的感慨:我感覺都會呀,怎么一考試都不得分呢?你是不是在時間緊迫的時候就慌了,一慌就漏洞百出了?

從會到熟,給你三個建議:1。做一定的變式訓2。做錯題本3。提高運算的速度和準度

可以肯定地講,到達“熟”這個層次,高考數學就到了120分以上。

4、巧。巧指的是你能從不同角度觀察和分析同一道題,能夠在多個解法之中選擇最優解法。在限定時間內,能夠準確審題,判斷解法的優劣并順利執行,的確需要相當的積累。

題海雖然無邊,會總結的人能夠上岸。要達到巧這個層次,給你三個建議:1。解綜合題2。從一題多解,一解多題中總結題型和解法

5、通。武俠小說里講的打通任督二脈,大約就是這樣的狀態吧。通的主要表現就是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思想之間能夠快速建立聯系、無障礙切換。

明確自己所在的水平層次,選擇相應的策略,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攀登新的高峰。

三、怎么考?

廈門教育局副局長、數學特級教師任勇老師曾經給出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攻城錦囊”,值得眾多考生借鑒和學習。

1、填寫信息,穩定情緒;2、總覽全卷,區別難易;

3、認真審題,靈活答題;4、過程清晰,穩中求快;

5、心理狀態,注意調節;6、盡量多做,分分必爭;

7、抓住“題眼”,構建“橋梁”;8、遇到易題,格外小心;

9、思路暫塞,學會變通;10、注意檢查,減少失誤。

兩個誤區:

1、對于檢查的認識。沒時間檢查,也檢查不出來,所以必須一次作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