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三10月月考歷史試卷_第1頁
吉林省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三10月月考歷史試卷_第2頁
吉林省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三10月月考歷史試卷_第3頁
吉林省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三10月月考歷史試卷_第4頁
吉林省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三10月月考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試題選這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1.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取義于樹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種主要的紀日方法。商代君主多以天干為名,如太甲、盤庚等。這反映出商代(

)A.天干地支知識已經在群眾中普及B.商朝人崇信鬼神C.王權的自我神化D.經濟繁榮,文化發達2.有人說:“分封制是一把雙刃劍,它同時給予中央集權和地方勢力以合法性。至于哪處勢力能夠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獲勝,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實力了。”下列地方勢力的行為具有“合法性”的是()A.設置官吏B.楚王問鼎C.三家分晉D.兼并爭霸3中國古代民間“換帖”結拜,有的是基于相同的經濟利益,有的是基于共同的文化志趣,當然,還有的是基于共同的政治訴求。后來,民間“換帖”結拜之風亂到官場,且成普遍現象,清代尤其嚴重。乾隆帝采用“年終匯奏”制進行自查自糾,收效甚微。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年終匯奏”制度凝聚了官僚的向心力B.“年終匯奏”制度強化了中央集權C.“結拜”受宗法觀念影響,嚴重損害吏治D.“結拜”嚴重造成清王朝專制衰落4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它象征著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也象征著秦始皇為鞏固統一,隨時準備鎮壓六國殘余勢力的叛亂。試想一下,兵馬俑應該面朝A.東方B.南方C.西方D.北方5“(漢)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職,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監察御史。”漢武帝繼廢諸郡監察御史后,又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據此可知(

)A.刺史制形成于漢文帝時期B.刺史大都是由丞相兼任C.刺史是地方最高行政長官D.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6朱元璋長子朱標因病去世,其他諸子中唯燕王朱棣的才能突出。于是朱元璋與大臣們商議:“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翰林學士劉三吾對曰:“即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何地?”于是朱元璋立皇長孫朱允炆為太子。這表明(

)A.立嫡大事皇帝一人獨斷B.朱元璋的決策權受到朝臣的制約C.燕王朱棣有奪嫡之心D.朱元璋以傳統方式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7傳說古代西方,有一天天庭里的眾神失和,世界處于災難的邊緣,沒有人敢站出來仲裁。血氣方剛的易受仙女勾引,老于世故的不敢直言權勢,天上地下沒有合適的人選。最后,天帝身旁站起一位白袍金冠的女神,拿出一條手巾,綁在自己眼睛上,大聲說道:“我來!”眾神一看,均表示同意。此傳說主要表明(

)A.城邦爭斗企盼和諧B.調和糾紛純靠理智C.商品交換需要公平D.拯救國家要靠正義8恩格斯指出:“在社會發展某個很早的階段,產生了這樣的一種需要:把每天重復著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的行為用一個共同規則概括起來,設法使個人服從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這個規則首先表現為習慣,后來便成了法律。”上述觀點的最有力論據是(

)A.制定《十二銅表法》B.編纂《民法大全》C.頒布《拿破侖法典》D.萬民法的形成9有觀點認為,英國1689年的《權利法案》的意義并不在于使議會獲得多少新的權力,而在于明確劃分了議會和國王的權力界限,使雙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權限模糊而發生嚴重的權力沖突,這一觀點(

)A.否定了英國革命的資產階級性質B.強調英國以法律確認政治權力的邊界C.認為英國革命后階級矛盾已根除D.旨在論證《權利法案》資產階級屬性10“要想當議員,就得有QUOTE個美元。這么說吧,我有一頭驢,它值QUOTE個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選為議員了,一年后,我的驢死了,我這個議員就不能繼續當下去了。請問,究竟誰是議員呢?–是我,還是驢?”富蘭克林這番話,說明他認為美國獨立后忽視了()A.白人的利益B.黑人的利益C.窮人的利益D.議員的利益11英國領事富里賜在《天京游記》中說:“我不能不承認他是我所認識的最開通的中國人。他極熟悉地理,又略識機器工程,又承認西洋文明之優越。”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A.洪秀全B.洪仁玕C.曾國藩D.石達開12歷史學家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這場戰爭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戰爭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C.抗日戰爭D.鴉片戰爭13陳獨秀在《說國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國家是什么東西,和我有什么關系呢?到了甲午年,才聽見人說有個什么日本國,把我們中國打敗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曉得,世界上的人,原來是分做一國一國的……我生長到二十多歲,才知道有國家,才知道國家乃是全國人的大家。”這表明(

)A.民族國家意識覺醒于外來侵略B.閉關鎖國造成國民意識的落后C.晚清時期的中國落后于日本D.國人學習日本開始于甲午戰后14清帝退位后,定都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的重點。《申報》曾發表文章指出:“南北二者比較之,則江左為偏安之局,北京有建瓴之勢。若進而言武昌,則南北兩京均居于一偏……恢恢帝都,無逾于此。”《申報》認為(

)A.南京環境安定適合定都B.北京能領導全局適合定都C.武昌位置居中適合定都D.地理位置對定都沒有影響15林治波撰文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關鍵在于實現了兩次戰略轉變:從城市到農村,使共產黨找到了立足之地和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從南方到北方,則使共產黨取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由城市向農村、由南方向北方轉移的起因分別是(

)A.八七會議的決定、解放戰爭取得全面勝利B.遵義會議的決定、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需要C.國民大革命的失敗、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甘肅會寧D.南昌和長沙起義的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16國民革命失敗后,蘇共領導人曾認為,中國紅軍不可能在農村有所作為,只能等待時機配合城市工人暴動。但是,毛澤東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國革命的獨特道路。對這一探索歷程表述準確的是()A.南昌起義QUOTE遵義會議QUOTE《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QUOTE“工農武裝割據”QUOTE敵后游擊戰C.秋收起義QUOTE“工農武裝割據”QUOTE中共“七大”D.遵義會議QUOTE井岡山道路QUOTE《論持久戰》17某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以下兩則學習材料,從兩則材料可以推出的正確結論是材料一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唐六典》材料二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唐】王建《夜看揚州市》(注:《唐六典》是唐玄宗時期頒布的一部行政性質的法典。王建是唐朝中后期詩人。)A.政府不再限制商業活動B.城市發展突破空間限制C.揚州發展突破時間限制D.揚州是唐朝的政治中心181947年某月的最后一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本月憂患最深……各方告急與失敗之報,幾如雪片飛來……成敗利鈍,一惟聽天命而已。”造成蔣介石“憂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A.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B.人民解放軍連續發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C.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渡江作戰打響D.南京解放,國民黨統治被推翻19有學者認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衰亡的歷史。近代史開始于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于1917年十月革命。該學者所持觀點為(

)A.近代化史觀B.革命史觀C.整體史觀D.文明史觀20.世界體系霸權周期是不斷更替的,霸權國家也是不斷更迭的,而世界體系結構本身也一直處在不斷變動之中。在歷史上,世界體系曾存在三個中心。它們是(

)A.17世紀的西班牙、19世紀的荷蘭、20世紀的英國B.17世紀的西班牙、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C.17世紀的法國、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D.17世紀的荷蘭、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21有一部講述某處商幫商人情感世界的黃梅戲電影,其中有下面一段歌詞:“我是一只雁,南來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飛來飛去遍九州……浪跡商海暫分手,我心永遠系徽州系徽州!”此故事應發生在()A.隋唐時期 B.宋元時期C.明清時期 D.民國時期22安徽省鳳陽縣小崗生產隊社員在20世紀70年代末簽訂的一份契約:“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殺頭也甘心。”這份契約的簽訂反映了①人民公社體制嚴重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②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勢在必行③我國土地所有制正經歷著變革④農民分田到戶違背了當時政府的土地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3“盡管這是(17世紀末)全球貿易體系中最邪惡、最不人道的貿易模式,但卻是剛剛誕生的全球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材料主要說明A.英國海盜式貿易影響了全球市場形成B.荷蘭商業貿易對全球市場形成的推動C.奴隸貿易推動了全球貿易體系的形成D.東西方貿易發展促成了全球市場形成24威尼斯在14—15世紀處于全盛時期,是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但從16世紀始,其貿易中心地位逐漸喪失,逐漸成為美麗的旅游勝地。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傳統商路受阻的影響 B.新航路開辟的影響C.尼德蘭革命的影響 D.工業革命的影響25面對經濟危機時期嚴重的失業問題,羅斯福說:“我們不僅要使失業者的肉體免遭饑寒,而且要維護他們的自尊心,他們自力更生的意志,他們的勇氣和決心。”以下新政措施當中最能體現羅斯福這一想法的是A.頒布《社會保險法》 B.推行藍鷹運動C.成立勞工關系委員會 D.興辦公共工程26梁啟超指出:“哥倫布之后,有無數之哥倫布,達·伽馬之后有無數之達·伽馬。而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造成中西航海命運差異巨大的根源是A.航海方式不同B.政治體制不同C.經濟基礎不同D.對外政策不同27“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當它走到前面傳遞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就可以說已經開始了。”這里所說的“科學時代”期間的主要成就不包括A.電力工業B.內燃機C.蒸汽機D.化學工業28據史料記截:“中國古代舉行婚禮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農業經濟社會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際。農忙既畢,女家始肯令之適人。”這說明A.生產方式限定了人們生活規律B.古代舉辦婚禮都在秋收后C.古代婦女的經濟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農耕的主要勞動力29斯大林在1924年掌權后,便推行了一項急速工業化的計劃,目標是趕超西方工業化國家。食物在其計劃中占有核心地位。這里“核心地位”的實質是指A.發展集體農業作為實現工業化的保障B.發展集體農業作為實現工業化的根本C.發展個體農業作為實現工業化的途徑D.發展個體農業作為實現工業化的基礎30經濟學家馬寅初1935年在《中國經濟改造》一書中認為:面對西方國家的傾銷政策,中國保護幼稚工業,除保護稅外,用統制的辦法,發展國內工業與之相抗,亦為今日國際經濟競爭之武器。但到1940年,馬寅初就對統制經濟提出批評:“吾人以千數百萬同胞之死傷,數百萬財產之損失,希冀獲得勝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復興,決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犧牲來交換幾個大財神,將吾人經濟命脈操在手中。”馬寅初對統制經濟態度變化的主要原因A.國民政府實行惡性通貨膨脹政策B.民族工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C.官僚資本迅速膨脹D.國家干預經濟政策盛行二史料解析題本題共有2小題40分31榮氏企業是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縮影,在內憂重重、外患頻頻的近代中國,演繹了一段艱難曲折的商業傳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獲得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春天。作為中國民族企業的代表,榮家的面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占當時全國面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摘編自《轉折年代——中國的1947年》材料二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榮家在無錫、上海兩地企業設備被毀,紗錠187萬枚布機2766臺、粉磨36部…榮家兄弟把大量面粉和小麥送給中國軍隊做軍糧。1941年,汪偽政權威脅榮德生求他將中新一、八兩廠賣與日本豐田紗廠,榮德生當即嚴詞拒絕,并大義凜然地說道:“我寧可玉碎,不為瓦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榮氏家族》(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榮氏企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6分(2)據材料二,指出榮氏企業在抗戰時期的境況,并說你對“我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理解。6分(3)閱讀材料,聯系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國民黨統治后期國統區經濟在“內”、“外”兩個層面發生的變化。8分32中國夢,是2014年11月29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過程中,習近平發表的重要講話之一。中國夢代表了新一屆政府對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和信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隨著另一場夢的破碎產生的。長期以來,中華文明以其獨有的特色和輝煌走在了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過巨大的貢獻。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隨著近代工業革命腳步的加快,中國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統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輝煌所造就的夢想之中,等待著“萬國來朝”。不料,等來的卻是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等來的卻是亡國滅頂之災。(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中“另一場夢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導致的?這一事件對中國的經濟結構產生了哪些影響?6分材料二新中國成立伊始,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就帶領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建設一個繁榮昌盛、各族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實行徹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勝利固然不易,在這樣的大國窮國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更是一件前無古人的偉業。實現偉大的夢想,想要一帆風順,沒有犧牲,不付出代價,是難以想象的。(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在新中國五六十年代的經濟建設上的哪些事件讓我們付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