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強中學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二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土地是承載萬物的媒介。《禮記》云:“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因為土地的重要性,對土地的依戀也成為人類的一個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結。盡管“戀土情結”普遍存在于人類社會,世界上的各個民族也都有對土地的崇拜和依戀現象,但在中國文化中,這種“戀土情結”卻表現得最為鮮明、最為持久。在費孝通先生看來,傳統中國就是鄉土社會,如《鄉土中國》一書所描述的:“鄉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的社會。不但是人口流動很小,而且人們所取給資源的土地也很少變動。”“鄉土”才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底色。可以說,對土地的依戀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基因,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和行為邏輯。作為一種物質和元素,土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女媧摶土造人的神話傳說,成為中國人的一種文化共識和集體記憶。早在先秦流行的中國傳統“五行”觀念中,土就是居中的,最為尊貴也最為重要。中國人不僅把土地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母體,也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靈魂的歸宿。在中國傳統社會,“入土為安”也是一種重要的死亡和喪葬觀念。選擇一方“風水寶地”,不僅能夠護佑自己,也可以護佑整個家族。中國人信仰的“風水觀念”也與土地密切相關。中國人對土地的崇拜和依戀在漢語和漢字中也有鮮明的體現。“鄉土”“風土人情”“土生土長”等詞語都體現了對土地的依戀。中國古代常常用“社稷”來代表國家,“社”,即土地神,“稷”則是谷神。在中國文化中,土地及其所生的谷物成為“國家”的代表,這當中體現的即是農業民族的土地崇拜觀念。在中國傳統社會,幾乎每個村落都有土地廟,里面伺奉著“土地公公”或“土地奶奶”。在鄉民的眼里,土地神是一方鄉土的保護神。“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通過這樣一種對土地的崇拜觀念和祭祀儀式,日復一日,這方土地上的人們就形成了一個共同體“社會”。可以說,中國文化飽含了對土地的歷史記憶,從神話傳說到民間信仰再到我們的語言詞匯,處處可見“戀土情結”的印記。對土地的依戀和崇拜伴隨了中國文化的始終,并沉淀為一種中國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不論游子、戰士還是商人或移民,他們都會帶一包家鄉的泥土在身邊。“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在傳統中國人的觀念中,土地既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財富,也是一種魂牽夢繞的精神家園。土地給中國人帶來的不僅是財富,也是一種安全感和穩定感。正是千百年來對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影響到了士人的價值觀,“大人不華,君子務實。”一向是中國圣賢先哲所倡導的一種精神。中國人對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個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固守土地使中國人變得十分溫和,樂天知命,安土重遷,這樣的民族本能地反對暴力和侵略,追求和平。“安土敦乎仁,故能愛。”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更是把“安土”和“修身”聯系在一起,如《禮記》中所言:“不能安土,不能樂天;不能樂天,不能成其身。”土地與“鄉土”情結也影響著中國人的交往觀念。遠親不如近鄰,中國人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在他們生長的那塊土地上,“鄉土情誼”在中國人的交往觀念中顯得十分重要,這也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特征。改革開放以來,“鄉誼網絡”同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的溫州人就用“一人帶一人去,一家帶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鄉和產業帶到了世界各地。“鄉土文化資本”“鄉誼關系”成為華人交往實踐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在人與土地的關系中,中國文化主張“天、地、人”的和諧共處,這種觀念無疑是一種中國智慧,對于今天的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而言,也極富啟示價值。立足新時代,只有深刻認識自己的傳統文化,對中國文化中的“戀土情結”進行創造性轉化和發展,我們才能真正地建立“文化自信”,并在社會層面實現“天時、地利、人和”的協調發展。(摘編自潘祥輝《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戀土情結”及其揚棄》)材料二:中國自古以來的政治經濟體制造成了文化體制的高度集中,也造成了中華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文化自覺性非常強烈,這是由我們的歷史文化決定的。余光中經歷了“雙重放逐”,先是到因政治因素與大陸相隔的寶島臺灣,后來又赴美留學,在另一個不同文化的海外生活,他先是接受臺灣另一種政治形態的熏陶,后又受西方意識形態的影響。他也曾對傳統文化產生懷疑,但是思維中固存的“落葉歸根”的想法讓多愁善感的詩人的鄉土情結尤為濃重,以致后來他意識到他的西化是蒼白和空虛的,然后清醒地回歸并堅定傳統文化的路線,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是一種鄉愁情結中對傳統文化的皈依和堅守。余光中對于鄉愁的看法是:“所謂鄉愁,原有地理、民族、歷史、文化等層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鄉一鎮。地理當然不能搬家,民族何曾可以改種,文化同樣換不了心,歷史同樣整不了容。鄉愁并不限于地理,他應該是立體的,還包含時間。一個人的鄉愁如果一鄉一鎮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鄉會的層次。真正的華夏之子潛意識深處耿耿不滅的,仍然是漢魄唐魂,鄉愁則彌漫于歷史與文化的直經橫緯,而與整個民族禍福共承,榮辱同當。”這段話映射出他認為鄉愁中應包含的“文化回歸”和對中華民族血脈的認同。“真正的華夏之子潛意識深處耿耿不滅的,仍然是漢魄唐魂,鄉愁則彌漫于歷史與文化的直經橫緯,而與整個民族禍福共承,榮辱同當。”這種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投射于他的詩中,更是表現出余光中對故園的渴念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摘編自傅天虹《詩國的游子——論余光中詩歌的原鄉性》)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戀土情結”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各個民族,但在中國文化中,表現得最為鮮明、最為持久,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和行為。B.中國人對土地的依戀在語言文字中有著鮮明的體現,如用“社稷”來代表國家,就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土地的崇拜觀念。C.中國自古以來的政治經濟體制造成了中華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表現為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文化自覺性非常強烈,余光中的經歷生動地體現這一點。與文化的直經橫緯,與整個民族禍福共承,榮辱同當。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中國文化及國民心理的影響,論證精當有力。作是死亡和靈魂的歸宿的理念,也體現了迷信落后的一面。舉行儀式報答土地神的恩德,這是“戀土情結”的一種體現。D.中國文化主張“天、地、人”的和諧共處,如能對其中的“戀土情結”進行創造性轉化和發展,必然會對今天的生態文明建設產生積極作用。3.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中國人“安土重遷”的一項是()(3分)A.云閑望出岫,葉落喜歸根。(宋)陸游《寓嘆》B.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宋)范成大《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C.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D.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宋)李覯《鄉思》4.請結合材料一概括“戀土情結”對中國文化及國民心理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材料為他們提幾點建議。(6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題。跑南海蔣冬梅他在南海打魚的時候,大馬哈魚正肥美,它們滿滿地鋪在海底,像扯著一面色彩鮮艷的旗。魚像聽到什么召喚一樣,迎著浪頭逆水而行,向烏蘇里江洄游。打魚人并不急著下網,他們只等在河口,把白色的漁網撒成半開的花朵,網住的魚一個人就已經拉不動了。產卵后死去的魚漂滿河面,連它們紅色的尸身都是美的。他知道所有的大馬哈魚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把它們送回烏蘇里江。烏蘇里江畔的男人,順著大馬哈魚的來路,坐一條楊木船去跑南海。那里有肥美的海參和森林一樣的海菜。他們把自己“賣”給漁頭,預支了銀錢交給女人,打著單薄的背包去搏命。他也在一張薄薄的的契約上,像他的父親那樣,按下半只手掌的印子,把自己交給了大海。母親穿著棕色的袍子在江邊送他,站成一塊風化的石頭。從送走父親的那一年開始,這塊石頭就佇立在江邊。十幾年的江風吹過,把石頭吹矮了,終有一天會變成一顆石子,等著父親回來握在手里。坐上楊木雕下海時,他穿著一件魚褂子,持一柄鋼叉,扎水底白沙上黑寶石一樣的海參。人們看到他手臂上凸起石頭一樣的肌肉,就喊他“石頭”。南海上的人,都忘記了本來的名字,看著近旁的物什,隨口喊一個人,就當作名號了。他們漁幫里有一個老頭,年老打不動魚了,人家可憐他,讓他蹲在楊木雕里綁海菜,一喊他就叫“綁菜”。“綁菜”沉默寡言,好像他不會說話一樣。不只是“綁菜”,打魚的人互相也不常說話。母親說過,南海碼頭上的女人,是纏人的繩子,纏住了父親的腿。有時候母親又說,是南海的海菜纏住了父親的腿。他剛一到南海,就急著向人打聽父親,可他又說不清父親的樣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時父親的樣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團。他才發現,父親就像一幅洇了水的畫,色彩和線條全被沖毀,只剩下一個斑駁的影子。這讓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馬哈魚,用面目全非的樣子,把自己交回故鄉。他向人描述著父親,醬色的臉龐,山石一樣的身體,一頓能喝下一壇燒鍋酒,用一只手就能拉上來一網大馬哈魚。人們聽了指著“綁菜”說,他當年就是那樣子啊。“綁菜”蹲在船頭,像什么也沒有聽見,木然得像塊石頭,一雙粗黑的大手,加緊在綁著海菜。那些海菜長得能綁住這片海,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綁完。“綁菜”站起身來,彎曲的身體像一只青蝦,常年漂在海上的人,骨頭都被海里的濕氣弄變形了。不只是“綁菜”,打魚的人個個都被蝕成海邊的斷崖。那時的“綁菜”踩著船像踩著一片樹葉,吹著哨子,舉著手里的魚叉,有海豚涌過來敲擊船幫,一齊引來碩大的海狗。“綁菜”會握緊魚叉猛刺向海狗,胳膊上的肌肉凸起,像堅硬的石塊。沒有人見過他的父親,打魚人都不打聽別人的事,譬如問他的家鄉,問他的女人,問他的兒女。他們只說受了一天的海風,于是晚上點起火,圍著喝酒。從前,父親教他唱漁歌調子“跑南海”時就唱過:“東道走來,西道往來,海參崴①呀,撒大網呀。打好魚來,大馬哈來,叉海參呀,擰海菜。”父親說,大馬哈魚群里,能游回烏蘇里江的都是最勇猛的魚。千萬條魚里,只有數十條能回去。大馬哈魚能跳過瀑布,躍過橋欄,隔著山海,也能聞到淡水的氣味。它們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礫里安靜下來,產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葉。他無數次地想,父親為什么不是最勇猛的大馬哈魚呢,是不是他忘記淡水的氣息了。有一天他路過出海口,看見大馬哈魚正在洄游,它們逆水沖浪,聚成一團,像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嘶鳴。“綁菜”很少見地居然沒有綁海菜,他蹲在船頭,望著碧青色的海水,突然說了一句:“一條魚都知道回家。”聽他說這話,楊木雕上的人都停了手里的活,望著海口的浪頭。誰也不知道,從前和“綁菜”一起打魚的人都去了哪,他們只知道,或許有一天,他們也會成為“綁菜”。“石頭”踩著楊木雕靠過來,他突然對“綁菜”說了一句:“烏蘇里江撫遠來過一個林紹春,一頓能喝一壇燒鍋酒,一只手能拎上一網大馬哈魚。”“綁菜”垂著頭,俯身又開始從船幫往上拉海菜。他背朝著“石頭”,背朝著出海口,背朝著大馬哈魚群,踩著楊木雕,在灰黑的大海上漸漸漂遠了。(有刪改)注:①海參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先從“他”到南海打魚寫起,再介紹“他”的家庭情況,然后寫“他”前來南海的目的,引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B.“父親”和其他奔赴南海打魚的人一樣,有著類似的經歷,他們為生活所迫,先從漁頭那里預支銀錢給家人,其實就是把命交給漁頭,難以翻身了。C.母親對父親是十分惦念的,文中“站成一塊風化的石頭”一句生動形象地將母親眺望父親歸來的深情期盼表達了出來。D.尾段寫“綁菜”踩著楊木雕在海上消逝的場景,極富有畫面感,使讀者從和“綁菜”類似的打魚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了一絲光亮。7.關于文中父親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父親自離家外出跑南海打魚后,十多年來從沒有回過烏蘇里江畔的故鄉。B.父親見“他”來尋找自己,覺得自己沒有臉面見兒子,于是他躲了起來。C.父親久不歸家讓母親心生怨言,由此便引起了母親對父親未回家原因的猜測。D.辛苦而貧困的“綁菜”是千千萬萬個在南海打漁的父親這類人的縮影。文中多次提到了“大馬哈魚洄游”之事,請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有評論家稱《跑南海》是“散文化小說”,請結合文章分析其“散文化小說”的特點。(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題。材料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十四章)(選自《老子》)材料二: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贈。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余歲,或言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選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B.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C.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D.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字,古人有名有字,“字”常常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和“名”互為表里,所以又叫“表字”。B.子,古代對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的尊稱。尊稱用來表示尊敬客氣的態度,謙稱表示謙遜的態度。C.秦獻公,秦國國君。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公”是五等爵位的第一等。D.太傅,為朝廷的輔佐大臣與帝王老師,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師。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老子認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頭。他認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長變化而來的,因此必須重視事物的苗頭。B.老子認為圣人的追求不同凡俗。他強調圣人要追求常人不追求的東西,要學習那些常人所不學習的大道理。C.老子對禮的看法贏得孔子欽佩。孔子在告別老子后,對弟子們說的一番話,表明了他對老子的敬佩,也說明老子見識遠過于常人。D.關于老子歷史上有不同的傳說。一是周朝掌管藏書室的史官李耳,二是與孔子同時代的老萊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①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②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孔子問禮于老子,老子給孔子提了兩點建議。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15—16題。老檜①王守仁老檜斜生古驛傍,客來系馬解衣裳。托根非所還憐汝,直干不撓終異常。風雪凜然存節概,刮摩聊爾見文章②。何當移植山林下,偃蹇③從渠拂漢蒼。【注】①正德三年(1508)春,王守仁輾轉數千里,謫旅至貴陽西北萬山叢棘中的龍場驛,任不入流的驛丞。此詩即作于謫居龍場期間。②文章:紋理。③偃蹇:高聳的樣子。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用字準確,“老”“斜”點明了檜樹的生長狀態,“古”則寫出其生長環境的荒涼。B.老檜生長在驛站路旁,過往旅人經過這里的時候,往往把馬系在樹上,然后解衣休息。C.詩歌多有前后照應,如“斜生古驛傍”即是“托根非所”,“客來系馬”故多“刮摩”。D.詩人憐惜老檜的遭遇,因此想要把它移植到山林下的水渠邊上,讓它長得高大茂盛。16.有人評價,詩人和老檜堪稱“同是天涯淪落人”,二者有何相似之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過秦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寫始皇派遣得力將領、士兵守衛要害,盤問過往行人的場景。(2)《伶官傳序》中,敘述莊宗執行其父遺命的事例以及在莊宗極盛和極衰兩種情形的對比中,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論。(3)在《屈原列傳》中,朝廷小人當道,正直臣子受到排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近年來,公眾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需求提升,A,合理選擇食品。食品數字標簽是通過二維碼等形式展示食品標簽信息,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掃描食品標簽上的二維碼,獲取食品標簽信息。B,數字標簽沒有標示版面的限制,更加符合綠色發展理念,消費者還可以通過頁面放大、語音識讀等多種功能,更便捷地獲取食品信息,大幅提升消費者閱讀體驗感與便利性。數字標簽C,也為食品企業與消費者開展良性互動、豐富標簽展示方式提供了空間。對于企業來說,數字標簽方便維護,①加強了食品企業在食品標簽管理工作上的效率和準確率,②還可有效節省食品企業在標簽設計、印刷、審核中的人力及物力投入,③降低食品標簽維護和調整。④數字標簽正式應用后,⑤在傳統標簽保留強制性標示內容的基礎上,⑥還能有效利用數字標簽開展信息傳遞,⑦減少包裝材料和油墨的使用,⑧有利于綠色環保。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19.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我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激光技術工程師證書考試方法及試題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的影響因素分析試題及答案
- 組織知識研討的試題及答案
- 醫院文秘考試試題及答案
- 考試流程與注意事項稅務師試題及答案
- 礦山巖體力學試題及答案
- 理解科技政策對專利創新活動的激勵與引導作用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中的應變能力與臨場發揮技巧的培養方向試題及答案
- 職高汽修面試題及答案
- 育嬰師職業發展建議與展望試題及答案
- 永久不能過戶的房屋買賣合同
- 中央空調維護保養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華能廣東汕頭海上風電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真題
- 2024年中考數學《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真題含解析
- 2024 NCCN指南:造血生長因子指南更新要點及治療方案解讀
- 博士后研究報告(出站)
-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辨析并修改病句+課件
- 2023-2024學年貴州省黔南州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石家莊市橋西區第四十一中學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高一地理必修-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件
- 2024年吉林省考公務員面試題及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