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實證分析》8500字_第1頁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實證分析》8500字_第2頁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實證分析》8500字_第3頁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實證分析》8500字_第4頁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實證分析》85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實證分析一、緒論(一)研究背景及意義1.研究背景交通運輸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交通運輸有著直接影響,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程度與經濟發展程度密不可分。完善合理的交通基礎設施能夠帶動經濟高效發展,而不合理不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會對社會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河南省位于中國的中部,在地理位置上連貫了我國東南西北,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從1999年到2019年的20年時間里,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金額由83.8億增長到3224.29億,交通基礎設施快速建設發展。2021年,河南省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預算超過1000億元,為“十四五”河南省交通運輸發展開好局、起好步。2.研究意義本文基于2000-2019年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和河南省經濟發展的數據,分析了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得出結論: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既互相促進,又互相制約。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一系列促進交通發展的對策。國內文獻綜述國內很多學者基于各區域研究了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黃志剛(2005)從交通基礎設施和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入手,對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進行了分析論述,指出當前我國的交通基礎設施與區域經濟之間的發展戰略是基于交通基礎設施優先發展的非平衡發展戰略。曾潔芳(2008)運用數據包絡法(DEA)建立模型對交通基礎設施和社會經濟系統的協調程度進行研究,發現發現交通基礎設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載體,其承載能力要與社會生產發展的需求平衡,才能使社會經濟保持良好平穩發展。楊曉玉(2012)選取生產總值指數、公路里程數、公路客運周轉量和公路貨運周轉量作為指標,建立正相關關系模型進行研究,指出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交通運輸業有利于側近社會經濟的高效發展。何國君(2015)通過研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發現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短期內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在長期長期經濟增長和交通基礎設施相互促進、互相影響。周曉玲(2020)、王旦(2020)通過研究統計數據,經過實證分析發現了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交通基礎設施能夠高效地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在交通運輸體系對經濟增長影響的過程中,市場化程度起著顯著的調節作用。河南省位于中國的中部,黃河的中下游,在地理位置上連貫了我國東南西北,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研究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對于河南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二、相關概念(一)交通基礎設施的概念\t"/item/%E4%BA%A4%E9%80%9A%E5%9F%BA%E7%A1%80%E8%AE%BE%E6%96%BD/_blank"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1]交通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隧道、高架道路、機場等設施。這些基礎設施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維系人類生產生活的紐帶。公路是指經公路主管部門驗收認定的城間、城鄉間、鄉間能行駛汽車的公共道路。鐵路是供\t"/item/%E9%93%81%E8%B7%AF/_blank"火車等\t"/item/%E9%93%81%E8%B7%AF/_blank"交通工具\t"/item/%E9%93%81%E8%B7%AF/_blank"行駛的軌道線路。機場是搭乘空中交通及供飛機起降的設施。(二)交通基礎設施的意義交通基礎設施是交通運輸的前提,是交通運輸發展基礎和必要條件。交通運輸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它能夠將社會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諸多環節聯系在一起,是我國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能夠正常運行的基礎前提。[2]如今交通運輸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運輸網能夠建立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鎮之間的聯系,能夠使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提高運輸效率,推動社會發展。運輸使生產銷售集中,滿足各地區的供求關系。而且對于促進國家經濟合理布局,協調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三、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狀況分析(一)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狀況河南省地處中原地區,河南省的交通運輸能力不僅和河南省自身的發展有關,更和中部地區的發展有關。幾十年來,河南省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大力建設公路、鐵路、航空港,使得河南省的交通運輸網逐漸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好。1.公路公路運輸具有靈活便捷的優勢,是物資供應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截止2019年底,河南省通車公路里程269856公里,比2000年增加了205403公里。河南省形成了國道省道為輔,高速公路為主的公路交通網。從2008年開始,全省農村公路建設重點轉向縣鄉道建設,把提高農村公路網整體通行能力和路況水平作為目標,截至2019年,全省國道省道總里程已有3.18萬公里,相較于2000年底的0.9萬公里,增加了2.28萬公里。自2000年以來,河南省政府認識到高速公路對于河南省公路事業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對高速公路進行了大力建設,在全省各個直轄市都設有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口,從省會鄭州到全省十八個省轄市間皆有高速公路來銜接,全省109個縣(市)中高達101個實現了高速公路的通達。[3]目前,河南省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4500多公里,居全國第一。全省107個縣級區域已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47個縣域通2條及2條以上高速公路。[4]2.鐵路鐵路是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河南省的鐵路尤其是高速鐵路在近十幾年高速發展,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鐵路運輸能力,也減少了居民的出行時間,提高了出行和運輸的效率.作為國內運輸市場的三大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鐵路尤其是高速鐵路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已經改變了原有的基本交通格局。[5]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鐵路營業里程6372公里,相比2000年增加了3935公里。河南省鐵路的快速發展,高效地推動著河南省經濟的發展。鐵路是城市與城市、社會與經濟聯系發展的紐帶,鐵路運輸網的完善能夠推動各生產要素之間高效流通,各區域之間互相取長補短。旅游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鐵路的快速發展能夠縮短居民出行時間,提高出行效率,鐵路運輸網的完善也能夠促進旅游業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河南省產業結構升級,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3.航空港航空經濟是一種新興的現代經濟發展服務模式,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實踐證明,依托航空港,發展航空樞紐經濟及航空制造經濟,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就業。航空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增長極”作用,有利于提高城市的中心地位,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1950年法國經濟學家佩魯首次提出了增長極理論,增長極理論認為: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逐漸向其他部門或地區傳導。[6]因此,應選擇特定的地理空間作為增長極,以帶動經濟發展。佩魯認為經濟發展要有適宜經濟與人才創新發展的外部環境,包括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礎設施等。[7]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是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2007年鄭州航空港區設立,2012年國務院批準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支持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2013年,新鄭機場旅客吞吐量1313.9萬人,2019年,新鄭機場旅客吞吐量2912.9萬人,環比增長高達121.70%。2013年新鄭機場貨運吞吐量25.57萬噸,2018年51.5萬噸,2019年52.2萬噸,同比增長1.36%,環比增長104.14%。2013年,新鄭機場總起降架次12.78萬架,2019年21.6萬架,環比增長69.01%。(二)河南省總體經濟發展狀況2019年,河南省加大力度深化改革,激發經濟社會活力,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經濟發展,并穩定就業、穩定投資、穩定預期,保證了河南省經濟在平穩發展的同時更進一步。2019年河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7%,對比2018年發展平穩;在全國范圍內,地區生產總值相較去年的位次提高一位,河南省經濟平穩發展。2020年全年河南省生產總值54997.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53.74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22875.33億元,增長0.7%;第三產業增加值26768.01億元,增長1.6%。三次產業結構為9.7∶41.6∶48.7,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目前,河南省經濟發展整體平穩,并且穩中有進,經濟發展勢態符合預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完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然而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當前經濟發展的總體環境趨緊,發展壓力相對較大。所以必須在保證經濟平穩發展的同時追求增長,這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消費在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起著最基礎的作用,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隨著交通的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居民出行越來越便捷,不僅時間短,而且效率高。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消費群體不斷擴大,消費升級持續加速、服務型消費占比逐漸擴大,消費對于河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2019年,河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而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僅為8.2%,說明消費對河南省經濟發展起支撐作用,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了消費的增長,從而帶動經濟發展。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完善,進出口貿易也更加便捷,河南省進出口貿易發展勁頭十足。2020年,河南省進出口總額6654.8億元,在中部地區排名第一。(三)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交通是社會經濟活動的紐帶;交通運輸是社會經濟發展重要的一部分,是影響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交通基礎設施是交通運輸的基礎,是社會交通體系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8]點軸開發理論最早由波蘭經濟家薩倫巴和馬利士提出。點軸開發模式是增長極理論的延伸,從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看,經濟中心總是首先集中在少數條件較好的區位,成斑點狀分布。這種經濟中心既可稱為區域增長極,也是點軸開發模式的點。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中心逐漸增加,點與點之間,由于生產要素交換需要交通線路以及動力供應線、水源供應線等,相互連接起來這就是軸線。這種軸線首先是為區域增長極服務的,但軸線一經形成,對人口、產業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產業向軸線兩側集聚,并產生新的增長點。點軸貫通,就形成點軸系統。1.積極影響完善合理的交通基礎設施能夠促進各生產要素之間高效流動,加深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城市化進程。當前經濟發展呈現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在這種趨勢下,交通基礎設施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構造合理、方便快捷、效率高的交通基礎建設能夠推動經濟發展;而結構不完善、設置不合理、交通不便的交通基礎建設會阻礙經濟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9](1)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通過上下游產業鏈條協同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比如公路從建設、使用、維護等方面可以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上游產業如建材、建筑行業,中游產業是公路行業,下游是交通運輸業。交通基礎設施在建設初期需要使用水泥、砂子和鋼材等相關材料,能夠帶動建材行業的發展。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為3558.94億元。與2018年相比,全省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由3460億元增加到3558.94億元,凈增98.94億元,增長2.86%。在公路建設的相關行業中,可以通過各環節流轉發展更多的經濟效益。2019年河南省公里建設里程26.98萬公里,相比2018年增加了0.12萬公里。2019年,河南省快遞量211093.21萬件,相較于2018年增加了58461.6萬件,快遞的運輸量運輸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路鐵路和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所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也可以促進運輸相關行業的發展。(2)推動市場資源優化配置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能夠加快交通運輸的速度,加速商品流動,促進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張仲景大藥房是一家大型醫藥連鎖企業,2010年,張仲景大藥房在河南省18個地市共開設門店189家,2020年,張仲景大藥房在河南省內共有1200多家門店,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可以促使河南省地區企業產品市場擴大,拓寬銷售渠道;也能夠吸引其他地區的投資和其他區域新產品的入駐。此外,市場的擴大能夠使企業之間產生競爭,企業在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品的升級更新中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為河南省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10]推動河南省各地區經濟均衡協調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能夠使河南省交通運輸網逐漸完善,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能夠縮小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障礙,帶動區域內各類資源的流通,發展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貿易往來,加強了區域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動區域之間合理分工,使河南省經濟發展更加協調。2007年,周口市公路通車里程0.944萬公里,2020年周口市公路通車2.37萬公里。2007年,周口市地區生產總值800億元,位居河南省第七,2020年周口市地區生產總值3267.19億元,位居河南省第五。2019年12月,鄭阜高鐵正式通車,鄭阜高鐵是周口市區域內第一條高鐵,可以進一步加強中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的聯系。(4)降低區域內企業的成本交通運輸是各類企業從購買原材料到生產再到銷售產品等環節中的紐帶,是產品生產、流通的基礎。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帶來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這意味著企業在運輸環節可以擁有更多選擇,通過合理的運輸方式來降低運輸成本、減少資源浪費。牧原集團位于河南省南陽市,主營業務生豬養殖,飼料加工等,該行業需要大量運輸,2017年11月,牧原集團成立牧原物流有限公司,來運輸企業的產品,以此來節約運輸成本,提高效率。這不僅減少了企業發展的成本,而且可以節約社會資源。2.消極影響結構不完善、設置不合理、交通不便的交通基礎建設會阻礙經濟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截至2019年底,南陽市人口1201.88萬人,是全省總人口最多的省轄市。然而直到2019年12月,南陽市才開通第一條高鐵,而且該高鐵線路在南陽市僅有三個車站,覆蓋面小。當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發展缺乏統一明確的協調規劃,雖然交通運輸設施建設的數量以及規模不斷提升,但是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斷調整以及政策形勢變化,而且目前區域內部的運輸方式也在不斷變化,在整體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當中缺乏長遠的規劃,僅注重當前形勢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對后期的整體經濟發展起不到應有的促進作用,這就導致當前區域內部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缺乏宏觀戰略性,阻礙了區域經濟的發展。[11]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多種交通基礎設施因素對河南省經濟發展具有影響,如公路運營里程、鐵路運營里程、機場總起降架次等。因此以下進行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的多元回歸分析。指標選取及說明地區生產總值是衡量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由于各地區人口數量不同,人口總量的不同會對經濟總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如2020年河南省GDP54997.07億元,位居全國第五,但2020年河南省人均GDP僅57051元,居全國第十八。由此可見,人均GDP可以更好更真實的反映經濟狀況。公路鐵路是河南省各個區域貿易發展、經濟來往的重要方式,公路鐵路也是河南省居民在出行時選擇的主要方式,所以公路運營里程、鐵路營業里程能夠有效反映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的影響。因此本文選取河南省2000年至2019年二十年的公里運營里程和鐵路運營里程作為指標。航空港是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新鄭機場總起降架次12.78萬次,之后逐年遞增,2019年總起降架次21.6萬次。2013年鄭州航空港區生產總值333.82億元,之后逐年遞增,2019年生產總值980.80億元。說明航空運輸對于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帶動經濟發展。但由于航空港有關數據的年限不足、數據量不夠充分,航空港不足以作為一個單獨指標引入模型,所以本文不將其作為指標進行實證分析。(二)數據來源河南省2000-2019年共二十年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人)(Y)、公路運營里程(公里)(X1)、鐵路營業里程(公里)(X2)三個指標的數據從河南省統計年鑒獲取,見表1。表1河南省2000-2019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公路運營里程、鐵路營業里程相關數據年份YX1X22000年54506445324372001年59596904135962002年64877175836152003年73767384136732004年92017571840892005年113467950641252006年1327923635340492007年1601223867640272008年1918124046540292009年2059724231439432010年2444624508942982011年2866124758743252012年3149924964948672013年3421124983149322014年3707224988751792015年3912325058452962016年4257526744155692017年4667426781854372018年5211426863554492019年563882698566372數據來源:河南省統計年鑒(三)構建模型基于數據的可得性,以公路運營里程、鐵路營業里程作為衡量交通基礎設施的指標,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作為經濟發展的測度指標建立模型,見公式(1)Y=β1·X1+β2·X2+Ui(1)基于2000-2019年河南省的相關數據,以Eviews為工具構建了公路運營里程、鐵路營業里程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之間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驗證,以深入的了解交通基礎設施對河南省經濟發展的影響。(四)驗證模型圖12000-2019年河南省人均GDP、公路里程、鐵路營業里程用Eviews得到的回歸模型輸入數據后,得到結果見表2。R2=0.904858,該模型的擬合優度相對較高,回歸模型中的樣本回歸線能較好的反映樣本觀測值。F檢驗:給定顯著性水平的α=0.05,查F分布表得F0.05(2,16)=3.634,由于F=80.83969,顯然F>F0.05(2,16)。所以回歸方程通過F檢驗,方程顯著成立。表明模型的線性關系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成立。t檢驗:由圖2的估計結果,常數項、X1、X2系數的參數估計的t值分別為t0=-6.838846、t1=2.405296、t2=6.877128。給定顯著性水平的α=0.05,查t分布表得t0.025(16)=2.12。顯然有|ti|>t0.025(16),i=0,1,2。所以拒絕原假設H0,即回歸方程的三個估計參數均顯著,通過t檢驗。得到模型驗證的結果,見公式(2)。Y=-44481.49+0.050233X1+13.41925X2(2)由公式(2)可知,公路運營里程、鐵路營業里程對河南省GDP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也就是說隨著公路里程、鐵路營業里程的增加,河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加,符合經濟意義的檢驗。說明公路里程、鐵路營業里程都對河南省人均生產總值的變化增長有積極作用。五、結論和對策建議(一)結論交通基礎設施是河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實證分析表明公路運營里程、鐵路營業里程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有積極的影響,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所以河南省政府應繼續完善發展交通基礎設施。(二)對策建議1.加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在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過程中投資推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運輸服務保障水平,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能夠促進河南省產業協調發展。[12]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實現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統一規劃、協調發展,加大交通運輸網在河南省的覆蓋面積。建立打基礎、管長遠的交通項目,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合理規劃布局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能夠促進河南省產業協調發展,推動市場資源合理配置。合理規劃公路、鐵路、航空交通運輸網,不能停滯不前,也不能盲目濫建。逐步完善各市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一個效率高的交通運輸網,減少資源浪費。也要充分利用現有的交通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拓展交通線路,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內暢外聯,從而完善河南省交通運輸網。[13]讓交通成為河南省企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同時也吸引外來投資和外來企業的入駐。3.增設物流運輸網絡節點增加物流運輸網絡節點,可以減少物流運輸的時間,提高物流運輸量,減少河南省內企業運輸的成本,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促進資源整合與合理配置,提高效率。同時也便于區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推動區域內資源的流通,加強區域之間的貿易合作,推動河南省各地市經濟協調發展。4.加大政策力度加大對河南省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和政策投入。目前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相對完善,但仍有偏遠地區的建設相對滯后,河南省政府應當加強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成立“交通運輸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同時要加強對偏遠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5.加大航空港區投資力度加大航空港區資金投入,為航空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一個成熟的航空港經濟區必須建設成一個綜合性服務區,其中不僅需要相關配套的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務機構的支持,也需要包含食、住、行、醫療等相關生活配套。雖然當前鄭州航空港區產業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