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22023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博文中學七年級(下)開學語文試卷(五四學制)()2022-2023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博文中學七年級(下)開學
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一、積累與運用。(共18分)
1.(3分)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字音正確的一項是()
A.我把一堆水鴨蛋拿給只麝(shè)香鴨代孵(fú),小鳧(fú)的羽毛一干,也是馬上就逃走了。
B.我確實找到了一個泉眼,可惜已經干涸(hé)了。這里有五六棟沒(mò)了屋頂的房子,任由風吹雨打。旁邊還有一座教堂,鐘樓也已經坍(tān)塌了。
C.鳥兒將窠巢(kē)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yìnghè)著。
D.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而在綠萍(lǜ)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chǔ)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
2.(3分)下列加點的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妝了,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茬臨人間。
B.隔了幾天,二妹從虹口舅舅家里回來,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貓,很有趣,正要送給人家,三妹便慫勇著她去拿一只來。
C.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D.這對于一班見議思遷的人,對于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3.(3分)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我猜想關鍵一定在母鴨的叫聲上,因為從外表看來,不管是那只家養的白鴨還是麝香鴨,都和真正的水鴨長得大相徑庭。
B.花朵怒放著,樹葉鼓著漿汁,數不清的雜草前赴后繼地成長,暑氣被一片綠的海綿吸收著。
C.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舍本逐末,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
D.她想讓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卻把兩者混淆是非。
4.(3分)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央視《朗讀者》受到觀眾的廣泛好評,是因為其節目形式新穎、文化內涵豐富的緣故。
B.為了推動兒童文學的發展和繁榮,首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征稿活動,已全面啟動。
C.難道我們能否認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不是中國人的驕傲嗎?
D.市衛生監督部門加大了對市場上牛肉的抽樣檢測,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現百姓餐桌。
5.(3分)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A.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插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兒!”
C.我們家的客人常常會在這棵樹前一站半天,想不出我們為什么把它打扮成這個模樣?也不知道我們是用什么法子把毛線纏上去的?
D.他的那條大狗也像主人一樣,安靜,忠厚,不張揚。
6.(3分)下面對文學常識和名著內容的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
A.古代尊稱對方的母親為“令尊”,謙稱自己的弟弟為“舍弟”。尊稱對方的見解為“高見”,謙稱自己的家舍為“寒舍”。
B.《繁星》《春水》是我國現代女作家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因而在藝術上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
C.《誡子書》中“夫學須靜也”的“學”已經不只是一般的學習,而含有修養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靜”也不只是單純的寧靜,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D.《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先秦(時期)雜家代表著作。戰國末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
二、閱讀。(30分)
7.(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如不取來留養,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張媽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游玩,好像是具有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并沒有對于前幾只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鉆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
春天來了,它成了一只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的伏著,吃得胖胖的。
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白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媽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妻道:“張媽,留心貓,它會吃鳥呢。”
張媽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媽在叫道:“鳥死了一只,一條腿沒有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么東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鳥是死了,羽毛松散著,好像它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多。
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A它常常對著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媽要小心了。張媽!你為什么不小心?”
張媽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
于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
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
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還憤的,以為懲戒的還沒有快意。
隔了幾天,李媽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地跳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里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
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
至此,我家永不養貓。
(1)結合選文內容,文中劃橫線A處所填寫的語句,正確的一項是
A.是不是這貓咬死的?
B.肯定就是這貓咬死的!
C.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
D.可能是這貓咬死的。
(2)下列不屬于選文中加點的“貓的罪狀”的一項是
A.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B.隔一會,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C.張媽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
D.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
(3)下列對于《貓》選段中語句的感情的品析錯誤的一項是
A.“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用肯定的語氣表明“我”認定這件事一定是花白貓所為,充滿憤恨,為下文棒打小貓提供理由。
B.“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良心的針!”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突出“我”明白真相后,反省自己對貓的懲罰太嚴重了。
C.“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因為“我”冤枉了這只不能辯訴的動物,內心充滿了內疚和自責。
D.“自此,我家永不養貓。”是因為一種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見了貓就會觸發靈魂的傷痛,永遠愧對這類生命。
(4)對選文寫作特點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描寫生動、抒情真摯
B.典雅古樸,凝練含蓄
C.情節曲折、結構嚴謹
D.以小見大、主題深刻
8.(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一)《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二)《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非學無以廣才廣才:增長才干
B.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
C.家無井而出溉汲溉:灌溉、澆灌
D.淫慢則不能勵精淫慢:輕薄、浮躁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夫君子之行因往曉之
B.靜以修身可以為師矣
C.聞之于宋君國人道之
D.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于我如浮云
(3)文中畫線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譯文:不能淡泊自守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方。
B.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譯文: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
C.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譯文:整個國家的人都在講述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了這件事。
D.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譯文:宋國國君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
(4)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誡子書》主要論述修身治學,強調淡泊寧靜的價值。一開頭就提出“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一觀點。
B.《誡子書》中,“靜”是一個核心詞。“靜”是修身養德的基礎,是學習的前提。“淫慢、險躁”是其反面表現。
C.《穿井得一人》告訴我們,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要輕易相信傳聞,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證實的傳聞。
D.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在較長的篇幅中簡要地敘述了故事的主要情節,沒有多余的描寫,語言十分生動形象。
9.(6分)閱讀《觀滄海》,完成問題。
(1)下列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兩句開篇點題,交代了觀察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
B.“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寫的是俯瞰滄海的全景;“樹木”“百草”二句寫的是靜景,“秋風”“洪波”二句寫的是動景,一靜一動,有力地刻畫了大海的壯闊,為下文展開想象打下了伏筆。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四句是虛寫,寫的是詩人看到海水洶涌浩蕩所想象出的景象。
D.“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直抒胸臆,意思是我能遠征到此,“臨”碣石山,且有閑情逸致“以觀滄海”,非勝利者莫能為之也,暗示了曹操東征烏桓勝利后的喜悅之情,與上文內容緊密聯系。
(2)下列對詩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表現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勢,抒發了詩人的宏大抱負。
B.詩人以日月自比,感情奔放,蒼涼中又有慷慨。
C.這首詩通篇以寫實的手法展現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
D.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律詩;從表述方式看,這是一首敘事詩。
三、默寫與名著閱讀。(17分)
10.(14分)根據所學古詩文原文填上空。
①,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②子曰:“,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
③,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④晴空一鶴排云上,。(劉禹錫《秋詞》)
⑤,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⑥,定然有美麗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⑦終古高云簇此城,。(譚嗣同《潼關》)
11.(3分)閱讀《西游記》選段,回答問題。
……至潮音洞口,又見善財童子作禮道:“大圣何來?”行者道:“有事要告菩薩。”善財童子聽見一個告字,笑道:“好刁嘴猴兒!還象當時我拿住唐僧被你欺哩!……”行者滿懷悶氣,一聞此言,心中怒發,“咄”的一聲,把善財童子喝了個倒退,道:“這個背義忘恩的小畜生,著實愚魯!你那時節作怪成精,我請菩薩收了你,如今得這等極樂長生,還不拜謝老孫,轉倒這般侮慢!我是有事來告求菩薩,卻怎么說我刁嘴要告菩薩?”正講處,只見白鸚哥飛來飛去,知是菩薩呼喚。行者望見菩薩,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涌,放聲大哭。
(1)選文劃線句寫的是《西游記》中的哪個故事?請寫出該故事情節名稱。
(2)說說孫悟空“止不住淚如泉涌”的原因有哪些?
四、課外文言文閱讀。(19分)
12.(19分)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①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①三傳:《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②符移:官府征調敕命文書。
(1)斷句(限三處)
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
(2)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①或教準增年
②每期會賦役
③帝益器重之
④事決乃退
(3)翻譯句子。
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
(4)通讀本文,你認為寇準是個什么樣的人?
五、課外現代文閱讀。(16分)
13.(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少年如豆
①少年把我招呼到他身邊的座位上,我有點驚喜地問:“我都戴了口罩,你還認得出是我呀?”
②“阿姨,我認得出來的,您的眼睛跟其他人不一樣。”少年微笑著回答我。
③這是在進城的公交車上,我與一個男孩的對話。這個男孩叫金紅。兩年前,他們一家人租住在我家隔壁。
④那時,金紅才上初一。他的父母經營著一家小飯店,金紅的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每隔幾天,他就像一臺出了問題的機器一樣,被父母“修理”一通。作為鄰居的我很是不忍,經常趕去救場。至今記得金紅被父親責打后蹲在門外的情景……
⑤一次次的責罰,加上一次次的失敗,徹底澆滅了金紅學習的心。他跟父母提出不再上學,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幫父母打理小飯店的生意。大人為了給孩子一個反省期,叫他老老實實待在家。因為要忙著照顧小飯店的生意,金紅的父母背地里請求我幫他們照看一下孩子。
⑥我整天在家做鉆石繡,干脆把金紅叫到我家,讓他給我打下手。我埋頭往底布上粘了好幾十顆水鉆后,金紅問我:“阿姨,能讓我試一下嗎?”我眼睛盯著底布盯得有些生疼,金紅的問話正合我意。拿著繡圖交代一番后,我起身,金紅落座。沒粘上幾顆水鉆,這孩子忽地站起來說:“我回家拿些豆子來!”
⑦金紅把父母用的紅豆、綠豆,黃豆,黑豆,青豆,都帶了一些到我家,還拿了粘膠和蓋食物用的大白粗布。征得我的同意后,他拿著我的八馬飛奔繡圖最前面的一匹馬作參照,鋪開白粗布,拿各種豆當水鉆,開始了他的創作。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金紅完全投入到他的創作中。他的眼睛亮亮的,閃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神情那么專注,似乎忘了周圍的一切。
⑧金紅用一天半的時間完成了一幅單馬奔騰圖,只見五色豆粒,不論外形是否飽滿、圓潤,在這孩子的安排下,都能在粗布上占有一席之地。這幅栩栩如生的豆粒馬匹讓我驚嘆!
⑨周日晚上,忙于生計的夫妻倆,終于收工回家了。我上門遞上他們兒子的杰作。他們驚詫了一下,又開始責罵孩子的心思用歪了。作為局外人的我,沒有馬上離開,而是背著孩子跟他們好好聊了一會兒。這之后沒幾天,金紅家便搬走了。小小的少年,就這樣遠離了我。他的豆粒作品,卻一直懸掛在我的心壁。
⑩兩年后相遇,這個背著大畫板的少年告訴我,他的父母當初聽取了我的建議,在周末與假期,都送他去學繪畫。
金紅剛接觸繪畫,就顯露出天賦。因為愛好得以發揮,金紅反過來又愛上了文化課的學習。才稍稍費些功夫,他的成績就突飛猛進。初中畢業時順利地考入了理想的高中,開始了自己的追夢人生。
“阿姨,那天晚上,您跟我的父母到底說了什么?”金紅害羞地笑著問我。
“說了什么呢?讓我想想,哦,當時,我只是叫他們把你看成你家小飯店里要用的各種豆子。一粒粒豆子,在他們的巧手下,能變成豆漿、豆沙、豆面,甚至是豆芽。而豆粒在你的安排下,又能成為奔馬圖……”金紅到站了,他下了車,對著我喊:“謝謝您,阿姨。”
望著少年步履矯健的背影,我在公交車內慶幸,終于有人能明白少年如豆、豆如少年的道理。
(選自《中國校園文學》2021年第八期,有刑改)
(1)請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節結果
金紅成績不好,經常被父母責罵。①
②“我”和金紅父母為之驚嘆。
金紅父母聽從“我”的建議,讓金紅學繪畫③
金紅詢問“我”對他父母說了什么“我”告訴了他解析,并為他的改變慶幸
(2)第⑦段畫波浪線的句子屬于什么描寫?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3)選文第⑨段加橫線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
(4)請簡析文章題目“少年如豆”的妙處。
六、作文。(50分)
14.(5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色彩繽紛,引人遐想。在我們的心底,總有一個聲音﹣﹣我真想:單純、樂觀、堅強;享受成功的喜悅,體會真摯的情誼,品嘗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輕輕揮手,走向詩意的遠方……
請以“我真想”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選材典型新穎,抒發真情實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
④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博文中學七年級(下)開學
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參考解析與試題解答
一、積累與運用。(共18分)
1.(3分)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字音正確的一項是()
A.我把一堆水鴨蛋拿給只麝(shè)香鴨代孵(fú),小鳧(fú)的羽毛一干,也是馬上就逃走了。
B.我確實找到了一個泉眼,可惜已經干涸(hé)了。這里有五六棟沒(mò)了屋頂的房子,任由風吹雨打。旁邊還有一座教堂,鐘樓也已經坍(tān)塌了。
C.鳥兒將窠巢(kē)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yìnghè)著。
D.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而在綠萍(lǜ)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chǔ)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
本題考查易誤讀常見字。解答這道題,首先要讀準加點字的讀音,特別是多音字。拼讀時要結合語境和注音字所在詞的詞義。需要學生在平時多讀課文,培養語感,注意讀音,多積累詞語,多讀課下解釋,多查字典等工具書。
A.有誤,“孵”讀作“fū”;
B.有誤,“沒了屋頂”中的“沒”讀作“méi”;
C.正確;
D.有誤,“貯蓄”中的“貯”讀作“zhù”。
故選:C。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誤讀字,而字音多而雜,不是一兩節課就能解決的,要樹立長期積累的意識。
2.(3分)下列加點的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妝了,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茬臨人間。
B.隔了幾天,二妹從虹口舅舅家里回來,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貓,很有趣,正要送給人家,三妹便慫勇著她去拿一只來。
C.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D.這對于一班見議思遷的人,對于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本題考查錯別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時,仔細辨析各項中漢字,根據漢字的特點,結合字詞意思辨析判斷。
A.有誤,“飄然茬臨”的“茬”應為“蒞”;
B.有誤,“慫勇”的“勇”應為“恿”;
C.正確;
D.有誤,“見議思遷”的“議”應為“異”。
故選:C。
漢字的音與形是密不可分的,平時學習中對字音與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正確書寫。
3.(3分)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我猜想關鍵一定在母鴨的叫聲上,因為從外表看來,不管是那只家養的白鴨還是麝香鴨,都和真正的水鴨長得大相徑庭。
B.花朵怒放著,樹葉鼓著漿汁,數不清的雜草前赴后繼地成長,暑氣被一片綠的海綿吸收著。
C.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舍本逐末,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
D.她想讓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卻把兩者混淆是非。
此題考查學生成語的正確使用能力。解答此題,平時要有大量的成語積累,還要結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感彩、習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確定正確選項。成語運用的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語境不符等。
A.正確。
B.有誤,“前仆后繼”指的是前邊的倒下了,后邊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怕犧牲,英勇奮戰。與語境不符,此處應用“爭先恐后”。
C.有誤,“舍本逐末”指放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形容輕重倒置。此處語境有貶義,應用“拈輕怕重”。
D.有誤,“混淆是非”指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此處語境為無法分清兩種事物,應為“混為一談”。
故選:A。
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辨清詞語的感彩,還要結合語境分析其運用是否恰當。
4.(3分)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央視《朗讀者》受到觀眾的廣泛好評,是因為其節目形式新穎、文化內涵豐富的緣故。
B.為了推動兒童文學的發展和繁榮,首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征稿活動,已全面啟動。
C.難道我們能否認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不是中國人的驕傲嗎?
D.市衛生監督部門加大了對市場上牛肉的抽樣檢測,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現百姓餐桌。
本題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見的病句類型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混亂、結構混亂、語意不明、語言贅余等。先通讀所有句子,憑語感判斷正誤;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壓縮句子,看搭配是否得當,找出病因。
A.有誤,句式雜糅,可去掉“因為”或“的緣故”;
B.正確;
C.有誤,否定不當,應把“不”去掉;
D.有誤,缺少賓語中心語,可在“抽樣檢測”之后加上“力度”。
故選:B。
解答病句辨析及修改類題目,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解句意:選項要表述什么意思,這是我們正確判斷的前提和基礎。(2)理主干:在理解語意的基礎上,利用語法知識,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等錯誤。(3)析關系:要分析句間關系。找到邏輯混亂和語序不當等錯誤。
5.(3分)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A.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插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兒!”
C.我們家的客人常常會在這棵樹前一站半天,想不出我們為什么把它打扮成這個模樣?也不知道我們是用什么法子把毛線纏上去的?
D.他的那條大狗也像主人一樣,安靜,忠厚,不張揚。
本題考查標點符號使用正誤的辨析。平時學習中,我們要掌握標點符號的用法,書寫過程中也要做到盡可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ABD.正確;
C.有誤,這個句子為陳述句,不表示疑問,句中的第一個問號改為逗號,第二個問號改為句號。
故選:C。
平時學習要掌握各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并在寫作中正確運用。
6.(3分)下面對文學常識和名著內容的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
A.古代尊稱對方的母親為“令尊”,謙稱自己的弟弟為“舍弟”。尊稱對方的見解為“高見”,謙稱自己的家舍為“寒舍”。
B.《繁星》《春水》是我國現代女作家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因而在藝術上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
C.《誡子書》中“夫學須靜也”的“學”已經不只是一般的學習,而含有修養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靜”也不只是單純的寧靜,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D.《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先秦(時期)雜家代表著作。戰國末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
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文化常識。文學常識廣義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識,文學作品中的地理、歷史知識,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眾所周知的文學習慣等知識。
A.有誤,古代尊稱對方父親為“令尊”。尊稱對方的母親叫“令堂”或“令慈”;
BCD.正確。
故選:A。
做好本題需要平時學習中要做有心人,多積累。
二、閱讀。(30分)
7.(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如不取來留養,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張媽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游玩,好像是具有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并沒有對于前幾只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鉆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
春天來了,它成了一只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的伏著,吃得胖胖的。
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白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媽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妻道:“張媽,留心貓,它會吃鳥呢。”
張媽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媽在叫道:“鳥死了一只,一條腿沒有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么東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鳥是死了,羽毛松散著,好像它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多。
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A它常常對著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媽要小心了。張媽!你為什么不小心?”
張媽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
于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
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
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還憤的,以為懲戒的還沒有快意。
隔了幾天,李媽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地跳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里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
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
至此,我家永不養貓。
(1)結合選文內容,文中劃橫線A處所填寫的語句,正確的一項是C
A.是不是這貓咬死的?
B.肯定就是這貓咬死的!
C.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
D.可能是這貓咬死的。
(2)下列不屬于選文中加點的“貓的罪狀”的一項是C
A.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B.隔一會,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C.張媽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
D.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
(3)下列對于《貓》選段中語句的感情的品析錯誤的一項是B
A.“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用肯定的語氣表明“我”認定這件事一定是花白貓所為,充滿憤恨,為下文棒打小貓提供理由。
B.“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良心的針!”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突出“我”明白真相后,反省自己對貓的懲罰太嚴重了。
C.“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因為“我”冤枉了這只不能辯訴的動物,內心充滿了內疚和自責。
D.“自此,我家永不養貓。”是因為一種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見了貓就會觸發靈魂的傷痛,永遠愧對這類生命。
(4)對選文寫作特點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B
A.描寫生動、抒情真摯
B.典雅古樸,凝練含蓄
C.情節曲折、結構嚴謹
D.以小見大、主題深刻
選文寫張嬸在冬天早晨留養了門口的流浪貓,可是大家都不喜歡這只貓,它不活潑、懶惰、憂郁,還經常凝望鳥籠。一日鳥被咬死,大家一致認為是貓所為。“我”四處尋找,棒打出家門,后來得知吃鳥并非這只貓所為。兩個月后貓死在鄰家屋脊上,“我”感到內疚、自責,此后永不養貓。
(1)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理解。
A.疑問句,不知道“是不是這貓咬死的?”,語氣較弱。
B.肯定的陳述句。
C.這個句子采用反問的修辭手法,“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聯系上下文理解,突出了“妻子”的主觀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同時加強了“妻子”對貓的憤恨之情。
D.不能肯定。
故選:C。
(2)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ABD.正確。
C.有誤,“張媽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只能說明張媽是弱勢群體。
故選:C。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CD.正確。
B.有誤,“反省自己對貓的懲罰太嚴重了”錯誤,應該是反省自己冤枉了一只貓。
故選:B。
(4)本題考查對文章寫作方法的把握。
ACD.正確。
B.有誤,沒有典雅古樸,凝練含蓄。
故選:B。
解析:
(1)C
(2)C
(3)B
(4)B
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講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內容,才能正確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8.(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一)《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二)《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D
A.非學無以廣才廣才:增長才干
B.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
C.家無井而出溉汲溉:灌溉、澆灌
D.淫慢則不能勵精淫慢:輕薄、浮躁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夫君子之行因往曉之
B.靜以修身可以為師矣
C.聞之于宋君國人道之
D.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于我如浮云
(3)文中畫線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A
A.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譯文:不能淡泊自守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方。
B.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譯文: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
C.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譯文:整個國家的人都在講述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了這件事。
D.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譯文:宋國國君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
(4)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D
A.《誡子書》主要論述修身治學,強調淡泊寧靜的價值。一開頭就提出“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一觀點。
B.《誡子書》中,“靜”是一個核心詞。“靜”是修身養德的基礎,是學習的前提。“淫慢、險躁”是其反面表現。
C.《穿井得一人》告訴我們,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要輕易相信傳聞,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證實的傳聞。
D.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在較長的篇幅中簡要地敘述了故事的主要情節,沒有多余的描寫,語言十分生動形象。
參考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里,到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宋國有個姓丁的,家中沒有井,只好到外邊去洗滌,打水,經常要一個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訴人家說:“我家打井得了一個人。“有人聽到這句話,就傳出去說:“丁家打井得了一個人。”全國的人都在說這件事,后來被宋國的國君聽到了。他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姓丁的人回答說:“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個勞動力使用,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一個人。“像這樣聽到傳聞,還不如不聽。
(1)本題考查詞語釋義。
ABC.正確。
D.句意: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淫慢:過度的享樂,懈怠。
故選:D。
(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結構助詞,的/代詞,他。
B.連詞,表目的,用來/介詞,用。
C.都是代詞。
D.介詞,在/介詞,對于。
故選:C。
(3)本題考查翻譯語句。
A.有誤,遠,遠大目標。句意: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BCD.正確。
故選:A。
(4)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
ABC.正確。
D.有誤,“十分生動”錯誤,文章對情節的描繪很簡潔,因此并不“生動”,只是可讀性很強。
故選:D。
解析:
(1)D
(2)C
(3)A
(4)D
文言文翻譯方法:
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
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沒有相當的詞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的詞,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于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
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代漢語語法格式,調整語序。凡是與現代漢語的句法結構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于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
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代漢語中意義相當的詞去替換。
9.(6分)閱讀《觀滄海》,完成問題。
(1)下列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
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兩句開篇點題,交代了觀察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
B.“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寫的是俯瞰滄海的全景;“樹木”“百草”二句寫的是靜景,“秋風”“洪波”二句寫的是動景,一靜一動,有力地刻畫了大海的壯闊,為下文展開想象打下了伏筆。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四句是虛寫,寫的是詩人看到海水洶涌浩蕩所想象出的景象。
D.“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直抒胸臆,意思是我能遠征到此,“臨”碣石山,且有閑情逸致“以觀滄海”,非勝利者莫能為之也,暗示了曹操東征烏桓勝利后的喜悅之情,與上文內容緊密聯系。
(2)下列對詩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C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表現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勢,抒發了詩人的宏大抱負。
B.詩人以日月自比,感情奔放,蒼涼中又有慷慨。
C.這首詩通篇以寫實的手法展現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
D.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律詩;從表述方式看,這是一首敘事詩。
《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述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1)本題考查詩歌的理解與分析。
ABC.正確。
D.有誤,“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故選:D。
(2)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
ABD.正確。
C.有誤,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通篇虛實結合的寫法,并非是以寫實的手法展現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
故選:C。
解析:
(1)D
(2)C
譯文:
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
三、默寫與名著閱讀。(17分)
10.(14分)根據所學古詩文原文填上空。
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②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
③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④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⑤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⑥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⑦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譚嗣同《潼關》)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
解析:
①枯藤老樹昏鴉(注意“藤”的書寫)
②學而不思則罔(注意“罔”的書寫)
③遙憐故園菊
④便引詩情到碧霄(注意“碧”的書寫)
⑤岐王宅里尋常見
⑥我想那縹緲的空中(注意“緲”的書寫)
⑦秋風吹散馬蹄聲
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供借鑒。
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11.(3分)閱讀《西游記》選段,回答問題。
……至潮音洞口,又見善財童子作禮道:“大圣何來?”行者道:“有事要告菩薩。”善財童子聽見一個告字,笑道:“好刁嘴猴兒!還象當時我拿住唐僧被你欺哩!……”行者滿懷悶氣,一聞此言,心中怒發,“咄”的一聲,把善財童子喝了個倒退,道:“這個背義忘恩的小畜生,著實愚魯!你那時節作怪成精,我請菩薩收了你,如今得這等極樂長生,還不拜謝老孫,轉倒這般侮慢!我是有事來告求菩薩,卻怎么說我刁嘴要告菩薩?”正講處,只見白鸚哥飛來飛去,知是菩薩呼喚。行者望見菩薩,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涌,放聲大哭。
(1)選文劃線句寫的是《西游記》中的哪個故事?請寫出該故事情節名稱。
(2)說說孫悟空“止不住淚如泉涌”的原因有哪些?
《西游記》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1)本題考查情節的識記。根據閱讀積累可知,選文中的“善財童子”是紅孩兒,悟空請菩薩收紅孩兒的情節是智取紅孩兒。
(2)本題考查內容分析。根據平時的閱讀積累可知,此時孫悟空是被唐僧趕走的。孫悟空殺死了強盜,唐僧因此把悟空趕走了,悟空回去向師父認錯,可是師父依舊沒有原諒悟空。據此整理解析即可。
解析:
(1)智取紅孩兒
(2)因為殺死強盜被唐僧趕走而感到委屈和悲傷;因為離了隊伍而無處可去感到傷心;因為認錯但不被唐僧原諒而感到怨恨和悲傷。
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
四、課外文言文閱讀。(19分)
12.(19分)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①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①三傳:《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②符移:官府征調敕命文書。
(1)斷句(限三處)
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
(2)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①或教準增年有人。
②每期會賦役適逢、正趕上。
③帝益器重之更加。
④事決乃退才。
(3)翻譯句子。
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
(4)通讀本文,你認為寇準是個什么樣的人?
參考譯文:
寇準年輕時才華出眾又認真努力,精通《春秋》三傳。十九歲時中進士。太宗選拔人才,經常親自到殿前平臺看望詢問,年紀小的人經常不被錄取。有人教寇準增報年齡,寇準回答說:“寇準我剛剛參加進士測試被錄取,怎么能欺騙君主呢?”后來寇準考中,授予大理評事的官職,先后擔任歸州巴東縣、大名府成安縣的縣令。每次到了交稅賦服役的時候,從沒拿出官府征調敕命文書,只根據鄉親的姓名張貼在縣門口,百姓從沒有敢誤期的。連續升職擔任殿中丞、鄆州通判。皇帝在學士院將他招來測試,授予寇準右正言、直史館的職位,擔任三司度支推官。后來又變成擔任鹽鐵判官。正趕上(皇上)下詔召集百官議事,寇準極盡陳述事情的優點和缺點,皇帝更加的器重他了。把他提升為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寇準曾經在宮殿之中向皇帝啟奏事項,他的話與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氣地站起來,寇準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讓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決后才退下。因此皇帝獎賞他說:“我得到了寇準,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樣。”
(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這個句子的大意是:。每次到了交稅賦服役的時候,從沒拿出官府征調敕命文書,只根據鄉親的姓名張貼在縣門口,百姓從沒有敢誤期的。據此斷句為: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
(2)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①句意:有人教寇準增報年齡。或:有人。
②句意:每次到了交稅賦服役的時候。會:適逢、正趕上。
③句意:皇帝更加的器重他了。益:更加。
④句意:等事情解決后才退下。乃:才。
(3)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
重點詞語有:或,有人。方,剛剛;可,難道、豈。句意為:有人教寇準增報年齡,寇準回答說:“我剛剛參加進士測試,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騙皇上呢?”
(4)本題考查學生概括人物形象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結合重點語句進行概括。從“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年十九,舉進士”可以看出寇準才華出眾;從“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可以看出他誠實守信;從“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可以看出他為官有方;從“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可以看出他敢于直諫。
解析:
(1)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
(2)①有人
②適逢、正趕上
③更加
④才
(3)有人教寇準增報年齡,寇準回答說:“我剛剛參加進士測試,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騙皇上呢?”
(4)才華出眾,誠實守信,為官有方,敢于直諫。
句子劃分停頓:
1.主謂之間要停頓。
2.動賓(動補)之間要停頓。
3.發語詞和句首關聯詞、語氣詞之后要停頓。
4.語句倒裝處要停頓。
5.承前指示代詞之后要停頓。
6.句中轉折連詞“而”前要停頓。
五、課外現代文閱讀。(16分)
13.(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少年如豆
①少年把我招呼到他身邊的座位上,我有點驚喜地問:“我都戴了口罩,你還認得出是我呀?”
②“阿姨,我認得出來的,您的眼睛跟其他人不一樣。”少年微笑著回答我。
③這是在進城的公交車上,我與一個男孩的對話。這個男孩叫金紅。兩年前,他們一家人租住在我家隔壁。
④那時,金紅才上初一。他的父母經營著一家小飯店,金紅的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每隔幾天,他就像一臺出了問題的機器一樣,被父母“修理”一通。作為鄰居的我很是不忍,經常趕去救場。至今記得金紅被父親責打后蹲在門外的情景……
⑤一次次的責罰,加上一次次的失敗,徹底澆滅了金紅學習的心。他跟父母提出不再上學,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幫父母打理小飯店的生意。大人為了給孩子一個反省期,叫他老老實實待在家。因為要忙著照顧小飯店的生意,金紅的父母背地里請求我幫他們照看一下孩子。
⑥我整天在家做鉆石繡,干脆把金紅叫到我家,讓他給我打下手。我埋頭往底布上粘了好幾十顆水鉆后,金紅問我:“阿姨,能讓我試一下嗎?”我眼睛盯著底布盯得有些生疼,金紅的問話正合我意。拿著繡圖交代一番后,我起身,金紅落座。沒粘上幾顆水鉆,這孩子忽地站起來說:“我回家拿些豆子來!”
⑦金紅把父母用的紅豆、綠豆,黃豆,黑豆,青豆,都帶了一些到我家,還拿了粘膠和蓋食物用的大白粗布。征得我的同意后,他拿著我的八馬飛奔繡圖最前面的一匹馬作參照,鋪開白粗布,拿各種豆當水鉆,開始了他的創作。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金紅完全投入到他的創作中。他的眼睛亮亮的,閃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神情那么專注,似乎忘了周圍的一切。
⑧金紅用一天半的時間完成了一幅單馬奔騰圖,只見五色豆粒,不論外形是否飽滿、圓潤,在這孩子的安排下,都能在粗布上占有一席之地。這幅栩栩如生的豆粒馬匹讓我驚嘆!
⑨周日晚上,忙于生計的夫妻倆,終于收工回家了。我上門遞上他們兒子的杰作。他們驚詫了一下,又開始責罵孩子的心思用歪了。作為局外人的我,沒有馬上離開,而是背著孩子跟他們好好聊了一會兒。這之后沒幾天,金紅家便搬走了。小小的少年,就這樣遠離了我。他的豆粒作品,卻一直懸掛在我的心壁。
⑩兩年后相遇,這個背著大畫板的少年告訴我,他的父母當初聽取了我的建議,在周末與假期,都送他去學繪畫。
金紅剛接觸繪畫,就顯露出天賦。因為愛好得以發揮,金紅反過來又愛上了文化課的學習。才稍稍費些功夫,他的成績就突飛猛進。初中畢業時順利地考入了理想的高中,開始了自己的追夢人生。
“阿姨,那天晚上,您跟我的父母到底說了什么?”金紅害羞地笑著問我。
“說了什么呢?讓我想想,哦,當時,我只是叫他們把你看成你家小飯店里要用的各種豆子。一粒粒豆子,在他們的巧手下,能變成豆漿、豆沙、豆面,甚至是豆芽。而豆粒在你的安排下,又能成為奔馬圖……”金紅到站了,他下了車,對著我喊:“謝謝您,阿姨。”
望著少年步履矯健的背影,我在公交車內慶幸,終于有人能明白少年如豆、豆如少年的道理。
(選自《中國校園文學》2021年第八期,有刑改)
(1)請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節結果
金紅成績不好,經常被父母責罵。①徹底澆滅了金紅學習的心,不想再上學
②金紅獨立完成了一幅單馬奔騰圖“我”和金紅父母為之驚嘆。
金紅父母聽從“我”的建議,讓金紅學繪畫③愛好得以發揮,愛上了學習,成績突飛猛進,考入理想高中
金紅詢問“我”對他父母說了什么“我”告訴了他解析,并為他的改變慶幸
(2)第⑦段畫波浪線的句子屬于什么描寫?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3)選文第⑨段加橫線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
(4)請簡析文章題目“少年如豆”的妙處。
這篇文章通過倒敘的方式,講述了金紅由成績很差到找到閃光點,并初中畢業測試分數遠遠超出普高線的故事,表述了對所有少年都能得到合適的教育的期盼。
(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概括。
第一空,結合第⑤段中“一次次的責罰,加上一次次的失敗,徹底澆滅了金紅學習的心。他跟父母提出不再上學,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幫父母打理小飯店的生意。大人為了給孩子一個反省期,叫他老老實實待在家”可概括為:徹底澆滅了金紅學習的心;
第二空,結合第⑧段中“金紅用一天半的時間完成了一幅單馬奔騰圖,只見五色豆粒,不論外形是否飽滿、圓潤,在這孩子的安排下,都能在粗布上占有一席之地。這幅栩栩如生的豆粒馬匹讓我驚嘆”可概括為:金紅獨立完成了一幅單馬奔騰圖;
第三空,結合第⑩段中“兩年后相遇,這個背著大畫板的少年告訴我,他的父母當初聽取了我的建議,在周末與假期,都送他去學繪畫”,第段中“金紅剛接觸繪畫,就顯露出天賦。因為愛好得以發揮,金紅反過來又愛上了文化課的學習。才稍稍費些功夫,他的成績就突飛猛進。初中畢業時順利地考入了理想的高中,開始了自己的追夢人生”可概括為:愛好得以發揮,愛上了學習,成績突飛猛進,考入理想高中。
(2)本題考查對描寫方法的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
結合“他的眼睛亮亮的,閃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神情那么專注,似乎忘了周圍的一切”的內容可知,本句采用了神態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專注、全身心投入創作、十分喜愛繪畫的少年形象,表述出對他的欣賞之情。
(3)本題考查對句子作用的理解分析。
聯系第⑨段中“周日晚上,忙于生計的夫妻倆,終于收工回家了。我上門遞上他們兒子的杰作。他們驚詫了一下,又開始責罵孩子的心思用歪了。作為局外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健康大數據趨勢與挑戰的雙重解析
- 從云端到本地的醫療數據共享實踐-以區塊鏈為例
- 種植紅薯地出租合同協議
- 科普畫廊維修合同協議
- 租用場地建房合同協議
- 礦山買賣聯營分紅協議合同協議
- 租賃房屋修路合同協議
- 硅鐵原料采購合同協議
- 礦山收購居間合同協議
- 租賃廠房空調合同協議
- 中國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24版)解讀
- 《居家養老服務規范》
- 2025年福建能化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應急物資倉庫管理制度(4篇)
- 西安老城根Gpark策略課件0816
- 《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2022更新版)》解讀
- 2024全國高考歷史真題之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 《圖書館管理系統》課件
- 《人民幣國際化》課件
- 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
- 2023年高考真題-政治(福建卷) 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