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金榜一輪全國通用:備考點全輯 備考點七_第1頁
高考語文金榜一輪全國通用:備考點全輯 備考點七_第2頁
高考語文金榜一輪全國通用:備考點全輯 備考點七_第3頁
高考語文金榜一輪全國通用:備考點全輯 備考點七_第4頁
高考語文金榜一輪全國通用:備考點全輯 備考點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馨提示:

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合

適的觀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

備考點七古代詩歌鑒賞突破必備知識

一、古代詩歌常見的形象

(一)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例析及答題模板

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例析

形象類型例子

傲視權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

貴、傲岸

留別》)表現了李白淡于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塑造了一

不羈的形

個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

心憂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

下、憂國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憂民的形杜甫并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

象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寄情山(1)王維的《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

水、歸隱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

田園的隱(2)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游自在

者形象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

懷才不陳子昂在《登幽州臺歌》中寫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

遇、壯志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得流下眼淚。

難酬的形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

象識分子形象

矢志報

陸游和辛棄疾的詩詞都反映出他們忠君報國,而不被重用

國、慷慨

的情感。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憤世的形

友人送

別、思念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

故鄉的形形象

獻身邊

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

塞、反對

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塑造了一個體

征伐的形

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的藝術形象

愛恨情長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

的形象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形象

【答題模板】

概括形象特征(總括)+分析形象特征(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是如何

塑造的)+明確形象意義(聯系情感主旨,分析形象作用或意義)。具體

如下:

這首詩形象生動地塑造了一個(群)(義義義X)的形象。詩歌通過

(XXXX)(如語言、手法、內容等),抒發(或“體現”“表現”等)

了詩人(或“主人公”)(XXXX)的情感(或“態度”“情感”等)。

(二)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例析及答題模板

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例析

1.“青山”意象。

①“青山”在古典詩歌中具有深隱曠達、雄渾沉穩、亙古不變的

特色,是文人借以棲息身心的家園,因而備受文人喜歡。

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戴叔倫《題稚川山水》)o

②“青山”是故鄉的象征,故鄉山脈的輪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

印痕。

例:“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謝眺《游東田》);“無窮芳

草色,何處故山青”(齊己《送休師歸長沙寧覲》)o

③“青山”是歷史與永恒的象征。

例:“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許渾《金陵懷古》);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楊慎《臨江仙》)。

2.“月”意象。

①對月思親思鄉,引發離愁別緒。

例:“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今

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②望月思故國,表現亡國之痛。

例:“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保ɡ铎稀队菝?/p>

人》)

③抒發盛衰無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例:“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

3.“冰心”“冰雪”意象。

比喻心志忠貞、品格高尚、心性高潔。

例:“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

辛漸》);“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張孝祥《念奴

嬌?過洞庭》)O

4.“水”意象。

①綿綿愁思,離愁別恨。

例: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②時光流逝。

例:“滾滾長江東逝水”“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關山”意象。

①關塞山河。關,關隘要塞;LLI,山河。

例:“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保ǜ哌m《塞上聽吹

笛》)

②歷史存在。

例:“關河夢斷何處”“關山度若飛"''秦時明月漢時關”等。

6.“清風”“白云”意象。

①望云思友,見月懷人。

例:”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別》);“白

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o

②隨遇而安,自由自在,歸隱山林。這種思想常由白云、青山、

蒼天、空山等意象組成悠遠、清靜、平淡的意境來表現。

例:“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崔景頁《黃鶴樓》);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王維《送別》)。

7.“斜陽”“云煙”“清霜”意象。

①沉郁思古幽情。

例:“斜陽草樹,尋常巷陌”“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

斜”。

②惆悵、凄苦、悲涼情緒。

例:“暮靄沉沉楚天闊”。

8.“蘭花”意象。

蘭花清雅幽香、姿態優美,蘊含著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隱

士。

例:明代徐渭的《蘭》:“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

總令摘向韓娘袖,不作人間腦麝風?!边@首詩寫出了春蘭的美,蘭以

幽香取勝,比春光中的“千紅”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9.“竹子”意象。

①竹子本固性直、心空節貞,蘊含著正直謙虛、堅貞高潔的品質,

象征著隱士君子。

例:張九齡的《和黃門盧侍御詠竹》:“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

知?!?/p>

②贊美竹的氣節與虛心。

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中“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

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通俗但入木三

分,可謂將竹視為名士風度的最高標志了。

10.“菊花”意象。

菊花臨秋而開,顏色淡雅,凌冰傲霜,蘊含著不畏權貴、淡泊名

利、不求聞達的精神,象征隱士君子。

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寧可枝

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11.“草”意象。

“一年一度春草綠”,草隨時序而變化,易觸動久別的憂思;在

空間的分布上,碧草連天,易將人的思緒引向遠方,遙無涯際。

例: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p>

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p>

12.“落花”意象。

“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把

水與時間的流逝結合起來,由落花而感嘆人生的無常,多用在惜春詞

中。惜春詞多是一曲曲飄逸著縷縷幽怨的生命悲歌,寫作者從暮春時

節殘紅飄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華易逝,青春難再。

例:劉希夷《代悲白頭翁》:“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

息?!?/p>

13.“松柏”意象。

松柏是堅貞、孤直和高潔的象征,古人常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己

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追求。

例:劉禹錫的《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后來富貴

已零落,歲寒松柏猶依然”;杜甫的《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

鄭公五首(其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14.“梧桐”意象。

中國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結,四季之中,秋天萬物凋零,最

易觸發人們的悲涼情緒,而梧桐樹,是典型的落葉喬木,秋天到來,

往往梧桐葉先行凋落,即所謂“一葉落而知秋”。

例: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李煜《相見歡》:“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15.“芭蕉”意象。

代指離情別緒。

例: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

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葛勝仲《點絳唇》中的“閑愁兒

許?夢逐芭蕉雨”。

16.“蟬”意象。

①品行圖潔清IW]。

例:駱賓王《詠蟬》“無人信高潔”和虞世南《蟬》“居高聲自

遠,非是藉秋風”。這兩首詩都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

②孤獨無助,孤苦無告。

例: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17.“杜鵑”意象。

①孤獨悲苦。杜鵑鳥俗稱布谷,又名子規、杜宇、子鵑。

例: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杜鵑啼血猿哀鳴”。

②鄉思鄉愁。

例: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18.“鴻雁”意象。

是書信、音訊的代稱,也叫“雁書”“雁足”“魚雁”等。

例: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

惆悵此情難寄”;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19.“烏鴉”意象。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衰敗荒涼之意。

例: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馬致

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20.“猿啼”意象。

在詩歌中往往表現為一種悲傷凄涼的情感。

例: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李端《送客賦得巴江夜

猿》“巴水天邊路,啼猿傷客情”等都是借助猿啼來表達傷感情緒。

21.“鵬鵑”意象。

①游子思鄉離愁別緒。

例:”落照蒼茫秋草明,鵬鴿啼處遠人行”(李群玉《九子坡聞

鵬鵑》);“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鵬鵲”(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

口壁》)。

②“鵬鴿”還象征歷史盛衰滄桑變遷。

例:“只今惟有鵬鴿飛”(李白《越中覽古》)。

22.“燕”意象。

①燕子因常結伴飛行而成為愛情的象征。

例:晏幾道《臨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酒醒后

的凄寂惆悵以及濃重的相思之情。

②世事變遷的寄托。

例: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既暗示了烏衣巷往日的繁華,又透露了詩人對今昔變化的無限感慨。

【答題模板】

本詩通過描寫……等景物,營造了……氛圍(描繪出一幅……的

圖畫),表達了……的感情。

二、古代詩歌的語言

(一)古詩詞“詩眼”的確定角度及答題模板

確定“詩眼”的5個主要角度

(1)內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詞),如“愁”“思”“憶”

“驚”(這類字是直接揭示)和“涼”“冷”“孤”(這類字常常語意

雙關,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涼、冷、孤,另一方面指詩人或主人公的

心理感受)。

(2)修辭上:常常出現在描寫句中,且常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

手法。

(3)詞性上:這類字(詞)以動詞和形容詞為主,其中具有“多重

含義”,以最小的面積表達最大的思想的動詞往往是“詩眼”;臨時

改變詞性的形容詞往往是“詩眼”。

(4)結構上:最能統領全篇的字(詞),全詩都是或明或暗地圍繞

該字(詞)來寫,只是各有側重,此類字(詞)以形容詞或動詞為主。

(5)位置上:五言詩一般是句子第三個字,七言詩一般是句子第

五個字,即句子的倒數第三個字。

【答題模板】

“賞析詩眼”三步驟

步驟一:確定詩眼(若題干已明確,此步可省略),確定詩眼的方

法可參考第1題中確定詩眼的5個主要角度。

步驟二:結合詩句梳理,列舉全詩圍繞該字(詞)寫了哪些內容。

步驟三:考慮該字(詞)對主旨(情感)表達、意境營造以及在結構

上所起的作用。

該字(詞)寫了……內容,結構上起了……作用,表達主旨上起

了……作用。

【備考要點】

古詩詞“詩眼”的賞析角度

(1)從詩句內容上鑒賞詩眼

例: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杜甫《送蔡都尉詩》)

上句講他善于騰越的輕身功夫,跳得又高、又快、又輕,像一只

鳥飛過那樣毫無聲息?!斑^”雖然是一個平常的字,卻是此聯的詩眼。

它把蔡的高超本領寫出來了。

(2)從詞性上鑒賞詩眼

古詩詞中的詩眼,以動詞為多。因此古詩中的煉字,特別重視對

動詞的推敲、提煉。如果是名詞或形容詞,則往往改變詞性,活用詞

語?;虬衙~用作動詞,或把形容詞用作動詞。

①運用動詞,神靈魄動。

例: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句中一個“舉”字最為人稱道,它把荷莖修長挺拔、英姿颯爽的

精氣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風”造成左右搖擺的力,“舉”代表向上

的力,荷在風中“舉”,具有動感,尤見精神。

②名詞用作動詞,生動形象。

例:有風自南,翼彼新苗。(陶淵明《時運(其一)》)

“翼”本是名詞,指鳥兒的翅膀,此處用作動詞,“南風吹拂,

有如鳥翼之愛撫新苗”。一個“翼”字將新苗在南風吹拂下的形象和

神態躍然紙上,使人感受到它們富有感情和靈性,充滿勃勃生機,從

而反映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歸隱田園的愉悅心情。

③形容詞用作動詞,動感十足。

例:云日明松雪,溪山進晚風。(陳師道《雪后黃樓寄負山居士》)

詩句中形容詞“明”用作動詞,既表現了薄云遮掩的日光照射松

雪的靜態,又描繪出青白交映的松雪在陽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動態。

一“明”字,全句皆活,令人如見雪景。

④選用虛詞,回味悠長。

例: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p>

詩中的“還”這個虛詞就很有味道。當年的明月深夜照過女墻來

看到的是繁華的都城,是夜深仍如同白晝的熱鬧;而今卻只有蕩來蕩

去的潮水,潮水的蕩漾聲更顯得整座石頭城寂寞冷清,繁華不再。

(3)從句式變化上鑒賞詩眼

例: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上句寫新春伊始,下句寫早春綻放的花木。這兩句詩的語法結構

和詞法運用巧妙,突出了詩眼“出”字和“渡”字,對開闊、優美、

深遠的意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看句子成分的顛倒錯位和省略:

“云霞出海曙”成分補全應是“曙(旭日)出(于)海,(映得)云霞(燦

爛)”;下句“梅柳渡江春”應是“梅柳(枝頭)春(鬧),渡(至)江(北)(又

成春)”O“出”則指太陽剛露出海面,還未升上天空。作者用“出”

強調了“新春伊始”“江南春早”,用心良苦!再看下句“渡”字亦

寫得極妙,既有力量,又顯得生動,它不但把“梅柳”擬人化,而且

把生氣勃勃的江南春意寫活了:梅花凌寒怒放,垂柳抽芽吐綠,原應

在江南,但借著旭日金光的照射,這梅柳之色已映到了江北,使長江

兩岸都春意盎然了。一個“渡”字與“江春”巧妙配合,意為梅柳似

有情,殷勤渡江送“春”,更表示了作者對江北的無限情意。

(二)古詩詞煉字的類型、賞析角度及答題步驟

古詩詞煉字的類型、賞析角度

(1)煉名詞

一首詩中有時以名詞的疊加作為意象來表情達意,能達到強烈

分析

的表意作用。有時則運用富有象征意義的名詞,表情達意。

詩人黃庭堅在《寄黃幾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

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中選擇了“燈”這個

意象,“燈”是個常用字,而“十年燈”,則是作者的獨創,

舉例

當它與“江湖夜雨”組合在一起時,就能激發人一連串的想象:

兩個朋友,各自漂泊,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

不寐,而這種情景已持續了十年之久。

賞析①名詞疊加,強化意象,營造意境。

角度②豐富內容,便于表情達意。

(2)煉動詞

一首詩,是由一些詞按照一定的藝術構思組合而成的,而真正

能構成鮮明的化美為媚的意象的詞,主要是表動態的具象動詞。

因為名詞在詩句中往往只是一個被陳述的對象,它本身沒有表

分析

述性,而能給作主語的名詞以生動的形態的,主要就是常常充

當謂語的動詞,這樣,具象動詞的提煉,就成了中國古典詩歌

煉字的主要內容。

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動

詞“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

舉例心。又如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惇心”中“濺”

“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

痛苦之情。

賞析

巧用動詞,可使詩歌意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

角度

(3)煉形容詞

詩歌是社會生活的主觀化的表現,少不了繪景摹狀,化抽象為

分析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

如歷其境。這種任務,相當一部分是由形容詞來承擔的。

杜甫的《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細”字

用得好?!昂糜曛獣r節”,好就好在它應時而落,好在它潤物

舉例

無聲。潛,偷偷地;細,細細的,脈脈綿綿。不僅寫出了自然

造化之機,而且抓住了春雨的特點,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

賞析

人繪景摹狀,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生動形象。

角度

(4)煉疊音詞

我國古典詩詞中煉疊音詞,往往能增強韻律感、節奏感,模擬

分析

聲音形態,使詩文更加生動形象。

如李清照《聲聲慢》首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

舉例

戚”全用疊音詞,不僅使詞律節奏感強,而且使全詞籠罩在一

種凄慘愁苦的氛圍中。

①增強詩歌的韻律感、節奏感。

賞析

②模擬各種聲音,使詩文生動、形象,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角度

③加強了感情的表達效果。

⑸煉數量詞

經過詩人精心選擇提煉的數量詞,往往可以產生豐富雋永的詩

分析

情。

如鄭谷把齊己的《早梅》詩中的“數枝開”改為“一枝開”,

可謂畫龍點睛?!耙恢﹂_”表明梅花開于百花之前,是謂“早”;

舉例

而這“一枝”又先于眾梅,悄然“早”開,更顯出此梅不同尋

常,突出詩題中的“早”字。

(6)煉虛詞

虛詞主要指副詞、連詞。在古典詩詞中,虛詞的錘煉恰到好處

分析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

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

唐朝詩人善于運用虛詞,至勃飛月近閣房中的名句“落霞與

孤鷲齊飛,秋水去長天一色”,去掉“與”“共”二字就會大

舉例為減色;李商隱《無題》中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

灰淚始干”,“方”“始”兩個虛詞表現出的是生命盡頭透出

的一股執著與堅韌的精神力量。

⑺煉色彩詞

表示顏色的詞語可以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

分析烘托感情。賞析時,要善于抓住能表現鮮明色彩對比的詞語,

體會詩歌流露的感情。

例如:“兩個更鵬鳴舉柳,一行自鷺上春天。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保ǘ鸥Α督^句》)一、二句中黃與翠、白與

舉例

青,互相映襯,事物的色彩協調、絢麗,整個畫面展現出清晰

的空間感與和諧的暖色感。

(8)煉擬聲詞

有些擬聲詞也屬疊詞,在詩中出現的頻率很高,其作用是使詩

分析

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

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嘔啞嘲嘲難為聽?!保ò拙右?/p>

舉例

《琵琶行》)詩中用了‘‘嘈嘈"''切切”“間關”“嘔啞”“嘲

咖”等擬聲詞,把抽象無形的樂聲寫得生動傳神,具體可感,

使人頓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逼真感受。

【答題步驟】

常見步驟:①解釋該字的含義(表層、深層);②結合詩歌的有關

內容具體分析這個字所描述的景象;③指出該字的特點(如是否為色

彩詞、疊字,有無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擬人);④適當展

開想象,說說這個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變式步驟:可依據所給字詞的特點,省去①③步驟,保留②④步

驟。

如是版本比較賞析題,則要從以下角度考慮:①從修辭手法的運

用上進行比較,看哪種手法更有表現力;②聯系詩歌描寫的情景進行

比較,看哪種用語更符合語境;③從表達思想感情上進行比較,看哪

些用語更能準確表達詩人當時的思想感情。

(三)古詩詞常見的語言風格及答題模板

特色說明示例賞析

選用確切的字眼直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這幾句詩平淡之中

接敘述,語言質樸無

沖淡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蘊含著作者超脫塵

華,但于平淡之中蘊

還?!保ㄌ諟Y明《飲酒》)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含著深意

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辭藻華麗,對仗工

“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

講究對仗工整。理解整,“紅”“青”構

工麗長?!保ǘ鸥Α队^李固請司

時可以借助對仗把成一幅色彩鮮明的

馬弟山水圖三首》)

握畫面

詩歌語言有鮮明的

“口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

有富麗的辭藻、絢爛色彩感,且色彩對比

絢麗水綠如藍。”(白居易《憶

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強烈,寫出了春日江

江南》)

南的明艷如畫

這四句詩直抒胸臆,

語言毫不隱晦,毫不“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

反映了農夫對沉重

直率修飾,依照情感的原歲貫女,莫我肯顧。"(《詩

的剝削的怨恨和控

樣直接寫出經?碩鼠》)

不是直接敘述或抒

詩人沒有直接寫出

情,而是通過寫與本“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

對妻子的懷念,而是

意看似無關的事物,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

委婉借“何當共剪西窗

或者通過對比而委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

燭,卻話巴山夜雨

婉地表達內心的情商隱《夜雨寄北》)

時”委婉寄托相思

這首詩寫了四種景

比喻新穎,用語通“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

色,有動景,有靜景,

俗。山水田園詩人所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

清新有近景,有遠景,有

作詩歌大多清新脫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保ǘ?/p>

實景,有虛景,色彩

俗甫《絕句四首(其三)》)

絢麗,清新生動

“即”“穿”“便”

直接的,明朗的,爽“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向”四個字表現了

明快快的,潑辣的,往往陽向洛陽?!保ǘ鸥Α堵劰倏旖莸乃俣群吞S

是斬釘截鐵的軍收河南河北》)的節奏,喜不自禁的

心情躍然紙上

語言不留雕琢的痕寫出了兒童時期對

跡,率真樸素,多用“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月亮稚氣的認識,表

自然口語,較少煉字,讀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現出月亮的形狀和

來平白如話,自然生端?!保ɡ畎住豆爬试滦小罚┰鹿獾酿嵖蓯?,不

動,韻味無窮加雕飾,生動自然

前兩句寫不見人影

而聞人聲,烘托出山

清靜而幽深,表面看“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的空寂清冷;后兩句

清幽似平淡自然,細細體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用夕陽返照之光映

味卻意味深遠上?!保ㄍ蹙S《鹿柴》)著林中的青苔,進一

步渲染了無比清幽

的美感

氣勢雄偉,立意奇

特。此風格的詩多用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借春花以喻冬雪,渲

具有氣勢和節奏奔

雄奇樹梨花開?!保ㄡ瘏ⅰ栋籽┤境鋈庋┚暗男?/p>

放的語言來塑造博

歌送武判官歸京》)奇

大新奇的形象,營造

恢宏闊遠的意境

直率而有氣勢。同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詞句將滾滾長江與

豪放表現了作為主體的風流人物?!保ㄌK軾《念奴歷史長河融為一體,

詩人的特點,和作為嬌.赤壁懷古》)凸顯了歷史蕩滌千

客體的描繪對象的古風流的奔放氣勢

特點

悲壯慷慨,寂寥蒼

以蒼茫原野為背景,

勁,語氣高昂,感情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勾勒出一位胸懷大

悲壯,其內容充滿著

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志卻因報國無門而

悲慨對時代的感慨,或雄

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孤獨悲傷的詩人形

才不得志,或感時傷

州臺歌》)象,蒼涼悲壯,慷慨

舌L,憂國憂民,心中

激昂

郁結,憤慨不平

“連”與“入”織出

一張煙雨迷蒙的愁

通過千錘百煉而達“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

網,并以“孤”為動

到質樸、流暢、圓潤、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

凝練力,加之“冰心玉壺”

灑脫、韻味無窮的境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保ㄍ?/p>

的絕妙比喻,作者高

界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潔傲岸、冰清玉潔的

形象脫穎而出

用一種蒼老遒勁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全詩四聯八句統統

筆調去描繪廣闊的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對仗,頓挫鏗鏘,回

社會生活,使所描繪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環曲折,顯示出一唱

沉郁

的生活畫面籠罩著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三嘆的音韻之美。抒

凝重深沉的憂郁色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發了詩人的憂憤之

彩和悲劇氣氛,并配新停濁酒杯?!保ǘ鸥Α兜乔?,具有悲壯雄渾之

之以嚴格的詩律和高》)美

鏗鏘的音韻

附不同題材詩歌常見的語言風格

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郁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田

園詩:恬淡寧謐;山水詩:清新優美;宮廷詩:纏綿婉轉等。

【答題模板】

I明特色|一|用術語準確點明語言痔畫H列例證I,底引詩句進行分|

麗一廂精回一驚明蘊含其中的情感|

三、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古詩詞常見的表現手法例析及答題模板

古詩詞常見的表現手法例析

概念說明作用示例賞析

前三句描寫所見之

“日照香爐生紫景,是實寫;“疑是

虛實相映,激

煙,遙看瀑布掛銀河落九天”,以銀

現實的景、事與想發聯想與想

前川。飛流直下河來比喻廬山瀑布,

象的景、事互相映象,豐富內

虛實三千尺,疑是銀是虛寫。虛實結合,

襯,交織在一起表容,拓展意

河落九天。”(李以天河落地的奇特

達同樣的情感境,鮮明突

白《望廬山瀑想象,寫出了廬山瀑

出,富于變化

布》)布的壯麗形象和雄

偉氣勢

由一事物聯系到

詩人由柳枝的紛披

與之有關的另一創造意境,形“碧玉妝成一樹

下垂、婀娜多姿聯想

事物,或把事物中象鮮明,拓展高,萬條垂下綠

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

類似的特點聯系內容,深化主絲絳?!保ㄙR知章

比喻,塑造出別具浪

起來塑造一個典《詠柳》)

漫色彩的新穎形象

“湖光秋月兩相

在已有材料和觀選擇月夜遙望的角

創造意境,形和,潭面無風鏡

念的基礎上,經過度,通過極富想象力

象鮮明,拓展未磨。遙望洞庭

想象聯想、推斷、分析、的描寫,將洞庭的湖

內容,深化主山水色,白銀盤

綜合,創造出新的光山色別出心裁地

旨里一青螺?!保▌?/p>

觀念的思想過程再現于紙上

禹錫《望洞庭》)

把不同的兩個事“越王勾踐破吳前兩句描寫昔日繁

物或一個事物的揭示矛盾,對歸,戰士還家盡榮和最后一句描寫

兩個不同方面進比鮮明,反差錦衣。宮女如花今日冷落凄涼形成

對比

行對照,使好的顯強烈,震撼人滿春殿,只今惟強烈的對比,使讀者

得更好,壞的顯得心有鵬鵑飛。”(李感受深切,蘊含著詩

更壞白《越中覽古》)人深沉的歷史思考

托物引喻,婉“桃之夭夭,灼這是一首賀婚詩。詩

興是先言他物以

起興轉曲折,明朗灼其華。之子于中以嫩紅的桃花,碩

引起所詠之辭

淺顯,耐人尋歸,宜其室家?!贝蟮墓麑?,密綠成蔭

味,有民歌風(《詩經?桃天》)的桃葉比興美滿的

格M姻,表達對女子出

嫁的純真美好的祝

詩人要塑造的人物

“大江東去,浪

形象是周瑜,卻從

利用事物間的近淘盡,千古風流

“千古風流人物”寫

似或對立的條件,使陪襯的事人物。故壘西邊,

起,由此引出“多少

襯托用一些事物為陪物顯得更加人道是,三國周

豪杰”,最后才集中

襯來突出所要表突出、形象郎赤壁。”(蘇軾

為周瑜一人,突出了

現的事物《念奴嬌?赤壁

周瑜在作者心中的

懷古》)

重要地位

“風急天高猿嘯

哀,渚清沙白鳥杜詩一連出現六個

飛回?!保ǘ鸥Α兜翘囟ㄧR頭,渲染秋江

渲染是指對環境、

高》)景物的特點。

景物等做多方面創造氣氛,突

渲染“行者見羅敷,《陌上?!窂挠^看者

的正面描寫。烘托出形象,增強

烘托下擔捋髭須。少的神態來烘托羅敷

是指從側面著意藝術效果

年見羅敷,脫帽的美,比正面描寫節

描寫

著巾肖頭。耕者省筆墨,更具有藝術

忘其犁,鋤者忘魅力

其鋤;來歸相怨

怒,但坐觀羅

敷?!保ā赌吧仙!罚?/p>

把要否定的方面采用先揚后抑的手

和要肯定的方面法,先寫少婦“不曾

“閨中少婦不曾

同時說出來,只突愁”,后面才寫她

錯落有致,搖愁,春日凝妝上

出強調其中一個“悔”,通過對少婦

曳生姿,曲折翠樓。忽見陌頭

抑揚方面以達到抑此情緒微妙變化的刻

多瀾,情趣動楊柳色,悔教夫

揚彼或抑彼揚此人,覓封侯?!保ㄍ醍?,深刻表現了少婦

的目的。有先揚后因觸景而產生的感

昌齡《閨怨》)

抑和先抑后揚之傷哀怨的情緒,突出

分了“閨怨”的主題

【答題模板】

表現手法(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結合、烘托、欲揚先抑、

聯想、想象、托物言志等)+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這種表現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