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課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前者是蘇俄在特定環境下采取的軍事性非常措施,適應了戰時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時它又是蘇俄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和實踐,但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后者是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促進生產的發展,是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2.斯大林模式是一個高度集中的國家指令性計劃模式。具體表現在:(1)實行單一生產資料公有制形式,國家占有絕大部分生產資料,并對經濟進行直接管理。(2)對經濟的指令性計劃管理,用強制性行政手段包攬國民經濟的各方面,排斥市場調節。(3)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1.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中的“新”:從新理論方面來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場理念;后者利用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凱恩斯主義)。從新特點方面來看,前者利用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社會主義;后者為采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措施。2.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蘇聯領導人沒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調整生產關系,此體制越來越阻礙生產力的發展。3.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對斯大林體制的局部調整,而戈爾巴喬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對斯大林體制的徹底否定,即放棄社會主義制度。4.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只能說明斯大林模式的失敗,而不能說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例1】(2012·南京學測)蘇聯著名的經濟學家布哈林曾說:“……我們過去認為,我們可以一舉消滅市場關系,實際情況表明,我們恰恰要通過市場關系走向社會主義。”此話主要評價()A.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政策B.計劃經濟政策C.戰時共產主義政策D.新經濟政策【例2】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于1935年對莫斯科進行了一個月的訪問,他在《莫斯科日記》中寫道:“目前這些政策包含著某種消極的東西,這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屬于日記中“目前這些政策”的是()A.實行余糧收集制B.交納固定糧食稅C.推行農業集體化D.擴大國營農場的自主權【例3】(2012·江蘇學測)“十月革命后的蘇維埃俄國,曾試圖‘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和純社會主義的分配’,幾年以后感到這是‘力所不能及的’。”為了解決“力所不能及”所引發的社會危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頒布《四月提綱》B.采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實施新經濟政策D.推行斯大林模式【例4】(2012·江蘇學測)社會陷入危機邊緣的時刻,改良舊制往往是挽救危機的重要舉措。20世紀80年代,蘇聯也出現各種危機,為此戈爾巴喬夫進行了經濟改革,其主要特征是()A.用經濟管理代替行政命令B.放棄政府宏觀的調節手段C.建立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D.鼓勵個體小農經濟的發展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考點1: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列寧在評價這某一政策時說:“當時所處戰爭條件下,這種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除余糧收集制之外,當時我們是沒有別的辦法來實現糧食政策的……因為戰爭形勢已經斬釘截鐵地規定了這種公式和條件,我們沒有絲毫的選擇余地……”列寧評價的這一政策()A.是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唯一正確途徑B.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得到蘇俄人民擁護的C.在特定環境下為蘇維埃政權鞏固發揮重要作用D.使蘇俄國民經濟和工業生產迅速恢復2.右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蘇俄某一特定時期實施的經濟政策。下列有關該政策的理解,正確的是()A.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B.恢復了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C.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D.找到了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途徑考點2:理解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3.列寧說:“我們本來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這一錯誤產生的根源是()A.擴大了無產階級專政的范圍B.忽視了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水平的規律C.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很快就會滅亡D.帝國主義對蘇俄的軍事干涉和經濟封鎖所致考點3:了解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并認識其作用4.20世紀20年代初,(蘇俄)黨內有同志認為“用異己分子來建設社會主義”是“離開社會主義原則”。讓這些同志感到“離開社會主義原則”的政策是()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D.“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5.閱讀下表,分析導致蘇俄(蘇聯)糧食作物耕種面積、產量變化的政策因素是()蘇俄(蘇聯)糧食作物耕種面積、產量變化1921年1923年1925年糧食作物耕種面積(萬公頃)662078608730糧食作物產量(億普特)22.1334.5544.24A.蘇聯的工業化方針B.農業集體化方針C.戰時共產主義政策D.蘇俄新經濟政策6.西方有分析家認為,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方式,在傳統農業的范疇內,富有進取精神并能對資源作最適度運用。這一經濟形態經過現代化改造,在國家的調控下仍能發揮生命力。下列選項最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A.斯大林模式下的國營農場B.中國20世紀50年代的農業合作社C.赫魯曉夫時期的集體農莊D.列寧新經濟政策對農業的改革考點4: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7.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經濟確實是一團糟的同時,蘇聯正在繼續進行經濟發展方面的獨特經驗。雖然……伴有嚴厲的壓制和民眾的窮困,但實質上是成功的。”下列對這一“獨特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國民經濟比例的嚴重失調B.這種體制使蘇聯在兩個五年計劃后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C.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迅速實現了工業化D.強制實行農業集體化運動為工業發展提供資金考點6:了解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8.戈爾巴喬夫認為:“改革就是堅決克服停滯現象和打破阻礙機制,建立加快社會經濟發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機制,使它具有更大的活力。”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對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性變革②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③制定經濟發展“加速戰略”④推行“物質利益原則”調動積極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填“A”,錯誤的填“B”。9.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當時違背經濟發展規律,脫離蘇俄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實際,不利于蘇維埃政權的鞏固。()10.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就是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發展經濟,鞏固工農聯盟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11.蘇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想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縛。()12.蘇聯時期,曾流傳一則笑話:一個美國代表團訪蘇,參觀“偉大的建設成就”。陪同的蘇聯官員得意地說:“到下一個五年計劃時,每個蘇聯家庭都可以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美國人驚訝:“你們要飛機干什么呢?”蘇聯官員說:“當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聽說列寧格勒開始供應面包了,我可以馬上開著飛機趕去排上隊。”造成當時蘇聯家庭要“開著飛機”趕去“排隊”買面包的主要原因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導致食品短缺。()13.1920年,蘇俄某農民在火車站出售一批糧食,當地政府的態度應該是()A.聽之任之B.限定場所C.表彰獎勵D.沒收上繳14.有人說,“對于蘇俄農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陰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陽光燦爛。”這里“陽光燦爛”最有可能是因為()A.農民無償獲得永久屬于自己的土地B.農民納稅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糧食C.蘇維埃政府免去了農民的賦稅D.農民享有優先處理農產品的權利1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按照斯大林的說法,新經濟政策就是“容許私人資本存在并實行某種退卻,以便部署力量,再行進攻”。于是,斯大林在列寧逝世以后宣布新經濟政策結束,只繼承了列寧的大工業思想并發揮到了極限,于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開始逐步建立了集中計劃經濟模式。材料二:1931年—1937年俄國/蘇聯工業產值及重要工業產品在歐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項目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歐洲世界歐洲工業總產值553221機器制造業442121拖拉機不詳42121電力15107432石油232121鋼555432注:表中1932年為與資本主義國家在1929年的生產規模比較。1918年—1937年蘇俄/蘇聯農業集體化情況一覽表年份項目1918年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集體農莊數(千個)1.657.085.9233.3243.7參加集體農莊的農戶數(百萬戶)0.021.06.015.718.5集體農莊占農戶總數的比重(%)0.13.923.671.493.0土地占總播種面積的比重(%)不詳4.933.687.499.1材料三: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幾項重要指標完成情況年份項目1913年1928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初步方案第一個五年計劃最佳方案黨十六大報告追加數實際完成數(1932年)煤(萬噸)2910355068007500--6440石油(萬噸)920116019002200--2146生鐵(萬噸)42033880010001700616鋼(萬噸)4204308301040--592汽車(萬輛)--0.07--10202.93拖拉機(萬臺)--0.13--5.5174.89棉紡織品(億米)25.8226.75762--26.94請回答:(1)材料一中,新經濟政策是在什么情況下結束的?聯系所學知識,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斯大林是如何“再行進攻”的?(2)材料二中蘇聯當時工業和農業發生如此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評價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3)從材料三表中“一五”計劃的完成情況和棉紡織品生產情況,可以發現當時蘇聯的工業發展有什么不足?【例1】D解析:本題考查蘇俄的戰時共產主義經濟政策和新經濟政策。材料“過去認為,我們可以一舉消滅市場關系”指的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而“通過市場關系走向社會主義”則是指新經濟政策的實行。【例2】C解析:從時間來看,首先可以排除掉A、B兩項。從內容上看,題目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斯大林模式是集權,故排除D項。農業集體化是斯大林模式的重要內容,但單一的公有制,阻礙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造成農業的長期停滯不前,即C項才是其“包含著的某種消極東西”。【例3】C解析:本題考查蘇俄的戰時共產主義經濟政策和新經濟政策。材料“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和純社會主義的分配”指的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列寧為首的蘇俄領導人為了解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造成的危機,實施了新經濟政策。【例4】A解析:本題考查戈爾巴喬夫改革。20世紀80年代中期,戈爾巴喬夫上臺,為了改革斯大林體制的弊端,首先著手實行了試圖以經濟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對經濟的干預為特征的經濟改革。
第16課時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過關演練】1.C2.A3.B4.B5.D6.D7.B8.D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出站服務80課件
- 活動演出保證金協議
- 搜救雷達應答器SARTGMDSS綜合業務課件
- 鐵路班組管理班組安全管理課件
- 特種貨物運輸車輛運用與管理課件
- 鐵路路基與軌道64課件
- 《GB 14891.7-1997輻照冷凍包裝畜禽肉類衛生標準》(2025版)深度解析
- 中華文化課件下載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中專傳統文化課件
- T∕HGJ 12400-2021 石油化工儀表線纜選型設計標準
- T-CBIA 009-2022 飲料濃漿標準
- 2023年四川省遂寧市經開區社區工作人員(綜合考點共100題)模擬測試練習題含答案
- 化工原理天大版5.1蒸發
- 《冷鏈物流管理》教學大綱
- 事故隱患內部舉報獎勵制度
- 礦山地質環境監測信息平臺
- GB/T 44562-2024航空用鈦合金100°沉頭大底腳螺紋抽芯鉚釘
-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社會試題
- 建筑智能化配管-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
- 在建工程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