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6一.高考文言文有關官職升遷的詞語(古文中常見表官職變動的詞語輯錄)第一類:表示授予、提升的詞語1.征:由君王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員;【例句:征拜郎中(譯文:召請任命他做郎中)。——《后漢書·張衡傳》】2.辟(bi):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例句:《張衡傳》:“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譯文:(張衡)被推薦為孝廉,沒有去應薦;三公官署屢次召請去任職(他)也不去應召。)】3.舉、薦、點:推薦、推舉,由地方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①舉:《屈原列傳》:“莫不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賓語前置:句中“自”為賓語,“為”、“佐”為謂語,莫不求忠以為自,舉賢以佐自,再有互文的修辭,翻過來應該是說:沒有人不為了輔佐自己而求取忠良賢才)②薦:《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被征。”(譚嗣同由于學士徐靖的推薦,被光緒皇帝宣召)③點:在許多人或事物中指定,例:點菜;點節目。】4.拜:授予官職,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職。【例句:《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譯文:廉頗被任命為上卿,于是廉頗以他的勇猛善戰而聞名于諸侯各國。)“拜”在“授予官職”義上引申為“接受官職”。】【拜除】任命官職。【例:《后漢書·第五倫傳》:“其刺史、太守以下,拜除京師及道出洛陽者,宜皆召見,可因博問四方,兼以觀察其人。”(譯文:找不到)】5.除:免除舊職授予新職。【例句:李密《陳情表》“除臣洗馬。”(譯文:授予了我太子洗馬的官職。)】【除書】授官的詔令,猶委任狀。拜官授職,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如果是“左除”,則是降級授職之意。6.授:授給、給予官職。7.起:起用人任以官職。8.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9.擢zhuó、提:均為提拔。10.陟(zhì):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例句: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陟”即指提升和進用。“陟”常和“黜chù”連用表示人材的進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11.任:擔負、擔任,由君王征聘人士充任官員。【例句:《諫太宗十思疏》:“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譯文:是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們,選擇好的意見采納它。“從”是采納的意思。“簡”選拔的意思)】12.抉jué:挑選;選取。用于由低級到高級。【例句: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搜奇獵異)。——皮日休《郢yǐng州孟亭記》】13.進:用于較高職務追加。【例句:《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于是忌進孫子于威王。”(譯文:于是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14.贈:<動>死后追封爵jué位。用于追封已故者【例句:《五人墓碑記》:“是以蓼liǎo州周公,忠義暴于朝廷,贈謚shì美顯,榮于身后。”(譯文:因此,周蓼洲先生,他的忠義顯揚于朝廷,贈賜的官爵謚號美好而高貴,死后非常榮耀;)】第二類:調動官職的詞語1.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升級:遷升、遷授、遷敘、超遷。降級: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后調復原職叫遷復。【例句:(徙xǐ:調職《史記·淮陰侯列傳》:“徙齊王信為楚王。”(譯文: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辨別】在調職的意義上,“遷”表示升官,“左遷”則表示降職。“徙”則表示一般的調職。在《史記》《漢書》中,這兩字的區別尤為明顯。2.轉、調、徙、移、調:調動官職。【例句:“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譯文:老者弱者熬不住死在路旁,全家骨肉離散;例句:“調為隴西都尉”;例句:《張衡傳》:“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譯文:張衡不趨附當時的那些達官顯貴,他所擔任的官職,就多年得不到提升。出自張衡傳,輒是總是的意思,徙,遷徙的意思,這里指調職。】3.補:補充缺職。4、改:改任官職。5.判:高職位或出任地方官。【例句:“除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6.量移:調的比原職稍好7.復、起復:恢復舊職。8.坐:因……犯罪或錯誤。【例句:《晏子使楚》:“王曰:‘何坐?’曰:‘坐盜。’”】9.放:京官調任地方官。【例句: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譯文:因此胡景桂就被委任為寧夏知府,(梁啟超《譚嗣同》】10.出(京官外放,與“放”意思相近)永和初,出為河間相。11.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于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12.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第三類:兼職、暫代的詞語1.兼:同時掌管,兼任。【例:兼職。】2.領:兼任,以本官兼較低職。【例句:《晉書謝安傳》“又領揚州刺史。”】3.署:暫時擔任。【例句:《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4.權:暫代官職。【胡仔《推敲》:“時韓愈吏部權京兆。”】5.攝:暫時兼任比本官高的職務。【例句:“總攝百揆kuí”(譯文:長官百官)】6.行:代行某職而尚無此官銜。【例句:《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太祖行奮武將軍。”(譯文:曹操做了奮武將軍)】7.護:原官短期離職,臨叮守護印信。【例句:《史記?陳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軍。”(譯文:現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為護軍。)】第四類:降職、罷免的詞語1.貶:降職。2.謫:被罰流放貶職。《岳陽樓記》“滕子京~守巴陵郡。:”3.出:指出京受任,(官吏)外放、外調。就是京城的官調到地方任職。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于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有遷謫意。”4.罷、免、解:革除官職。【罷省】免除,減省。5.奪、罷:罷官免職。革除官職。6.革、褫(chǐ):撤職查辦.【褫:例句:謝莊《上搜才表》“張勃進陳湯而坐以褫爵”(譯文:張勃因為推薦陳湯而被革除爵位。)】7.開缺:奉命或自請解除職務8.致仕:帶職退休9.退:①撤銷或降低官職;②自己辭職。10.斥:屏棄不用。11.去:去職,被調離。12.謝:辭去官職。13.乞骸骨:封建社會,大臣年老了請求辭職為“乞骸骨”,意思是請求賜還自己的身體,回到家鄉。14.黜:廢免,降職,免官。在文言文中“絀”通“黜”,【黜陟zhì】指官吏降免或升遷。“黜”與“貶謫”相同,但有區別,貶謫是出自皇帝的詔令,黜有時則是上司對下屬官員的處分。15.放:委派。【放逐】流放驅逐。“放”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就是“委任委派”提提拔《北史?魏收傳》:“~獎后輩,以名行為先。”(名行:名望和德行)第五類:其它還有一些不表示官職的變動,但常常與官職結合在一起,可靈活翻譯為執掌、主持的意思。如“知”“行”“主”知、行、主:主持。二.表示官職人物:文言文官職人物常用詞語匯總文言文中有一塊讓人很頭疼,那就是龐大而五規律的官職、人物稱謂、地名、物品名稱等等,我們不屬于那個時代,往往不明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增加自己常識儲備,至善語文家教匯總了文言文官職人物常用詞語。1.表官職的(1)宰相:總攬政務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2)御史大夫:其權力僅次丞相。(3)六部:吏、戶、禮、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書省:中央行政機要機關。(6)尚書:六部最高行政長官。(7)太尉:軍事首腦。(8)郎中:尚書屬下部員。(9)宦官:宮廷內侍,又稱太監。(10)侍郎侍中:官庚侍衛。(11)校尉:漢代軍事長官。(12)翰林學士:管文件,圖書,侍讀。(13)太史:記史,管文收。(14)國子監:中央教育機構。(15)左右拾遺:唐代諫官。(16)總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17)巡撫:總攬一省行政軍事長官。(18)知州:州一級行政長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級行政長官/(20)主簿:秘書。2.表官職變化的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③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④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qū(黜)⑤表罷免的:奪、黜、罷、免、去、廢、蠲juā⑥表恢復的:復、還⑦表辭去的:辭、致政、告退、退、歸故里3.表人物個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剛毅、周密、寬厚、正直、埂gěng、鯁gěng、骨鯁、鯁切、聰、慧、敏、木訥、佞、詐、阿諛、諂讒chǎnchán、譎jué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節、清(廉)、淫(靡)、貪(濁)5.與科考有關的:貢舉、第、登第、中第、狀元、解元、鄉試6.與學校有關的:庠、序、太學、博士、太傅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8.表贊揚的:多、嘉、稱、譽、與、許、嘆9.表社會狀態的:治、亂、興、盛、衰10.表少數民族的:蠻、夷、戎、狄11.表人物地位的:貴、顯、卑、官紳、豪12.表主管的:知、典、主13.與水利有關的:堤、決、潰、溢、漲、灌溉、澇、旱、堰、蕪穢wúhuì14.與糧食有關的:粟、黍、禾、谷、稻、菽shū、稼穡、耕耘、稔rěn、熟、刈、糴dí、糶tiào(賣糧食)、廩lǐn(米倉)、稟、府、荒、欠收15.表糧食豐收的:豐、饒、贍、足、給、佚16.表食物的:糗qiǔ(干糧,炒熟的米或面等)、饌(zhuàn飲食,吃喝)肴、膳、羞(饈xiū美味的食品)、蔬、果、脂膏17.表飽饑的:飽、饑、餓、餒、饉18.表俸祿的:俸、祿、秩、餉19.表布匹的:布、麻、匹、絲、絹、錦、練、綾líng、綃xiāo、縑jiān、綢、羅、緞、綺qǐ、紗、絳tāo、縞、繒([zēng]古代對絲織品的總稱。[zèng]捆,扎。)、蠶、桑20.表穿戴的:紈绔wánkù、布衣、履、綬shòu、冠、冕、巾、弱冠、免冠、帶21.表房舍的:宇、舍、館、宅、第、邸、廡wǔ、屋22.表桌床的:案、幾、床、榻23.表違背的:牾wǔ、忤、逆、倍(背)24.表揭發的:劾、訐jié、揭25.表害怕的:畏、懼、憚、駭、患26.表嫉恨的:惡、厭、憎、貶、銜、怨、患、疾、恨、怒、詛zǔ27.表暗中的:陰、間、密28.表誣陷的:中、譖zèn、誣29.表朝見的:朝、覲jìn30.與京城有關的:禁、闕、畿jī、京、京畿31.與皇帝有關的:上、帝、祚zuò、踐祚(即位;登基)、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詔、召、誥、(駕)幸、膳、對策、輪對、奏、表、疏32.表說話的:曰、云、謂、詔、誥、告、敕chì、白、陳、對、語、諭、喻、曉、辯、問、謝、折、詰、訴、咨(諮zī)33.表勸說的:說、勸、規、諷、譏、謗、諫34.表責備的:過、責、咎、誅、讓、譴、尤、折35.表寬容的:容、貸、恕、寬36.表喜樂的:樂、欣(然)、悅(說)、歡、蹈舞37.表哀怒的:怒、憤、惱、忿恚(fènhuì憤恨)、涕泣、罵、責、戾lì、詬、謾38.表刑罰的:辟、大辟、髡(kūn]古代剃去男子頭發的一種刑罰)、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磔(zhé.古代分裂牲體以祭神)、刖(yuè]
古代的一種酷刑,把腳砍掉)、族、杖、流、赭(zhě紅褐色)衣、械39.表監獄的:囹圄、獄40.表拜訪的:造、過、訪、謁(見)、顧41.表告別的:辭、別、謝42.表離開某地的:去、遷、徙43.表到往某地的:如、過、詣、往、經44.與馬匹有關的:馬、駒、廄、策、羈、縻(mí牛韁線)、轡(pèi
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逸、馭、御、駕、轅、轍45.表行動的:步、趨、走、遁(dùn逃避,躲閃)、亡、逃、徙、匿(nì隱藏,躲藏)46.表死亡的:(駕)崩、山陵崩、薨hōng、卒、不祿、死、沒(歿)、終、圓寂【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于宰相通稱,簡稱“相”。一般只設一個丞相,俗稱大丞相,,有時分為左右兩個丞相,右丞相專門管理國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顧問”。不需要管理國事。【太師】指官職又名太宰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太子太師】太子太師屬“東宮三師”為名義上的太子老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稱"三孤"后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后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銜,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三.常見文言文固定格式(一)表示疑問:1.奈何(可譯為“怎么辦、怎么、為什么”等)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劉邦說:“現在雖已出來了,但未向項王辭別,這可怎么辦?”)②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為什么搜刮人民的財物一分一厘都不放過,揮霍時卻象泥沙一樣毫不珍惜呢?)2.何如(可譯為“怎么、怎么樣、怎么辦”等)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寡人之于國也》(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②“求,爾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又問:“冉求,你怎么樣呢?”)3.何以……?(可譯為“根據什么……?憑什么……?為什么?怎么會?”等)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長安君在趙國憑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②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zhuān臾》(為什么要討伐它呢?)4.何所……?(可譯為“所……的是什么?”等)①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5.奈……何、若……何、如……何(可譯為“對……怎么辦”“拿……怎么樣等)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③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6.孰與……,與……孰。(可譯為“跟……比較,哪一個……”)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我跟城北徐公比誰漂亮?)7.何故(可譯為“什么原因,為什么,怎么”。)①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②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樣的高潔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二)表示反問1.何……哉(也)?(可譯為“怎么能……呢?”)①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②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怎么能說得完呢!)2.何……為?(可譯為“為什么要……呢?“還要……干什么呢?”)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現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們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魚肉,還要告辭什么呢?)3.何……之有?(兼表賓語前置,可譯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①勾踐曰:“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踐滅吳》(勾踐回答說:“能聽到大夫您的這番話,怎么能算晚呢?”)4.如之何……?(可譯為“怎么能……呢?”)①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季氏將伐顓臾》5.豈(其)……哉(乎,耶,邪)?(可譯為“哪里……呢?難道……嗎?怎么……呢”)①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報任安書》(那么我就可以償還此前受辱的欠債,即使一萬次被殺戮,難道我還會后悔嗎?)②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伶官傳序》(啊!盛衰變化的規律,雖說是由天命決定,難道不也是與人事有關的嗎?)③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鴻門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關中,您怎么能輕易進關呢!)6.安……哉(乎)?(可譯為“哪里……呢?”“怎么……呢?”)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②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可是劉備剛剛打了敗仗,又怎么能抵擋這個危難呢?)7.不亦……乎(可譯為“不是……嗎”)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②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察今》8.……非……歟?(可譯為“……不是……嗎?”)①子非三閭大夫歟?《屈原列傳》9.寧……耶?(可譯為“哪里……呢?”)①當時雖觭jī(同奇)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祭妹文》(當時你即使做夢、幻想,也怎會知道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10.顧……哉?(可譯為“難道……嗎?”)①顧不如蜀彼之僧哉?《為學》11.獨……耶(乎、哉)?(可譯為“難道……嗎?”)①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嗎?《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乎?《信陵君竊符救趙》③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伶官傳序》(難道僅是溺愛伶人才會造成禍患嗎?)(三)表示感嘆1.何其(可譯為“為什么那么”“怎么這樣”“多么”“怎么那么……啊”)①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以至于剪斷頭發,對天發誓,眼淚沾濕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敗啊!)2.直……耳!(可譯為“只不過……罷了”)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②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莊暴見孟子》3.惟……耳!(可譯為只是……罷了!)①吾已無事可辦,惟待死期耳《譚嗣同》(我已無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罷了!)4.一何(可譯為何等、多么、為什么……那么……)①吏呼一何怒!《石壕吏》5.亦……哉(可譯為也……啊!)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記》(而且在其墓門前豎立石碑,來表揚他們的所作所為。唉,這也真是隆重啊!6.……何如哉?(可譯為該是怎樣的呢?)①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有的就脫身逃走,不能被遠遠近近的地方所容納,也有的剪掉頭發、關起門來的,還有假裝發瘋而不知跑到何處去了的,這些人的可恥人格,卑賤行為,與這五個人相比,輕重究竟怎樣呢?)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報任安書》③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錄〉后序》(四)表示揣度1.無乃……乎?(可譯為“恐怕……吧?、只怕……吧?”等)①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孔子說:“冉求,這恐怕是你的過錯吧?)②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現在大王您退守到會稽山之后,才來尋求有謀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2.得無耶,得無……乎,(可譯為“大概吧、恐怕吧、該不是……吧?能嗎?(兼表反問)”等)①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他們觀賞景物而觸發的感情,能沒有不同嗎?)②曰:“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每天的飲食該不會減少吧?)③“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故事兩則》3.其……歟?(兼表反問)①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說》(巫醫、音樂師和各種手工業者,是所謂上層人士所不與為伍的,現在他們的聰明智慧反而不如這些人,豈不是值得奇怪么!)4.……庶幾……歟?(可譯為……或許……吧?)①吾王庶幾無疾病歟?(我們的國君大概沒有生病吧?)(五)表示選擇1.與其……孰若……?(可譯為與其……,不如……?)①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送李愿歸盤谷序》(與其當面受到贊譽,不如背后不受詆毀;與其肉體享受安樂,不如心中沒有憂慮。)2.……歟(耶),……歟(耶)?(可譯為是……還是……呢?)①先生在民間,審知故揚州閣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嶺記》3.其……其……也?(可譯為是……還是……呢?)①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六)表設問:1.何者、何則(可譯為“為什么呢”)①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百仞高的山,載重的車能登上,為什么呢?是因為山勢逐漸傾斜。)(七)表陳述語氣1.無以、無從。(可譯為“沒有用來……的東西、辦法,沒有什么用來,沒有辦法,不能”)①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鴻門宴》(祝酒畢,說道:“大王與沛公飲酒,軍中沒什么用來助興的,請允許臣作劍舞!)”②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愚溪詩序》(它幽深淺狹,蛟龍不愿住在里面,因為不能在淺水中興云化雨,所以它沒有給世人帶來好處。)2.有以。(可譯為“有用來……的辦法,有條件,有辦法,有機會,能夠。”。)①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書博雞者事》(袁州的百姓非常氣憤,可是沒有什么對付的方法。)3.有所。(可譯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辦法。)①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如今臣是一個亡國的卑賤俘虜,極其卑微鄙陋,蒙受過分的提拔,恩寵優厚,哪敢徘徊觀望,有什么非分之想。)②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人生各有些自己的興趣,我獨愛美習以為常。)③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見太后。”《觸龍說趙太后》(觸龍進來后慢步走向太后,到了跟前請罪說:“老臣腳有病,已經喪失了快跑的能力,好久沒能來謁見了,私下里原諒自己,可是怕太后玉體偶有些欠安,所以很想來看看太后。”)4.無所。(可譯為“沒有……的”(人、物、事)沒有什么……;沒有什么地方……,沒有什么辦法,沒有條件……。)①余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而無所避之。《愚溪詩序》(我雖然不合于世俗,也頗能用寫文章來安慰自己;我描寫的各種事物象用水洗滌過一樣,鮮明生動,又能概括各種形態,無論什么都逃不過我的筆端。)②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鴻門宴》(現在進了關,財物沒有什么取用,婦女沒有誰受寵幸,這說明他的志氣不小啊!)③夫吳之與越也,仇讎chóu(同仇)敵戰之國也;三江環之,民無所移。《勾踐滅吳》(吳國同越國,是世代互相仇視,互相攻伐的國家,三江環繞著兩國的國土,兩國的人民都沒有遷移到別的地方去的。)5.比及(可譯為“等到的時候”)①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路趕忙回答:“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常常受到別的國家侵犯,加上國內又鬧饑荒,讓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們勇敢善戰,而且懂得禮儀。”)②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冉求答道:“國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見方的國家,讓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飽暖。”(八)被動句1.見……于……:(可譯為“被”。)①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愚溪詩序》(現在這條溪水卻被愚字玷辱,那是什么原因呢?)2.為……所……:(可譯為“被”。)①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如果不這樣,你們這些人將都被劉邦俘虜!)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土地天天消減,月月割讓,而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啊!)③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孔雀東南飛》(九)賓語前置1.“唯……是……,(“是”無意,起賓語前置作用;“唯”表示對象的唯一性,可譯為“只”。)①唯命是從。2.……何……之有①宋何罪之有?《公輸》②夫晉何厭之有?《左傳》(晉國怎么會滿足呢?)③勾踐曰:“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踐滅吳》(勾踐回答說:“能聽到大夫您的這番話,怎么能算晚呢?”(十)假設1.誠……則……:(可譯為“如果……那么(就)……”。)①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如果真能夠做到:見了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將要大興土木,就想到要適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寧;)②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2.否則:(可譯為“如果不……就……。不然的話……就……。”)①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遺事,斯誠后死者之羞也。《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不然的話,不能繼承先烈的遺志并且使它發揚光大,僅僅對這些遺事空發感慨(不付諸行動),這實在是活著的人的莫大羞辱啊!)3.然則:(可譯為“既然這樣,那么,如果這樣,那么”。)①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六國論》(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沒有滿足,諸侯送給泰國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就越急迫。)②而適類于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詩序》(而這些卻正好與我相似,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稱呼它,也是可以的。)4.向使:(可譯為“假如,如果”。)①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如果當初韓、魏、趙三國各自愛惜他們的國土,齊人不親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動身赴秦,趙國的良將還活著,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如果能夠與秦國相較量,或許不能輕易判定。)5.自非:(可譯為“如果不是,除非是”。)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十一)轉折1.然而:(可譯為“這樣卻;但是;(既然)這樣,那么”。)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國也》(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是不曾有過的事。)②然而成敗易變,功業相反也。《過秦論》2.雖然:(可譯為“雖然如此,(但),即使如此”。)①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祭十二郎文》(雖然這樣,我從今年以來,花白的頭發將要變得全白,松動的牙齒將要脫落。)(十二)其他1.得以:(可譯為“能夠”。)①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于朝廷,贈謚美顯,榮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記》(所以,蓼洲周公的忠義顯露在朝廷,被贈予美好光明的謚號,榮耀于身死之后,而這五個人也能夠修建一做座墳墓,把他們的姓名排列于大堤之上,四方人士經過此地沒有不下拜而哭泣的,這實在是百世一遇的遭遇呀!)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否則,使這五個人保全其頭頸而老死于家中,那么雖然能活滿其自然的壽數,但人們都能夠役使他們,又怎能使豪杰一流人為之傾倒,在墓門前握腕痛惜,抒發其志士的悲感呢?)2.俄而:(可譯為“不久,一會兒”。)①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口技》3.而況:(可譯為“何況,況且”。)①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水源不深卻希望水流得長遠,根不牢固卻要求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使國家安定,我雖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明智的人呢?)②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現在拿鐘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風浪,也不能使它發出響聲,何況是石頭呢?)4.而已:(可譯為“罷了”。)①太宰嚭pǐ(大的意思)諫曰:“嚭聞古之伐國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踐滅吳》(于是太宰嚭向吳王進諫說:“我聽說古時攻打別國的,對方屈服了就算了;現在越國已向我們屈服了,還有什么要求呢?”)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及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業務各有鉆研與擅長,不過這樣罷了。)③當求數頃之田,于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我應當在伊水和潁水之畔置幾頃田地,來度過我的晚年,教育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期望他們長大成人;撫養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他們出嫁,我的心愿不過如此罷了!)5.何乃:(可譯為“何況是,豈只是;為什么竟”。)①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阿母對府吏說:“你的見識為什么這么短小!”)6.既而:(可譯為“隨后,不久”。)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其后就以吳地人民暴亂報告朝廷,追究、處死五人: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也就是現在一起埋在墓中的人。)7.既……且……:(可譯為“又……又……”。)①既替余以蕙huì(蕙蘭草)纕raňg(捋衣袖即佩戴)兮,又申之以攬茝chǎi(古書上說是一種香草)。《離騷》(貶黜我既因為用香蕙做佩帶啊,又重給我加上采集芳芷的罪名。)8.可得:(可譯為“可以,可能。”)①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莊暴見孟子》9.可以:(可譯為“可以用來,足以用來;可以,能夠。”)①“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國也》(“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②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勸學》(君子說:學習決不可以停止。)③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幾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10.何其……乃爾:居然……如此,(可譯為“竟然……如此,這樣”。)①何其相似乃爾。(譯文: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11.且夫:(可譯為“再說,而且”。)①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秋水》(而且,我還曾經聽說過有人貶低仲尼的學識,輕視伯夷的節義,開始我不相信。)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12.是故:(可譯為“所以,因此。”)①是故敗吳于囿,又敗之沒,又郊敗之。《勾踐滅吳》(所以首戰就使吳國在囿地吃了敗仗,接著又使他們在沒地受挫,在吳國國都的郊野又把吳軍打得大敗。)②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因此,不論地位高貴還是低賤,不論年齡長大還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師也就在那里。)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師說》(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13.是以:(可譯為“所以,因此,因而。”)①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我所以記下了以上的經過,是因為嘆惜酈道元的解釋過于簡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釋太淺陋了。)②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也。《陳情表》(臣沒有祖母撫養,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沒有臣供養,不能安度晚年,我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因此,有此拳拳奉養之心,不愿放棄奉養的責任,遠出做官。)14.所謂:(可譯為“所說的,所認為。”)①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之上戰勝敵國。)②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那些兒童們的老師,是教給兒童們讀書和學習書中怎樣加句號和逗號的,不是我所說的那種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③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登泰山記》(中間山谷中的水繞過泰安城下,這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水”。)④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所謂理者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祭十二郎文》(所說的天公啊,實在讓人難以推測;神明啊,實在讓人難以明白!這真是天理不可推究,壽命不可預卜啊!)15.往往:(可譯為“處處,到處;常常。”)①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于是,我頗有感慨。古代的人在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時候,常常有心得,這是因為他們思考問題很深刻,而且沒有什么事物不加以考察的。)②迨dài(等到)諸父異爨cuàn(燒火煮飯),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項脊軒志》(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以后,庭院內外開了許多小門,隔墻壘得到處都是。)③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琵琶行》④汝去年書云: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祭十二郎文》(你去年來信說:“近來得了腳氣病,時常發作的很厲害。”)16.未嘗:(可譯為“從來沒有,不曾”)①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蘭亭集序》(我每次看到前人興懷感慨的原因,與我所感嘆的總象符契一樣相合,沒有一次不對著這些文章而嘆息悲傷,心里卻不知道這是為什么。)②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齊國不曾賄賂秦國,最后也隨著五國滅亡,為什么呢?)③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祭十二郎文》(哥哥中年時,去世在南方。當時我和你年紀還都小,跟隨嫂嫂送哥哥的靈柩回河陽安葬。隨后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伶仃,我倆沒有一天離開過。)④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赤壁賦》(江水總是象這樣不斷地流去,但始終沒有消失。月亮有時圓有時缺,但最終沒有消損和增長。)17.謂……曰……:(可譯為“對……說,告訴……說;把……叫做……。”)①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項伯答應了,對劉邦說:“明天一早,您千萬不可不盡早來向項王當面賠罪!”)②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鴻門宴》(于是范增起身離席,到帳外召來項羽的堂弟項莊,對他說:“君王為人下不了狠心。”)③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石鐘山記》(我就笑著對蘇邁說:“你記得嗎?”)④嫗yù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老婆婆常對我說:“那里,就是你母親曾經站立過的地方。”)18.謂之:(可譯為“稱他是,說他是;稱為,叫做。”)①游褒禪山記王安石褒禪山亦謂之華山。《游褒禪山記》(褒禪山也被稱為華山。)②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沿山向上走五六里,有一個山洞很幽深,走進去感到很寒涼。詢問這個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山玩水的人也沒有走到盡頭,人們稱它為“后洞”,)③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登泰山記》(東邊的那道山谷,古時候把它叫作天門溪水,我們沒有到達。)④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也皆謂之天門云。《登泰山記》(這次經過中嶺到山頂,也有象門戶一樣的山崖橫立在路上,一般人都管它們叫天門。)19.無何:(可譯為“沒有多久,不久,一會兒。”)①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méng),始悟為山市。《山市》蒲松齡(不一會兒,看見數十所宮殿,綠瓦上高翹的屋檐,好象要騰飛起來的樣子,才醒悟出這是山中蜃景。)
20.毋寧,無寧:(可譯為“寧肯,寧愿;莫不是,不是。”)①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與妻書》(四五年前的一個晚上,我曾經告訴(你)說:"與其讓我先死,寧愿你比我先死。")
21.無庸:(可譯為“不用,無須。”)
①請姑無庸戰。《勾踐滅吳》(請大家還是暫且不要同吳國作戰吧!)
22.無由:(可譯為“不可能,無法,無從。”)
①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往之至。《答司馬諫議書》(沒有機會見面,心里不勝思念仰慕。)(不任:客套語)
23.相與:(可譯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處,相交。”)
①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諸侯們很害怕,共同結盟來設法削弱秦國:他們不吝惜珍奇的器具、貴重的寶物、肥沃的土地,用以招納普天下的才士,“合縱”結成同盟,相互聯成一體。)②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蘭亭集序》(人們互相交往,轉瞬間度過一生。)
③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我和客人們互相靠著在船中睡著了,不知不覺東方已經發白。)
24.一切:(可譯為“一律,一概;權宜,暫且。”)
①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山市》(大風停下來后,天又一片清朗,原先的一切沒有了,只剩下孤危的城樓一座,直插云霄。)
25所以:(可譯為“……的原因,之所以……,為什么……;用來……的方法,用來……的東西,是用來……的,用來……的地方,用來……的人(事),靠它來……的。“)
①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②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蘭亭集序》(抬頭仰望宇宙空間之廣大,低首俯察萬物種類之繁多,靠它來放眼縱覽,舒展胸懷,也足以盡情享受所見所聞的樂趣,確實是很快活的啊。)
③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蘭亭集序》(即使時代會不同,世事會變化,但人們抒發情懷的原因,其基本點是一致的。)
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所謂老師,就是用來傳授道理、授與專業知識、解答疑難問題的人。)
26.以故:(可譯為“所以。”)
①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褒禪山記》(唐代高僧慧褒開始在這座山下建房居住,而死后就葬在這里。由于這個緣故,以后就把這座山稱作褒禪山。)
②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荊軻刺秦王》(當時秦王正處在危急之中,來不及召喚階下的侍衛,所以荊軻追逐秦王,秦王倉卒驚惶失措,不知怎樣來殺荊軻,僅僅用空手同荊軻對打。)
27.以……故:(可譯為“因為……的緣故。”)
①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詩序》(這些都是山水中的奇景,因為我的緣故,都用愚字玷辱了它們。)②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信陵君竊符救趙》
28.以是:(可譯為“因此。”)
①以是言之,夫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絜駕,故人重之。《五蠹dù(蠹蟲)》(由此說來古代讓掉天子的職位,其實是丟掉了看門人的給養,還擺脫了奴隸般的勞役,所以把天下傳給別人并不值得稱贊。現在的縣令,一旦自己死了,他的子孫接連幾代都享受出門乘車的特殊待遇,所以人們都很看重這個官職。)
②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而魯削,以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五蠹》(所以說徐偃王推行仁義之道而徐國被消滅了,子貢富有口才和智謀而魯國還是丟掉了大片土地。由此看來,推行仁義之道、運用口才智謀,都不是用來保全國家辦法。)
29.以……為……:(可譯為“認為……是……,把……當作……;讓……作……,任用……為……;用……做……,把……作(為)……。”)
①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齊國說:“必須用長安君作為人質,才出兵。”)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秋水》(于是乎,河伯(黃河之神)便欣然自喜,認為天下所有的美景(是)全都在自己這里了。)
③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然而,當初秦國憑借小小的國土和千輛兵車的國力,卻迫令八州諸侯稱臣,使原先位處同列的諸侯入秦朝拜,達一百多年之久。然后把天地四方當作家,把殽山和函谷關當作宮墻。誰料陳涉一人起來發難,秦朝的社稷就毀滅了,國君死在別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這是為什么呢?)
④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歸去來兮辭》(既然讓自己的心志受形體來驅使,那又為什么還要傷感而獨自悲哀呢?)⑤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逍遙游》(楚國南邊有叫冥靈的大龜,它把五百年當作春,把五百年當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樹,它把八千年當作春,把八千年當作秋,這就是長壽。)
30.以為:(可譯為“認為他(它)是,認為;用它來。”)
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倘使放棄進攻鄭國,讓鄭作為您東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來往,鄭國可以供給他們資糧館舍,對您沒什么害處。)
②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將伐顓臾》(顓
臾從前是周天子讓它主持東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經在魯國的疆域之內,是國家的臣屬啊。)
③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當初,我與你都還年輕,認為雖然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與你在一起的,所以才離開你到京師謀食,為了求得微薄的俸祿。倘使早知如此,縱然是做王公宰相,我也不愿意一天離開你而去就職啊。)
④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蘭亭集序》(把水引來用它作飄流酒杯的彎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邊,雖然沒有音樂伴奏而稍顯冷清,可是一面飲酒一面賦詩,也足以酣暢地抒發內心的感情。)
31.以至于:(可譯為“一直到;結果。”)
①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樂羊子妻》
32.因而:(可譯為“據此而,借此而,因此,所以。”)
①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林黛玉進賈府》②夜間聞子清歌,因而問及。《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33.于是:(可譯為“對……,然后就,或仍譯為“于是”,相當于“這時候,在這里,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這個原因。”)
①將不可改于是矣。《勾踐滅吳》(對這種勢不兩立的局面是無法改變的。)
②于是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行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勾踐滅吳》(然后就埋葬好戰死的士兵的尸體,慰問負傷的士兵;對有喪事的人家,越王就親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親自前去慶賀;百姓有遠出的,就親自歡送,有還家的,就親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惡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時辦好它。)
③"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于是為長安君套馬備車一百乘,到齊國去作人質,齊國才出兵。)
④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過秦論》(于是,秦始皇完全廢除前代君王治國的原則,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來使百姓愚昧無知。又毀壞六國的名城,殺害六國的豪杰俊才,收集全國的兵器聚集到咸陽,銷毀鋒刃而鑄成鐘鼓,又制作十二個銅人,以削弱百姓的力量。)
⑤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賦》(這時,酒喝得十分歡暢,我敲著船邊唱起歌來,)
34.……之謂:(可譯為“叫做,就是,才算;這就叫做;就是,說的就是。”)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百姓認為我吝嗇,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了。)
②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說的就是先生你這樣的人。)
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秋水》(于是,河伯才改變了他的神態,茫然地抬頭對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說:"俗語說:'自以為知道很多道理,沒人能趕上自已了。'這正是說我呀。”)
35.至于:(可譯為“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結果,終究,到……結局,到……時候。”)
①勾踐之地,南至于句無,北至于御兒,東至于鄞yín(地名;鄞州),西至于姑蔑,廣運百里。《勾踐滅吳(越國的地盤,南面到了句無,北面到了御兒,東面到了鄞,西面到了姑蔑,面積總共百里見方。)
②"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觸龍說趙太后》(左師公說:“從現在往上數三世,到趙氏建立趙國的時候,趙國君主的子孫凡被封侯的,他們的后代還有能繼承爵位的嗎?”)
③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六國到了被滅亡的結局,是理所當然的。)
④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記》(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雪起程,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過古長城的界限,到達泰安府。)
以上所歸納的只是常見到的一些固定句式,像這樣的固定句式還有很多,平時注意積累、歸納,這對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會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在解答高考虛詞辨析題時,如能輔之以技巧,的確有事半功倍之效。當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關鍵靠平時的日積月累。四.熟語:100個常用熟語精解并舉例為了幫助同學們復習時能對熟語有進一步的了解,并能獲得一些感性認識,筆者精選常用熟語100個(以慣用語和俗語為主),提供較準確的解釋,并舉出現當代書證,供師生們參考。1.八竿子打不著。比喻關系疏遠或沒有關系。①“就連和東方文化八竿子打不著的情人節、愚人節,也大有席卷華夏之勢。”(《齊魯晚報》2003/1/30)②“幾萬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頁的大書,一些書的圖和文八竿子打不著,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夠圖來湊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廈門晚報》2003/12/31)2.拔出蘿卜帶出泥。比喻一個犯罪分子的落網,帶動了另一個犯罪分子的暴露。①“共同犯罪,特別是重大經濟犯罪,案犯之間盤根錯節,每個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為條件。借用‘拔出蘿卜帶出泥’的說法,他們互為蘿卜,又互為泥土。在這種情況下,‘拔出蘿卜帶出泥’就不可避免。”(《中國青年報》2001/9/20)3.飽漢不知餓漢饑。比喻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①“一個法國人曾挺疑惑地問我,你們中國人為什么老把忙掛在嘴邊,簡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沒搭理他,因為他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你們國情是虛位待人,我們的國情是多人待一位。”(《春城晚報》2003/6/5)②“或者是他們飽漢不知餓漢饑,不知道民工等著這錢去治病救命,等著這錢給兒子交學費。”(新華網2003/12/16)4.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形象化表述。①“這次深圳市有關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國證券市場翻云覆雨的兩位重量級人物出山,標準也就是這一條,‘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上海證券報》2002/7/2)②“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是鄧小平著名的‘貓論’,是對生產力標準的一種形象化表述。”(《大連日報》2002/8/20)5.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①“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魯迅《拿來主義》)②“法海和尚見許仙不答應,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關了起來。”(《西湖民間故事·白娘子》)6.不要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告誡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等時不要孤注一擲,要多留幾條后路。①“營銷專家告誡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否則一旦市場突然發生變化,企業就可能因產品的崩潰而元氣大傷。”(《銷售與市場》1997/12)②“‘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大家所熟知的經典投資理念,主旨是強調分散風險。”(《中國經營報》2002/9/16)7.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與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應有所變通,不要固執一種選擇。①“媒體不如多宣傳一下——條條大路通羅馬,不一定是考上大學才有出路。讓家長和考生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中國教育報》2001/5/30)②“孫伯淵知道馬寶山非常能干,有一次跟他說,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你應該憑自己的實力另謀發展。”(《北京晚報》2004/1/26)8.閉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辦事情。①“‘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葉……還在我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9.唱白臉。白臉:京劇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對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態度。①“記得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她都堅持要我背乘數表,背不出就不準我吃飯。媽媽唱白臉,爸爸就唱紅臉,所以當時我更喜歡爸爸多一點。”(四川在線2003/8/13)10.唱對臺戲。比喻采取與對方相反的行動,或有意搞垮對方。①“半島電視臺:同西方唱對臺戲”(《解放日報》2001/12/28)11.唱高調。說不切實際的漂亮話;說得好聽而不去行動。①“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問題上我們似乎總是陷入一種誤區:唱高調的受到贊揚,說實話的遭到貶損;唱高調的得到好處,說實話的丟掉實惠。”(《大連日報》2002/4/8)②“大凡貪官都喜歡唱高調——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調。究其緣由,一為恐慌,二為掩飾。”(新華網2003/6/27)12.唱空城計。比喻掩飾自己力量空虛、騙過對方的方法;比喻某單位的人員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餓。①“在春運安全最關鍵時刻,南充兩個鄉鎮黨委、政府竟關門閉戶,無人上班值班。昨日記者從南充市有關部門獲悉,兩個唱‘空城計’的鄉鎮黨委書記受到停職檢查處理。”(《華西都市報》2004/1/29)②“難怪肚子大唱空城計,原來該吃晚飯了。”(席娟《我就是賴定你,怎樣?!》)13.唱主角。比喻擔負主要任務或在某方面起主導作用。①“百獸聯歡猴子唱主角”(《文匯報2004/1/21》)②“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一小時發送一千萬條”(2004/1/30)14.炒魷魚。魷魚一炒就卷起來,像是卷鋪蓋,比喻解雇、撤職。①“就業問題時常困擾著大家。沒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著隨時被炒魷魚的危險。”(千龍網2003/11/3)②“韓親美外長被炒魷魚可能暗示韓對美政策有變”(《文匯報》2004/1/16)15.撐場面。指維護表面的排場;維護體面。①“因為資金緊缺的原因,將于今日開幕的第六屆長春電影節走到了一個騎虎難下的境地。雖然開幕式閉幕式請來了不少港臺明星撐場面,但真正唱主角的電影人卻寥寥無幾。”(《北京娛樂信報》2002/8/23)16.吃不了兜著走。比喻某人行為造成了很嚴重的后果。①“大貪污犯謝鶴亭伏法鯨吞千萬元吃不了兜著走”(《法制日報》2000/10/14)②“沒有證據就是誹謗,我讓她吃不了兜著走。”(中華網2001/12/25)17.吃錯藥。比喻說話辦事有違常理。①“頭一兩天我老在后悔,放著明媚秀麗的桂林不要,偏偏跑到這來活受罪,真是吃錯藥!”(《廣西師范大學報》2004/1/10)18.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顧。①“美經濟學家提醒中國外貿:‘吃小灶’不足取以長期補貼刺激出口會破壞經濟平衡“(《中華工商時報》2000/11/9)②“青島隊主教練湯樂普根據這種情況,決定讓這員‘新丁’吃小灶,先單練一周,然后再隨隊訓練。”(《球報》2004/1/5)19.丑媳婦早晚要見公婆。比喻不好的東西遲早要讓人知道。①“而交樓標準與銷售時的承諾無法兌現的問題則多數因為開發商在銷售時的宣傳廣告過分夸大和美化了自己的項目。這樣雖然可以使銷售周期縮短,資金回收加快,但這種短期行為卻為今后的交房醞釀了極大的風險隱患。因為,‘丑媳婦’早晚是要見‘公婆’的。”(《北京青年報》2001/11/29)20.穿小鞋。比喻暗中報復人,刁難人。①“誰誰再也不穿小鞋了,因為那個靠幫派勢力上臺的黨委書記被撤了職……”(張潔《沉重的翅膀》)“道理明擺著,不去‘祝賀’一下,把自來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給你‘穿小鞋’,經常停水,有你受的。”(新華網2004/1/6)21.闖紅燈。比喻超越現有的規則辦事。①“‘別闖紅燈’,這不僅是對我們黨政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對于我們體育健兒來說,同樣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使自己樹立‘別闖紅燈’的意識。”(人民網2003/4/17)②“但不闖‘紅燈’基本上就不存在特區,所謂的特區就是有改革的試驗權,所謂改革的試驗權就是‘闖紅燈’的權力,在體制上‘闖紅燈’的權力,改革就是一種違規,不違規就沒有改革。”(東莞商務網2003/12/19)22.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一條路走不通,還可以走另一條路;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個目標。①“祥子明知道上工辭工是常有的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老舍《駱駝祥子》)②“在國民黨統治下,經濟凋敝,畢業即失業情況尤甚,于是在讀書人里和在市民中一樣,流行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到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的民謠。“(《世紀學人自述》,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1)23.打官腔。指說些官場上的辭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話來應付、推托或責難別人。①“聽報告、看文件以及在新聞媒體中,常見某些領導干部‘打官腔’。”(《大連日報》2002/10/12)②“兒女同父母說話,沒有聽說打官腔的,因為父母是長輩、是親人。黨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講話發言,與群眾交流思想,不能打官腔。”(《人民日報》2003/8/12)24.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沒有收獲。①“大赤包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向來不肯把余錢打‘水漂兒’玩。”(老舍《四世同堂》)②“致富心切上了當四十萬元打水漂。”(《云南日報》2003/7/6)25.打退堂鼓。比喻辦事中途退縮。①“伏明霞:臨陣又打退堂鼓”(《體育界》2001/11)②“周先生,項目做了一半,你們公司就要打退堂鼓嗎?”(《漢語熟語學習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6.打小報告。①“學習委員在班主任面前打小報告,排擠他人以謀得班長的寶座。”(余秋雨《霜冷長河》)②“告密又稱作‘打小報告’,一度非常流行。”(《博覽群書》2001/3)27.打預防針。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準備,以防患于未然。①“公務員上崗先打‘預防針’”(《檢察日報》2003/6/28)②“先打預防針大學生熱衷‘提前職業化’”(《北京人才市場報》2003/8/27)28.打圓場。調解糾紛,緩和矛盾。①“每次對某件事物口無遮攔地進行炮轟完后,崔永元總是能夠出人意外的打圓場。”(《青年時報》2004/1/4)②“開會時,常常遇到老板不滿意某位同事的報告或觀點,或會議進行一半時,同事因意見不同而造成尷尬的氣氛。身為與會者的你,該怎么打圓場,好打破僵局,繼續進行會議呢?”(《粵港信息日報》2004/1/17)29.大氣候。比喻出現在較大范圍的某種政治、經濟形勢或思潮。①“湖北大學引進博士群形成大氣候”(《光明日報》2002/10/25)②“乒壇‘三小虎’何時能成大氣候”(《北京晚報》2003/5/24)30.大水沖了龍王廟。比喻自家人損害自家人。①“大水沖了龍王廟宿州派出所無辜抓走海關警察”(《中國青年報》2003/11/19)31.當面鼓對面鑼。比喻面對面的談判或交換意見。①“8個戰士圍成一圈,當面鼓對面鑼地數落起來,說得小符鼻尖上直冒汗。”(《解放軍報》2000/8/16)②“報紙交流的局限是呆板、遲到;電視則是當面鼓、對面鑼,而且一般當面說的東西不會說得很深,這是人之常情。”(《中國青年報》2004/1/1)32.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按實際情況辦事。①“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今天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能夠在商場里購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還希望在購物的同時,獲得精神享受,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須唱這個‘山’上的歌。”(《創造周刊》2001/11/28)②“與基層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語言。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就要我們‘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新聞戰線》2002/3)33.吊胃口。用好吃的東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讓人產生某種欲望或興趣。①“《軍歌嘹亮》三大懸念吊胃口”(《解放日報》2003/8/19)②“李永就是用這種‘吊胃口’的方法,迷惑著一個個善良女性的心,一次次地玩弄著她們的身體,詐騙了她們35萬余元的錢財”(《北京晚報》2002/1/27)34.定心丸。能使人情緒安定的東西。①“上海為民工辦保險外來勞動力吃上‘定心丸’”(《中國建設報》2003/2/25)②“一位農民舉著今年9月剛剛換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說:‘農民有了‘定心丸’。”(《法制日報》2003/11/6)35.東方不亮西方亮。表示尚有選擇的空間。①“鑒于各國對進口農產品的檢測標準不一,我國出口企業除花大力氣提高農產品質量外,還應努力開拓新的市場,‘東方不亮西方亮’。”(《農民日報》2002/6/11)②“這樣的企業,即使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戰略失誤,在市場競爭非常不充分的環境下,完全可以‘東方不亮西方亮’,總可以探索到一條發展的路徑。“(《經理世界》2003/24)36.豆腐渣工程。形容質量低劣的工程建筑。①“山西省制定了一部從源頭上消滅‘豆腐渣’工程的法規。這部法規,對違規操作的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其單位及個人應負的法律責任作了明確規定。”(《人民日報》2001/10/11)②“‘豆腐渣’工程讓住戶苦不堪言”(《中華工商時報》2002/8/16)37.干打雷不下雨。①“但我們發現,許多優惠政策是干打雷不下雨,真正能落實的很少。”(《京江晚報》2003/1/17)②“雖然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從來沒有放松過對違規車輛和違規廠家的查處,但每次總是‘干打雷不下雨’,收到的實效有限。”(《中國青年報》2003/12/19)38.趕鴨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①“唐小山嘆道:‘我一輩子就是不想當大英雄,你偏逼我趕鴨子上架嗎?’”(李涼《暗器高手》)②“某部一位領導要求機關各部門注意培養人才,特別要注重培養那些能力尚弱的年輕干部,要‘趕鴨子上架’,多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解放軍報》2000/6/13)39.高不成低不就。指在選擇事物或選擇配偶時,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①“她的眼睛長到腦門上,東選西挑,高不成低不就,現在社會變了,她這個政治大姑娘不值錢了……”(蔣子龍《弧光》)②“高不成低不就醫學本科畢業生有點尷尬“(《楚天金報》2003/6/18)40.高姿態。指對別人寬容、諒解。“說話者并不真的認為自己作錯了事,只不過是表示一個‘高姿態’,緩和一下雙方的矛盾,這樣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讀者周刊》2001/83)41.滾雪球。比喻事物在原來的基礎上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①“信仰它和崇拜它的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反動派就是用流血屠殺的手段,也止不住共產黨這種如萬馬奔騰的發展趨勢。”(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②“銀行存款怎樣最劃算?‘滾雪球’存錢法好”(《北京青年報》2003/9/22)42.過電影。形容對過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顧。①“他所說的‘過電影’,主要是指聯系實際來思考問題。”(穆青等《縣委書記的榜樣》)②“把一些基本數據、常用公式、重要定理‘過過電影’。”(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2003/12/1)43.過干癮。形容個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觸了,實際上沒有得到滿足。①“當然,想過干癮的,未必是壞人。與明星無緣的青年人,也有自費出個掛歷什么的,過把明星癮的。”(《北京青年報》2000/5/27)②“過了一會兒,三人中的楊某終于‘鼓起’勇氣,提議道:與其在這里看電影過干癮,不如照著片子中的情節,自己也來干一次吧。”(《上海法治報》2003/6/10)44.過五關斬六將。比喻曾經值得驕傲的業績,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①“當初進公司都是過五關斬六將,上下都看好,但為什么時間一長,態度皆變,到后來要么是苦苦支撐,要么走人,有兩次居然是老板不留情面炒走的,這一切都是什么造成的?”(《心理輔導》2003/6)②“移植手術后,患者還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保住生命。”(《羊城晚報》2003/12/2)45.好了傷疤忘了痛。比喻過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過去的苦日子。①“中國有句俗話,謂之‘好了傷疤忘了痛’。但是,我們中的有些人不僅健忘,而且麻木,竟至傷疤還未好就已經忘了痛。”(《合肥晚報》2003/5/28)②“吳儀:中國走出非典陰影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中新網2003/6/25)46.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評價一個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①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招聘人才不是買蔬菜,挨個捏捏撿撿,照個大鮮亮的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種道理和事例,用人單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時就犯了糊涂呢?”(《光明日報》2001/4/11)②“上小學時,每次考數學總能獲得好成績,老師不止一次地表揚我。那時,我總是暗暗高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嘛!”(《江淮晨報》2004/1/13)47.恨鐵不成鋼。恨某人不爭氣、不成材。多用于對學生或子女,有時也用于對下屬或公眾人物。①“相識相交十多年,《新劇本》成了我的良師益友。我對她的愛慕之情長存心中,她對我的粗淺之作以誠相待,亦有恨鐵不成鋼的遺憾。”(《新劇本》2002/2)②“事后,政委又深入到基層連隊了解情況,發現在訓練、管理中冷嘲熱諷甚至辱罵戰士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一些帶兵骨干卻認為,自己并沒有體罰戰士,只是因為恨鐵不成鋼才罵幾句,沒有什么大不了。”(《解放軍報》2002/5/19)48.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條件優越而不思主觀努力,用以批評一種因循守舊思想。①“有人說,如果寶馬早一點放下‘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架子,早幾年進入中國,在中國設廠生產寶馬車,那么,寶馬也許早已成為中國高檔車市場的龍頭老大。”(《人民日報》2003/7/10)②“自經濟適用房登上舞臺之日起,價格優勢,就使其始終處在‘皇帝女兒不愁嫁’的特殊地位。”(《北京晨報》2003/12/26)49.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態度強硬、要求強烈的單位或下屬能得到更多的照顧。①“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就中國民航業的現狀來說,往往是‘壞’孩子有奶吃。當破壞規則得到的糖果遠遠大于民航總局的板子時,沒有人愿意當乖孩子。”(《航空周刊》2003/9/23)②“記者最近在一些縣市農村發現,少數學校在教學樓、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危房改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亂花錢’的傾向。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著‘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態度,一味請求上級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積極主動想辦法解決資金困難。”(新華網2003/12/22)50.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比喻抓住了次要的東西而放棄了主要的東西。①“tcl集團總結了自身在通信設備市場的得失,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撿了通信終端產品這個芝麻,而丟掉了通信系統產品這個西瓜。”(天極網2002/9/10)②“雙語教學須因地制宜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中國青年報》2003/10/8)51.交學費。泛指為某項事業付出金錢或其他代價。①“熟悉這個行業,我交了很多學費。”(中國青年網2003/9/1)②“吳敬璉:經濟理論可讓改革‘少交學費’”(《深圳商報》2003/12/4)52.揭蓋子。比喻揭露矛盾或問題。①“浙江綠城俱樂部董事長宋衛平,今天在接受本報特約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敢于揭蓋子,就是為了中國足球的整體利益。”(《中國足球報》2001/12/20)②“一些國企表面上看紅紅火火,成績、利潤一大堆,但就是不能揭蓋子,一揭蓋子,虧損、問題一大堆,臭不可聞。”(《深圳特區報》2004/1/16)53.解扣子。比喻解開思想疙瘩。①“組織青年進行社會調查。這是運用歷史和現實的對比,對青年進行教育、解思想扣子的好方法。”(《共青團中央關于在青少年中深入開展“三熱愛”教育的意見》1982/7/19)②“他積極為報道工作指路子、解扣子,確保了這項工作的健康發展。官兵親切地稱他為‘新聞工作的指導員’。”(《新聞與成才》2000/9)54.侃大山。吹牛,說笑話,沒有目的的聊天。①“大山成為中國的公眾人物,國人都知道有一個洋大山善侃大山。”(《北京青年報》1999/6/2)②“我們家從臥室、廚房到衛生間,都得穿過客廳,像我這樣三天兩頭跟朋友在客廳里侃大山,倒確是給家人帶來了不便。”(西湖視窗網2003/12/29)55.爛攤子。比喻秩序混亂、不易收拾整頓的局面或單位。①“林木毀湖泊縮自然保護區為何成了‘爛攤子’?”②“新華社記者初到伊拉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道路交通安全課件
- 2025年04月甘肅慶陽市華池縣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9人(第二批)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新生兒吐奶的護理
- 潑水節印象課件
- 幼兒園獲獎公開課:小班美術《彩色“花布布”》課件
- 防輕生自殺教育課件
- 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第3版)課件:編寫工程概況與施工部署
- 胰島素過敏的治療與護理課件
- 2025年03月江蘇鎮江市潤州區事業單位集開招聘3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防煤氣安全課件
- 2024版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 1~3基礎鞏固練習含答案全套
- 完整版新概念第一冊筆記(張云生)word版
- 第5課《認識情緒+管理情緒》第1框《破解情緒的密碼》【中職專用】《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白塞病診斷和治療課件
- 勞務派遣費用自查報告
- 普外科乳房膿腫切開引流術技術操作規范
- 收費站稽查目標執行表
- 大學物理選擇題大全
- 人工智能輔助下的文言文閱讀教學實踐-第2篇
- HG-T 6136-2022 非金屬化工設備 玄武巖纖維增強塑料貯罐
- 供應商質量事故索賠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