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題復習:散文常見考點的解題方法_第1頁
高考專題復習:散文常見考點的解題方法_第2頁
高考專題復習:散文常見考點的解題方法_第3頁
高考專題復習:散文常見考點的解題方法_第4頁
高考專題復習:散文常見考點的解題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散文常見考點的解題方法高考命題點考題例證歸納概括內容要點(2022·全國乙卷《“九一八”致弟弟書》)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狀態更是一再呈現。請分析這種恍惚感的由來。散文的結構思路(2020·全國Ⅲ卷《記憶里的光》)從文章謀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題目“記憶里的光”是如何統攝全文的。散文的表達技巧(2022·北京卷《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結尾畫線句的內涵及表達效果。理解或鑒賞語言(2018·浙江卷《汴京的星河》)作者的興奮情緒在文中畫橫線部分表現為怎樣的語言特點?探究散文主旨(2021·全國甲卷《當痛苦大于力量的時候》)普希金的臨終遺言是理解本文的鑰匙,請簡要分析。一、讀懂散文的基本方法:1.找散文要素。掌握記敘的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變性質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2.理清散文順序。注意研究記敘的順序(順敘、插敘、倒敘),研究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如何開頭和結尾。3.抓住散文線索。線索是情節發展的脈絡,線索的作用在于聯系事件和場面,貫串情節。4.品味散文情感。抒情散文著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都包含在字里行間。5.分析散文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蘊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總是在敘事、詠物的基礎上進行,常說的見物思情就是這個道理。二、常見考點:考點一:分析作品結構思路考點二:鑒賞表達技巧考點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考點四:散文的形象考點五:歸納概括內容要點考點六:概括主題、情感考點七:標題意蘊或作用****考查方式1:分析作品的寫作思路(布局謀篇)****經常考查方式1.整體考查:分析文章的寫作思路(布局謀篇)2.局部考查:

①行文線索

②分析重要段落或句子的作用1.《水銀花開的夜晚》一文以“水銀”為中心謀篇布局,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請簡要說明。(6分)敲黑板:結合文本!解析:涉及三個關鍵詞,“水銀”這一意象,其對“謀篇布局”的作用,可以考慮這一意象對結構、內容、主旨上的作用(“好處”一詞實際就是考察“作用(效果)類題型”,另外,只要涉及意象或者物象的作用,務必從以上三點考慮)敲黑板:結合文本!答案:一般來說,散文&小說中常出現的意象(物象)會有很大概率有象征作用!①結構上:水銀是本文線索,由“水銀”引發對老師的回憶并引發作者感悟,貫穿文章始終,使結構清晰連貫,行文富于變化。一般來說,散文&小說中常出現的意象(物象)會有很大概率有象征作用!作用作用文本內容+情感上的作用②內容上:“水銀”在文中有象征作用,“水銀”有毒,又可以像花一樣綻放;老師嚴格,又兼具美與善良。“我”對“水銀”看法的變化,也暗示了“我”對老師看法的變化,表現了“我”對老師教育方式的理解。文本內容+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主題)上的作用。(注意結合文本)③主題上:作者結尾談到黑夜里的水銀花是無辜的。表明作者對彼時鄉村教師的教育現狀是理解、同情的,對鄉村教師的敬業和善心是贊揚的。主旨(主題)上的作用。(注意結合文本)拓展:散文結構的構思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渡鋪墊、設置懸念、制造波瀾等。【鏈接高考】(2020·全國Ⅲ卷《記憶里的光》)作者對兒時看火車經歷的敘述很有層次感,請結合作品具體分析。(6分)①萌生念頭:大同學對火車形象的描述,讓“我”萌生看火車的念頭;②付諸行動:夜間穿過墳場,耳朵貼在鐵軌上,寫出“我”看火車時的興奮與好奇;③抒發感受:火車頭上掛著光芒閃爍的鐮刀錘頭圖案,讓“我”感到特別,也感到親切。*****考查方式2:涉及句段的賞析以及結構作用****請結合《水銀花開的夜晚》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話的作用。思路:同樣涉及到“一段話的作用”題型,仍然從“內容(情感)、結構、主旨”上入手。注意:涉及到文首的句子在結構上作用:照應標題;引出下文;統領全文文中的句子在結構上作用: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照應上文;引起下文文末的句子在結構上作用:總結全文;首尾呼應,使全文結構完整;照應標題;照應前文看看,是不是內容上往往涉及情感?看看,是不是內容上往往涉及情感?答案:主旨一般思考較深①內容上:表面是表達了對水銀花的贊美。實際是表達了對老師的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荒僻的小鎮里的一個教師會有那樣嚴厲的教育方式也情有可原,值得被理解的。主旨一般思考較深②主旨上:突出了文章主旨,即在黑暗或艱苦的環境中,一切基于“善與美”的選擇,盡管可能錯誤,也是值得原諒的,達到了卒章顯志的效果。看看人家:結合文本看看人家:結合文本③結構上:照應文章開頭,水銀散落分裂在地,如銀珠如星星,美麗純凈又活潑可愛,我家的黑夜亮了,點明了文章標題“水銀花開的夜晚”,使文章結構嚴謹、連貫的同時突出文章主旨。注意:在答題時注意答題常用語:如表達了突出了照應了......學會運用!如何理解《水銀花開的夜晚》結尾“在黑夜面前,所有的花朵都是無辜的”這句話的含義?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看法。(6分)思路:談含義首先想淺層與深層含義①“黑夜”一語雙關,是指時間上的黑夜,也是比喻認識或觀念上的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某些蒙蔽,影響了對真實的判斷;“花朵”指真實的花朵、水銀花,也比喻班主任老師。②“都是無辜的”表明從本質上看,花朵、水銀花、班主任老師都有屬于自己的優點和美好,只是被“黑夜”掩藏了。若摒棄某些蒙蔽,從新的角度看,就可以發現事物的優點。③這句話在內容上:表面是表達了對水銀花的贊美。實際是表達了對老師的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荒僻的小鎮里的一個教師會有那樣嚴厲的教育方式也情有可原。拓展:【鏈接高考】中國地圖去鄉下拜年,看見幾乎每家堂屋里都掛著一張中國地圖,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還有小姑,小姨家……這些地圖,有些新貼上去不久,有些看起來有好幾年了。但是和煙熏火燎幾十年的土坯墻相比,依舊有些突兀。幾乎是昏暗的土坯墻上唯一鮮亮的事物。“究竟是怎么回事?”終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問呆立在地圖邊的三舅。三舅沒有說話,用手指了指,讓我自己看。地圖上,從小小的平峰鎮出發,一些用鉛筆畫的歪歪扭扭的曲線,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廣東……經過簡短而漫長的跋涉后,圈住了一些字體或大或小的地名。我明白了,這些地圖上連著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們外出謀生和打工的地方——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遠嫁新疆的是二表妹;云南昭通的是三表弟媳婦的老家,如今,他們又雙雙在浙江西塘打工……我也看到了自己借以謀生的——浙江象山。我的這些窮親戚們,大字不識幾個,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適合他們表達什么細膩的感情。他們只是把對每一個親人的牽掛,用一根瓜蔓一樣的鉛筆線,以一種具體而虛幻的方式維系在地圖上。……在熱鬧的過年鞭炮齊鳴之后,在喧鬧的親朋好友散盡之后,在這個昏暗的小屋里,三舅會以怎樣的神情凝視著地圖下方的某個地名?他的思緒會怎樣一次次地坐上南去的火車,循著這條簡短而漫長的曲線,在他有限的關于南方繁華世界的信息中,去看望女兒生活的城市,看見女兒忙碌、疲憊的身影……抑或還有快樂的滿足的笑容?而每次“探望”回來,他又會懷著什么心情,拿起鉛筆,在這個他十分陌生卻已經變得很熟悉的點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圈?……我沒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斷不會有什么差錯。因為早就聽說了,寧夏西吉,這個擁有47萬人口的貧困大縣,每年外出打工的約有12萬人。后來我才聽說當地的一首新民謠:家家屋里老兩口,門前拴個大黑狗。十戶人家九戶空,墻上一張大地圖。(選自《散文》有刪改)題目:簡述以“新民謠”作結尾的作用。“垃圾答案”大展示:該答案屬典型的勞而無功。看似很會答題,實則根本未讀“新民謠”寫的是什么,答出的三個要點空泛,與“新民謠”內容幾乎沒有關聯。該答案屬典型的空話、套話、亂貼標簽,以為只要是結尾,就可用這些術語往上套。該答案雖有套話痕跡,但能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答題,只是未注意“表達”的角度,即“民謠”的表達特點及其作用。滿分答案:①從內容上看,新民謠把當地人外出打工現象由上文的“我”的親人擴大到一個地區,進一步說明該現象的普遍,豐富了內容,深化了主題;②從結構上看,點明題目,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突出了“中國地圖”這一意象;③從表達上看,新民謠語言生動活潑,朗朗上口,富于地方特色,使文章表達有變化,頗具鄉土情趣。*****考查方式3:語言藝術****【考點解讀】散文表現手法解讀(表達技巧解讀)廣義與“表達/表現/寫作特色、藝術手法”概念同義(注意題干中出現的這些詞匯)。包括手法上: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結構技巧(手法)、語言技巧(包含句式、使用具有表現力的字、詞語等、語言特色(如,富有詩意,富含哲理等))命題特點角度1.小處設題。(考查某一句/段具有表達特色、具有表現力、具有美感....)2.大處設題。(考查全篇文章的藝術表達特色)鑒賞通常要求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等多角度同時切入分析,既要辨識表達技巧,又要具體解釋其手法及表達效果。4.請賞析《水銀花開的夜晚》一文中劃線的句子①(6分)注意:在賞析句子時,通常從手法上: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結構技巧(手法);語言技巧(包含句式、使用具有表現力的字、詞語等、語言特色上(如,富有詩意,富含哲理等);主題(主旨)的作用上來分析。句式上思考句式上思考答案:點明手法+結合文本概括①長短句交錯使用:“豈料它們歡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銀珠”是長句,“反而如滿天繁星,朝我眨眼”是短句,長短句的交錯使用,使得句子錯落有致、富有變化,讀起來起伏跳躍、生動靈活。點明手法+結合文本概括從手法上著手從手法上著手②擬人修辭的使用:它們“歡欣鼓舞”“朝我眨眼”等句,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了水銀以“人”的俏皮的人格化特征,寫出了撒在地上的水銀滾動得靈巧活潑。③比喻修辭的使用:“它們遍撒銀珠”“反而如滿天繁星”等句,將水銀比作“銀珠”“繁星”,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瀉地水銀之多、之繁、之亮。結合文本5.結合《水銀花開的夜晚》上下文,請賞析文中劃橫線的句子②。(6分)結合文本答案:①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銀灑落在地上的美麗場景,作者用欣賞的眼光,把水銀當作是臘梅的心、芍藥的眼、丁香的小襖、蓮花的羅裙,同時,排比的修辭手法,使句子更加明快暢達,更加強了贊美的語氣。②語言特色突出,本句話具有一種詩意的美感,這種連續的贊頌與文章開頭對水銀的恐懼感形成鮮明對比。③深化文章主題,看似奪人性命的東西也有它的美麗可愛的一面;深化了主旨,即讓我們憎惡的懲戒教育也有它溫情的可敬的一面。*****考查方式4:人物形象以及物象****散文形象散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物象。賞析包括兩點:1.形象的特點以及塑造方法和作用;2.形象的內涵、意義。命題特點1.命題文體上偏重選擇詠物和寫人散文(都包含人物形象和物象)。2.考查重點放在“物象”上,考查主要物象、次要物象的內涵和作用。3.人物形象考查主要是概括人物形象特點,分析人物品格、品質、精神、思想等,尤其注意從細節、對話方面考查對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6.《水銀花開的夜晚》在刻畫班主任形象時,突出了她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結構:答出形象特征+結合具體文本分析結合文本分析性格特點注意:看清題干是分析還是概括,是形象特點還是性格特點。(是“分析”時必須結合文中材料;性格和形象是有區別的)結合文本分析性格特點答案:①原則性強,柔中有剛。堅持讓學生洗手,講究衛生;管理班級值日制度嚴格;傍晚講課時也有語氣溫柔,目光平和的一面。②愛崗敬業,有報負。鞭策學生不甘落后,刻苦學習;塊放學時加一小節課,講那些經典的勵志故事;班級管理和教學業務很好。③心地善良,有愛心。家訪貧困學生時會帶上她買的作業本;她還幫助交不起學費的學生交費,并帶我們進城,去照相館拍合影。反思:找形象特點或者性格特點時,務必閱讀關于人物的相關文本(有時是正面描寫,有時候則是側面描寫),然后圈點關鍵語句并概括出關鍵詞標記在相關位置7.“水銀花”是《水銀花開的夜晚》構思的關鍵。作者為何從“水銀花”想到兒時的班主任,兩者有何相似之處?其中蘊含的作者的何種情感與態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點明由...想到...的原因解析:1,本題考察的是意象(物象);2,先答為何有此聯想,再結合文本答相似之處,再答蘊含的情感與態度點明由...想到...的原因答案:點明有哪些相似性并結合文本分析①(內容上分析)“水銀花”和兒時的班主任有相似之處,因此可以由水銀花聯想到班主任。“水銀”有毒,可以聯想到我童年時對老師那份嚴苛的不理解和懼怕。水銀又像花一樣綻放,可以當花來賞,又可以使“我”想到班主任的美好和善意的教育初衷。點明有哪些相似性并結合文本分析②情感:“水銀花開”引起作者對兒時班主任的回憶,流露出作者對兒時班主任的理解眷念(情感)。③態度:“水銀花”象征班主任的教育方式。作者表現出了對班主任“教育為主,體罰為輔”的教育方式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認同(態度)。反思:答題的思路或是套路,可以幫助我們答題,但是具體問題一定審清題干要求,然后按照要求作答,切不可拍腦袋胡謅套話!!!主體物象作用對內容(情感、主旨)作用中心物象是散文主旨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載體,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它在表達主旨方面的作用。通常,寫物的散文要找志,寫景的散文要析情。在結構上的作用(藝術構思)作用①是貫串全文的線索,把眾多材料組織穿串在一起;②起著象征、襯托的作用。次要物象作用內容主旨①對內容的充實作用,②對主旨的深化/升華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結構形式開頭結尾的策劃(是否有伏筆、懸念、照應、過渡、引出等),詳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線索的貫穿。彰顯主要形象對比、襯托、類比、虛實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做題錦囊:審題①審清文中涉及的是主要物象還是次要物象,如是次要物象,應考慮到與主要物象的關系。②審清“作用”的方向。有的題明確了“作用”方向,如分析結構作用,或在全文情感、文脈及表現主題方面的作用,應全面考慮。答題①要有判斷散文類型的意識。類型不同,形象的作用就不同。人物形象主要出現在寫人敘事散文中,它是主旨、情感之所在。物象主要出現在寫景狀物散文中,它是全文記敘、描寫的對象,是作者“情”“志”寄寓之所在(也就是說情感必定蘊含在景與物中)。有時,在寫人散文中會出現物象,在狀物散文中也會出現人物形象,這時,答題要充分考慮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②要有整體把握全文的意識。形象題大都考查的是整體閱讀,即便是次要物象也是如此。因此,先要整體把握全文,再對主要段落、關鍵語句進行篩選和提取、整合和概括,才能形成對形象特點、作用的準確評價,同時要結合寫作背景適當拓展。③要掌握好答題的三個角度:結構構思作用、內容主旨作用、意象作用。拓展:【鏈接高考】……阿婆故去時,表叔已經五十多了。他照樣沒有找到對象,照樣每天雷打不動地擦車、擦身,只是那車再如何精心保養也已見舊,表叔赤裸的脊梁更見薄見瘦。好心的街坊覺得這么好的表叔,說什么也得幫他找個對象。表叔并不抱奢望,覺得那愛情不過是小說和電視里的事,離他越來越遙遠,只能說說、聽聽而已。但是,好心的街坊鍥而不舍,幾年努力,街坊們終于沒白辛苦,終于有一位四十余歲的女人看中了表叔。表叔卻堅決拒絕。起初誰也猜不透,只覺得一定是女人傷透了表叔的心。一直到去年,表叔突然魂歸九泉,人們才明白:表叔那時已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癥。表叔死后留下許多東西,其中最醒目的是那輛自行車,干干凈凈,锃光瓦亮。文章結尾特別寫到表叔的那輛自行車,這樣寫有什么作用?①結構上,和前文對表叔擦車的描寫相照應。②內容上,從“干干凈凈,锃光瓦亮”上表現了表叔愛干凈、持之以恒的個性。③主旨上,自行車具有象征意義,象征表叔一生清白做人,潔身自好,有操守的人格。④從“我”的視角,表現了人亡物在,睹物思人的情感,使文章含蓄蘊藉,令人回味。*****考點五:歸納概括內容要點****8.根據《水銀花開的夜晚》全文,概括作者對于水銀的認知經歷了哪三個階段?作者寫對水銀認知的變化有何用意?(6分)思路:看到“全文、概括..階段”,得知是概括類題型,故而首先回答這個問題。看到“用意”實際就是在問:“為什么這樣安排/這樣謀篇布局有何作用”答案:1、認知階段:從恐懼水銀的毒性到坦然接受,最后欣賞它獨特的美。2、用意:①內容上,作者對水銀認知的變化實際上是寫對于這位班主任老師感情的變化。即從一開始怕這個老師,再到老師離開時對她的不舍,到變得理解以及懷念她。②結構上,對水銀認知的變化是文章的線索。文章雖然在時空上跳躍很多,但由于有了這個線索,文章的脈絡就清晰了,過渡也顯得自然了。③主旨上,便于一步步深化主旨,揭示主題,即在黑暗或艱苦的環境中,一切基于“善與美”的選擇,盡管可能錯誤,也是值得原諒的9.縱觀《水銀花開的夜晚》全文,作者對老師的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簡要概括分析。(6分)思路:作者情感變化完全考察對文章的概括,需要結合全文,概括所有蘊含情感的部分答案:①起初,老師用恩威并施的方法教育學生,嚴厲時,學生憎惡她。溫和時,老師的業務能力、敬業、善良,受到學生喜愛。②后來,老師離開時,不嚴厲了,還帶有償還之意,讓學生感到沮喪、不舍。③最后,四十多年后,理解了老師在當時教育環境下的采用的教育手段,并開始熱切地思念老師,對她心懷感激,。認為她雖嚴厲,但懲戒有尺度,是出于真誠和善意來愛護和教育學生。*****考點六:概括主題、情感****10.有人說遲子建的這篇散文“充滿溫情而富有詩意”,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思路:根據關鍵詞,可以判斷,該題型與“這篇文章富有美感,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題型相似,區別在于,本題重點分析情感以及詩意因此,要從內容上分析情感、在手法上、文章總體語言藝術(語言風格)上分析詩意答案:①從作品內容看:表面是表達了對水銀花的贊美。實際是表達了對老師的理解與贊美。是一次心靈上的和解,充滿了溫情。②從手法上看:作者用了象征的表現手法,將“水銀溢出”藝術化為“水銀花開”,富有想象力,作者筆下的水銀充滿詩意。③從作品語言上看:作者善于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以細膩而飽含深情的筆觸,如“微觀花園”“花兒一樣綻放著”等詞語,將日常生活的體驗形象化、文學化,充滿詩意。11.想象大膽奇特而又自然貼切是遲子建散文的一大特色,本文是如何體現這一特色?(6分)思路:根據關鍵詞,本題重點分析想象的特點“大膽奇特”“自然貼切”重點在于回歸文章,圈畫關于想象的句子,并判斷符合哪一特征①看到積雪消融后瘦弱的枯草把它們想象成“出獄似的,瑟瑟縮縮地出現在陽光下”。用了擬人的手法,由表現了由自然景觀引起想象,奇特自然。②“我”把撒了滿地的水銀想象成“珍珠顆粒”“滿天繁星”,都是由生活中的事物引起想象。③“我”看過民間故事《一塊銀元》,想象體溫計是惡魔,當“我”感冒發燒時很恐懼水銀體溫計,“我”想象腋窩藏著火苗,“會像爆竹似的它引爆”。想象大膽奇特。*****考點七:標題的意蘊或作用****標題考查方向答題技巧標題的作用從內容、結構、手法、情感、讀者角度(語言特色)等方面分析①聯系內容。點明寫作對象;概括文章內容。②聯系結構。文章線索;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注意或吸引讀者興趣。③聯系手法。還原手法(象征、一語雙關、比喻、擬人、引用、仿辭等),分析標題含義及作用。④聯系情感和主旨。表達作者主觀的感情和態度;揭示文章的主旨和哲理。⑤讀者角度,語言富有詩意,引起讀者興趣等標題的意蘊①表層義(標題字面含義+文中主要內容)②語境義(象征義、比喻義、引申義+作者情感、主旨)標題的優劣比較①這個題目是文章的線索或概括主要內容或制造懸念或諷刺或雙關的作用。②這個題目有助于突出人物XX形象。③這個題目有助于突出文章的XX主題。④替代的題目有XX缺點。12.本文以“水銀花開的夜晚”為標題,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注意:與賞析句子題一定要區分開來!!!(本題考察題目的作用)①從內容來看,敘述的主要事件是發生在水銀溫度計摔斷的夜晚,為故事的講述提供背景。由此背景,又一步步激起的關于班主任的回憶與感悟。②從手法來看,文章采用雙關以及象征的手法,表層指水銀在夜晚的美麗,深層指班主任嚴厲管教中的可愛。③從讀者來看,詩意化表述,水銀本不能開花,這里卻表述為水銀花開,引發讀者的想象,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④主旨上來看,文章題目為水銀花開,看似奪人性命的東西也有它的美麗可愛的一面;深化了主旨,讓人感悟到憎惡的懲戒教育也有它溫情的可敬的一面13.本文題目是“水銀花開的夜晚”,但班主任著墨很多,這是否矛盾?為什么?請結合文本分析。并不矛盾。①以“水銀花開的夜晚”為題,既是從語言上體會到文章富有詩情畫意之美,也提示水銀花開是全文的線索,貫穿全文,引起作者的回憶。②作者塑造了一位嚴厲但具有無私的愛的班主任老師,是作者對“水銀花開”的寫照,也許一開始年幼作者“恨”這位老師,但逐漸長大后,才知道,她如同這綻開的“水銀花”一樣,不散而有著持續的感人至深的美。③作者用詩意的美,記述了小時候的一位班主任老師,表達了對人情美的懷念,使得文章具有詩意美、哲理美的韻味。*****考點八:人稱作用****記敘人稱第一人稱①增強內容的真實性,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②便于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人稱①呼告抒情,有對話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②可以造成擬人效果(尤其贊揚某“物象”時)。③面對面溝通,便于拉近與讀者的心理距離。第三人稱直接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空限制,反映現實靈活自由,公正客觀展現內容。14.《水銀花開的夜晚》中“我”與“她”兩種敘述人稱交織穿插,這樣敘述方式有什么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思路:考察對人稱及其作用的理解。本題答案均為套話,不能夠作為標準答案,只作為對“第一二三人稱作用”的理解答案:①“我”屬于第一人稱,敘述的是作者親身經歷或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能使讀者產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也更便于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②“她”屬于第三人稱,能比較客觀的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③第一第三人稱交替使用,打破時空界限,既真實可信,又擴展文章內容,豐富人物形象,突出主題。*****考點九:敘述順序****定義作用舉例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暫時中斷敘述,插入與所敘事件有關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