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秦漢時期的美術〔公元前221年-220年〕秦政權只維持了十幾年。但開創封建制度之功,以及為封建文化奠基之功,永昭史冊。漢承秦制,兩漢四百多年的統一局面,為社會的進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新興地主階段登上歷史舞臺,開始是朝氣蓬勃的,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封建經濟、文化以奴隸制無法比較的速度飛速開展。美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建筑、雕刻、工藝、繪畫、書法等等,全面繁榮。西漢開國宰相蕭何提出的“非壯麗無以重威〞的思想,成為漢代以后二千多年來中國皇家建筑的最高的美學準那么。秦漢雕刻尤其是始皇陵兵馬俑、漢霍去病墓前石刻群,成為秦漢大型紀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它們為后世中國雕刻樹立了寫意與寫實兩種風格的典范。秦漢工藝美術也鮮明地反映出時代精神風貌,華貴、粗暴、質樸。其中尤以漆器、織繡工藝最為突出。秦漢繪畫邁上了歷史的新臺階。流傳下來的大量的畫像磚、畫像石,多方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其真實性、廣泛性是空前的。漢墓帛畫更顯示出漢代工匠高超的繪畫技巧。秦篆、漢隸繼商周金文之后,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又一個里程碑。概述秦漢時期的美術
建筑雕塑工藝咸陽城的規劃,仿像天宮。城中建信宮〔即咸陽宮〕,象征天上的紫微帝居;引水貫穿都城,以像銀河,橫橋南渡,以法牽牛〔星〕。渭水南岸修阿房宮,象征二十八宿的“營室〞。咸陽城內建筑以阿房宮規模最大,“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像天闕閣道,絕漢抵營室也。〞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西漢時期宮殿建筑,首推長樂、未央二宮。長樂宮修建于楚漢相爭之際。未央宮修建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由蕭何主持。未央宮以前殿為主體,殿內有處理政務的東西廂。長樂宮是專供太后居住的,位于長安城的東北隅,北面與明光殿連屬。宮城周圍約一萬米,內有長信、長秋、永寧、永壽四組宮殿。漢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在長安西南修建章宮,屬于園囿性質的離宮。其中有鳳閣,脊飾銅瓦,又有井干樓和置仙人承露盤的神明臺。漢長安南郊禮制建筑總體復原鳥瞰漢長安南郊禮制建筑中心建筑復原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秦長城:為了防御北方匈奴等少數民族的侵擾,秦始皇動用了30多萬人力修筑長城。這一工程是在戰國時期的秦、魏、齊、燕、趙、中山等國的原有邊墻根底上,加以連接砌筑而成。長城依山勢起伏,像一條長龍連綿于群山峻嶺之顴,氣象雄偉壯麗。這一宏大的工程,反映了秦代短短的十幾年中,在建筑上的成就,顯示出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力。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廣州漢墓出土的陶質住宅瓦當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1.對外文化交流與秦漢雕塑
秦漢雕塑規模之大、藝術之精前所未有。始皇陵陪葬坑內出現成千上萬與真人差不多大小的陶塑作品,制作精美,形象個性鮮明。文獻記載或考古開掘的實物,沒有關于秦代以前進行大規模雕塑活動的材料。一般說來,這除了一千多年來青銅工藝提供的經驗而外,秦代工匠吸收了古希臘雕刻技巧也是重要原因。雕刻因是工匠的專職,故史書無聞。但西方魔術雜技、鴕鳥蛋已明載史冊。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2.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在陜西臨潼縣東5公里處,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開掘的兵馬俑坑距墓1.5公里,1974-1976年共開掘三處,最大的一號坑總面積有12600平方米。按1、2、3號坑出土的兵馬俑排列形式復原,應有武士俑7000多個,駟馬戰車100余輛,戰馬100余匹。兵馬俑差不多與真人馬等大,按始皇生前的實際陣容排列。秦始皇陵外觀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2.秦始皇陵兵馬俑兵馬俑用泥質灰陶制成,俑頭和身軀四肢分開制作,然后套和,塑成后入窯燒制,最后進行彩繪。彩繪的顏色有綠、粉綠、朱紅、粉紅、紫藍、中黃等,艷麗而豐富。雕塑手法采取捏、塑、堆、貼、刻等多種技巧。形象塑造既注意整體概括,又注意細節刻畫,可謂“至廣闊、盡精微〞。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2.秦始皇陵兵馬俑
始皇陵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與希臘雕刻比較,有明顯的不同,這就是中國雕刻所特有的裝飾性和繪畫性,此特點是商周青銅工藝留下來的傳統。它代表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2.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俑的發現,改變了人們對東方雕塑藝術的看法。兵馬俑有的虎目圓睜,有的凝目假設思,有的英武剽悍,有的雄姿英發。指揮員的沉毅、冷峻、多謀,戰士的威武、剛烈、純樸、豪爽,每個細部都刻劃得逼真入微。陶馬更是細致至極,個個膘肥體壯,勁健有力,把優馬良種的特征和準備迎接戰斗的姿態都表現得十分完美。以往人們談及世界古代雕塑藝術史,言必稱希臘,例必舉羅馬,至于古代東方雕塑藝術似乎覺得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然而秦俑氣勢恢弘,帶有肖像性和寫生性特征,藝術風格簡潔明快,代表了中國寫實藝術的風格與特色,在世界古典雕塑藝術史上獨樹一幟,它是古代東方藝術的一顆明珠。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2.秦始皇陵兵馬俑
1980年在始皇陵西側約20米處的陪葬坑內又開掘了兩輛銅車馬,銅車馬個體相當于真車馬的一半,完全仿真。銅車馬均加彩繪,以白色為基調,配以朱紅、粉紅、紫、藍、綠、黑等色,與金銀飾件相配。1993年又新開掘了兵馬俑坑,出土了幾千件兵馬俑和上萬件銅兵器。并發現了著彩兵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2.秦始皇陵兵馬俑秦兵馬俑以它奇偉的軍陣陣勢、高超的雕塑藝術、興旺的科學技術、豐富的出土文物轟動世界。秦兵馬俑的逼真寫實風格,具體地把兵馬俑強悍的氣質、斗爭的意志、地方特色、良馬特點、將士個性表露無遺,并以其巨大的體形、超常的數量、絕世超群之氣勢、興旺的科學技術來震撼人心,壓服強者。難怪希拉克感慨地說:“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2.秦始皇陵兵馬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2.秦始皇陵兵馬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3.霍去病墓
漢代陵墓雕刻與秦代的相比,簡括雄渾,整體感強。原因是多方面的:始皇陵兵馬俑要求如實再現秦始皇統軍征服六國的強大威勢,寫實手法最適宜。陵修成后,能工巧匠被坑殺,漢塑水平自然受到影響。其二,秦漢文化傳統不同,秦繼承中原周文化的樸實。漢為楚國之后,而楚文化充滿了對宇宙的奇異夢想,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漢代大型陵墓雕刻也已發現,數量也很多,但個體比秦俑小得多,整體看來似乎也不如秦俑精致。
漢代大型紀念性雕刻,以漢武帝茂陵陪葬墓之一――霍去病墓前石刻為代表。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3.漢代雕塑
漢代大型紀念性雕刻,以漢武帝茂陵陪葬墓之一――霍去病墓前石刻為代表。這些石刻是為紀念西漢名將霍去病〔前140-前117年〕建造。雕刻家強調整體效果,對原石稍加修飾,省去細節,近看是獸,遠觀是石,感染力極強?;羧ゲ∧骨吧写娲笮褪淌募?,題材有馬踏匈奴〔11〕、躍馬、臥馬〔12〕、臥虎〔13〕、臥牛、臥豬、臥象、野人、野人搏熊〔14〕、怪獸食羊、石蛙、石蟾、石魚〔兩件〕。均采用象征手法。
。其中主題最為鮮明的《馬踏匈奴》,長1.9米,高1.68米。用灰白紅砂石雕鑿而成。石馬是昂首站立,長尾拖地。腹下雕有手持弓箭、匕首、長須仰面蹙眉掙扎的匈奴人像。高大的戰馬氣宇軒昂,像征性地歌頌霍去病的戰功和他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馬踏匈奴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3.漢代雕塑
《躍馬》是用整塊大理石雕成的,只雕出馬的大形,細部那么用淡浮雕加陰線刻畫,簡練概括,完整而厚重,渾然天成。主要著意于瞬間動勢的捕捉和對對象內在精神的把握,那行將伸展的前腿,那已經點地的蹄尖,那高昂的馬頭和警覺的雙目,仿佛都預示著這匹千里馬即將騰空而起,去參加戰斗。作品中細部處理精雕細刻,尤其是面部和眼神的刻畫令人感到了“點睛〞妙筆的絕技。霍去病墓前石刻之《躍馬》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3.漢代雕塑
這里塑造的是一匹靜臥憩息的馬,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和精湛的技巧,緊緊抓住馬的好動習性,它不能那樣長時間地臥在地上,所以臥馬雖暫作臥狀,卻顯出即將起身的神態,即由靜到動的過程,所以頭部微仰,一只前腿向前伸出,蹄用力著地,另一只前腿微曲抬起,都反映出這匹馬將起未起的動作過程。臥馬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3.漢代雕塑
霍去病墓前的雕塑群之一,利用巖石的原型稍加雕鑿而成,頭、眼、頸、腿都表現出牛的特征。性格溫順,反響遲鈍,體態笨重,卻有著倔強的癖性和較大的力氣,這些特點,雕刻者不僅從現實生活中體驗到,而且從實踐中掌握了熟練的表現技巧,因而能雕刻出這樣一頭臥地憩息,慢慢地反芻的臥牛形象,不僅流露出充分的生氣,并且忠實地表現出了牛的特有的本質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3.漢代雕塑
《伏虎》也是利用整塊石料因材施藝而成的。在形象刻畫上,作者采用了寫實手法:石虎沉著地臥在那里,神情機敏而威猛;它的四肢強健有力,長長的尾巴卷搭在后背上,仿佛正蓄勢待發,準備撲向獵物。雕塑家在處理這塊石料時,突出了整體高于一切的思想。伏虎的軀干局部,是自由流動線條和扭曲塊面的結合,顯然是利用石塊本來的起伏變化,并略加雕琢而制成的;虎身上的斑紋同樣也是順著石塊的天然紋理勾勒而出的。這種手法使得雕像富于節奏感和整體感,給人以千鈞一發的感覺。這種穩定的整體造型和充滿強勁動感的藝術形象,形成了漢代石刻氣魄深沉宏大的藝術風格。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3.漢代雕塑
《野人搏熊》著力表現力士的強健和勇敢,二者扭打在一起,力士雙手緊緊摟住熊身,熊張口咬住力士的下唇不放,力士張嘴露齒以牙還牙,熊后腿直伸,使盡渾身力氣。然而力士雖顯出忍耐痛苦的神情,但內含必勝的力量。不失為杰作。
《野人搏熊》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3.漢代雕塑
石雕充分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態,依石擬形,稍加雕鑿求之神似,種類繁多,形象古拙,手法簡練,風格渾厚。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3.漢代雕塑
這些石雕采用了線雕、圓雕和浮雕相結合的手法,按照石材原有的形狀、特質,順其自然,以關鍵部位細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義寫意方法,突出對象的神態和動感,給我們留下了一組年代最早、數量最多、風格粗暴古樸、氣勢豪放的陵墓石雕藝術珍品。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4.漢兵馬俑
1984年于徐州獅子山西漢兵馬俑坑,探明兵馬俑總數達4000個以上,發現四處埋有騎兵等兵種陶俑的坑,初步揭示了軍陣的根本布局。從出土文物的規模來看,此墓應為王侯一級。兵俑個體較小,高僅34-43厘米。均為模制后燒成,然后著色。兩墓出土的兵馬俑,其藝術性較始皇陵兵馬俑要差。徐州獅子山西漢兵馬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4.漢兵馬俑漢兵馬俑原是距今2150多年前的西漢楚國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陪葬品,就像秦兵馬俑是為秦始皇陵“驪山〞陪葬的一樣。漢代社會是一個視死如生的社會,人們認為人死以后,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生活,因此生前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物質待遇和精神待遇,死后都要想方設法帶到另外一個世界里去,徐州的各座楚王墓中,粉倉、廚房、錢庫、樂舞廳、會客廳應有盡有,就連廁所也制作得徐州獅子山西漢兵馬俑一絲不茍、設施齊全。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一些手握重兵的諸侯王和高級將領,死后自然希望能繼續指揮千軍萬馬,兵馬俑就應運而生了。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4.漢兵馬俑徐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漢代文化尤為興旺,因為這里是漢代的開國皇帝劉邦的故土,劉邦在政權剛剛穩定后,就委派他的弟弟劉交為楚王來管理這一地區。漢代初的劉交在同姓王中地位最高,加上高祖手下的文臣、武將多數是徐州人,這樣的特殊背景,造成了徐州在漢代徐州獅子山西漢兵馬俑成為僅次于都城長安的政治文化中心,漢兵馬俑是徐州興旺的漢文化的一個有力佐證,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4.漢兵馬俑從制作工藝上講,兵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來再經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表情千姿百態,各不相同。它們當中的昂著,張著嘴,仰著身子,仿佛是一位性格粗暴、情不自禁地在嚎啕大哭,身邊的兩位一個探過頭來,一個側過臉來像是在撫慰勸說正在嚎哭的人;有的那么是低著關、皺著眉,嘴角向下撇,顯出性格內向,默不作聲的悲郁神情,這與整體莊嚴肅穆的軍隊主題是相吻合的。當然,他們當中也有輕松自假設、活潑頑皮的青年士兵形象,或許他就是某位雕塑大師心靈的真實寫照呢??傊@些人的性格特征通過寥寥數筆便刻劃得細致入微、栩栩如生。徐州獅子山西漢兵馬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4.漢兵馬俑
以隊伍前端的三個士兵為例工匠師用不同的身材和面部塑造,表達出不同的年齡層次和心理活動。最右面的士兵虎背熊腰,稚氣未脫,正是初出茅廬,血氣方剛,急待建功立業的年輕士兵;中間這位躬著腰,瞇著眼,看似是位經驗豐富,久經沙場的老兵;左邊是位老成持重的中年士兵形象。史書記載,漢代的兵役制度規定,年滿18~55年的成年男子,必須服兩年兵役,這樣隊伍就會有不同年齡的士兵,可謂老、中、青三者的有機結合漢代的雕塑師以生活為藍本制作出的這些陶俑,不僅為后人留下了許多珍貴資料,而且在中國雕塑藝術史上,以拙樸中富有含蓄、更加耐人尋味的藝術手法,為人們留下永恒而美麗的篇章。徐州獅子山西漢兵馬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4.漢兵馬俑共11個兵馬俑坑。其中一個是車馬坑,4個是立俑坑,6個是騎兵俑坑。出土的陶傭有;騎兵俑583個,各種人俑1965個,其中文官武士、鉺樂雜役應有盡有。這批陶俑的數量之多,品類之全,在秦漢考古中是十分罕見的。經過專家們研究確定,這些兵馬俑坑是西漢文帝到景帝時期一座大型墓葬的陪葬坑。楊家灣兵馬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4.漢兵馬俑
步兵俑,身高44—48厘米。身披鎧甲,手拿彩繪的盾牌和其他武器,有的還背著箭囊。儀容端莊,氣態軒昂。還有一局部立俑,身著紅,綠、黃、白等各種顏色的服飾,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演奏,有的在指揮,他們大概是軍中的鼓樂隊,煽動戰士們在作戰中奮勇殺敵,沖鋒陷陣。這些陶俑制作精細,造型優美。戰馬的顏色有黑、扎、紫、白四種,栩栩如生,有的安然站立,有的昂首嘶嗚。楊家灣兵馬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4.漢兵馬俑
在這批兵馬俑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騎兵俑。這些騎兵俑連人帶馬高50—63厘米,也相當于真人真馬的1/4左右。這些陶俑制作精細,造型優美。戰馬的顏色有黑、扎、紫、白四種,栩栩如生,有的安然站立,有的昂首嘶嗚。騎士威武剽悍,他們一手舉著武器,一手緊握著韁繩,好似正在準備向前沖殺。楊家灣兵馬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5.漢代陶俑
是真人的4分之一大,以立姿居多,也有騎馬俑、走步俑、負重俑等各種姿態。他們全都赤身裸體,一絲不掛,且都失去了雙臂,有男有女。1990年夏,陜西考古工作者在渭水北岸的陽陵〔漢景帝陵〕,發現大規模陶俑群。初步估計,陽陵埋藏陶俑在四萬件左右,是迄今發現的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西漢早期陶俑群。陶俑面部刻畫細致,面型圓潤,有一定個性,一反漢代雕塑類型化的傳統,為漢代雕塑史增加了榮耀的一頁。陽陵的裸體彩色陶俑,有幾分壯闊,也有幾分詭異。這些陶俑大約
陽陵陶傭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5.漢代陶俑事實上,現在我們看到的漢代裸俑,當初入葬時都穿著各式衣裳裙甲,只是由于年代久遠,那些絲棉織物均已腐朽不存。另外,這些裸俑出土時缺少雙臂,只在雙肩部留有孔洞,說明當年應是安裝了木質臂膀的,只不過出土時已朽爛無蹤。漢陶俑寫實地表現出生理特征,本意還是要模擬真人,讓他們到冥間為死去的陽陵陶傭帝王效勞。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5.漢代陶俑山東濟南無影山出土的“樂舞雜技俑〞。在一長方形陶盤上塑造了22個人物形象,計有雜技俑4人、舞俑2人、樂隊8人〔殘缺1人〕、指揮1人、觀者7人、突出表現樂舞、雜技時的熱鬧氣氛。
樂舞雜技俑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5.漢代陶俑樂舞雜技俑這組陶塑制作手法古拙,但缺少精彩的細節刻畫。在已出土的西漢小型彩陶俑中,這是首次出現的樂舞雜技俑群。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5.漢代陶俑四川出土的兩件說書俑,非常精彩。一為站式、一為坐式。坐者赤足裸上身,左腋夾手鼓,右手握鼓棒前伸,屈左腿,抬右腿。方面大耳,滿額皺紋,大鼻碩口,眉飛色舞。站立者赤裸上身赤雙足,縮頸扭腰,一手捏鼓,一手持棒似在敲擊。瞇著雙眼,咧嘴吐舌,四川出土是站式說書俑
四川出土的坐式說書俑
神情滑稽。兩件說書俑均頭大身短,比例夸張,神態活現。
作者力求抓住對象在各種活動中最具特征、最生動美好的瞬間,注意表現與人物內心活動密切相關的姿態動作,靈活多變,生動自然。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6.漢代木俑大量的漢代動物陶俑,也多能傳達出各種動物的形神。用于殉葬的木俑趨于類型化,無明顯動態,面部亦無明確表情。刀法簡練,形體概括,色彩艷麗。與戰國木俑一脈相承。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6.漢代木俑造型手法古樸、簡潔洗練,形象生動。刀法明快爽朗,風格雄渾質樸。漢代木雕《車馬俑》木雕《馬》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6.漢代木俑漢代青銅俑出土數量不如陶俑多,但不乏精品。位于甘肅武威雷臺的東漢末年張君將軍夫婦墓出土了一批青銅車馬儀仗俑,包括銅馬39匹,銅車14輛,銅武士俑17個,各種奴婢俑28個。規模之大,前所未見。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銅奔馬,它表現一匹飛奔的馬,落地的后蹄踩住了一只展翼的飛鳥,馬的動作輕盈,一點也沒有傷著小鳥,倒像是飛鳥承托起奔馬,一起翱翔在半空。馬的體型完美勻稱,整個重心都落在踩飛鳥的那只足上,完全符合力學。這件銅奔馬個體不大,長45、高34.5厘米。稱得上是一件杰作。
“馬踏飛燕〞銅奔馬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1.銅器戰國以后,隨著鐵器的推廣,銅器的神圣地位被打破,不再扮演主要裝點禮制的大角色,而是充當裝飾人們生活的小角色。正因為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制作得更加精致,如銅鏡、燈、樽、爐、車、云南滇族的銅鼓、北方匈奴族的青銅工藝等。但其造型和裝飾又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已完全失去了其早期的威嚴和神秘,成為日常生活中比較普通的用品。斗獸紋鏡
秦
直徑10.4厘米
1975年湖北省博物館藏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雕塑工藝1.銅器鏡紋樣簡潔質樸,以銘文作為裝飾主題,作于西漢中期。此鏡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它能產生“透光〞效應,故稱透光鏡。鏡正面微凸,打磨光亮,當光照射在上面時,其相對的墻上會映出鏡背紋樣的影像。研究實驗說明,這是由于銅鏡在鑄造冷卻、研磨時,鏡面產生與鏡背花紋相對應的肉眼不易覺察的微小起伏造成的。透光鏡亦被稱為幻鏡、魔鏡,發現甚少。昭明透光鏡西漢直徑16.8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1.銅器規矩紋鏡是漢鏡中相當精美的一類,“規矩紋〞與四神、禽獸的組合是新莽至東漢前期最流行的銅鏡圖案,而其變體又延續流行到東漢未年?!耙幘丶y〞的寓意如今已難確知,但相信同當時風行的五行學說、神仙思想有聯系。四神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它們分別象征著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又各自代表了春、秋、夏、冬四個季節。這種紋樣也盛行于漢代,但它們不僅見于銅鏡,還大量裝飾在瓦當,石刻等上。鳥獸規矩紋鏡東漢直徑15.8厘米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1.銅器騎馬龍虎畫像鏡東漢直徑18.3厘米主紋為四只乳釘分做四區,分別為青龍、白虎、異獸和騎馬羽人,它們形體頗大而地紋稀疏,故顯得格外舒展。圖示的銅鏡出土在紹興,這里漢屬會稽,是東漢中期至魏晉時的鑄鏡中心。東漢時的主要產品是各式神獸鏡和畫像鏡。神獸鏡和畫像鏡以浮雕手法表現主題圖案。改變了以前以線條為主的方式,令圖案更加醒目,這在藝術是有意義的。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1.銅器出自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的墓葬,是以人物造型最為杰出的燈具,作跪姿宮女執燈形,通體鎏金,璀璨奪目。上有銘文“長信冢〞等字樣。整個燈具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6個部件組裝而成,可以拆卸,而且燈罩可以開合,燈盤可以轉動,以便調節光束的大小和照射的方向。燈火的煙臭通過宮女的右臂內積聚于器身內腔,可以減少燈煙的污染而使室內保持空氣潔凈。宮女形象的塑造,寫實而傳神,姿態自然,表情含蓄,眉宇間蘊藏著被奴役者的苦悶和屈辱的神情。這既是方便實用的燈具,又具有欣賞價值的藝術品,充分顯示出作者高度的智慧和藝術意匠??胺Q青銅工藝裝飾的出類拔蘋之作。長信宮燈西漢高48厘米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1.銅器器表采用浮雕式裝飾。腹壁中間有凸起的寬帶將紋飾分割為上下兩層,飾各種走獸、禽鳥活潑于山巒間,有龍、鳳、虎、鹿、牛、羊、兔、熊、豹、猿猴、狐貍、駱駝及神話中的異獸等達十多種。畫面布局飽滿,所飾動物作上下交錯排列,富于節奏感。動物或跑,或立,或飛翔、或嬉戲,情態各異,皆間以峰巒,使之統一于一體,獲得完美的裝飾效果。各種動物形象塑造頗為生動,有較強的體積感。蓋面亦飾兩周浮雕式動物紋。浮雕鳥獸紋樽
西漢
通高25,口徑23厘米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1.銅器云南滇族的青銅工藝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最富特色的是銅鼓,這是一種打擊樂器,造型別致,鼓為豐肩,束腰,底外撇。鼓面中心有太陽紋,周圍是魚、翔鷺。鼓身上那么裝飾有鋸齒紋、圓圈紋、羽人劃船和羽人舞蹈紋等。鼓面和外邊一圈圖案也很精致,周邊還有立體動物雕塑。北方匈奴的青銅工藝,也有不少精彩的作品,尤其是馬飾和帶鉤,其工藝之精遠非中原所能比。
西漢銅鼓高11.3厘米,口徑4.5厘米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1.銅器西漢,青銅,雙人舞盤鎏金銅扣飾,云南省博物館藏古滇國民族很少受中原傳統禮教的束縛,這在青銅文化中反映出來,無論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都顯得更加開放和富有創造性,不受或少受內地傳統模式的影響與限制。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1.銅器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多為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圖像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節,很少用藝術的夸張和神秘色彩渲染。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2.玉器
衣共用玉片2498片,多數為長方形,也有方形、梯形、三角形和多邊形的,綴合后把尸體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其用意是希冀尸體不朽。王侯貴族盛行的葬服,金(或銀、銅等)鏤玉衣,是用玉片根據死者的體型而設計,金絲或銀絲、銅絲連綴而成。其中最完整的是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和其妻墓出土的兩套金鏤玉衣其玉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3.漆器
秦漢漆器工藝,是中國漆器開展史上的一個頂峰,制作之精遠勝前朝。器表紋飾以各種變形云紋、龍鳳紋和圓點、菱形、環形、方連變體等幾何形圖案花紋最多。還有少量的花草紋和寫生動物紋。使用單線勾勒和平涂手法,筆勢活潑,富于變化。畫面盛行三分式布局,有的作四分式,構圖繁縟而不紊。彩繪魚鷺紋漆盂秦高8.8,口徑29,底徑16厘米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3.漆器
云紋漆鼎
西漢
通高28,口徑23厘米
云紋漆具杯盒
西漢通高12.2,口長19.6,寬16.5厘米
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500件,這批漆器品種豐富制作精美,是漢代漆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旋木胎,蓋、身作子母扣扣合。蓋作球面形,上附三道橙色環形紐。器內髹朱漆,外表以黑漆為地,口處朱繪一道菱紋,蓋面與器身揮紅色、灰綠色的渦卷紋和方連紋組成的幾何云紋。
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3.漆器
平脫獸形銀片漆奩
西漢
通高12.5,蓋徑20.7,底徑19.8厘米
此奩內還放置七件小漆盒,有圓形、橢圓形、方形、長方形及馬蹄形。小盒外涂赭色漆,朱繪柿蒂紋、云紋等。紋樣布局因形而異,主題突出,如七個小盒蓋頂皆飾柿蒂紋,方、圓盒上為常見的四瓣花紋,橢圓、長方盒上四瓣花變形、拉長,而馬蹄形盒上那么為三瓣花紋,整體上和諧統一,亦與漆奩的紋樣相協調。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4.織繡、印染工藝
秦漢的織繡和印染工藝有很大的開展,考古開掘出土了大批漢代紡織品,品種齊全,平紋組織的絹、紗,單色起花的綺、羅,彩色起花的錦,以及刺繡、印繪的織物,都有相當數量的發現。代表漢代織物的最高水平的馬王堆兩座漢墓都曾發現多種不同紋飾的錦。其中有花鳥圖案、植物圖案和幾何圖案。素紗襌衣西漢身長128,通袖長190厘米,重49克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湖南博物館藏
襌衣即無襯里單衣,這件無花紋,但卻珍貴至極,因為極其輕薄,重量不及一兩,去領、袖錦邊,約四十克,薄逾蟬翼,有似煙假設霧的感覺。即令今日,繅制出如此勻細的蠶絲也大非易事,而紗的孔眼又均勻清晰,顯示出極高的織造水平。秦漢時期的美術建筑
雕塑工藝4.織繡、印染工藝永昌錦“
東漢
殘長53.4,寬15厘米
絹地“長壽繡〞
西漢
長57,寬40.5厘米黃色絹地,辮繡針法(單線條勾勒輪廓,針腳均勻齊整),以淺棕紅、紫灰、橄欖綠、深綠等色彩線繡出十余種穗狀的變體云紋,其間還繡出假設干小圓點,布局緊密,給人以風云流動之感?!伴L壽繡〞之名也是得自“遣策〞竹簡,含義亦待查考秦漢時期的美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舞蹈藝術在藝術市場趨勢分析與發展預測考核試卷
- 萍鄉學院《藥物化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科技學院《科倫理與學術規范博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2025屆四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蘭州信息科技學院《口譯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聊城市文苑中學2025年高三3月綜合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山東菏澤定陶區2025年初三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山東杏林科技職業學院《入侵檢測與防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嘴山市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心肺康復》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一例巨大兒分娩的個案護理-課件
-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測試卷及答案(全冊)
- 室內質控-檢驗科課件
- (完整)人力資源六大模塊ppt
- 小學四年級下學期英語閱讀理解
- 彩色手繪卡通兒科小兒護理高熱驚厥健康宣教教案PPT課件講義
- DB43∕T 498-2009 博落回葉-行業標準
- 心力衰竭病人的護理查房pptppt(ppt)課件
- T∕CADERM 2002-2018 胸痛中心(基層版)建設與評估標準
- 二次函數的應用——橋洞問題
- 《天然高分子》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