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題點訓練一詩歌情感_第1頁
《新步步高》題點訓練一詩歌情感_第2頁
《新步步高》題點訓練一詩歌情感_第3頁
《新步步高》題點訓練一詩歌情感_第4頁
《新步步高》題點訓練一詩歌情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點訓練一詩歌情感第2章古詩鑒賞詩歌情感題的命題特點與答題技能如何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對點規(guī)范練內容索引如何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詩歌情感題的命題特點與答題技能考情回顧設問方式①這首詩(或第×句,第×聯(lián),上片或下片)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纠?2015·全國卷Ⅰ)第9題,(2015·重慶卷)第11(1)題,(2015·江蘇卷)第10(3)題。②該詩(或第×句,第×聯(lián),上片或下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全詩簡要分析?!纠?2015·全國卷Ⅱ)第9題,(2015·四川卷)第13(2)題,(2015·山東卷)第14(2)題。設問方式③請分析詩中的情感變化過程。【例】(2014·江蘇卷)第10(1)題。④從這首詩中,有人讀出了××,有人讀出了××,請談談你的理解?!纠?2014·遼寧卷)第9題。審題要點①審清所給材料是局部的(某詞、某句、某聯(lián)、某片)還是全詩的。如材料是局部的,則要聯(lián)系全詩甚至標題來把握;如是全詩的,則要分成幾個局部看。②審清是要概括還是分析。這兩種問法同中有異,“分析”題不僅要概括出,還要結合詞句分析。答案要素情感概括題基于何種原因(或情境)產生的+感情基調。(這里的“感情基調”多用一兩個雙音節(jié)詞來表示,如惆悵、孤獨、悲憤、閑適等。)情感分析題①概括+具體(先指出抒發(fā)的情感內涵,再結合具體詩句分析情感的依據和來由。)②具體+概括(先結合具體詩句分析情感的依據和來由,再指出抒發(fā)的情感內涵。)真題例示(2014·四川,13)閱讀下面這首清詩,然后回答問題。秋暮吟望趙執(zhí)信

小閣高棲老一枝[注],閑吟了不為秋悲。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注

“一枝”語出《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老一枝”意為終老山林。本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該題為全詩情感分析題,采用的是“概括+具體”模式。(2015·山東,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卜算子張元幹[注]

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張元幹,宋代愛國詞人。如何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問題例析“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忌鸢副磉_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問題診斷情感概括大而化之,缺乏精準把握;沒作簡要分析。剖析矯正該答案答得似是而非,只是答出表面的情感:懷才不遇。而對所給詞句未作深入細致的分析。“起舞聞雞”出自什么典故?作者為何晝夜買醉?

“潮落秋江冷”一句描畫的是怎樣的景象?運用了什么手法?如果這樣多思考一下,答案就會準確全面多了。滿分答案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詞句,借以理解作者的情感?!捌鹞杪勲u”說的是晉代祖逖中夜聞雞而起床舞劍的典故。這里借聞雞起舞的典故,描繪了一幅“中夜微醺,伴著浪潮聲和清冷的江風聞雞舞劍”的畫面?!俺甭淝锝洹边@一景色描寫,營造了秋夜清冷蕭索的氛圍,“秋江冷”暗示著內心的凄涼,“潮落”暗示著國家的衰敗,表達了作者空有報國之志卻無法挽回頹勢的悲憤愁苦與無奈之情。答案

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現作者胸懷大志,而報國之志難以實現,內心悲憤無奈;②寓情于景,描寫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達了作者面對國勢衰退內心的悲涼,寄寓了濃郁的愛國情感。本詞上片寫景。獨自搖蕩著一葉小舟在靜夜里歸來,爽風夜露,行云舒卷;沙溪上,飄浮著淡淡的霧氣,使小舟迷失了歸路。于是,索性仰臥小舟,看天宇銀河橫亙,月華明朗,北斗七星閃爍在靜穆的蒼山頂上。景色清幽深邃,氣象恢弘,引人遐思,為下片的抒懷做了鋪墊。賞析下片抒情,深沉、壯烈。青天如斯,而人世多故。本想一醉方休,不料醉中聞雞起舞。舞罷,沙河潮落,秋江冷寂。作者由青天的不變,聯(lián)想到人世的風云變幻,自己想要立志報國,卻無奈壯志難酬。全詞就在這一腔愁苦難遣之情中使抒情達到高峰時戛然而止,但那韻外之味卻裊裊綿延不絕。這首詞,景色清麗寓幽懷獨抱,意象闊大襯悲壯情懷。景為情設,情由景生,展示了張元幹“長于悲憤”的詞風。要想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當然要借助常規(guī)方法,如審標題、聯(lián)作者、找詩眼、借注釋、知類別等。但臨場時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是品“情語”。方法點撥1.品顯性情語。所謂“顯性情語”,是可以明顯顯示情感的語言,如“愁”“怨”“恨”“憂”“凄”“苦”“喜”“樂”“淚”“閑”“憐”“悵”等詞語,這些大都是動詞或形容詞,表情達意功能相當明顯。可以說抓住了這些“情語”,就抓住了詩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調;這些情語需要在第一時間予以關注并圈出,品味情感產生的緣由或情境。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情語”出現的位置主要在尾句(聯(lián))、首聯(lián),標題中有時也會出現。它有時還藏在“景語”中。2.品隱性情語。所謂“隱性情語”,是指傳達情感、意圖時較為含蓄、間接的詞語。它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指摹景、物、人特征的詞語;一類是用了典故的詞語;一類是表情態(tài)、語氣的虛詞,如“但”“惟”“空”“又”等。如能抓住這些隱性情語,品其含義,析其作用,則猶如撥云見日,“真性”顯露無遺。1.找出下列詩句中的“情語”。(1)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答案

愁(2)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杜甫《旅夜書懷》)答案

獨演練體悟(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杜牧《秋夕》)答案

冷、涼(暗含冷寂)(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答案

孤、獨(暗含孤傲)2.探尋下面畫線詩句的隱性關鍵詞,并以此分析該處蘊含的感情。(1)(2015·全國Ⅰ)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岑參

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注

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答案

①詩的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的忠君報國之志和思念家鄉(xiāng)之情。②尾聯(lián)中說“勤王”就是指要竭盡全力報效祖國,而“私向夢中歸”表達了作者想念家鄉(xiāng),想和親人團聚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即使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但也會以國事為重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③以議論作結,升華了全詩的情感,表現出作者把國事放在首位的愛國無私精神。

此詩為天寶十三年(754)詩人赴北庭途經臨洮時所作。臨洮,即洮州,在今甘肅臨潭西,唐時與吐蕃接界。臨洮的舊友為他餞別,他即作詩留贈,向詩友公開此行的意義。詩題“發(fā)臨洮將赴北庭”,因而詩中所敘述,也是臨洮至北庭沿途景物。

首聯(lián)“聞說”說明此行輪臺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暗示著和安西有對比。此次雖是第二次出塞,但到北庭還是第一次,所以憑傳聞寫出輪臺的寒冷與荒涼,但是調子并不低沉。

賞析中間兩聯(lián)寫景,詩人并沒有直接說環(huán)境多么寒冷和惡劣,而是通過描寫春風不來、人少、植被稀疏來襯托北庭連年見雪飛的苦寒的惡劣環(huán)境?!斑B年見雪飛”寫氣候之寒冷,“春風不曾到”寫其荒涼,“白草通疏勒”寫其蕭瑟,“漢使亦應稀”寫其地距中原之遙遠,揭示出西域戍邊的艱苦性。

尾聯(lián)在內容情感上起到了點染和升華的作用,全面地抒發(fā)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勤王”就是指要竭盡全力報效祖國,而“私向夢中歸”表達了詩人想念家鄉(xiāng),想和親人團聚的情感。在結構上點明了詩歌主旨,升華了主題,言簡意豐,言有盡而意無窮。

全詩從“聞說”落筆,極寫通往輪臺之路的奇寒景象和邊地風物,以抒發(fā)詩人不辭路途遙遠艱苦,盡力國事的高昂的思想感情。清冒春榮說:“詩腸之曲,如岑參‘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本怨赴邊庭歸期難必,卻反言不敢道遠,夢中可歸?!?《葚園詩說》卷一)(2)(2014·湖北)早

發(fā)羅鄴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答案

“背”,背離,相反。深秋時節(jié),自己獨自朝北方大漠前行,而大雁正從北方飛往南方過冬,故曰:背行。詩人朝寒冷遼闊的朔北艱難前行,大雁朝溫暖的南方輕快飛躍,形成強烈對比,寫出了自己旅程的艱辛和內心的愁苦。“請人飲酒喝醉,醒來時,我發(fā)現客人散盡,只剩一點殘燈,盡管天還未亮,我早已攜劍登程。我冒著飛雪前行,內心愁苦不堪,隱約能聽見雄雞唱曉的聲音。我獨自一人向遼闊寒冷的大漠北行,列隊的大雁卻向溫暖的南方掠去。百草漫野,只有接近云伽關時,我才能微微辨出前行的道路。紫河冰封,無聲的嚴寒凝凍了往昔奔流的河水。京城和單于都護往來的距離本身就相隔萬里,更何況我這個被迫前來作客邊塞之城的老頭兒呢?”賞析羅鄴,晚唐詩人,浙江新城人,大約出生在825年,多次參加進士考試,始終未能及第。有“詩虎”的美稱,居于“江東三羅(羅鄴、羅隱、羅虬)”之首。羅隱也是考了十來次進士,最終還是未被錄取。羅虬因被時人冤枉,最后辭官歸隱。從“江東三羅”的命運,隱約可以窺見晚唐政治的腐敗和黑暗。(3)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答案

“但有”,只要有,表明故人提供祿米,是自己一家生存下去的根本條件?!案吻蟆敝械摹案?,是“再”“復”“又”的意思,表明自己對故人的幫助已經感恩戴德,不敢別有所求。因此,尾聯(lián)除透露出詩人暫時的舒心安定之外,還隱藏著歷經磨難的悲苦和對未來不可預期的辛酸。本詩首聯(lián)第二句“事事幽”三字,統(tǒng)領全篇。頷聯(lián)、頸聯(lián)四句,緊緊扣住“事事幽”,一路敘下。梁間燕子,時來時去,自由自在;江上白鷗,忽遠忽近,相親相近。在詩人看來,燕子也罷,鷗鳥也罷,都有一種樂群適性的意趣。不僅美好夏景讓人陶醉,家中的恬靜也使詩人愜心快意:“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癡情憨態(tài),望而可親;“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覺可愛。尾聯(lián)“但有故人供祿米,賞析微軀此外更何求”,雖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詞,但骨子里隱含著許多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證必有;曰“更何求”,正說明已有所求。詩人確實沒有忘記,自己眼前優(yōu)游閑適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之上的。一旦分祿賜米不存在了,一切就都談不到了。所以,尾聯(lián)兩句,與其說是幸詞,毋寧說是苦情。頷聯(lián)、頸聯(lián)四句,從物態(tài)人情方面,寫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結句上,以“此外更何求”一句,承合“事事幽”,收煞了一篇主題。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謁金門李好古[注]

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子歸來愁不語,舊巢無覓處。誰在玉關勞苦?誰在玉樓歌舞?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注李好古:南宋詞人?!叭羰购鷫m吹得去,東風侯萬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試作簡要分析。答案

作者說如果東風能把敵人吹走,那就把東風封為萬戶侯。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以及對統(tǒng)治者茍安江南、不思抗敵的憤慨之情。這首詞首句說:“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贝蟾艑儆诖叽簛?。“燕子歸來愁不語”一句,承上啟下:春來燕歸,春色依舊,而歸來的燕子為什么卻悶悶無語呢?自然引出下文——“舊巢無覓處”?!芭f巢無覓處”的原因,作者沒有直說,猶露猶藏發(fā)人深思。這首詞有的本調名下有題——《懷故居》,因而有人說,燕子舊巢,比喻自己故居,春來到了,人無歸處,表現了一種無處可歸的漂泊之感。其中還寓有家國之感,所以把它理解為那個特定社會現象的典型概括,則更為合適。上片結句,就字面看補足了上文,完成了對“燕子”的描寫,就其喻意而言,則引向社會現實,這就為下片內容做好了鋪墊。賞析國家山河支離破碎,百姓流離失所,在這樣艱難的時局里,“誰在玉關勞苦?誰在玉樓歌舞?”這兩句深刻尖銳,咄咄逼人。“玉關(玉門關,這里泛指邊塞)勞苦”者,指的是那些守邊的士卒。而在玉樓上取樂的,卻是那些不思抗敵、不恤士卒的將領,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一大批“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于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里的顯官達貴。一苦一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使讀者從對比中感受到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下文作者沒有順著這個調子再把弦兒繃緊,也沒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別開生面,用假設和推想從容作結:“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薄皷|風”吹去“胡塵”,已是一奇;再進一步,還要封“東風”為萬戶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則于不經意之中,用這種豐趣活潑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筆成趣。同時,它又在詼諧之中包含著某種莊重,其中隱含了一個重大而嚴肅的社會政治問題,即朝中無人抗金,而百姓則渴望統(tǒng)一。在天真之處展現真情,風趣之中包含著冷峻。如何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

會從詩歌描寫的景物中分析出包含的感情是做詩歌鑒賞題的基本功、內家功。

從理論上講,要抓住景與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一種聯(lián)系是景與情之間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通常所說的“哀景哀情、樂景樂情”;另一種聯(lián)系是景與情之間的相反性,即通常所說的“樂景哀情、哀景樂情”。題型一

把握景中情方法點撥

從操作層面講,要會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飾語及后面的動詞、形容詞,把握景物特征,從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內涵。

還要會從景物冷暖中體味悲喜?!澳治宀?,詞含七情。”冷暖是從色彩學的角度將詞匯分為兩大情感色系,以體味詩詞文賦中作者所傳達出來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調詞語傳達出來的多是悲傷,暖色調詞語傳達出來的多為喜悅。1.(2015·湖北,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勞停驛歐陽修孤舟轉山曲,豁爾見平川。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臒煄准揖郏菀耙坏短?。行客愁明發(fā),驚灘鳥道前。注此詩為歐陽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演練體悟簡要分析第三聯(lián)中“荒”“瘦”二字的妙處。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本題是高考??嫉摹盁捵帧鳖}。首先,應該明確“荒”“瘦”這兩個形容詞的意思,品味這兩個尋常字眼的不尋常之處。其次,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描述畫面內容。最后,點出“荒”“瘦”二字更好地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可以結合詩歌中表達感情的關鍵字眼“愁”“驚”以及題目等信息把握詩歌情感。答案

①從用字自然傳神來看:數縷荒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落;瘦野薄田,狹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尋常字眼,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而工穩(wěn),能傳達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②從情感寄寓來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義,寄寓了詩人對山民的憐憫、關切,以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極好地豐富了全詩的情感內涵。這首詩作于景佑四年(1037),系《夷陵九詠》之四。全詩寫得孤靜寂寥,憂然惻然,充滿旅途的憂慮和煩悶。然而“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一句,卻勾勒出一幅奇特的峽江晚泊圖。帆落于樹梢,月圓于峰頭,風景優(yōu)美?!盎臒煄准揖?,瘦野一刀田”一句,表現出山區(qū)農村的苦瘠貧寒,表達了詩人對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憂慮。賞析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野步周密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結尾兩句。答案

①詩歌結尾兩句運用了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②詩人賦予筆下的蝴蝶以人的感情,彩蝶翩躚,為和煦的春風所陶醉,為野草花的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叢,流連不去。③“爛醉”二字,語新意豐,既傳達出春天的芳馨氛圍與醉人魅力,描繪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態(tài),也將詩人目睹此景時的陶然之情和盤托出。此詩的大意是:和煦的風吹斜了麥隴的新稻,小青蛙在水洼草根處不停地叫著。多么羨慕那無憂無慮的蝴蝶啊,暫且沉醉在這春風過處的花田草甸吧。賞析一個“翠”字,把新苗的狀態(tài)描寫得淋漓盡致,讓人有賞心悅目之感。草根肥水,讓人察覺到了勃勃的生機,更何況一個“噪”字,更甚一個“新”字,詩人實在是嘆服于這勃勃生機間。蝴蝶給人無憂無慮之感,“爛醉”當然不是說詩人是酒鬼,而是一種心理感受:美。東風野草花實在很美,全盤托出了春的意象。感受全詩,詩人華麗的意象搭配,為讀者營造了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和悠然沉醉的心態(tài)。

借物抒情也是古詩常用的抒情方式。要把握古詩“物”中情,最根本的是能抓住所寫之物的特點,如形態(tài)、色澤、品質、環(huán)境等,從而體悟所寄托的感情。在答題時要把握住兩層情感,一是關乎“物”的,二是“物”中的深層感情。題型二

把握物中情方法點撥3.(2014·重慶,12)閱讀下面這首散曲,然后回答問題。商調·黃鶯兒贈燕[清]張潮

花落意難堪,向泥中,著意銜,攜歸畫棟修花口[注]。珠簾半緘,烏衣半摻,最難消王謝堂前憾。語呢喃,千般訴說,只有老僧諳。注花口:初開的花。因花開時如口張狀,故稱。演練體悟散曲中的燕子為何不銜泥而銜花?作者這樣寫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內容和情感。燕子不銜泥而銜花,是要去修補畫棟上面斑駁的花朵,目的是來表現雕梁畫棟的破落,從而表現一種昔盛今衰的景況,進而抒發(fā)一種惜花傷春、感傷衰敗的思想情感。答案

憐惜花朵零落,銜花去修補彩繪的房梁上斑駁的花朵。抒發(fā)了惜花傷春、痛惜衰敗的感情。作者描寫燕子,運用了擬人、用典、虛實結合等表現手法?!皵y歸畫棟修花口”“千般訴說”等是擬人?!巴踔x堂前”,即王導和謝安;“烏衣巷”,原是三國東吳禁軍的駐地,后東晉“王謝”在此居住,繁華一時,終歸衰落,與“花落”“銜花”等實寫對照,既是用典又是虛寫。賞析這首散曲中的燕子不銜泥而銜花,是憐惜花朵零落,銜花去修補彩繪的房梁上彩繪的花朵。抒發(fā)了作者惜花傷春、痛惜衰敗的感情。

“攜歸畫棟修花口”即修補房梁上斑駁的花朵,“落花”表明是春末。前四句寫燕子惜花故銜花,實則寄托了作者惜花傷春之情。后四句通過寫“烏衣巷”的衰落、“王謝”家族的沒落,以抒發(fā)痛惜衰敗之感。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望梅花蒲宗孟

一陽初起,暖力未勝寒氣。堪賞素華長獨秀,不并開紅抽紫。青帝只應憐潔白,不使雷同眾卉。

淡然難比,粉蝶豈知芳蕊。半夜卷簾如乍失,只在銀蟾影里。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詞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

此詞托梅花以言志,表達了作者對梅花孤傲高潔、淡然自守、卓爾不群的品性的追求以及對梅花的贊美喜愛之情。此詞首句點出了梅花生長的時令和環(huán)境,為描寫梅花凌寒獨自盛開做鋪墊。由于梅花素淡、月色皎潔,梅花與月色融為一體,因而初看感覺不到梅花的存在。此詞托梅花以言志,表達了作者對梅花孤傲高潔、淡然自守、卓爾不群的品性的追求以及對梅花的贊美喜愛之情。賞析

古詩常用典故,借典故委婉曲折地寄托自己的感傷或對國事的諷喻。分析典故中的情感,主要了解典故的出處和內容;次要把握作者用典的用意,或傷己,或諷今。答題時也要把握住作者對典中人、事及自己、時事的雙層情感態(tài)度,同時注意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經歷及所處的時代背景。題型三

把握典中情方法點撥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依韻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見櫻桃花悉已披謝梅堯臣去年君到見春遲,今日尋芳是夙期。只道朱櫻才弄蕊,及來幽圃已殘枝。

飄英尚有游蜂戀,著子[注]唯應谷鳥知。把酒聊能慰余景,乘歡不厭夕陽時。注著子:結子,這里指果實。演練體悟簡析畫線句化用李商隱詩句的用意。答案

作者舍棄了李商隱面對“夕陽”的無奈和傷感,表達了賞景的喜悅之情。頷聯(lián)虛寫想象中櫻花含苞待放的美麗,反襯園中已是殘枝的破??;情感由盼望到失望。頸聯(lián)實寫在落英繽紛中卻有蜜蜂飛舞的依戀,進而想象果實滿枝、杜鵑知曉的情境;情感由失望而欣喜。頷聯(lián)以虛襯實,頸聯(lián)以實映虛,兩聯(lián)虛實相生,抒發(fā)了作者曠達的胸襟和超脫的情趣。賞析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過勤政樓①杜牧千秋佳節(jié)名空在,承露絲囊②世已無。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③。注

①勤政樓:唐玄宗開元前期所建,是玄宗處理政務的地方。②承露絲囊:每年一度的千秋節(jié),玄宗都舉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壽。“士庶以結絲承露囊更相問遺?!雹劢痄仯簩m門上的安裝門環(huán)的金屬底托,多鑄成獸形以為裝飾。簡析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答案

感昔傷今(昔盛今衰的歷史興亡之感)。暗寓了對唐玄宗晚年荒淫享樂而荒廢朝政的批評。同時借古諷今,也是對晚唐統(tǒng)治者的諷刺與批評。詩歌第一句說佳節(jié)空在,是總論;第二句說絲囊已無,則是抓住了“承露囊”這個千秋節(jié)最有代表性的物品來進一步補襯,使得“名空在”三字具體著實了。詩歌后兩句寫詩人移情于景,感昔傷今。“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金鋪,是大門上的一種裝飾物,常常做成獸頭或龍頭的形狀,用以銜門環(huán)。用銅或鍍金做的叫金鋪,用銀做的叫銀鋪。紫苔是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這兩句詩從表面上看,寫的是景,是“勤政樓”的實景,但細細體味,就會賞析感到這十四個字,字字都飽蘸了詩人感昔傷今的真實情感,慨嘆曾經百戲雜陳的樓前,經過一個世紀的巨大變化,竟變得如此凋零破敗??梢韵胂螅斣娙俗哌^這個前朝遺址時,所看到的是雜草叢生、人跡稀少、重門緊閉的一片凄涼景象。詩人不寫別的,偏偏從紫苔著筆,這是因為紫苔那無拘無束、隨處生長、自得其樂的樣子深深地觸動了他此時慘淡失意的心情。失意之心對得意之物,自然格外敏感,體味也就更加深刻了。詩人以紫苔見意,又從紫苔說開去,用紫苔的滋長反襯唐朝的衰落,小中見大,詞淺意深,令人回味。說紫苔上了金鋪,是一種夸張的手法。當年威嚴可畏的龍頭獸首,而今綠銹滿身,如同長滿了青苔一般,這就進一步烘托了勤政樓被人遺忘而常年冷落的凄涼衰敗的景象。這里,“偏稱意”三字寫得傳神,“偏”,說明萬物凋零,獨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寵,使得紫苔竟那樣稱心愜意。這種筆法可謂婉曲回環(huán),寫景入神了。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虞美人·寄公度①舒亶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欄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注

①此詞作于作者因觸犯當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職后。②《荊州記》:“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對點規(guī)范練這首詞的上闋描寫了怎樣的景物?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詞上闋寫日暮登樓所見。“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荷花落盡,時當夏末秋初。秋風江上,日暮遠望,水天相接,煙波無際;客愁離思,亦隨煙波蕩漾而起。這兩句視野開闊,而所見秋風殘荷、落日滄波等外景,則透示出一派蒼茫蕭索的情調?!氨筹w雙燕貼云寒”,視角由平遠而移向高遠:正當獨立蒼茫、黯然凝望之際,卻又見一對燕子,相背向云邊飛去。

“貼云寒”,狀飛行之高;高處生寒,由聯(lián)想而得。著一“寒”字,又從視感而轉化為一種心理感受,暗示著離別的悲涼況味?!蔼毾蛐菛|畔倚欄看”是補敘之筆,交代前面所寫,都是小樓東畔倚欄所見。把宏闊高遠的視線收聚到一點,對準樓中倚欄悵望之人?!蔼殹弊州p輕點出,既寫倚欄眺景者為獨自一人,又透露出觸景而生的孤獨惆悵之感。答案

詞的上闋描寫了凋零殆盡的荷花、昏暗迷蒙的天空湖水和勞燕分飛的雙燕,給人一種孤寂凄清的感覺。面對孤寂凄寒的景象,作者獨自一人,孤單寂寞,充分表達了詞人被撤職后的孤寂惆悵之感。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后游杜甫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游修覺寺》,第二次即寫了這首《后游》。其時,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從全詩看,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試簡要分析。解析解答此題,需要先讀懂詩句意思,同時結合詩題和注釋加以理解。本詩記敘了詩人重游修覺寺的見聞感受,重在抒寫內心的情緒。詩人帶著游修覺寺的回憶跨過可愛的小橋再次登山訪古剎。壯麗秀美的山川好像等著詩人或游客去登臨縱目,斗艷作姿的花柳無私地盼望著詩人或游客去領略欣賞。詩的開頭兩句寫詩人對“寺”“橋”有情,這兩句轉入寫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對詩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細細品味這兩句詩,是很有蘊意的,它透露了詩人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無私的,而人世間卻是無情的、偏私的。據此分析即可。答案

①詩人通過描寫寺橋有情、花柳無私、原野浸潤、沙地暄暖等,表現了景色的美好,從而表達了自己再度游覽時的喜悅之情;②在美好的景色中游覽,暫將客愁忘卻,表達了詩人希望擺脫愁緒(或強作豁達)的情感;③詩人流落西南,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詩人滿腔愁憤,難以排遣,只好寄情山水,表達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首聯(lián)兩句寫詩人對“寺”“橋”有情,采取倒裝句式,將賓詞的“寺”和“橋”提到動詞謂語“憶”與“憐”前,突出游覽的處所,將對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盤托出,點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進。頷聯(lián)敘寫山水草木也都對詩人有情,自從上次游覽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兒“憶”著詩人,“等待”著詩人的再游;花與柳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歡迎詩人再度登臨。正是人有意,物有情。細細品味,蘊含著詩人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無私的,而人世間卻是無情的、偏私的。賞析頸聯(lián)具體描繪晨景和晚景兩幅畫面。這兩句表明了時間的推移,詩人從早到暮在此,可見流連之久,又從側面說明了景色之美。尾聯(lián)以感慨作結,表面看來好像仍是贊美這兒風景絕佳,其實,這正是詩人心中有愁難解,強作豁達之語。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滿腔愁憤,難以排遣,只好終日徜徉于山水之間,所以“減”“愁”兩字是以喜寫悲,益增其哀。這首詩寫得表面豁達,實則沉郁,只是以頓挫委曲之態(tài)來表現這樣的情感。正因為如此,詩句感人更深。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登快閣黃庭堅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注]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注佳人:知心朋友。這首詩蘊含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解析此題主要考查詩歌的思想感情。情感的表達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是直接表達,出現情感詞;其二是借助意象來表達,找出詩人筆下的意象即可體會情感的不同。答題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達……感情;借助……意象(或畫面),表達了……感情。如本詩頷聯(lián)屬于借助意象表達情感,景物的總體特征是明朗、明凈的,說明詩人的心情也是愉悅的。答案

①對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愛之情。頷聯(lián)描寫了深秋空闊遼遠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潔的月,無不蘊含喜愛之情。②對知音難覓的苦悶惆悵之情。頸聯(lián)巧用俞伯牙為知音摔琴絕弦、阮籍青白眼的典故表達知音難覓的惆悵。③歸隱情懷。尾聯(lián)“歸船”“吾與白鷗盟”表達了詩人歸隱的愿望。這是黃庭堅在太和知縣任上登快閣時所作的抒情詩。首聯(lián)詩人說,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余暉里,倚欄遠眺。前句是用《晉書·傅咸傳》所載夏侯濟之語;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閣”及李商隱“萬古貞魂倚暮霞”之典,還多有翻新出奇之妙?!鞍V兒”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認自己是“癡兒”,此為諧趣之一;“了卻”二字,渲染出了詩人如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