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XT/T006-2010
全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標準
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
Socialassistancedataelements
民政部信息中心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
二o---年一月
目次
前言.......................................................................................V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數據元規范...............................................................................2
4.1數據元的描述........................................................................2
4.2數據元分類規則......................................................................3
4.3內部標識符編碼......................................................................3
4.4數據元類型..........................................................................4
4.5數據元格式.........................................................................4
4.6數據元的使用........................................................................5
5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目錄..................................................................5
5.1社會救助公共類.....................................................................5
5.1.1行政區劃信息....................................................................5
5.1.1.1行政區劃代碼..............................................................5
5.1.1.2行政區劃名稱................................................................6
5.1.1.3行政區劃非農業人口數量.....................................................6
5.1.1.4行政區劃農業人口數量.......................................................6
5.1.2單位信息........................................................................7
5.1.2.1單位所屬行政區劃代碼.......................................................7
5.1.2.2單位組織機構代碼............................................................7
5.1.2.3單位名稱....................................................................7
5.1.2.4單位類別..................................................................7
5.1.2.5單位性質..................................................................8
5.1.2.6單位隸屬關系................................................................8
5.1.2.7單位通信地址................................................................8
5.1.2.8單位聯系電話號碼............................................................9
5.1.3救助政策信息....................................................................9
5.1.3.1救助業務名稱................................................................9
5.1.3.2救助方式..................................................................9
5.1.3.3救助標準名稱.............................................................10
5.1.3.4救助標準金額.............................................................10
5.1.3.5標準發布文件號...........................................................10
5.1.3.6標準啟用日期.............................................................11
5.1.3.7標準廢止日期.............................................................11
5.1.4救助機構信息...................................................................11
I
5.1.4.1救助機構簡稱...............................................................11
5.1.4.2救助機構人數.............................................................11
5.1.4.3救助機構專職人數...........................................................12
5.1.4.4救助機構兼職人數.........................................................12
5.1.4.5救助機構年工作經費.........................................................12
5.1.5救助家庭信息.................................................................13
5.1.5.1救助家庭所屬行政區劃代碼..................................................13
5.1.5.2救助家庭編碼.............................................................13
5.1.5.3救助家庭類別...............................................................13
5.1.5.4救助家庭開戶銀行.........................................................14
5.1.5.5救助家庭開戶名稱...........................................................14
5.1.5.6救助家庭銀行賬號.........................................................14
5.1.5.7救助家庭聯系電話...........................................................14
5.1.5.8救助家庭財產名稱.........................................................15
5.1.5.9救助家庭居住地址.........................................................15
5.1.5.10救助家庭居住地郵編........................................................15
5.1.5.11救助家庭住房性質..........................................................16
5.1.5.12救助家庭住房建筑面積.....................................................16
5.1.5.13救助家庭住房使用面積.....................................................16
5.1.5.14救助家庭住房結構........................................................17
5.1.5.15救助家庭致貧原因..........................................................17
5.1.6救助對象信息.................................................................17
5.1.6.1救助對象基本信息.........................................................17
5.1.6.2救助對象工作單位信息......................................................22
5.1.6.3救助對象收入信息..........................................................22
5.1.6.4救助對象健康信息..........................................................23
5.1.6.5救助對象教育信息...........................................................25
5.1.7業務辦理信息...................................................................26
5.1.7.1日期類信息.................................................................26
5.1.7.2業務辦理人員信息...........................................................29
5.1.7.3業務辦理機構信息...........................................................30
5.1.7.4業務辦理過程信息...........................................................31
5.1.7.5業務辦理結果信息...........................................................33
5.1.8資金管理信息...................................................................34
5.1.8.1資金科目...................................................................34
5.1.8.2撥付資金...................................................................35
5.2低保救助信息.......................................................................35
5.2.1低保救助金領取證號.............................................................35
5.2.2本級財政預算低保資金...........................................................35
5.2.3上級撥付低保資金...............................................................36
5.2.4本級財政預算到位低保資金......................................................36
5.2.5上年結轉低保資金...............................................................36
5.2.6特定救助對象類別.............................................................36
5.3五保供養信息.......................................................................37
II
5.3.1五保供養證號...................................................................37
5.3.2集中供養對象所屬供養機構......................................................37
5.3.3本級財政預算供養資金...........................................................37
5.3.4上級下撥供養資金...............................................................38
5.3.5本級財政預算到位供養資金......................................................38
5.3.6其他供養資金...................................................................38
5.3.7供養方式.......................................................................39
5.3.8供養機構占地面積.............................................................39
5.3.9供養機構建筑面積...............................................................39
5.3.10供養機構固定資產..............................................................39
5.3.11供養機構年經營收入............................................................40
5.3.12供養機構年工資支出總額.......................................................40
5.3.13供養機構年日常管理經費.......................................................40
5.3.14供養機構床位數量..............................................................41
5.3.15供養機構建立日期..............................................................41
5.3.16供養機構建設資金..............................................................41
5.3.17供養機構改擴建日期............................................................42
5.3.18供養機構改擴建資金............................................................42
5.4醫療救助信息......................................................................42
5.4.1時間類信息....................................................................42
5.4.1.1就診開始時間.............................................................42
5.4.1.2就診結束時間.............................................................42
5.4.2醫療費用信息...................................................................43
5.4.2.1年累計救助金額............................................................43
5.4.2.2年救助限額................................................................43
5.4.2.3醫療費總額...............................................................43
5.4.2.4減免醫療費金額............................................................44
5.4.2.5醫保報銷金額..............................................................44
5.4.2.6新農合報銷金額............................................................44
5.4.2.7商業保險報銷金額..........................................................45
5.4.2.8其他救助金額..............................................................45
5.4.2.9可報銷醫療金額.............................................................45
5.4.2.10個人自付金額............................................................45
5.4.3醫療救助資金信息...............................................................46
5.4.3.1本級財政預算醫療救助資金..................................................46
5.4.3.2上級下撥醫療救助資金......................................................46
5.4.4本級財政預算到位醫療救助資金..................................................46
5.4.4.1本級彩票公益金用于醫療救助資金............................................47
5.4.4.2醫療救助基金年度利息收入..................................................47
5.4.4.3其他渠道籌集醫療救助資金..................................................47
5.4.4.4上年結轉醫療救助資金......................................................48
5.4.5統計類信息...................................................................48
5.4.5.1應納入城市醫療救助的患大病人數............................................48
5.4.5.2應納入農村醫療救助的患大病人數............................................48
III
6數據元值域代碼表.......................................................................49
6.1單位類別代碼.......................................................................49
6.2單位性質代碼.......................................................................49
6.3單位隸屬關系代碼...................................................................49
6.4救助方式代碼.......................................................................50
6.5家庭類別代碼.......................................................................50
6.6開戶銀行代碼.......................................................................50
6.7住房性質代碼.......................................................................52
6.8住房結構代碼.......................................................................52
6.9致貧原因代碼.......................................................................52
6.10性別代碼..........................................................................52
6.11戶籍類別代碼......................................................................53
6.12與申請人關系代碼..................................................................53
6.13婚姻狀況代碼......................................................................53
6.14文化程度代碼......................................................................53
6.15學業狀況代碼......................................................................54
6.16就業狀況代碼......................................................................54
6.17是否三無人員代碼..................................................................54
6.18收入類型代碼......................................................................55
6.19健康狀況代碼......................................................................55
6.20殘疾類別代碼......................................................................55
6.21殘疾等級代碼......................................................................56
6.22勞動能力代碼......................................................................56
6.23生活自理能力代碼.................................................................56
6.24資金科目代碼....................................................................56
6.25特定救助對象類別代碼..............................................................57
6.26供養方式代碼......................................................................57
參考文獻..................................................................................58
索引......................................................................................59
IV
-y.z.
刖
標準規范體系建設是全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
標準體系分為業務標準規范、技術標準規范和管理標準規范三個系列,共包括以下16個標準規范:
業務標準規范包括:
DBXT/T001-2010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規程
DBXT/T002-2010農村五保供養操作規程
DBXT/T003-2010最低生活保障業務統計指標
DBXT/T004-2010最低生活保障業務監測預警指標
DBXT/T005-2010最低生活保障應用系統操作規范
技術標準規范包括:
DBXT/T006-2010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
DBXT/T007-2010最低生活保障信息資源分類
DBXT/T008-2010最低生活保障信息資源標識符編碼方案
DBXT/T009-2010最低生活保障信息資源核心元數據
DBXT/T010-2010最低生活保障信息資源目錄管理
DBXT/T011-2010最低生活保障數據交換規范
DBXT/T012-2010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要求
DBXT/T013-2010信息安全建設要求
管理標準規范包括:
DBXT/T014-2010信息安全管理規范
DBXT/T015-2010項目管理規范
DBXT/T016-2010運行維護管理規范
本標準為技術標準規范系列中的DBXT/T006-2010o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民政部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民政部信息中心、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孟秀艷、張之橋、譚海鵬、韓偉、唐學超、郭洪泉、劉喜堂、高華俊、陳填吹、
栗演兵、張杰、胡建山、戴朝云、張艷。
V
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的描述規范、內部標識符、分類規則,以及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
的定義。
本標準適用于社會救助業務信息化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GB2312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
GB/T2261.1-2003個人基本信息分類與代碼第1部分:人的性別代碼
GB/T2261.2-2003個人基本信息分類與代碼第2部分:婚姻狀況代碼
GB/T3304-1991中國各民族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碼
GB/T7408-2005數據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換日期和時間表示法(idtISO8601:2002)
GB/T10114-2003縣級以下行政區劃代碼編制規則
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
GB11714-1997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
GB/T12404-1997單位隸屬關系代碼
GB/T18391.1-2002數據兀的規范與標準化第1部分:數據元的規范與標準化框架
GB/T18391.3-2001數據元的規范與標準化第3部分:數據元的基本屬性
GB/T18391.4-2001數據元的規范與標準化第4部分:數據定義的編寫規則與指南
GB/T18391.5-2001數據元的規范與標準化第5部分:數據元的命名和標識原則
GB/T19488.1-2004電子政務數據元第1部分:設計和管理規范
MZ/T012-2004民政業務數據共享與交換
民發[2002]170號民政統計代碼編制規則
3術語和定義
GB/T18391.1-2002、GB/T19488.1-2004中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
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GB/T18391.1-2002.GB/T19488.k2004中的一些術語和定義。
3.1
對象object
可以想象或感知的客觀世界的任一部分。
[GB/T19488.1-2004,術語和定義3.9]
3.2
數據data
對事實、概念或指令的一種形式化表示,適用于以人工或自動方式進行通信、解釋或處理。
[GB/T18391.1-2002,術語和定義3.12]
1
3.3
數據元dataeIement
用一組屬性描述定義、標識、表示和允許值的數據單元。
[GB/T18391.1-2002,術語和定義3.14]
3.4
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sociaIassistancedataeIement
社會救助業務中涉及的所有數據元。
注:改寫GB/T19488.1-2004,術語和定義3.3。
3.5
對象類objectcIass
對象集。現實世界中的想法、抽象概念或事物的集合,有清楚的邊界和含義,并且特性和其行為遵
循同樣的規則而能夠加以標識。
[GB/T18391.1-2002,術語和定義3.45]
3.6
特性property
對象類的所有個體所共有的某種性質。
[GB/T18391.1-2002,術語和定義3.48]
3.7
表示representation
值域、數據類型的組合,必要時也包括度量單位或字符集。
[GB/T18391.1-2002,術語和定義3.60]
3.8
值域vaIuedomain
允許值的集合。
[GB/T18391.1-2002,術語和定義3.75]
4數據元規范
4.1數據元的描述
數據元是通過對其一系列屬性來描述的。依據GB/T19488.1-2004第5章和GB/T18391.3-2001的規
定,本標準采用以下14個屬性描述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
1)內部標識符:在一個注冊機構內,由注冊機構分配的、與語言無關的數據元的唯一標識符;
2)中文名稱:賦予數據元的單個或多個中文字詞的指稱;
3)中文全拼:數據元中文名稱的漢語拼音;
4)定義:表達一個數據元的本質特性并使其區別于其他數據元的陳述;
5)對象類詞:表示數據元名稱成分之一,表達了該數據元所屬事務或概念的集合;
6)特性詞:表示數據元名稱成分之一,表達了該數據元所屬對象類的某個顯著的、有區別的特征;
7)表示詞:表示數據元名稱成分之一,表達了該數據元值域的表示形式;
8)數據類型:用于表示數據元的符號、字符或其他表示的類型;
9)數據格式:從業務的角度規定的數據元值的格式需求,包括所允許的最大和/或最小字符長度,
2
數據元值的表示格式等;
10)值域:根據相應屬性中所規定的數據類型、數據格式而決定的數據元的允許值的集合;
11)語境:產生或使用數據元的應用環境或應用規程的說明。本標準中所有數據元的語境都定為‘全
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
12)備注:數據元的附加注釋;
13)版本:在一個注冊機構內的一系列逐漸完善的數據元規范中,某個數據元規范發布的標識。本
標準發布后,所有的數據元的版本都定為1.0版;
14)注冊機構:經授權對數據元實施注冊、維護和管理功能的組織。本標準中所有數據元的“注冊
機構”均確定為標準歸口單位。
鑒于“語境”、“版本”和“注冊機構”的值在本部分中己經確定,因此在數據元目錄中不再羅列。
因此,數據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了11個屬性進行描述,這些屬性分別為:中文名稱、內部標識符、
中文全拼、定義、對象類詞、特性詞、表示詞、數據類型、數據格式、值域、備注。其中,內部標識符
采取四層式編碼規則,編碼規則見4.2。
4.2數據元分類規則
基于MZ/T012-2004的分類規則和GB/T19488.1-2004第6.2節規定的分類規則,本標準制定了社會
救助業務數據元分類規則,見圖1。其中:
第一層:一位字母,表示標準制定機構;
第二層:兩位字母,表示民政業務類別;
第三層:一位字母;表示元素數據源;
第四層:四位數字,采用順序號。
第一層標準制定機構
第二層民政業務類別
第三層數據源
第四層順序號
圖1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分類模型
4.3內部標識符編碼
3
基于4.2規定的分類規則,本標準規定了數據元內部標識符編碼方案,內部標識符編碼見表1,其
中內部標識符的前兩位以及第四位遵循MZ/T012-2004的規定。
表1內部標識符編碼
內部標識符(前三位)
類別名稱說明
機構民政業務類別
1、第一位為字母,代表標準制定機構,用大寫英文字母A、B、C或
AH救助業務類
I)表示。A代表民政部,B代表省級民政部門,C代表地市級民政部門,
D表示區縣級民政部門;
AHZ社會救Bi吆洪^2、第二位為字母,代表所屬民政業務類別,救助業務數據元為H,
其他字母代表類別見MZ/T012-2004中“5.1通用編碼”中的“民
政業務分類代碼”;
AIIA低保救助
3、第三位為字母,表示社會救助公共類或社會救助業務類別;編碼
范圍為A-Z,其中Z代表社會救助公共類;
AHB五保供養
4、第四位為字母,代表該數據元是否為MZ/T012—2004中基本表的
數據源,用大寫字母A、E、P、X表示。A表示該數據元為行政區劃
AIIC醫療救助基本表的數據源,E表示該數據元為單位基本表的數據源,P表示該
數據元為人員基本表的數據源,X表示該數據元不是基本表的數據源;
5、第五、六、七、八位為數字,為數據元的類中順序號,從0001開
AII擴展使用
始順序編碼。
4.4數據元類型
數據元類型為該數據元的數據類型,可以使用字符型、整數型、浮點型、日期型、日期時間型、布
爾型、二進制型等七種。數據元類型的英文標識和說明見表2。
表2數據元類型表
數據元值的類型說明
string(字符型)通過字符形式表達的值的類型
integer(整數型)通過“0”到“9”表達的整數類型的值
float(浮點型)通過“0”到“9”表達的實數
date(日期型)通過YYYYMMDD的形式表達的值的類型,符合GB/T7408-2005
datetime(日期時間型)通過YYYYMMDDhhmmss的形式表達的值的類型,符合GB/T7408-2005
boolean(布爾型)兩個且只有兩個表明條件的值,如0n/0ff、True/False
binary(二進制)上述類型無法表示的其他數據類型,比如圖像、音頻等
4.5數據元格式
數據元格式為該數據元從業務的角度規定的數據元的格式需求,包括所允許的最大和/或最小字符
長度,數據元內容的表示格式等(一個漢字占兩個字符)。數據格式中使用的字符含義見表3。
表3數據格式中使用的字符含義
數據元值的類型說明
4
a字母字符
n數字字符
an字母數字字符
m(m為自然數)定長m個字符(字符集默認為GB2312)
..ul長度不確定的文本
..p,q(p,q均為自然數)最長P個數字字符,小數點后q位
從最小長度到最大長度,前面附加最小長度,后面附加最大長度
“YYYY”表示年份,“MM”表示月份,“DD”表示日期,“hh”表示小時,“mm”表示分
YYYYMMDDhhmmss
鐘,“SS”表示秒鐘,可以視實際情況組合使用
True/False布爾型
4.6數據元的使用
本標準在遵循MZ/T012-2004的基礎上規定了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數據元的定義遵循了GB/T
18391.4-2001的數據定義規則和GB/T18391.5-2001第6章的規定。各級民政部門在使用數據元時,可以
有如下兩種方式:
1)直接使用:采用本標準的部門可直接使用本標準規定的數據元開展數據庫或信息交換格式的設
計工作。例如,對于數據元目錄中的“特定救助對象類別”、“供養方式”等數據元。
2)擴展使用:各級民政部門可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對數據元中的對象類詞或特性詞進行限定,
生成新的數據元。例如,對于數據元“救助對象姓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業務可以將其擴展
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姓名”。應注意,擴展后的數據元與原數據元相比,在定義、數據
類型、數據格式、值域等屬性上不能出現不一致或矛盾的現象。
5社會救助業務數據元目錄
5.1社會救助公共類
5.1.1行政區劃信息
5.1.1.1行政區劃代碼
中文名稱:行政區劃代碼
內部標識符:AHZA0001
中文全拼:xing-zheng-qu-hua-dai-ma
定義:行政區劃的代碼
對象類詞:行政區劃
特性詞:行政區劃
表示詞:代碼
數據類型:字符型
5
數據格式:nl2
值域:行政區劃代碼的編制應遵循《民政統計代碼編制規則》(民發[2002]170號)的規定,其中
前6位代碼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2260)中的規定,鄉鎮(街道)編碼應遵
循GB10114-2003縣以下行政規劃代碼編碼規則的規定,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的后6位應全部為“0”
5.1.1.2行政區劃名稱
中文名稱:行政區劃名稱
內部標識符:AHZA0002
中文全拼:xing-zheng-qu-hua-ming-cheng
定義:行政區劃的中文名稱
對象類詞:行政區劃
特性詞:名稱
表示詞:名稱
數據類型:字符型
數據格式:..100
值域:
備注:縣級以上行政區劃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2260)中的行政區劃名
稱規定
5.1.1.3行政區劃非農業人口數量
中文名稱:行政區劃非農業人口數量
內部標識符:AHZX0001
中文全拼:xing-zheng-qu-hua-fei-nong-ye-ren-kou-shu-1iang
定義:行政區劃管轄區域內非農業戶籍人口的數量
對象類詞:行政區劃
特性詞:非農業人口
表示詞:數量
數據類型:整數型
數據格式:n..10
值域:
備注:
5.1,1.4行政區劃農業人口數量
中文名稱:行政區劃農業人口數量
內部標識符:AHZX0002
中文全拼:xing-zheng-qu-hua-nong-ye-ren-kou-shu-1iang
定義:行政區劃管轄區域內農業戶籍人口的數量
對象類詞:行政區劃
特性詞:農業人口
表示詞:數量
數據類型:整數型
數據格式:n..10
值域:
備注:
6
5.1.2單位信息
5.1.2.1單位所屬行政區劃代碼
中文名稱:單位所屬行政區劃代碼
內部標識符:AHZX0003
中文全拼:dan-wei-suo-shu-xing-zheng-qu-hua-dai-ma
定義:單位所屬的行政區劃的代碼
對象類詞:單位
特性詞:行政區劃
表示詞:代碼
數據類型:字符型
數據格式:nl2
值域:行政區劃代碼的編制應遵循《民政統計代碼編制規則》(民發[2002]170號)的規定,其中
前6位代碼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2260)中的規定,鄉鎮(街道)編碼應遵
循GB10114-2003縣以下行政規劃代碼編碼規則的規定,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的后6位應全部為“0”
5.1.2.2單位組織機構代碼
中文名稱:單位組織機構代碼
內部標識符:AHZE0001
中文全拼:dan-wei-zu-zhi-ji-gou-dai-ma
定義:由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成立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等機構賦予的一個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法定代碼標識
對象類詞:單位
特性詞:組織機構代碼
表示詞:代碼
數據類型:字符型
數據格式:anlO
值域:應符合《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GB11714-1997)的規定
備注:
5.1,2.3單位名稱
中文名稱:單位名稱
內部標識符:AHZE0002
中文全拼:dan-wei-ming-cheng
定義:單位的中文名稱
對象類詞:單位
特性詞:名稱
表示詞:名稱
數據類型:字符型
數據格式:..100
值域:
備注:
5.1.2.4單位類別
7
中文名稱:單位類別
內部標識符:AHZX0004
中文全拼:dan-wei-lei-bie
定義:根據單位資產所屬劃分的單位類別
對象類詞:單位
特性詞:類別
表示詞:代碼
數據類型:字符型
數據格式:n2
5.2值域:見6.1單位類別代碼
代碼標識:DM_DWLB,代碼見表4。
表4單位類別
元素代碼元素名稱
01公辦
02民辦
單位性質代碼(DM_DWLB)中的元素代碼
備注:
5.2.1.1單位性質
中文名稱:單位性質
內部標識符:AI1ZE0003
中文全拼:dan-wei-xing-zhi
定義:依據單位經營目的和經費類型劃分的單位類別
對象類詞:單位
特性詞:性質
表示詞:代碼
數據類型:字符型
數據格式:n2
5.3值域:見6.2單位類別代碼
代碼標識:DM_DWLB,代碼見表4。
表4單位類別
元素代碼元素名稱
01公辦
02民辦
單位性質代碼(DM_DWXZ)中的元素代碼
備注:
5.3.1.1單位隸屬關系
中文名稱:單位隸屬關系
8
內部標識符:AHZX0005
中文全拼:dan-wei-1i-shu-guan-xi
定義:單位與上級行政機構的從屬關系的代碼
對象類詞:單位
特性詞:隸屬關系
表示詞:代碼
數據類型:字符型
數據格式:n2
值域:應符合GB/T12404-1997中的單位隸屬關系代碼規定,見6.3單位隸屬關系代碼(DMDWLSGX)
中的元素代碼
備注:
5.3.1.2單位通信地址
中文名稱:單位通信地址
內部標識符: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裝銷售工作方案怎么寫2025年
- 汽車使用與維護 課件 項目二 行駛系統的使用與維護2-1 懸架的檢查與維護
- 2025年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所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備考題庫
- 2025年煤電鉆綜合保護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浙江省“六市六校”聯盟2025屆高三物理試題第一次月考含解析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金屬基復合材料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營口理工學院《出鏡報道與節目主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大學《數據結構及算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師范大學《中醫學基礎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平涼市涇川縣2025屆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真題數學試卷含解析
- (一模)桂林市、來賓市2025屆高考第一次跨市聯合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2030“一帶一路”之菲律賓礦業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飾品干貨知識培訓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高純銅行業發展監測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中國國防車輛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03月荊門市“招碩引博”1412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在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具體體現
- 獸醫病理學基礎試題及答案
- 電力電纜及通道檢修規程QGDW 11262-2014(文字版)
- 軟件研制總結報告范文
- 我是安全守法小公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