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智賢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階段檢測語文試題(解析)贛榆智賢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階段檢測
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從上古時代到春秋時代,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觀念上都強調滿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對追求華麗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自身社會地位的享受,就是貴為天子的君主,也不應該一味地貪圖享樂。《尚書·五子之歌》:“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人此,未或不亡。”把華麗的美與奢侈的生活欲望簡單地等同起來,甚至認為追求華麗的美就是一個國家衰敗和滅亡的根本原因?!秶Z·楚語上》:“夫美也者,上下、內外、大小、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觀則美,縮于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边@是倡導樸實之美的最基本的經濟和政治的原因,與此同時,傳統美學觀也就把對美的鑒賞和崇尚納入了政治風格和道德評價領域,成為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超美學的標準。
(摘編自魏家俊《中國傳統文化視野下的絢麗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復興的今天,怎樣認識中國文化傳統,是我們的重大課題。因為體大,自然思紛;為求其真,仁智之見,我們都應該研究。歷覽前賢著述,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特質。
和而不同,厚德載物。重視人與自然之間,族群、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所謂“天人合一”是經過區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與自然的統一,強調的是順應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觀念上形成了“協和萬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善于化解對立,主張仁愛、和為貴。
剛健自強,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學習,以“剛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奮斗不止。中國人因此而創造了世界上獨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的文明。
仁義至上,人格獨立。我們以仁義為最高價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揚至大至剛的正氣,強調人人都有內在的價值與不隨波逐流的獨立意志,守正不阿,氣節凜然,甚至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主義肯定人民是主體;人君之居位,必須得到人民的擁戴;保民、養民是人君的最大職責。
整體把握,辯證思維。中國思維有兩大特征,一是整體觀,二是陰陽觀。前者從整體上把握世界或對象的全體及內在諸因素的聯系性、系統性,反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后者重視事物內在矛盾中陰陽等關系的對立與平衡。
經世務實,戒奢以儉。我國有現世與實務精神,強調知行合一,經國濟民,兼重文事武備,明理致用,反對空談高調。尊重勞動,倡導勤儉節約,力戒驕奢淫逸,鄙視不勞而獲。
中國文化精神的這些特質可以成為中國夢的文化底蘊,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實際上,中國古代文化可以做創造性的現代轉化。例如中國古代的社會理想,或者說中國夢,代表話語應是《禮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p>
這是儒家所設想的遠古時期“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說是古代中國人的夢想。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會理想。
兩千多年來,平民子弟通過宗族祠堂與家庭教育世代傳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價值仍然是仁愛、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響他人的生活哲學,是帶有儒家文化密碼的忠臣義士的故事和蒙學讀物、族譜家訓、民諺民謠中的廉潔勤儉、與人為善等觀念,如《三字經》《千字文》以及“四書”中的一些內容。這些價值通過唱戲的、說書的,通過家人鄉親口耳相傳,逐漸在民間扎根。
(摘編自郭齊勇《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
材料三:
信息化、數字化既給傳統文化的生存發展帶來威脅,也為其重煥生機提供契機。為什么從前人們喜歡看戲,現在不喜歡呢?這變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數字化的技術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發達,文化娛樂活動匱乏時,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礎上的傳統文化,得以較好地傳承發展。隨著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進入信息化、數字化時代后,地域色彩濃厚的傳統文化面臨巨大沖擊,當人們打開智能手機,就可以觀看電影、電視時,很多人就不愿意走進劇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劇種了。傳統戲劇如此,其他領域和門類的傳統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數字化是一種技術力量,它們打破了傳統文化的傳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獲取知音。如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從2014年登陸好萊塢杜比劇院后熱度一直不減。這種蘊藏著強烈獨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碼、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文化語境里被認同、被贊嘆,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編自封壽炎《數字時代,傳統文化如何保護傳承》)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上古時代到春秋時代,人們強調滿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對追求華麗的奢侈。
B.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我們應當充分研究諸多前人觀點,才能較為完整地總結出其精神特質。
C.“天人合一”是區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與自然的統一,強調順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國思維具有整體觀與陰陽觀,其內涵有相同性,都主張內在的聯系性、系統性與平衡性。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文化強調民為邦本,“民為貴、君為輕”,民與君的關系恰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B.傳統美學觀把對美的鑒賞和崇尚納入政治風格和道德評價領域,它就將成為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超美學的標準。
C.中國夢是以中國文化精神為底蘊的,“天下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會基礎。
D.《三字經》《千字文》是帶有儒家文化密碼的蒙學讀物,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核心載體。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三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文化本身也是一種信息,信息越發達文化傳播也就越廣泛。
B.傳統文化要在網絡文化時代持續發展壯大,就必須有所創新。
C.在數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會彼此沖擊,形成干擾。
D.一個民族保存著還是拋棄了自己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是它將要強盛或者衰落的標志。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
5.在數字化、信息化時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傳承傳統文化?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
(二)現代文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老將軍的小板凳
石朋慶
我到部隊參軍時,只有十八歲,年紀小,個頭兒也不高,在班里老是被戰友們說成是小兵蛋子。高炮團訓練很嚴格,一般的身體還真吃不消,一天下來,累得像害場病似的。有戰友私下問我:“你這個頭兒怎么想到要當兵啊?”
我倔強地回應了一句:“我自幼就立志當兵,個頭兒小也會慢慢長高的。”
一天,我們班長對我說:“你真有福!老將軍聽說你與他是同鄉,要見見你?!?/p>
我一時不知所措。我想這可能是我改變命運的一個契機,戰友們也以為我會離開連隊去師部機關。
果真,第二天師部通訊員小范就打電話來了,要連部派車速送我到師部。我在訓練營累得滿頭大汗,沒顧得擦洗一把就搭乘連部的吉普往師部趕。
到了師部,通訊員小范熱情地接待了我,他說:“老將軍是我們的老首長,對我們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兵一卒都懷有深厚的感情。離休后,老將軍主動要求回到這里。今天時間緊,以后有空,我帶你去師部榮譽室參觀參觀?,F在,我們一起去老將軍家吧!”
我原以為老將軍會像電影里的將軍一樣氣派,他的家也有和電影里一樣的擺設,但眼前這個腿腳已經不太方便的老人卻不是我想象中的老將軍。
老將軍看到我后,就示意小范退出了房間。我一時不知該坐著還是站著,他伸出了雙手,我也下意識地伸出了雙手。他握我的手時很是有力。
然后,老將軍問我:“你是南山頭的?”我說:“是?!崩蠈④娨豢诘泥l音,讓我感到親切。
“哪個村?”
“楚家坳?!?/p>
“真是同鄉。你說說,當年,我們楚家坳有多少紅軍犧牲在南山頭上?”
“我知道的不是很多,我只聽說您當年是最勇敢的小戰士。但我不知道,您還是這個部隊的老將軍?!?/p>
“你坐,你坐,我去倒茶。論輩分,我和你爺爺是一個輩分的,那時你爺爺沒有跟著大部隊走,現在還健在吧?”
老將軍一邊說,一邊倒茶。
我看到老將軍家除了彩電是新的,其他的家具都很舊。特別是那個小板凳,三塊小木板拼成的,矮矮小小的,是普通人家都有的那種。
我坐了下去。
我之所以沒有坐到沙發上,主要是心里對老將軍很敬畏,有點兒誠惶誠恐。雖然沙發也很舊。
老將軍見了,笑了笑說:“有山里人的質樸!”
老將軍把茶杯遞到我手里時,我發現老將軍看我的眼神很慈祥,使我想起了我的爺爺。
我們談了一個上午,主要是老將軍問,我答。問的都是家鄉的人現在日子過得怎么樣了,家鄉有哪些變化,家鄉的黨員和干部在干什么之類的。我把知道的都向老將軍說了。我說:“不知道的,我寫信回去問問,再來向您匯報。”
老將軍說:“不了,我老了,我要回楚家坳去,葉落歸根?!彼f這話時很傷感。中午,師部安排我和老將軍一起吃了午餐。
從那以后,我回到班里總想聽到老將軍給我帶來的好消息,班里的戰友也以為我很快會被調到師部或者送到軍校去學習。
等了好長時間。一天,師部通訊員小范又打來電話,點名要我到老將軍家搬家。我以為有戲,一定是老將軍在師部領導面前提到了我。為老將軍搬家,我很是興奮。我認為,應該給老將軍這樣的功臣安排一個像樣的家。
結果出乎我想象,老將軍是告老還鄉。
我幫老將軍把一些舊家具搬到車上。老將軍說:“搬家具是私事,所以,我只有讓你來?!?/p>
老將軍說:“我沒什么東西留給你,只有你第一次到我家做客時坐的那個小板凳?!?/p>
我感到詫異。一只小板凳,為什么要留給我?
老將軍被師部的小車送回了楚家坳。我望著遠去的老將軍,眼里一片潮濕,心中五味雜陳。
第二年春,老將軍中風了,病在床上,總是念叨著我和那只小板凳。
到了初夏,老將軍已經病危。
師部領導通知我一起回去看望老將軍,我帶著那只小板凳回家了。老將軍在彌留之際,讓我把小板凳拿給他看。看到小板凳,老將軍笑了。他說,在延安大生產運動時,這只小板凳是中央一位首長紡紗時坐過的。他當年到抗大學習時,那位首長送給了他。他還說,當年,他就坐在前排,聽過很多中央領導講課。
我默默聽完老將軍講的小板凳的故事,低著頭,任淚水直流。
《微型小說》選刊2019年8月第1期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老將軍中風了,仍然念叨著小板凳,說明小板凳在他心目中分量很重,而老將軍將小板凳送給我,也說明了對我的看重。
B.在和老將軍剛開始交往時,“我”對老將軍有所希冀,認為與老將軍交往可能是“我”改變命運的契機,體現了我的狹隘自私的性格特點。
C.老將軍知道我是同鄉后接見我,向我咨詢家鄉的情況、離休后想要落葉歸根,這些細節表現出他對家鄉深厚的感情。
D.文章善于從細微之處寫人,當老將軍點名要我搬家時,將我想象中的家與現實中的家的情況形成了對比,突出了老將軍的品質。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介紹了老將軍詢問我關于家鄉的事,為老將軍最終告老還鄉作出了鋪墊。
B.“我”初次到老將軍家里,就坐到那個小板龔上,既照應了小說題目,更為下文老將軍把小板凳留給我埋下了伏筆。
C.小說中人物之間的對話較多,鮮明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小說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我和老將軍的形象。
D.小說以“我低著頭,任淚水直流”為結尾,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體現了微型小說的特點。
8.小說中老將軍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9.小說以“小板凳”為題,這樣處理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1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
或曰:“將謂桓公仁義乎?殺兄而立,非仁義也。將謂桓公恭儉乎?與婦人同輿,馳于邑中,非恭儉也。將謂桓公清潔乎?閨門之內,無可嫁者,非清潔也。此三者,亡國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畢朝周室,為五霸長,以其得賢佐也,失管仲隰朋任豎刁易牙身死不葬蟲流出戶一人之身榮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異也,由此觀之,則任佐急矣?!?/p>
荊公子行年十五而相荊,仲尼聞之,使人往視。還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敝倌嵩唬骸昂隙迦酥牵怯跍⑽?;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伯牙子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復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為鼓琴者。非獨鼓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雖有賢者,而無以接之,賢者奚由盡忠哉!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樂而后至也。
宋司城子罕之貴子韋也,入與共食,出與同衣。司城子罕亡,子韋不從;子罕來,復召子韋而貴之,左右曰:“君之善子韋也,君亡不從,來又復貴之,君獨不愧于君之忠臣乎?”子罕曰:“吾唯不能用子韋,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復也,尚是子韋之遺德余教也,吾故貴之,且我之亡也,吾臣之削跡拔樹以從我者,奚益于吾亡哉?”
子路問于孔子曰:“治國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賢而賤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也,賤不肖而不能去也。賢者知其不宜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賤己而仇之,賢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雖欲無亡,得乎?”
(節選自《說苑·尊賢》,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失管仲/隰朋/任豎刁/易牙/身死不葬蟲流/出戶一人之身/榮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異也
B.失管仲/隰朋/任豎刁/易牙/身死不葬/蟲流出戶/一人之身/榮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異也
C.失管仲/隰朋/任豎刁/易牙/身死不葬/蟲流出戶/一人之身/榮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異也
D.失管仲/隰朋/任豎刁/易牙/身死不葬蟲流/出戶一人之身/榮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異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畢朝周室”與“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宮賦》)兩句中的“畢”字含義不相同。
B.“智于湯、武”與“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兩句中的“于”字含義不同。
C.“伯牙子鼓琴”與“虎鼓瑟兮鸞回車”(《夢游天姥吟留別》)兩句中的“鼓”字含義相同
D.“善哉乎鼓琴”與“素善留侯”(《鴻門宴》)兩句中的“善”字含義不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人認為齊桓公不仁義、不恭儉、不清潔,所作所為如亡國的平庸國君,但因管種、隰朋而成為五霸之首,由此可見任用輔佐的人非常重要。
B.伯牙彈琴,鐘子期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伯牙的志向;鐘子期死后,伯牙認為世上再無值得為之彈琴的人了,由此論述知音的重要性。
C.面對身邊人的質疑,子罕指出因為不能重用子韋,才導致逃亡?,F在再次回來,是因為子韋曾教導他,所以子罕重用子韋。
D.孔子認為,中行氏尊重賢明的人卻不能任用,輕視不賢明的人又不能辭退,以至于賢明的人與不賢明的人都對其怨恨仇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雖有賢者,而無以接之,賢者奚由盡忠哉!
(2)君之善子韋也,君亡不從,來又復貴之,君獨不愧于君之忠臣乎?
14.請簡要概括本文所體現的人才觀。(4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體共2題,8分)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15-16題。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登岳陽樓》首聯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看似平淡的敘述中卻寄予著許多感慨。
B.《登高》頷聯氣象雄渾,境界開闊,為頸聯、尾聯抒發情感創設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個人的痛苦在這個背景下顯得分外渺小,倍添悲涼。
C.《登高》頸聯中“悲”是全詩的詩眼,它集中表述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動人心弦。
D.《登岳陽樓》尾聯寫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詩人眼望國家動蕩不安,卻只能倚窗北望,涕泗交流。“憑軒”一句與題目“登樓”遙相呼應,收束全詩,從而使全詩渾然一體。
16.結合的境況,談談你對“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兩句詩的理解。(5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題,6分)
17.名篇名句默寫。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孔子同志,曾晳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繪了暮春時節人們在沂水邊快樂游玩的情景,表述了對和諧美好生活的向往。
(2)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杜甫的《登岳陽樓》中最能體現這種關心國家大事,心系黎民百姓的胸懷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古人常借水抒情明志,《桂枝香·金陵懷古》中有對江水這樣描寫:“_______________。”《念奴嬌·過洞庭》中對于洞庭湖的水面也有這樣的描述:“_______________?!?/p>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8-19題。(9分)
在雅典阿果拉廣場上,孔子與蘇格拉底跨越千年,在此形神相遇。兩尊青銅雕像分立東西,面向彼此,向世人講述中國和希臘之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
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刪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授弟子??鬃雍吞K格拉底是全人類共同的圣哲,都生活于社會劇變之際。在歷史巨輪的轟然轉向中,孔子和蘇格拉底心懷崇高的使命意識,①,一位漫步街頭揭示真諦。他們在周游或漫步中言傳身教,知行合一;他們終生恪守自己的原則,踐行自己的思想,在不同的環境下開出了自己的濟世良方??鬃佑谩叭省钡脑瓌t,使共同體成員看到了秩序生活的理想和希望;②,鼓舞共同體成員為不斷獲得完好的生活而凈化心靈。“仁”和“德性”的提出,突破了狹隘的等級觀念和相對主義,洞悉了人類命運一體性之應然與必然,不僅影響了當世,③。
18.下列句子中的“他”和文中畫橫線處的“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B.既然他聽不進勸告,那就算了。
C.回村后該蓋他三五間瓦房過日子。
D.他日我必定親自登門拜訪。
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小時候,我喜歡看大人下象棋,感覺隔著楚河漢界兩軍對壘,刀兵相見,既刺激又有趣。看著看著,不僅學會了下棋,而且懂得了下棋規則以外的規矩: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修養高的人下棋,彬彬有禮,或是讓對方先手,或是讓一兩子;修養差的人下棋,贏了沾沾自喜取笑對方技藝太差,輸了罵罵咧咧誣陷對方耍賴,要是真急了,一言不合還能動起粗來。我那時候還小,對“真君子”“大丈夫”的理解,還只局限在棋局之中。現在看來,其實這種棋品見人品的優良品質,一直在①地熏陶著我。
學生時代,我一直保持著閑暇下象棋的愛好。有時晚自習結束回到宿舍熄燈后,乘著一時興起,與室友頂著被子打著手電筒,在被窩里一較高下。不過,那時候的我棋藝并不算出色,只是掛點小彩頭賭一碗方便面而已,經常會輸得一塌糊涂。我的棋藝真正②的時候,是在參加工作以后。結束學生時代的我來到北方工作,開始了獨立生活,我懂得了細心去做每一件事,懂得了珍惜眼前所擁有的。這種轉變,也作用在下象棋上。過去我總會以殺掉對方有生力量為制勝的主攻方向,獨立生活后我變了,變得會通盤考慮哪些子可以丟、哪些子必須保護好,從以前③落子逐漸變成慎重布局、以大局為重,以前浮躁焦慮的心性逐漸變得沉穩平和。
2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對比的修辭方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述效果。(4分)
22.簡述第二段的主要內容。要求表述簡潔流暢,不超過40個字。(4分)
寫作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我國著名草地農業科學家、工程院院士任繼周,扎根西北數十年,一輩子守護草原,實現了讓草原草長好、讓牛羊吃得好、讓老百姓都吃上肉、讓生命循環都健康的目標,成為我國草原農業科學的奠基人。如今98歲的任老,還在忙著編寫我國第一本有關農業倫理的教材,為了提醒自己“分秒必爭”,他在家里掛滿了鐘表。他說:“社會給我的東西太多了,回報不了,舀一瓢水,沒還一桶;在我這個年齡,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要珍惜我借來的時間?!?/p>
請結合材料,以“時間與回報”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贛榆智賢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階段檢測
語文試題解析解答
1.B2.A3.A4.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先開門見山,表明寫作對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特質”,然后分六段指出了特質的具體內容,最后論述傳統文化精神特質與中國夢的關聯以及傳播方式。②運用了大量的理論論證、引用論證(或道理論證)。在具體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特質時,引入并闡釋了很多傳統文化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使論證更明確,更有說服力。③運用了舉例論證。點明中國文化和而不同、厚德載物,并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上分析。通過中國夢來證明,中國古代文化可以做創造性的現代轉化。(任意答出兩點即可)5.①提煉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通過故事、蒙學讀物、族譜家訓、民諺民謠的形式加以固化,運用民間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②對蘊藏著強烈獨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碼、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作品進行數字化、信息化處理,使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③做好傳統文化的數字化整理工作,展示文化的多樣性,推動文化的傳承,促進文化與科技整合,推動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人們強調滿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錯誤。結合材料一開頭“從上古時代到春秋時代,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觀念上都強調……就是貴為天子的君主,也不應該一味地貪圖享樂”分析,缺少限制范圍,“一般觀念上都”,表述絕對。
C.“不是征服自然”錯誤。原文第二段說“強調的是順應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選項表述絕對,曲解文意。
D.“其內涵有相同性”錯誤。結合材料二第六段“中國思維有兩大特征,一是整體觀,二是陰陽觀。前者從整體上把握世界或對象的全體及內在諸因素的聯系性、系統性,反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后者重視事物內在矛盾中陰陽等關系的對立與平衡”分析,思維的整體觀與陰陽觀內涵不同,選項曲解文意。
故選B。
2.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文本觀點態度的能力。
B.“納入政治風格和道德評價領域,它就將成為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超美學的標準”錯誤。材料一結尾段說“這是倡導樸實之美的最基本的經濟的和政治的原因,與此同時,傳統美學觀也就把對美的鑒賞和崇尚納入了政治風格和道德評價領域,成為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超美學的標準”,將“已然”當“未然”,原文“納入了”“成為”應該是已然,選項中是“納入”“將成為”,時態有誤。
C.“‘天下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會基礎”錯誤。原文材料二倒數第三段說“中國文化精神的這些特質可以成為中國夢的文化底蘊,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可見選項偷換概念張冠李戴,混淆了“歷史文化基礎”和“社會基礎”。
D.“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核心載體”錯誤。結合材料二結尾段“兩千多年來,平民子弟通過宗族祠堂與家庭教育世代傳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價值仍然是仁愛、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響他人的生活哲學,是帶有儒家文化密碼的忠臣義士的故事和蒙學讀物、族譜家訓、民諺民謠中的廉潔勤儉、與人為善等觀念,如《三字經》《千字文》以及‘四書’中的一些內容”分析,原文沒有說“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核心載體”,應該是“主流價值”。
故選A。
3.本題考查學生對論點、論據、論證以及論證結構的把握能力。
材料三觀點是“信息化、數字化既給傳統文化的生存發展帶來威脅,也為其重煥生機提供契機”。
B.主要講傳統文化要發展壯大,就必須創新。
C.主要講不同文化的沖擊干擾等。
D.民族和“歷史、傳統文化”的關系。
只有A項是從信息化數字化與文化傳播的角度來作答的。
故選A。
4.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論證特點的能力。
選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結合“歷覽前賢著述,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特質”分析,先開門見山,表明寫作對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特質”;結合“和而不同,厚德載物”“剛健自強,生生不息”“仁義至上,人格獨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整體把握,辯證思維”“經世務實,戒奢以儉”分析,分六段指出了特質的具體內容;結合“中國文化精神的這些特質可以成為中國夢的文化底蘊,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實際上,中國古代文化可以作創造性的現代轉化”“百姓接受并影響他人的生活哲學,是帶有儒家文化密碼的忠臣義士的故事和蒙學讀物、族譜家訓、民諺民謠中的廉潔勤儉、與人為善等觀念”“這些價值通過唱戲的、說書的,通過家人鄉親口耳相傳,逐漸在民間扎根”分析,最后論述傳統文化精神特質與中國夢的關聯以及傳播方式。
論證方法,運用了大量的理論論證、引用論證(或道理論證)。
結合“在高歌民族復興的今天,怎樣認識中國文化傳統,是我們的重大課題。因為體大,自然思紛;為求其真,仁智之見,我們都應該研究”,運用因果論證進行道理分析,闡明應該多方研究,認識中國文化。
結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等分析,在具體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特質時,引入并闡釋了很多傳統文化名句,使論證更有說服力。
結合“和而不同,厚德載物。重視人與自然之間,族群、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所謂‘天人合一’是經過區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與自然的統一,強調的是順應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等分析,運用舉例論證,點明中國文化和而不同、厚德載物,并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上分析?!皩嶋H上,中國古代文化可以作創造性的現代轉化。例如中國古代的社會理想,或者說中國夢……”,通過中國夢來證明,中國古代文化可以做創造性的現代轉化。
5.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根據材料二原文“百姓接受并影響他人的生活哲學,是帶有儒家文化密碼的忠臣義士的故事和蒙學讀物、族譜家訓、民諺民謠中的廉潔勤儉、與人為善等觀念,如《三字經》《千字文》以及“四書”中的一些內容。這些價值通過唱戲的、說書的,通過家人鄉親口耳相傳,逐漸在民間扎根”可知,保護傳承傳統文化應當提煉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通過故事、蒙學讀物、族譜家訓、民諺民謠的形式,運用民間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
根據材料三原文“但是,信息化、數字化是一種技術力量。它們打破了傳統文化的傳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獲取知音。如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從2014年登陸好萊塢杜比劇院后熱度一直不減”可知,保護傳承傳統文化應當對蘊藏著強烈獨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碼、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作品進行數字化、信息化處理,使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根據材料二原文“中國文化精神的這些特質可以成為中國夢的文化底蘊,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實際上,中國古代文化可以作創造性的現代轉化”可知,保護傳承傳統文化應當做好傳統文化的數字化整理轉化工作,促進文化與科技整合,推動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6.B7.C8.①慈祥、待人熱情。從知曉我是同鄉后,老將軍熱情的接見了我,看見我伸出手,握我手時很用力,主動的為我“倒茶”,這些細節都可以體現。
②質樸、節儉。將軍家中與“我”想象的氣派氛圍截然不同,家中擺設除了彩電是新的,其他家具都很舊,并且從對舊小板凳的珍愛也可以看出老將軍的性格。
③重情重義、念舊。從接見同鄉戰士“我”,詢問我家鄉的變化,退休后渴望“葉落歸根”可以看出。9.①作為行文線索,將我首次拜訪老將軍家坐板凳,給老將軍搬家時送板凳和最后我帶著小板凳看望老將軍的情節串聯起來,推動情節發展。
②老將軍對小板凳的珍視,可以襯托出老將軍質樸、重情重義的品格。
③寄寓著革命老一代人對年輕一輩的期許,象征著革命精神的傳承,深化文章主旨。
6.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B.“體現了我的狹隘自私的性格特點”錯誤,此處反映了我的年輕、渴望被重用的形象。
故選B。
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賞析的能力。
C.“對比的手法”錯。小說刻畫了我和老將軍的形象,展現人物的形象時使用了語言、心理等描寫手法,但沒有使用對比手法。
故選C。
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老將軍看到我后,就示意小范退出了房間。我一時不知該坐著還是站著,他伸出了雙手,我也下意識地伸出了雙手。他握我的手時很是有力”“你坐,你坐,我去倒茶……”,從知曉我是同鄉后,老將軍熱情的接見了我,看見我伸出手,握我手時很用力,主動的為我“倒茶”,這些細節可以體現出老將軍慈祥、待人熱情。
“我看到老將軍家除了彩電是新的,其他的家具都很舊。特別是那個小板凳,三塊小木板拼成的,矮矮小小的,是普通人家都有的那種”“他說,在延安大生產運動時,這只小板凳是中央一位首長紡紗時坐過的”,將軍家中與“我”想象的氣派氛圍截然不同,家中擺設除了彩電是新的,其他家具都很舊,并且從對舊小板凳的珍愛也可以看出老將軍質樸、節儉。
“你真有福!老將軍聽說你與他是同鄉,要見見你”“問的都是家鄉的人現在日子過得怎么樣了,家鄉有哪些變化,家鄉的黨員和干部在干什么之類的”“不了,我老了,我要回楚家坳去,葉落歸根”,從接見同鄉戰士“我”,詢問我家鄉的變化,退休后渴望“葉落歸根”可以看出老將軍重情重義、念舊。
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
解答本題應從人物、情節、主旨三方面作答。
從情節上來看,“小板凳”作為文章的行文線索,全文圍繞“小板凳”展開敘述,將我首次拜訪老將軍家坐板凳,給老將軍搬家時送板凳,最后我帶著小板凳看望老將軍的情節串聯起來,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從人物形象上來看,小說以“小板凳”為題,文中寫老將軍中風了,仍然念叨著小板凳,說明小板凳在他心目中分量很重,老將軍對小板凳的珍視,可以襯托出老將軍質樸、重情重義的性格特點。
從主題思想方面來看,老將軍將小板凳送給我,說明了對我的看重。“小板凳”寄寓著革命老一代人對年輕一輩的期望,象征著革命精神的傳承,深化了文章主旨,引人深思。
C11.B12.B
13.(1)雖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沒有人與之交接,賢者又通過什么(路徑)來盡忠呢。
(2)你對他很是善待,你逃亡的時候他沒有跟從,你回來之后還看重他,你難道對那些忠臣不愧疚嗎?
14.要識別人才,尊重人才,任用人才。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他失去管仲、隰朋,任用豎刁、易牙,就身死不能下葬,尸蟲流出門外。在一個人的身上,為什么榮耀與恥辱都會經歷到呢?那是因為他任用的人不同。
“身死不葬”為主謂結構,意思完整,后面斷開;“蟲”是“流出戶”的主語,其前斷開,排除AD;
“何者”是一個問句,應單獨斷開;“其所任”是“異”的主語,其前斷開,排除B。
故選C。
1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
A.正確?!爱叧苁摇钡摹爱叀笔恰叭俊?,句意:使諸侯全都朝奉周王室。/“六王畢,四海一”的“畢”是“完了”,句意:六國滅亡,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兩句中的“畢”字含義不相同。
B.錯誤。兩句中的“于”字含義相同?!爸怯跍⑽洹钡摹坝凇笔恰氨取钡囊馑?,句意:比湯、武明智。/“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的“于”也是“比”的意思。句意:冰,是水凝集而成的,卻比水的溫度還要低。
C.正確。“伯牙子鼓琴”的“鼓”是“彈奏”,句意:伯牙彈琴。/“虎鼓瑟兮鸞回車”的“鼓”是“彈奏”,句意: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拉著車。兩句中的“鼓”字含義相同,
D.正確。“善哉乎鼓琴”的“善”是“好”,句意:彈得太好了。/“素善留侯”的“善”是“與……交好、友好”,句意:一向和留侯張良友好。兩句中的“善”字含義不相同。
故選B。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B.“由此論述知音的重要性”錯,結合“非獨鼓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雖有賢者,而無以接之,賢者奚由盡忠哉!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樂而后至也”可知,是論述賢者效忠君王需要途徑。
故選B。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接”,交接;“無以”,沒有用來……的人;“奚由”,賓語前置句,“由奚”,從哪里,通過什么途徑;
(2)“善”,善待、友好;“亡”,逃亡;“貴”,看重;“獨”,難道。
1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中的思想觀點的能力。
由“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樂而后至也”可概括為:要識別人才。
由“在于尊賢而賤不肖”可概括為:要尊重人才。
由“司城子罕亡,子韋不從;子罕來,復召子韋而貴之”“吾唯不能用子韋,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復也,尚是子韋之遺德余教也,吾故貴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畢朝周室,為五霸長,以其得賢佐也”可概括為:要任用人才。
參考譯文: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榮的名聲流傳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賢臣,謙虛地對待士人。
有人說:“能認為齊桓公仁義嗎?殺死兄長而繼位,不是仁義。能認為齊桓公恭謹有節制嗎?與婦人同乘一輛車奔馳在都城中,不是恭謹有節制。能認為齊桓公操守清白嗎?在他的后宮家門內就沒有可出嫁的女人,這不是操守清白。這三樣事,是敗亡國家的荒淫君主的行為,然而齊桓公兼而有之,但因為得到了管仲、隰朋,就多次會合諸侯,一舉匡正天下,使諸侯全都朝奉周王室,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因為他能得到賢臣的輔佐。他失去管仲、隰朋,任用豎刁、易牙,就身死不能下葬,尸蟲流出門外。在一個人的身上,為什么榮耀與恥辱都會經歷到呢?那是因為他任用的人不同。由此看來,這失去賢臣良佐的事就最緊急了?!?/p>
荊國公子十五歲時就代理荊國的事務,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派人前往觀看他是如何處理政事的。使者返回后,對孔子說:“廊下有二十五俊士,他的堂上有二十五位老人。”孔子說:“合二十五人的智慧來治理天下,比湯、武還要明智;合二十五人的力量,力量大于彭祖。以此來治理天下,一定可以使國家免于危亡了吧!”
伯牙彈琴,鐘子期在一旁欣賞,伯牙開始用琴聲抒發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懷,鐘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嘆說:“彈得太好了,高昂激越,如登巍巍高山!”過了一會兒,伯牙又表述了自己志在流水的意向,鐘子期又禁不住說:“彈得太好了,回旋跌宕,如臨滔滔江河?!焙髞?,鐘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斷,終生不再彈琴,認為失去知音,世上便再無值得為之彈琴的人了。不但彈琴是這樣,賢人也這樣。雖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沒有人與之交接,賢者又通過什么(路徑)來盡忠呢。良馬不會自己到達千里之遠,是要等待伯樂的賞識后才能到達千里。
宋司城子罕看重子韋,與他共食同衣。司城子罕逃亡,子韋沒有追隨;子罕返回后,又召見子韋并禮待他。左右說:“你對他很是善待,你逃亡的時候他沒有跟從,你回來之后還看重他,你難道對那些忠臣不愧疚嗎?”子罕說:“我正是因為不能重用子韋,才導致逃亡;現在我再次回來,尚且是因為子韋教導我的原因,所以我看重他。況且我逃亡,我的臣子跟從我,哪里對我的逃亡有好處呢?”
子路問孔子說:“怎樣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治理國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賢能的人,輕視那些不賢的人?!弊勇氛f:“中行氏尊重賢能的人,輕視那些不賢的人,他的滅亡是什么緣故?”孔子說:“中行氏尊重賢人卻不能重用他們,輕視不賢之人卻不能罷免他們;賢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賢的人知道他輕視自己而仇恨他。賢能的人埋怨他,不賢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擺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滅亡,能夠辦得到嗎?”
15.C16.個人境況:舉目無親,年老多病,以孤舟為伴。
感情:時值戰爭未平、國家多難,因而老淚縱橫。不僅哀嘆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涼,更為國家動蕩不安、戰亂不休而悲傷。
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C.“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說法錯誤。頸聯主要寫詩人的羈旅之愁與體弱多病的孤獨之感,所抒之情動人心弦,不能說是“纏綿悱惻”。
故選C。
1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詩的尾聯“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意思是:遙望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一想到這,憑軒遙望的我不禁老淚縱橫。
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而登上岳陽樓之后,看到浩渺的湖水,引發了復雜的思緒。聯系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可知,詩人此時年老多病,又遭逢亂世,親友被分隔在別處,沒有音信,讓自己思念不已。自己晚境凄涼,連一個穩定的住所都沒有,只能孤舟相伴。所以這一聯中表述了對自己衰老多病、窮困潦倒以及舉目無親境況的感慨和哀嘆。
但并沒有僅僅局限于自己的個人境遇哀傷之中,此時此刻他心中想的仍然是國家動蕩不安,戰亂不止?!叭竹R關山北”表明了對國家遭受戰亂的擔憂,同時又隱蔽地表述了自己年事已高,報國無門的悲苦。詩人不只是寫出了自己的孤苦無依,更體現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
17.浴乎沂風乎舞雩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千里澄江似練玉鑒瓊田三萬頃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浴、雩、戎、泗、澄、練、鑒、瓊。
18.B19.一位周游列國傳道解惑蘇格拉底以“德性”的觀念更影響了人類精神文化發展的方向
18.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般詞語含義和用法的把握能力。
畫橫線句子中的“他”是人稱代詞,是特指,這里指孔子。
A.“他”是指示代詞,另外的、其他的;
B.“他”是人稱代詞,是特指;
C.“他”是人稱代詞,虛指(用在動詞和數量詞之間);
D.“他”是指示代詞,另外的、其他的。
故選B。
19.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述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第①處,本處是對孔子和蘇格拉底的介紹,根據“一位漫步街頭揭示真諦”可知,需要填的句子句式上也是“一位……”,人物對應的是“孔子”,而根據后文“他們在周游或漫步中言傳身教,知行合一”可知,應填“一位周游列國傳道解惑”。
第②處,根據后文“‘仁’和‘德性’的提出”可知,二人中一位提出“仁”的主張,一位提出“德性”的主張。而前文說到孔子用“仁”的原則,所以蘇格拉底提出了“德性”的觀念,可填“以‘德性’的觀念”。
第③處,根據前文“不僅影響了當世”可知,這里是遞進關系,說的是二人的影響,可填“更影響了人類精神文化發展的方向”。
20、①潛移默化②突飛猛進③不假思索
21、①把下棋修養高的人和修養差的人的具體表現進行對比,形成鮮明對照;②突出不同修養的下棋人的特點,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22、學生時代愛好下棋,但棋藝不高;工作后,懂得通盤考慮,棋藝進步很大。
20、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的能力。
第一處,根據語境說的“熏陶著我”,可推知此處是說"“我""收到棋品見人品這樣優良品質的影響,故可選用"“潛移默化"。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環境或別人的影響、感化,不知不覺地起了變化。
第二處,根據語境說的“那時候的我棋藝并不算出色"可知,此處是說我的棋藝真正進步得很快的時候,故可選用“突飛猛進”"。突飛猛進:急速飛騰,猛烈的向前躍進。比喻發展進步得很快。
第三處,根據語境說的“以前浮躁焦慮的心性"可推知“我”以前一般不做認真思考,故可選用“不假思索”。不假思索:用不著思考(就作出反應)。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2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二單元 漢字輸入:第5課 詞語輸入速度快》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浙江攝影版(2020)三年級下冊
- 2024秋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5 逆命題與逆定理 3角平分線-角平分線的性質教學設計(新版)華東師大版
- 8《課余生活真豐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 10方便的手輪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六年級上冊粵教粵科版
- 7 鹿角和鹿腿(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下冊統編版
- 2023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1 Hello Part A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人教PEP
- 12我的環保小搭檔(教學設計)-部編版(五四制)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 胃息肉術后護理診斷及措施
- 5《 煮雞蛋》(教學設計)人教版勞動三年級上冊
- 14 文言文二則 學弈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統編版
- 影視劇組聘請工作人員合同二零二五年
- 中國輪轂電機市場發展狀況與投資方向預測報告2024-2030年
- 2025年長襪子皮皮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陜西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廣西機場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九年級中考語文第一次模擬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部隊食品安全知識課件
- 中建商務管理手冊
- 海洋中國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哈爾濱工程大學
- 學生心理韌性對教學策略的影響研究
- 2024年醫院客服部工作計劃(三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