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課件_第1頁
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課件_第2頁
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課件_第3頁
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課件_第4頁
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娩TheNormalLabor&Delivery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評估1.孕婦情況:了解第一產程進展情況及孕婦和胎兒的安危情況。2.身心情況:了解宮縮情況,孕婦使用腹壓的情況;胎先露下降情況,觀察胎頭撥露和著冠。3.會陰部情況及胎兒大小:判斷是否需要行會陰切開術。4.輔助檢查:用胎兒監護儀嚴密觀察宮縮與胎心變化。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用物準備1.環境:符合無菌操作的原則,溫度26~28度。2.操作者:接生時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做好職業暴露防護。3.物品:產包及按需添加物品,新生兒輻射搶救臺,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物品等。4.孕婦:上產床,仰臥或側臥位,指導配合用力,消毒外陰,必要時進食補充能量。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操作程序與方法1.向孕婦解釋相關內容以取得孕婦配合。2.指導孕婦用腹壓:指導孕婦在宮縮期間屏氣,用腹壓做向下用力的動作,以推動胎兒下降,加速產程進展。孕婦用力時取舒適的體位。醫務人員應及時鼓勵孕婦,以增強孕婦信心。3.接產準備:初產婦宮口開全,經產婦宮口開大3~4cm時,應做好接產的準備工作;初產婦胎頭撥露,經產婦陰道口隱約見到胎頭,準備上臺接產。如:調整產床角度,沖洗(產時外陰沖洗)、消毒外陰部。接生人員刷手,助手協助打開產包,接生者鋪產臺準備接生。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

4.接生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枕骨后囟頂骨雙頂徑(9.3cm)矢狀縫前囟冠狀縫額骨人字縫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枕額徑(11.3cm)枕下前囟徑(9.5cm)枕頦徑(13.3cm)冠狀縫頂骨額骨人字縫枕骨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以左枕前位為例(LOA)銜接: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枕額徑——斜徑下降:間斷貫穿分娩全過程。俯屈:枕額徑——枕下前囟徑內旋轉:矢狀縫——中骨盆,出口平面前后徑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肩、胎體娩出: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4.接生接生者協助胎頭俯屈,接生者在胎頭撥露接近著冠時,右手持一接生巾,內墊紗布保護會陰,左手在子宮收縮時協助胎頭俯屈,注意用力適度,使胎頭以最小徑線(枕下前囟徑)在宮縮間歇期緩慢通過陰道口,避免會陰嚴重裂傷。胎頭娩出后,右手仍應保護會陰,不要急于娩出胎肩,先用左手自新生兒鼻根部向下擠壓,擠出口鼻黏液和羊水。接生者擠壓力度要適度,避免新生兒損傷。然后,在子宮再次收縮時協助胎頭外旋轉,使胎兒雙肩徑與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左手將胎兒頸部向下壓,使前肩從恥骨聯合下方娩出,再托胎頸向上,使后肩從會陰體前緣緩慢娩出。雙肩娩出后,右手方可松開,并將接生巾壓向產婦臀下,防止接觸過肛門的接生巾向外反轉污染其他用物。接生者右手托胎兒肩部,左手托胎兒臀部,協助下肢娩出。胎兒娩出后,將聚血器墊于產婦臀下以計量出血量。胎兒娩出后1-2min內,斷扎臍帶,在距臍帶根部15-20cm處,用兩把血管鉗鉗夾,在兩鉗之間剪斷臍帶。自然分娩接產操作規范注意事項1.胎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